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考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
高考物理实验题在考试中占比较大,所以考生需要注重实验的复习和掌握。

根据相关信息和总结,以下是高考物理实验的 17 个必考实验:
1. 动量守恒实验
2. 机械能守恒实验
3.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4. 电阻、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5. 力的矢量守恒实验
6. 平抛运动实验
7. 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9. 测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10.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实验
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
12. 测定电池电动势及其内阻实验
13. 探究速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实验
14.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15.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6. 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1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物理实验考查内容可能会
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高考考试说明和要求进行了解和准备。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很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完整的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然而,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希望对您
有所帮助:
1. 摆钟实验:通过摆钟实验观察摆锤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2.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弹簧振子实验观察弹簧的劲度系数
与振动周期的关系。

3.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利用滑动物体与静摩擦力的关系,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4. 加速度实验:通过利用自由落体的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5. 热膨胀实验:通过测量材料长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观
察热膨胀现象。

6.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透镜成像实验观察凸透镜或凹透镜
的成像性质。

7. 光栅实验:利用光栅实验观察光的衍射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8. 磁场实验:通过引入磁场,观察磁力对载流导线或磁铁的作用力。

9. 音速实验:通过利用共鸣管的方法测量空气中声音的速度。

10. 电路实验:包括串联、并联电路实验,测量电阻等电路参数。

请注意,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请确保正确的实验条件和安全措施,并遵循实验室的指导和监督。

高考物理必备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的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的20个实验包括:
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6.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7.测定电源的功率
8.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0.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1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2.验证波意耳定律
1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4.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7.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18.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9.验证康普顿散射实验
20.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中比较重要的20个实验,它们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实验一:运用杠杆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杠杆的原理,利用杠杆实现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仪器杠杆装置、物品、斗秤。

实验过程1. 将货物放到一个杠杆上。

2. 调整杠杆的平衡点,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3. 使用斗秤测量并记录所需的力。

实验原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实验结论可通过测量施加的力和所需的力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测量大气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水银气压计。

实验过程1. 在一盆水中,先向上提高水银管口,以增加水银柱的高度。

2. 打开气压计的塞子,使水银柱缓慢下降。

3. 通过读取水银柱头部的数字,确定当前大气压力。

实验原理大气压力是通过将水银柱的高度转换为相应数字来测量的。

实验结论通过使用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得出这一指数。

实验三:测量热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热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热传导的方法。

实验仪器3片相同的金属片,点火器,温度计。

实验过程1. 当前三个金属片平且靠近,然后将一个板加热15秒钟。

2. 使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片的结束温度,并记录它。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金属片的温度都被计量。

实验原理热传导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对三个金属片进行测量,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实验四:研究串联电路的特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串连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串连电路电流、电压的方法。

实验仪器电路板,电流计,电压表,开关。

实验过程1. 用电路板配置一个串联电路。

2. 使用电流计和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 重复此操作,更改电路的电阻,以了解串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理论。

实验结论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可以比较串联电路中的不同电阻。

以上实验方法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培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课堂中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理解物理原理。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高考物理必考的17个实验主要包括:光的反射定向、串联电阻的测量、并联电阻的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L-C振荡电路的测量、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电磁感应定向、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谐振弦波的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定性测量、直流电磁铁的磁场测量、半导体二极管的负偏压电流的测量、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学校一段漂移的磁力测量和绝缘体介质的电导率测定。

第一个实验是光的反射定向实验。

通过使用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探究光在反射过程中的定律。

实验中利用反射角测量角度并确定各角的关系。

第二个实验是串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串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第三个实验是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并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进行测量。

第四个实验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特性。

第五个实验是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实验。

通过改变气压,测量气压计的读数,研究气压与气压计读数之间的关系。

第六个实验是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实验。

通过在弹簧上加不同的力,测量弹簧的伸长量,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第七个实验是L-C振荡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计算L-C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

第八个实验是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实验。

通过使用纸张和水,分离出简单混合颜料中的某个颜色。

第九个实验是电磁感应定向实验。

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大小,测量电磁感应中的电动势和磁感应强度。

第十个实验是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实验。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同时,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在凸透镜上的成像距离和物距计算几何焦距。

第十一个实验是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金属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度变化量,计算金属导线的比热容。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有许多实验,以下是其中 18 个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列表:
1. 平方反比定律实验:证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单摆实验:证明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外力愈大,振动愈短促。

3. 振动实验:证明物体振动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与外力
有关。

4. 碰撞实验:证明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5.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为止。

6.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证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
加速度的乘积,即 F=ma。

7.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证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反作用力,且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静电场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9. 直流电路实验:证明欧姆定律。

10. 波动实验:证明波的发生和传播依赖于介质。

11. 光的本性实验: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提出“波粒二象性”理论。

12. 棱镜色散实验:证明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振幅和频率决定的。

13. 光合作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14. 浮力实验:证明物体沉浮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

15. 杠杆原理实验:证明杠杆的平衡条件。

16. 功和能的实验:证明功等于能量转化的量。

17. 温度实验:证明热胀冷缩规律,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18. 万有引力实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它们证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1.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一一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2.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C) 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3.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 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4.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高中物理实验必考题的常见考查内容有哪些

高中物理实验必考题的常见考查内容有哪些

高中物理实验必考题的常见考查内容有哪些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重点内容。

了解常见的考查内容,对于同学们提高物理成绩、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高中物理实验必考题常见的考查内容。

一、测量类实验1、长度的测量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常考的知识点。

游标卡尺读数时要注意游标卡尺的精度,以及主尺读数和游标读数的相加。

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的整数部分、可动刻度的小数部分,还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2、时间的测量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纸带的处理是重点。

通过纸带可以计算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某点的瞬时速度,以及利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3、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是常见的考查方式。

要掌握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原则,以及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大小关系。

此外,还有替代法、电桥法等测量电阻的方法也可能会涉及。

4、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通常通过伏安法来测量,要理解实验原理,会分析误差,并能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电动势和内阻的值。

二、验证类实验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实验重点考查实验步骤、作图、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以及误差分析。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要注意实验装置的安装、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需要测量重物下落的高度和对应的瞬时速度,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动能的增加量,并进行比较。

三、探究类实验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对应的弹力大小,得出胡克定律。

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图像的绘制。

3、探究动能定理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数据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的运动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电源.
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下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复习重点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复习难点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复习知识体系归纳】
一、实验目的
1.会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2.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原理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有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
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
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
则说明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四、实验步骤
1.在水平桌面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
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
系上细绳套.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5.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的平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四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