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专用参考论文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关于信贷操作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外部的一些约束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要对信贷操作问题要充分进行准备,使风险达到最低程度。
近年来,关于如何管理以及提高操作风险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大进步。
国外和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国外研究现状西方的商业银行发展现有三百多年,对风险管理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了。
如果发现风险过高,则须慎重考虑是否发放该笔贷款。
除此之外还生成了一系列信用分析模型:资产组合管理模型、CART结构分析模型、ZETA分析模型、Altman的Z计分模型、KMV模型。
巴尔肯霍尔等学者(2009)认为如果要发放贷款给借款者需要必要的抵押品来进行担保。
但是有些贷款人是缺少有效的抵押品的,这时可以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这种方法是可以替代抵押品的。
Addrea Cremoninoyan研究了操作风险的计算方法,入手点是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出发的,计算操作风险的方法是在研究各类损失数据之后的。
Chapelle认为在样本的检验中那些过大的阈值数据,要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将极值理论作为指导,使观测数据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Desmoulins是运用了定量模型,是针对损失的数据通过统计与概率提出了新技术,可以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
Anthony Peccia指出了运用模型课进行管理操作风险,这样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利用模型来分析自身承受的风险情况。
Ariane在研究操作风险时,建立了风险框架,分析了风险的管理流程、战略、环境等,因此认为必须做好绩效管理、激励的方式以及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开展,这样才可以使风险管理流程达到最优化。
Roberu在研究之后提出了数理经济的表达式,由于操作风险的类型是不同的,可以度量操作风险和分配资本金提供重要依据的,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必须细化风险。
(二)国内研究现状张运鹏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制度性分析,结合了媒体中报道的一些数据建立了操作损失数据样本,而且还和国外对操作风险的数据收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发现我过在操作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农信社申论范文
农信社申论范文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服务农村经济,更是为了服务广大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信用社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信贷、投资、资金运作等方面的风险监控,确保风险可控,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保障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
其次,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研究和监测。
农村金融市场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农村信用社需要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调整自身的业务和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农村信用社还需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测,及时发现市场的问题和风险,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再次,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服务意识。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需求调查和了解,及时调整自身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最后,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员工是农村信用社的重要资源,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服务水平。
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总之,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为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109411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11-02信贷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整体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其信贷管理,控制风险的发生,有助于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但结合实际,却发现现状下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及各项政策制度落实方面。
[1]为了使农村信用社会信贷管理得到有效强化,现对“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意义重大。
一、农村信用社相关内容概述(一)农村信用社定义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属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之一。
当中,存款为负债,而贷款则为主要的资产,此外其中间业务则为转账结算的办理。
农村信用社以直接的方式参与进了存款货币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
农村信用社最为突出的是“合作”,经合作机构将个人资金筹集,实现互帮互助,并最终使其存贷业务以及贷款业务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2]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和农村、农民经济密不可分。
因农业生产是分季节性的,所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便有所差异,基于此状况,贷款的数量、规模均会受到影响,因此农民往往很难获得贷款方面的支持。
但从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经济生活考虑,又不得不为农民解决资金上的问题,为此农村信用社的成立及发展便对农民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而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农民经济发展有着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联系性。
(二)农村信用社特点第一,由农户及农村其他个人集资组合而成,作为一种合作式的金融组织,主要遵循“互帮互助”的原则。
当中的业务经营,则是通过民主选举,进而让社员所指派的人员进行经营及管理,并且需要对社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社员代表大会是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利机构。
第二,基于农村信用社中,其主要资源来源于:其一,合作社成员所缴纳的股金;其二,合作社成员存留下来的公积金;其三,合作社成员所吸收到的存款。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摘要:在当前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监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业态发生重大的全新变化,防控金融风险成为攻坚战之一的大背景下,文章结合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查找了前瞻性、专业性、独立性等“六个不足”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四个转变、一个强化、一个践行”的应对策略,逐步推动风险管理由虚、大、空、弱向实、精、高、强转变,提高农村信用社管理风险水平,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增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转型升级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深化改革,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明显提升,缓释和抗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整体上保持着稳健发展的态势。
在当前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技术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并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工作现状从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工作看,整体上存在着组织架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条线建设滞后、风险合规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风险管理有效性不足等现象,远远不能满足战略转型发展、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监管日益严格的要求,机制和工具建设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无论从流程设置上看,还是从资源配置上、机制构建上看,离监管部门要求、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职责定位上,存在着缺位、错位、越位现象,直接表现为虚、大、空、弱,岗位设置和资源配置不够科学,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要求有很大差距,不能很好发挥风险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业务发展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六化”现象,即日常工作的报表文字化、风险评审的过程化、风险管理滞后化(风险管理更多地处在事后环节,滞后于业务发展流程、滞后于政策形势)、风险监测评估的主观化(风险管理凭经验、主观认识较多,专业性、量化的风险管理较少)、风险管理的孤立化(没有建立与各条线、各部门联动运作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能有效融入到业务管理中,甚至与业务管理相脱节)、风险合规管理粗放化(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职责为一个部门,没有建立一个基于数据和事件基础上的精细化的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合规评价体系)。
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面临金融问题其论文
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面临的金融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担负着筹集农村闲散资金,配合国家政策,维护农村金融秩序,调节农村金融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八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信用社在维护国家的社会、金融稳定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村信用社在自身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问题,本文将从金融角度以罗山县为例,分析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金融问题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264-02背景:农村信用社,又称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主要负责农村地区闲散资金的收集,同时开展有小额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手中的富余资金越来越多,而农民金融意识越来越强,原先简单的储蓄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农村金融市场逐渐起步,广大农村地区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期,众多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战略,进驻农村,农村信用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危机,本文从金融角度,分别对农村信用社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金融问题1.1外部环境1.1.1农民金融意识普遍偏低。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广大的农村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有了积蓄,然而,中国现在的农民还处在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低下的阶段,因此,现阶段中国农民金融意识还很薄弱,对金融产品的认识也很缺乏,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对于额外结余普遍采取储蓄的态度,这就很大程度浪费了农村信用社的其他金融服务功能1.1.2资金外流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行,大量农村闲余资金被抽送往城市,数量众多的国有商业银行进驻农村,而农村信用社在吸收存款方面很难与这些大银行抗衡,作为农村资金的另一个“抽水机”的邮政储蓄,也通过其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吸收走了农村的大量闲散资金。
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探讨论文
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探讨论文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及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2003年全行业扭亏为盈,是改革形势最好的一年。
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原因、体制原因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这些困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与发展,而且制约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对策1996年农村信用社和农行脱钩以来,农村信用社在各级政府和人民银行的监管与政策扶持下,通过自身加强管理,各项业务得到较快发展,为支持“三农”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原因、体制原因和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困难和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与发展,而且制约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服务的水平。
时至今日,农村信用社已出现大面积亏损,所以农村信用社改革迫在眉睫,产权归属是改革的核心内容。
因此,本文理性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使其走出经营困境,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一、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畅,产权归属不清1、我国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受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和指导,自1996年与农行脱钩以后,农村信用社受县联社、地级农金体改办和当地人行“三位一体”的监督和管理,但自律组织迟迟不能建立,新型管理体制不明晰,造成了管理断层,致使形成基层社管理出现错位、越位等混乱局面。
2、体制不畅源于产权不清,产权是个人和组织的一组受保护的权利,它包括占有、使用、处分、收益四项权利,产权决定着财产运用上的责任和收益。
目前我国农信社产权不明导致了以下问题:第一,产权制度残缺、产权虚置、产权主体错位。
论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论文
论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精细化管理被逐步应用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在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环节中,通过在不同层面的沟通和写作,农村信用社最大程度地实现精细化管理,全面建立“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新型管理模式。
精细化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合规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是指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远景和目标,通过系统的规划方法,在经营管理各层面形成一个有共识的精细化管理行动纲领,并将纲领准确快速地转化成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以持续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农村信用社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与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是对企业精细化管理行为的引深和运用,它对农村信用社客服粗放经营、运用数据技术进行业务经营、成本和风险控制,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稳健经营、提高效益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的最终经营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而经营管理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最终效益获得。
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把农信社经营管理与经营目标统一起来。
管理要出效益,作为农信社来说,就是要实现既定业务经营目标,获取最大效益。
而效益获得与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同时,如何把业务经营过程与经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是企业能否获得最大效益的关键。
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然后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寻求最大收益的方案,依靠精细化管理来实现这个经营目标。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合规经营、防范风险的需要。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已经呈现多元化并上升到层次。
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实行风险管理的精确化,进行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
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返回
(四)、论证过程
• ㈠、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 • ㈡、完善管理体制,落实省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 管理责任。 • ㈢、建立以效益为目标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机制。 返回
㈠、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
• 1、认识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特点。 • 2、加紧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建设。 • 3、进一步搞好增资扩股工作。 • 4、建立规范的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 • 5、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返回
(五)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1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年第6期“农村信 用社管理体制研究” • 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年第9期“认真做 好深化农信用社改革工作” • 3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年第9期“增强农 信社发展力的政策取向”。
三、论文结束
• 我的论文答辩演 示完毕,请大家 批评指正。谢谢 大家。
二、论文介绍
• (一)、论文题目 • (二)、选题动机 • (三)、中心论点 • (四)、论证过程 • (五)、参考文献
(一)论文题目
•
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返回
(二)、选题动机
• 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是我国金融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和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农村金融体制的新要 求,努力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农村 信用社在改革工作中稳步发展,实现支农社会效益和自 身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 标。 •
返回
(三)、中心论点
•
本文根据当前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信用社体 制改革进行了论述,提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 完善管理体制,落实省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责任, 建立以效益为目标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机制三条改革方 案,努力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农村 信用社在改革工作中稳步发展,实现支农社会效益和自 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农信社会计基础工作着力点文论文
关于农信社会计基础工作的着力点分析摘要作好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基础工作,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成败,笔者从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农信社会计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由于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使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致使会计工作被削弱,影响业务工作,甚至引发各类案件。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结算体制不健全。
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营业网点辖内同城票据交换以及辖内往来核算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然而农村信用社县级以上都没有自己的独立结算系统,这大大影响了客户的结算方式,同时也阻碍了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
当前农村信用社结算以县级联社营业部为主,县级以下营业网点不参加人民银行的同城票据交换,这势必影响到客户的资金周转。
结算资金中转时间长,客观上滞压了客户资金。
农村信用社自身没有相对健全的清算机制,导致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公”存款客户的压力加大。
农村信用社结算科目和凭证不规范。
目前,农村信用社结算一般不使用“县辖往来”科目,而用“特种转账凭证”进行转账收付,无形中隐藏了很大的会计风险。
(二)执行会计制度不完善。
一费用收取的标准不统一,特别是不按照规定收取支付结算业务手续费最为普遍。
二用“特种转账支付凭证”办理汇兑业务所支取的手续不完备。
三开立和使用账户不规范,给信用社的信誉和社会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监督基本管理制度落实机制不到位。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会计内控管理制度的连续性方面受到较大影响。
各项会计制度、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内控管理制度、会计操作规程和行业内部的会计监管制度等尚未完全形成。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奇缺,使农村信用社在岗会计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较差,多数会计人员没有系统地进行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缺乏,造成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论文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摘要 2003年农村信用社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安徽省是全国第2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地区,改革工作是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的。
由试点到大范围推广,从统一法人制改革到股份制改革组建新型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但改革目标是否实现?如何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所以全面评价农村信用社改革对于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改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指标客户覆盖面可持续性一、引言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
作为农村领域几乎唯一的一家正规金融部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关系到三农问题以至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问题。
我国农村信用社从1951 年开始组建以来,一直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发展中。
2003 年6月起的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更侧重于产权制度建设和治理结构的完善,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配合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农信社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已历时七年,改革的初步成果已经显现,那么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评价改革的绩效问题至关重要。
绩效一词往往是指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某种行为努力的结果,它不仅是以货币计算的收人,也包括个人或集团表达对现状满意程度的所有指数。
改革的绩效问题也就是改革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所以本文界定改革绩效是改革的效果,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
安徽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省份,在此我们对安徽省农村信用改革的绩效进行研究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
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分析(一)改革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对于此次改革成效的评价指标,其选择标准在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这就需要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纳入到整个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之中来看,农村金融资源保有率的提高才是检验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否成功、农村金融绩效的首要标准。
法律毕业论文范文(五份)
法律毕业论文范文(五份)
内容摘要
本人在农村信用社从事基层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近年来信贷业务品
种逐渐丰富,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一项金融工具,在支农服务中逐渐起到重要的作用。
信贷人员在办理抵押贷款时能严把抵
押担保人资格的审查、抵押资产评估、抵押物登记等重要关口,但抵押贷
款的风险仍不容乐观,突出表面在法律风险上。
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研究
信用社抵押贷款法律风险的表现,构建其防范对策,对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解决扶贫与追求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自己长期在基层信用社工作经验积累,分析了近年来本地区
贷款质量变化数据和调查根本原因,找出当前信用社抵押贷款办理中存在
的问题,分析信用社抵押贷款法律风险的主要表现,找到法律风险风险的
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抵押贷款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抵押贷款;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目录
一、抵押贷款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形式1
(一)抵押担保真实性风险1
(二)抵押担保的有效性风险1
(三)抵押物不足值的法律风险2
二、形成抵押贷款法律风险的原因分析2
(一)抵押程序存在瑕疵2
(二)抵押物本身的风险3
三、抵押贷款法律风险防范措施4
(一)强化信贷人员法律素质4
(二)规范抵押贷款操作程序4
(三)确保贷款主、从合同有效5
(四)审查抵押人的抵押担保资格5
(五)与市场紧密结合加强贷后管理5
结论5。
农民专业合作社论文[共五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论文[共五篇]第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问题也日益显现。
如何化解“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辛苦” 的困局,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研究的热点。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农业经营主体多、生产规模小、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组织化程度低。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解决三农难题,提供了一个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
建设新农村,既要借助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提高广大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生产和生活中一系列困难,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也要借用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提高广大农民的管理民主能力,同时也可以从合作社的成长过程中学习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从而确保新农村建设圆满成功。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要长期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通过国家政策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的稳步健康发展,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需要合作农村生产力。
农业要建设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的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最新的尝试和探索。
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
面对规模较大的工商资本,农民要提高竞争力,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必须走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的道路。
农村信用社如何参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论文
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参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0-0224-01摘要: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对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做出新的规划,重申了农行、农发行、邮政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开放了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竞争对手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特点,农村金融市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即将来临。
那么,农信社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本文试图对此作出探讨,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当前,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形势非常严峻,挑战亦前所未有,农村金融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
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地位受到威胁,市场份额正在缩小。
以前是“三农”主动选择农信社,现在转变为“三农”有了更多选择金融服务对象的余地。
显然,农信社曾经的主导优势不复存在。
一、农信社农村主力军地位不能动摇“立足社区、面向三农、服务中小”是农信社的市场定位,对于“三农”的扶持,永远是农信社发展的主旋律。
农信社出生于这片土地,成长于这片土地。
多少年来,农信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这一观念已根植于“三农”的心中,对于“三农”的金融服务永远是农信社发展的动力。
所以,农村金融市场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还要进一步巩固,要继续强力打造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巩固农村阵地。
面对时代和市场新的变化,农信社应找准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由于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三农”的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农信社的思路应紧跟时代的思路,跳出农业的圈子看“三农”。
二、对原有产品更新、再造升华,创新出适应当前市场的产品继续做好并大力推广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的同时,不断创新农户贷款的品种。
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一旦遇上雪灾、冰雹、洪水、养殖业疫情等灾害,农民便陷入困境,甚至威胁到生存,偿还贷款便无从谈起。
农村信用社论文范文参考(2)
农村信用社论文范文参考(2)农村信用社论文范文参考篇2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摘要: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营机制的逐步理顺,省级联社经营运行趋于稳健,外部监管力度加大。
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财务管理,建立符合现代化金融企业要求,适应改革新形势的财务管理机制已成为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落后陈旧的农村信用社财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的提高。
农村信用社要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改变观念,追求新的完善盈利理念,明确财务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中心。
农村信用社应利用综合业务网络平台,加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机制。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设想国际国内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我国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面临日益严酷的竞争和挑战,怎样从市场经济的新视角、从金融体制等外部条件审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和发展战略,重视资金的使用、筹措和管理,已成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观念陈旧,未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时至今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仍不完善,勤俭办社的思想较为淡漠,铺张浪费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使本来就很困难的信用社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同时,目前信用社的职工绝大多数是农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子弟兵”,受体制问题影响,人员只能进不能出,不论盈亏,工资比照农行执行,奖金、福利攀比商业银行,这种状况大大降低了信用社的活力。
农村信用社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由于体制改革的不顺和管理方式的落后,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财务制度中五花八门,各行其是;个别农村信用社主任利用手中的权力乱批乱花,变相列支费用,浪费现象严重;财务行为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各个环节的制约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起一支现代金融文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财务指标数据失真,信息扭曲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的探讨
are
adopting internal reconstruction with purpose of
winning in the future.Under the industry trend,after years of extensive expansion,the
an
as
has
an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layers in the
area
ffmancial
economic catalyst in China rural
and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rural economy growth,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 for
chapter we may view the future picture of RCC’s management model in details.Chapter 6 mentions the discusses latest news in RCC’S and tasks and
reconstruction;
第二部分(第2章一第5章)
第二章,共3节,主要论述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各个时期行业管 理的特点,分析行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农村信 用社发展的制约,提出了理顺行业管理关系对帮助农村 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争取政策扶持、制定长期发展战 略、整合行业资源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共5节,主要介绍了德国、美国和日本合作金融体系的 情况,归纳总结国外成熟合作金融体系成功发展的主要 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的 有益借鉴。 第四章,共2节,主要介绍了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体系改 造的背景、内容和方向,通过介绍和分析,提出国有商 业银行组织体系改造思路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行业体制改 革的有益借鉴。 第五章,共3节,主要对农村信用社经济、社会环境,竞争对手, 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外合作金融体制特点和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体系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未来农村信
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论文
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论文论文报告: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一、引言二、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三、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机制的基本构成四、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运作模式五、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一、引言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国农村金融的推动者和服务者,对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也逐渐得到完善。
本文将对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农村居民存款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
通过建立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保障农村居民存款的安全,并减少农民在金融业务上的风险。
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增强农民的金融素质和金融意识。
三、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机制的基本构成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机制主要包括保险基金、存款保险税、监管与管理机构等。
其中,保险基金是保障农民存款安全的重要保障,存款保险税是建立这一制度的经费来源,而监管与管理机构则是实现存款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管的主体。
四、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运作模式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保障机制、基金筹备和管理监督三个方面。
在保障机制方面,农村信用社要通过资产信息报告、存款保险税及保险基金存管等方式对存款进行保障。
在基金筹备方面,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定期缴纳存款保险税,并及时提高基金规模,以应对各种风险。
在管理监督方面,监管机构应定期对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保证制度有效运作。
五、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需要加强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提高监管和管理的水平,完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等方面。
具体来说,需要加强立法,明确政策和制度的法定性;加强监管,提高监督和处罚力度,防范金融风险;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五个案例分析:1、某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触发情况2018年某村农村信用社发生经济问题,存款保险基金被触动。
哲社立项论文(大全5篇)
哲社立项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哲社立项论文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改革创新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众多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较长、机构网点较多、服务面积较广、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Abstract: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s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 of many characteristics.关键字:信用社发展一研究的目的和背景中国当下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关于农民的问题,作为农民,想要自己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其根本出路依旧是他们的本业农业,所以他们会更多地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
现代的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关键环节是金融问题。
而且在当前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的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或者“三农”中的核心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三农”问题的发展牵动着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数以万计的农民,所以在农村,就必不可少需要有维持经济发展的纽带——金融机构,以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可是现实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农村的人均金融机构数量,却大大的低于城市的数量,最根本的是,通过这些机构给农村信贷投入量的总量相对不足。
我们都知道农村是一个需要金融支持的地方,这样一来就不会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益处了。
现今,中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的商业银行主要分布在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城市,还有部分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准备减少或者准备撤出农村及不发达的城乡,可是在这些地方对金融的需求力度远远高过那些发达的地区,由此一来,无疑是对他们经济的一种打击。
在现有我国体质下,需要由受到制度特性、经营范围的局限、资金来源上的限制、经营受环境制约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来担当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可是现在,在社会公众中却体会不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政策性命题,直接表现为金融机构支持的不完备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的不协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农村信用社中,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社会对一个机构的要求,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跟进时代的要求,才可以在现代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针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对策
概述:农业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想要更好的去激活农村的经济,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把农村的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基础,他也是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的经营漏洞和政策上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上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对农村的金融形势的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2010年1月,中央颁布的第7个“一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了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村中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不断的涌现出来,农村信用社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家独大局面。
再加上农村居民对于投资渠道的不断增长,使得在未来的一些年中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更加的关注自身的改变以及怎样可以持续的在农村的金融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刻不容缓
1.改革是应对农村金融多元竞争格局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多元化的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渐的形成,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有农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随着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的出现,我国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也在新农村的金融形势下不断的出现,并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另外,一些外资的银行也已进驻到了我国农村中去。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就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形势,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未来的必然选择。
2.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我国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中,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的分布式比较广的,可以说我国的金融服务覆盖到了千家万户,农村信用社和我国的农业联系紧密,和农村的关系贴近,和农民的感情深厚。
在农村,许多的经济活动都和农村信用社有一定的联系,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了广大农民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些都说明农村信用社是适合为“三农”服务的一个金融机构,这在我国的金融形式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和作用。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改革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各项改革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信用社的法人治理并没有从本质上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是有原来的合作社转向现代的金融企业的,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就会出现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制度要求的现象,由于并没有从实际上建立起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导致激励和约束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并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就使得股东会以及理事会不能对于信用社的法人代表进行有效的监督,最终出现了“一长独大”的现象。
2.人力资源存在“断层”的现象
目前在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中,都出现了人力资源“断层”的现象,它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点:第一,年龄型的断层,在工作人员的队伍中出现了整体的“大龄化”的现象;第二,知识型的断层,在这批队伍中比较缺少对于计算机、法律和金融等等一些专业比较在行的人才;第三,人员配置的断层,在一些乡镇的信用社和分社中,电算化以及会计的人员比较缺乏,这样就使得电算化的报表质量有一定的问题,使得现代的金融业务只是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存、放和汇上;第四,人员素质的断层,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处在关键的时期,由于缺少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大部份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在经营和核算上的水平比较低,这就很难去适应现代的金融企业的需要。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在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上,只有进一步明确产权的关系,把对股金投入更加的规范化,同时把股权的结构进行相应的改善,把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愿的投资者引入到机构中去,建立起对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下的法人治理的结构,对于社员的股权意识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进行强化。
制定相应的权力制度去完善法人的治理机构。
根据信用社章程的规定,按照权力、决策、经营和监督这四个层次,研究和制定相应的“三会一层”的工作职责和权利制度,把对于法人的制度和监管更加的科学化。
2.加强信贷管理,优化资产质量
首先,要优化贷款的增量,把握好准贷款的投向,把新增的贷款风险降低。
要想做好这些,信用社首先要解决好市场的定位问题。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是农村,要把支农的贷款投放总量和覆盖面达到一定的高度。
对于一些非农的贷款,最好是锁定它的余额,进行强力的清收,并在每年进行压缩。
在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的包放、包收、包管和包效益的责任制度,把对于负责人的责任制度更加的完善。
其次,盘活贷款的存量,在信用社实行定期的统计分析和监测,这样就可以防止存量的贷款劣变;创新不良的资产清收和保全盘活的手段,保证清收的处置效果。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打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要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去进行,使他们不仅熟悉银行的业务,同时也要掌握和应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懂得怎样去推动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把好高管人员的准入关。
在选择高管的人员时,首先要考虑他的政治可靠性以及业务的精湛程度,还要选择一些勇于创新的人才。
把选择高管的机制更加的健全,使其更加的公证、公平,有目的和计划地去选择企业中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类型。
最后,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
在员工上岗之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员工的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把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加强,在高层的管理人员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
总之,提高培训对工作能力提升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4年第4期
[2]楼海淼:再论农信社深化改革——对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战略思考—浙江金融2009 (9)
[3]李爱喜:农户金融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