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42021d0975f46526d3e1cc.png)
4、经动脉留管顺行溶栓:①经健侧股动脉插管至患侧髂股动脉
内,保留导管进行溶栓。②经患侧股动脉顺行插管至同侧股
动脉远端留管溶栓。
第16页/共33页
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主要有患侧腘静脉、患侧股静脉、健侧股静脉、 左或右侧颈内静脉及足背静脉以同侧腘静脉最为常用。单纯 髂静脉栓也可经同侧股静脉插管。因从颈内静脉或健侧股静 脉途径置管.常受到静脉瓣膜的阻挡而影响导丝及导管的正 常操作,且易致闭塞的股浅静脉穿透及瓣膜损伤。静脉穿刺 置管成功后,将溶栓导管直接置入血栓闭塞的静脉。腔内, 经溶栓导管灌注溶栓药物以使闭塞部位纤溶酶原被最大限度 激活.从而达到直接溶栓的目的。
第21页/共33页
术后处理
• 1、术后处理:
• 1)在行介入性溶栓治疗期间和介入性血栓清除术、PTA 及支架 置入术后,患肢宜水平位抬高30 cm或20°,以利于患肢血液回 流和肿胀的消退。
• 2) 静脉或动脉内保留导管溶栓后2 ~ 3 d,患者可出现轻度发 热。发热的原因可能为血栓溶解所致,也可能为保留的导管本身 带有致热源,也可能
和范围后,用导丝配合导管穿过血栓。经导管鞘将血栓消融器缓慢插入,在透视监视下推进至近血栓处, 启动血栓消融器进行血栓清除。
第20页/共33页
三、PTA 及支架置入术 1、PTA:①对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上段阻塞,推荐从同侧股静脉穿刺入路。
②对累及髂外静脉下段、股总静脉及股静脉上段的阻塞,推荐从同侧腘静 脉穿刺入路。③髂静脉成形术推荐使用直径为10 ~ 12 mm 的球囊导管; 股总静脉和股静脉成形术推荐使用直径8 ~ 10 mm 的球囊导管。④推荐 使用压力泵充盈球囊,至球囊命名压后维持1 ~ 3 min。 2 支架植入术:①髂股静脉支架置入术推荐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进行。② 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上段支架植入推荐使用直径12 ~ 14 mm 的自膨式 支架。③髂外静脉下段及股总静脉支架植入推 • 荐使用10 ~ 12 mm 的自膨式支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28dc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3.png)
(2)出血危险性小,可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不需 要监测凝血功能 ,即使在门诊治疗也非常安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25
华法令
用法用量:
开始时每次口服3mg,每天2次;
注意事顼:
(1)治疗首日常与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联合使用, 2~3 d后开始监测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 当(INR)稳定在正常值2.0~3.0并持续24 h后停低分 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继续服用华法林治疗3~6个月。 (2)用药过量可发生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以用
(2)螺旋CT静脉成像: 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 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19
检查和诊断
(3) MRI静脉成像: 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 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
(4)静脉造影: 准确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 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 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他方法的诊断价值
抗凝,但需定期进行风险效益评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27
溶栓治疗
概述:
(1)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系统激活的共同结果, 血栓不仅由纤维蛋白组成,还含有大量激活的血小板。
( 2 )传统的溶栓治疗主要是针对凝血过程的最终产物 —— 纤维 蛋白。
( 3 )目前的溶栓治疗是将抗血小板药物与溶栓药物联合应用, 以加速深静脉血栓的溶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11
临床分型
(2)中央型 :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 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全下肢肿胀,髂窝,股 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 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 及体温均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 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 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威胁病 人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25
华法令
用法用量:
开始时每次口服3mg,每天2次;
注意事顼:
(1)治疗首日常与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联合使用, 2~3 d后开始监测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 当(INR)稳定在正常值2.0~3.0并持续24 h后停低分 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继续服用华法林治疗3~6个月。 (2)用药过量可发生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以用
(2)螺旋CT静脉成像: 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 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19
检查和诊断
(3) MRI静脉成像: 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 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
(4)静脉造影: 准确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 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 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其他方法的诊断价值
抗凝,但需定期进行风险效益评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27
溶栓治疗
概述:
(1)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系统激活的共同结果, 血栓不仅由纤维蛋白组成,还含有大量激活的血小板。
( 2 )传统的溶栓治疗主要是针对凝血过程的最终产物 —— 纤维 蛋白。
( 3 )目前的溶栓治疗是将抗血小板药物与溶栓药物联合应用, 以加速深静脉血栓的溶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11
临床分型
(2)中央型 :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 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全下肢肿胀,髂窝,股 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 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 及体温均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 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 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威胁病 人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0f3d53ec3a87c24028c4dc.png)
▪ 溶栓: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栓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链激酶
和尿激酶。尿激酶应用较广泛,通常首剂量4000U/kg 体重,继以60~120万单位/d,持续5~7天。发病1周内,溶栓治疗效果确切,
病程超过1个月后疗效明显下降。溶栓治疗应监测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 酶时间(TT)。 FG<1.0g/L时停药,TT在正常值的2~3倍。
形成的血栓没有作用。常用药物为肝素和双香豆素类。一般先用肝素/低分子 量肝素/依诺肝素/阿加曲班,后改用双香豆素类。应用肝素的标准为抗凝血时 间超过正常值1.5~2.5倍。双香豆素类多选用华法林,成人剂量为2.5~6mg, 以INR值保持在2~3左右为准。抗凝疗法通畅维持3个月左右。
;.
25
DVT的治疗 溶栓治疗
。大多数病人自觉疼痛呈痉挛或紧张感,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 可减轻。一般情况下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并持续数天。
;.
14
DVT的临床表现
▪ 肿胀:下肢肿胀为最主要的表现,除少数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表现为双下
肢肿胀外,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胀。如果血栓位于下肢主干静脉,可迅速 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患肢肿胀。病变多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髂-股静脉, 除部分血栓可溶解或局限于发病部位外,其余血栓可能向近、远端蔓延累及 整个深静脉主干而表现为整个下肢的剧烈肿胀。
;.
12
DVT的临床表现
▪ DVT 病人相当一部分并无症状,当血栓导致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以及血栓堵塞静脉腔,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后,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 性期主要表现为:疼痛、下肢肿胀、代偿性浅静脉曲张、全身反应。
;.
13
DVT的临床表现
▪ 疼痛: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或腹股沟等部位
和尿激酶。尿激酶应用较广泛,通常首剂量4000U/kg 体重,继以60~120万单位/d,持续5~7天。发病1周内,溶栓治疗效果确切,
病程超过1个月后疗效明显下降。溶栓治疗应监测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 酶时间(TT)。 FG<1.0g/L时停药,TT在正常值的2~3倍。
形成的血栓没有作用。常用药物为肝素和双香豆素类。一般先用肝素/低分子 量肝素/依诺肝素/阿加曲班,后改用双香豆素类。应用肝素的标准为抗凝血时 间超过正常值1.5~2.5倍。双香豆素类多选用华法林,成人剂量为2.5~6mg, 以INR值保持在2~3左右为准。抗凝疗法通畅维持3个月左右。
;.
25
DVT的治疗 溶栓治疗
。大多数病人自觉疼痛呈痉挛或紧张感,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 可减轻。一般情况下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并持续数天。
;.
14
DVT的临床表现
▪ 肿胀:下肢肿胀为最主要的表现,除少数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表现为双下
肢肿胀外,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胀。如果血栓位于下肢主干静脉,可迅速 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患肢肿胀。病变多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髂-股静脉, 除部分血栓可溶解或局限于发病部位外,其余血栓可能向近、远端蔓延累及 整个深静脉主干而表现为整个下肢的剧烈肿胀。
;.
12
DVT的临床表现
▪ DVT 病人相当一部分并无症状,当血栓导致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以及血栓堵塞静脉腔,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后,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 性期主要表现为:疼痛、下肢肿胀、代偿性浅静脉曲张、全身反应。
;.
13
DVT的临床表现
▪ 疼痛: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或腹股沟等部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b0ce3533687e21ae45a974.png)
闭塞或中断:不显影或显影突然受阻,常见于急性期。 充盈缺损:腔内持久的、长短不一的圆柱状造影剂密度降低区域,边缘可有线性造影剂显 示形成“轨道征”,是静脉血栓的直接征象,为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 再通 侧枝循环形成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D-dimer)检查,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 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D二聚体阳性者, 需要进一步做影像学检查。 D二聚体阴性一般可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
5
病理
血 向主干静脉近端和 远端蔓延
溶解消散,脱落裂 解成为栓子
栓
激发静脉壁和周围
组织的炎症反应
血栓与静脉壁粘 连,纤维机化
形
静脉瓣膜 破坏
成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6
肺栓
边缘毛糙,管径粗 细不一的再通静脉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
7
根据下肢肿胀平面可估计血栓的上界:
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 静脉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 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 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 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供 障碍,出现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进而小腿和足背往往出现水泡,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D-dimer)检查,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 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D二聚体阳性者, 需要进一步做影像学检查。 D二聚体阴性一般可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
5
病理
血 向主干静脉近端和 远端蔓延
溶解消散,脱落裂 解成为栓子
栓
激发静脉壁和周围
组织的炎症反应
血栓与静脉壁粘 连,纤维机化
形
静脉瓣膜 破坏
成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6
肺栓
边缘毛糙,管径粗 细不一的再通静脉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
7
根据下肢肿胀平面可估计血栓的上界:
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 静脉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 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 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 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供 障碍,出现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进而小腿和足背往往出现水泡,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PPT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71ab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0.png)
处理方法
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溶 栓等治疗。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处理方法
溶栓治疗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 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对于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进行 抗过敏治疗;对于肝功能异常,应调 整药物剂量或给予保肝治疗。
详细描述
部分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 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肝 功能异常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 能与药物的代谢有关。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 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溶栓治疗的重要性 •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方法 •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CHAPTER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 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阻塞 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血 管疾病。
压力治疗
穿戴医用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等压力治疗设备,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降低血 栓形成的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下肢深静 脉的血流,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 胀症状,避免病情恶化。
改善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的下肢 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生活质量 下降。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 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溶栓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长期并发症 ,如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减轻患者 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检查血液中的凝血指标和血脂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
对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家族史或高危职业的人群,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
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溶 栓等治疗。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处理方法
溶栓治疗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 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对于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进行 抗过敏治疗;对于肝功能异常,应调 整药物剂量或给予保肝治疗。
详细描述
部分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 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肝 功能异常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 能与药物的代谢有关。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 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溶栓治疗的重要性 •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方法 •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CHAPTER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 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阻塞 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血 管疾病。
压力治疗
穿戴医用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等压力治疗设备,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降低血 栓形成的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下肢深静 脉的血流,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 胀症状,避免病情恶化。
改善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的下肢 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生活质量 下降。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 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溶栓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长期并发症 ,如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减轻患者 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检查血液中的凝血指标和血脂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
对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家族史或高危职业的人群,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
最新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最新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869244770bf78a64295467.png)
(3)感染性损伤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 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3.血液高凝状态
先天性高凝状态:血栓抑制剂的缺乏、血纤维蛋白原的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后天性高凝状态:创伤、妊娠、休克、手术、肿瘤组织裂解产物、长期使用雌激素和避孕
药等。
病理
血 向主干静脉近端和 远端蔓延
溶解消散,脱落裂 解成为栓子
栓 激发静脉壁和周围 组织的炎症反应
形
血栓与静脉壁粘 连,纤维机化
静脉瓣膜 破坏
成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肺栓
边缘毛糙,管径粗 细不一的再通静脉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
根据下肢肿胀平面可估计血栓的上界:
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腘静脉 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 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 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 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
分型(三种类型):
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 形成
周围性:小腿肌肉静脉 丛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 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 栓形成
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大腿小腿踝足背中趾均明显
抬高患肢
水肿消退快
水肿消退慢
(
并发症:
(一)肺栓塞
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 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
目前临床上预防肺栓塞多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放入下腔静脉,以拦截血流中较大血栓,避免随血流 进入肺动脉,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但安置滤器可发生滤器移位阻塞出血等并发症,故临床上要掌握其适 应:①DVT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有严重出血并发症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塞者③动脉血栓摘除术或肺 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④首次肺栓塞后残留DVT⑤广泛大面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途径应 选择健侧,若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则应选择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
3.血液高凝状态
先天性高凝状态:血栓抑制剂的缺乏、血纤维蛋白原的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后天性高凝状态:创伤、妊娠、休克、手术、肿瘤组织裂解产物、长期使用雌激素和避孕
药等。
病理
血 向主干静脉近端和 远端蔓延
溶解消散,脱落裂 解成为栓子
栓 激发静脉壁和周围 组织的炎症反应
形
血栓与静脉壁粘 连,纤维机化
静脉瓣膜 破坏
成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肺栓
边缘毛糙,管径粗 细不一的再通静脉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
根据下肢肿胀平面可估计血栓的上界:
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腘静脉 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 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 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 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
分型(三种类型):
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 形成
周围性:小腿肌肉静脉 丛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 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 栓形成
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大腿小腿踝足背中趾均明显
抬高患肢
水肿消退快
水肿消退慢
(
并发症:
(一)肺栓塞
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 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
目前临床上预防肺栓塞多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放入下腔静脉,以拦截血流中较大血栓,避免随血流 进入肺动脉,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但安置滤器可发生滤器移位阻塞出血等并发症,故临床上要掌握其适 应:①DVT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有严重出血并发症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塞者③动脉血栓摘除术或肺 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④首次肺栓塞后残留DVT⑤广泛大面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途径应 选择健侧,若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则应选择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
《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4b80f7e518964bce847c61.png)
尿激酶较常用。
出血是抗凝、溶血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且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一旦出现出血并发症应及时予
相应处理。
.
11
DVT的治疗
非
常作为辅助用药,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多主张小剂
抗血小板治疗 量应用,100mg qn。
手
术
治
·通塞脉片:改善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浓、黏、凝、聚
疗
中医治疗
状况。 ·维脑路通:抑制血小板,防止血栓形成作用。
右侧髂总动脉慢性跳动的压缩力可以在左侧髂 总静脉周围发展出纤维束性结构,导致静脉流出道 狭窄。缩小的通道容易使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往 往导致侧枝血管形成。
.
4
三大因素:
血管壁的损伤
DVT
血流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
5
DVT临床表现和体征:
DVT的临床经过往往比较隐匿,约80%的 DVT病例无临床症状,尤其是远端DVT形成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
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肌肉静脉 窦)、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 脉。以左下肢多见。
.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侧机制:
相对于几乎是垂直上升延续至下腔静脉的右侧 髂总静脉,左侧髂总静脉上升时更趋向横向方向, 而且右侧髂总动脉还要从左向右跨过左侧髂总静脉。 在左侧髂总静脉上行过程中,正好位于右髂总动脉 的后方和腰椎和骶骨岬的前方。
·静脉超声:无异常。 ·静脉造影:所有深静脉无充盈缺损。 ·静脉阻抗体积描记法:在大腿部位袖带加压
并排气减压后静脉回流无异常。无创检查,特异性低, 阴性预测值97%。
.
8
DVT的处理: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出血是抗凝、溶血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且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一旦出现出血并发症应及时予
相应处理。
.
11
DVT的治疗
非
常作为辅助用药,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多主张小剂
抗血小板治疗 量应用,100mg qn。
手
术
治
·通塞脉片:改善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浓、黏、凝、聚
疗
中医治疗
状况。 ·维脑路通:抑制血小板,防止血栓形成作用。
右侧髂总动脉慢性跳动的压缩力可以在左侧髂 总静脉周围发展出纤维束性结构,导致静脉流出道 狭窄。缩小的通道容易使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往 往导致侧枝血管形成。
.
4
三大因素:
血管壁的损伤
DVT
血流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
5
DVT临床表现和体征:
DVT的临床经过往往比较隐匿,约80%的 DVT病例无临床症状,尤其是远端DVT形成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
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肌肉静脉 窦)、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 脉。以左下肢多见。
.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侧机制:
相对于几乎是垂直上升延续至下腔静脉的右侧 髂总静脉,左侧髂总静脉上升时更趋向横向方向, 而且右侧髂总动脉还要从左向右跨过左侧髂总静脉。 在左侧髂总静脉上行过程中,正好位于右髂总动脉 的后方和腰椎和骶骨岬的前方。
·静脉超声:无异常。 ·静脉造影:所有深静脉无充盈缺损。 ·静脉阻抗体积描记法:在大腿部位袖带加压
并排气减压后静脉回流无异常。无创检查,特异性低, 阴性预测值97%。
.
8
DVT的处理: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600e6a32d7375a517809d.png)
: 3.病情观察
• (1)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 发症,发生率为20%-40%,约11%在出现症状的1 小时内死亡。病人如果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 及咳血等症状,立即给予平卧,避免作咳嗽及翻身 活动。报告医生,并给以心电监护,高浓度氧气吸 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积极 配合治疗。
另外选择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
菜、新鲜水果、豆类及粗粮等,保持大便通
畅,防止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LOGO
Page 35
LOGO
Page 36
LOGO
Page 37
(二)术后护理
• 1.按硬外麻或局麻术后护理常规。 • 2.体位: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膝
关节微屈,行足背伸屈运动。 • 3.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特征变化,观察切口
• (2)急性期间不得剧烈活动或按摩患肢,以 免造成血栓脱落,如果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 肺栓塞,大块肺栓塞可以致死。
• (3)戒烟的必要性:吸烟患者应戒烟,因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收缩,影响患肢 血液循环。 (4)禁冷热敷:因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 增加耗氧量,对患肢不利,而且栓塞后患肢 感觉受损,易造成皮肤的灼伤:冷敷可减少 组织代谢,同时会引起血管萎缩,不利于解 除痉挛和建立静脉的侧支循环。
谢谢!
• (2)肝素
• 首选抗凝剂,可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常 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由于肝素 应用不当容 易引起出血,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用量 及给药方法。
• (3)心理护理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此类患者 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或烦躁、 易 怒等情绪。我们对不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 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6c600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7.png)
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 的运动康复训练,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 下肢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气压治疗
气压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 通过周期性的充气和放气,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症 状。
按摩与热敷
适当的按摩和热敷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等症状。
心理支持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面 临长期康复和治疗的压力,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01
02
03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 脉血栓的首选方法,可以 清晰显示血栓的位置和范 围。
静脉造影
静脉造影可以了解深静脉 的通畅情况,是诊断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排除 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但 阳性结果不能确诊。
鉴别诊断
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也会导致下肢疼痛和肿胀,但通常伴随远端肢体缺血症状,如皮肤 苍白、感觉异常等。
05 并发症及其处理
出血并发症
出血并发症
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皮肤 瘀斑、牙龈出血等。
预防与处理
在溶栓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定期检查凝 血功能,及时调整溶栓药物的剂量。一旦出现出血症状,应 立即停止溶栓治疗,并进行止血处理。
肺栓塞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后,部分血栓可 能会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导 致肺栓塞。
溶栓方案与策略
全身溶栓
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 使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血 栓部位,溶解血栓。
局部溶栓
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射到血 栓部位,提高药物浓度, 加速血栓溶解。
导管溶栓
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 送至血栓部位,并持续泵 入药物,达到最佳溶栓效 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00f1b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0.png)
抗凝:通过抑制体内凝血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制 止血栓形成和蔓延,但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没 有作用。常用药物肝素和双香豆素类。一般 先用肝素后改用双香豆素类。应用肝素的标 准为抗凝血时间超过正常值2倍。双香豆素 类多选用华法林。
溶栓: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栓的目的。临床上
常用的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尿激酶应用较广 泛,通常8万单位溶解于5%葡萄糖250-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疗程7-10天。发病一周 内,溶栓治疗效果确切,病程超过一个月后疗效 明显下降。
概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 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 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 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男 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
v 血流滞缓:血流滞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a.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酶集 聚;b.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可诱发血栓 形成;c.手术或重病卧床,长时间行走、乘车船、 产程过长等都可使血流滞缓。
浅静脉曲张:是浅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激发代偿 反应。如果血栓累及深静脉主干,特别是髂 -股静脉段,腹股沟的浅静脉曲张。
全身反应: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会引起程度不同 的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白细胞 计数增高等。体温一般不超过38.0℃,有 些起病急促,疼痛剧烈,数小时内整个患肢 出现肿胀,体温降低,发绀,足背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肿胀肢体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 的丢失,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DVT的诊断
根据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DVT 的诊断一般不难,对临床可疑病例则需进一步特 殊检查来明确诊断。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以下三种:
v 多普勒超声检查
v I125纤维蛋白原摄入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0d867804d2b160b4ec0b4.png)
骨科大手术后 凝血过程持续 激活可达4周, 术后深静脉血 栓形成的危险 性可持续3个月
1
2
3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如何预防
基本预防
抬高患肢 早期活动 适当补液 改善生活方式 关注高危人群
物理预防
弹力袜 双下肢气压泵
药物预防
拜瑞妥 (利伐沙班) 华法林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钙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
病因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
引起,较为少见 。
血流缓慢
P1
静脉壁损伤
P2
血液高凝
P3
静脉血栓形成 的病因为静脉血 流滞缓和血液高 凝状态是两个主 要原因。单一因 素尚不能独立致 病,常常是2个 或3个因素的综 合作用造成深静 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十一病区 尹姬
目录
⒈
定义
⒉ 病因
⒊ 预防
⒋ 治疗
⒌ 护理
定义
•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 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 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全 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 下肢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下肢深静脉血 栓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 功能不全,甚至致残,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 落所形成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混合型
患肢明显肿胀,沿股静脉形成可及条索状 肿块
动脉强烈痉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 股青肿
身中毒,常出现肢体坏疽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5bac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c.png)
分期
根据病程和严重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不同分期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02 诊断方法
物理检查
观察下肢肿胀程度、 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 ,了解疼痛性质和部 位。
检查浅静脉是否扩张 ,是否有压痛。
测量下肢周径,判断 肿胀程度及进展情况 。
实验室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
向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
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定期 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观 察下肢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诊断方法 • 治疗策略 • 预防与康复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 指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 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引发一系列 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特征
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 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 。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研发是未来的研究方 向之一,旨在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潜在的 应用前景,可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策略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综合治疗策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病程和严重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不同分期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02 诊断方法
物理检查
观察下肢肿胀程度、 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 ,了解疼痛性质和部 位。
检查浅静脉是否扩张 ,是否有压痛。
测量下肢周径,判断 肿胀程度及进展情况 。
实验室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
向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
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定期 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观 察下肢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诊断方法 • 治疗策略 • 预防与康复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 指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 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引发一系列 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特征
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 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 。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研发是未来的研究方 向之一,旨在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潜在的 应用前景,可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策略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综合治疗策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一、预防和内科治疗
•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0度,急性期 过后起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
• 2、抗凝治疗:首先予以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治疗,一般用5-7天。肝素和华法林合用至少4-5 天。当凝血酶原国际化比率INR2.0时停用肝素,继 续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每日剂量根据 INR调整,定期复查INR,维持在2-3之间。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主要有患侧腘静脉、患侧股静脉、健侧股静脉、左 或右侧颈内静脉及足背静脉以同侧腘静脉最为常用。单纯髂静脉 栓也可经同侧股静脉插管。因从颈内静脉或健侧股静脉途径置 管.常受到静脉瓣膜的阻挡而影响导丝及导管的正常操作,且易 致闭塞的股浅静脉穿透及瓣膜损伤。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将溶 栓导管直接置入血栓闭塞的静脉。腔内,经溶栓导管灌注溶栓药 物以使闭塞部位纤溶酶原被最大限度激活.从而达到直接溶栓的 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规范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DVT):是 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 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 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DVT和PE合称为静脉 血栓栓塞症(VTE)。DVT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至今缺少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法。随着血管腔内微 创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了许多基于微创 技术之的新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导管介入直 接溶栓、深静脉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支 架置入术及超声血栓消融术等。
•
②患肢伴有肢DVT, 血管腔
内
有大量游离血栓而未行下腔静脉滤
器置入术者;
•
④难治性高血压(血压> 180 /110
mmHg);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二、滤器置入术
• 1、适应症:①下肢急性DVT 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 塞者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抗凝治疗失败者 ④既往有PE病史或可能再发PE者⑤PE栓塞取栓术 后⑥准备手术取栓,防止术中脱落⑦慢性肺动脉 高压伴高危因素者⑧股髂静脉血栓大于5cm以上的 漂移血栓者 ⑨严重心血管病或肺动脉床闭塞超过 50%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分型(部位)
1、中央型 2、周围型 3、混合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临床发病时间分期
• 1、急性期:发病14天以内 • 2、亚急性期:发病15-28天 • 3、慢性期:发病28天以后 • 4、后遗症期:指出现PTS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按严重程度分型
• 1、常见型DVT • 2、重症DVT: • ①、股青肿:下肢深静脉严重淤血 • ②、股白肿:伴动脉持续痉挛
• 3、药物溶栓:溶栓治疗可减轻症状,但血栓很少 能完全溶解,且出血风险大。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二、介入治疗
• 一、经导管溶栓治疗
• 1、适应症:①急性期DVT;
•
②亚急性期DVT;
•
③DVT 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
• 2、 禁忌证①3 个月内有脑出血和(或) 手术史、1 个月 内有消化道及其他内脏出血者和手术史;
3、逆行溶栓: ①经健侧股静脉插管至患侧髂股静脉,保留导管进 行溶栓。②经颈内静脉插管至患侧髂股静脉,保留导管进行溶栓。
4、经动脉留管顺行溶栓:①经健侧股动脉插管至患侧髂股动脉内, 保留导管进行溶栓。②经患侧股动脉顺行插管至同侧股动脉远端 留管溶栓。
5、推荐:对局限于股静脉中、上段的急性血栓,推荐经 腘静脉穿 刺,行顺行溶栓;对全下肢深静脉急性 栓形成,推荐行逆行溶栓 或经动脉留管顺行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500μg / L(ELISA法) 2、凝血功能检查:PT、INR、FIB、APTT、TT
二、影像血检查: 1、超声多普勒检查 2、下肢静脉CTA 3、下肢静脉MRA 4、放射性核素检查 5、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病因:
•1、静脉损伤 •2、血流缓慢 •3、高凝状态 •(Virchow 血流动力学理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危险因素
1、年龄 源性因素
2、制动 管炎性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6、医 7、血
临床表现和分型
• 1、疼痛 • 2、肢体肿胀 • 3、浅静脉扩张或曲张 • 4、全身反应
2 、禁忌证①股静脉长段狭窄、闭塞;②股静脉机 化再通不全;③髂股静脉长段急性期血栓而又未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一、经导管溶栓治疗
1、溶栓剂一般选用尿激酶,常用剂量为20 万~ 100 万u / d。保 留导管通常不超过7 d。
2、 顺行溶栓: ①经患侧腘静脉穿刺插管至髂股静脉,保留导管进 行溶栓;②经患侧股静脉穿刺插管至髂静脉并保留导管进行溶栓。
诊断标准及影像表现
• 诊断标准:静脉造影 Phlebography 1923年首次应 用于人类,20世纪30年代得到普遍的应用并成为 诊断静脉疾病的金标准
造影表现: 1、闭塞或中断 2、充盈缺损 3、再通 4、侧支循环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治疗
• 1、一般处理及内科治疗 • 2、介入治疗(考虑:安全性、时效性、综合性、长期性)
(2)、溶栓导管。溶栓导管有两种,一种是由端孔灌注的溶栓导管和 溶栓导丝组成的5F同轴灌注系统;另一种是多侧孔的溶栓导管。
(3)、溶栓药物。最常用的是链激酶、尿激酶和n—PA等,以尿激酶 为最常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三、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包括使用大腔导管抽吸、及利
用血栓消融装置清除血栓。
1 适应证①急性期DVT; ②亚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
2 禁忌证①慢性期DVT; ②后遗症期DVT;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三、PTA 和支架置入术
1 、适应证①不伴有急性血栓的髂股静脉重度受压 (Cockett 合征或May-Thurner 综合征);②经 导管溶栓、血栓清除术后遗留的髂静脉重度狭窄 和闭塞;③股静脉形态、血流正常时的股总静脉 重度狭窄;④慢性期短段股静脉重度狭窄(推荐 作单纯性PTA)
一、预防和内科治疗
•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0度,急性期 过后起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
• 2、抗凝治疗:首先予以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治疗,一般用5-7天。肝素和华法林合用至少4-5 天。当凝血酶原国际化比率INR2.0时停用肝素,继 续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每日剂量根据 INR调整,定期复查INR,维持在2-3之间。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主要有患侧腘静脉、患侧股静脉、健侧股静脉、左 或右侧颈内静脉及足背静脉以同侧腘静脉最为常用。单纯髂静脉 栓也可经同侧股静脉插管。因从颈内静脉或健侧股静脉途径置 管.常受到静脉瓣膜的阻挡而影响导丝及导管的正常操作,且易 致闭塞的股浅静脉穿透及瓣膜损伤。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将溶 栓导管直接置入血栓闭塞的静脉。腔内,经溶栓导管灌注溶栓药 物以使闭塞部位纤溶酶原被最大限度激活.从而达到直接溶栓的 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规范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DVT):是 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 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 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DVT和PE合称为静脉 血栓栓塞症(VTE)。DVT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至今缺少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法。随着血管腔内微 创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了许多基于微创 技术之的新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导管介入直 接溶栓、深静脉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支 架置入术及超声血栓消融术等。
•
②患肢伴有肢DVT, 血管腔
内
有大量游离血栓而未行下腔静脉滤
器置入术者;
•
④难治性高血压(血压> 180 /110
mmHg);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二、滤器置入术
• 1、适应症:①下肢急性DVT 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 塞者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抗凝治疗失败者 ④既往有PE病史或可能再发PE者⑤PE栓塞取栓术 后⑥准备手术取栓,防止术中脱落⑦慢性肺动脉 高压伴高危因素者⑧股髂静脉血栓大于5cm以上的 漂移血栓者 ⑨严重心血管病或肺动脉床闭塞超过 50%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分型(部位)
1、中央型 2、周围型 3、混合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临床发病时间分期
• 1、急性期:发病14天以内 • 2、亚急性期:发病15-28天 • 3、慢性期:发病28天以后 • 4、后遗症期:指出现PTS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按严重程度分型
• 1、常见型DVT • 2、重症DVT: • ①、股青肿:下肢深静脉严重淤血 • ②、股白肿:伴动脉持续痉挛
• 3、药物溶栓:溶栓治疗可减轻症状,但血栓很少 能完全溶解,且出血风险大。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二、介入治疗
• 一、经导管溶栓治疗
• 1、适应症:①急性期DVT;
•
②亚急性期DVT;
•
③DVT 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
• 2、 禁忌证①3 个月内有脑出血和(或) 手术史、1 个月 内有消化道及其他内脏出血者和手术史;
3、逆行溶栓: ①经健侧股静脉插管至患侧髂股静脉,保留导管进 行溶栓。②经颈内静脉插管至患侧髂股静脉,保留导管进行溶栓。
4、经动脉留管顺行溶栓:①经健侧股动脉插管至患侧髂股动脉内, 保留导管进行溶栓。②经患侧股动脉顺行插管至同侧股动脉远端 留管溶栓。
5、推荐:对局限于股静脉中、上段的急性血栓,推荐经 腘静脉穿 刺,行顺行溶栓;对全下肢深静脉急性 栓形成,推荐行逆行溶栓 或经动脉留管顺行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500μg / L(ELISA法) 2、凝血功能检查:PT、INR、FIB、APTT、TT
二、影像血检查: 1、超声多普勒检查 2、下肢静脉CTA 3、下肢静脉MRA 4、放射性核素检查 5、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病因:
•1、静脉损伤 •2、血流缓慢 •3、高凝状态 •(Virchow 血流动力学理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危险因素
1、年龄 源性因素
2、制动 管炎性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6、医 7、血
临床表现和分型
• 1、疼痛 • 2、肢体肿胀 • 3、浅静脉扩张或曲张 • 4、全身反应
2 、禁忌证①股静脉长段狭窄、闭塞;②股静脉机 化再通不全;③髂股静脉长段急性期血栓而又未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一、经导管溶栓治疗
1、溶栓剂一般选用尿激酶,常用剂量为20 万~ 100 万u / d。保 留导管通常不超过7 d。
2、 顺行溶栓: ①经患侧腘静脉穿刺插管至髂股静脉,保留导管进 行溶栓;②经患侧股静脉穿刺插管至髂静脉并保留导管进行溶栓。
诊断标准及影像表现
• 诊断标准:静脉造影 Phlebography 1923年首次应 用于人类,20世纪30年代得到普遍的应用并成为 诊断静脉疾病的金标准
造影表现: 1、闭塞或中断 2、充盈缺损 3、再通 4、侧支循环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DVT治疗
• 1、一般处理及内科治疗 • 2、介入治疗(考虑:安全性、时效性、综合性、长期性)
(2)、溶栓导管。溶栓导管有两种,一种是由端孔灌注的溶栓导管和 溶栓导丝组成的5F同轴灌注系统;另一种是多侧孔的溶栓导管。
(3)、溶栓药物。最常用的是链激酶、尿激酶和n—PA等,以尿激酶 为最常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三、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包括使用大腔导管抽吸、及利
用血栓消融装置清除血栓。
1 适应证①急性期DVT; ②亚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
2 禁忌证①慢性期DVT; ②后遗症期DVT;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指南
三、PTA 和支架置入术
1 、适应证①不伴有急性血栓的髂股静脉重度受压 (Cockett 合征或May-Thurner 综合征);②经 导管溶栓、血栓清除术后遗留的髂静脉重度狭窄 和闭塞;③股静脉形态、血流正常时的股总静脉 重度狭窄;④慢性期短段股静脉重度狭窄(推荐 作单纯性P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