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复习课课件
《高二哲学复习》PPT课件
a
12
例4、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这些古训对我们有何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 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懂得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就要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
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
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事情
做过了头,也是达不到目的的a。
a
2
知识结构
唯 联系
物 辩
发展
证
法 矛盾
孤立 形 而 静止 上 学
片面
原因 状态
趋势
内因
外因 量变
质变 前进性
曲折性
a
个人成长重视内因,不忽视 外因,中特社会主义把内外 因结合起来 办事适度,重视积累,适时 飞跃,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 结合起来。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困难。
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要深化改革发 展自己。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 们建设现代化的条件。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增强我们自力更 生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对外开放又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消化和吸 收,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
10
例2、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踢向世界杯 ,米卢功不可没。如何正确看待看米卢的 功绩?
高二政治学考复习课件: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共20张PPT)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
(2)特点: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D.人们可以改变联系的客观性 (2)特点: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B.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D.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一切 ②矛盾的对立即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用全面观点看问题。
C
例5、如果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人
类社会,也不会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这说明( ) P61
B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例6、量变和质变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62
A 事物的量变一定能引起质变
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C 事物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所以量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D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含义:对立和统一。 (2)①矛盾的统一即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贯的属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 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哲学复习课件 PPT
12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精神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13
电影《 画皮》 的主题曲《 画心》 中唱到:看 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 一阵风一场梦,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 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歌词体现的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局限性:二者都把 意识当作世界的本 原,其根本观点是 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 范围而言,它对人 们认识的发展有一 定借鉴意义。
11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6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p12 唯 物 主 义 基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三种基本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 两种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
8
近代 形而 上学 唯物 主义
进步性: 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 认为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原子 了唯物主义。 是世 局限性: 界的 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 原子 ) 本原 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唯心史观(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高二哲学上册复习PPT课件
辩证的 唯物论
唯物的 辩证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 原因与结果关系 系
整体与局部关系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发 内外因关系原理 展 量质变关系原理
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原理
联学系习理实论际的 目三的条哲全线学在上于(册应自分用己为。 两如、大果社块你会,能辩应生证用活的马、唯克 物证些思,际建学论法原列说问设们,,理宁明题。从和每,主一,唯一每义个那)中物块一的两就请任的有原观个要同选辩哪理点实受 应到一从称原原赞理理,名就,称算每、有条相了 关、系几明普原系概方实分的遍理两念法际成东,至个、论五绩西越原意个。越深少以理义方被多刻能上内、面你,,联的容联去说越你 把的实握成际。绩。就越并大作。简 要分析毛。泽东
含义
联 系
观 点
方
普遍性 客观性
世 界 的 状
唯物 辩证法
总总 观特
构
成
法 多样性:因果、整体与局部 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点征
运 动
观点
发 展
规
含义
律 客观性
态
对立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怎
么 样
形 而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实事
孤立的观点、方法
求是 与Βιβλιοθήκη 上静止的观点、方法
解放
学
片面的观点、方法
思想
建构哲学体系,掌握主干知识四 从哲理发散实际
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
(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 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复习ppt课件
注意分析事和把 握事物存在和发 展的各种条件P56
P55
观中从 随把事 意握物 性事固
物有 切的 忌联
法
原 :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P57
的 联 系
用 联 系 的
坚持整体与 部分的统一
整体与部分 的辩证关系
理 : 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要求 :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P58
观
观 点 看
识
第
从 何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六
而 实践与认识的辩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课 来 证关系(原理1)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
求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阻碍作用
索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
真 理 的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导
什么是哲学
生活与哲学模块
哲学与具体 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 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
课
题 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百
舸
争 流 唯 唯物主义 的物
思主
想
义 和
唯
心
主
义 唯心主义
生活与哲学模块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高二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三课矛盾复习课件1课件 旧人教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是: 联系、发展、矛盾
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是联系的 根本内容,是发展的动力;联系是事物 矛盾的表现形式;发展是事物矛盾运动 的最终结果。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 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 就是对立统一 。
甲
对立
乙
统一
某一事物的矛盾
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是否是一回事? 二者是什么关系?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对此你有何理解?
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温家宝]: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 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 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 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 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什么叫两点论、两分法?什么叫一点论?其实 质分别是什么?
两点论、两分法是指认识和分析问题时既要 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 要分析两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面之间的统 一。其实质是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一点论。就是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 或只看两面之间的对立,忽视两面之间的统一,割 裂对立与统一。一点论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 对化。其实质是片面看问题的方法
[10:54]
[温家宝] 你提到一个让我非常感到担心的问题。 我曾经讲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 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 定,甚至政权的巩固。 [11:37] [温家宝] 处理好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和管好通 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方才我说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但是这 是很难实现的,而且必须实现。 [11:38]
高二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结论:自然界中的事物人是类按产照生以自后身大所自然固处有处的留下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了有人自类己活动的的起痕源迹,和那发么展人类 历史,它们都是统一的产有物生没质之有世后以自人界然的的界意组的志存为成在转部与移分发?展 (即自然界是物质的).
《圣经》上说,上帝是造物主.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 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植 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 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 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a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劳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动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复习第三课 一: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哪个派别
①世界本质是绝对精神(黑格尔) ②心外无物(王守仁)
③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象生) ④ 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朱熹) ⑤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⑥水是万物之源(泰勒斯)
⑦万物是我们的表象(叔本华) ⑧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杜威) ⑨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⑩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⑾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⑿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
(3)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 没有意识。
得出结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上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山东新泰一中高二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13高考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三十六课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高频考点一 核心突破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 含 物都与周围其他 义 事物有着这样或 那样的联系 客观性 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三十六课
(3)联系具有条件性、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 的联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既要树立全局 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 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三十六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 主观随意性 。 提示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 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 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 时间 、 地点 、 条件 为转移。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三十六课
解析
本题材料选取人与自然的关系,知识立意是运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联系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情感立意是尊重自然 和爱护自然,反对人为地破坏自然。本题是限定性知识 (收敛性)的论述题,相对降低了难度,但在运用知识上要 求深度。解答时,首先按要求写出联系的观点的三个内 容,然后与材料中的生态问题结合起来。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哲学9.2复习课件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 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 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 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
原理小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相互联结
联系
相互转化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与普遍性
(共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任
何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回顾
•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 哲学上的联系和事物的具体联系 • 哲学上的斗争和政治术语上的“斗争”
请每组派 一名同学到 黑板前默写 以下内容, 其他同学在 下面默写。
Part 1
默写内容
1.矛盾同一性、斗争性
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市场调节(消极作用)会造成:资源浪费、经 济波动、分配不公 经济生活找根本原因:生产力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道理没有永远正确的, 事情没有永远错误的。变化发展
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 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 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 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二政治必修4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 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 基本问题。
从实际出发
人们 的思想
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思 维
符合
存
我们应 在
( 如何做?(
主 观 )
脱离
客 观 )
从主观出发
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不可知论
马克思认为: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 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归纳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 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谁为第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意识以 外的一切 事物如: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等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
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 展的始终。
泰勒斯
王夫之
贝克莱
小结: 重点
唯物主义
哲是
思维和 存在的
何者为第一性
唯心主义
学 什 关系问
可知论
的么 题
有无同一性
基
从生活实践看:
C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高二哲学(上册)复习课件
28、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 须做到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理论观点
C、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D、把个人的愿望作为立足点
9、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 的统一,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从客观上看,这 是因为( ) ①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
意识能够反作用 于客观事物
重视
精神
力量
树立
方法 正确
正确意识促进 论 意识
客观事物的发展
克服
错误意识阻碍
意识 错误
客观事物的发展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不等于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哲意 学识 基的 本关 问系 题问 :题 物 质 和
(1)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究竟 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主要方面
伯乐《相马经》书曰:“良马额部隆起,像一 种蜘蛛的日角,四个蹄子犹如垒起的酒药饼。” 一天,他的儿子按照书上讲的这些特征去“相马 ”,结果,他双手捧着一只癞蛤蟆兴冲冲地回家 向父亲报告:我也“相”中了一匹马。
17、伯乐的儿子这种 “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 A、唯物主义
C、经验主义
B、本位主义 D、教条主义
答:②③⑤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 A 意识 ❖ C 矛盾
√B 运动 D 物质
2.人造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说明( )
❖ 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 B.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 C.人类可以创造规律
❖ D.人类在规律面前可以为所欲为
3.下列关于哲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价值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学说 C.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高二政治 哲学基本原理及方 ppt
(1)①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市没有沿袭传统经济 发展道路,没有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而是因 地制宜走富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 在工作中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该市在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抓好示范,面上推 广,点面结合,相互促进。 ③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要求人们用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该市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集 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该市在集中力量抓经 济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生态、社会等和谐发展。
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 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 法 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 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 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 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 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 互转化。 方 法 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 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 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上述材料包含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 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 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 植技术指导和服务,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 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 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 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 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 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较好的经济 效益,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 物发展的指导作用。
高二物理课件高二《哲学常识》课件
高二物理课件高二《哲学常识》课件这些课的下载方法是:右键目标另存为或右键使用网际快车下载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揠苗助长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创造必要条认识事物的本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的根本任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原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一)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二)坚持发展的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高二期中复习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一)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实践的特征(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实践的特征(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实践的特征(三)第三课综合课实践的特征(四)轻松学习(知识框架)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一)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二)量变与质变量变和质变量变与质变同群众实践相结合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走进高中新课程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注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