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复习题——1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所需要的时间2小班经营法:直接以一个小班或地域上相连接的几个小班为独立经营单位,设计和执行经营措施的方法3主伐年龄:也称伐期龄。
实行皆伐作业的森林经营单位内,各小班可以进行正常主伐的年龄。
一般以龄级表示4森林资源调查:查清、查准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消长的比例关系,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规律5森林经营方案:对一定地域内的森林资源按时间顺序和空间秩序安排林业生产措施的技术性文件。
又称施业案6森林收获调整:从经营的森林中,预测今后一定期间内可能收获的数量,把这个内容按经营目的进行调整(井上由扶)7森林作业法:根据既定的森林培育原则而对构成森林的林作进行抚育、采伐和更替而导致具有显著不同外观的林作的操作过程(美国)8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和任务的状态。
这个时期的年龄称森林成熟龄9回归年:即择伐周期,表示采伐符合一定尺寸的林木,通过其它保留的林木继续生长,再恢复到能够采伐利用大小为止的经营周期四、简答1什么是森林经营类型?简述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在林种区内,根据小班特点,进行归类组织,采取相同的经营利用措施,所组织起来的单位,称为森林经营类型或叫作业级。
组织经营类型的主要依据:①树种的不同。
林分或有林地小班之间,最显著的差异是树种不同②立地质量的不同。
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相同,而立地质量差别显著、且各占一定的面积比例时,小班(林分)的自然生产力有较大的差别,可以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③森林起源的不同。
优势树种相同而林分起源不同,则林木的寿命、生产率、材种、出材量以及防护效能均不同,可分别组织经营类型④经营目的不同。
根据经营目的不同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2简述异龄林的理想结构。
异龄林的特点是在同一林分内具有老幼各种年龄林木的多层结构。
异龄林的理想结构模式为法正异龄林,即择伐标准林①株数按年龄法正分配:在同一类型的异龄林中,各不同年龄的林木株数分配曲线呈反J型②株数按直径法正分配(最重要):呈反J型分布③蓄积按直径法正分配:呈J型分布④理想的异龄林还要求林分内有均匀分布的树群树群是由不同年龄和大小直径的林木所组成。
森林经理学复习思考题

森林经理学复习思考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新造未成林地、营林区、林班、小班、林种区、森林经营类型、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小班经营法、自然保护区、郁闭度、疏密度、森林调查薄、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贴现、贴现率、公益林、商品林、法正利用率、数量成熟、工艺成熟、自然成熟、经济成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经营周期、轮伐期、回归年(择伐周期)、前更作业、后耕作业、森林调整、森林经营方案、森林采伐限额、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造林保存率、森林分类经营、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
二、填空题1.森林经营管理的任务是、、等。
2.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分为和两种形式。
3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4.林业用地包括、、、、、、和八大类;5.未成林地包括、两类;6.灌木林地包括、两类;7.林权包括、两种形式;8.森林覆盖率是面积加与面积的百分比;9.林木绿化率是面积加加面积与面积的百分比;10.林地利用率是和的百分率;11.林场可设置、、三级区划单位;12.自然保护区由、和三部分组成;13.林班的划分方法有、和;15.森林经营单位有、、三种形式;16.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依据有、、、;17.森林经理调查内容包括、、、四部分;18.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是(全称)、、;19. 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其中前三种划归为后两种划归为;20.法正林的条件是、、、;21.更新成熟包括为和两种形式。
22.轮伐期等于加(减);某树种的森林成熟龄为a,采用皆伐作业,更新期为v,则该树种是轮伐期为23.从采伐性质看森林采伐量由、和三部分组成;24.年伐量通常用年伐和年伐两种指标来表示;25.补充主伐包括、和三部分;26.某经营单位的面积为S,轮伐期为u,则区划轮伐法计算的年伐面积为;27.森林经营方案通常每年修订一次,在森林经理工作中常称其为;28.森林经营方案设计深度包括、和三种形式;29.森林经理工作中将、和称为经营三要素;30.森林更新的方式分为、和;31.森林采伐限额每年调整一次;32.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任务)有、、、、五部分;33.造林保存率是和的比率;34.林业生产的特点是、、、、。
《森林经理学》期末复习

国有林场
林场(总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林班—小班
集体林区
县—乡—村—林班—(大班)—小班—(细班)
9 10
§ 2.2 森林区划
小班区划
小班的概念:在林班内,为了便于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因地制 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根据林地林学特征和森林经营要求相 同性而划分出的不同地段。 小班区划标准(面积要求:0.1~20ha):(1)林地、林木所 有权不同;(2)林地、林木经营权不同;(3)土地类别不 同;(4)林种类别不同;(5)优势树种不同;(6)林木起 源不同;(7)林木龄组不同;(8)郁闭度级不同;(9)经 营类别不同;(10)生长类型不同。
5
6
§ 2.2 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的概念
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 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 的划分,将林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单位的工作。
7
8
§ 2.2 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系统
国有林业局
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
§ 2.2 森林区划
林班区划
林班的概念:在林场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 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 基本地域单位。区划界线一般是永久性的,常具有 林班线和林班桩。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
以国营林业局、林场等为单位,逐个林班、小班调查 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其任务是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总体设计、林业发展区划和规划、基地造林规划、森 林采伐限额编制等提供基础资料。
15
16
§ 3.1 调查概述
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
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 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目的是查清一个伐区内,或 一个抚育、改造林分内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 长状况、结构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改造的方式、 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等。
山农成人教育 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永续利用的林地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森林是以为主的具有一定和的木本植物群落。
3、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4、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和等。
5、森林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和。
6、经营类型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和相同,采取相同的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7、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和四个环节。
1、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构成危害的发展。
3、林班区划的方法包括、和三种。
4、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包括、、经营水平和。
5、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6、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主要有、立地质量、和。
7、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珍惜立地潜力和尊重自然力、、针阔混交和
增加阔叶树比重、和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8、法正林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是、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蓄积量。
二、名词解释
1、永续利用
2、森林区划
3、工艺成熟龄
4、轮伐期
5、林班
6、森林经理
7、经济成熟龄
8、择伐周期
9、小班10、森林采伐量
三、简答题
1、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2、林业区划的作用是什么?
3、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4、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述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实际中怎么确定选用哪种方法?。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永续利用的林地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森林是以为主的具有一定和的木本植物群落。
3、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4、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和等。
5、森林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和。
6、经营类型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和相同,采取相同的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7、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和四个环节。
1、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构成危害的发展。
3、林班区划的方法包括、和三种。
4、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包括、、经营水平和。
5、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6、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主要有、立地质量、和。
7、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珍惜立地潜力和尊重自然力、、针阔混交和
增加阔叶树比重、和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8、法正林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是、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蓄积量。
二、名词解释
1、永续利用
2、森林区划
3、工艺成熟龄
4、轮伐期
5、林班
6、森林经理
7、经济成熟龄
8、择伐周期
9、小班10、森林采伐量
三、简答题
1、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2、林业区划的作用是什么?
3、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4、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述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实际中怎么确定选用哪种方法?。
森林经理试题2011(林学)

东北林业大学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题 林学院: 教研室(学科)主任:考试科目: 森林经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蒙特利尔进程包括()个标准,()个指标。
2.根据我国第7次(2004—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覆盖率为( )。
3.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指的是郁闭度为()的林地。
4.我国一类清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二类调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5.为了达到多功能保护的目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应划分为下列3个区域()()()。
6.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小班可及度可分为3级,为()()()。
7.写出永续定期系列付款的现值公式()。
8.一块土地的年地租量是200元,而当时的银行利率是5%,那么这块土地的价格是()元。
9.资金的时间价值按支付时间因素的不同,分别有()、()、()三种形式。
10.在一类清查调查因子中,森林群落结构分划分为()()()3种类型。
二、 解释概念(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15分) 1. 林班 2. 森林资源资产 3. 工艺成熟 4. 森林经营方案5.林相图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1、 简述第一级全国林业区划系统包括哪些?2、 简述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3、 何谓法正林?法正林的优缺点有哪些?4、 简述森林资源资产的基本评估程序?2011年12月20 日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 1、 编制国有林森林经营方案的要点? 五、证明(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5分) 1.试推导用生长率和采伐强度确定择伐周期。
六、计算(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某林场速生杨树人工林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21年,5年为一个龄级,采伐后更新,更新期为1年。
各龄级的面积和蓄积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森林经理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森林经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生长与效益评价、结构调整、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森林资源:能够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称为森林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林区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在地域上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合理经营。
小班:林班的面积仍很大,其土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 ,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森林经理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工艺成熟: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 通过皆伐) 目的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森林收获调整:通过采伐(收获)与更新,将现实不合理的森林结构调整到合理的森林结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
小班经营法:就是以小班为总体,设计独立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体系的方法。
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总体单位来组织经营,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森林调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森林经理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经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经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B. 森林病虫害防治C. 森林生态保护D. 森林旅游开发答案:A2. 森林经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提高森林覆盖率B. 增加木材产量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答案:D3. 森林经理学中,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森林的所有权B. 评估森林的经济效益C. 制定森林经营方案D. 确定森林的保护级别答案:C4. 在森林经理学中,森林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森林的地理位置B. 森林的树种组成C. 森林的经营目的D. 森林的生态功能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经理学中常用的森林经营方法?A. 选择伐B. 皆伐C. 轮伐D. 森林火灾预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森林经理学中,森林资源评估的内容包括哪些?A. 森林的生物量B. 森林的土壤肥力C. 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D. 森林的经济效益答案:ABCD2. 森林经理学中,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A. 森林规划B. 森林监测C. 森林保护D. 森林采伐答案:ABCD3. 森林经理学中,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森林病虫害防治B. 森林火灾预防C. 森林资源合理利用D. 森林生态修复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森林经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对)答案:对2. 森林经理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错)答案:错3. 森林经理学中的森林经营方案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错)答案:错4. 森林经理学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对)答案:对5. 森林经理学中,森林资源的分类和评估是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的基础。
(对)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森林经理学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森林经理经济学考试题库

森林经理经济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森林经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B.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C. 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分析D.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2.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经理经济学中考虑的成本?A. 直接成本B. 间接成本C. 机会成本D. 环境成本3.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收益的来源?A. 木材销售B. 碳汇交易C. 森林旅游D. 森林火灾4.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衡量森林资源价值的方法?A. 净现值B. 内部收益率C. 森林覆盖率D. 收益现值5. 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什么是森林资源的最优利用?A. 最大限度的砍伐B. 可持续的经营C. 完全的保护D. 任意的使用二、判断题6. 森林经理经济学只关注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
(错误)7.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成本和收益的评估是相互独立的。
(错误)8. 森林经理经济学认为,森林资源的最优利用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错误)9.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是确保其长期价值的关键。
(正确)10.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环境成本是评估森林资源利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正确)三、简答题11. 简述森林经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12. 解释什么是森林资源的净现值,并举例说明其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的应用。
13. 描述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评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
14. 阐述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
15. 讨论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平衡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四、论述题16. 论述森林经理经济学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作用。
17. 分析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18. 讨论森林经理经济学在实际森林管理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9. 论述森林经理经济学如何帮助实现森林资源的多目标管理,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A

一、填空题1、永续利用的林地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森林是以为主的具有一定和的木本植物群落。
3、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4、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和等。
5、森林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和。
6、经营类型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和相同,采取相同的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7、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和四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1、永续利用2、森林区划3、工艺成熟龄4、轮伐期5、林班三、简答题1、林业的特点有哪些?2、林业区划的作用是什么?3、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4、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四、计算题老李5年前花费5000元购得一片林地,2年前花费1200元改造这片林地,试用林地费用价法计算该林地的货币价值(利率为6%)。
如果老李欲将该林地转让出去,试分析所计算的价值如何帮助老王在转让交易中做出决策。
五、论述题山东省是森林资源小省,同时是林业产业大省(木材加工产业居全国前列),森林资源大多为人工林,其中,解放后营造的人工林资源大部分接近成熟年龄,同时存在森林质量不高的问题。
结合森林资源这些特点、山东省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以及绿色山东、生态山东建设的需要,利用所学森林经理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如何经营管理好山东省森林资源的认识一、填空题1、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构成危害的发展。
3、林班区划的方法包括、和三种。
4、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包括、、经营水平和。
5、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6、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主要有、立地质量、和。
7、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珍惜立地潜力和尊重自然力、、针阔混交和增加阔叶树比重、和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8、法正林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是、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蓄积量。
二、名词解释1、森林经理2、经济成熟龄3、择伐周期4、小班5、森林采伐量三、简答题1、简述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实际中怎么确定选用哪种方法?2、法正林有哪些优缺点,该怎样正确利用其优点?3、什么是轮伐期?简述其作用与确定方法。
森林经理学复习

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得总称。
(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2. 可持续发展林业: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得能力构成危害得林业。
3. 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指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活力、生物多样性及再生能力得整体完善,以保证有丰富得森林资源与健康得环境,满足当代与后代需要得森林经营。
4. 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所需要得林木与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得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5. 森林资源:(狭)主要就是树木资源,尤其就是乔木资源。
(广)指林地、林木、周围空间上生长得动植物、微生物以及一切环境要素得总称。
6. 森林:由密集生长在一起得乔木与其她木本植物为优势得植物群落(植物学);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得生物生态系统(生态学);7. 乔木林:由乔木为主要组成得片林或林带。
8. 区划:对地域得差异性及相同性进行得综合分类9. 森林区划:就是针对森林调查、行政管理、资源管理以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得需要而进行得空间秩序得安排10. 林业区划: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与林业生产得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确定总体与分区得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与重点、林业方针与关键性措。
11. 小班:根据经营要求与林学特征,就就是内部特征一致、经营目得一致、经营措施一致,而且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得区别,这样划分出来得地块。
12. 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相同,且与四周连接部分有明显区别得小块森林。
13. 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与国家特别规定得灌木林面积之与占总面积得百分比14. 林木绿化率: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与四旁树面积之与占总面积得百分比15. 林种区:在地域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所划分出来得区域。
16. 经营类型: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得及经营措施相一致,具有相同得林学计算方法得许多小班组合起来得一种经营单位。
森林经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时所用的期间称为轮伐期。
森林调整:根据森林永续利用原则,计算和预测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采伐量,安排采伐地点,并按预期的经营要求,通过合理采伐,调整实现森林不合理的森林结构。
工艺成熟:将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森林经营类型: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相同,需要采用相同的经营措施和相同的林学技术计算方法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单位。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及依托森林、林木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微生物。
可持续林业:建立在森林永续利用基础上的林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
林地期望价:该林地的作业永续的进行,并能够取得期望的纯收益的前价合计。
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是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林班:在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打下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
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划分单位。
森林经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作业法:小班:在林场内,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其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的林地段。
数量成熟:林分或树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
二、填空:1.法正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 法正龄级分配 2 法正林分排列3 法正生长量4 法正蓄积量。
2.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依据是:1 树种不同 2 立地质量不同3 森林起源不同4 经营目的不同。
3.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包括1自然条件调查2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3 林业经营历史状况调查4.森林区划的四级区划体系指:1 2 34 。
5.从森林经理的角度,林业生产的特点主要有:1系统性和多样性2 产业性和公益性3 可再生性4 要计划性5 。
森林经理学复习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2.可持续发展林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林业。
3.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指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活力、生物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整体完善,以保证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健康的环境,满足当代和后代需要的森林经营。
4.5.6.7.8.9.10.林业区划: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的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林业方针和关键性措。
11.小班: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就是内部特征一致、经营目的一致、经营措施一致,而且与相邻地段有明显的区别,这样划分出来的地块。
12.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相同,且与四周连接部分有明显区别的小块森林。
13.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百分比14.林木绿化率: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与四旁树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百分比15.林种区:在地域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所划分出来的区域。
16.经营类型: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及经营措施相一致,具有相同的林学计算方法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单位。
(主伐型、抚育型、改造型、封育型)17.林业:以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18.19.20.21.22.23.指率式)24.件;起源;经营水平)(确定方法:生长过程表法;标准地法;解析木法)25.工艺成熟:在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影响因素:林种规格;树种;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确定方法:生长过程表结合材种出材量表法;马尔丁法;标准地法)26.防护成熟:当林木或林分的防护效能出现最大值后开始明显下降时的状态27.自然成熟:当林分或树木生长到开始枯萎阶段时的状态(影响因素:树种、立地条件、起源)28.更新成熟:树木或林分开始大量结实的最低年龄(种子更新成熟林);树木或林分在采伐后能够保持旺盛萌芽力的最高年龄(萌发更新成熟林)(影响因素:树种、立地条件、林况)29.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时所用的时间。
2012-2013森林经理复习资料(题目)

一、填空1. 我国国有林森林区划系统2.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3. 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4.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5.森林经营档案6.样地7. 森林资源管理决策8. 标准地是在林分内按照什么要求确定的什么地块9.森林评价10.森林成熟12.森林区划的目的13. 间伐14. 更新15. 林相图16.森林资源档案的内容17.法正林的条件18. 经营单位有几种,分别称为什么19. 森林经营方案的作用20. 森林采伐限额的主要作用21.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构成22.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23. 森林区划的目的24.我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2004-2008)24.小班区划的条件24.小班区划的条件二、是非判断题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 ]2.林种相同的面积较大的经营区域可划分成多个林种区。
[ ]3.我国森林的标准是郁闭度达到0.2以上,天然林面积达到0.1公顷,人工林面积达到0.0667公顷。
[ ]4.广义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的植物。
[ ]5.间接的森林资源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以及所伴生的资源。
[ ]6.狭义的森林资源主要是树木资源,尤其是乔木资源。
[ ]7.一类调查中必须进行社会经济调查。
[ ]8.我国森林资源虽然总量大,但人均较少,而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
[ ]9.自然保护区是将典型或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自然遗迹地域划分出的保护地区的总称。
[ ]10.两个不同的树种一般应划分到一个经营类型。
[ ]1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性的森林资源清查,精度比一类调查高。
[ ]13.林种相同的面积较大的经营区域可划分成多个林种区。
[ ]14.同一个经营类型中可以有多种起源,即天然林与人工林可以划分到一个经营类型。
[ ]15.二类调查是区划调查,其外业成果不仅有调查簿,而且有基本图。
2021林学-森林经理学(精选试题)

林学-森林经理学1、什么是森林区划?请给出当前我国集体林区森林区划系统。
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3、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
4、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5、森林经营档案。
6、森林资源管理决策7、样地8、森林评价9、森林成熟10、森林区划的目的。
11、间伐12、林相图13、我国的标准,森林郁闭度大于等于(),天然林面积大于等于()公顷,人工林面积大于等于()亩的为森林。
14、根据《森林法》第四条,我国森林可分为()、()、()、薪炭林、特种用途林这五大类。
15、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包括(),(),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
16、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为代表的永续利用与回归自然理论,另一类是以()为代表的森林效益主导利用与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17、按林况计算年伐量是一种特殊形式。
列入按林况计算的采伐对象,并不考虑是否达到()。
18、对森林实行()采伐是我国《森林法》所规定的。
19、森林分类经营是以()经营目标为依据的组织经营模式,便于目标管理。
20、距成熟林最近的一个龄级为近熟林;在近熟林以下,如果有偶数个龄级,幼龄和中龄林各占50%,如果有奇数个龄级,幼龄林则()。
21、小班划分的原则是每个小班内部的()基本相同,并与相邻小班又有显著的差别。
22、森林的年龄结构分()与异龄林2大类。
23、我国《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及说明》中规定,自然成熟是森林经营中确定主伐年龄的()。
24、森林经营方案每()年编制一次。
25、同龄林的一个林分的株数按径级的分布,在典型情况下,呈()分布。
26、森林更新方式一般分为()、()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三种。
27、林木生长周期长,林业利率属于长期利率,一般采用复利计算。
单利公式计算的利息比复利公式计算的利息要()。
28、林木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其材积生长有一定规律性。
当林木在数量成熟龄时,材积()生长量与材积()生长量相等。
29、经营类型30、轮伐期31、基本图32、二类调查33、经济成熟34、森林经营方案35、择伐周期36、采伐限额37、前价38、后价39、森林调查40、森林调整4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FRM,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42、森林旅游资源43、数量成熟44、森林资源管理信息45、自然区划46、森林分类经营47、森林资源管理48、我国有哪几大林种,它们与森林类别是什么关系?它们与分类经营是什么关系?49、什么是森林经营方案?我国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0、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是什么?51、什么是分类经营?52、什么是样地?它与标准地有何区别?53、什么是回归自然林业?54、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55、我国森林的标准是什么?56、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林业用地的主要类型有哪些?57、什么是森林采伐限额?为什么要实行森林采伐限额?58、森林经营的宏观模式有哪些?59、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哪几类?它们各自有何作用?60、法正林的含义、条件及其优缺点?61、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2、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是什么?63、森林经营方案有何作用?64、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65、什么是小班?它有何作用?66、什么是小班经营法?67、什么是森林收获调整?68、森林主伐的方式有哪些?69、简述材积配分法的基本思想?70、如何理解森林经营方案的深度与广度?71、什么是森林经理学?如何理解新形势下森林经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72、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是什么?7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74、林班区划有哪几种方法?75、检查法的经营原则?76、简述用标准地法确定数量成熟龄的方法步骤。
森林经营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抚育采伐:抚育采伐又称抚育间伐,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又称作“中间利用采伐”,简称“间伐”;2.林木分化:森林内林木个体在形态和生活力等方面发生的显著差异;3.自然稀疏: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活立木减少的现象;4.最大密度线5.透光抚育:又称透光伐,在幼林内去除混交林非目的树种和压制幼树生长的灌木,以及纯林内间密留稀,留优去劣的经营措施;6.生长抚育:幼林抚育后至主伐前进行的抚育采伐,或称疏伐;目的是解决个体间的矛盾,调整树种组成;林缘效应7.拯救伐:在大面积森林病虫危害、雷击、风灾与火烧后,及时砍伐受害木,把行将失去经济价值的树木抢救出来,加以利用的采伐;8.灾害伐:卫生伐与拯救伐统称为灾害伐二、简答与论述1.林地抚育的主要内容松土除草、施肥、灌溉与排水、栽植绿肥作物及改良土壤树种、保护林地凋落物;2. 绿肥作物及改良土壤树种有哪些有哪些栽植方式豆科:槐树、相思树、合欢、皂荚、紫穗槐、紫荆、锦鸡儿;非豆科:赤杨属杨梅属、胡颓子属沙棘属栽种方式:先栽、同栽、后栽3.绿肥作物及改良土壤树种的作用固氮,增加土壤养分根系入土较深,可吸收土壤底层养分根系分泌根酸,可溶解吸收难溶性无机养分为有机养分,供植物利用残体可增加腐殖质、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防止土壤冲刷与风蚀4.林木抚育包括哪些内容1 林木修枝2 摘芽3 除蘖4平茬5 间苗定株6 接干5.林木修枝有哪些意义消灭木材的死节,减少活节增加树干的圆满度提高林木生长量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供燃料、饲料6.平茬机理是什么根部积累养分、顶端优势7.抚育采伐有哪些目的和意义按经营目的调整林木组成,防止逆行演替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减少无益竞争,促进林木生长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利用量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性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缩短林木培育期,增加大径材出材量8.论述天然林的生长发育时期生长特点及相应的经营措施;天然林的生长发育时期森林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森林从幼林到成熟林的过程;森林形成期幼龄林、森林速生期壮龄林、森林成长期中龄林、森林近熟期近熟林、森林成熟期成熟林、森林过熟衰老期过熟林1森林形成期特点:长根;个体生长为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离心生长迅速;林木与环境间未形成森林环境经营措施:林地抚育和幼林抚育,重点是松土除草和施肥;摘芽接干等;2森林速生期特点:长高,地上高生长加快,形成了森林环境,树冠高度郁闭,光照显著变弱,林下植被相对稀少,林木进入了分化和强烈自然稀疏阶段;经营措施:保证林木高速生长,加强土壤管理,开始抚育采伐,保证适当密度,培育良好干形;3森林成长期特点::长粗;速生期后森林的外貌及结构基本定型,高生长渐趋缓慢,D、V生长依次出现高峰,具有最大叶面积,自然稀疏渐趋缓慢;经营措施:抚育采伐,保持适当营养面积,促进林木D生长,缩短成材期;5森林近熟期特点:D、V生长渐趋缓慢,开始开花结实,自然稀疏明显减缓;经营措施:间伐,促进D生长;6森林成熟期特点::林木大量结实,林下有更新,生长明显减缓,自然稀疏基本停止,林冠开始疏开;经营措施:主伐利用7森林衰老期特点::林木生长停滞甚至出现负生长,林冠更疏开,结实量减少,种子质量降低,出现枯枝和死亡木;一般不允许森林保留到这个时期;经营措施:主伐老林、更新新林在实际工作中,生长发育时期根据龄级划分,一般一个发育期相当于一个龄级;9.影响自然稀疏发生及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发生时间取决于郁闭时间;稀疏强度取决于生长快慢;具体影响因素:立地条件、树种特性、林分的生长发育阶段、林分密度;9.林木分级包括几种方法每种分级方法的分级根据、分级内容、适用林分及优缺点是什么克拉夫特生长分级法;寺崎林木分级法;美国霍莱林木分级;Dunning林木分级优点:能进行异龄针叶林分级缺点:复杂,应用时难以判断10.透光抚育的对象有哪些砍次留主;间密留稀;除萌留实,萌中择优;去老扶新,更新已获成功的采伐迹地或林冠下造林11.透光抚育有哪些方式和方法1按抚育的实施者:①人工抚育②化学抚育2按抚育涉及的地段和形状:①全面抚育郁闭度>0.8,林木分布均匀,林下稀疏,伐后郁闭度≥0.6②团状抚育树种在林地分布不均匀,数量不多③带状抚育林地分若干带,在带内进行抚育,保留主要树种,伐去次要树种,一般带宽1-2m,带间距3-4m,在天然更新针阔混交林较多,带方向与主风方向垂直,与等高线平行12.生长抚育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起源、适用林分、砍伐木的确定方法、伐后林分状况及其评价怎样生长抚育的方法:下层抚育法、上层抚育法、综合抚育法、机械抚育法13.如何确定抚育采伐的开始期1 按林分生长量分析确定:连年生长量林分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的年龄2 按林木分化的程度确定:根据林木分级、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根据自然整枝高度①根据林木分级平均直径的林木株数达40%以上;以自然径级即以平均直径作为1.00.8以下的作小径木,小径木约占总株数的l/3时Ⅳ和Ⅴ级木占林分株数30%以上②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林分的直径离散度:指林分平均直径与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倍数之间的距离;林分直径离散度≧0.9;③根据自然整枝高度:自然整枝高度达到全高的1/3-1/2;3按林分的外貌特征确定:①根据冠形变化动态树冠表面积和体积产生“生长缓慢或负生长”的年龄;②根据郁闭度的指标:郁闭度、疏密度达0.914.如何表示抚育采伐强度①以胸高断面积或材积表示②以株数表示③Pv与Pn的关系④以郁闭度或疏密度表示①以胸高断面积或材积表示:Pv=v/V100%;Pg=g/G100%二者相近,视为一种方法可直接了解间伐材的数量施工时不易准确掌握采伐强度不能说明采伐后林木营养面积的变化②以株数表示:Pn=n/N100%人工林抚育采伐时常采用便于施工,能反映间伐前后林木营养面积的变化动态;不同密度林分中,相同采伐强度,伐后林分结构差异较大;实际工作中Pv和Pn往往同时应用③Pv与Pn的关系Pv=d2Pn其中d=d2/d1,d2:采伐木的平均直径,d1:伐前林分平均直径当d>1时,材积强度大于株数强度,上层抚育当d<1时,材积强度小于株数强度,下层抚育当d=1时, d2=d1,二者相等,机械抚育15.影响抚育采伐强度的因素有哪些①培育径材的规格②树种特性:阳性速生+顶端优势明显→强度;阳性速生+顶端优势不明显→弱度;阴性树种→弱度;③林分年龄:壮龄期→强度;中龄以后的林分→弱度;立地条件;间隔期的长短;16.如何确定抚育采伐强度①定性的方法1根据林木分级强度间伐—砍伐全部Ⅴ、Ⅳ级木中度间伐—砍伐全部Ⅴ级木,部分Ⅳ级木弱度间伐—只砍Ⅴ级木2根据林分郁闭度和疏密度疏密度:弱度0.8-0.9;中度0.7-0.8;强度0.6-0.7;极强度0.5-0.6②定量方法:1根据胸高直径与冠幅关系确定;2根据伐后保留木的平均直径确定保留株数的经验公式;3根据树高与冠幅的相关规律树冠系数确定;4根据密度控制图5根据胸高直径与冠幅的相关规律17.采伐木的选择原则有哪些淘汰低价值非目的的树种;砍去品质低劣和生长落后目的树种的林木;伐除对森林环境卫生有碍的林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特种林分的经营要求;13.决定间隔期的因素有哪些抚育采伐强度越大,间隔期越长;林分的生长量大,间隔期短;间隔期还与经济条件有关;确定间隔期应考虑树种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如何用检查法对异龄林进行收获调整?
检查法不受经营单位内林分大小及多少限制,现代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即在此法的基础上发展而 来。其基本思想是在异龄林各径级间按蓄积保持一定比例关系,以获得目的材种最大生长量和优良材种。主 要根据森林的实际生长情况确定采伐量,通过定期(一般 5-10 年)不断检查连年生长量与采伐量的出入, 以判断蓄积量是否增减或保持不变。 据毕奥莱主张:
A 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 B 各项经营措施规划设计图、专项图以及表明林业局(场)地理位置及经济联系的各种略图
8 材积控制法中的计算较差法公式,简述其出发点和收获调整的原理。
较差法又叫海耶公式:
Ew—年伐蓄积
Zw—现实林连年生长量
a—调整期
Vw—现实林蓄积量 Vn—法正蓄积量
出发点:经过一定的调整期,将现实林蓄积调整为法正蓄积量,故属法正蓄积法范畴
原理:当 Vw=Vn 时,则相当于 z 的量被收获了,维持了法正蓄积,当 Vw 与 Vn 有偏差时,或通过采伐或
通过保留,导向法正蓄积
五、计算
1 某地位级杉木经营类型森林面积、蓄积,按龄级分配如下,龄级期为 5 年,该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 21 年
问:(1)分别按成熟度公式,第Ⅰ,第Ⅱ龄级公式计算采伐面积和蓄积
主要考虑为采伐林分的标记及采伐监控等具体活动的安排 第1页共5页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复习题——
一般地,制定两到三个层次的经营计划比较有用
4 选择一个同龄林作业法(皆伐/渐伐),介绍其采伐更新特点及优缺点。(二选一)
1)皆伐作业法 在较大林地上将老龄主伐木一次伐光。通常采用人工更新 属后更作业性质,更新在采伐后进行,形成同龄林
2 简述异龄林的理想结构。
异龄林的特点是在同一林分内具有老幼各种年龄林木的多层结构。异龄林的理想结构模式为法正异龄 林,即择伐标准林 ①株数按年龄法正分配:在同一类型的异龄林中,各不同年龄的林木株数分配曲线呈反 J 型 ②株数按直径法正分配(最重要):呈反 J 型分布 ③蓄积按直径法正分配:呈 J 型分布 ④理想的异龄林还要求林分内有均匀分布的树群
6 简述林班区划的方法。
①人工区划法: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的形状呈较为规整的图形。林班线需用人工伐开。设计 简单,林班面积大小基本一致,适用于平坦地区及丘陵地带的林区及部分人工林区。不适合起伏较大的山区 ②自然区划法: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等作为林班线划分林班的方法。林班多为两 山夹一沟,如面积过大时,可以一个坡面作一个林班。可不伐开林班线,节省工作量,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 的山区。但林班面积大小不一,不利于调查统计及识别方向 ③综合区划法:自然区划与人工区划两种方法的综合。克服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是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方 法。组织实施时技术要求较高
改位面积:把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统一到与标准立地质量相对应的面积 ②法正生长量。也有称法正蓄积的生长量 即正常的生长。指在同一经营单位内,具有各年龄及其相应的立地条件下的充分生长量(完满疏密度)。
法正生长:各林木依其年龄有与土地生产力相当的生长量 法正蓄积的连年生长量即法正林全林一年间的生长量,常为固定的数量。对于乔林皆伐作业,计算结果 显示其法正生长量等于伐期林分的材积 Z=mu
树群是由不同年龄和大小直径的林木所组成。法正异龄林是由无数相对稳定而平衡的树群构成的森林植 物群落,从而可以完善地保持着森林环境
3 森林经营计划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长期计划。计划期 10 年以上 涉及计划单位长期的木材供应、林地规模的扩张、生境恢复等 具有长的时间框架,不涉及森林经营活动的详细处理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复习题——
1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所需要的时间 2 小班经营法:直接以一个小班或地域上相连接的几个小班为独立经营单位,设计和执行经营措施的方法 3 主伐年龄:也称伐期龄。实行皆伐作业的森林经营单位内,各小班可以进行正常主伐的年龄。一般以龄级 表示 4 森林资源调查:查清、查准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消长的比例关系,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规律 5 森林经营方案:对一定地域内的森林资源按时间顺序和空间秩序安排林业生产措施的技术性文件。又称施 业案 6 森林收获调整:从经营的森林中,预测今后一定期间内可能收获的数量,把这个内容按经营目的进行调整 (井上由扶) 7 森林作业法:根据既定的森林培育原则而对构成森林的林作进行抚育、采伐和更替而导致具有显著不同外 观的林作的操作过程(美国) 8 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和任务的状态。这个时期的年龄称森林成熟龄 9 回归年:即择生长,再恢复到能够采伐 利用大小为止的经营周期 四、简答
年龄((2)a)按平均E生W0长-5量Z公W 式 计VW6算-a1年0V伐n 蓄积 11-15
16-20
21-25
龄级
Ⅰ
Ⅱ
Ⅲ
Ⅳ
Ⅴ
26-30
Ⅵ
面积(hm2) 20
30
30
20
15
5
蓄积(m3) 30
1500
2400
2200
2400
1000
龄组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答:
(1)成熟度公式:
年伐面积=成、过熟林面积/一个龄级期年数=(15+5)/5=4hm2
即当具备法正龄级分配的条件下,经营单位的法正生长量(Z)等于到达伐期的林分(最老林分) 的蓄积量(mu) ③法正蓄积量。 能够得到每年均等材积收获的正常的蓄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内,各林分的法正生长量(zi)所形成的林分 蓄积量(mi)的合计值 Vn,即从一年生到轮伐期的各年龄的林分蓄积量的合计
法正蓄积有主林木和副林木之分,但一般以主林木的法正蓄积作为对象 法正蓄积因时间而不同:秋季>夏季>春季 ④法正林分排列。 构成森林的各个林分,具备适宜于林木的利用、更新、保护的适当的配置状态。即按经营目的保持各林分位 置间适当的相互关系,以保护森林和确保永续收获的实现。 为保护、造林乃至利用上的要求,对于每一林分的采伐与更新,应有一定顺序,以定其空间排列。按照 一般原则,以防御暴风为第一要义 ⑤法正采伐量。也叫法正收获量 具有上述条件的森林具有法正采伐量,指每年相等的收获,即维持法正状态时采伐的材积。这不是法正林的 要件 上列五项中前三项为质的要件,后两项为量的要件,而最后一项又为从属要件;其它三要件完成,则林木的 材积自然成为法正蓄积
7 简述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
1)说明书:森林经营方案的主体文件 ①林业局(场)所在地区自然及经济概况 ②森林资源条件 ③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④组织经营单位 第2页共5页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复习题——
⑤森林主伐利用设计 ⑥营林设计 ⑦林产工业设计 ⑧非木质林产品的可持续利用规划 ⑨基本建设的规划设计 ⑩有关的机构、人员、责权利落实 11 投资概算及经营效果 2)附件 ①森林经理调查全部原始资料,包括各项专业调查报告 ②森林资源统计表、簿 ③经济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等 ④立地类型表、造林类型表、森林经营类型表等“三表” ⑤图面材料:
小径木(20-30cm)、中径木(35-50cm)及大径木(55cm 以上),三个直径级组的蓄积比例以 2:3:5 为最理想。
在瑞士的条件下,基本蓄积(周期开始时的蓄积量)以每公顷 300-400M3 时,生长量和生长率最大。 检查时,以上述比例检查各径级的蓄积量是否充分。对蓄积量过剩的径级要尽量采伐其过剩量;对不足的径 级,除了在立木状态的调整上有必要采伐的以外,应尽量保存。根据需要,各径级都可能择伐。
年伐蓄积=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年伐面积=(2400+1000)/(15+5)*4.67=793.9m3
(2)平均生长量公式:
年伐蓄积=Z1+Z2+Z3+Z4+Z5+Z6=m1 /a1 +m2 /a2 +m3 /a3 +m4 /a4 +m5 /a5 +m6 /a6
=30/2.5+1500/7.5+2400/12.5+2200/17.5+2400/22.5+1000/27.5
1 什么是森林经营类型?简述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在林种区内,根据小班特点,进行归类组织,采取相同的经营利用措施,所组织起来的单位,称为森林 经营类型或叫作业级。 组织经营类型的主要依据: ①树种的不同。林分或有林地小班之间,最显著的差异是树种不同 ②立地质量的不同。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相同,而立地质量差别显著、且各占一定的面积比例时,小班(林 分)的自然生产力有较大的差别,可以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 ③森林起源的不同。优势树种相同而林分起源不同,则林木的寿命、生产率、材种、出材量以及防护效能均 不同,可分别组织经营类型 ④经营目的不同。根据经营目的不同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
5 介绍小班蓄积量的计算方法。(另一种问法:蓄积量落实到小班的计算方法)
①目测调查法:求小班每公顷断面积(角规);测林分平均高;查标准表;得出小班每公顷蓄积 ②标准地或样地调查法:选有代表性的标准地(样地);每木调查;查一元材积表;得出标准地(样地)的 蓄积 ③实验形数法:求小班每公顷断面积(角规);测平均高;求小班每公顷蓄积量。M=G*(h+3)*f ④目测与抽样调查结合法:抽样调查解决调查总体的蓄积量,目测调查取得小班的森林蓄积量。以抽样调查 的结果作为控制,以保证总体精度。当实测结果在抽样结果区间时,以实测为准,否则查找原因 ⑤回归估计法:利用航空象片判读的蓄积量,或已有的森林资源清查的蓄积量资料,与部分现地实测蓄积量 建立回归估计,推算小班单位面积蓄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