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观朝雨诗》诗词鉴赏实用1份

《观朝雨诗》诗词鉴赏实用1份

《观朝雨诗》诗词鉴赏实用1份《观朝雨诗》诗词鉴赏 1南北朝:谢朓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观朝雨诗》翻译/译文连风带雨从江面上吹洒过来了风雨自远而近,台观都已淋在大雨之中。

雨渐渐细了,看去就象薄雾轻埃,茫茫一片。

清晨起来整衣而坐(等待上朝),但宫门还没有开。

(由于宫门未开)便可暂时避免耳目的烦扰,而悠然自得地象是离开现实世界。

隐居时想要出仕;而临到做官时又怕仕途艰险。

出处进退不能两全其美,出仕或归隐,徘徊不定。

归隐和做官两种思想变战于胸中,结果归隐的思想战胜了,还是到山里去耕地吧。

《观朝雨诗》注释①朔风:北风。

萧条:冷落。

这两句是说,连风带雨从江面上吹洒过来了。

②百常观:本是汉代的台观名,这里代指眼前的一般的观。

九成台:古台名,这里也是借指一般的台。

这两句是说,风雨自远而近,台观都已淋在大雨之中。

③空濛:雾气迷漫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雨渐渐细了,看去就象薄雾轻埃,茫茫一片。

④平明:清晨。

振衣:抖衣,穿衣时抖掉尘垢。

重门:指宫门。

这两句是说,清晨起来整衣而坐(等待上朝),但宫门还没有开。

⑤信:实在。

悠哉:欣然自得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由于宫门未开)便可暂时避免耳目的烦扰,而悠然自得地象是离开现实世界。

⑥戢(jí及)翼:即敛翼不飞,比喻隐居。

骧首:马首上举,比喻出仕。

传说黄河里的大鱼游到龙门,如能溯游上去,便化而为龙;如不能上去,便曝鳃而止。

比喻仕途艰难。

这两句是说,隐居时想要出仕;而临到做官时又怕仕途艰险。

⑦动息:即出处进退,做官和归隐。

遂:如意。

这两句是说,出处进退不能两全其美,出仕或归隐,徘徊不定。

⑧战胜:指隐居的思想战胜出仕的念头。

孔子的门人子夏说过:“吾入见__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又荣之,二者战于胸臆,故臞(qú渠,瘦的意思)也。

温庭筠和鱼幼薇

温庭筠和鱼幼薇

温庭筠和鱼幼薇鱼玄机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绝色佳丽,宛如烟花绽放,昙花一现后就消失在茫茫的暗夜里,只留下深深浅浅的遗憾和无尽的叹息,在清风的迷离里凄然的飘散旋转。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温庭筠和鱼幼薇的故事吧!温庭筠和鱼幼薇大唐有美女,大唐有诗文,这个遥远的历史朝代,常常给后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感怀。

唐代最为有名的美女诗人,除了上官婉儿、李季兰、和薛涛外,就应该数得上鱼玄机了。

论诗艺无疑鱼玄机独占鳌头,皇甫枚曾给予她极高的评价:“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

”《全唐诗》瀚如烟海,揖录的女性作品却寥若晨星,上至武则天下到烟花女子,总共列出124位,而她们的传世名篇并不多,能自成卷册的惟有鱼玄机、薛涛和花蕊夫人3位。

因为她们一般出身不高,或境遇悲惨,虽留有诗集,但后世正统的诗文选集一般不作收录。

然而她们的作品毕竟是唐诗花园中璀璨娇艳的花枝,摇曳处,自有绝世风华。

我今天要说的不是鱼玄机的诗文,而是她和初恋情人温庭筠之间的一段清澈绮丽的故事。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公元844年出生在长安。

其父饱读诗书却功名未就。

幼薇从小聪慧,在父亲熏陶下,七岁作诗文,十岁时,声名远播,被誉为“诗童”。

咸通初嫁于李亿为妾,被弃。

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

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

其生平不见正史,传记资料散见于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等书。

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鱼玄机一生都在等待一个男人,一个比她大32岁的男人,一个她十岁就开始认识的男人,一个有才的女人最不幸的是遇见一个比她更有才的男人,这个男人叫温庭筠,他和李商隐在晚唐诗坛并称“温李”,是婉约派诗歌领袖,花间词鼻祖。

当她还是鱼幼薇的时候,温庭筠已经声名远播,诗名大噪。

温庭筠听说她十岁时就诗词俱能,所以特去她的家中拜访。

约唐宣宗大中八年(854)返回鄠杜,与温庭筠相识。

从鱼幼薇作《卖残牡丹》,温庭筠作《题鄠杜郊居》、《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开始,俩人之间的诗词唱和,几乎延续了鱼幼薇的整整一生。

温庭筠的诗词《商山早行》赏析

温庭筠的诗词《商山早行》赏析

温庭筠的诗词《商山早行》赏析《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家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诗写“商山早行”,虽未出现一个“早”字,却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等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时分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处处体现一个“早”字;并且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山中早行的共同感受。

首联即写“早行”,“晨起动征铎”句,把清晨起床的许多活动一语感慨出来,“客行悲家乡”句,把作者留恋家乡的心理准确地刻画出来,也反映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普遍存有的安土重迁心理。

颔联两句写见闻及感受,简洁凝练,真实可感,历来脍炙人口。

这两句全用名词,以六个特有的意象,勾画出一幅清晨早行图: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

诗人写的是早行,“鸡声”和“月”是两种必要的意象;而山中比较典型的景物就属“茅店”了。

所以“鸡声茅店月”这句,把茅店里的旅人,闻鸡鸣而看天色,看到残月而收拾行装,直至起程赶路的过程,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人迹板桥霜”这句,依前所写,记叙了旅人行走在板桥上,看见先行客人留下足迹的情景。

不过,这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通过十个字便呈现出来,足见作者大家手笔。

清盛传敏曰:“三、四非行路之人不知此景之真也。

论章法,承接自在;论句法,如同吮出。

描画不得者,偏能写得。

句句早行,故妙。

”宋代梅尧臣对的诗的定义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至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温庭筠这两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特色;而“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补充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可见,这两句便是符合梅尧臣标准的一个典型。

颈联写形成所见景色。

“枳花明驿墙”,着一个“明”字,说明天还未大亮,所以白色的枳花,就比较显眼,进一步强调了“早行”。

末联抒情,抒写行旅之艰辛以及对家乡的留恋。

“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家乡”首尾照应,“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唐]杜甫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

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否。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作品赏析:【卢注】此诗诸家编入乾元元年春,公方在谏垣,此时两京复,禄山亡,诗中不得作长鲸吞、地轴翻等语,范氏编至德二载春,此时身陷贼中,岂能为令节之饮?且朝官降贼,岂得以公侯目之?断是天宝十五载,与《苏端薛复筵》为一时作。

是年正月,禄山遣其将寇潼关。

【鹤注】唐以正月晦日为令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正月,敕自今以后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代晦日。

朝光入瓮牖①,尸寝惊敝裘②。

起行视天宇③,春气渐和柔④。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⑤。

出门无所待⑥,徒步觉自由⑦。

(首叙晦日出游。

)①何逊诗:“窗户映朝光。

”《记·儒行》:“荜门圭窦,蓬户瓮牖。

”②尸寝,反用《论语》“寝不尸”。

惊敝裘,朝光入而惊起也。

③陶潜诗:“昭昭天宇阔。

”④阮籍诗:“春气感我心。

”王羲之《兰亭集诗》:“欣兹莫春,和气载柔。

”⑤秘康书:“性复疏懒,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远注】兴来二句反用此语。

庾信诗:“梳头百遍撩。

”⑥陆机诗:“出门无通路。

”梦弼曰:无所待,谓不待车从也。

”⑦《淮南子》:“布衣徒步之人。

”《焦仲卿诗》:“汝岂得自由。

”杖藜复恣意①,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②,会心真罕俦③。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④,况因令节求⑤。

此往寻崔李二家。

公侯皆非知己,故有免值之叹。

①《庄子》:“原宪华冠而縰履,杖藜而应门。

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原文翻译

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原文翻译

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原文翻译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诗词之一。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

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

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

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

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

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

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

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

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

探奇极遥瞩,穷妙閟清响。

理会方在今,神开庶殊曩。

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

道异诚所希,名宾匪余仗。

超摅藉外奖,俯默有内朗。

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

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

蓄志徒为劳,追踪将焉仿。

淹留值颓暮,眷恋睇遐壤。

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泱漭。

殊风纷已萃,乡路悠且广。

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

昔人叹违志,出处今已两。

何用期所归,浮图有遗像。

幽蹊不盈尺,虚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传,申旦稽吾颡。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参考注释:(1)法华寺:今名高山寺,在永州城内东山上。

唐代名法华寺,宋代改名万寿寺、报恩寺,明清改为高山寺。

唐代法华寺在明万历初毁于火,今所残存高山寺为清代道光年间在法华寺原址旁边重新改建。

石门精室:在东山南隅不远崖下,其岩名华严岩。

明隆庆《永州府志》:“华严岩,在县南一里之郡学后,唐为石门精室。

”因有绝壁在石栈两旁敞开,故名石门。

精室,佛舍。

石门精室遗址今已被毁。

(2)拘情:被拘束的心情。

病幽郁:由于深深的苦闷而成病。

幽,深,暗。

郁,郁结,苦闷。

(3)旷志:开朗的心境。

旷,开阔,开朗。

志,心情,精神。

寄:依托,凭靠。

高爽:地高气爽。

(4)愿言:思念的样子。

愿,思念。

言,然,词缀。

怀:怀念,想念。

名缁:名僧。

这儿指石门精室长老和法华寺览照(觉照)。

缁,黑色,因为和尚多为黑色僧服,故借指和尚。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翻译赏析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翻译赏析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翻译赏析《山下留别佛光和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前言】《山下留别佛光和尚》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

该诗描绘了一幅山下送别的画面,体现了诗人与佛光禅师之间的深厚友谊。

【注释】①跏趺:两腿左右交叉,相盘而坐,是一种坐禅方法【翻译】劳烦大师亲自送别我下山,这次离别又有谁能懂得这其中所包含的感情呢?我现在已经年过七十,大师更是高龄九十了,应当知道我们下次再见面将会是在来世了。

【赏析】白居易在其诗《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中曾写道“紫袍朝士白髯翁”,“交游一半在僧中”,他与僧家之缘,可以说是自始至终,乐而不返了。

马祖大师的弟子如满禅师住持洛阳佛光寺,从白居易的诗文中看到,他与如满禅师的交往并不如神照、圭峰多,也不是没有交往。

这是他到佛光寺朝山归来,如满禅师送他下山时所赠的诗。

“劳师送我下山来,此别何人识此情。

”白居易在佛光寺小住后,辞别佛光禅师下山,但佛光禅师坚持要送他。

这样的情分一般人是不知道的,而这次相别的含义也是一般人不知道的,起因如何。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这时,白居易已整整七十岁了,并患有“风疾”——脑血管疾病。

而如满禅师年岁更长,已经超过九十岁了。

九十岁的老人能送白居易下山,体魄之健无须评说。

如满禅师的生卒年月无从考*。

从这首诗中可以得到基本确定。

白居易七十岁那年是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以如满禅师九十岁论,他的生年当在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

白居易的禅诗精品不少,因非关白居易的专集,就只好到此为止了。

白居易《闲意》赏析

白居易《闲意》赏析

白居易《闲意》赏析白居易《闲意》赏析闲意(唐)白居易不争荣耀任沉沦,日与时疏共道亲。

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

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

渐老渐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作者简介】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详见2011年第4期“《东林寺白莲》赏析”一文。

【说明】此诗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所作,描述了作者在九江期间闲适安逸的生活。

在江州司马任上,白居易不仅创作了包括《琵琶行》在内的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他念佛求生净土的终极信仰。

这首诗就反映了作者从一个立言建功的文人转化为一个寄身官场、栖心净土的净业行人的心路历程。

【注释】沉沦:陷入、沉溺之意,此处有世俗意义上的不上进、消极之意。

时:形声。

从日,寺声。

本义是季度、季节。

此处意为现在的、当前的。

疏: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

此处意为不亲密、关系远的。

共:相同,一样,与,和。

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北省: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

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春~。

秋~。

~日。

民间习俗中,社日有断食的习俗。

慵:懒惰,懒散。

裘:皮衣。

例:狐~,集腋成~。

谙:熟悉,精通。

例:~练,深~医道。

拟:本义为揣度、猜测,后又有类比、效仿、打算、起草等意。

【白话释】世间风光不去争,得过且过才自在。

一天天与时代疏远,越来越与大道相近。

与官场的同事朋友断了联系,与东林寺长老僧人来往密切。

因病停了晚上这顿饭,身心闲适像在过社日。

拥着皮衣睡懒觉,感觉温暖似春天。

年龄越大越习惯闲适的生活,这辈子再也不想做个忙人了。

【赏析】世间人所谓的幸福,用佛法的概念来解读,无非是对五欲六尘的追逐与满足。

站在现世人生的角度,这种幸福观也是无可厚非的,趋吉避凶、趋乐避苦是众生本具的天性,也是我们成就“常乐我净”究竟佛果的初始动力。

问题在于,由于我们凡夫德薄慧浅、知见颠倒,往往在追求幸福时做出许多背道而驰的努力,勤恳作务,到头来不是事与愿违,便是一场空欢喜。

【诗歌鉴赏】杜甫《望兜率寺》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望兜率寺》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望兜率寺》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杜甫《望兜率寺》原文及翻译赏析杜甫《望兜率寺》原文树密当山径,江浅外木寺门。

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不复言天大,觑馀见到佛尊。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杜甫《盼兜率寺》注解、兜率寺:兜率乃佛家用语,“妙足、知足”之义,乃欲界六大中第四天。

据侯圭《观音寺记》:“梓州浮图大小十二,慧义居其北,兜率当其南,牛头据其西,观音跑其东。

”2、佛尊:佛存有十大名号,第十为“佛世尊”,“世尊”又并作统称之尊号。

3、盥:以手承水冲洗。

4、随喜:佛家以随人为善随喜,后游览佛寺亦称随喜。

给孤园:佛家园林名,也表示祗一棵给寂寞国或祗国,为佛观点地。

《金刚经》:“一时佛在比涅卫国给寂寞园。

”杜甫《望兜率寺》翻译岭树重重的堵住了山路,江水深深隔绝了寺门。

沿着浓浓的云雾,渡河翻滚的波澜。

上天已不再气度,佛尊也毕竟变成卒。

在这清净的彼岸世界,我润肺洗澡久久流连。

杜甫《望兜率寺》赏析《盼兜率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

就是杜甫客居蜀地(今四川)时所并作的一首诗。

该诗充分反映出来了诗人欲彻底摆脱种种苦恼,愿意润肺天量沐,谋求片刻证悟的繁杂心境。

安史之乱后,杜甫穷困潦倒,客居四川,其间数历佛寺,颇生学佛之想,欲以摆脱种种烦恼。

该诗就是这种心境的反映。

佛寺僧院,本就远离尘俗,望之江深阻隔、树密当径。

对一贯取入世态度的杜甫而言,走上学佛之路、跨进禅门,的确须有一番“云重浪翻”的经历。

但即使如此,杜甫对彼岸的向往仍如此强烈,只因在那方外“不复知天大,空余见佛尊”。

天地君亲师,这是儒家的权威,也是杜甫“一饭不能忘”的烦恼种子。

而在兜率寺所象征的佛教境界里,一切偶像被推翻,所有精神包袱不复存在,惟余佛尊,而佛尊在佛教禅宗中亦失去其偶像作用而被视为空。

这是多么彻底的解脱,这是多么轻松自在的彼岸世界。

杜甫愿清心净沐,神游其间。

这清静之境,让杜甫得到了片时的解脱和永久的向往。

树密当山径,江浅外木寺门。

温庭筠的诗词《商山早行》赏析

温庭筠的诗词《商山早行》赏析

温庭筠的诗词《商山早行》赏析《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诗写“商山早行”,虽未出现一个“早”字,却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等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时分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处处体现一个“早”字;并且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山中早行的共同感受。

首联即写“早行”,“晨起动征铎”句,把清晨起床的许多活动一语感慨出来,“客行悲故乡”句,把作者留恋故乡的心理准确地刻画出来,也反映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安土重迁心理。

颔联两句写见闻及感受,简洁凝练,真实可感,历来脍炙人口。

这两句全用名词,以六个特有的意象,勾画出一幅清晨早行图: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

诗人写的是早行,“鸡声”和“月”是两种必要的意象;而山中比较典型的景物就属“茅店”了。

所以“鸡声茅店月”这句,把茅店里的旅人,闻鸡鸣而看天色,看到残月而收拾行装,直至起程赶路的过程,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人迹板桥霜”这句,依前所写,记叙了旅人行走在板桥上,看见先行客人留下足迹的情景。

然而,这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通过十个字便呈现出来,足见作者大家手笔。

清盛传敏曰:“三、四非行路之人不知此景之真也。

论章法,承接自在;论句法,如同吮出。

描画不得者,偏能写得。

句句早行,故妙。

”宋代梅尧臣对的诗的定义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至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温庭筠这两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特色;而“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补充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可见,这两句便是符合梅尧臣标准的一个典型。

颈联写形成所见景色。

“枳花明驿墙”,着一个“明”字,说明天还未大亮,所以白色的枳花,就比较显眼,进一步强调了“早行”。

末联抒情,抒写行旅之艰辛以及对家乡的留恋。

“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赏析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赏析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赏析《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赏析原文: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译文: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注释:(1)寄:寄托,依附。

甘:自愿。

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

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

(2)当:时当,恰在。

长风:大风。

林室:林木和住宅。

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

顿:顿时,立刻。

燔(fán烦):烧。

(3)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

航(f áng仿):船。

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

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4)迢迢:遥远的样子。

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

新秋夕:初秋的傍晚。

亭亭:高貌。

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5)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

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6)中宵:半夜。

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

遥念:想得很远。

盼:看。

周:遍,遍及。

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7)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

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

罗隐《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罗隐《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罗隐《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山。景舆留不得,毛节去应闲。相府旧知己,教门新启关。太平匡济术,流落在人间。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余。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珍重云兼鹤,从来不定居。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酒向余杭尽,云从大涤昏。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诗词作品: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诗词作者:【唐代】罗隐

赠江华长老译文注释赏析

赠江华长老译文注释赏析

赠江华长老译文注释赏析赠江华长老[唐代] 柳宗元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写人译文及注释译文老和尚精通释氏道义,整天默默不语而心神宁静。

据说是去年离开舂陵,沿着潇水投奔零陵。

居室简陋没有侍者,只有毛巾鞋子挂在壁屛。

用餐时一粒饭都不肯剩存,饭后盘腿而坐直至太阳西沉。

窗外风吹稀疏的竹枝沙沙作响,井边的老松上清露泠泠。

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场直,庭院青悠悠芳草芬馨。

注释长老:对寺庙住持或德高年长之僧的尊称。

机:关键、要点。

舂(chōng)陵: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柏家坪。

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跏趺(jīa fū):佛教徒结跏趺坐的略称,双足交迭而坐,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偶:谐合。

创作背景此诗是柳宗元写给一位江华籍老和尚的赠诗。

此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805—815年)。

江华籍老和尚是写此诗前一年才由舂陵移居永州的。

此诗应是诗人住龙兴寺时,出入寺庙观察有感后而写的。

赏析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中描述了这样一位老和尚:他生性喜静,沉于佛事,佛理精熟,生活简朴,令人肃然起敬。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内容单一。

全诗可分为三节,前四句是第一节,概括介绍老和尚,一“熟”一“默”,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和尚内外特点。

中四句为第二节,以白描手法,反映了老和尚节俭的生活。

后四句为第三节,写庭院环境,衬托老和尚不凡的修养。

全诗结构匀称合理。

此诗在写法上运用衬托手法。

先写老僧话少心静,再写居室空荡,生活简朴,环境天然,意在衬托“长老”内在的充实以及对佛道的精熟。

在此诗第三节以生活环境的自然幽雅来衬托主人的涵养。

另外,此诗所布的“虚白”,如长老的家世如何,缘何而投空门,乃至姓名法号等等,读者都不得而知。

诗人有意将此谈化,恰恰突显了中心内容,使“熟”字成为此诗的诗眼。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赏析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赏析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赏析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赏析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古诗全文如下:换却世上心,独起山中情。

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复轻。

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

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

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

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

仰谢开净弦,相招时一鸣。

【前言】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是孟郊为他的从叔孟述题写在灵岩山壁上的一首怀人诗。

【注释】
⑴露衣:饱含露水的地衣。

⑵云策:策云,驭云。

⑶飕飗:象声词,风雨声。

⑷桂枝:这里用“折桂”的典故。

《晋书·诜传》:“累近雍州刺史。

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鉴赏】
来到灵岩山,人好像换去了凡心一样,无忧无虑,只对山中的风景情有独钟。

晚春的早晨,地上的地衣饱含露水,略显凉意,但是其中含有青草鲜香的'味道。

天高云淡,和风轻拂着前行。

看到夏天即将来临,山上的松林等景色变得更加清新。

每每听到远处松林涛声,都感到无比逍遥,人天合一,一切世间的烦恼都随风飘去。

什么功名利禄,无需孜孜苛求,什么飘萍奔波,也是空劳民生。

面对此情此景,
应仰天长啸,感谢上苍,弹拨净化心灵的琴弦,让我们一起尽情欢歌。

鱼玄机的诗欣赏

鱼玄机的诗欣赏

鱼玄机的诗欣赏赠邻女鱼玄机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寄国香鱼玄机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

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

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

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

寄刘尚书鱼玄机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浣纱庙鱼玄机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卖残牡丹鱼玄机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酬李学士寄簟鱼玄机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情书鱼玄机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

秦镜欲分愁堕鹊,舜琴将弄怨飞鸿。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闺怨鱼玄机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春情寄子安鱼玄机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打球作鱼玄机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暮春有感寄友人鱼玄机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冬夜寄温飞卿鱼玄机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自觉二首译文注释赏析

自觉二首译文注释赏析

自觉二首译文注释赏析
自觉二首
[唐代] 白居易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

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

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斗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

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回念发弘愿,愿此见在身。

但受过去报,不结将来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

不将恩爱子,更种悲忧根。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赏析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赏析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赏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赏析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杜甫诗鉴赏这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

762年,杜甫因徐知道在成都叛变,避乱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763年正月,唐军收复幽燕,史朝义自缢身亡。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已经激化了的各类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动荡的时局并未因此而真正平息。

曾经因胜利而一度在杜甫心底燃起的欢快的火花,很快就破灭了。

这首诗也是借聚散离合之情,抒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的。

从诗的开头一句看,路六侍御应是杜甫儿时旧友。

作此诗时,杜甫五十一岁,四十年前,他们都十岁左右,正是竹马童年。

诗人以“童稚情亲四十年”真实地表现出童年伙伴那种特有的`亲切的感情。

“四十年”,在这里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并不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迁流而淡忘。

正因为如此,下句说,“中间消息两茫然”。

在兵荒马乱、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想知道他的消息而又无从问讯,故有“茫然”之感。

而这种心情,两人是相同的,故曰“两茫然”。

一别四十年,那能想到现在的重新会合?因此说“忽漫相逢”。

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

“忽漫相逢是别筵”。

在“相逢”和“别筵”之间加上—?“是”字,使相聚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

笔力千钧,直透纸背。

从过去到现在,聚散离合是这样的迷离莫测;从现在推想将来,又将如何呢?诗人把感慨集中地融洽在“更为后会知何地”这句话里。

这是全诗的主旨。

它包涵有下列两重意思:路六侍御这次离开梓州,回到长安去做官,自然勾起杜甫满腹心事。

他设想倘若今后和路再度相会,这地点又将在哪里?自己能不能够也被召还朝?从自身坎坷的生活历程,从这次与路的聚散离合,他懂得了乱世人生,有如飘蓬泛梗,一切都难以预料。

万缘心忘平淡归真——白居易生活诗《三年除夜》赏析

万缘心忘平淡归真——白居易生活诗《三年除夜》赏析

万缘心忘平淡归真——白居易生活诗《三年除夜》赏析万缘心忘平淡归真——白居易生活诗《三年除夜》赏析宋如郊这是宋如郊老师应一杂志之邀写的白诗赏析,先贴出来以飨各位博友。

三年除夜白居易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账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弟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已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诗题中的“三年”指开成(唐文宗李昂的年号)三年,公元838年。

是时白居易67岁,居于洛阳,任太子少傅分司,所任乃副职闲差。

“除夜”,旧历除夕的晚上。

此诗为五言古诗,诗人选取除夜这一特定的生活场景,通过描绘除夜的节日气氛、礼俗、生活细节叙写了诗人的心境。

全诗分二大部分,前一部分写除夕夜的节日气氛和家庭和谐欢乐、共庆佳节的场景,后一部分写自己年高心淡,无欲无求,清心寡志,归于本真的恬淡心境。

写法上,使用衬托手法,以第一部分的“浓”衬托第二部分的“淡”。

诗的前四句,浓墨重彩描写除夜的浓浓节日气象:用于祭祀和照明的火炬点燃了,发出了明亮的光;年终总祭的酒摆上了祭台,飘出的香气弥满了周围的空气;孩童们喧扰的嬉戏声萦绕耳畔;人们都沉浸在岁末除夕这欢乐的夜里。

诗人连用了四组叠词,分别从视觉、嗅觉、听觉和总体的感觉上写浓浓的“年味”,选取了燎火、腊酒、童稚、岁夜四个“特写”突出年夜的氛围。

这些都为后文抒写诗人的心境伏下了反衬之笔。

在浓郁的年节气氛里,阖家团聚,祭祀之后,行长幼之礼。

“称觞”乃称寿之谓,祝人长寿。

诗人家乃官宦诗礼之家,尊礼重俗,故长幼有序,集于书账,合成行列,礼敬尊长。

至此,除夜的节日情景描绘全部完成,转入抒写诗人心境。

白居易的心境随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作于大和六年(公元832年)的《秋雨夜眠》是作者的自况之诗: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诗中的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心无所虑,体衰闲散。

《续古诗十首·其六》作品赏析

《续古诗十首·其六》作品赏析

《续古诗十首·其六》作品赏析作品介绍《续古诗十首·其六》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5卷第1首。

原文续古诗十首·其六作者:唐·白居易栖栖远方士,读书三十年。

业成无知己,徒步来入关。

长安多王侯,英俊竞攀援。

幸随众宾末,得厕门馆间。

东阁有旨酒,中堂有管弦。

何为向隅客,对此不开颜。

富贵无是非,主人终日欢。

贫贱多悔尤,客子中夜叹。

归去复归去,故乡贫亦安。

注释①栖栖:忙碌不安貌。

②关:指函谷关。

③东阁:汉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

见《汉书》本传。

旨酒:美酒。

④中堂:正堂。

⑤隅:角落。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⑥悔尤:过失与悔恨。

⑦中:全诗校:“一作终。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

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

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

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

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参考答案及赏析

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参考答案及赏析

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参考答案及赏析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参考答案及赏析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李白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1.评论家方回说:“此诗多禅语。

”请列举几处佛教术语,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2.诗人乘着佛法宝筏度过迷川时见到了哪些景色?这些景物有何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1)文中佛教术语有:梵筵、金绳、觉路、宝筏、三天、塔形、龙参等等。

作用:(1)表现李白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当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时借佛教概念来抒发自己的“向慕自性清净?”、“超脱厌世的思想”。

(2)孟浩然归隐在襄阳的鹿门山中,与寺庙钟声为伴,过着恬淡自由的生活,这也是李白所向往的.佛家理想。

所以文中出现了较多的佛教术语。

2.景色:山岭上的树木相互簇拥着形成弓形的飞栱,岩上盛开的野花遮蔽了山谷中流淌的清泉。

塔形高耸,标立在海月之中,楼势峥嵘,拔起于江烟之内。

香气充盈在三界之中,钟声将万壑相连。

秋荷叶上银珠满盈,松枝茂密长得像圆圆的华盖。

飞鸟聚集在庭下仿佛来听你说法,勇猛的龙好像来为你护禅。

特点:清幽雅致,宏伟壮阔,具有很浓的禅味。

情感:表现了李白对孟浩然理想追求的景仰和向往之情,隐隐流露出作者初次长安之行一无所获的惆怅。

简析:此诗描摹作者春日游禅寺所见景色,赞赏友人的隐逸志趣。

全诗语言精工,音律精严,对仗工稳,熔景语佛语于一炉,作为应酬之作,虽是为了应景而用佛典语,但仍表现出作者超凡脱俗的横溢的才华,于“端整”中不失“飘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出自唐代鱼玄机的《冬夜寄温飞卿》
原文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初名鱼幼微,字蕙兰。

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

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

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

有《鱼玄机集》一卷。

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创作背景:
赏析
此诗是作者向温庭筠吐露心声,表明没有归宿感。

首联一二句,写作者的孤独、失眠,苦吟诗句。

“苦思搜诗灯下吟”,是说心中的惆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苦”、“搜”,表明写诗并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