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文化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文化研究综述
作者:李平邴建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9期
渔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对现今社会的启迪不可小觑。

本文对渔业文化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概述,内容涉及到渔业文化的定义及其分类等,另外也介绍了几种独特的渔业文化。

在文末提出了国内渔业文化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渔业文化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文化之星,在人类的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

它不仅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且能够推动渔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渔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渔民的需求,渔民们发展渔业旅游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此可见,休闲渔业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一种时尚。

而对渔业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对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渔业文化的概念含义
关于渔业文化的概念,学者们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一)渔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到渔业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渔业文化同样具有类似的发展特质,其核心理念是指以捕鱼生产为主轴,以捕鱼行为所派生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为支点,涵盖物质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文化总和。

(三)渔业文化,广义而言是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人与经济水生生物、人与渔业、人与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关系与成果。

比如有关渔神信仰、渔船渔具、渔歌、渔号子、渔风渔俗、渔业伦理、渔业法规与制度等文化事项。

狭义而言,渔文化主要指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上述三种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渔业文化是指人类在渔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同其它文化一样,渔业文化同样具有丰富的内容,渔业文化不仅包含鱼文化,而且包括有关贝类、蟹类、虾类、藻类等其他渔业经济生物的文化事项。

二、渔业文化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渔业文化的分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渔业文化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按地理位置不同进行分类
中国的渔业文化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可以分为海洋渔业文化和内陆渔业文化两类。

1、海洋渔业文化
按照前文对渔业文化的定义,可以将海洋渔业文化定义为:人类在海洋中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中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海洋渔业文化涉及到沿海渔民生活、海洋渔业生产、海上贸易交通及有关海洋的口头文学、心意民俗等诸多领域。

中国具有绵长的海岸线,因此中国的沿海地区也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所以各沿海地区的海洋渔业文化也不尽相同。

但是总体上我们还是可以将海洋渔业文化分为海洋生产文化、渔家生活文化、海洋信仰与禁忌、海洋民间节庆文化等。

海洋生产文化主要包括:海洋渔业生产工具、海上作业制度、生产口号等。

渔家生活文化则有:衣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习俗文化以及行旅文化等。

海洋信仰主要是指渔民对海洋神灵的信仰。

龙王就是中国渔民最早崇信的海神。

另外还有对妈祖、瘟神等海神的崇拜。

而且一些地区还有其独特的海洋生物信仰。

如山东蓬莱一带信奉“老赵”,即鲸鱼,又称“老人家”、“赶鱼郎”。

渔汛期鲸鱼在海中追食鱼群,渔民随其后撒网,一定会有收获,渔民以为遇到了财神,这样正迎合了民间信仰的财神赵公明,所以称“老赵”。

闽南地区也有蛇崇拜,《史记》中即有记载:“常在水中,故断其发,纹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其伤害也。

”闽人断发纹身,正是出于对蛇的崇拜。

海洋禁忌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告诫人们应该禁止同某些“神圣”的东西或“不洁”的人和事物接近,以避免招致祸灾。

渔家禁忌是为了祝吉去凶,这些民俗信仰的物质基础正是海上艰险作业本身。

海洋民间节庆文化主要是指一些特殊的节日文化如蓬莱的渔灯节、舟山的国际沙雕节、象山的开渔节等。

2、内陆渔业文化
与海洋渔业文化对应内陆渔业文化可以定义为:人类在内陆江、河、湖、泊等水域地区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在我国内陆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江河湖泊,而当地的人们利用其优越的资源从事渔业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也就相应的产生了其各具特色的渔业文化。

这些各具特色的内陆渔业文化可分为渔业生产文化、渔家生活文化、信仰与禁忌、民俗节庆文化等。

渔业生产文化主要涉及生产工具、生产作业制度以及生产口号等。

渔家生活文化主要有衣饰文化、饮食文化、交通文化、居住习俗、口头文学以及舞蹈游戏等。

在原始时代,人们相信世间万物都有魂灵,认为江有江神、河有河神,因此就产生了强烈的崇拜思想。

后来也就逐渐的积淀成了独特的信仰崇拜文化。

如很多地区都有祭祀妈祖的习俗。

与信仰有关的还有渔业文化禁忌:如吃鱼籽时,不能
说“我一口怎么吃这么多鱼”。

捕鱼时,切忌说“船翻了”之类的话。

吃鱼时,也不能随便说“把鱼翻过来”等等,否则会被认为是断了大家的财运,或被认为不吉利。


(二)按渔业客体种类分
按照渔业客体种类可以将渔业文化分为鱼文化、贝类文化、珍珠文化、蟹文化等。

1、鱼文化
鱼文化是渔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关于鱼文化著名民俗学家、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给出了最为系统、完整的描述。

他认为鱼文化“系指以人类有关鱼的认知、阐释、幻想、沟通等精神与心理活动为主的精神文化,具有突出的哲学的、审美的、信仰的成分。

它不仅以无形的精神形态存在,例如鱼的神话、传说、巫术、禁忌等,而且也以静态的物质形态和动态的风俗活动而显现出来,例如各种鱼的文化造物和社会习俗与仪典等。

作为鱼的观念的再现,‘鱼文化’超越了对食物资源的简单追求,鱼往往作为某种理念或信仰的符号,具有果腹之外的象征意义”。

2、贝类文化
贝类文化也是渔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采集贝肉作为食物。

在人类早期社会贝类曾充当最早的货币,被广泛使用。

如《说文·贝部》中:“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而且贝类与宗教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双壳类中的砗磲就被列为佛经七宝(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珍珠”,不同佛教经典中的七宝可能有些差别)之一。

俗称凤尾螺、神法螺的大法螺以其高贵神奇的外形,以及其用作鸣器时发出的悠扬浑厚的号角声,被视作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神圣供品。

伊斯兰教信徒每年都要到圣地麦加朝觐,是时每人的颈项上都须挂一串新制的马蹄螺串珠,以示虔诚之意,年年如此。

以贝类为原形的艺术创作也层出不穷。

从贝壳中,建筑师、画家、工艺师们获得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即以数枚叠加的贝壳为造型,这一奇特的构思使其成闻名于世的建筑。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贝类拥有着某种难以尽说的文化色彩。

无论是新石器晚期的仰韶半坡彩陶文化(距今7000年)和黑陶文化(距今4600年)中,还是诸多贝丘遗址(距今7400年至4000年)中,都能反映出这种文化线索。

3、珍珠文化
珍珠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与珍珠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珍珠文化主要包括:珍珠历代的采珠活动与采捞方法、多神崇拜与祭祀活动以及有关珍珠的传说典故等。

珍珠具有悠久的历史:澳洲和美国的地质学家最近发现,在距今约2亿年前,就有了珍珠这种生命体,他们在石灰岩中发现了珍珠的化石标本,经考证,确定其生存年代是三叠纪,这些珍珠残骸的碎片是有叠状鳞片的痕迹。

我国自古就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环北部湾地区所产的珍珠就是典型的南珠。

该地区的珍珠文化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该地区自先秦两汉时期就已有采珠活动产生,知道现在从未停止过。

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创造了大量的采珠工具与采珠方法。

在秦汉至唐宋,人们采捞珍珠方法主要是拣拾、潜水和以绳系身采捞,方法较为原始,采捞工具除了船只外,仅是竹篮、绳子而已。

明清时期除了沿用早期的传统方法外,还出现了用锡制弯管进行水中呼吸、耙网和扬帆兜取等方法采珠。

采珠技术大大进步。

明清时期的采珠工具除了船只外,则有耙网、珠刀、大桶、瓦盆、油铁木柜等。

这里大海茫茫,风浪莫测,种种自然灾害和海中鲨鱼、毒蛇的攻击给采珠活动造成很大的威胁,使人们产生了种种畏惧心理,只好求助于冥冥中的种种神灵,由此出现了许多与采珠民生产和生活有关的神灵崇拜和祭祀活动。

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主要有:海神崇拜、龙崇拜、雷神崇拜、飓风神崇拜、天妃崇拜、伏波神崇拜以及孟尝神崇拜等。

4、蟹文化
文化是精神财富,也是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

蟹文化泛指人们对蟹的一些认识,包括利用。

蟹是一种颇有个性的动物,腿多名也多。

宋代傅肱的《蟹谱》载:“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容,则曰无肠。

”雅号也多,有“铁甲将军”、“无肠公子”、“横行勇士”、“含黄伯”等。

我们可以将蟹文化分为蟹之喻、蟹俗语、蟹谚语、蟹馔、蟹诗、蟹画、蟹联、蟹谜及蟹传说等九个方面。

蟹之喻:螃蟹坚甲利足,横行逞凶;常借用于骂民贼、贪官。

蟹俗语有牛吃蟹、老蟹、撑脚蟹、大闸蟹坐飞机——悬空八只脚等。

蟹谚语有“九雌十雄”、“九月团脐,十月尖”、“立了冬,影无踪”、“小雪前,闹踵踵”等。

蟹馔比较有名的有天津的“金钱紫蟹”、“熘蟹黄”,广州的“芙蓉蟹片”、“脆皮炸蟹螯”、“姜葱炒肉蟹”,山东的“蟹黄鱼翅”,江苏扬州的“蟹肉狮子头”、“蟹黄汤包”,镇江的“清炖蟹粉狮子头”,浙江的“敦煌斗蟹”等。

我国历代文人骚客也都留有咏蟹的诗句,如苏东坡的“但愿有蟹无盐州”,黄山谷的“一腹金相玉质,两螯秋江明月”,曹雪芹的“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凹红脂块块香”,陆游的“蟹脂暂擘馋诞堕,酒绿初倾老眼明”等。

关于蟹联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清代末年,松江知府出了一个上联:“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两江总督张之洞以螃蟹为题,对了一个绝妙的下联:“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民间的蟹谜语也是俯拾皆是,如“身披盔甲,目中无人,手举钢刀,一向横行”等。

关于蟹的奇闻趣事也不少。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关中无螃蟹,偶收得一蟹,怖其恶,以为怪物,人家每有病症者,则借去悬门户”;接着他开玩笑说:“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三)按民族分类
按民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少数民族渔业文化与汉家渔业文化。

少数民族渔业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比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渔业文化有达斡尔族、赫哲族、京族等。

少数民族的渔业文化往往都会有其区别于汉族的独特文化色彩。

比如赫哲族寓教于乐的叉草球游戏就是赫哲族所独有的一种渔业文化。

京族至今还保留着的“见者有份”的“寄赖”习俗也是京族的一种具有其独特民族文化色彩的渔业文化。

当然汉族也有其形式独特的渔业文化。

各种渔船、渔具,独具风采的渔谣、渔歌、渔谚,与众不同的渔家服饰,奇特的婚丧嫁娶等等都是渔业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另外还有一些古老的民俗活动如踩街、对歌、抬阁、挂鱼灯、舞龙灯、跑马灯等。

(四)独特类型的渔业文化
学者们还对一些独特的渔业文化做了研究。

这些渔业文化可以归纳为渔业美食文化、渔业生态文化与休闲渔业文化等。

渔业美食文化是指与水产品有关的美食文化。

它主要包括海鲜文化和江鲜文化等。

上文提到的蟹馔就是渔业美食文化中的一部分。

如戴玉红、沈林宏介绍了靖江江鲜美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色高效发展。

马斌、何恒斌对如东区域独特的海鲜文化做了一定的研究。

林正秋对温州的饮食文化及其海鲜名菜做了研究。

夏海明探讨了如何打造海鲜美食文化旅游精品的问题。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渔业生态文化就是指渔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与提供给他们生产生活资料的江河和谐相处的文化。

卫银栋、梁福兴分析了平乐县渔业生态文化和桂江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休闲渔业文化是指利用渔业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规划设计成提供给人们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渔区文化产业。

解亚萍在《浅谈海洋休闲渔业文化开发》一文中,对我国的海洋休闲渔业文化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三、问题及展望
基于以上的文献综述,近年来渔业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国内对渔业文化的研究仍旧存在以下两个严重不足: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比如对渔业文化的定义,在理论界仍未达成共识;对渔业文化的分类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现在的渔业文化开发却很少用到渔业文化研究成果。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渔业文化理论研究本身不够成熟;第二是研究者主要以传统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为主,实证研究不足。

因此,对今后渔业文化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学科体系。

基础理论研究是渔业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对渔业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演进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创新研究方法,重视实证研究。

要在借鉴外国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另外对该领域的研究应着眼于现实,采用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的方法,这样才能体现渔业文化研究的实用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