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学案》word教案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学案湘教版必修21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学案湘教版必修21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学会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难点)3.掌握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重、难点)4.理解发达国家、发展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人口增长阅读教材P2~P3,完成下列问题。
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制约。
4.根本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正误判断:(1)人口增长就是人口增加。
( )(2)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量与死亡人口数量之差。
( )(3)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慢。
( )【提示】(1)×人口增长是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可能是正增长,也可能是负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
(3)√文化教育水平与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负相关关系,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相对较慢。
教材整理2 人口增长模式阅读教材P4~P9,完成下列问题。
1.“高—高—低”模式(1)原始社会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是高、高、高。
( )(2)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因素是人的生育意愿。
( )(3)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自然增长。
( )【提示】(1)×原始社会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是高、高、低。
(2)×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除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迁移。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教案湘教版必修
教
学
目
标
1、能够理解记住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案例。背诵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2、通过材料和图形分析,提高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感受地理的实用性,热爱地理。
教学
重点及学情
1.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课堂学习目标明确并侧重检测,图片与文字结合侧重理解分析,讲练结合。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检测目标手段有待改进,学情分析不到位。
三、小组讨论,回答展示,强化记忆,巩固练习。
结合图片,小组讨论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口头表述讨论成果。2分钟背诵提问,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小组讨论,背诵,回答问题,写练习题。
1、讲练结合有效的巩固学习成果。
2、小组讨论,口头展示,学习方法的变化,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
3、背诵提问,注重落实。
4、图像与文字信息联系,注重分析,强化记忆。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主要针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解点拨,着重讲解推拉力理论。
设计相应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学案自学完成自主探究,回答教师的问题,更正学案。完成练习题。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吃够得着的苹果。
2、讲练结合有效的巩固学习成果。
3、点拨要点,重视学生的参与。
3、高一学生人文地理比较好理解,但我校生源较差,学生理解的梯度应降低。教学 Nhomakorabea思
路
旧知导入—目标展示—个人自学—教师讲解—巩固练习—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巩固练习—目标达成回顾—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教师用书(含解析)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中,人口增长表现为一条“J”形曲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1)概念: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2)发展中国家: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原始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成因分析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形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粮食增产等现代科学知识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升,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多为“低—低—低”模式。
(2)多数发展中国家:多为“高—低—高”模式。
(3)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的转变。
三、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的限制性产生的原因①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资源问题的表现土地资源①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水资源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淡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大面积毁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快,大气污染加重,气候反常事件增多限制性要求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2.人口容量(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节人口分布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 教学难点
(1)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学生难以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什么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2)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学生难以掌握收集、处理、分析与人口分布相关的数据信息。例如,如何从地图、图表、文献等途径获取人口分布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地理分析。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1节 人口分布教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1节 人口分布教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的课文内容主要围绕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展开。本节内容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重点分析了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人口分布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人口分布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人口分布重点,强调人口分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人口分布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书籍:《世界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地理》等,提供更深入的人口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学案 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第一章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学案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编辑整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十章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十一章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能通过案例分析中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过程】活动一:读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图,完成:1.从图中读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三个大洲或地区,按照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并在图上用不同图例表示。
2.讨论并思考人口增长最快地区和最慢地区的人口增长的原因。
活动二:读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表,完成相关活动。
年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湘教版必修21970 3.34 0.71990 1.81 0.62 20061.310.721.描述中国1970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并概括出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特点。
2.讨论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的原因。
3.我国今后采取什么人口政策以及原因.4.2006年与1990年相比较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原因。
活动三:读杭州市的人口增长状况表,完成相关活动。
1.描述杭州市从1986—200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2。
进入21世纪后杭州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哪一类?活动四:年份1986年 1989年 1992年 1995年 1998年 2001年出生率% 1。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节人口分布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1. 通过地图、图表和实例,直观展示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 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人口迁移,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人口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解。
- 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
- 人口分布的规律: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
-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 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的关系:人口分布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 请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调查其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 请学生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
- 请学生设计一个调查问卷,了解周围人群对人口分布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并进行数据分析。
- 请学生阅读一本关于人口分布的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 人口政策:政府制定的人口控制和管理的措施,如计划生育、移民政策等。
课后作业
1. 请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 请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 请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 请阐述经济发展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并给出相关案例。
5. 请谈谈社会政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并讨论其在解决人口问题方面的作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口分布相关的实际问题。
湘教版 地理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地域文化的含义,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及产生影响的原因。
2.通过搜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了解外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培养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3.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深刻理解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地域文化与人口概述1.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①_______和②_______的总和。
2.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③_______现象。
外国文化与人口1.婚俗(1)初婚年龄发展中国家:④_______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⑤_______延长,⑥_______差距缩短,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发达国家:⑦_______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降低了⑧_______。
(2)婚姻稳定程度:许多西方国家,⑨______________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导致⑩_______。
2.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中国文化与人口1.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
2.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答案:①物质财富②精神财富③特定文化④早婚⑤生育时间⑥亲子年龄⑦晚婚⑧人口的出生率⑨婚姻关系⑩出生率降低(二)合作探究1.为何具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中国目前也出现了“丁克”家族?答案:“丁克”家族的出现是人们生育观改变的结果,分析时要从引起我国目前生育观改变的因素入手。
从职业构成看,“丁克”家族中的职业女性,她们的收入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往往感觉“生孩子的时机不成熟”。
从学历看,虽然“丁克”家族出现两极化,但她们大多集中在沿海大城市,接受新观念机会较多,思想较开放,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整合提升教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章末整合提升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的快慢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何差异性?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不同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何差异?它们是怎样进行转变的?4.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有何不同?各有哪些突出人口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2.什么是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3.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哪些?三、人口迁移1.什么是人口迁移?如何判断人口流动行为是否属于人口迁移?2.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5.人口迁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地理环境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教材P2~3活动1.提示:埃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81%;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2.经过比较可知,埃及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一些。
3.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约为146.83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为185.61万。
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多一些。
教材P3活动1.表格分析如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原因分析工业化程度经济发达程度妇女文化水平发达国家低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因而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也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下降经济发达,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出生率低受教育程度高,受传统生育观影响小发展中国家高工业化程度低,手工劳动者不需要接受较高的教育,因而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小,劳动力培训费用低廉,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小,所以出生率高经济欠发达,社会保障程度低,对子女的依赖程度高,出生率高受教育程度低,受传统生育观的影响大,不易接受新的生育观从材料中提到的女性人口比重、工业化程度、经济发达程度、育龄妇女的文化状况等方面,与家乡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湘教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迁移教案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学生阅读]回答问题: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②什么是人口迁移?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展示] 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活动参与] 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承转]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明确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思考人口迁移问题.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3、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探究能力【自学导引】【图表解读】阅读教材P16页图1-9填写下列表格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的原因中国、印度等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非洲等自然灾害、战争、生活贫困需要到海外谋生欧美洲、地理大发【活动点拨】活动一:课本第17页参考答案:问题1: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活动二:课本第19页(1)由乡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2)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活动三:课本第21页⑴世界人口迁出国多为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⑵发达国家经济、文化水平高,但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较为短缺;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增长快,有大量劳动力过剩【课堂探究】1。
人口迁移与人口的空间移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人间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形式,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时间移动后立刻返回居住地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游牧民族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移动;有两个或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学会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难点) 3.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
(重点)一、人口增长1.历程:在历史上,人口增长有快有慢,总体上呈不断加速的趋势,人口增长曲线是一条“J”形曲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的因素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能反映出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多少除与自然增长率大小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二、人口增长模式1.“高-高-低”模式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特点出生率高高死亡率高高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原因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2.“高-低-高”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时期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至今特点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原因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分布主要发达国家特点出生率低死亡率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大幅度下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就是人口增加。
( )(2)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量与死亡人口数量之差。
( )(3)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 )(4)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因素是人的生育意愿。
(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
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提示】(1)×人口增长是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可能是正增长,也可能是负增长。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复习案高一地理湘教版
课题:人口与地理环境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二、必备学问点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的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缘由人口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人口分布不均衡。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三〕案例探究: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1.位置:从黑龙江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
2.人口分布状况及缘由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淌.分类:人口迁移一般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常常起作用的因素①经济开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影响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开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
②区域经济开展的影响经济因素转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进而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
③交通运输开展的影响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开展。
人口合理容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和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案例探究: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移民〞(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缘由。
(2)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约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开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讨论的某专家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该专家的说法供应依据。
三、实战训练(2020·江苏扬州高一期末)以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
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2.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矿产资源D.交通(2020·福建四校联考)读以下图台湾省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湘教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搜集资料,比照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才能。
2.通过搜集资料,比照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搜集资料,进展比照分析的才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阅读教材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选录〞,使学生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展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难点:1、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比照2、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教学过程与方法】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接下来,请同学们答复,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哪一些?生: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师:对,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考虑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那些方面有影响呢?〔学生讨论〕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师:书写标题地域文化与人口【点评】这种导入尽管没有新颖性,但是对于利用新课的导入去考察学生对上一环节的掌握情况,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导入,感觉没有拖泥带水,比拟自然的将内容过渡到所要学习的环节。
【讲授新课1】--概念辨析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一下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然后作以下补充: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
师:如今我们就来比拟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开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投影:兴旺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比照兴旺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比照师: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兴旺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兴旺国家师:对,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今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讨论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_4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湘教版必修2
1.4 地区文化与人口题目 1.4 地区文化与人口第1课时认识中外文化差别对婚姻、家庭、人口增添等方面的影响,学会剖析不一样地学习区人口看法差别的原由。
目标理解文化进步对婚姻、家庭看法等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看法对待不一样地区人口自然增添的差别。
学习疑问学习学生填写建议【有关知识点回首】不一样国家人口增添模式【知识转接】【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文化和地区文化1.文化:人类在①______________过程中所创建的②____________和精神财产的总和。
2.地区文化:在必定地区③__________ 形成的④ ____________现象。
二、文化背景与人口1.对人口发展影响较大的文化差别主假如⑤______和⑥ ______。
2.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1)初婚年纪a.发展中国家:⑦ ______→妇女生育年纪提早→生育时间⑧______→亲子年纪差距缩短→⑨ ______人口增添。
b.发达国家:晚婚以致不婚不育→⑩______人口的出生率。
(2)婚姻稳固程度:很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固, __________较高,再婚现象许多,会致使 ______________。
3.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扩大权力→一般不反对____________→ ____出生率。
三、中国文化与人口古代现代对人口的影响婚育年纪早婚早育__________ 减少人口 __________生育看法“ ____________”、“不孝“只生一个好” 、“男女减少人口 ________ 有三,无后为大”都同样”________从事 __________的人口职业选择学而优则仕愈来愈多婚姻的地区范围人口流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人口 ______素看法质、 ______素质提升【研究点一】〖合作研究〗资料:西方发达国家法律规定的初婚年纪固然广泛较低,如英国为16 周岁,但实质的初婚年纪要晚得多,大多在 25~35 周岁之间。
高一地理人口与环境学案湘教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地理《人口与环境》教案湘教版课标展现1.剖析不一样人口增加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域散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4.运用当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研究当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徙的特色。
第一节人口增加模式基础知识梳理一、人口增加1.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准期间内人口2.影响要素:生物学规律、从与相减的得数。
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要素。
3.根来源因: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加模式1.“高一高一低”模式(1)模式特色:出生率、(2)模式特色: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加率。
死亡率、自然增加率。
2. “高—低—高”模式(1)特色:出生率、(2)发达国家:18 世纪中期此后至发展中国家: 20 世纪19 世纪末年月,死亡率、高自然增加率。
20 世纪初模式广泛存在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3.“低—低—低”模式(1)特色:出生率、死亡率、低自然增加率。
( 2 ) 散布:世界主要国家;我国正逐渐由“”型向“”型过渡。
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出现不一样的人口增加模式是由于A.不一样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B.不一样历史阶段有不一样的自然灾祸和战争迸发C.不一样地域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一样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2.人口增加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加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3.对于“现代人口增加模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世代更替快B.拥有超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加率的特色C.人口年纪结构呈老年型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4.依据各洲人口情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起码 50%散布在亚洲D .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起码是北美的 3 倍5.以下国家人口增加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加模式的是⑤古巴⑥埃及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A.①②③B.④⑤⑥C. ①③④D.①②⑤二、综合题--------2010年3月17日《南方周末》(1)从资猜中能够看出,当前上海人口增加的种类是(2)上海此刻及未来一段时间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3)你以为此刻中国能否合适推行二胎政策?请说明原由。
湘教版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湘教版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教案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明白得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明白得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猎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纳感受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缘故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存,发觉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明白得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明白得,构建起新知识。
因此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用可连续进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动手运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乐趣。
(3)关怀我国和自己家乡差不多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连续进展的观念,增强关怀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确实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刻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
必修二》湘教版本第一章人口及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人口增添模式》讲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讲课的题目是湖南教育第一版社地理必修 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增添模式》。
下边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课过程及板书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人口增添模式》是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纵观历史上的人口增添,有快有慢,主要遇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不一样的社会历史期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形成不一样的人口增添模式。
工业革命从前的人口增添模式,可分为原始人口增添模式和传统人口增添模式两类,但都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此后代口增添又演变成“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每种人口增添模式都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出不一样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添率等特色。
本节课是下一节课的基础,起到承下的作用,为下节课的人口合理容量的解析做铺垫。
在教课目的确实立上,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易已有的能力以及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态度、感情和价值观并重”的教课理念,拟订以下教课目的:(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人口增添的看法及影响人口增添的要素。
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添快慢的决定要素。
2.经过解析不一样历史期间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期间人口增添模式。
3.经过比较解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育学生解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学会运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学会判断世界人口增添模式的方法、学会说明人口增添特色、解析其成因、展望其发展趋向的方法。
2.经过事例解析,培育学生优秀的思想方式和学习习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研究对于人口增添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育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经过解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事例,使学生认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添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发中学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学案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一、预学案【预学目标】1.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3.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4.地球及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5.人口迁移的判别6.了解近现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预学重难点】1.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2.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3.了解近现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什么?参考答案: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观等。
生产力发展水平。
2.“高—高—低”模式______________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
两种的异同点是什么?参考答案:工业革命以前原始型传统型相同点:出生率都很高不同点:传统型的死亡率有所下降。
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什么趋势?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类越来越多,对资源利用的深度不断提高。
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这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资源的有限之间存在着矛盾。
事实上,5.人口迁移有哪几种类型?其中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又是什么?日常生活中你留意到身边发生过哪些人口迁移现象?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将其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前者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后者通常包括省际迁移和县际迁移;根据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将其分为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的城市、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其中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日常生活中的人口迁移现象:外出上大学或出国留学;毕业后到外地工作;有同学随父母工作调动去了外地;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到城市;三峡移民等等。
二、启学案【启学目标】1.人口问题2.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3.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及其特点。
【启学重难点】1.有关人口图表的判读。
2.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及其特点3.结合材料或通过举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启学内容】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2、人口模式三个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4、人口增长模式分为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5、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6、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为型,发达国家为型。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对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对策:7、由于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 ,所以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属于型。
8、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一是特征;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趋势,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负增长的国家:意大利,匈牙利,德国和俄罗斯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大洲:10、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工作,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的。
11、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向过渡二战以后,由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爆炸”——二战后后,人口加速增长;后,人口迅猛增长(“人口爆炸”)2、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3、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的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填大于、小于)4、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5、人口容量是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6、人口容量的特点:、、7、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8、我国最多可承载亿人口第三节人口迁移1、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和人口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指人口机械增长指2、人口迁移概念: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行为。
按人口迁移范围是否跨越国界人口迁移分为:迁移和迁移人口迁移的特点①②③国际迁移(包括、、等)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化)发达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化)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旧大陆(亚欧非)迁往新大陆(美洲、大洋洲等),特点:集团性、大批量;原因: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北非)原因: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4、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排斥力)与(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是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5、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倾向于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更多机会,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的发展。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主要的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②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要因素)③政治因素:主要有: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④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有:家庭婚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力7、我国当代人口迁移(1)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部向部(因素)(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部向部(因素)8、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从到,从到。
从到。
目的和为主9、现在我国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经济因素,。
主要原因是农村有大量、户籍制度的放松、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根本原因)、交通条件日益便利。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湖北出现了新的移民高潮,原因是三峡移民三、测学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2-3题。
年龄0~14 15~60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10 000死亡率(%)0.6 0.6 2.5 3.7乙人口数 3 500 6 000 500 10 000死亡率(%)0.75 0.7 2.2 3.6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椐此完成4~6题。
4.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5.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6.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7、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8、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布在新大陆国家和地区B、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表现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稳定在零增长C、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由于人口增长缓慢,使人口处于一种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9、10题9、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10、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1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状况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12、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A.人口素质B.人口增长状况C.人口数量D.人口发展状况13、下列因素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的是A.资源 B.科技 C.消费水平 D.交通14.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5、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17.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18、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19、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国际间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20、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A、自然因素B、交通和通信因素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1、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从城市迁往农村B、规模小,频率低C、由内地迁往边疆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22、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①城市化进程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