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

合集下载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施工质量问题是广大市民十分关注的话题。

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市民的生活。

预防和处理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单位自身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细则和措施,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素质和技能。

2.严格选材标准:在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中,选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选择材料,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所选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要求。

3.加强监理和质量检测: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测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提高设计水平:市政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设计单位应当提高设计水平,合理布局和规划,避免设计上的缺陷和不合理性,为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5.加强沟通和协调: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处理措施:1.及时整改问题:一旦发现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应当及时整改,彻底解决问题,确保交付使用的道路和桥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严肃追责问责:对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可能存在的违规违约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给予严肃处理,形成惩戒和警示效果,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3.加强事故调查和处置:一旦发生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事故,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建立健全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质量监督制度: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质量监督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当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背景介绍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治,将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行车舒适度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 防治措施
2.1 设计阶段
- 细化设计要求:在道路建设的初期,精确制定设计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技术前期交流:在设计阶段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前期交流,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2 施工阶段
-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使用的道路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 加强施工组织: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保证各
工序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 防止施工工艺缺陷:对施工工艺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施工工
艺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

- 加强监督检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
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2.3 养护阶段
- 定期养护维修: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维修,及时修补损坏的
路面,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 加强交通管理: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减少超载车辆和不合理
交通流量对道路造成的损害。

- 强化环境保护:加强道路周边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和环
境污染对道路质量的影响。

3. 结论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的实施,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可得到有效防治,大幅提升道路使用寿命,保障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同时,
需要各有关单位共同协作,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影响着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以下是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的一些常见问题:1. 道路平整度不达标: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平整和压实,导致道路表面不平整,存在凹凸不平、坑洼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平整和压实质量,同时对道路表面进行及时修补。

2. 路面结构不合理: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不符合规范的路面结构,使得道路使用寿命减短,出现龟裂、剥离等问题。

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采用符合规范的路面结构。

3. 排水系统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道路排水的问题,导致道路易积水,影响交通和行人通行。

解决方法是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勘测和设计,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排水系统的监管。

4. 道路标线不明显:有些道路标线施工质量较低,导致标线不明显,影响交通安全。

应加强施工单位的技术培训,提高标线施工质量,并加强对标线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5. 道路砖砌不牢固:一些施工单位在道路砖砌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保证道路砖的牢固性,导致道路砖易松动、开裂。

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道路砖的砌筑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防治对策:1. 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质量问题。

2. 增加培训力度: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3. 制定严格规范:制定和完善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明确施工要求,规范施工行为。

4. 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加强沟通协调:加强施工单位、监管部门和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以上防治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治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市政道路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确保施工质量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会对道路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路面坑洞路面坑洞是指道路路面上的凹陷或坍塌区域,对于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造成路面坑洞的原因可能包括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基础不牢固及施工工艺不当等。

为了预防和治理路面坑洞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加强基础处理工作,确保基础坚实稳定;- 根据不同道路类别和流量设置合适的路面结构;- 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按照规范进行。

二、排水问题道路排水问题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不良的排水系统会导致道路积水、冰冻、坑洼等状况,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和舒适性。

为了解决排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合理设计道路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走;- 定期清理雨水沟和检查雨水排水口的畅通情况;-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控制,确保施工区域不会造成积水。

三、路面沥青龟裂路面沥青龟裂是指路面沥青表面出现裂缝,给道路使用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造成路面沥青龟裂的原因可能包括沥青配方不合理、施工温度不当等。

为了预防和治理路面沥青龟裂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适合的沥青配方,确保其耐久性和弹性;- 控制施工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进行施工;-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结论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对道路的使用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管理和预防性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这些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管理,确保道路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关于检查井周边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的防治办法在设计方面,应避开公交站台和路口曲化段,并根据地基承载力、荷载等情况设计检查井基础,使其与管道基础连成整体。

车行道检查井应采用质量可靠、技术工艺先进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检查井等,井框盖宜采用多防功能的井框盖,质量指标应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

施工前应做好放样工作,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控制井框盖标高和横坡度,确保路面与井框盖上表面平齐。

在监理方面,应加强对检查井基础及井身施工质量的检查,加强井框盖质量的验收,检查井框盖与井身的联结是否稳定牢固。

同时,要加强对检查井周围填充料的密实度、管道与井室接口的密封性、预制块拼装后缝隙中灌注填充料密实性的检查,并严格检查井室周围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否与井框XXX。

做好检查井施工各道工序的验收记录。

二、关于桥台背后下沉、跳车的防治办法在设计方面,对于软土地基,应进行沉降计算,当沉降大于规范规定时,应针对沉降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软土地基处理应根据地基情况、施工条件和国家规范选用相应方法处理,宜采用轻质材料,如粉煤灰掺快速增强固化剂、聚苯乙烯泡沫(EPS)等,并在桥台边缘与路堤坡角处加密处理。

台后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并严格控制回填质量。

桥台和路面提倡二次施工。

在施工方面,应控制粉煤灰、快速增强固化材料的施工及养护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搭板。

以上是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人行道基础结构层施工前应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混凝土侧缘石、人行道板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保证抗压强度不小于C30.3、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人行道板的平整度和水平度,防止出现松动、碎裂、沉陷等问题。

4、侧缘石的几何尺寸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类。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外观,还会危害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

而且,治理难度大,容易反复出现。

因此,预防是关键。

为了预防质量通病,工程人员应该按照精细化施工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符合工程实际、效果明显、经济合理的通病防治方法。

针对通用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和原因,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在通用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多、强度离散性大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是常见的质量通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于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问题,我们应该对模板进行有效密封,并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配制良好品质的混合料,选用合适的水灰比;分层浇筑,采用合适的振捣工具,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对大面积混凝土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浇筑时间过长的混凝土断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对于混凝土工程麻面、气泡多问题,我们应该控制原材料质量,级配、含沙量等应满足要求;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防止离析现象;振捣时要将振捣帮插入下层混凝土,并避免漏振或过振;尽量使用整体钢模,并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整密实。

对于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问题,我们应该对每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规格、质量统一;认真做好现场试验,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率,对拌合设备及计量设备定期检验,控制施工配合比;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振捣时间和振捣质量;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

对于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问题,我们应该确保钢筋骨架绑扎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不会使钢筋偏位;模板安装要牢靠,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作用下,不会产生位移跑模现象,导致保护层成型尺寸不标准;垫块质量应合格。

④墙身砌筑时,应饱满坐浆,砂浆强度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墙身垂直度和水平度。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的通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一、路面平整度差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2.加强施工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路面龟裂、沉陷市政道路上常见的另一个通病是路面龟裂、沉陷。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处理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造成的,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基材料和路面结构。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挖掘工程,要做好土壤加固和排水工作。

3.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排水不畅预防措施:1.在道路设计中充分考虑排水需要,确保路面坡度合理、排水系统畅通。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特别是对于沟渠和水井等设施的安装和管道的连接,要保证密封和稳固。

3.定期清理排水设施,确保畅通有效。

四、交通标志不清晰市政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不清晰是另一个常见问题,这给驾驶人造成困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志和标线的施工,保证颜色、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

2.加强标志和标线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并修复受损的标志和标线。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有路面平整度差、路面龟裂沉陷、排水不畅和交通标志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做好前期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更好地选择材料和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类.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仅影响工程外观,还危害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二是治理难度大,易反复。

质量通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

近年来,工程人员按照精细化施工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符合工程实际、效果明显、经济合理的通病防治方法.本措施对通用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通用工程1。

1 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⑴原因分析①模板拼缝不严,拼装后有缝隙,密封不严产生漏浆。

②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当.③振捣方法不当,振捣时间不足。

④浇筑时间过长,部分未振捣混凝土已初凝.⑵防治措施①支模是对模板缝进行有效密封,并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②配制良好品质的混合料,选用合适的水灰比。

③分层浇筑,才用合适的振捣工具,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④对大面积混凝土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浇筑时间过长的混凝土断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1。

2 混凝土工程麻面、气泡多⑴原因分析①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级配变化大。

②浇筑高度较高时,未设置串筒,使混凝土发生离析。

③振捣时局部漏振或过振。

④模板质量不高,表面不清洁。

⑵防治措施①控制原材料质量,级配、含沙量等应满足要求。

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防止离析现象。

③振捣时要将振捣帮插入下层混凝土,并避免漏振或过振。

④尽量使用整体钢模,并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整密实。

1。

3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⑴原因分析①进场原材料质量差异大。

②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

③振捣时间不足。

④混凝土构件后期养护质量存在问题。

⑵防治措施①对每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规格、质量统一.②认真做好现场试验,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率,对拌合设备及计量设备定期检验,控制施工配合比。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路基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填方路基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

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度,以保证新填路堤在坡面上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

否则予以洒水或晾晒。

3)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

4)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

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

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主要是路面开裂、纵横向裂纹、网裂、龟裂坑槽等。

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路面结构中,面层、基层和底基层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对材料质量、施工机械、铺筑工艺等要求也各不相同。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据以组织和指导施工。

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料场地点、采备及运输方式、堆放场地、各结构层的施工进度安排、机具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组织,采用的工艺和工序的衔接,特殊气候条件(雨天、高温)下的施工对策,以及自检要求和质保措施等。

编制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明确各种材料的各项质量标准和技术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要求,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和施工责任人,明确自检责任和自检人员,明确质量目标;同时,对关键工序采用的工艺、采取的措施等给予明确的事先指导,真正做到“施工有计划、工艺都知道、职责均明了,质量达目标”。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引言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道路工程涉及多个细节和环节,因此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

本文将讨论道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常见质量通病2.1. 坑洼不平坑洼不平是道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给车辆行驶带来不便,甚至影响交通安全。

造成坑洼不平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不牢固、材料质量不过关以及施工不规范等。

2.2.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路面出现裂纹现象。

路面龟裂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质量不过关、温度变化等。

龟裂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扩大,加速道路寿命的衰减。

2.3.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是道路通病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雨水无法迅速排除时,会积聚在道路表面,导致路面湿滑,给行车带来危险。

排水不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和维护不及时。

3. 预防和治理措施3.1.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是预防道路质量通病的关键。

其中包括:-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结构牢固、材料质量过关。

-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

- 实施质量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2.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防治道路质量通病的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对道路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 加强路面养护,及时修补坑洼和龟裂。

- 清理和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3.3. 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是治理道路质量通病的关键。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质量过关。

-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结论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保障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

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预防性维护和提高施工质量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道路质量通病,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安全、便利的道路环境。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指的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和存在的隐患,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桥梁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功能性能受到影响。

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和标准,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2.培训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完成施工任务的能力。

3.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4.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遵循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混乱和破坏,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处理措施:1.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质量问题,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跟踪检验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跟踪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加强施工质量检查: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机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质量问题。

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整改: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质量问题的整改,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整改,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5.及时修复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该及时修复施工质量问题,避免质量问题扩大和延伸,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概述道路工程质量问题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

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必须重视并解决这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坡面不平整在道路建设中,坡面不平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它会影响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为了预防这个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地基的平整度;- 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测和修正坡面的高低差,避免出现明显的不平整情况;- 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坡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结构缺陷道路工程中的结构缺陷可能导致道路表面塌陷或者产生裂缝,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预防结构缺陷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在道路设计和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结构,及时修复或加固存在的缺陷。

排水问题道路工程中的排水问题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不良的排水系统会导致道路表面积水,增加车辆行驶的风险。

为了避免排水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在道路设计中考虑好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设计;- 在施工中保证排水设施的质量和效果,确保道路可以快速排水;- 定期清理排水设施,防止堵塞和积水现象的发生。

材料质量问题道路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为了保证材料质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采购材料时选择有质量保证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的正规来源和符合相关标准;- 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更换存在问题的材料;- 注重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储存、保护和使用,避免材料受潮、变质或损坏。

总结道路工程质量是保证道路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通过重视并解决常见的质量通病,我们可以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只是一些预防措施的概述,具体情况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法规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实施。

以上是关于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的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人行道铺设1、沉陷开裂⑴现象预制人行道板铺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有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开裂。

现浇人行道铺面,也会产生局部沉陷、开裂,但比预制板数量为少。

⑵原因分析a、预制人行道板铺面基础强度不足是产生沉陷、开裂的主要原因。

在土基上设置5~10m黄砂、石屑或煤渣,作为承重层,强度明显不足。

b、由于人行道上各种管线的敷设和人行道宽度狭小,使土基和基层难以有效压实,导致日后发生沉陷。

c、预制板间接缝无防水功能,雨水下渗和冲刷,使垫层流失,铺面沉陷、开裂。

d、人行道上违章停车是造成人行道损坏的外在重要原因。

⑶预防措施a、加强基础,提高基础材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可用10~15cm石灰粉煤灰粒料作基础,再以砂(石屑)、或干水泥砂、砂浆作垫层,在其上铺设人行道预制板。

b、严格遵循先管线、后土基、基础、再作铺面的顺序施工。

对土基及基础进行有效压实,必须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

在碾压困难的地段可采用混凝土基层。

c、人行道铺面的施工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技术规程。

d、人行道铺面有临时停车需要时,铺面结构厚度应适应当增加。

⑷治理方法人行道铺面沉陷或开裂的地方应予翻挖,重作基层或垫层,调换破损的人行道板或浇筑新的混凝土铺面。

2、铺面板松动冒浆⑴现象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时,出现板块翘动、不稳,雨后冒浆溅水。

这种现象在彩色人行道板中,甚为常见,普通混凝土预制板中,亦时有发现。

⑵原因分析a、彩色人行道铺面板与基础之间的粘结层、未采用水泥砂浆,而用黄砂或石屑替代,使上下层间失去粘结;铺设面板时,水泥砂浆过干、过湿或已初凝,影响上下层粘结,也会使人行道铺面板松动。

b、用细粒混凝土作为粘结层,而铺面板未适量敲振,使其密贴;铺设面板时,面板与基础湿润不够,过于干燥,影响粘结力,造成松动、冒浆。

c、普通混凝土预制板下的垫层流失或走动,使面板翘动,而后冒浆。

⑶预防措施a、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程,精心施工,确保砂浆粘结层和面板的施工质量。

做到“砂浆准确配比,面板坐浆敲振”。

b、砂浆要作到随拌、随用、随铺,防止时间过长,使砂浆凝结或流动性不够,以确保面板平整密贴,与基层有良好的粘结。

c、采用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层的人行道铺面,要注意成品保护,刚刚完成的人行道铺面上,禁止行人或车辆行走,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使用。

d、普通混凝土板的基础要平整、密实,垫层厚度要均匀。

垫层可采用石屑。

其抗冲刷性较黄砂为好。

⑷治理方法翻掉松动的铺面砖。

凿去1~2cm的粘结层,重心铺以砂浆与铺面板;若采用找平层直铺预制板的,可见垫层清除或补充,整平后重铺。

3、彩色铺面板褪色⑴现象彩色铺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面层褪色,鲜艳程度不一,有明显的磨耗痕迹,影响美观,降低寿命。

⑵原因分析a、彩色面板表面应是1.5~2.0cm彩色混凝土,下面为素色混凝土。

但有的产品,只是在混凝土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彩色水泥浆或在混凝土初凝前洒些彩色颜料粉。

这类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经不起磨耗,很快显现底色,降低了彩度和明度。

b、无机颜料本身不易退色,但其与胶结料粘结的好坏,会影响色泽。

由于彩色混凝土强度低,不耐磨耗而褪色。

c、铺面被泥、灰污染,特别是酸碱性的物质,腐蚀性更大,易使铺面褪色。

⑶防治措施a、加强对彩色面板成品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规定要求加工生产,确保1.5~2.0cm 彩色混凝土的厚度。

b、必须保证彩色混凝土的强度,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成品采购应选择有信誉、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c、经常清扫,保持铺面板洁净。

4、现浇混凝土铺面拱胀⑴现象现浇混凝土人行道铺面沿纵向呈拱状隆起,严重时发生断裂,影响人行道正常使用。

此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夏季高温期间。

⑵原因分析a、低温季节竣工的人行道铺面工程未设胀缝或胀缝数量不足。

b、胀缝被异物堵塞,阻碍混凝土的伸胀,提高了热胀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铺面失稳,发生拱胀。

c、施工季节气温越低、胀缝间距越长、厚度越薄,上下层间越光滑,越易失稳。

⑶防治措施a、较低温度下竣工的人行道应设置胀缝,胀缝间距可参考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宜选较小值;或设置多贯穿板厚的缩缝,代替胀缝。

b、胀缝内的异物应彻底清除,填塞适用的填缝料。

c、重视胀缩缝的日常养护,防止阻塞,影响有效胀缩。

5、预制板尺寸偏差大⑴现象人行道铺面板的的平面尺寸和厚度的偏差超过标准,使铺面板纵、横向不齐,纵、横缝宽度不一,呈无规则的错位状态。

⑵原因分析制造预制板的模板磨损与变形是尺寸偏差超标的主要原因。

⑶防治措施a、应使用优质钢制模板,其材质与规格应符合标准要求,不宜采用木模、及塑模类模板。

b、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成品质量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上。

6、铺面纵横线不顺⑴现象人行道铺面板纵向不成列,横向不成行,缝宽不统一,影响美观。

⑵原因分析a、预制板平面尺寸偏差大。

b、施工要求不严,操作不认真。

⑶预防措施a、严格控制预制板成品质量,有专人负责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b、放线复核应准确,严格施工管理,坚持工程质量标准。

⑷治理方法由于预制成品尺寸偏差大引起的线形不顺,应按原结构调换合格的产品;因施工操作马虎未达到顺直要求者,可利用原预制品重新铺设。

7、铺面与构筑物衔接不顺⑴现象人行道范围内各种公用设施的检查井、开关、阀门等构筑物高出人行道面或低于人行道面,给行人带了不便,有时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法律纠纷。

⑵原因分析a、施工时不重视,发现问题未及时解决。

b、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协调不够,高程不统一,造成衔接不顺。

⑶预防措施a、市政、公用等设施的主管部门应进行有效协调,保证各项设施高程统一。

b、分期实施的各种设施应惯彻“后施工者接顺”的原则,避免构筑物与人行道衔接不顺的现象发生。

⑷治理方法a、对于影响行人通行的高出地面的构筑物应降低高程,保证平顺。

b、对于不可降低的构筑物可将人行道铺面抬高,予以接顺。

c、构筑物不能降低、人行道不能抬高时可将高出的构筑物以缓坡与人行道接顺,或者将高出的构筑物扩大升高,使行人及时发现和避开。

8、铺面灌缝不饱满⑴现象铺面板间的接缝。

中,黄砂、石屑或煤渣等填充料塞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填充料,导致人铺面板松动。

⑵原因分析a、扫缝填料不足,扫缝不认真,造成灌缝不满。

b、填料粒径大,容易堵塞缝隙,影响灌缝密实性。

施工时看上去满了,过一段时间下沉后又呈未满状态。

c、雨水冲刷,使填料流失,造成灌缝不满。

⑶预防措施a、重视填缝工序,确保所需工日和填料数量,作到认真灌缝、扫缝。

b、灌缝填料粒径要与缝隙宽度相应,避免上满下空。

联锁板扫缝后可进行轻碾,以利锁结。

填料粒径一般应小于5mm,并有一定的级配要求。

⑷治理方法加强养护,及时补充填料。

9、出入口处衔接不顺⑴现象人行道出入口高差太大,斜坡太陡,行人不便,非机动车通行困难。

⑵原因分析a、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方便。

出入口应尽量缩小与人行道的高差,力求用纵横向缓坡连接。

b、在施工上尽量做到接顺、接平。

10、铺面积水⑴现象人行道铺面排水不畅,雨后积水,影响行人通行、安全和景观。

⑵原因分析a、人行道铺面沉陷。

b、人行道铺面纵横坡超标。

c、人行道铺面低于侧石顶面,影响排水畅通。

⑶防治措施a、人行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度,以减少人行道铺面日后沉陷。

b、应保证有合适的人行道铺面纵坡和横坡。

c、保证人行道铺面达到高出侧石0.5cm的设计要求,以利排水。

二、侧缘石1、侧缘石线型不顺⑴现象侧缘石该直不直,该弯顺处不弯顺,看上去不协调,不美观。

⑵原因分析侧缘石线型不好,完全是由施工不当造成的,多数量是放样拉线不准,施工时又未进行调整。

⑶防治措施必须精心施工,坚持拉线定位,放样施工,直线段可采用定桩拉线,弯道处应坚持“多放心,反复看”的原则,放样满意后再浇捣基础急坞膀混凝土,以保证侧缘石线形直顺。

2、缘石坡度不顺⑴现象平原地区的城市道路,地面自然坡度很小,为了有利排水,缘石设置挑落水点(纵坡)以提高其排水能力。

挑落水点位置不准,不仅坡度不顺,个别会出现倒落水现象,影响路面排水,造成边缘积水。

⑵原因分析道路缘石坡度有较严格的要求,缘石坡度不顺多数是因为施工人员未放样或放样不真造成的,由于反复变坡,且挑、落水点位置及高程常按标准图施工,故易疏远,造成缘石坡度不准、不顺。

⑶防治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施工交底要详细,一般落水点高低3cm,挑水点标高高3cm,挑水点的位置通常在二个落水点中间。

每个操作者都应掌握这个原理,认真执行,以保证缘石坡度平顺。

侧石一般是平坡,有纵坡地段缘石不另设挑落水点。

3、转角处侧缘石、人行道铺面衔接不顺⑴现象城市交叉口处侧缘石及人行道铺面,弯道不和顺,有很多折线(侧缘石)、无规律的三角(人行道铺面补缝)组成,外表不美观。

⑵原因分析由于各交叉口转弯半径不同,没有能满足需要的特殊规格的预制品(侧缘石、人行预制板)供应,安装时又比较草率,形成了不和顺的交叉口设施。

⑶防治措施交叉口处的侧缘石和人行道铺面最好采用现场浇筑,按图纸放样、施工。

铺面可以是素色(即素素混凝土),亦可以是彩色。

如果是预制按装,则宜定制加工或按标准定型生产,供设计、施工应用。

4、侧缘石色差大⑴现象颜色不一,色差明显,影响工程外观质量。

⑵原因分析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与标号的水泥、不同的砂石料与配合比生产的侧缘石,是形成色差的主要原因。

⑶防治措施a、侧缘石成品应由一二家厂生产,避免多家供应,供应商应使原材料色泽与配合比尽可能保持稳定。

b、对于铺设侧缘石线路较长的工程,可将颜色相近的成品放在一个区域内使用,使其颜色较为接近,减轻色差。

三、路面排水设施1、路边积水⑴现象路边小雨积水,大雨流水不快,严重时从挑水点到落水点(进水口)处都有积水,给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运行带来不便。

⑵原因分析a、收水井或支管被垃圾堵塞,流速减慢,路面水难以及时排走,或者比分支管、收水井,完全堵塞,造成积水。

b、由于施工原因,挑落水点高程错误,支管倒落水,以及收水井偏高比周围高,引起路边积水。

a、加强施工放样复核,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将挑落水点高程错误、收水井偏高等病害,在施工过程中得以及时纠正。

b、加强养护管理,消除垃圾、防止堵塞,保证管道畅通。

⑷治理方法a、收水井或支管被堵塞可将收水井井蓖翻开,清除收水井和支管中的堵塞物。

b、收水井标高比周围路面高,应翻开井蓖,取下井座,将收水井墙身降至正确位置,重心恢复井索、井蓖位置。

2、收水井抹面空鼓⑴现象用小锤轻敲收水井侧墙,会听到空鼓声音;侧墙处有明显裂缝,阴角处有渗水。

⑵原因分析a、砂浆强度等级太高。

b、抹面时砖墙未浇水或浇水不足,养护不及时都会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c、砌砖灰浆不饱满,砖缝过大,外粉刷不当都会出现阴角渗水现象。

⑶预防措施a、严格控制砂浆中水泥用量,通常水泥:黄砂为1:2,水泥为425号,不要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砂浆,抹面厚度一般为1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