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兴旺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根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开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兴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拟高,往往使这些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开展中国家的高。
(2)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课时:介绍地理学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培养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 教学重点:地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 教学内容:
- 什么是地理学?
- 地理学的基本领域和研究内容。
- 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第二课时: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理解地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
-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 教学内容:
-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 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哪些层次?
- 地球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形成原因。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使用模型和图表进行解释。
第三课时: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认识地球季节的形
成原因。
-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季节的形成原因。
- 教学内容:
-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什么?
-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什么?
- 地球季节的形成原因。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使用动画和图片进行演示。
...
(依次编写其他课时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按照教材的章
节顺序进行排列)
课程评价
- 课程评价方法: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 评价工具:笔试、口头回答问题、观察记录等。
-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教案第一课单元导入与全册导读
研究目标
- 理解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了解本册教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教学重点
- 理解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
- 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准备
-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
-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并进行简单
的讨论。
2. 展示本册教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解释相关概念和知识。
4. 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引发学生对地理学
科的兴趣和思考。
5. 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布置相关预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地理学的定义
和研究对象。
同时,通过展示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
发散思维,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地理
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2.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注重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城乡人口流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世界人口增长历程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认识。
2.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增长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口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国情认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内容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在探究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第1节人口分布(第2课时)教案
《人口分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出示图片和视频:“尼罗河流域卫星影像”师:从第一幅灯光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可能的答案)能看出城镇的分布情况,也能间接的表示人口的分布状况。
师:该地区人口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图中区域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聚落和人口分不主要受水源条件影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分布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讲授新课】(板书)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以分为哪两个大的方面?生:(可能的答案)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师:自然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呢?我们来看图片板书:1、自然因素出示图片:“世界人口分布图”师:上节课我们说过,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这一规律体现了些自然因素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中低纬度热量适中,沿海地区气候较湿润,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体现了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出示图片:“世界人口分布图”师:说出图中四种人口稀疏地区的类型,分析该类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生:(可能的答案)四种地区分别是沙漠地区、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和雨林地区。
都属于气候恶劣的地区。
出示图文资料: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西藏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约250万年前,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位于非洲北部。
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
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
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
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区。
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3.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的增长(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2)时间差异(3)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思考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时,人口数量最多。
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相对最多(如图中A点);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相对最少(如图中B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如上图):a 出生率;b 死亡率;斜线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2)表现(3)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
思考 为什么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答案 年净增人口=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虽然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故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
探究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及人口问题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2018年元旦,全世界人口总数达74亿4 444万3 881人。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图1,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答案第一阶段:农业革命之前;第二阶段:农业革命期间;第三阶段:工业革命之后。
2.每个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答案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
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低。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之后:人口数量更多,人口增长速度又有明显加快。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解释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及所采取的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什么变化?明确: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有变多的,有变少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最直观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二、新授(图片展示:世界60亿人口日)老师: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安南抱着一个小孩。
老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都要亲临现场?学生: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
老师: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
从这个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数量,并且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请大家计算一下,今年世界人口大概达到了多少?学生:约65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特点并掌握判断依据。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教案一、课标分析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A、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B、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C、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D、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分析”,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注意这点。
二、教材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三、学情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教学设计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人口”的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章节:第一章一、教学目标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二、教学重点: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新课教学]: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度---60度地带最为集中。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的以内的沿海地区。
(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1)东亚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部。
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2)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3)欧洲西部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4)北美东部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3.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1)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1)高纬度地带---严寒2)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降水量极少(2)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3)气候适宜地区----中低纬度地区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3.水源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时
P5[读图思考]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
高 低 高 传统型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低 低 低 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欧洲、北美、澳
现代型 经济起步早,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快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生产力状况 自然环境与经
社会与文化的变化 “三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世纪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 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业化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增长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 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亚非拉 传统型 许多国家经济呈快速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还较高,但死亡率降低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我的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
战以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育观念转变 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新教材教案】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教学设计
教案:《第一节人口分布》教学设计【教学指导】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重点和难点:重点,人口分布特点;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策略:分层教学(A识记、B理解、C应用、D探究)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教材图1.1卫星影像世界地图导入。
〖教学过程〗一、世界人口的分布(A识记)(略)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读教材1.2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要点如下:1、分布特点: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大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教学活动2: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读教材1.2、图1.3等材料,分别从全球、距离海洋远近、海拔、人口稠密度、大洲(地区)、人口大国等角度,说明世界人口分布的具体特点。
要点如下:2、分布状况(具体表现):(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是北纬20°-60°地带归为集中。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4)从人口稠密度来看: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5)从大洲和地区来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从国家来看:截至2018年底,世界上有印度、中国等13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C应用)(详)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和图像,分别说明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要点如下:(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①过于寒冷、干燥和湿热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如沙漠地区、高纬度地区和热带雨林区等。
必修2人教第一节 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案)教材分析:本节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作为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几大热点问题,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同时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铺垫。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节教材选用的图表、活动、案例较多。
这就强调对学生的读图、析图(坐标图、柱状统计图)和处理数据信息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表等资料。
教学目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相关材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 借助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利用图表、案例、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达到以上知识与技能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并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人口增长三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新课导入(幻灯片1-5):图片,文字导入。
(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人口爆炸的压迫感,提起兴趣,接着抛出问题: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以此进入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学习。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教案)
拓展延伸: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原因:东部多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
社会原因:东部工农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历史原因:东部开发早,西部开发晚。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老师问题。
看书自主学习、讨论并填表
学生自主讨论、总结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引起学生对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思考
讲授新课
一、人口的分布
用PPT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看人口分布图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组讨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教师点睛】
看图分组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进行点评,给学生一个及时的反馈,对所提问题进行总结。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世界人口分布教材讲解清晰,因此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引用这些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延伸能力。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20°—60°;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范围内。北半球人口稠密,南半球人口稀疏)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是哪里?
(人口分布密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这四个地区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分布稀少区:高山和寒冷地区、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地区。)
2.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通常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内容标准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教材分析】本节以一个“卫星影响世界地图”这一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以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问题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本节讲述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和特点,阐述自然、人文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在讲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时,教材采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本节共有两个标题:“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一个标题聚焦世界人口的分布。
教材先安排图1.2“世界人口的分布(2014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发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接着从纬度、距海岸远近、海拔三个方面,利用数据进一步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在描述人口分布特点之后,本节第二个标题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制约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诸多影响因素。
这样层层深入,由浅人深,有助于学生掌掘比较完整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另外,课后还有一个“活动”教学和“自学屋”。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二)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关系:人口与空间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综合思维:分析人口分布中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并设计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在基本知识讲述过程中,注意区域性的差异,并结合具体区域的情境、案例和活动设计,使学生将基本知识与区域特点结合,深化对区域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
济发展状况
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
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
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
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
影响
高岀生,高死亡,
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
增长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高岀生,低死亡,
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
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
育观念转变
低岀生,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活动]P7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
历史阶段原因
岀生
率死亡
率
自然增
长率
增长模
式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
的能力很差
高高低原始型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
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高低高传统型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低低低现代型
3•我的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 •板书设计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増长率
| 「时间上的变化]
人口増长模式及真转变卜根痒療因:主产力耶平
" L空间上的差异J
原始型f传统型〜现代型
累例血芬兰人口増怅棋式的转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