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七步诗历史故事
七步诗历史故事《七步诗》的故事发生于三国时期。
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的正月曹操病死洛阳后,他的儿子们便开始争夺王位。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王后卞夫人亲生的有四个:他们是老大曹丕、老二曹彰、老三曹植、老四曹熊。
由于曹熊早早就死了,因此,王位争夺基本上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之间展开。
而三兄弟中,最有心计和手腕的是曹丕。
曹丕虽然文才、本领都不如三弟曹植,但他贿赂了一大批重臣,曹操一死,曹丕赶紧把先王的灵柩运到自己坐镇的邺城,急着以卞王后的名义,立自己为魏王。
曹丕掌权后,最惧怕的人就是三弟曹植,因为曹植天资聪明,文采飞扬,在文化人中具有很高的声望。
老二曹彰只不过是一介武夫,不足为患。
当时,前往邺城奔丧的兄弟都到了,惟独曹植没去。
曹丕终于找到了杀人的借口,他立即下令猛将许褚带兵到临淄,将曹植捉到邺城,质问曹植为何不来奔丧。
曹植心中暗想:“你早有杀我之心,来是死,不来也是死,我又何必送上门来?”不过嘴上还是领罪说:“臣罪该万死!”王后卞夫人在一旁直落泪,她一向疼爱曹植,就求曹丕念在兄弟情分上,饶他一命。
曹丕见母亲反对,也不便硬来,就心生一计说:“先王在世时,你不是常炫耀自己的才华吗?现在我要当堂验证,限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出来。
”曹植战战兢兢地回答道:“请皇兄出题。
”曹丕想了想就说:“既然我和你是兄弟,那就以我们兄弟为题赋诗,但诗中不准出现兄弟的字样。
”曹植终于长出一口气,从地上爬了起来,猛然想起小时候家里煮豆子的情形,于是每走一步,吟诗一句,全诗共六句,未到七步,诗已作成。
全是如下:《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一听,泪水夺眶而出。
曹植明明是把哥哥比做豆萁,把自己比做豆子,燃萁煮豆,这不正说明哥哥要杀弟弟吗?曹丕幡然省悟:我能容得天下,如何容不下一个亲弟弟呢!当场赦免了曹植。
虽然对曹植的封地进行了削减,但仍然将曹植封了个安乡侯。
曹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顺利躲过一劫。
七步之才的成语故事及释义
“七步之才”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能。
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一起来看看成语故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1、七步之才的成语故事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
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
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曹操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一些拥护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好话,最后终于促使曹操改变主意,立曹丕为魏世子。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尽方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
曹植生性随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几次遭到曹操处罚,从而没有机会使曹操改变对他的看法。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
就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
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死。
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
今天限你七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
”“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
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
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
2、七步之才的成语故事材料【注音】qī b zhī ci【解释】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陈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有愧色。
”【用法】燃萁之敏出口成章3、七步之才的成语故事点评曹植的七步诗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七步之才的成语故事及释义
七步之才的成语故事及释义“七步之才”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能。
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一起来看看成语故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
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
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曹操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一些拥护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好话,最后终于促使曹操改变主意,立曹丕为魏世子。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尽方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
曹植生性随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几次遭到曹操处罚,从而没有机会使曹操改变对他的看法。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
就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
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死。
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
今天限你七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
”“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
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
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
【注音】qī bù zhī cái【解释】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陈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有愧色。
七步成诗的故事简短的
七步成诗的故事简短的1.简述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
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
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
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
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故事赞扬了曹植才思敏捷,并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黑暗。
够简单了吧?2.七步做诗的故事七步成诗的故事源于与曹植和曹丕,三国志中没有确切的记载,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原来文为: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文体为乐府诗,"九州春秋"中也有关于曹植七步成诗的记载.至于具体的环境或者是否是曹丕相逼就无从考证了,但是确实是描写兄弟相互残杀的情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最为精彩,写曹操亡故,曹操长子(真正的长子曹昂早夭与宛城)曹丕即位魏王,先逼死曹操四子曹熊.而后又用计削去了任城候曹章的兵权.只对临淄侯曹植不知道如何下手迫害,太尉华钦献计让曹植七步成诗,如果不成,则杀无赦.而且要以"兄弟"为题目,但全文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曹丕全然采纳.结果不想曹植真的七步成诗歌,技惊四座.曹丕哑口无言.少顷曹操正室卞夫人到,泪泣痛斥曹丕不应兄弟相残.于是曹丕把二位兄弟封到远地无诏命不得还朝.后来曹丕即位号魏文帝,追认曹操为武帝.仍对自己两兄弟不加封赏,曹章死,谥号任城威王.后曹植欲出征讨伐毋丘俭,也没受到重视,结果自己郁郁而终,死后谥号东阿王.副《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关于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查看七步成诗的含义>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家庭,父亲曹操不仅是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
与古诗有关的小故事三篇
与古诗有关的小故事三篇导读:本文与古诗有关的小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故事: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李白的故事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
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
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
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
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
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
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赠汪伦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名人故事之曹植七步诗的故事简介
【导语】曹植是三国时期⽂学家,作为建安⽂学的代表⼈物之⼀与集⼤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章典范的地位。
下⾯是©⽆忧考⽹分享的名⼈故事之曹植七步诗的故事简介。
欢迎阅读参考!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简介 公元220年⼗⽉的⼀天,天⾼云淡,阳光明媚,曹丕选择这天正式登基,代汉称帝,建⽴魏国。
正当曹丕神⽓扬扬地在⿎乐声中举⾏登基⼤典之时,却有⼀个⼈在暗地⾥伤⼼地哭泣,他就是曹丕的弟弟曹植。
照平常⼈家来说,兄弟能登龙位,开创天下基业,是何等伟事,应当喜极⽽泣才对,作为弟弟的曹植为何暗⾃神伤?他们兄弟间到底发⽣了些什么? 诸⼦夺嫡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都要选取⾃⼰的⼉⼦作为⾃⼰未来位⼦的接班⼈,以防⽌出现群龙⽆⾸的局⾯。
由于皇位仅有⼀个,国⽆⼆主,若皇帝仅有⼀个⼦嗣还好说,可以顺利继承,但历代君王嫔妃众多,⼦嗣也多,因此经常出现为争王位⽽兄弟相残的情况。
东汉末年,虽然汉王室衰微,曹操权倾朝野,贵为丞相,后官⾄魏王,因此⼀直在注意考察⾃⼰的众多⼉⼦,看谁能继承⽗业,乃或有朝⼀⽇,取汉王室⽽代之。
曹操⼦嗣众多(有⼆⼗五个⼉⼦),对诸⼦要求甚严,既要学⽂,⼜要学武,因此,⼦辈中⽂武全才、才华出众者甚多,在众多⼉⼦当中,最有能⼒竞争王位的主要是有曹昂、曹冲、曹植、曹丕、曹彰⼏⼈。
曹昂,是曹操众多⼉⼦中的⽼⼤,虽为庶出,但⽣母刘⽒早逝,从⼩就由正室丁夫⼈抚养长⼤,曹操也⼀直将其视为“嫡长⼦”。
曹昂聪明且性情谦和,品⾏好,深为曹操所喜爱,在他20岁时即举孝廉。
按正统,曹昂继承王位是顺理成章之事,然⽽天不假年,建安⼆年,张绣反叛,这位嫡长⼦随⽗王出战南征,曹军战败,在危急时刻,曹昂把⾃⼰的战马给了曹操,最后与典韦⼀同战死。
这样曹昂最早失去了继承王位的可能。
曹昂死后,曹操⾮常痛苦,只能在其余的⼦嗣中挑选王位的继承⼈。
这时,最早被曹操赏识的是曹冲。
曹冲聪明伶俐,五六岁时便因曹冲称象⽽闻名,⽽且宽仁⼤度,见到犯罪受刑的⼈就前去探询,了解其中是否有冤情,对平时勤勉⽽偶有过失的将吏,曹冲经常替他们向曹操陈情,请求宽刑。
七步诗 曹植的故事
七步诗曹植的故事
版本一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三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四
七步诗
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故事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别名陈思王、陈王,曹操之子,汉魏之际文学家,著有《白马篇》、《洛神赋》、《七哀诗》、《飞龙篇》等作品。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曹植七步诗曹丕和曹植本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成语七步成诗的典故说的就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这也是曹丕称帝后一个被人熟知的事情。
七步成诗,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
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七步成诗典故出处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
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
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
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
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故事赞扬了曹植才思敏捷,并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黑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意是:我们(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根所生,你煎熬我怎么这样急迫!曹植人物生平才气逼人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于东武阳。
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
当时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稳脚跟,缺乏固定的根据地,家属常随军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众多兄弟们一样,是在戎马倥偬的生活中度过的。
这种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击败了劲敌袁绍集团,攻克了其经营多年的邺城(今河北临漳),方才有所改变。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完整版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七步诗》的故事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曹丕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弟弟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廷中的政事滔滔不绝而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皇帝哥哥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忌之火油然而生。
他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曹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
许多大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有的说,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岂不是宫中一大害?有的说,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
正巧赶上一位大臣禀报,有人造反,图谋篡位。
曹丕认定弟弟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
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
”“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
”曹植胸有成竹地说。
“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Lu四声)菽(Shu)以为汁。
萁(qi)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写诗的故事
关于诗人写诗时候的故事1、七步诗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
2、忆江上吴处士有一次,唐代诗人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
那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那景色十分迷人。
贾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
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
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
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
那锣敲得十分响,贾岛愣是没听见。
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
他叫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
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
”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
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3、题都城南庄博陵书生崔护,文才、姿态、气质都很好,进京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
清明时节到城南游春,见一处庄园,园内桃花盛开。
他想进去观赏,园中却寂静无人。
他敲了敲门,有一位少女从门缝向外看,问道:“谁呀?”崔护答道:“我名叫崔护,是一个游春踏青的人,口渴了想讨杯水喝。
”女子听后,从屋里端了一杯水出来。
把院门打开,放了一个凳子,让崔护坐下喝水,自己却依着桃树伫立。
女子姿容妩媚靓丽,情意深沉含蓄,身后是一树盛开的桃花。
这画面简直让崔护看呆了,主动和女子说话。
可女子不肯答话,崔护只得告辞。
女子把他送到门外,然后似有憾意地走进院门。
两人虽没能说一句话,但已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想起去年的巧遇,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再次找到了那个庄园。
七步诗 故事
七步诗故事
《七步诗》的故事来源于中国三国时期,讲述了魏国诗人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一首诗。
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特别是同父共母的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
当时,魏国的曹操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王位。
曹丕想要整治他的弟弟曹植,于是他给曹植出了一个难题: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要治他的罪。
曹植明知道这是曹丕的计策,但凭借自己的才学,他还是从容地开始作诗。
他在殿上走了七步,念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达了诗人自身艰难的处境和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全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用喻贴切,形象感人。
尽管面对的是困境和挑战,但曹植的才情和机智使他成功地应对了挑战,并以此诗传达出他对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残酷斗争的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曹植是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七步诗》。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寓意深远的故事情节令人难以忘怀。
故事开始于曹植出使吴国的时候。
当时,曹植的兄长曹丕刚刚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成为了魏国的初始皇帝。
曹植在这次出使中希望能够争取到吴国的支持,巩固魏国的地位。
他精心准备了许多礼物和诗集,希望通过文学才华来打动吴国国王孙权。
曹植抵达吴国后,他亲自赠送了自己亲笔书写的诗集给孙权。
孙权看到诗集中的诗歌内容十分优美,深深被曹植的才华所吸引,他感叹道:“曹贤弟的诗作真是神乎其神,出奇入化!”孙权将曹植的诗集珍藏起来,并告诉曹植:“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我就将你的诗集视为天下第一。
”曹植接过孙权送来的玉杯,凝神思索片刻后,开始了他的“七步诗”之创作。
他行走在吴国王宫中的柏树下,每走一步,他都思考着如何能够写出一首堪比他之前作品的佳作。
第一步,曹植走向了王宫中美丽的花坛。
他站定,凝视着花坛中那朵绽放的牡丹。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涌动起感慨的情绪,他开始了他的第一句:“寒食东风御柳綵,驱羊驱鸡待至黄。
”这样的诗句,描绘了世间美好与无尽的希望。
第二步,曹植来到了王宫中的湖畔,他仰望着天空中明亮的月亮。
他想起了他曾经与妻子的幸福时光,心中涌动起深深的思念之情。
他继续写下第二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这句诗描绘了夫妻间深情厚意与家庭和睦。
第三步,曹植来到了一片茂盛的竹林之中。
他凝望着竹子摇曳的身姿,想起了他昔日的忧愁与苦难。
他默默地写下了第三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是对他自己坎坷经历的反思与怀念。
第四步,曹植来到了一棵古树下。
他仰望着树梢,思索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他写下了第四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是对时光流转与人事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第五步,曹植来到了一处庭园中。
他看着四季更迭,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景象,心中涌动起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七步作诗的曹植的故事
七步作诗的曹植的故事
七步作诗的曹植的故事如下:
一次,曹植被人告发经常喝酒骂人,他还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
但他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也没有招兵买马,要以阴谋反叛的罪名处罚他不能服众,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来治他的罪。
曹丕把曹植从封地召到洛阳,指着大殿上一幅“两牛相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死”的水墨画,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如作不成就要从重处罚他。
曹植答应后,未走完七步就作成一首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
相遇块山下,欻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和群臣都感到吃惊。
曹丕又说:“七步成诗还慢,要你应声而作。
”曹植说:“请命题。
”曹丕说:“你我是兄弟,以此为题,不许犯‘兄弟’字样。
”曹丕心想,成则罢了,不成便痛下杀手。
没想到曹植不假思索,应声赋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以“煮豆燃萁”为比喻,指责曹丕手足相残。
曹丕听后动了骨肉之情,深有惭色,也可能是怕世人耻笑,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只把曹植贬为安平侯作罢。
曹植以其超群的文才,逃过一劫。
《七步诗》虽救了曹植一命,但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最终在郁郁寡欢中死去,终年只有40岁。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得到了千载同情,而曹丕也就承受了千载痛斥。
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七步成诗的能力,所以就命他七步作诗。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曹植七步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相传曹植在东吴孙权宴会上,见到了孙权的美貌妹妹孙尚香,心生爱慕之情,于是在宴会上临时作了一首七步诗,表达了自己对孙尚香的爱慕之情。
这首七步诗以其简洁、深情、意蕴丰富而成为后世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源自《三国演义》,在小说中曹植因得罪了继母甄氏,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东吴投靠孙权。
在东吴期间,曹植与孙尚香有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而七步诗正是这段爱情故事的见证者和表达者。
曹植七步诗的内容简洁而深情,每一句都表达了曹植对孙尚香的爱慕之情。
诗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孙尚香的美丽动人;“草木有情,云雨有意”一句,则表达了曹植对孙尚香的深情之情。
整首诗情意绵绵,让人读来不禁心生感动。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爱情观。
在古代,文人多情,对美好的事物有着深厚的感情。
而七步诗正是曹植对孙尚香美貌和才情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爱情的真挚表达。
这种真挚的爱情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常见的,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大特色。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这首诗以其简洁、深情、意蕴丰富而成为后世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爱情观,也展现了曹植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
这样一首千古流传的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正如诗中所表达的那样,是一段真挚而美丽的爱情故事。
这段故事不仅见证了曹植与孙尚香之间的爱情,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
它以其深情而简洁的语言,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七岁做诗的曹植的故事
曹植七岁作诗的故事哎,你知道吗?古代有个超级神童,他就是曹植,曹操家的三小子,七岁那会儿就能写诗了,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从童话书里跑出来的情节,但人家可是真枪实弹地做到了!话说那时候,曹植还是个奶声奶气的小萝卜头,整天跟在哥哥曹丕后面跑,偶尔还会被老爹曹操的大胡子吓得直往娘亲怀里钻。
但你别看他人小,脑袋瓜子可聪明着呢,就像装满了星星的夜空,一闪一闪亮晶晶。
有一天,曹操心情倍儿好,就想着考考家里的孩子们,看看他们平时读书有没有偷懒。
结果一圈问下来,不是支支吾吾就是低头不语,曹操那脸啊,拉得比长白山还长。
就在这时,小曹植蹦跶出来了,眨巴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爹,我也想试试。
”曹操一听,心里那个惊讶啊,就像突然吃到了一颗甜到心里的糖,但还是半信半疑地问:“哦?你想怎么试?”小曹植也不含糊,张口就来:“爹,您出个题吧。
”曹操想了想,说:“那就以‘豆萁煮豆’为题,写首诗吧。
”这话一出,家里人都愣住了,这题目可不简单啊,得有点墨水才行。
结果,咱们的小曹植,就跟念顺口溜似的,一口气吟出了那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诗一出,全家人都惊呆了,曹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心里那个得意啊,就像自己又打了一场胜仗。
他一把抱起小曹植,胡子扎得小家伙咯咯直笑,嘴里还不停地夸:“好诗!好诗!我儿真是天赋异禀啊!”从此以后,小曹植的名声就在家里传开了,连街坊邻居都知道曹家有个七岁就能作诗的神童。
这事儿啊,就像一阵风,吹遍了整个三国,让人们对曹植这个名字,那是又好奇又佩服。
所以说啊,有时候,天才就是那么不讲道理,七岁作诗,这操作,简直让人直呼“666”!。
曹植七步诗的创作背景
曹植七步诗的创作背景话说在三国那会儿,有个大佬叫曹操,他家里头兄弟几个,个顶个的能耐。
尤其是他这个小儿子曹植,那文采飞扬的,简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曹操老喜欢这个小儿子了,心里头还琢磨着,这以后的家业啊,得交给他来打理。
可世事难料,曹操一走,家里头就乱了套。
他大儿子曹丕,那可是个政治高手,手腕硬得很。
曹丕一看,嘿,老爹虽然宠着曹植,但这天下终究得姓曹,得我来坐。
于是,曹丕就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老爹的班,成了魏国的头一号人物,也就是魏文帝。
曹丕一坐上龙椅,心里头就开始犯嘀咕了。
他瞅着曹植那才华横溢的模样,心里头那个不是滋味啊。
想着,这老弟万一哪天不高兴了,拉起一票人来跟我对着干,那可咋整?所以,曹丕就时不时地找曹植的茬,想给他点颜色瞧瞧。
有那么一天,正好赶上曹操的忌日,曹丕想着得给老爹办个风风光光的祭祀。
可巧不巧的,曹植这家伙因为处理点私事,给耽搁了,迟到了一小会儿。
这下可好,曹丕逮着机会了,指着曹植的鼻子就骂:“你看看你,连老爹的祭祀都能迟到,你这是不孝啊!”说着,就要把曹植给拉出去砍了。
这时候,旁边的大臣们一看,这哪成啊?赶紧上来求情。
曹丕心里头也清楚,这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杀人,影响多不好。
于是,他就想了个招儿,说:“这样吧,我给你个机会,你在这七步之内,给我作首诗出来。
作得出来,我就饶了你;作不出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曹植一听,心里头那个苦啊。
但他也知道,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于是,他就开始在脑子里头搜肠刮肚地想词儿。
还没等他走完七步呢,诗就出口了:“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诗一出,满场的人都愣住了。
曹植这是在拿豆子和豆秸来比喻自己和曹丕啊,说咱们俩本是亲兄弟,你何苦要这么急着害我呢?曹丕一听,心里头那个不是滋味啊。
他本想着给曹植点颜色瞧瞧,没想到却被曹植用这么一首诗给堵了回来。
这时候,曹丕的母亲卞太后也闻声赶来了。
她一看这架势,赶紧上来打圆场:“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兄弟,何必闹得这么僵呢?”曹丕一看母亲都发话了,也就只好顺水推舟,放了曹植一马。
曹植七步诗的由来
曹植七步诗的由来曹植的《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最为短小的诗之一,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欢迎大家阅读!史上有故事传说曹操入棺时,曹植因为喝酒忘记了时间,曹丕便抓住这个机会要杀曹植,而这时候曹丕的母亲卞氏为曹植求情,曹丕就卖了个面子给他母亲。
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处死曹植。
曹植临危不乱作下传世名篇《七步诗》。
诗中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曹丕对自己的残害与紧追不舍,曹丕听后,也觉得自己对曹植逼迫地太狠,心中惭愧便免去曹植的死罪。
一首小小的七步诗,却暗藏无限的杀机,体现当时权势斗争的激烈和残酷。
全诗语言浅显易懂,无需多加的解释便道出了“本是同根深,相煎何太急”的深刻含义。
又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曹植在当时的时势下是何等地凄凉和无奈,曾经被自己父王曹操所喜爱的文采,今日竟成了保命的’杀手锏,不知曹植心中是何种感想。
虽然曹植的《七步诗》暂时让曹植逃过一劫,但是曹植日后的日子并没有多好过,曹丕及其后代依然对曹植怀有深深的猜忌,常常给曹植施加压力,最终导致曹植忧郁而死。
曹植的这首《七步诗》不像他早期的作品那样处处充满着激情乐观和浪漫,而是表达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和对这些矛盾所引起的悲愤与无奈。
《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注释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七步诗 曹植背景故事
《七步诗》的故事背景:黄初元年,曹丕上位称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原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
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
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
深
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七步诗》的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曹丕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弟弟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廷中的政事滔滔不绝而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皇帝哥哥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忌之火油然而生。
他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曹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
许多大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有的说,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岂不是宫中一大害?有的说,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
正巧赶上一位大臣禀报,有人造反,图谋篡位。
曹丕认定弟弟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
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
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
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
”
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
”
“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
”曹植胸有成竹地说。
“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Lu四声)菽(Shu)以为汁。
萁(qi)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
”
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
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