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3夏本纪Word含答案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本文节录的是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三、检查预习
1、注音
鲧Gǔn颛顼Zhuān xū曾大父zēng巡狩shòu殛jí稽首qǐ后稷jì皋陶gāo yáo沟淢xù契xiè陂九泽bēi度九山dù敏给克勤jǐ亹亹穆穆wěi乘橇qiāo檋jú规矩jǔ攸同yōu
涤原dí祗台zhīyí东渐jiān暨jì嗣sì
玄圭guī姒氏sì
2、写出通假字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敷,分布
2、分析《夏本纪》中的禹的人物形象,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三、学习时间:2课时。
四、学习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史记》体例
1、本纪:
记载帝王事迹的传记。十二本纪大约是根据材料的多少,有的几个帝王为一本纪,有的是一个帝王一个本纪,有的是一个朝代为一本纪,年代愈久的材料愈少。
2、世家:
用以记载诸国王侯功臣的事迹。有的是一国一王侯为一世家,有的是两国两王侯为一世家,有的是多个为一世家;也有是一些特殊人物被称为世家的。
关于夏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高考语文文言文《史记》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史记》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1分)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
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用之。
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
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
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选自《史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8分)(1)辄弛.以利民弛:____________(2)直.百金直:____________(3)为天下先.先:____________(4)然上召贵.尉佗兄弟贵:____________(5)匈奴背约入盗.盗:____________(6)常假借..用之假借:__________(7)以愧.其心愧:____________(8)专务.以德化民务:____________【答案】(1)废止(2)价值(3)前导,前驱(4)使……显贵(5)侵犯,劫掠(6)宽容(7)使……羞愧(8)致力于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常衣.绨衣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B.治.霸陵皆以瓦器治:治理,引申为“建造”C.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切:恳切,深切D.弗下.吏下:向下交给【答案】C【解析】切:率直。
【参考译文】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
(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台,召集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专题检测卷3Word含答案
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2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荆轲嘿而逃去B.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C.召有司案图D.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解析A“嘿”同“默”;B“豫”同“预”;C“案”同“按”。
答案 D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擅:善于,擅长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驽:劣马,喻人蠢笨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叮嘱,嘱托D.臣固.将请之固:坚决解析A应为“独揽,专权”;C应为“跟随”;D应为“本来”。
答案 B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及.羽背关怀楚不及.汪伦送我情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泽被.后世C.臣等不肖,请辞.去故人西辞.黄鹤楼D.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微.风燕子斜解析C均为“辞别,告辞”。
A分别为等到/比得上;B分别为遭受/覆盖;D分别为精妙,巧妙/微小。
答案 C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籍避仇于.吴中乃设九宾礼于.廷B.以.故汉追及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C.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太子再拜而.跪D.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解析A均为介词,在。
B分别为介词,表原因/连词,表目的;C分别为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分别为动词,当作/动词,弹奏。
答案 A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地方..殊甚..千里,众数十万人B.恐惧C.齐威王横行....D.足为寒心解析A指“地方方圆”;C指“率意而行”;D指“提心吊胆”。
答案 B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女为悦己者容.②毕.礼而归之③皆谦而礼.交之④宁许以负.秦曲⑤左右欲刃.相如⑥使人止.晋鄙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⑧故内.惑于郑袖A.①⑤/②④⑥/③⑧/⑦B.①③/②⑥/④⑦/⑤⑧C.①/②④⑥/③⑤⑧/⑦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解析①⑤名词用作动词/②④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③⑧名词作状语/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篇专题精练及答案解析(12页)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篇专题精练史记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陈豨[xī]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豨曰:“唯将军令之。
”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①矣。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血食,享受后代的牺牲祭祀。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B.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C.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D.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古代官职任免术语,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高中语文 夏本纪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 选读》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 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 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 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第五节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①, 行山表木②,定高山大川③。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④,乃劳身焦思⑤,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 ⑥,致孝于鬼神⑦。卑宫室⑧,致费于沟淢⑨。陆行乘车, 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⑩,山行乘檋(11)。高温烘箱左准绳 (12),右规矩(13),载四时(14),以开九州(15),通九道 (16),陂九泽(17),度九山(18)。令益予众庶稻(19),可 种卑湿(20)。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 以均诸侯(2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22),及山川之便 利(23)。
第一节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 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①。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 不得在帝位②,为人臣。
补充注释:
①玄孙:孙之孙为玄孙。同姓宗族中,以自 己为本位,上有父、祖、曾祖、高祖;下有 子、孙、曾孙、玄孙。 ②曾大父:即曾祖父。
第二节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①,浩浩怀山襄陵②,下民其忧。尧求能治 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③,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④,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 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 登用⑤,摄行天子之政⑥,巡狩⑦。行视鲧之治水无状⑧,乃殛鲧 于羽山以死⑨。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⑩。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 鲧之业。
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3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doc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C项“陆”;D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
答案 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鲧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D.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说明禹将治水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 第3课 夏本纪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 通晓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普遍 度九山: 测量,勘测
(3)度
身为度: 尺度 则思三驱以为度: 限度 鲧为人负命毁族: 命令(名词)
(4)命
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任命(动词)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命令,让
使动用法,使……均衡 (9)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省略句 (1)群臣四岳皆曰鲧可:_______
省略句 (2)可种卑湿:_______ 状语后置句 (3)薄衣食,致孝于鬼神:___________ 被动句 (4)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_______ 被动句 (5)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_______
答案
(1)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源于他对人民的责任。洪水滔天,民不聊生,他觉得
自己有责任去完成这项任务。正因为如此,他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最 终使得天下太平。 (2)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也源于为父雪耻。父亲治水无功被流放羽山而死,是他的羞 耻,更是家族的耻辱;他要为父雪耻,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世家的能力。正如文中所 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也正是这种压力变成他治水的精神动力。
①测量用的绳子。②画圆画方的工具。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②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课时作业:第3课 夏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 夏本纪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 陂:堤防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东渐于.海 B.⎩⎪⎨⎪⎧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以.均诸侯C.⎩⎪⎨⎪⎧ 咸则.三壤成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 摄行天子之.政可成美尧之.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仁可亲,其言可信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①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②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 .东渐于海D .以均诸侯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 .过家门..不敢入C .天下于是太平..治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当帝尧之时……及山川之便利”,回答6~10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摄行..天子之政 摄行:代理执行B .鲧为人负命..毁族 负命:违背命令C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不像样子,即没有取得成绩D .禹为人敏给克.勤 克:战胜7.下列各句中,“于”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②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③让于契、后稷、皋陶④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A .②④B .①③C .①②D .③④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女其往视尔事矣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C.致费于沟淢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9.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禹是黄帝的后代,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被流放到羽山,后来就死在那里。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 夏本纪1.通假字(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是帝锡.禹玄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汝”,你。
第二人称代词 (2)同“敷”,分布 (3)同“源”,水源 (4)同“征”,征收 (5)同“赐”,赏赐 (6)同“拒”,抗拒 (7)同“避”,躲开 (8)同“洪”,大2.一词多义(1)诛⎩⎪⎨⎪⎧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臣不臣则诛: (2)通⎩⎪⎨⎪⎧ 通九道: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度⎩⎪⎨⎪⎧ 度九山:身为度:则思三驱以为度:(4)命⎩⎪⎨⎪⎧ 鲧为人负命毁族: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答案 (1)惩罚/诛杀 (2)疏通/通晓/普遍 (3)测量,勘测/尺度/限度 (4)命令(名词)/任命(动词)/命令,让3.虚词归纳于⎩⎪⎨⎪⎧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致费于沟淢:以告成功于天下:声教讫于四海:答案 比/在……方面/向/到4.古今异义词(1)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专题检测卷4Word含答案
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2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万世世不轶毁B.虏魏王,禽夏说C.于是信孰视之D.盖聪明绚智之所居也解析A“轶”同“迭”;B“禽”同“擒”;C“孰”同“熟”。
答案 D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力:努力,致力于B.悉诣守、尉杂.烧之杂:杂乱C.通.有补民益主之业通:普遍D.天下已集.,乃谋畔逆集:集中解析B应为“共,全都”;C应为“显贵,得志”;D应为“安定,和睦”。
答案 A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叔带去周适.晋B.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君安与项伯有故.C.众多厌.之者暴秦之欲无厌.D.秦之纲绝.而维弛绝.知此事要躬行解析A均为动词,到。
B分别为原因,缘故/旧交情;C分别为讨厌,厌恶/满足;D分别为断/全,尽。
答案 A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志与众异公子从其.计B.愿枉车骑过之.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C.始有宠于.灵公故令自夷于.此D.大王乃.肯临臣乃.赐胡服解析A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B分别为代词,他/助词,的;C分别为介词,表被动/介词,在;D分别为表转折/表顺承。
答案 A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公子立自责..B.愿君留意..臣之计C.而以公子为长者..者..D.臣闻中国解析B指“仔细考虑”;C指“有德行的人”;D指“中原地区”。
答案 A6.下列句中的活用词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朱亥袖.四十斤铁椎A.有一母见信饥,饭.信B.羞.与绛、灌等列C.天下共苦.战斗不休D.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解析例句和A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B为意动用法;C为形容词作动词;D为为动用法。
答案 A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小人哉程婴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C.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D.甚哉水之为利害也解析C为被动句、判断句。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2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夏本纪嶓冢[注][唐]胡曾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注】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内容赏析】全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的赞美。
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是他的治水之举泽被后世,百姓至今仍享用其利。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鲧.(ɡǔn)殛.(jí)祗.台(zhī)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òu)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视(2)度(3)是(4)道(5)其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陂.九泽(名词用作动词)筑堤防(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3)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5)可种卑湿..(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6)行山表.木(名词作动词)表记(7)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名词作状语)在陆上;在水中;在泥沼;在山路上(8)南面朝.天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9)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10)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中国..赐土姓古义:指九州之中。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三专题《高祖本纪》Word版含答案
《高祖本纪》教案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三专题“不虚美、不隐恶”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史家“贵乎真”的传统。
仍属于比较难懂的篇目,选文较长,没有译文。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
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
在理解疏通时,对于那些浅易的文本,可以用全文总结的方法,一下子全部提取出来处理;对于连教师看一两遍尚不能全部理解的文本,本人的做法就是一段一段来“清障”,这样的课虽然不好看,但实用。
这篇课文的处理,先指出要积累的词句,让学生理通意思,再整体理解翻译,最后在全文理通的情况下做问题探讨。
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史记》“贵乎真”的史家传统。
4、了解刘邦,并探讨刘邦的个性及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时设置:4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有人评论二十四史说“多不可信”,为什么?因为史是人写出来的,人是可以说假话的,正史是官方修订的,官方是要替当朝统治者粉饰的;再有我们一般人最容易以结果看人事,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名人、伟人、成功者,看到的就是优点,常人、小人、失败者,看到的多是缺点。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就《史记》而言,我们从那篇《太史公自序》里就知道,《史记》的写作是司马迁的一种独立行为,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笔下的汉最高权位者和最高享誉者刘邦,是个怎样的人?是否完美无缺的?今天我们学《高祖本纪》。
二、疏通1、2、3段1、朗读注意难认的字:媪陂晦冥须髯泗水狎侮贳酒酤雠折券弃责繇喟然2、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以下词句意思息大泽之陂——已而有身——隆准而龙颜——喜施——意豁如也——狎侮——贳酒——怪之——酒雠数倍——折券弃责——繇咸阳——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3、先和同学交流,等待老师提问(息,休息;陂,岸坡。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12项羽本纪Word含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 A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B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C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D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解析 A 项,“繇”同“徭”。
答案 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又不肯竟.学 竟:竟然 B .何兴之暴.也 暴:暴力 C .乃持项王头视.鲁 视:察看 D .才气过.人 过:超过 解析 A 项“竟”应为“使……完毕”的意思;B 项“暴”应为“迅速、突然”的意思;C 项“视”同“示”,“出示、展示”之意。
答案 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封于.项与籍避仇于.吴中 B.⎩⎪⎨⎪⎧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为其.守礼义 C.⎩⎪⎨⎪⎧ 梁以.此奇籍无不一以.当十 D.⎩⎪⎨⎪⎧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是何楚人之.多也解析介词,因为/介词,用。
A项,介词,在;B项,代词,他(指项羽);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C.项王至阴陵,迷失..道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解析A指“身边的下属”;B指“地方方圆”;D指“治理”。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项王军壁.垓下”的“壁”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B.项梁怒.之C.奋其私智而不师.古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解析例句与C项加点字均为名词作动词;而A项“亡”为使动用法;B项“怒”为为动用法;C项“师”为名词用动词;D项“王”为使动用法。
答案 C6.下列各句不属于倒装句式的一项是()(3分)A.尚不觉寤而不自责B.与籍避仇于吴中C.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D.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解析D是被动句。
A是宾语前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C为定语后置句。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专题检测卷2Word含答案
检测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2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B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C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D .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解析 B “乡”同“向”;C “指”同“旨”;D “距”同“拒”。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 B .是夜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适逢,恰巧 C .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D .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 解析 D 项,害:忌妒答案 D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因而厚遇.之 B .鲍叔知.其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 .臣少好相.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人之我信.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 B 项均为动词,知道。
A 分别为遇见,相遇/对待;C 分别为看相,相面/官职名,相国;D 分别为相信/忠诚。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籍何以.至此B.⎩⎪⎨⎪⎧ 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C.⎩⎪⎨⎪⎧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明道德之.广崇 D.⎩⎪⎨⎪⎧ 良工能巧而.不能顺善因祸而.为福解析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以”,介词“用”/介词“凭”。
B 项,“与”,介词“和”/连词“和”。
D 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会项伯欲活.张良 B .令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C .惠王患.之 D .管仲因而信.之 解析 C 项为意动用法,A 、B 、D 三项皆为使动用法。
答案 C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B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C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D .吾道不行..矣 解析 A 项指“没有出息”;C 项指“质朴的乡里人”;D 项指“不被实行”。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3课 夏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夏本纪《夏本纪》是记叙夏朝从夏禹到夏桀各代君主兴亡事迹的史篇,本文节录了大禹治水定九州的一部分,描绘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治水英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学习此文:一方面要积累“被”“诛”“相”等实词,翻译重点语句等;另一方面要理解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认识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他对中华民族所作的巨大贡献。
在学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言”“文”两条线索,细心阅读,认真思考。
一、背景资料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
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本文仅节录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约占全篇的五分之三。
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以及当政者的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灾难中解救出来。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
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ɡǔn)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成功,使得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
二、文化常识本纪“本纪”之意是法则、纲纪。
以天子、国君的事迹作为纲领,采用编年、记正朔的形式,反映朝代的变迁、时代的大势。
实际上,本纪是按照编年的体例,依照年月的顺序,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以及当时的重大事件的。
本纪作为纪传体史书的编年部分,其实是贯通全书的纲要部分。
《史记》十二本纪中,《五帝本纪》是记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事迹;《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是记叙夏、商、周三代的史事。
这四篇是上古史部分。
《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是表现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之际的历史,可以说是当时的近古史。
《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集中叙述了汉代的历史,是《史记》的当代史部分。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C项“陆”;D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
答案 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鲧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夏本纪》教案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体例。
该板块“本纪”“世家”“书”“表”各有一篇。
本文属于教学课文。
仍属于比较难懂的篇目,但选文不长,也附了译文。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
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
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进一步了解《史记》的体例。
3、适当积累文言知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基本弄懂,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
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今天我们学习《夏本纪》二、题解《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记,系统的叙述了从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作者怀着虔诚的心情,向人们诉说着夏禹的业绩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课文是其节选部分。
二、朗读课文1、注意通假字的读音请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通“敷”女平水土:“女”通“汝”。
致费于沟淢:“淢”通“洫”,田间水道。
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奥”通“墺”,四方可定居之地。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通“源”,源头。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3课夏本纪试题苏教选修《史记》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3课夏本纪试题苏教选修《史记》【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3课夏本纪试题苏教选修《史记》XX-XX学年高中语文第3课夏本纪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 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 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C项“陆〞;D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答案 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鲧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C项“陆”;D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
答案 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鲧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D.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说明禹将治水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
解析A项,偏离了作者对夏禹的态度及夏禹的性格品质,从原文看,夏禹对父亲的死深感悲伤,这是夏禹全力治水的动力;B项,夏禹运用的是疏通法治水;D项,禹之所以这么做,是以此坚定自己的决心,不忘先祖的遗志。
答案 C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采橇,山行乘。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中国赐土姓:“祇.台德先,不距朕.行。
”8.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受:遭遇B.可.种卑湿可:可以C.九山刊.旅刊:砍削D.台德先,不距朕.行朕:皇帝的自称解析A项应为“被”;B项应为“适宜”;D项应为“我”的通称。
答案 C9.下面的句子都属于大禹功绩的一组是()(3分)①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②卑宫室,致费于沟淢③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④开九州,通九道⑤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⑥咸则三壤成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解析②表现大禹治水的虔诚,③表现大禹治水的艰难。
答案 C10.下面的句子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A.大禹为父亲因为治水无功被杀而痛心不已,因而他不顾疲劳,殚精竭虑,唯恐重蹈覆辙。
B.大禹自接受任务后的十三年间,马不停蹄,克服重重困难,用疏通与筑堤的方式将大水治理成功。
C.大禹不仅用心于治水,还关注农业生产,他因地制宜,统一筹划,使地区间达到物资平衡。
D.九州同一后,大禹还针对土壤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公平合理的赋税标准,展现了他目光长远,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
解析鲧是因治水无功被流放,不是“被杀”。
答案 A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1)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赐土姓:“台德先,不距朕行。
”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他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握着规矩,一年四季都带着这些工具,用来开辟了九州土地。
(2)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所宜,规定了贡赋,还视察了各地山川的交通便利情况。
(3)(帝舜在)中国范围之内分封诸侯,颁赐土地和姓氏,并说:“要把修敬我的德行放在首位,不要违背我一贯的行为准则。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
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
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
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
迁.为东海太守。
岁余,东海大治。
称之。
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住。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蚡不为礼。
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黯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惧。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其见敬礼如此。
《史记·汲郑列传》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屋比.延烧比:接连,挨着B.迁.为东海太守迁:提升C.群臣或数.黯数:责备D.使人可.其奏可:准许解析迁:贬官。
答案 B1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汲黯“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一组的是()(4分)①黯耻为令,病归田里②不得久留内③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④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⑤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⑥甚矣,汲黯之憨也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⑥解析①、⑤与“敢于直谏,刚正不阿”无关。
答案 D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汲黯家世代为官,不是为卿,就是做大夫,汲黯也因为父亲的举荐,在孝景帝时做了太子洗马。
B.有一年,东越部族相互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调查,他没有到东越,走到会稽郡就回来了,还说“用不着天子的使者去调查”,惹得皇上很不高兴。
C.汲黯为人性情刚直,倨傲少礼,经常当面给人难堪,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因此,许多人都不跟他来往。
D.汲黯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连皇上都敬重他。
皇上接见别的大臣都很随便,有时只是坐在床边召见,而见汲黯,连没戴帽子都赶紧躲到帐中,可见对他的敬重程度。
解析“惹得皇上很不高兴”文中无据。
答案 B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就借这次出使的机会,自作主张,打开那里的粮仓,救济灾民。
(2)因为(汲黯)多次直言相谏,(使皇上很难堪),所以不能久留在朝廷内。
(3)况且你已经身在其位,纵然为自己打算,怎么可以羞辱朝廷呢?【参考译文】汲黯字长孺,是濮阳人。
他的祖先曾受到卫国国君恩宠。
到他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做卿大夫。
汲黯靠父亲保举,孝景时做太子洗马的官,因为人端正严肃,不苟言笑,人人都怕他。
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位,任命汲黯为“谒者”之官。
有一年东越人相互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调查,汲黯并没有到越地,只到会稽郡就回来了,上书报告皇帝说:“越地人相互攻打,是他们的本性,何劳天子的使者去调查过问,所以不到越地就回来了。
”河内郡失火,延续烧了一千多户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回来报告说:“本是一户人家失火,因房屋密集,火势蔓延,一烧就是千余家,完全是意外,不必忧虑。
不过当我经过河南郡时,河南郡有一万多户穷人遭受水旱灾,饿得父子相食,我就借这次出使的机会,自作主张,打开那里的粮仓,救济灾民。
现在我自请免职,至于假托皇帝命令开仓的事,听候皇上的发落。
”皇上认为他很贤明,就赦免了他并且把他外调为荥阳县令。
汲黯耻于为令,就借生病为由,请假回家。
武帝听到后,任命他做中大夫。
因为(汲黯)多次直言相谏,(使皇上很难堪),所以不能久留在朝廷内。
被贬官做东海太守。
一年多,东海郡被治理得有条有序,人们都称赞他。
皇上听说了,召回朝廷任命他做主爵都尉,位置列于九卿。
汲黯为人性情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
与自己心情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
因为几次直言激谏,不能久留朝廷内。
就在此时,太后弟弟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朝中年俸二千石的官员来拜见,田蚡都不答礼。
可是汲黯来见田蚡,未曾跪拜,而田蚡却长揖回礼。
天子此时想招募一些在文学上有成就的儒生,据皇上说好像要施行仁义、效法尧舜,好好表现一番,汲黯却回答说:“您内心欲念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能效法到尧舜的伟大治绩呢?”皇上听了没有出声,满脸怒色,愤然退朝。
大臣们都为汲黯担心。
皇上退朝对左右的人说:“太过分了,汲黯耿直得近乎愚笨。
”大臣们有的数落汲黯,汲黯却说:“天子任命左右助手,难道是要这些人察言观色,陷害他于不义吗?况且你已经身在其位,纵然为自己打算,怎么可以羞辱朝廷呢?”大将军卫青入侍宫中,皇上曾蹲在厕所内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