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的健康宣教
跟骨骨刺的日 常护理
饮食调理
增加钙质摄入:多食用富含钙 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促 进钙质吸收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 油腻、高糖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保持 体内水分平衡
增加纤维摄入:多食用富含纤 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 减轻关节负担
作息规律
01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 夜
02
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久 坐或站立
03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 体质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避免焦虑和抑
郁
学会放松,减轻心 理压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与家人、朋友
分享自己的感受
培养兴趣爱好,转 移注意力,减轻心
理负担
跟骨骨刺的常 见误区
盲目用药
自行购买药物:在 没有医生指导下, 自行购买和使用药 物,可能导致病情 加重或产生副作用。
过量使用药物:在 没有医生指导下, 过量使用药物,可 能导致药物中毒或
产生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在没 有医生指导下,滥 用抗生素,可能导 致细菌耐药性增强,
影响治疗效果。
忽视药物相互作用: 在没有医生指导下, 忽视药物相互作用, 可能导致药物相互 作用,影响治疗效
跟腱炎:跟腱炎可能导致跟骨骨刺 的形成。
跟骨骨刺的症状
足跟肿胀:足跟 部肿胀,按压时
疼痛
足跟畸形:足跟 部出现畸形,影
响美观和行走
足跟疼痛:站立 或行走时疼痛加 剧,休息后缓解
足跟活动受限: 足跟活动受限,
无法正常行走
跟骨骨刺的预 防和治疗
跟骨骨刺(1)
跟骨骨刺【概述】,学术名词为骨疣( Bone Spur ),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
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
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骨刺即骨质增生的俗称,关于本症的命名,国内外尚未统一。
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见腰部活动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易患此病,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足跟等关节。
【临床表现】1、跟骨下骨刺在早期形成阶段可引起疼痛,虽然此时骨刺很小,甚至X线检查也不能发现。
2、随着骨刺增大,疼痛常消失,这或许与足的适应性变化有关。
因此X线上可见典型的骨刺可以没有症状。
3、经过一段无症状期以后,或由于局部外伤,骨刺可自发地产生疼痛。
偶尔在局部形成外生滑囊,并引起炎症(跟骨下滑囊炎),引起足跟底部发热跳痛。
4、疼痛性质为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5、体格检查时用拇指用力压迫足跟中央可使疼痛加重。
在踝背屈时,手指用力按压整个筋膜内缘,有压痛则证明存在筋膜炎。
X线上发现有骨刺可作出诊断。
6、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是足跟痛的其他原因,可以此进行鉴别。
【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跟骨骨刺的发病机制比较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慢性劳损,局部炎症,营养饮食等因素有关。
1、慢性劳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
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
2、局部炎症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
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疼痛如足底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等。
跟骨骨刺的病例模版
我非常感激医生和物理治疗师为我提供的帮助,在他们的治疗下,我的跟骨骨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通过这次经历,我也学到了如何正确地保护我的脚跟,避免再次受伤。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应对跟骨骨刺这一疾病。
跟骨骨刺的病例模版
我的骨刺是在去年秋天的时候突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的。那时候,我正在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然后突然感到了脚跟处剧烈的疼痛。我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跑了几步,但是疼痛变得更加剧烈了。我只好放弃比赛,回家休息。几天后,我前往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我说我可能患上了跟骨骨刺。
接着医生为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X光和MRI。通过这些检查,医生确认了我的诊断,我确实患上了跟骨骨刺。医生告诉我,跟骨骨刺是一种长期压力和过度使用脚跟所造成的疼痛。医生还向我解释了一些治疗选择,包括矫形鞋垫,物理治疗和手术。然后,医生跟我解释了这些治疗的优势和劣势,帮助我做出了决定。
足跟骨刺最好的治疗方法
足跟骨刺最好的治疗方法足跟骨刺是一种常见的足底疾病,也称为跟骨骨赘或跟骨骨刺。
它是由于长期持续的足底韧带过度张力,导致跟骨上钙盐生成,形成骨赘。
足跟骨刺的典型症状是跟部疼痛,尤其是在早晨第一次起床时。
治疗足跟骨刺的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类,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的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休息和减轻负荷:减少对足底的压力可以缓解疼痛,并帮助骨刺逐渐恢复。
患者可以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尤其是在疼痛加重时。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足跟骨刺的症状。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牵拉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而冷敷则可以减少炎症和肿胀。
按摩和牵拉可以缓解韧带拉力,减轻疼痛。
3. 药物治疗:使用非处方的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缓解疼痛和减少炎症。
此外,还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消炎贴或酒精擦拭来缓解疼痛。
4. 足底垫和鞋垫:足底垫和鞋垫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缓冲,减轻足底的压力,缓解疼痛。
可以使用定制的矫形鞋垫或选择软质鞋垫,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支撑和缓冲效果。
5. 物理治疗:理疗师可以通过矫正足部姿势、加强脚踝肌肉力量和韧带拉伸,改善足底力量和灵活性,减轻疼痛。
手术治疗方法是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疼痛严重的情况下考虑的选项。
手术的目标是去除骨刺并修复受损的韧带,以减轻疼痛和恢复足部功能。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针刺和消融治疗:通过穿刺骨刺并以高频电流或激光进行消融,来去除骨刺并促进组织修复。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是微创的,恢复时间较短。
2. 韧带修复和肌腱延长:对于那些伴有韧带损伤或肌腱收缩的患者,修复受损的韧带或进行肌腱延长手术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纠正足部姿势问题。
3. 骨切除术: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骨切除术。
在手术中,医生会去除跟部的骨刺,恢复足部正常形态和功能。
无论采取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和脚趾修剪,避免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跟骨骨刺的治疗方法
跟骨骨刺的治疗方法骨刺,也称骨赘,是一种骨质增生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关节周围的疼痛和僵硬。
骨刺的发生与关节磨损、骨折愈合不良、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一旦出现骨刺,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跟骨骨刺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
对于跟骨骨刺患者来说,适当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在疼痛发作期间,应该避免过度活动,减少对患部的压力和摩擦。
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关节的稳定性,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其次,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多种手段。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冷敷则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
按摩和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再次,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跟骨骨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消炎药、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此外,对于部分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如软骨修复剂、关节营养品等,以促进骨骼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最后,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跟骨骨刺患者,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可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骨刺切除术、关节成形术等。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对于一些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之,跟骨骨刺是一种常见的骨质增生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不同程度的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工作,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跟骨骨刺患者有所帮助。
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概述】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 Bone Spur ),不就是一个医学上确当得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
医学上得正确名称应该就是骨疣。
骨刺就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得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得修补、硬化与增生,就是一种自然得老化现象。
骨刺即骨质增生得俗称,关于本症得命名,国内外尚未统一。
多发生于45岁以上得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见腰部活动得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易患此病,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足跟等关节。
【临床表现】1、跟骨下骨刺在早期形成阶段可引起疼痛,虽然此时骨刺很小,甚至X线检查也不能发现。
2、随着骨刺增大,疼痛常消失,这或许与足得适应性变化有关。
因此X线上可见典型得骨刺可以没有症状。
3、经过一段无症状期以后,或由于局部外伤,骨刺可自发地产生疼痛。
偶尔在局部形成外生滑囊,并引起炎症(跟骨下滑囊炎),引起足跟底部发热跳痛。
4、疼痛性质为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得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5、体格检查时用拇指用力压迫足跟中央可使疼痛加重。
在踝背屈时,手指用力按压整个筋膜内缘,有压痛则证明存在筋膜炎。
X线上发现有骨刺可作出诊断。
6、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痛风就是足跟痛得其她原因,可以此进行鉴别。
【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跟骨骨刺得发病机制比较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慢性劳损,局部炎症,营养饮食等因素有关。
1、慢性劳损因为随着年龄得增长,关节得软骨逐渐退化,细胞得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就是活动量较大得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得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得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得前身。
时间久了增生得软骨又被钙化,这就就是骨质增生。
2、局部炎症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得疼痛。
骨刺就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得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得疼痛如足底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等。
怎么把骨骨刺去掉
将跟骨骨刺“洗”掉
跟骨骨质增生症是人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地影
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除个别严重手术治疗外,大多采用胡蜂醋治疗,效果良好,跟骨骨刺浸洗方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无副作用,经济方便适用,是大家选择的最佳治疗方法。
骨质增生示意图
跟骨骨刺胡蜂醋浸洗方
国家级品质保障——名企生产国家认证
第一步:胡蜂醋具有:超强渗透性,能直达根源组织细胞内,深层杀灭痹毒,斩断风湿,类风湿、消退关节酸痛,麻木、发热等症状。
第二部:胡蜂醋配伍精妙,能够强化人体代谢功能,将杀死的痹毒(异常沉淀的各种变性免疫复合物)充分排出体外,消除疼痛,肿胀,晨僵等。
第三部:胡蜂醋具有:修复软组织,能促进血液循环,快速吸收炎性渗物,营养软骨,平衡滑液分泌,修复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第四部:胡蜂醋高效全面,能斩断形成痹毒的变态反应链,除风湿、类风湿、强制性脊柱炎和各种内邪的同时,又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抵御风、寒、热等外邪入侵的能力,不复发!
方法先把产品喷到按摩处,然后用手搓揉至皮肤发热,时间不少于20秒,这样重复2 至3次。
一天使用次数不少于5次。
切记用后不要马上冲洗,尽可能让洗液长时间停留在皮肤
上(不少于30分钟),以使皮肤得到充分浸润。
胡蜂醋的优点是:具有靶向渗透、载药量高,疗效更佳,而且不刺激皮肤,无不良反映。
跟骨骨刺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微创手术切除
54跟骨骨刺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微创手术切除⊙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周后全跟痛症同时存在,但跟骨骨刺并不一定是跟痛症的原因。
本病进程缓慢,主要表现为足跟跖面疼痛,步行或站立时疼痛加重,足跟骨跖面内侧结节处有局限性压痛。
但引起疼痛的原因不在于是否有骨刺,而是在于局部是否有炎症。
人在行走时,骨刺与周围肌肉、腱膜等软组织产生摩擦,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促使足跟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
炎症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了足部的神经末梢,从而出现疼痛及不适。
此外,行走时骨刺对足底部皮肤及软组织的压迫和跟骨内血液淤积、骨内压增高也是产生疼痛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绝大多数跟骨骨刺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具体方法包括使用鞋垫、矫形器、冲击波理疗、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或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等。
但仍有20%~30%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法获得有效缓解,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目前,手术主要采用关节镜技术。
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被称为“钥匙孔手术”,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已经基本取代传统的关节内切开手术。
其手术过程为:将具有照明装置的透镜金属管通过很小的切口插入关节腔内,并在监视器上将关节腔的内部结构放大,观察关节腔内的病变情况及部位,同时在视频监视下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病损部位。
术后只需换药3~5天,以防止感染,2周就能拆线。
术后患者需要穿足踝外科手术后用鞋2~4周,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及长时间负重或行走4周,老年患者仍需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但要注意,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有些患者会因此造成无菌性炎症而刺激骨质增生,甚至增生得更快,所以手术切除骨刺并不一定能断根。
更值得指出的是,近年关节镜手术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但由于利益驱使,存在着擅自降低手术门槛,盲目扩大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就诊。
在日常生活中,足跟疼痛者应加强对足跟部的保养,比如:注意休息,避免过久行走或站立;每日进行足跟部按摩和用温水泡脚,以促进足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最好穿低跟、有较厚较软衬垫的鞋;注意营养均衡,加强钙的摄入,必要时在医院指导下补充钙剂、使用药物,以使跟骨骨质疏松的状况得到改善;经过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时,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跟骨骨刺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跟骨骨刺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跟骨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疼痛(足底筋膜炎),导致跖筋膜紧张的病变有平足及跟腱挛缩。
1.足跟骨刺诊断标准(1)足跟部疼痛,以胀痛为主;(2)压痛点在负重处,下地时疼痛,活动后减轻;(3)X线片表现多无异常,或仅有轻度脱钙、骨质增生,少数患者跟骨上缘骨质密度明显增高,踝关节边缘可见骨质增生;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排除跟部及跟周其他疾患。
(42.鉴别诊断(1)跟骨下脂肪垫炎:负重处压痛,浅在,范围广,可触及硬结,有高空跌落史或劳损史,足跟不能着地,足尖支撑跳跃行走。
(2)跟骨下滑囊炎:负重处压痛,可有肿胀,压之有囊性感,病变位于跟骨与跖长韧带之间,多见与长期站立者。
(3)跟骨后滑囊炎:紧贴跟骨后缘肿胀,压痛,有囊性感。
(4)跖筋膜炎:晨起痛,始动痛,活动后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略前方跖腱膜处,疼痛可沿足跟内侧放射至足底。
(5)跟骨骨骺炎:多见于5-15岁儿童,走路时痛重。
(6)跟腱腱鞘炎:压痛点在跟骨稍上方,有摩擦感。
(7)跟腱止点撕裂伤:肿胀,痛,附着点压痛。
(8)跟骨高压症:明显休息痛,夜间痛,跟骨无明显压痛点。
(9)跟骨骨髓炎:起病急骤,常伴有高热、跟骨肿胀。
由于骨内压增高,跟骨剧烈痛、压痛及叩痛。
早期断层摄片或CT扫描可见局灶性密度降低区。
(10)腰椎间盘突出:有明显放射痛,查体及CT或MRI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
(11)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炎:类风湿突出表现于跟骨处,多两侧。
ESR增高,RF(+),多有类风湿病史。
(12)跟骨骨折:足底增宽,平坦,在跟骨两侧加压时痛重。
有外伤史。
后脚跟长骨刺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后脚跟长骨刺怎么办
导语:后脚跟骨刺本身属于骨质增生的一种,也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在早期的时候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时间一长的话,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痛苦
后脚跟骨刺本身属于骨质增生的一种,也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在早期的时候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时间一长的话,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尽早治疗,而早期的治疗主要通过穿比较舒适软底的鞋子,休息,泡脚等方式来治疗,但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针灸,来刺激脚上的穴位,或者药物治疗等等的方式。
后脚跟骨刺的表现症状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跟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足跟骨刺的形成多于足跟长时间的负重和磨损有关,当足跟关节出现磨损、破坏后,人体自身会进行自我的修复,硬化与增生,从而形成足跟骨刺,它是人体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疼痛(足底筋膜炎),导致跖筋膜紧张的病变有平足及跟腱挛缩。
足跟骨刺的症状表现与骨刺的大小、病发时间的长短、有无炎症等有关系。
骨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脚后跟脚尖朝上脚后跟向下用力时,里面有针刺感觉,用手摸有麻痹的感觉。
2、长途步行引起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如走路时不慎踩在砖瓦块上或下楼梯时,足部着地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
3、足跟外表皮红肿,用手碰触发热。
4、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足跟痛不一定是长骨刺
加 重 , 不 能 踮
1 .气 滞 血 瘀 : 部 血 行 缓 慢 , 瘀 显 , 踝 关 节 背 局 致
血 阻 滞 、 络 被 阻 、 血 运 行 不 畅 而痛 , 脉 气 且痛有定处 , 痛拒按 , 走 受限。 疼 行
2 寒 凝 血 瘀 : 血 运 行 缓 慢 , 感 脚 。 部 分 患 者 的 . 气 复 寒 邪 , 使 经 络 被 阻 、 血 凝 滞 不 通 而 x线 片 可 见 局 部 致 气 痛 , 疼 痛拒 按 , 热 怕 凉 。 且 喜 3肝 ’ 虚 : 肾及 其 分 支 别 络 绕 . 肾亏 肝
伤 。 穿 不 合 适 的 鞋 发 生 过 度 摩 擦 或 长 时
以 及 长 时 间 站 立 行 走 的 压 迫 刺 激 , 可 间 走 路 , 可 刺 激 滑 囊 导 致 发 炎 , 而 均 均 继 出现 疼 痛 。 使 脂 肪 垫 发 生 无 菌 性 炎 症 , 出现 充 血 、 水肿 , 至增 生 、 痛 。 甚 疼
痛、 隐痛 , 力 , 痛 喜 按 , 之 痛 减 。 乏 疼 触
足 跟 痛 的 特 点
均 匀 的 增 高 , 形 不 规 则 , 波 浪 状 或 外 呈
脚后跟有骨刺该怎么治疗-
脚后跟有骨刺该怎么治疗?脚后跟骨刺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足部骨骼疾病,出现脚后跟骨刺容易导致脚部脚底疼痛,会有刺痛感,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出现脚后跟骨刺可以先选择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可以缓解脚部的压力,如果出现严重的骨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脚后跟骨刺的治疗方法一般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等)。
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
很多病人用药后感上腹部不适,对胃的刺激较大,而且停药后,许多患者反映疼痛再次发作。
足跟骨质增生即足跟骨刺,其症状是足根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跟骨部位长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
一样会有红肿症状,且脚跟、脚板会有疼痛感或是麻痹感,甚至会产生无法踏地行走的情况,一早起床站立时这种疼痛尤其明显,不过,步行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反而会减轻。
治疗骨质增生的关键不是消除骨质增生,而是在于消除骨质增生周围的无菌性炎症。
如果有疼痛,可用消炎镇痛药或封闭治疗进行对症处理,也可辅助采用热敷、理疗、按摩与牵引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肌肉放松和缓解疼痛,或用小针刀减轻对神经压迫。
★预防措施预防足跟骨质增生的最有效办法是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
长期剧烈运动还会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同时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因此要注意保持体重。
当跟骨部位已经长骨刺时,不论劳动还是休闲娱乐,要想着经常变换姿势,避免固定姿势对关节造成的压迫。
★中医膏药治疗★ 1、膏药治疗膏药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
骨刺的治疗方法
骨刺的治疗方法
一、概述
最近爷爷常常行走困难,行走的过程中脚部会感觉到疼痛,很多时候出门不到一会儿就觉得没法接着步行了,这个症状严重地影响了爷爷的日常生活,经诊断是骨刺,家里人都要求爷爷去医院看一看,可是爷爷一直不肯去,家里人十分着急,对骨刺这个疾病大家都不太了解,但是也想爷爷尽快痊愈,想知道患了骨刺这种疾病严重吗?骨刺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二、步骤/方法:
1、跟骨骨刺综合症的原因是牵拉骨膜上的足底筋膜导致的跟骨下区域的足跟疼痛,表现为在X线上有或无骨刺。
骨刺导致的原因是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
超过限度的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痛感(足底筋膜炎)。
所致跖筋膜紧张的病变有平足及跟腱挛缩。
2、建议骨刺患者选择适宜的鞋子,对年轻人来说应避免穿过高的鞋子,原因在于高跟鞋增加了双脚的负担使脚底的跖腱膜趋于紧张张力升高容易诱发或促使骨刺的产生。
对于中老年人应选择鞋底软而舒适,同时宽松的鞋子减少脚底与鞋子的磨擦。
3、减少剧烈运动,以足为主的剧烈运动如长跑、短跑、跳绳、爬山等,建议不经常运动者在从事较剧烈的运动时不要急于求成,上述方法也只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建议骨刺患者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断与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三、注意事项:
总之对于骨刺患者来说,鞋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建议患者选择软底鞋,例如橡皮底的鞋子或跑步鞋等等,同时也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而导致足部劳累。
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32例
跟骨 骨刺是 临床上 骨伤科 的常见病 , 中医学认为 导 致 本病 的根本原 因是 肝 肾不 足 , 阳亏 虚 , 使 筋 骨 失 肾 致 养, 气血受 阻 , 或兼 风 湿 内侵 所 致 。我 们 采 用针 刀 疗 法
治疗 跟骨 骨刺 , 得 良好 效果 , 取 报道 如下 。
可扪及 结节 样绳索 样硬块 , X 线诊 断 为 右跟 骨 骨刺 。 经
3 g 黄柏 2 g 生大黄 lg 五倍子 2 g 乳香 、 0, 0, O, 0, 没药各 1 g 5,
连翘 1 g 蒲 公 英 1g 冰 片 ( 下 ) g 5, 5, 后 5 。上 药 加 水 至
50 m[ 水浸泡 1 ri , 至 20 ~ 30 ml 00 凉 5 n后 煎 a 0 0 0 0 去渣 , 放
疗效标 准 : 治愈 : l 临床症状 及体 征消失 , 行走 活动 功 能正常 ; 显效 : 临床 症 状 及 体 征 消 失 , 局 部 有 轻 度 压 但 痛; 效: 无 治疗前后 无 明显改善 。 在3 2例跟骨 骨刺 中 , 痊愈 2 例 , 7 . ; 4 占 5 0 显效 6 例 , 1 . ; 占 8 8 无效 2例 , 6 3 ; 占 . % 总有效 率 9 . 。 38
( 龙 江 省 大 庆 市让 胡 路 区人 民 医院 ,6 3 8 黑 145)
跟 腱 膜 挛 缩 引 起 跟 骨 附 着 点 持 续 的牵 拉 损 伤 , 带 韧
和 腱 膜 的纤 维 也 不 断 地 被 撕 裂 , 体 为 了 加 强 此 处 人 的强 度 , 防止 被 拉 断 就 使 附 着 点 不 断 钙 化 骨 化 , 而 从
形成骨刺 。
跟骨刺的最佳治疗方法
跟骨刺的最佳治疗方法骨刺,又称骨赘,是指骨头表面的骨质增生而形成的突起。
它常常会导致疼痛、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成为了患者们的迫切需求。
首先,对于骨刺的治疗,保守疗法是首选。
物理治疗、按摩、理疗等方法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同时,局部热敷和冷敷也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骨刺的吸收和消退。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骨刺的重要手段。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关节软骨保护剂和钙剂也有助于减缓骨刺的发展,促进骨骼健康。
除了保守疗法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是治疗骨刺的有效手段。
对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骨刺,手术可以通过切除骨刺和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关节功能。
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患者慎重考虑。
此外,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骨刺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这些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活络通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刺的吸收和消退。
总的来说,对于骨刺的治疗,保守疗法和药物治疗是首选,手术治疗和中医疗法是可选的辅助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运动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总之,针对骨刺的最佳治疗方法并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答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够战胜骨刺,重获健康。
治疗脚跟骨刺的偏方整理
治疗脚跟骨刺的偏方整理治疗脚跟骨刺的偏方导语:脚是人体消耗最大的一个部位,长时间走路或者站立,都会导致脚部受损,引起一些脚病的消失。
假如是脚跟消失了骨刺的话,会使得人在走路的时候消失脚后跟疼的现象,症状严峻的话可能会导致根本无法行走。
那患上脚跟骨刺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今日我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感爱好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一、偏方治足跟骨刺1、物理治疗轮番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忙。
可以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达到了熬炼的目的,又不会伤及病脚。
2、手术治疗这并非脚跟骨刺的治疗的首选疗法。
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峻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3、家庭治疗选择软底鞋选择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赛过皮制的),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更重要,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
避开走在坚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
而且也可以在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痛苦。
垫上泡沫软垫软垫则是可以减轻骨刺对四周神经的压迫,并且可以在软垫骨刺的部位挖一个小洞。
热敷假如痛苦的比较厉害,可用亚麻仁敷袋热敷。
减肥肥胖往往是引起骨刺的缘由之一,所以消失脚跟骨刺的话,则减肥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
卧床休息足跟骨刺急性期如痛苦难忍,卧床休息1-2周对骨刺的康复很必要,卧床期间可局部使用外用药物助于康复。
4、中医治疗川穹散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个布袋装药末15克。
将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3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川乌散取生川乌30克(此为1足跟用量),研末加白酒(以粮食酒为好)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在足跟痛苦处,外用塑料纸包好,用药期间不要猛烈活动。
每天一次,一般连续用药2—3次。
病去即止,不行久用。
鲜苍耳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以小片塑料薄膜包敷患处,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小泡发生,可按烫伤处理,伤好后连续敷药。
脚跟长“刺”你莫乱踩!
脚跟长“刺”你莫乱踩!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5年第8期文/ 本刊记者李蕙君医学指导/ 张成亮(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主任)专家简介张成亮,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主任,主任医师。
辽宁省康复医学会手外科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软伤医学会会长、沈阳市软伤学会主任委员。
张老太近一个月右脚跟疼得厉害,她听人说脚跟痛是长了骨刺,每天坚持用脚跟踩鹅卵石就可以消掉骨刺。
没想到她却越踩越痛,连走路也有些困难。
经过X 线片检查,果然跟骨有小骨刺。
经过医生的系统治疗,很快疼痛症状就消失了。
疼痛轻重与骨刺大小无关“脚踩鹅卵石不但不能消掉骨刺,反而会因为鹅卵石过于尖硬,对足部的刺激过大,而导致骨刺。
”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主任张成亮介绍,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虽然从表面上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疼痛,给行走带来极大不便,而跟骨骨刺是引起足跟痛的一种常见病。
张成亮说,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是人体骨骼老化后的一种表现,女性居多,X 片可显示,患者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其实骨刺本身并不会引起疼痛,但是这种尖锐的骨性突起会摩擦软组织,形成滑囊,一旦滑囊受凉、劳累,会造成无菌性炎症形成滑囊炎,引起疼痛。
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40 岁以上, 90 % 的人有骨刺“骨刺”一词给很多人造成了心理负担,尤其是老年人,总觉着关节里面扎着一根刺,需要把它去除掉,否则心里很不舒服。
张成亮说,其实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研究表明,40 岁时,几乎90%的人的负重关节都或多或少有骨刺形成。
骨刺,多发生于负重较大、活动较多的部位,如颈椎、腰椎、膝、髋关节及足跟等。
一般地说,人从20 岁开始,骨骼就有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退化越来越严重。
骨骼退变造成局部结构不稳定、运动幅度增大、周围韧带及筋膜对骨膜的牵拉力量增大,导致骨膜下出血,血肿骨化后,即形成骨刺。
足跟骨刺病历范文
足跟骨刺病历范文足跟骨刺在医学上称跟骨周围炎或跟骨刺,属于一种慢性损伤性疾病,常累及跟骨周围神经、韧带、足跟筋膜等软组织时突然发生局部或全身性充血水肿。
由于其突出在跟骨周围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以中老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5:1。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足跟疼痛及不稳定感,休息后可缓解,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
一、病史介绍患者男,40岁,现诉:右足跟疼痛,足跟不稳,有疼痛症状4天。
来我院就诊。
查体:足跟明显肿胀,压痛,足跟肿胀疼痛。
足跟疼痛范围广、夜间加重,无法平躺侧卧位休息或平卧时疼痛加剧、夜间起床时疼痛加剧;左侧足跟部位皮肤红斑、水肿;患肢疼痛、麻木无力,夜间起床后痛及不稳定感;双足触诊局部皮肤温热、压痛、叩击痛、叩诊有明显敲击感。
查体无异常。
1、病史询问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门诊就诊。
患者既往史,体重,体格检查及饮食情况。
既往史有糖尿病史,既往患有高血压史。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7×109/L,中性粒细胞<200/L,淋巴细胞比例约为66%,血小板比例约为39%;血糖:正常值为4.9 g/L;尿常规:无蛋白尿,中性粒细胞比例68%;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肾功能:尿蛋白++(+);尿常规检查肌酐96.9μ mol/L, ALT正常;血清肌酐正常二、检查结果X线检查:患者平躺时呈轻度后伸,时屈曲性跛行;在行走过程中可明显感到后伸时足跟有明显不适;平卧时足跟处有明显摩擦感。
X线检查:足跟后跟肌腱附着点呈明显软组织肿块样改变;小腿后侧、跟骨后侧、跟骨结节处可见软组织肿块;后外侧肌腱增粗1 cm。
X线显示:小腿内侧肌腱附着点可见少许骨质增生;足背神经丛存在轻度狭窄;足内侧腱反射消失。
X 线提示:下肢肌腱附着点变薄,后外侧肌腱间隙变宽且变窄,前外侧肌腱水肿、变硬、粘连;小腿后侧、跟骨、趾趾关节处软组织呈增生或肥厚样改变;足内侧筋膜增厚;跖趾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
跟骨骨刺综合征危害及预防
如何预防跟骨骨刺综合征? 规律运动
进行适度的锻炼以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足部 灵活性。
避免高强度运动,逐我管理 足部护理
定期检查足部健康,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 免损伤。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与自我管理 热敷与冷敷
根据疼痛情况适时进行热敷或冷敷,以缓解 不适。
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可减轻炎症。
日常护理与自我管理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监测跟骨部位的变化。
及时应对潜在问题,以防病情加重。
结论
结论
重视预防
跟骨骨刺综合征的预防至关重要,关注生活方式 和足部健康。
早期干预可以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结论
保持积极态度
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能够有效应对疾病 。
生活质量下降
患者可能因疼痛而减少活动,导致生活质量 显著下降。
长期疼痛也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 和抑郁。
跟骨骨刺综合征的危害
经济负担
由于就医、治疗和康复的费用,跟骨骨刺综 合征可能增加经济负担。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费用更高 。
跟骨骨刺综合征的危害
并发症风险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其他足部或下肢的 并发症,如足底筋膜炎等。
跟骨骨刺综合征的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跟骨骨刺综合征? 2. 跟骨骨刺综合征的危害 3. 如何预防跟骨骨刺综合征? 4. 日常护理与自我管理 5. 结论
什么是跟骨骨刺综合征?
什么是跟骨骨刺综合征?
定义
跟骨骨刺综合征是由于跟骨部位出现骨刺所引发 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表现为脚后跟疼痛。
骨刺是骨组织增生的表现,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 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骨刺【概述】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 ( Bone Spur ),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
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
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骨刺即骨质增生的俗称,关于本症的命名,国内外尚未统一。
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见腰部活动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易患此病,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足跟等关节。
【临床表现】1、跟骨下骨刺在早期形成阶段可引起疼痛,虽然此时骨刺很小,甚至X线检查也不能发现。
2、随着骨刺增大,疼痛常消失,这或许与足的适应性变化有关。
因此X线上可见典型的骨刺可以没有症状。
3、经过一段无症状期以后,或由于局部外伤,骨刺可自发地产生疼痛。
偶尔在局部形成外生滑囊,并引起炎症(跟骨下滑囊炎),引起足跟底部发热跳痛。
4、疼痛性质为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5、体格检查时用拇指用力压迫足跟中央可使疼痛加重。
在踝背屈时,手指用力按压整个筋膜内缘,有压痛则证明存在筋膜炎。
X 线上发现有骨刺可作出诊断。
6、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是足跟痛的其他原因,可以此进行鉴别。
【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跟骨骨刺的发病机制比较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慢性劳损,局部炎症,营养饮食等因素有关。
1、慢性劳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
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
2、局部炎症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
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疼痛如足底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等。
3、营养饮食足跟骨刺的发生与体内缺钙有一定关系,补钙有利于症状缓解。
尽量少吸烟或者戒烟,避免酗酒。
吸烟和酗酒都会减少骨矿物质的含量。
应节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原因很简单,就是肥胖患者自身的体重加重了腰膝下肢关节的负担,关节的磨损与伤害也就更大。
故均衡饮食、保持体重是防止骨质增生的重要环节。
4、骨折愈合骨折畸形愈合或跟部脂肪垫破裂,失去对足跟的保护功能,骨质直接负重引起,骨突部分骨折在任何部位均可形成痛性骨痂,而引起疼痛。
中医病因病理:跟骨骨刺为骨退行性病变,中医称之为骨痹,认为肾虚是跟骨骨刺的发病之本,风寒湿侵袭是病之标,中老年人由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失养等,易患此症。
1、外感多因起居不慎,或饮酒当风,或水湿侵渍,或露宿乘凉,或淋雨远行,或嗜食辛辣厚味等等,感受六淫之邪,侵扰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出现肢体沉重、关节剧痛。
2、内伤人到中年后,肝肾开始虚衰,气血有所不足,人的活动量减少,气血有所不足,加之外受寒邪湿气,客于骨髓,发而为痹。
3、劳损劳伤筋骨者,肝肾自伤。
跌扑损伤,可致瘀血内停,瘀血阻塞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中医特效疗法】跟骨骨刺,是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之一,虽然不至于要人命,但是患者必需长期忍受各种麻痛的感觉,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西医可用消炎镇痛药或封闭治疗进行对症处理,中医治疗方法也很多,且采用综合疗法,一般疗效都佳。
1、针刀治疗患者俯卧,踝关节前垫一枕头,足跟朝上,将足放稳,常规消毒铺巾,在压痛点最明显处亦即骨刺的尖部进针刀,刀口线和纵轴平行,针体和足跟底的后平面呈60度角,按小针刀进针四步规程: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深度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三四下即可出针。
然后以确炎舒松A2.5ml、利多卡因2.5ml、生理盐水5ml混匀,在原针孔处封闭约2ml左右。
切开剥离的位置一定要在骨刺尖部,并将尖锐的顶部削平,但不必将骨刺过多削掉,一般1次即痊愈,如未治愈,有余痛,5天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
2、针灸治疗针灸疗法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针”即针刺,“灸”即艾灸,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常规取穴为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本病以近部选穴为主,多选用压痛点、昆仑、太溪、仆参、水泉、然谷为主,毫针针刺,中等刺激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结合温针灸,用2cm艾条一段,插在针柄上施灸。
查阅大量文献,治疗跟骨骨刺,用针灸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的病例不少,且都疗效不错。
有加刺足三里,三阴交健脾补肾固本治疗,有结合水泉穴,申脉穴放血疗法治疗(1),有合用外敷膏药治疗的,均获得很好效果。
3、中医中药治疗(2)1)治以补肾活血、祛风通络法。
基本方:熟地黄20g、当归20g、续断12g、独活12g、苍术8g、威灵仙15g、牛膝15g、木瓜24g、制没药各5g。
根据病情加减,兼风寒加防风10g;夹寒湿加秦艽15g、制附子10g;兼湿热加薏苡仁20g、黄柏15g。
每天1剂,加水500毫升,煮沸后文火煎30分钟,取汁150毫升;2煎加水至400毫升,煎30分钟后取汁150毫升,2煎汁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
2)青滕汤加减:基本方:青风滕30g~45g 秦艽15g 寻骨风15g 首乌30g 老弱幼年患者酌减用量,每日一剂。
一般用基本方即可,亦可随症加减:风盛:疼痛上下左右走窜,痛无定处,无红肿现象。
可选加灵仙、羌活、独活、防风。
寒盛:疼痛苦楚,手足拘挛,遇寒则盛,得热则解。
可选加制附片、桂枝、制二乌、当归、细辛。
湿盛:肢体沉重,肌肤麻木,痛有定处,变天增剧。
可选加苡仁、苍术、稀莶草。
热化:局部红肿疼痛,唇口干燥,甚则口渴喜冷,多见于急性期,活动期。
可选用丹皮、虎杖、生地。
虚弱:身体瘦弱,疼痛麻木,感觉迟饨,自汗,浮肿。
可选加桑寄生、黄芪、杜仲、拘杞、鸡血滕、当归、刺五加。
.病愈后,当以调补气血之剂巩固疗效。
4、中药足浴法(1)治以祛风通络。
处方:五加皮35g、牛大力30g、千年健30g、艾叶30g、牛膝20g、泽兰20g、川芎20g、独活15g、薄荷15g、丹参15g、羌活10g。
每天1剂,将药物放入陶锅内,加水1000毫升,醋100毫升,煮沸后文火煎30分钟,药汁倒出后先熏蒸患足,待温度降至50℃左右,将患足跟放在药水中浸泡至水凉为止。
熏洗过程中控制好水温,防止烫伤。
可加用手法理筋,使足部通经活络、粘连松解。
药每次用之前加热,每天洗2~3次,水减少时再加水即可,不必更换已洗过药水,每剂可连用3天。
皮肤破损者或患有足癣者忌用。
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2)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 分钟,一月一疗程。
5、按摩推拿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目的。
主要是通过手法和穴位的作用,以加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下肢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从而提高了对因骨刺刺激而形成的炎性产物的吸收能力。
同时改善了患部的营养状况,加快了受损组织的修复,由于在手法的作用力下,也逐渐提高了患部软组织对骨刺的适应力。
但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禁止推拿,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
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推拿可使骨质破坏,感染扩散,应禁此疗法。
6、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最常见但是效果也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选择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中又以膏药贴剂治疗最佳。
将由穿山甲、透骨草、麝香、土鳖虫、续断等多味地道苗岭珍奇药材熬制而成的“龙氏苗方跟痛贴”贴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安全、经济、彻底解除足跟骨刺。
7、物理治疗简单来说就是使用足跟垫,物理疗法同样也是起到缓解疼痛却不能根治的作用,因为足部的着力点不一样,所以足跟垫并不是对每个人都起作用。
8、腓肠神经阻滞术[适应证](1)治疗足跟痛症,跟骨骨刺,跟下滑囊炎及跟骨高压症引起的疼痛。
(2)跟部创伤后镇痛。
(3)跟部手术后镇痛。
[操作方法](1)体位: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2)体表定位:于患肢外踝后缘外踝旁沟确定跟腱前外缘为穿刺点。
(3)常规消毒皮肤,7号注射针头垂直皮肤进针,在未触及骨质之前可出现异感。
(4)回吸无血液,注入局麻药液/混合液5~7ml,无菌处置穿刺部位。
9、动磁场疗法(3)[操作方法]仪器设备(1).旋转磁场治疗仪,带有两个磁头,每一磁头内有一个可水平旋转的圆盘,盘上安装2~4片磁感应强度为0.1~0.2T的永磁体。
治疗仪内电动机启动后可带动磁头内磁片旋转,而产生旋转磁场,其磁感应强度为0.06~0.15T。
因磁片表面磁极性的异同而产生交变磁场或脉动磁场。
(2).电磁治疗仪,因治疗仪所利用电流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磁场,如低频交变磁场、脉动直流电磁场、脉冲磁场。
治疗仪多带两个或多个电磁头,其磁感应强度为0.1~0.4~0.5T不等。
(3).其他用品有沙袋、棉垫等。
操作程序(1).检查治疗仪能否正常工作。
(2).患者取下手表与治疗部位邻近的金属物品。
(3).患者取舒适体位,电磁疗时可不裸露治疗部位,旋磁疗时需暴露治疗部位。
(4).将磁头放在治疗部位,以沙袋固定之。
旋磁治疗时可由操作者或患者手持磁头进行治疗。
(5).旋磁治疗时,接通治疗仪电源后磁头下出现震动感,即开始治疗。
电磁治疗前,先调节治疗所需的磁场波形、脉冲频率、磁感应强度,接通电源后磁头出现温热感,即开始治疗。
(6).每次治疗15~20min,治疗完毕,关闭电源,从患者身上取下磁头。
(7).一般治疗1次/1~2d,10~15~2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1).磁头不得撞击或掉落地上,以免磁头破碎、损坏。
(2).旋磁头表面用75%乙醇擦拭消毒,电磁头外套以布套,定期清洗布套。
(3).注意勿使手表、收录机、移动电话等靠近磁头。
(4).眼部、头面部、胸腹部治疗或老人、幼儿、体弱者治疗均宜用弱磁场,治疗时间不宜过长。
(5).旋磁治疗过程中如治疗仪或磁头内出现异常响声,应立即中止治疗,关闭电源,检查处理故障。
(6).电磁场治疗过程中,如患者感觉过热发烫,应在磁头与治疗部位间加垫或加大间距,以防烧伤。
(7).极少数人磁疗后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不适反应,轻者不需处理,可继续治疗;重者可减弱磁感应强度、缩短治疗时间或停止磁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