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盆地白垩系—第三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一)潜江组成油系统
江汉盆地潜江组为高 盐度、强蒸发环境下的 氯化钠型盐湖沉积,沉 降、沉积和浓缩中心位 于盆地中部的潜江凹陷, 它也是富烃凹陷。
潜江凹陷潜江组沉积图
潜江组盐湖的油气分布有以下特点: (1)盐间多油层组含油,含油井段长,纵向油气分隔。由于盐韵律层的分 隔,油气纵向运移条件差,以分层段横向运移聚集为主,24个油层组中已发 现22个油层组含油,含油井段长达2 735米。 (2)盐湖浓缩中心控制了油气分布与富集。蚌湖、周矶浓缩中心盐韵律地 层最为发育,与砂岩较发育区叠置,其周缘断层多、盐构造多、岩性圈闭多、 含油层组多、油藏类型多、含油丰度高,油气最为富集。远离盐湖浓缩中心 油田少、含油层组少、含油丰度变低。 (3)岩性油藏十分发育。岩性圈闭不但十分发育,而且具有分带性。据统 计,在已发现的油田储量中,岩性油藏储量约占40%。 (4)“三小”构造油藏多成群成带分布。所谓“三小”是指断层小、构造 幅度小、含有面积小,在盐岩发育区多属盐隆构造油藏,在淡化区多属断块 构造油藏。 (5)盐间非砂岩油藏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盐韵律层中的非砂岩是良好生油 层,生成的油气被上、下盐岩层阻隔,初次运移条件很差,滞留其中,形成 “自生自储”式油藏。具有单层薄、层数多、分布广而稳定、累计厚度大 (200多米)的特点,但储集层物性差,属特低渗透层,非均质性强,具孔 隙和裂缝双重介质,开采难度大。
(二)新沟嘴组成油系统
新沟嘴组厚300~600 米,分布广泛,几乎遍及 整个江汉盆地,为北部单 向物源供给为主的三角 洲—滨浅湖沉积体系。盆 地北部自西而东分布有马 山、后港、潭口和汉川4 个三角洲砂岩体,横向相 连组成储集层发育带;盆 地南部为滨浅湖相沉积, 砂岩变薄,储集条件具有 北好南差的储集特点。
二 盆地构造演化史
江汉盆地位于中扬子地区的东北部,是在晚元古代晋宁期的前 震旦系变质基底上形成的,由前印支期的地台型广海盆地、印支 期—早燕山期的前陆湖泊盆地和晚燕山—喜马拉雅期的内陆断陷盐 湖盆地叠合而成的改造盆地。
构造格局表现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 “南北分带”即纪山寺—问安 寺—潜北—天门河断裂带将平原区构造分为两个大的沉积—构造体系。北部露出 大量中生界、古生界、白垩系—第三系沉积厚度薄,主要发育古生界北西向构造 形迹;而南部沉积巨厚的新生界,在中生界、古生界构造上叠加了新生界构造。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图
新沟嘴组下段和沙市组上段为油源层,分布面积达1.3 万平方千米,但厚度薄(250~350米)有机质丰度低(有 机碳0.55%~0.65%)。近年研究发现在江陵、潜江、陈沱 口等凹陷中,新沟嘴组下段普遍有生油条件良好的烃源岩, 厚度100米左右,有机碳大于1%,母质类型良好,Ⅰ+Ⅱ 型干络根大于60%,烃产率高,是主要的烃源岩层。主力 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浅湖相区,位于各凹陷中心及其南侧, 由于凸起和低凸起分隔,在各凹陷中各自成为独立的生油 岩体,因此,各凹陷基本上是独立的含油系统。
由于储集条件北好南差,生油条件南好北差,生储油 条件配置欠佳,有利的生储油相带位于洼陷的北侧的三角 洲前缘相区,其内的古隆起和古鼻状斜坡是油气富集的主 要地区。
四 有利油气聚集带及勘探方向
江汉盆地平原海相区的西部因为黄陵隆起的砥柱作用, 在各期构造演化中所受影响较小,古地貌基本保持至今,有 利于圈闭的完整保存,且一直是油气的指向区,有利于形成 早期生烃早期聚集型油藏。 南、北推覆带的下盘在后期的改造运动中未发生严重破 坏,构造相对完整,也有可能形成早期生烃早期聚集型油气 藏。 平原海相区下古生界虽然受早燕山运动强烈的影响,但 由于志留系滑脱层的存在,构造保存相对完整,在早燕山末 期褶皱前,下古生界烃源岩已达生烃高峰,并发生了大量的 油气运移和早期聚集。早期聚集的油气会随着油气的产生而 再次发生大规模的运移和再分配,并就近聚集成藏,可以大 规模形成 早期生烃晚期成藏型油气藏。
江汉盆地
概况 盆地构造演化史 油气地质特征 有利油气聚集带及勘探方向


概况
江汉盆地是燕山运动后期发育,早喜山运动后期基本结束的盐湖盆地, 属我国东部孤后块断陷盆地系统,形成多凸多凹、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同 断层有关的各种二级构造带发育,多为下第三系湖相砂岩、砂泥岩和白云岩 裂缝性产油。 西邻鄂西褶皱带的宜都鹤峰背斜带,北靠巴洪褶断带的垒堑相间的次级 构造单元,北东为秦岭褶皱带的淮阳隆起,东为鄂东南块断带,南与江南块 断带的华容隆起毗邻。总面积36 350平方千米。中、新生代沉积岩厚度逾万 米,其中潜江凹陷第三系沉积厚度最大,达4 500米,是最有利的含油凹陷。 该凹陷的北部潜江组为高盐度、高还原环境下的盐湖沉积,生油岩层发 育最大厚度可达2 000多米。有机质丰富及转化率较高,有机碳含量平均为 0.63%,沥青含量为0.246%,烃含量达0.0969%,生油潜力巨大,为潜江组 的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东西分块”是指在南 北分带的基础上,北 部主要反映印支—早 燕山挤压期形成的构 造格架,由东向西依 次排列为巴洪冲断背 斜带、当阳复向斜、 黄陵背斜;南部主要 反映晚燕山期以来, 拉张形成的陆相盆地 构造格局,其主要表 现为新生代的东西向 沉积构造凹陷与凸起 相间。

油气地质特征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江汉盆地自晚白垩世成盆, 至早第三纪末盐湖消亡,经历 了两个断陷—坳陷构造沉积旋 回,具有两套盐湖相成油岩系 (下始新统新沟嘴组和上始新 统—渐新统潜江组)和两套冲 积平原相为主的红色岩系(上 白垩统渔洋组和中始新统荆沙 组)相间分布的特征,总厚度 近一万米,纵向上自然形成了 两大成油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