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临床应用指导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论文摘要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论文摘要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治疗疼痛和发热。
它属于非甾体抗
炎药(NSAIDs)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一种特定的酶来减少疼痛和发热。
布洛芬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炎和月经痛。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减轻肌肉疼痛、牙痛和其他急性疼痛症状。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疗效被证实有效且安全。
然而,长期大剂量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等副作用。
因此,
在应用布洛芬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剂量和用药时间。
在临床实践中,布洛芬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例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一起使用来减轻疼痛和发热,但要注意控
制用药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布洛芬也可以与处方药物如止痛
药和抗生素一起使用,以帮助治疗特定病症。
总之,布洛芬作为一种常用的止痛药物,其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使用布洛芬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布洛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布洛芬片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布洛芬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掌握布洛芬片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用药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药学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布洛芬片的药理作用布洛芬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
2. 布洛芬片的临床应用(1)解热: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
(2)镇痛: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痛经等轻至中度疼痛。
(3)抗炎: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疾病。
(4)抗风湿: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3. 布洛芬片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胃溃疡、出血等。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眩晕、嗜睡、失眠等。
(3)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剥脱性皮炎等。
(4)血液系统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5)肾脏反应:如肾功能损害、水肿等。
4. 布洛芬片的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有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者慎用。
(3)不宜与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合用。
(4)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五、实训过程1. 观察布洛芬片的外观、规格、有效期等。
2. 了解布洛芬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 通过模拟病例,练习布洛芬片的正确使用方法。
4. 讨论布洛芬片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入了解了布洛芬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掌握了布洛芬片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实训过程中,我认识到药学专业学生在临床用药中应具备以下能力:1. 具备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
布洛芬
布洛芬Ibuprofen【其它名称】安瑞克、拔怒风、波菲特、大亚芬克、迪尔诺、芬必得、芬克、芬尼康、福尔栓、抚尔达、吉浩、抗风痛、洛芬、美林、摩纯、托恩、雅维、炎痛停、依布洛芬、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易服芬、Andran、Brufen、Bufedon、Emodin、Fenbid、Ibuflam、Ibuprofenum Lopane,Melfen、Motrin Novogent、Perofen,Proflex、Rupan【临床应用】1.用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
2.用于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
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3.用于急性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4.口服或直肠给药对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通过抑制细胞膜的环氧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为炎性介质前列腺素,减轻因前列腺素(PGG1、PGE2、PGE2)引起的局部组织充血、肿胀,降低局部周围神经对缓激肽等的痛觉敏感性,从而起到镇痛、抗炎作用。
此外,本药还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而起到解热作用。
临床报道,本药用于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时,其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强。
2.药动学本药口服易吸收,吸收率达90%以上。
药物吸收后广泛分布于肾上腺、卵巢、关节滑膜腔、甲状腺、皮肤和脂肪组织中。
分布容积为O.15士O.02L/kg。
服药后1.2-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用量200mg,血药浓度为22-27μg/ml,用量400mg时为23-45μg/ml,用量600mg时为43-57μg/ml。
服药5小时后,关节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以后的12小时内药物在关节液浓度高于血药浓度。
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及剂量调整策略
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及剂量调整策略布洛芬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抗炎药,被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等症状。
了解药代动力学以及正确的剂量调整策略对于合理使用布洛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探讨合理的剂量调整策略。
一、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是指该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了解这些参数有助于我们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并为临床合理使用布洛芬提供指导。
1. 吸收:布洛芬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80%以上。
餐后服用可能会延长药物吸收的时间,但不影响总体吸收情况。
2. 分布:布洛芬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约为90%。
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循环,但在母乳中的分布较少。
3. 代谢:布洛芬主要在肝脏中代谢,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催化作用,生成多种代谢产物。
其中,布洛芬主要经由CYP2C9和CYP2C19代谢酶进行代谢。
4. 排泄:布洛芬主要经过肾脏排泄,80%以上的药物以未代谢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肾功能受损时,布洛芬的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剂量调整策略在特定的患者群体中,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需要考虑调整布洛芬的剂量,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1.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因为肾功能下降和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布洛芬的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可能增加。
因此,需要在老年患者中谨慎使用布洛芬,并将剂量调整为更低的水平,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肾功能受损患者:布洛芬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特别是肾衰竭患者,需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调整剂量。
例如,当肾功能GFR在30到50 ml/min之间时,剂量需要减半,当GFR低于30 ml/min时,需要进一步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3. 儿童患者:对于儿童患者,布洛芬的剂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一般建议根据儿童体重计算剂量,并确保剂量不超过成人最大剂量的建议。
儿科经典口服退热药布洛芬的用药护理
儿科经典口服退热药布洛芬的用药护理【摘要】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热药物,也是儿科常见的口服退热药物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布洛芬的用药护理,包括适应症及用法用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用药注意事项、饭前或饭后服用以及服药期间的观察。
对于儿童的健康,正确的用药护理至关重要。
布洛芬在儿科退热药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降低发热并减轻不适。
家长在给儿童服用布洛芬时,要注意遵医嘱用药,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来确定用药剂量,避免出现用药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
在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变化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用药方式和剂量。
正确的用药护理是保障儿童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关键词: 布洛芬, 儿科、口服、退热药物、用药护理、适应症、用法用量、年龄段、注意事项、饭前、饭后、观察、健康。
1. 引言1.1 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热药物儿童在感染疾病后常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等不适症状,此时口服布洛芬可以快速降低体温、减轻疼痛,帮助儿童恢复健康。
布洛芬通常适用于儿童感染性发热、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儿科用药需要按照医嘱来合理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在使用布洛芬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变化、不良反应及疾病症状的变化,以及调整用药方案。
正确使用布洛芬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不适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是儿科常见的口服退热药物之一。
1.2 儿科常见的口服退热药物之一与其他常见的口服退热药物相比,布洛芬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持久的优点,许多家长和医生都更倾向于选择布洛芬作为儿童的退热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布洛芬时应根据医生建议正确计算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时间持续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布洛芬作为儿科常见的口服退热药物之一,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对待,遵循医嘱正确使用,以确保其发挥最佳的药效,保障儿童的健康。
2. 正文2.1 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被用于治疗儿童发热、头痛、牙痛、耳痛等症状。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析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析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本文将探索该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此进一步了解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一、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布洛芬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炎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器的兴奋性。
这种抗炎作用对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疼痛和炎症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镇痛作用:布洛芬通过中枢和周围镇痛机制发挥其镇痛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痛觉传导和调控,从而减轻疼痛感。
在周围组织中,布洛芬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
3.退热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作用,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从而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布洛芬可以快速起效,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布洛芬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黏附,减少血栓的形成。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如心肌梗死、卒中等。
5.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布洛芬可通过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二、布洛芬的临床应用基于上述药理作用,布洛芬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疼痛和发热: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镇痛退热药,可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发热。
如头痛、牙痛、关节炎疼痛、发热等。
2.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布洛芬可减轻关节炎和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月经痛:布洛芬可通过减少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合成,缓解月经痛和经前症状。
4.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布洛芬可减轻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头痛、咽痛、鼻塞等症状,同时具有退热作用。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布洛芬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指导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指导布洛芬因其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与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并列成为解热镇痛的三大支柱药物。
1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1.1药理作用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本药用于治疗痛经的机制可能是应用其对前列腺素的抑制,使子宫内压下降、宫缩减少的作用。
治疗痛风,但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
此外该药还对胃、肾组织原型(生理性)环氧酶(0X1)有抑制作用,所以服用本品后,可出现胃酸分泌增多,胃粘液分泌减少,胃、食管张力降低,肾血管流量减少等症状。
1.2布洛芬常用制剂普通片剂、缓释制剂、固体分散剂、另有膜剂、软膏剂、注射剂等。
2 布洛芬的主要临床应用2.1用于骨科常见病症的治疗布洛芬对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较为理想。
对病程短、症状轻、中度的病例,布洛芬疗效甚佳,其在抑制疼痛的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而对于病程长,症状严重的病例疗效相对较低,尤其对某些类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晚期,诸多关节已出现畸形及关节间隙明显变窄者,疗效较差。
布洛芬对于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肌劳损、肌肉筋膜炎及坐骨神经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肌肉筋膜炎、韧带炎等原因引起的颈肩痛、肩周炎疗效良好。
但是,对于神经压迫所造成的疼痛疗效不甚理想。
2.2 用于镇痛布洛芬的镇痛效果不及吗啡、哌替啶(杜冷丁)类镇痛药,对创伤性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均无效。
但对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痛经等慢性钝痛均有良好效果。
且毒性低,无成瘾性,故应用广泛。
2.3其他布洛芬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至正常,但对正常人体温无明显影响。
近年来有报道,布洛芬还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虹膜睫状体炎、控制眩晕症状。
3 常见的副作用布洛芬的副作用:16%长期用药者,可出现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呕吐。
退烧药的药物治疗策略和临床应用指南
退烧药的药物治疗策略和临床应用指南退烧药是常见的非处方药,用于调节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本文将介绍退烧药的药物治疗策略和临床应用指南,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退烧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退烧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退烧药分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两类,其中非处方药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而处方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体温和缓解发热症状。
1. 扑热息痛(Paracetamol)扑热息痛是最常用的一类退烧药,其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来发挥降温作用。
它抑制了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了发热物质PGE2的生成,达到退烧的效果。
扑热息痛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缓解与发热相关的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也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它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了前列腺素E2的合成,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阿司匹林还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但由于其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慎用于胃溃疡等患者。
3. 布洛芬(Ibuprofen)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消炎药,除了具有退烧作用外,还可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炎等炎症引起的疼痛。
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了体内炎症介质的合成,从而达到退烧和镇痛的效果。
二、退烧药的临床应用指南1. 选药原则在选择退烧药时,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而言,扑热息痛是最常用的退烧药,适用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然而,对于存在胃溃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用药剂量合理的用药剂量可以提高退烧药的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成人可口服500mg的扑热息痛,每4-6小时重复一次,但一日总剂量不应超过3g。
对于儿童,应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调整剂量。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的用药剂量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控制每日总剂量。
3. 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退烧药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使用时需留意。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一种。
它被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退烧和消炎。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一直在不断进展,以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潜在的治疗效果。
布洛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退烧和消炎。
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COX-2酶,这是一种在炎症过程中产生的酶。
相比于其他NSAIDs,布洛芬的选择性COX-2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这使得它的抗炎效果更为温和,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缓解:布洛芬作为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临床试验研究了布洛芬在不同类型疼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确定最佳的剂量和用药方式。
2. 关节炎治疗:布洛芬在治疗关节炎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早期的研究表明,布洛芬可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一些临床试验还研究了布洛芬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 预防心血管疾病: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布洛芬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关。
然而,最新的临床试验并未明确证实这种关联。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更多的试验来深入了解布洛芬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评估其风险和益处。
4. 抗肿瘤作用:布洛芬在抗肿瘤治疗方面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一些实验室和动物研究表明,布洛芬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潜力。
然而,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尚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其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仍在持续进行中。
研究人员致力于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便更好地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作为一种药物,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患者在使用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此外,临床试验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评估,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疼痛、发热和炎症等症状。
本文将深入探讨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镇痛和抗炎作用。
前列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其合成过程中主要需要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合酶的参与。
布洛芬能够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症状。
除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布洛芬还可以通过影响疼痛传导途径发挥镇痛作用。
疼痛传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
布洛芬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来减轻疼痛感受。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布洛芬能够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减少疼痛中枢的兴奋性;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布洛芬可以干预炎症相关受体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导致的疼痛。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布洛芬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炎症和疼痛症状。
例如,关节炎、肌肉损伤和头痛等疾病常常伴随疼痛和炎症反应,布洛芬可以发挥镇痛和抗炎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缓解月经痛和牙痛等一些周期性或急性的疼痛。
除了作为一种疼痛和抗炎药物,布洛芬还可用于其他临床疾病的治疗。
例如,布洛芬常用于降低发热。
发热是机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一种炎症反应,布洛芬能够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体温,从而缓解发热症状。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特定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布洛芬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布洛芬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还是需要注意其潜在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布洛芬可以对胃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导致胃肠道不适,甚至引发溃疡。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需注意适量用药,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此外,布洛芬还可能影响肾功能,特别是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总之,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影响疼痛传导途径发挥其作用机制。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在儿童发热中的临床应用细则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儿童发热临床应用细则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机体对致热原的反应,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利弊并存。
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儿舒适度。
对于发热儿童应重点评估患有严重疾病的危险性及查找病因。
2月龄以上高热伴明显不适时推荐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应注意特殊情况下解热镇痛药的应用。
一、儿童常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1)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临床指南推荐用于儿童发热对症处理的治疗药物。
(2)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布洛芬为丙酸衍生物,二者均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两药均抑制环氧酶(CoX)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而起解热作用。
(3)给药剂量适当时,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较少。
对乙酰氨基酚对胃无刺激性,不引起胃出血,偶见皮疹、尊麻疹、药物热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布洛芬一般为轻度的胃、肠部不适,偶有皮疹、耳鸣、头痛及转氨酶升高等Q二、儿童发热管理的目标(1)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即改善舒适度,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
(2)特殊情况下,为保护脏器功能应积极降温。
(3)积极查找并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
三、儿童发热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合理应用(1)遵循五R原则:即合适的病人(rightpatient)合适的药物(rightdrug)、合适的剂量(rightdose)>合适的给药时间(righttime)>合适的给药途径(rightroute)o除了坚持合理用药的5R原则,还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肝肾功能状态、药物间相互作用、特殊情况下应用问题等。
(2)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238.21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不推荐安乃近、乙酰水杨酸、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呻噪美辛、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药物作为退热药应用于儿童,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3)2月龄以内婴儿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的药物学与临床应用分析
布洛芬的药物学与临床应用分析布洛芬,也称为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非甾体抗炎药(NSAID)。
它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的作用,常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炎和其他疼痛症状。
一、布洛芬的药物学特性布洛芬的化学名称为2-(4-异丙苯基)-苯乙酸。
它属于非处方药,可以口服或外用。
该药物在体内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它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二、布洛芬的临床应用1. 镇痛作用布洛芬的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来发挥作用。
它可以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炎等疼痛症状。
布洛芬对于轻度到中度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2. 退热作用布洛芬具有退热作用,可用于降低体温。
它在降低体温的同时也能缓解由于发热引起的不适症状,例如头痛和肌肉酸痛。
3. 抗炎作用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4. 其他应用布洛芬还可以用于缓解痛经、肌肉拉伤和扭伤等与炎症有关的症状。
此外,它也常用于减轻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和肿胀。
三、布洛芬的副作用布洛芬作为药物,虽然对许多人来说是安全有效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1. 胃肠道副作用布洛芬可能引起胃炎、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问题。
长期或高剂量应用布洛芬时,应注意可能出现这些副作用。
2. 肾脏损害布洛芬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有肾脏问题的患者。
3. 过敏反应部分人对布洛芬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哮喘等。
对于已知对布洛芬或其他NSAIDs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四、布洛芬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布洛芬之前,应告知医生有关自己的过敏史,尤其是对于NSAIDs过敏的情况。
2.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副作用和肾脏损害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使用剂量。
布洛芬剂型、不同剂型药效特点比较、不同剂型适应症、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布洛芬剂型、不同剂型药效特点比较、不同剂型适应症、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布洛芬为常用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NSAIDs)常用有混悬剂、缓释片和缓释胶囊等。
布洛芬剂型目前国内上市的布洛芬制剂按给药途径主要分为三大类:注射剂型、口服剂型以及经过直肠给药的栓剂。
口服剂型主要包括混悬剂(混悬滴剂、混悬液、干混悬剂)、口服溶液、糖浆剂、颗粒剂、普通片、缓释片、缓释胶囊、泡腾片。
不同剂型药效特点比较一般认为不同剂型布洛芬药效特点如下:起效时间:混悬液 > 普通片 > 缓释片和缓释胶囊;药效维持时间:布洛芬缓释胶囊、缓释片长于其他剂型;成人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相同剂量布洛芬,混悬剂达峰时间1 h,片剂达峰时间2h,消除半衰期相似。
即相同剂量下,混悬液较普通片起效更快,有效维持时间接近。
布洛芬缓释胶囊较普通片作用持久且血药浓度波动较小,可减少服药次数、减轻胃肠不良反应。
不同剂型适应症及用法用量不同剂型临床应用1.不同剂型的布洛芬按照年龄体重给药,大体上来说剂量一致;2.不同剂型的布洛芬总体上来说适应证较为一致;3.不同剂型的布洛芬适宜人群存在差异:1)最终以液体形态给药的剂型更适合儿童:比如布洛芬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干混悬剂、布洛芬颗粒、布洛芬口服溶液、布洛芬糖浆、布洛芬分散片、布洛芬泡腾片,以上药品说明书均有详细的儿童用法用量。
液体剂型易于吞咽,且多加有矫味剂,口感较好,可以提高儿童治疗依从性。
2)缓释剂适合成人,不适合儿童,原因在于:①剂量不合适,以 12 岁儿童单次最大推荐剂量 200 mg 为例,0.3 g的缓释片已经超过剂量。
②剂型不合适,为保证缓释效果,通常不建议把缓释片或胶囊掰开使用,而儿童又需要分剂量使用。
其中布洛芬缓释胶囊 0.4 g 直接写明 12 岁以下儿童使用其他剂型。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作为一种对症处理的药物,用于解热不超过 3 天,用于镇痛不超过5天;2.除非有医师指导,原则上用药期间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NSAIDs 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感冒药、环氧合酶-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等);合用可增加胃肠道反应、溃疡风险。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近年来,关于布洛芬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COX 有 COX-1 和 COX-2 两种同工酶,布洛芬对 COX-2 的抑制作用较强,这使得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在疼痛治疗方面,布洛芬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对于常见的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布洛芬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特别是在慢性疼痛的管理中,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布洛芬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女性的痛经,布洛芬也能发挥显著的止痛作用。
在发热治疗方面,布洛芬的退热效果可靠且安全性较高。
尤其在儿童发热的治疗中,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热药物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合理使用布洛芬可以迅速降低体温,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
布洛芬在抗炎方面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
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布洛芬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疾病的进展。
在药物安全性方面,虽然布洛芬总体上安全性较好,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患者。
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关于布洛芬的用药剂量,不同的疾病和患者群体可能有所差异。
对于成人,一般建议每次 04 06 克,每日 3 4 次。
儿童则需要根据体重计算剂量。
同时,为了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在饭后服用。
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布洛芬。
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婴儿,对其产生潜在影响。
对于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也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扑热息痛缓解颈椎病疼痛的效果
扑热息痛缓解颈椎病疼痛的效果扑热息痛(布洛芬)在缓解颈椎病疼痛方面的效果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是颈部疼痛。
扑热息痛(布洛芬)作为一种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本文将探讨扑热息痛在缓解颈椎病疼痛方面的效果,并对其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镇痛、抗炎和退热的作用。
其通过抑制环氧酶(COX)的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二、扑热息痛在缓解颈椎病疼痛中的作用机制1. 镇痛作用:扑热息痛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从而减轻颈椎病引起的疼痛。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减少疼痛的感知。
2. 抗炎作用:颈椎病常伴有炎症反应,扑热息痛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3. 肌肉松弛作用:扑热息痛还可以通过减少肌肉的痉挛和紧张,缓解颈椎病引起的肌肉疼痛和僵硬。
三、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1. 缓解疼痛:扑热息痛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颈椎病疼痛。
一般建议初始剂量为每次200-400毫克,每日2-3次,随着症状的改善逐渐减量。
2. 减轻炎症:对于伴有明显炎症的颈椎病,扑热息痛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如红肿和热感。
3. 缓解肌肉痉挛:颈椎病常伴有肌肉痉挛,扑热息痛可以通过松弛肌肉,减轻痉挛和僵硬感。
四、使用注意事项1. 剂量和用药时间:使用扑热息痛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和肾脏损伤等。
2. 不适应症:对扑热息痛过敏、溃疡病、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下禁用。
3. 不良反应:扑热息痛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恶心和呕吐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和荨麻疹。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4.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扑热息痛与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和利尿药)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品生产技术《布洛芬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响和考前须知
布洛芬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起作用。
口服易吸收,血浆t1/2为2小时。
本药可缓慢进入滑膜腔,并在此保持较高浓度。
主要经肝代谢,代谢物自肾排出。
特点为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刺激性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好,而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响较轻,易为患者接受。
布洛芬治疗痛风只起消炎、镇痛作用,并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
对血小板的黏着和聚集反响有抑制作用,并延长出血时间。
其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等效。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布洛芬每天~和阿司匹林每天3~6g一样有效,而胃肠道的不良反响比阿司匹林少。
治疗骨关节炎,布洛芬像吲哚美辛一样有效而不良反响较少。
常见的不良反响有:
1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消化不良、胃痛或不适感〔胃肠道刺激或溃疡形成〕、头晕、过敏性皮疹等,发生率可达3%~9%;
2皮肤瘙痒、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腹胀、便秘、腹泻、食欲减退或消失、头痛、耳鸣、精神紧张等,发生率可达1%~3%;
3血便或柏油样便〔胃肠道出血〕、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或肾衰竭、荨麻疹、支气管痉挛、视力
模糊、耳聋、肝功能减退、精神恍惚、嗜睡、失眠、心跳等,很少见,发生率小于1%。
4服药过量可引起头痛、呕吐、嗜睡、低血压等。
偶见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
布洛芬用药规范
布洛芬临床用药规范布洛芬(IbUPrOfen)为解热镇痛类,非幽体抗炎药。
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布洛芬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药,时常会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某处疼痛时,用布洛芬来缓解疼痛。
成分:布洛芬每片含布洛芬0.1克。
辅料为:羟丙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糊精、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竣甲淀粉钠、蔗糖、滑石粉、明胶、硅油。
一、适应症L轻到中度的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2.慢性发作性偏侧头痛的治疗。
3.奋力性和月经性头痛的治疗。
4.其他: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关节和肌肉病变。
二、用法用量L成人常用量口服抗风湿,一次0.4-0.8g,一日3-4次,类风湿性关节炎比骨关节炎用量要大些。
轻或中等疼痛及痛经的止痛,一次0.2-0.4,每4-6小时一次。
成人用药最大限量一般为每天2.4g(国外有人用至每天3.6g)o2.小儿常用量口服每次按体重5~10mg∕kg,一日3次。
口服,一日0.6g,分3次饭时服。
三、禁用慎用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脩体类消炎药过敏者对该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该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2.用于晚期妊娠妇女可使孕期延长,引起难产及产程延长Q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3.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幽体类消炎药有严重过敏反应者禁用。
有下列情况者应慎用:3.1哮喘,用药后可加重;3.2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用药后可致水潴留、水肿;3.3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凝血障碍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用药后出血时间延长,出血倾向加重;4.4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应用该品时易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包括产生新的溃疡;5.5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后肾脏不良反应增多,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有潜在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慎用此药。
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大大高于类风湿病患者。
布洛芬自问世以来,因其抗炎、解痛、退热的作用,远比阿司匹林、保泰松和扑热息强,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退烧药的临床应用指南与规范
退烧药的临床应用指南与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
当我们发烧的时候,退烧药成为了解除不适的重要工具。
然而,合理正确地使用退烧药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退烧药的临床应用指南与规范,以帮助您正确使用退烧药。
一、理解退烧药的机制退烧药作为一种解热药物,主要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来实现退烧效果。
常见的退烧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常用的退烧药之一,它能够通过抑制前脑中枢解热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从而减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退烧的目的。
二、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使用退烧药在选择使用退烧药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需要使用。
一般来说,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并伴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
但对于体温较低或症状不明显的情况,我们应尽量选择其他的退烧方法,如物理降温。
三、合理选择退烧药种类与剂量在选择退烧药种类时,我们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大多数人,但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年龄较小的儿童,应谨慎使用。
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选择其他合适的药物。
在使用退烧药时,更应注意遵循正确的剂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不超过1克,每日总量不超过4克。
对于儿童,剂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调整。
超过剂量可能导致药物性损害,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四、了解退烧药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虽然退烧药在帮助我们退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风险,但只要合理使用,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应注意退烧药的禁忌症。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沉积过多会引起严重肝损伤,因此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禁止使用。
同时,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也不宜使用,以免加重过敏反应。
五、合理应用退烧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退烧药时,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遵守用药时间间隔,不主动增加剂量或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指导
2011-11-30 16:41 来源爱爱医分享到:
布洛芬因其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与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并列成为解热镇痛的三大支柱药物。
1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
1.1药理作用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本药用于治疗痛经的机制可能是应用其对前列腺素的抑制,使子宫内压下降、宫缩减少的作用。
治疗痛风,但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
此外该药还对胃、肾组织原型(生理性)环氧酶(0X1)有抑制作用,所以服用本品后,可出现胃酸分泌增多,胃粘液分泌减少,胃、食管张力降低,肾血管流量减少等症状。
1.2布洛芬常用制剂普通片剂、缓释制剂、固体分散剂、另有膜剂、软膏剂、注射剂等。
2 布洛芬的主要临床应用
2.1 用于骨科常见病症的治疗布洛芬对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较为理想。
对病程短、症状轻、中度的病例,布洛芬疗效甚佳,其在抑制疼痛的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而对于病程长,症状严重的病例疗效相对较低,尤其对某些类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晚期,诸多关节已出现畸形及关节间隙明显变窄者,疗效较差。
布洛芬对于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肌劳损、肌肉筋膜炎及坐骨神经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肌肉筋膜炎、韧带炎等原因引起的颈肩痛、肩周炎疗效良好。
但是,对于神经压迫所造成的疼痛疗效不甚理想。
2.2 用于镇痛布洛芬的镇痛效果不及吗啡、哌替啶(杜冷丁)类镇痛药,对创伤性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均无效。
但对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痛经等慢性钝痛均有良好效果。
且毒性低,无成瘾性,故应用广泛。
2.3 其他布洛芬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至正常,但对正常人体温无明显影响。
近年来有报道,布洛芬还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虹膜睫状体炎、控制眩晕症状。
3 常见的副作用
布洛芬的副作用:16%长期用药者,可出现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呕吐。
一般不用停药,继续服用可耐受。
出现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者不足1%,1%~3%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嗜睡、耳鸣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见的还有下肢浮肿。
瘙痒是布洛芬副作用最常见的皮肤反应之一,并可发生斑丘疹、药疹以及光敏性皮炎、脱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水疱。
4 布洛芬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 布洛芬与阿司匹林抗炎、镇痛药布洛芬和阿斯匹林药性相克。
布洛芬抑制阿斯匹林抗血栓作用的发挥。
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的最基本药物之一。
布洛芬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物,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疼痛的对症治疗,目前市售的许多非处方药物中含有该成分。
最近研究发现,布洛芬等其他解热镇痛药物如果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能会降低阿司匹林防治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二种药物作用的位点相近,会引起竟争性抑制药物疗效的作用。
但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调整服药时间加以避免。
研究表明如果在服用普通阿司匹林以前8小时、或者30分钟以后服用布洛芬就不会对阿司匹林的作用产生影响。
问题是目前市售的阿司匹林多为改良的肠溶剂型,其目的是减少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肠溶剂型吸收慢(大多在服用后3~4小时才吸收),不象普通阿司匹林服药后在胃内马上吸收。
从药理学推断,如果在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前5小时、或服药后5小时服用布洛芬就不会对阿司匹林的疗效产生影响,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4.2 布洛芬与葡糖胺在常规关节炎治疗中辅之以葡糖胺有助于强化布洛芬缓解疼痛疗效,从而有可能相应减少服用布洛芬的剂量以及因服用该药而产生的胃不适副作用。
近年来葡糖胺已广泛应用于关节炎治疗,并多次被证实能显著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而相关的药理学研究也发现该药有助于减缓骨关节炎的病变进程、修复骨骼和软骨损伤以及减少炎症等,但迄今尚不清楚葡糖胺本身是否具有阻断疼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