工业自动化的创新之路

合集下载

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

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

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智能制造是21世纪工业发展的趋势,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对于中国这样的制造大国,智能制造更是必须要实现的一项重大任务。

为此,中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水平,转变制造方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那么,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呢?首先,提高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的核心。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领先于人。

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和一流的研发机构,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推广。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效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条件。

智能制造需要高端智能化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关注人才培养是关键。

一是要加强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硕博士人才”。

二是要鼓励企业培训,提升从业者的技能水平。

三是要加强职业教育,更好地培养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人才。

只有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才能更好地支撑智能制造的实现。

再次,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必要方式。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的前提条件。

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掌握数据,还可以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工厂内的各种资源互相集成,实现计算机控制、生产自动化和实时监控。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将更加高效、灵活,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化、智能化、网络化,提升运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最后,协同发展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必要方向。

智能制造不仅要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还要提高智能化产品的竞争力。

这就需要各个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行业之间要建立开放式的协同机制,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调。

同时,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协同创新,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总之,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智能制造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互联网工业自动化

互联网工业自动化

互联网工业自动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和工业的发展相互交织,互联网工业自动化成为了当今优秀企业所必备的重要工具。

互联网工业自动化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结合,通过自动化技术和数据通信实现工业生产的高效、智能化管理。

它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互联网工业自动化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工业自动化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相连接,实现信息化管理。

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设备采集数据,实时监控生产状况,及时掌握生产进展情况以及问题出现预警,从而做出相应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互联网工业自动化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

此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 提升产品质量互联网工业自动化通过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缺陷并进行调整,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4. 增强安全性互联网工业自动化对于工业设备的状态监测和预警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避免了由于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和安全隐患。

同时,互联网工业自动化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员工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频率,提高劳动安全性。

二、互联网工业自动化的应用场景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互联网工业自动化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2. 物流和仓储互联网工业自动化在物流和仓储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对物流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物流和仓储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工业智能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工业智能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工业智能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智能化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之一,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工业智能化的现状智能化生产是将传统生产线纳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生产模式。

目前,我国的智能制造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够统一,缺乏技术标准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导致企业之间缺乏互通性。

其次,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节能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且很多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支持,这给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不小的压力。

此外,智能制造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使得中小企业普及度不高,从而影响我国的智能制造水平。

尽管存在以上问题,但是我国的智能制造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引领着我国制造业的新一轮转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模式的基础,我国的自动化装备制造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在无人工厂、智能决策、机器人和智能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中国火车厂正在逐步实现无人化生产,用机器代替人,生产效率被大大提高,生产成本相对减少。

2. 大数据支持下的智能制造随着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数据采集、分析、挖掘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

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如华为、亚马逊等)已经在大数据方面取得了成功,而在制造业应用方面,更多采用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设备、工具与互联网相连。

这将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构建起不同产业的物联网。

3. 智能工厂的应用智能工厂是指通过IT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构筑灵活、高效的智能生产体系,其生产过程可以自行实现优化和调度,生产效益与生产成本的平衡也得到有效的保障。

目前我国的一些制造业龙头企业已经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进行了实践,如海尔智家将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数字化打破了传统生产的阻碍,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 工业智能化的未来趋势1. 智能工厂将普及在未来,智能工厂将逐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

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与前景

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与前景

动化的发展历史与前景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与前景2010年03月13日星期六2134引言我国的自动化专业最早源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首批设立的专业之一工业企业电气化第一次正式被称为自动化专业是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而到了今天全国设有自动化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发展到200余所。

一部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史实际上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伴随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名称多次改变、专业内容不断调整。

但在专业培养目标上一直坚持宽口径通才从而使自动化成为我国工科专业中为数极少的没有对口行业的专业之一。

今天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自动化科学技术不仅面临着挑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2而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高等科学工程教育的改革浪潮34。

这两方面的因素必将深刻地影响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回顾自动化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多次专业名称的改变、与相关专业的分合分析、总结了我国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世界范围内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大学本科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以供同行参考。

1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在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中有工业自动化专业与自动控制专业两条发展主线其中工业自动化专业最早源于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学习苏联组建高等教育体制细分专业。

于是分别对应着国家工业建设中的自动化与国防、军事建设中的自动控制先后建立了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与自动控制专业当时在不少学校自动控制专业是保密专业。

前者经过多次专业名称的演变详见下文逐步发展成为偏重应用、偏重强电的自动化专业而后者保持专业名称自动控制基本不变在早期也有称为自动学与远动学、自动控制系统专业的逐步发展成为偏重理论、偏重弱电的自动化专业并于1995年走到一起合二为一成为统一的自动化专业。

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经调整、合并而成的新的自动化专业不仅包括了原来的自动化专业含工业自动化专业与自动控制专业还增加了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部分、电气技术专业部分与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部分。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建材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改进一直是相关产业的关注重点。

近年来,随着数码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更多的建材制造企业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之路,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工艺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制造流程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以下为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的典型案例。

1.格力电器自动化生产格力电器是一家领先的空调生产厂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了巨资,近年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全面升级。

其数字化制造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架构,通过自动化流水线和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高效生产和优质产品,其中不同类型的空调可实现电子微调及错误检测,现在格力电器的产能及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进步。

2.中建一局智能化施工中建一局是建材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建筑信息模拟技术,使其工程施工实现高效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中建一局采用现代化的BIM技术,实现了自主设计、数字化信息共享以及相关模拟和评估,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3.良品铺子高效生产与质量管控良品铺子是一家以零食为主的销售品牌,其为了实现高效生产和质量管控,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模式。

通过信息化追溯、数字化品控、自动化流水线等多种手段,保证了产品的高效率和质量的优异性,同时实现了售前售后等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和监管,为用户保证了质量和安全。

4.台达电子智能制造全面升级台达电子是以智能制造闻名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了前列。

它从制造、服务、管理等多方面采用了高端数字化手段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模化制造。

其中,从智能生产到供应链管理,台达电子都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物联网应用,大幅提高了企业效率、灵活度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建材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典型案例表明,从生产、设计、物流、销售等环节全面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手段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飞跃提升是智能制造的关键。

新型工业化主要做法和典型案例

新型工业化主要做法和典型案例

新型工业化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服务化等手段,实现工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全面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新型工业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就业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新型工业化实践中,各地区和企业都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努力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下面将以主题新型工业化主要做法和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做法和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做法1. 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不断引进和研发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先进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在工业生产中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设备互联、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在产品研发中采用3D打印、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和快速迭代。

2. 产业协同新型工业化强调产业互联互通,打破传统的产业壁垒,推动不同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

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联盟等机制,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裙的形成和发展。

3. 智能制造新型工业化要求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机器人、无人车间等智能装备,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利用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和调度安排,实现按需定制和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4. 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化强调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开发节能环保产品、实施循环经济等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产业的整体环保水平。

二、新型工业化的典型案例1. 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被誉为新型工业化的典范,旨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推动工业生产的全面转型升级。

德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工业4.0试点项目,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简述PLC的创新之路

简述PLC的创新之路

简述PLC的创新之路摘要:PLC是当今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中流砥柱,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以PLC为核心构建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介绍和运动控制的介绍,揭示了创新和发展对于PLC产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PLC 现场总线以太网运动控制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即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它是区别于PC的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系统。

一直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

但是,随着工业PC的蓬勃发展,PLC的市场份额势必会逐渐缩小。

创新和发展是PLC产业的惟一出路。

1 网络化众所周知,PC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网络功能,它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实现实时通信。

而早期的PLC不具备这种功能,它只能孤零零的控制一台设备,工程师们要想得到其运行参数以及设备本身的运行状态,不得不千里迢迢的来到设备本体旁边,通过PLC厂家特制的编程器与PLC近距离取得连接,从而获得需要的参数。

这是一种人力以及时间上的浪费。

在各个企业大力推行精益生产(Lean)的今天,这种浪费是不能被接受的。

因此,PLC的网络化是发展的必然。

随着网络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也在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了。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用于各种现场自动化设备与其控制系统以及上位机的网络通信技术,它能够把现场自动化设备的实时运行参数及设备状态通过各种智能检测仪表与基于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如:SQL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

图1是一个典型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上位机位于中央控制室内(即企业层),控制系统将控制要求通过网络下载到现场集中设置的PLC以及人机界面(HMI)(即控制层)中,此二者进一步控制设置在现场自动化设备旁边(即设备层)的变频器、伺服控制器及工业机器人驱动器。

从而由变频器、伺服控制器及工业机器人驱动器再向下控制设备上的具体执行元件(如:电机、气缸、工业机器人等)。

我国自动化控制的发展之路

我国自动化控制的发展之路

我国自动化控制的发展之路自动化控制是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我国自动化控制的发展之路进行探讨。

一、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历程我国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开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自动化控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工业生产自动化到农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自动化控制的应用领域1.工业生产自动化工业生产自动化是自动化控制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农业自动化农业自动化也是自动化控制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实现农业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3.交通运输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也是自动化控制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交通流量和道路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实现交通安全的监测和管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三、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也将会越来越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主决策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智能性和适应性。

2.绿色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控制也将会越来越注重绿色化。

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低能耗、低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集成化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也将会越来越集成化。

工业4.0时代智慧工厂的“智造”之路

工业4.0时代智慧工厂的“智造”之路

18│HOT POINT TRACK │热点追踪工业4.0时代智慧工厂的“智造”之路长期的工作,所以相互间构建精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为重要。

4. 自动化自动化是智能制造中谈论得最多的,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将原来原材料处理的离散型加工方式进行集成,把原来独立的工序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连接在一起,实行精益式的连续生产,消除了中间环节的上下料、储存和搬运,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将提高。

自动化与信息化是实现智能制造投资最大的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力成本的提高,自动化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的有成熟的自动化方案,有的则没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规划自动化方向。

从投资回报最大、最容易实现的部分做起,当然还要结合前面所讲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并且满足精益生产的要求。

5. 生态化企业的竞争正在从单个企业之间逐渐向供应链之间乃至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转变。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写道:“大企业之间的结盟大潮,尤其在信息和网络产业当中,是世界经济日益增长的共同进化的又一个侧面,与其吃掉对手或与之竞争,不如结成同盟——共生共栖……控制的未来是:伙伴关系、协同控制、人机混合控制,人类与我们的创造物一起共享控制权。

”当前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正在世界范围的制造行业内大行其道,但真正能够有效地实行者寥寥。

因为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厂,都有自己的实施条件和路径,没有捷径可走,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道路都会不同。

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来说,由于市场需求模式不同、产品工艺不同、管理基础不同等,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但总能从中找出几条通往智能制造的可行之路。

简单讲来,智慧工厂的“智造”之路可参考下面几点来实施:1. 精益化精益生产,最早就是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而设计的,其两大支柱就是“准时化”与“智能自动化”。

至今为止,精益已经演变为一种涉及营销、研发、供应链、生产、流程乃至创业的全价值链的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带动了全球产业的转型,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她所追求的“创造价值消除浪费”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促进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质量、效率和反应速度的快速提升。

我国工业自动化企业发展之战略性考量

我国工业自动化企业发展之战略性考量

科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理论 ,形成 相应 的 自动化硬件 、软件
及 系统 , 对过程实施检测、 控制 、 优化 、 调度、 管理和决策 , 实
现增加产量 、 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 染、 提 确保安全的高技术 。因此 ,许 多有识专家都十分强调 中国的工 业 自动化企业应 当努 力走 自主创新的 “ 高端 自动化”之路 。什 么是我 国 自主创新的 “ 高端 自动化”之路呢?正如 中国 自动化 学会副理事长孙优 贤院士等专家所强调的 :
更困难 。抓住新的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加快发展的 步伐 。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根据 “ 科学发展 观 ”的要求 ,国务院各个部门 ,都结 合实 际制定 了 自己各个部 门的发展指南 。在 “ 工业 自动化”领域里面奋斗的企业 ,为 了
政策取 向,特别是关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 部等部门的产业 化指南 。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企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 的
基本内涵是 全面 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用科学 发展观
1 自 0 动化博览20 ̄1 月 07 0 刊
维普资讯

是发展工业 自动化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是发展工业 自动化是提高国家整体国力的主要手 段之一。
三是 发 展 工 业 自动 化 是 调 整 工 业 结 构 的主 要 手 段 之 一 。
■■ I
各个层次得到广泛地普及 。 由此 , 必将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 , 社 会的发展与进步 。“ 工业 自动化 ”是 工业 现代化的 重要物质基
础 ,是现代先进 工业科学技术 的载体 ,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内 容和标志之一 。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明确指出 :“ 坚持以 ‘ 信息化 带动工业 化, 以工业化促进 信息化 ’ 走出一条科技 含量 高、 , 经济效益好 、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

埃斯顿发展历程

埃斯顿发展历程

埃斯顿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的中国,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司经历了从代理国外品牌到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再到拓展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早期阶段,埃斯顿主要代理工业机器人及相关产品,服务于以汽车制造为主的车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和产品的丰富,公司开始逐步研发国产替代产品,这使得国内汽车制造领域逐步摆脱了对国外品牌的核心零部件依赖。

接着,埃斯顿开始逐步拓展市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在核心零部件和整机性能上都有了质的提升。

进入21世纪,埃斯顿开始发展多元化业务,涉及智能运动系统、关键部件、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焊接设备等多元化产品。

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也在逐步推进,除了在亚洲、北美和欧洲等地设立的子公司外,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

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展会和论坛,推广自主品牌和技术,扩大国际影响力。

在技术方面,埃斯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同时,公司还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研发团队。

这些努力使得埃斯顿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机器视觉算法等。

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埃斯顿将继续秉承“打造中国工业机器人强国的梦想”,推动企业全球化发展。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核心部件和整机性能的全面提升;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继续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和投入。

总之,埃斯顿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奋斗史。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公司已经成为了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

怎样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认为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并郑重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今年开始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第一册在工业一节中增加了“新型工业化”这部分内容。

“工业化”是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之一,我们并不陌生。

那么,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否有新的内涵呢?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就特定意义说,是指以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为开端,大机器工业逐步取代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而处于统治地位的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工业化的内涵和道路有所不同。

(一)新型工业化首先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是指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普及、以此为基础的产业不断发展、使生产方式发生新的变革的过程,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信息产业蓬勃兴起,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强大动力。

信息化正在引起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许多发达国家正在通过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抢占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

信息化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信息化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

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

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教案

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教案

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教案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工业上不断迈进,才有可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

那么,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策略是什么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一)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已经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数字化转型包括了数字技术运用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可靠性,以及将数字平台与生产线相集成等方面。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并且使其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减少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生产技术。

绿色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节约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成本,使其为员工和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生产环境。

(三)增值转型增值转型是指,企业应通过技术及市场创新,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现有技术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生产效率,加强企业在全球市场内的竞争力。

这种方式需要企业能够不断进步和创新,逐步向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四)智能化转型智能化转型被视为下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智能化转型,企业可以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帮助企业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智能化转型也可以创造一种基于数据的新业务模式,帮助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需求。

二、工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一)加强产业研发投入由于产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所以加强研发工作和投入就成为了企业在竞争中的生存之道。

除了自身的研发投入以外,企业还应该通过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联合研发,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强化企业服务模式强化企业服务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应该始终关注消费者,并且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调整服务的策略。

工业时代下的智能制造之路

工业时代下的智能制造之路

工业时代下的智能制造之路当我们回首人类的工业发展历程,从蒸汽时代的轰鸣到电气时代的光芒,再到如今信息时代的高速互联,每一次的变革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的深刻变迁。

而在当今这个时代,智能制造正成为工业领域的主角,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

智能制造,简单来说,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制造工艺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它不仅仅是引入一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软件系统,更是对整个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的革新。

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往往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而智能制造则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的应用,将工人从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从事更具创造性和价值的工作。

比如,在汽车制造工厂里,焊接、喷漆等工序已经可以由机器人精准完成,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实时收集设备运行状态、生产工艺参数、产品质量等数据,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和优化空间。

例如,一家电子制造企业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发现某一型号产品的次品率较高,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是某个零部件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波动。

于是,企业及时更换了供应商,大大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智能制造也为个性化定制生产提供了可能。

在过去,大规模生产追求的是标准化和同质化,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成为了市场的新趋势。

智能制造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快速调整生产工艺和流程,生产出独一无二的产品。

比如,在家具行业,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颜色、材质等,然后工厂根据这些订单进行定制生产,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

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因此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加强研发创新研发创新是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基础。

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可以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投入更多资源,建立专业的研发团队,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的研究,掌握最新的技术动向,为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优化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可以降低产品的加工难度,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减少故障率,降低维护成本。

还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等手段,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为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提供便利。

三、引进先进设备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是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先进的设备具有更高的精度、更稳定的性能、更智能的控制系统,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先进设备的发展,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引进适合的设备,在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四、加强人才培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提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

企业应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导,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

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创新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为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五、推动行业标准化行业标准化是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通过制定和推行统一的行业标准,可以规范产品的设计、生产、检测等环节,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化生产的优势,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

自动化控制的创新之路

自动化控制的创新之路

自动化控制的创新之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自动化控制的创新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自动化控制的创新之路。

一、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的融合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它能够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处理,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相结合,我们可以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的自动化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相互连接的一种新型技术,它能够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

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将各种设备、传感器、控制器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系统,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实时控制,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道路安全性。

三、新型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将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转化为可识别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自动控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精度、更低的功耗、更长的使用寿命等特点,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可以利用新型传感器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智能调节,从而提高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四、边缘计算的崛起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尽可能地移至数据产生的边缘,从而缩短数据传输距离、提高数据处理速度、降低网络负载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

在自动化控制中,边缘计算能够实现更加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更加灵活、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探索创新精准应对张源:勇闯技术“无人区”推动工业自动化行业长足发展

探索创新精准应对张源:勇闯技术“无人区”推动工业自动化行业长足发展

探索创新精准应对张源:勇闯技术“无人区” 推动工业自动化行业长足发展去年初,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启动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从政策目标来看,《“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亦提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14.7%提升到2025年的45%。

工业自动化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压舱石”有望在我国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高速增长。

深耕行业十余年的张源,见证并经历了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他目前担任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驱动与软件平台开发部副经理职务,这家在工控界被称为“小华为”的公司,主业是工业自动化,随着国内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业务宛如“踩中了筋斗云”顺势起量。

从技术人员到技术人才2008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张源首先去了通讯行业,并辗转了两家企业,2011年,他选择回到家乡的城市——江苏苏州,3年的工作阅历,也让张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随着通讯领域的国产化率在不断提升,我认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轨迹也是如此,我非常看好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十余年的时间,证明了张源起初的远见。

2011年5月至今,张源任职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并一步步从技术人员成长为技术人才。

深耕行业至今,张源本人拥有变频电源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主控单元、存储介质及系统;变频电源并联系统;多副边变压器二次侧短路保护装置及方法;一种自适应数字锁相环及锁相方法等多项专利技术。

目前张源担任驱动与软件平台开发部副经理,主要负责自动化行业中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核心算法的前沿技术研究,实现产品化。

组织部门内部人员,按照部门技术规划开展技术研究活动。

负责对外比如高校、其他公司间的技术沟通、交流及合作事宜,而且他还兼负责高压变频器核心算法开发及团队的管理和技术规划。

以核心算法打造行业标杆产品今年6月,在汇川技术的苏州生产基地,高压变频器第10000台产品揭下幕布,这距离2020年第5000台高压变频产品下线仪式仅仅过去两年时间,汇川技术正在进一步助力国之重器的自强之路。

“工业芯”PLC的困境与突围

“工业芯”PLC的困境与突围

“工业芯”PLC的困境与突围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称为“工业芯”,是整个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核心控制装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PLC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寻找突围之道。

一、困境1. 技术升级缓慢传统PLC的技术基础相对较为陈旧,距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在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PLC的技术更新升级速度相对较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功能单一传统PLC的功能主要集中在逻辑控制和数据采集上,难以适应多样化、定制化生产需求。

用户对于设备的智能化、柔性化需求日益增加,传统PLC在这方面表现相对薄弱。

3. 可靠性问题由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恶劣条件,对于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极高。

传统PLC在耐用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长期稳定运行存在一定风险。

4. 整体解决方案缺失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更加倾向于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设备的单一功能。

传统PLC相对于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来说,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存在缺失。

二、突围之路1. 技术升级PLC厂商需要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研发出智能、柔性、高可靠的新一代PLC产品。

提高产品的开放性,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和设备对接,实现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

2. 功能扩展PLC厂商应注重产品功能扩展,不断丰富PLC的应用场景和行业覆盖范围。

加强对于运动控制、视觉识别、安全控制等领域的支持,实现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生产控制。

3. 提升可靠性PLC厂商需加大对产品可靠性的投入,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抗震抗潮能力等,确保产品在恶劣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4.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PLC厂商可以与其他领域的厂商进行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与工业机器人厂商合作,实现PLC与机器人的深度集成;与信息化系统厂商合作,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控制。

5. 用户需求导向PLC厂商应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量身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自动化的创新之路
工业4.0的趋势下,世界涌现了众多的自动化创业公司,在技术创新的问题上总会受到限制。

只是一小部分产品创新,企业在大部分上就会变得迷茫,在自动化的道路上改何去何从。

“物件抓取”成为工业自动化瓶颈
目前,全球即将迎来工业4.0时代,作为主要标志之一的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创业方向。

全球范围内,工业自动化领域主要出现了三类创新方向。

首先,为新的制造和物流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新的技术提升。

这一领域主要聚集了ABB、Kuka、FANUC、Kiva(被亚马逊收购)等众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

但是对于欧美初创企业来说,这个领域启动资金需求大,论证和销售周期长,核心技术壁垒往往有限,很容易就会陷入比拼价格和性价比的局面。

对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而言,全套自动化方案虽然诱人,但是需要资金大,因此购买力也很有限。

其次,视觉识别技术。

工业自动化的另一个必备因素就是给机器人“装上眼睛”。

以往的工业自动化场景机器人只需重复处理预设尺寸的物件。

但是随着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物件的位置、摆放方向、种类、形状和大小也越来越多样,需要机器人有视觉识别能力。

目前这一方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为是否能为客户提供达标的识别准确度和精度以及满意的性价比。

再次,物件抓取技术。

物件抓取方面,传统方法是通过真空吸盘或是机械爪来抓取物件,比如用真空吸盘吸附汽车玻璃挡风板等,但是目前还有大量的物件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抓取,比如布料、水果、柔性电子器件等。

布料遇到真空吸盘会透气、变形,而柔性PCB遇到真空吸盘则非常容易损坏,不能用传统方法抓取。

同时,已有的物件抓取技术为了达到高精准度对于视觉识别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目前尚未看到一个性价比较好的视觉识别方案。

如何看工业自动化创业项目?
对于押宝“自动化”赛道的投资人,除了找准三个主要的创新领域,另一个令他们苦恼的问题是如何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项目?对此,以下是三点建议:
第一,产品一定要标准化、普适性。

自动化领域的创业项目有不少源自创始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但是从实验室技术到产品商业化,中间还有巨大的鸿沟。

有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场景乍一看很广,但是具体落实上要为客户A改改这里,为客户B改改那里。

如果不加选择地对于每一个细分场景都推出定制产品,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个定制版本一年只能卖出5-10套的局面,研发要不断烧钱、销售增长势必缓慢。

所以做自动化创业项目,产品的标准化、普适性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产品兼容性要好、要能够做到即插即用。

为降低进入门槛,实现规模化,一个好的自动化产品要最大程度地兼容客户已经采用的生产或物流流程,实现“最小的扰乱和破坏”。

试想一下,一个企业若是已经花了巨资上马了自动化流程,是很难为了一个针对某个环节做出有效改进的新的技术而拆了重来的。

第三,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一味受制于系统集成商的控制。

目前很多自动化产品由于不能很好地做到标准化和兼容性,往往需要依赖系统集成商进行销售,这样变相成为卖零件的了。

一个实现了标准化、兼容性好、能即插即用的自动化产品应该有能力摆脱系统集成商限制,可以直销也可以走渠道商,并且在和各种产业巨头合作时保持合作但不依赖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