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九章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与治疗教案

心理咨询与治疗教案

心理咨询与治疗教案(总3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概述第一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含义和性质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一、心理咨询的概念心理咨询概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具有心理咨询专业技术的人员”;2. “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3. 来访者存在“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4. 来访者本人“企求解决”;5. 咨询者提供的是“心理援助”;6. “促进其心理转变并维护其心理健康”。

二、心理治疗的含义(一)弗兰克():首先,治疗者接受过进行这种工作的专门训练,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次,治疗者的工作有相应的理论为指导,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心理障碍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障碍提供了有关措施。

(二)沃尔培格():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以慎重细致的态度与来访者建立一种业务性的联系,用以消除、矫正或缓和现有的症状,调解异常行为方式,促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展。

(三)陈仲庚:心理治疗是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合作努力的行为,是一种伙伴关系;治疗是关于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过程。

(四)曾文星: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病人的心理问题。

其目的在于:通过治疗者与病人建立的关系,善用病人求愈的愿望和潜力,改善病人的心理与适应方式,以解除病人的症状与痛苦,并帮助病人,促进其人格的成熟。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哈恩():“就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心理治疗家对于已有的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的明确的区分感到满意的……意见最一致的几点可能是:⑴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⑵咨询者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⑶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又被咨询者看作是咨询;⑷尽管如此,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

”(一)相似之处:(二)区别所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关系示意图(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示意图(2)四、心理咨询的特点与性质(一)特点1. 解决心理问题;2. 咨访关系具有治疗功能;3. 从心理上提供帮助;4. 促进成长;5. 人际互动。

《心理咨询与治疗》电子教案及课件

《心理咨询与治疗》电子教案及课件

一、教案概述《心理咨询与治疗》电子教案及课件教学对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流程,提高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力。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第一章: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1.1 教学内容1.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定义2.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历史与发展3.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标与任务4.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伦理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概念。

1.3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

2. 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标与任务。

3. 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伦理要求。

三、第二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基础2.1 教学内容1. 心理动力学理论2. 认知行为理论3. 人本主义理论4.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种理论。

2.3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2. 掌握认知行为理论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3. 理解人本主义理论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4. 掌握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四、第三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3.1 教学内容1. 倾听与理解技术2. 沟通与表达技术3. 咨询技巧4. 治疗方法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

3.3 教学目标1. 掌握倾听与理解技术。

2. 掌握沟通与表达技术。

3. 掌握咨询技巧。

4. 了解各种治疗方法。

五、第四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流程4.1 教学内容1. 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 咨询过程中的各个阶段3. 咨询结束阶段的工作4.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流程。

4.3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第九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九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心理治疗的性质
• 1、自主性:患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程度; • 2、学习性:治疗过程是患者的学习过程; • 3、实效性:以人为本,因人而异。
4、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
• 1.非精神疾病患者:心理反应明显的急重症患 者、慢性迁延性疾病、心身疾病病人。 • 2.精神科病人:神经症患者和精神分裂恢复期 。但急性精神病发作期、内源性伴精神病性症状 的抑郁症、轻躁狂、器质性精神障碍、严重反社 会性人格障碍和消极自杀不适用。 • 3.各类行为问题:性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口 吃、过食肥胖、遗尿、儿童行为障碍等 • 4.社会适应不良
42
精神分析疗法治疗目标
• A、使患者潜意识浮至意识 得以实现;
• B、强化自我使行为更顾及现
实情况而不受本能引导。
43
精神分析疗法及技术
• 客观与中立
• 自由联想
• 解释
• 梦的分析
• 移情分析与解释
• 阻抗分析与解释
44
•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疗
梦的解析
• 梦的分析又称“释梦”,是 精神分析疗法的重要组成部 分。Freud认为“梦是做梦 者潜意识冲突和欲望的象征 ,做梦者为了避免自己的真 实动机和欲望被人家察觉, 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 焦虑的产生” • “分析者应对患者的梦的内 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 象征的真谛”。
23
二、心理治疗的类型
• 1、依据理论流派分精神分析、人际性等; • 2、依据应用目的分一般性、短期长期支持 性、特殊心理治疗; • 3、根据患者人数分个别、婚姻、家庭、小 组或集体治疗;折中主义占优势
心理治疗的原则
• 1、关系的和谐原则建立治疗关系的基
本要素诚实坦率、通俗易懂、神入、处理 好患者情绪、自行监督对患者的感情。

第九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九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十一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西方国家早已相当普及,随着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也已从北京、广州、上海几个大都市向全国各地陆续普及展开。

目前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有心理问题找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第一节心理咨询一、心理咨询的定义:咨询是指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共同商谈,探索研究问题,使来访者能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

其中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的称为来访者;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的称为咨询者。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分支,是专业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与来访者晤谈和讨论,与来访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借助各种符号系统(语词的,非语词的)帮助当事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重建人格达到自强自立的过程。

简言之,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①咨询对象是正常人,咨询者是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人;②着重处理人们正常需要和问题,对人提供有效帮助;③强调个人力量与价值,注意个人在制定目标、计划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④强调认知因素在理性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

心理咨询又可分为人际心理咨询、法律心理咨询、家庭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咨询、医学心理咨询等。

二、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

如学习上的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想象力贫泛等学习障碍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社会交往中如何克服自卑、害羞、孤僻、封闭等社交障碍?人际交往中如何获得他人的理解、支持、信任和尊重?家庭生活中如何择偶、恋爱,如何处理夫妻、亲子、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均为心理咨询的内容。

医学心理咨询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有1.对心身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咨询:如对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问题的咨询。

2.对各种情绪障碍进行咨询: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章节重点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章节重点

第一章概念咨询:源于拉定语(consulatio):商讨、协商。

现代英语:consultation解答疑难、回答问题。

counseling用心理学方法,开发潜力,解决烦恼。

P2 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认清问题认清环境、自强自立的过程。

P4心理治疗: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以消除其问题症状,促其人格向健康和谐方向发展.第二章治疗关系的建立P27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方面。

P27霍维茨在解释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变化是如何产生时强调指出,这种变化是通过人际关系中那些支持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他把这种关系叫作治疗的联盟。

即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

P28成功的咨询或治疗一般都是这样的,当来访者与治疗者在一起时有一种积极的体验,并且来访者在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得到了他所需要的足够的令人满意的东西,这时1)积极的情绪体验。

234)认同作用。

P29移情是一个心理分析治疗家常用的概念,在这里是指来访者以积极尝试适宜行为的方式取悦于治疗者,这是良好的治疗关系内化的另一种产物。

另一种使内化产生的过程就是认同,这是指来访者与治疗者态度的认同。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是一种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独特性。

2)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3)专业限制。

常见的专业关系的限制如治疗关系独特性的限制。

P30治疗关系不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立场上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特殊关系,其时间性、隐蔽性和保密性使得来访者易于向治疗者敞开心扉。

反向移情的出现亦是破坏治疗关系客观性的大敌,无论是治疗者对来访者体验到过分的积极的情感或是消极的情感都会给治疗过程带来消极的后果。

P31专业限制包括几种:1)常见的专业关系的限制如治疗关系独特性的限制。

2)治疗关系中常见的限制还有职责的限度。

3)时间的限制是治疗关系中的另一个成分。

心理咨询与治疗_陈汉英_《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九章课件

心理咨询与治疗_陈汉英_《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九章课件
是帮助当事人成长,这样他们就更能克服现在以及将来所要 面对的问题。
• 3.探索成长 个人中心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二、治疗条件 真诚一致
无条件积极关注 设身处地地理解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三、治疗过程 1.来访者主动求助 2.咨询者说明情况 3.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 4.咨询者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负面情感 5.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 • • • • • • • • 二、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特点 人本主义色彩的人性观 现象学的哲学方法论 以咨询关系为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教材P232-233) 1. 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2.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3.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 4.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5.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 以人为中心疗法发展的几个阶段 •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 •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实现倾向、现象场、 自我概念、价值条件;心理病理观 • 治疗目标、治疗条件 • 治疗过程 • 咨询策略和技术 • 对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评价 •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 第一节 概 观
• 一、发展过程 • 创始人——罗杰斯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思想归纳(237— 238):
•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 一、治疗目标 • 1.除去防卫 当事人必须先除去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防卫面具,从虚假的背后显现出一个不断实现的人。治疗的 目标要使当事人保持开放的心态,信任自己,接纳自己,愿 意不断成长。
• 2.建立关系
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安全与可信任的治 疗关系,使当事人能减少防卫,真实地自我探索,进而察觉 阻扰成长的各种障碍,从而变得更开放、更能信任自己、更 愿意进步,以及更愿意按照内心的标准去生活。

《心理咨询》第九、十章

《心理咨询》第九、十章

第十章 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一)掌握案例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1.心理咨询个案所包括的各项内容 (1) 一般背景资料 ( 性别、年龄、民族、职业、 职务、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联络方式 等) 。 (2) 来访原因 ( 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婚恋问 题、情绪问题、个性问题、人际关系、子女教 育、疾病困扰或求助者表达的其他重要问题)。
如果对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客观研究,应做工作:
设对照组、随机安排、客观评分、考虑胜任能力、进行随访
决定咨询效果的共同功能
英国s.Brook(1986)曾指出,通常决定咨询效果的主要是各 种原理和方法的共同功能,而不是它们不同的内容。
使求助者摆脱孤立感,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提供新的信息作为认识 性和经验性学习的基础,激发情绪,使求助者产生支配成功的体验, 应用他所学到的东西。
日程安排时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如安排一小时, 其中45 分钟做心理咨询,余下的15 分钟做记录和总 结。也有的咨询师安排一个半小时,其中 50 分钟到 一个小时做心理咨询,余下的30 分钟到40 分钟做记 录、总结和反思。这也往往因咨询机构及自己在这 一机构所处的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为咨询师, 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咨询实际经 验灵活安排咨询时间和记录时间。 第三,对咨询中的印象的总结。这一部分所记录 的内容主要是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状态等的感 受、印象及情绪体验等。
年龄: 单位: 紧急联系人: 咨询日期:
表2 每次咨询记录 求助者姓名:咨询日期: 来访次数: 内容:
印象: 问题:
咨询师:
处理:
备注:
(三)阶段性小结记录 咨询师在一段时间的咨询之后,还应将几次的咨询 经过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这种阶段性的总结,可以 发现许多新的事实和问题的实质,从而把握关键,促 进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 为了明确咨询的经过,可以使用表3的“经过一览 表”和表4的“经过概要记录表”。 表3的备注栏里,可以填写咨询人员的感受或求助 者的情况,如求助者迟到多少分钟、报告了做梦的情 况等。如果求助者在约定的咨询日期打电话来说不来 了或无故不到等,都应将日期写上并在备注栏里注明。 经过一览表的记录,可以发现许多意外的新的事实。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职业规划与招聘
1 2
职业匹配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个性倾向性,将员工安 排在与其个性相匹配的职位上,提高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招聘选拔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应聘者的个性 倾向性,选拔出符合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
3
职业发展
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个性倾向性,为其制定个性 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倾向性是在童年时期通过与环境和他人互 动而形成的,特别是那些与性有关的经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 远的影响。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构成,其 中无意识又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 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经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中的 原始意象。
03 个性倾向性的构成要素
价值观
价值观定义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客 观事物(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 价和看法。
价值观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价值观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道德价值观、个人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等。
价值观的功能
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和决 策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 能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态度。
决定心理健康
个性倾向性还与心理健康 密切相关,不良的个性倾 向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探
讨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现代研究
现代心理学对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始 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测验和人格 理论的不断发展,个性倾向性的研 究逐渐深入。
卡特尔认为个性倾向性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表面特质来推断根源特质,从而更深 入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 电子版整理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 电子版整理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第二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异第三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第四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第二章治疗关系的建立第一节治疗关系的特征第二节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第三节与治疗有关的其他影响因素第三章会谈技术第一节会谈中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注意倾听的技巧第三节影响对方的技巧第四节会谈中的非言语性技巧第五节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技术第四章对象的区分与心理诊断第一节对象的区分第二节心理测验的应用第三节对问题的确认和分析过程第五章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第一节心理治疗的目标第二节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第六章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第一节来自来访者的阻力第二节来自治疗者的干扰和问题第七章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心理分析的理论第二节心理分析的治疗第三节心理分析治疗的发展第四节中国的认识领悟疗法第八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第一节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第二节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与治疗过程第三节行为治疗中的常用技术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第一节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与方法第十章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第二节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第三节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方法第十一章森田疗法的理论与方法第一节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的论述第二节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第三节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第十二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及方法的选择和思考第一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第二节对于治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思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一章 1.心理咨询: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异:相同点: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心理咨询与治疗》电子教案及课件

《心理咨询与治疗》电子教案及课件

《心理咨询与治疗》电子教案及课件第一章: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1.1 心理咨询的定义与目的1.2 心理咨询的类型与方法1.3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1.4 心理治疗的含义与目标1.5 心理治疗的常用技术第二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基础2.1 心理动力学理论2.2 行为主义理论2.3 认知行为理论2.4 人本主义理论2.5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第三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关系3.1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区别与联系3.2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与职责3.3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养与伦理要求3.4 求助者的特点与需求3.5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合作关系第四章:心理咨询的评估与诊断4.1 心理咨询评估的目的与方法4.2 心理诊断的原则与步骤4.3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分类4.4 心理测验的应用与局限4.5 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自我保健第五章: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5.1 倾听与共情技术5.2 提问与回应技术5.3 表达与引导技术5.4 心理疏导与支持技术5.5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六章:心理动力学治疗6.1 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基本理论6.2 心理动力学治疗的目标与过程6.3 心理动力学治疗的技术与策略6.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6.5 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第七章:行为治疗7.1 行为治疗的历史与发展7.2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7.3 行为治疗的技术与程序7.4 系统脱敏法7.5 强化疗法第八章:认知行为治疗8.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8.2 认知行为治疗的技术与步骤8.3 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领域8.4 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与评价8.5 认知行为治疗案例分析第九章:人本主义治疗9.1 人本主义治疗的理念与原则9.2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9.3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治疗9.4 人本主义治疗的应用与限制9.5 人本主义治疗案例分析第十章:系统家庭治疗10.1 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10.2 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与方法10.3 系统家庭治疗的应用领域10.4 结构家庭治疗10.5 策略家庭治疗第十一章:团体心理咨询11.1 团体心理咨询的定义与特点11.2 团体心理咨询的类型与流程11.3 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11.4 团体心理咨询的领导者角色与技巧11.5 团体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二章:跨文化心理咨询12.1 跨文化心理咨询的背景与挑战12.2 跨文化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12.3 跨文化心理咨询的技巧与策略12.4 亚文化差异与心理咨询12.5 跨文化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三章:心理危机干预13.1 心理危机的概念与类型13.2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流程13.3 心理危机干预的技术与方法13.4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干预13.5 心理危机干预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四章:心理评估与测量14.1 心理评估的重要性与步骤14.2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14.3 常用心理评估工具与方法14.5 心理评估与测量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五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法律伦理15.1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法律规范15.2 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原则与实践15.3 保密原则与隐私权保护15.4 咨询师的专业责任与界限15.5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法律伦理案例分析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案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1.1 心理健康定义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3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1.4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第二章:自我认识与成长2.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2.2 自我认识的方法与技巧2.3 大学长中的常见问题2.4 个人成长计划制定第三章:情绪管理与调适3.1 情绪的类型与特点3.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3.3 情绪调适的方法与技巧3.4 情绪困扰的解决策略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4.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4.2 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4.3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问题4.4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其解决途径第五章:压力管理与应对5.1 压力的类型与影响5.2 压力管理的重要性5.3 压力应对的方法与技巧5.4 应对考试、就业等压力的策略第六章:心理素质提升6.1 心理素质的内涵与作用6.2 提升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6.3 心理素质训练实例6.4 心理素质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性第七章:心理障碍与防治7.1 心理障碍的类型与表现7.2 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7.3 心理障碍的识别与诊断7.4 心理障碍的防治方法与策略第八章:心理咨询与治疗8.1 心理咨询的定义与作用8.2 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8.3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8.4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伦理问题第九章:心理危机干预9.1 心理危机的定义与特点9.2 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9.3 心理危机干预的流程与方法9.4 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与策略第十章:心理素养与人生发展10.1 心理素养对人生发展的影响10.2 培养良好心理素养的方法与技巧10.3 心理素养在学业、职业和家庭等方面的应用10.4 心理素养提升的人生价值与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心理健康定义重点环节2:自我认识的方法与技巧解析:自我认识是个人成长的关键,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如自我反思、心理测试等,来更好地了解自己。

重点环节3: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解析:情绪管理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重大影响,需要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并教授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

心理诊断学 第九章(文本)

心理诊断学 第九章(文本)

第九章心理诊断的定性定量和疑难诊断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定性诊断(一)诊断目的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

(二)定性诊断的操作关键(1)按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有些异常心理行为很典型,因而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如周期性发作的抑郁或抑郁与躁狂的交替发作,有助于“躁郁症”的诊断。

如:明知不该反复洗手或反复地检查门锁好了没有,但又不能控制,因而痛苦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而如果有反复出现的评论性幻听或有被控制(被影响)的妄想,有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等症状,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根据典型症状来进行诊断也体现了典型症状的诊断价值(例1)。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而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自动求医。

对那些患有神经症的成年人来说,其中大部分先是在综合医院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甚至是反复的检查,最后认为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有的也可能下了“神经症”或神经症分类以下的“焦虑症”、“强迫症”等更为具体的诊断,但由于沿用生物医学模式的治疗,疗效不佳,本人十分痛苦,时间常以年计,有强烈的求治动机,甚至“遍访心理专家”。

就患有神经症的少年儿童来讲,他们的求医行为可表现为反复地向家长诉说自己的“难受”,对于家长要带去医院看病常表现得十分顺从和合作。

患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自动求助。

大多由家属强行陪同而来。

其中有的可能是遭受精神重创后的“反应性精神病”;也有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在其他机构也曾求治过,诊断意见不一致,希望再听听你的意见;也有的是病人家属“讳医忌病”或不相信“精神分裂症”诊断,一厢情愿地希望它只是一般的“心理障碍”,或虽然承认是“精神分裂症”,但希望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认为副作用大,会把脑子“吃坏”,“越吃越傻”,留下后遗症等等(有些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让病人家属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心理学专家通过咨询方式劝说病人改变那些荒诞不经的妄想,回到社会现实中来;也有的家属考虑到病人的升学、就业、婚姻等方面,认为找心理医生治疗,可以缩小社会的影响面,因为“心理问题”总比“精神病”容易接受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 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 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 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 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二、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 自我与自我概念的区别 • 自我: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 自我概念: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 • 自我概念与自我并不一定一致,完全一致
• 此时,对于主体和客体的我及自己的认识尚未达到可用言语表述的水平。如婴儿饿了,可能会把他对饥饿的消极评价结合进他得自我概念之中。
• (3)价值的条件化
• 对来自他人的积极的评价的需要,是在婴儿早期发展中通过学习得到的。当一个 人的行为得到他人的好评时,人们对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就得到了某种满足。
• 另一种可能:会感到想要从某些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价的需要 与自身的体验发生矛盾的冲突。例如,一个小男孩觉得打他得弟弟让他感到很快 活,但他父母却说:“你很坏,这样一点也不可爱”。他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 歪曲的言语评价,如“我觉得这种行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正确的体验的言语 化应该是“在我干这件事时,我感到高兴而我的父母感到不满意”。不正确的评 价不是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的, 这就被称之为“价值的条件化。”
发展了以人为中心治疗。
•4、第四阶段:

七十年代,罗杰斯发展
了个人成长团体-会心团体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理论
• 一、对人的基本看法 • 二、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
一、对人的基本看法
• 1、 人的主观性 • A. 批判: 罗杰斯不同意心理分析学派对人消
极的看法,他对人有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个人的价 值和尊严。 • 人所得到的感觉是他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翻译的 结果。 • 来访者作为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主观的目的和选择。
罗杰斯通过他的心理治疗和实践, 完成了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 从外在干预的医学模式向平等关系 的个人中心模式的转变。
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上,人类的存在的性体 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心理分析把人看 作神经病患者,行为主义把人看成是一种 较大的白鼠或者是一种较慢的计算机。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心理学 的第三种力量”提倡人本—存在的心理学 和心理治疗。
• 基于罗杰斯的观点: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 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 朝着实现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
•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原理: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 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
• 2、人的实现的倾向
• 一种积极的倾向
• 假定人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
• 强调人的主观性,为每个来访者保存他们的主观世界存在的 余地。
• 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总是有所怒而发,决不是受肾上腺素的 影响。
• 2、人的实现的倾向: • 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
性的方向。他把这种方向叫做“实现倾向” • 实现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机动性驱动力,它的实现是
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但在任的身上,而且在一切 有机体都表现出先天的、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倾向性。 • 实现的倾向操纵者一切有机体,并可以作为区分一个 有机体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鉴别标准。
• (4)自我概念中价值条件作用的影响
• 当一个人没能做到他认为应该做到的情况时,把比人怎样看待他自己的外部评价 内化了。
• 价值条件作用的内化,会起降低人的自身评价的作用,即会产生“自我压抑”。
• 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以人为中心不是要寻找来访者是怎样变得以现在这种方式行事,而是要
询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保持了现在的这种行为,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真正的需
• 来访者一般都具有很低的自我概念,否认和歪曲来自外部的积极的信息反馈, 常抑制来自自身的积极的情感。
• 以人为中心治疗认为:
• 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的 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因此,咨询或治疗 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以重新确立起良好的 动机驱力。
• 3、对人的其他看法
• 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 这些特性与生俱来。
• 某些“恶”的特性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 非出自本性。
• 罗杰斯认为: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历史
• (一) 治疗的创始人

以 人 为 中 心 治 疗 ( person-
center Therapy)的创始人是美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Carl Roges, 1902-1987)。

该疗法发展于1940年代。
•(二)重要阶段
• 1、 第一阶段:

四十年代1942年罗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 过程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2020/9/24
2
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并产生建设性 变化的潜能。
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启发这种潜能,促使 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进行包办代 替式的解释和指导。
罗杰斯在心理治疗中强调个人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应主宰自己而不是受别人的主宰。
杰斯《治疗与心理咨询》
出版,倡导非指导性治疗;

•2、第二阶段:
• 五 十 年 代 1951 年 《 当 事 人中心治疗法》出版,强调 以当事人为中心,积极促进 当事人的成长。
•。
• 3、 第三阶段:

六十年代,罗杰斯发表
《成为一个人》,着重研究
当事人如何在心理治疗中获
得最佳的学习,以及探讨有
助于个人改变的治疗关系,
要的。
• (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 个体的经验或体验可能产生4种结果:第一种,被忽视;第二种,被结合进自 我概念中;第三种,被歪曲,以解决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之间的矛盾,例
如,一个在学业方面自我概念很低的学生;第四种,予以否认,如否认自己 不道德的。
• 适应程度较高的个体准确的感知觉较多
• (2)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不一致
时达到理想的自我实现了。
• 实际: 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 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
• 低估自己会使人自卑; • 高估自己会使人自傲。。
• 1、自我概念的发展
• (1)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 (2)自我概念的早期发展
•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的,由在各种情境中区别作为主体的“我” 和作为客体的“我”以及经验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