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药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资源基础。
中药材的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也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为了保障中药材的安全和品质,提高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一、中药材标准规范中药材标准规范是中药材生产管理的基础,也是中药材生产的质量保障。
我国中药材标准规范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种。
其中,国家标准是最为严格和权威的中药材标准,包括GB、GB/T、GBZ等标准,具有明确的监督管理作用。
行业标准是行业自行制定的标准,适用于特定的中药材品种和生产环节。
地方标准则是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和需求而制定的地方性标准。
二、中药材生产规范中药材生产规范是指中药材的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和操作规范。
中药材生产规范的实施,可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减少中药材的污染和残留问题,确保中药材符合标准规范。
具体来说,中药材生产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水质、环境卫生和生产设备要求为避免土壤受到化学、重金属污染,必须选用污染较少的土和肥料种植中药材,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使用有害化学品。
中药材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所选用的水源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受到污染,并要定期检查水质。
生产设备必须保证结构完整,使用了卫生材料,要经常进行清洗和消毒。
(二)种植、养殖和采收要求中药材的种植、养殖和采收过程必须符合标准规范,确保中药材品质和安全。
在种植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农业工具,及时除草和灌溉;在养殖中要避免使用污染的饲料和药物,并进行定期检查;在采收中要符合中药材采收季节和方法,及时清除可能污染中药材的杂质。
(三)贮存、加工和包装要求中药材的贮存、加工和包装也很关键。
在贮存中,要选择通风、干燥且没有异味的场所,避免中药材由于高温潮湿而变质。
在加工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和使用卫生设施,避免将其他物品带入中药材内,同时要遵循标准的加工工艺流程,不可借助添加剂欺骗顾客。
中药材产地分析及质量评价
中药材产地分析及质量评价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地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中药材产地分析及质量评价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产地分析中药材的产地分析是指通过对中药材产地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生长环境和地理特点,从而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
产地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地理环境: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人参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区,而川芎则适宜生长在高海拔的寒冷地区。
通过对中药材产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其是否适宜生长,从而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化学成分和药效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某些中药材需要寒冷的冬季才能生长,而另一些中药材则需要炎热的夏季才能生长。
通过对中药材产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适宜生长的季节和气候特点,从而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3. 土壤环境:土壤环境对中药材的养分吸收和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成分会影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效。
通过对中药材产地的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适宜生长的土壤类型和土壤成分,从而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二、中药材质量评价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和药效等方面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质量的好坏。
质量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外观: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可以直观地反映其质量。
例如,中药材的色泽、形状和气味等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和嗅觉判断。
外观评价是中药材质量评价的第一步,可以初步判断中药材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 理化性质: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可以通过实验室分析和测试进行评价。
例如,中药材的含水量、灰分含量、挥发性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等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测试进行测定。
理化性质评价可以进一步判断中药材的纯度和污染程度。
3. 化学成分:中药材的化学成分是其药效的基础。
通过对中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析,可以了解其药效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中药材生产与质量控制
中药材生产与质量控制中药材是指用于中药制剂的原料药物,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材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药材的生产中药材的生产主要包括种植和采集两种形式。
种植中药材的过程需要考虑土地的适宜性、气候条件、种植技术等因素。
同时,为了保证中药材的品质,还需要注意对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以及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采集中药材需要考虑采摘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因素。
大多数中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存在于其特定部位,采摘前需要进行观察、判断等工作,避免错误采集或采摘不当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
二、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中药材作为药材,其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中药材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来源地环境控制中药材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着其品质。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需要对其来源地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
通过对土地、气候等多个环节的管理,确保中药材的生长环境符合其生长要求,从而保证其品质。
2.操作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对中药材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种植过程中需要对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进行规范和控制;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采摘时间、地点、方式等规定,避免误采、误伤等情况。
同时,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以方便日后的追溯和质量控制。
3.质量检测中药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变化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外观鉴定:中药材的外观和气味可以直接反映其质量。
通过外观鉴定可以对中药材的色泽、形态、气味等进行评估,从而初步判断其质量水平。
(2)化学指标检测:中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
这些化学指标的检测数据可以提供对中药材质量的更加精确的判断和评估,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药材生产与质量控制的现状及未来展望当前,在中药材生产与质量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以量取胜的生产方式、缺乏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和标准、缺乏专业人才等。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预习题(有答案):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预习题: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一、A型题药材的道地产地是A.新疆B.江西C.广西D.河北E.辽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的是看图认药和道地药材的主产地新疆主产紫草;江西的枳壳;广西的巴戟天;河北的黄芩、板蓝根。
厚朴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切片B.揉搓C.硫熏D.烫E.发汗『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材的产地加工需切片的是大黄、鸡血藤和木瓜;需揉搓的是玉竹、党参和三七;需发汗的是厚朴、玄参、续断、杜仲和茯苓。
以6年生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A.天花粉B.山药C.桔梗D.人参E.太子参『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药材的适宜采收期适宜采收期涉及到八个药材,双峰期采收的是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落果采的是三棵针;三年采的是牡丹皮;6年生秋季采的是人参影响中药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是A.采收B.品种C.运输D.产地E.加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很多,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品种。
附图中,图1的道地产地是A.贵州B.东北C.四川D.宁夏E.安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的是看图认药和道地药材的主产地贵州主产天麻;东北主产人参;四川的黄连;宁夏的枸杞;安徽的木瓜。
附图中,图2的道地产地是A.河北B.云南C.江苏D.河南E.浙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的是看图认药和道地药材的主产地河北主产黄芩、板蓝根;云南的三七;江苏的薄荷;河南的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浙江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材是A.叶类药材B.皮类药材C.花类药材D.茎木类药材E.全草类药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药材的采收期叶类药材应在光合作用强,开花前或结果成熟前采收;皮类药材应在春末夏初采收;花类药材应含苞待放时采收;茎木类药材应秋冬季采收;全草类应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芎、秦艽、辽五味、关防风、怀地黄等。
例外的情况是有少数药材,药名前所冠的地名不是指产地,而系指进口或集散地而言,如广木香,并非广州所产,而是从广东进口,藏红花亦非西藏所产,而是从西藏进口。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
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
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
如着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中药资源学《中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课件
• 栽培措施影响:桔梗种子和芽头繁殖
• 在不同产地与品种上,内蒙古梁外、巴盟等地所产的甘 草色枣红,有光泽,皮细,体重,质坚实,粉性足,断 面光滑而味甜,质量佳;而新疆阿克苏、库尔勒等地所 产的甘草色淡,棕褐色或灰褐色,几乎无光泽,皮粗糙, 木质纤维较多,质地坚硬,粉性差,味先甜而后苦,质 量较次
2024/4/3
17
• 不同药用植物的经济系数有所不同
– 药用部位是全株(草)的,其经济系数则高 (可接近100%)
– 药用部位是根或根茎者,经济系数也较高(一 般可达50%~80%);
– 药用部位为子实或花者,经济系数则较低
• 通过优良品系的选择、农家品种的改良、 优化栽培技术及改善环境条件等,可以使 经济系数达到高值范围,可以获得较高的 经济产量。
• 从源与库的关系看,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 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源与库的大小和强度是协调的,否 则,若有较多的同化物而无较大的贮存库,或者有较大 的贮存库而无较多的同化物,均不能高产
• 库对源的大小和活性有明显的反馈作用。水稻去穗6天后 叶片的光合速率比不去穗的对照株降低52.3%,单茎积 累的干物重仅为对照的55.5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植物重金属含量规定 为砷(As)2.0mg/kg,镉(Cd)0.3mg/kg, 汞0.2mg/kg,铅5.0mg/kg,铜(Cu) 20.0mg/kg,其含量超标即为禁用药材。
2024/4/3
26
• 二、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
• (一)影响中药材外观质量的因素
– 中药材色泽、质地、形状、气味等外观质量指标, 也是由药用植物种类、品种遗传特性与外界环境条 件决定的
如何正确辨识中药材的品质
如何正确辨识中药材的品质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或初涉中医药领域的人来说,正确辨识中药材的品质并非易事。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要点,帮助您准确判断中药材的品质。
一、了解中药材的来源首先,要关注中药材的产地。
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水质等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会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和品质。
例如,某些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产出的中药材品质上乘,如长白山的人参、宁夏的枸杞等。
其次,要了解中药材的种植或采集方式。
野生中药材通常被认为品质较好,但由于资源有限,现在多数中药材是人工种植或养殖的。
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种植技术、不使用农药化肥、遵循中药材的生长规律等,都能保证其品质。
二、观察中药材的外观外观是判断中药材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形状和大小应均匀一致。
例如,优质的党参应该根条粗壮、均匀,无分叉和扭曲。
色泽方面,通常新鲜、干燥适度的中药材色泽自然、鲜艳。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不良商家可能会通过染色等手段来改善中药材的色泽,因此不能仅仅依靠色泽来判断品质。
表面特征也很关键。
比如,金银花表面应该有绒毛,天麻表面应有环纹等。
质地方面,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应该质地坚实,有的则应柔软有弹性。
如熟地应质地柔软、粘性大。
三、闻中药材的气味中药材往往具有独特的气味,这也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优质的中药材气味浓郁、纯正。
例如,薄荷应该有清凉的香气,沉香应该有醇厚的香气。
如果闻到刺鼻、怪异或过于淡薄的气味,可能意味着中药材品质不佳或经过了不当处理。
四、品尝中药材的味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品尝来判断部分中药材的品质。
味道应符合中药材的特点。
比如,黄连味苦,甘草味甜。
但要注意,有些中药材有毒性,不能随意品尝。
五、检查中药材的含水量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影响品质。
可以通过手感来判断,干燥的中药材手感轻脆,而含水量高的则会感觉沉重、发软。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中药学的品种与栽培:在影响中药品质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我国目前许多药材的栽培主要靠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植不佳,种质特性退化的情况较为严重产地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土地辽阔,同种药材会因产地不同(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的各异)引起药材质量上的差异。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台湾。
如,广陈皮、广藿香(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木香、三七、茯苓(4)贵药主产地贵州,如天麻、天冬、杜仲。
(5)怀药主产地河南,如著名的四大怀药,地黄、山药、菊花、牛膝(6)浙药主产地浙江,如浙八味(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为主。
如鹿茸、细辛、人参。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
如党参、柴胡、酸枣仁。
(9)华南药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赣、皖、闽)如南沙参、牡丹皮等(10)西北药主产地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古西部)如当归、大黄、秦艽(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
如著名的四大藏药,雪莲花、冬虫夏草、炉贝母、藏红花。
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
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1)双峰期(2)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时含量高峰期,就是适宜采收期。
(3)有效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药材产量高峰期应作为最适宜采收期。
(4)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就是适宜采收期。
(5)有些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也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选择毒性成分含量最低、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采集为宜。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中药材是中医药疗效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则直接影响着药材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示中药材在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关注点。
一、中药材的炮制工艺中药材的炮制是指通过一系列加工处理方法,将采集的生药材转化为符合药用要求的成品药材。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处理方法,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和耐久性。
1. 清洗:在炮制过程中,首先要对采集的生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的附着物,使药材更加纯净。
2. 煮制:煮制是中药材炮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生药材加水煎煮,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
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火候都需要掌握得当,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被完全提取。
3. 烘干:烘干是炮制工艺的最后一步,通过将水分逐渐蒸发,使药材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烘干后的药材更加便于保存和使用。
二、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中药材的疗效和安全性。
1. 采集:中药材的采集是影响药材质量的第一步,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以确保采集时药材含有最丰富的有效成分。
2. 鉴别:对采集回来的药材进行鉴别是判断其质量和真伪的关键。
鉴别方法包括药材的形态学、组织学、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3. 检测:通过对中药材进行药材指标成分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其质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
4. 控制: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品质控制标准,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控制。
品质控制标准包括对药材外观、色泽、气味和含量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控制要求。
5. 储存:合理的储存条件对中药材的保质期和质量至关重要。
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以防止药材受潮、发霉和变质。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
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一、引言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医疗领域,其良好的疗效备受认可。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中药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给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进行探讨,旨在为中药材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二、中药材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材品质的前提,因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环节的管理中药材的生产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中药的原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
生产环节的管理包括管理耕种杂交、灌溉浇水、施肥等方面,从而确保中药材具备良好的生长环境。
2、收获时期的掌握中药材属于植物类药材,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它的药效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收获时期上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收获中药材,才能够保证中药材具有最佳的治疗效果。
3、质量检验中药材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显微结构检验、成分测定等方面。
其中外观检验是看中药材的外表形态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缺少或有虫蛀就应予以淘汰。
显微结构检验是从药材细胞、细胞外物质的形态结构和特征等方面进行检验。
成分测定则通过现代技术,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含量符合要求。
三、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是指对已经生产的中药材进行检验和评价,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评价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指中药材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参数。
质量指标通常包括中药材的特征、含量、纯度等方面,这些指标对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2、药效中药的药效是中药材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药效是指中药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剂量大小等方面进行的评价,通常采用临床研究方法进行验证。
因此,只有对中药材药效进行充分的评估,才能够评判其质量是否优良。
3、毒性中药材是经过加工后才能使用的,由于种种原因,中药材中可能会存在毒性物质。
毒性是指中药材对人体生理机能的不良影响,如中毒等。
(精)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质量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种植1、品种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2、中药有效成分多根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因为遗传特征的不同,合成与累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别。
3、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4、一药多基原状况广泛存在。
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道地药材当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含: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
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
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
如有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 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浙江。
如有名的“浙八味” ——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
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 ; 10. 西北药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域。
如“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 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加强中药材生产管理,稳定中医药产品质量
加强中药材生产管理,稳定中医药产品质量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认识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爱中药材来维持健康和治疗疾病。
因此,中药材的生产和行业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药材不仅是中医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因此,加强中药材生产与行业管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稳定;引言: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中药材的生产和行业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中药材作为具有独特药效的天然药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一、加强中药材生产与行业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加强中药材生产是非常必要的。
中药材的生产需要制定完善的规划,包括对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的要求,还要科学地培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的管理。
中药材的生产还涉及药材的生长环境、药材质量等因素,如果缺乏有效的生产管理措施,必然会影响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最终影响中医药的疗效和信誉,严重的话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
加强中药材生产,不仅能提高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提高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其次,加强中药行业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行业管理包括资质认证、企业生产许可、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管理。
中药材行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尤为严格,因此,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管,遏制不良企业和不合格产品的存在,不仅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也是增强中药材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知名度。
加强中药行业管理,可以从源头上破解中药材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尴尬现象,进而促进中药材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稳定中医药产品质量,加强临床疗效的策略1、注重科研转化,为后续扩展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科研是标志着中医药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及传统中药材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创新,不断扩大中医药治疗范围。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材生产与品质要点背记(最新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材生产与品质要点背记(最新版)1、单选山东的道地药材是()A.阿胶B.薄荷C.当归D.枳壳E.鹿茸正确答案:A2、单选马钱子主产于OA.西班牙、意大利B.山东、河南C.坦桑尼(江南博哥)亚、印度尼西亚D.印度、越南、泰国等国E.河南正确答案:D3、单选下列药材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切片的是OA.较大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及坚硬的藤木类药材B.皮、肉易分离的药材C.果实类药材D.芳香类药材E.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正确答案:A4、单选西红花的适宜采收期为()A.花盛期B.开花前期C.生长末期D.花后期E.花蕾期正确答案:A5、多选造成药材品种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有OA.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B.栽培措施不当C.环境因素D.采收加工E.一药多基源情况较为普遍正确答案:A,E6、单选道加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以下药名中不属于道地药材的是()A.川贝母B.秦先C.宁夏枸杞D.关防风E.绵茵陈正确答案:E7、多选主产于四川的中药材有OA.B.C.D.E.正8、A.切片B .蒸C.熏硫D.发汗E.置沸水中略煮或蒸正确答案:D9、单选玄参在采收加工时应OA.低温干燥 B .蒸透心,敞开低温干燥C.发汗后再晒干或烘干D .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搓揉,使皮、肉紧贴E .阴干正确答案:C10、单这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不属于怀药的是()A.地黄B.牛膝C.山药D.菊花E .枳实正确答案:E11、多选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有OA.三七B.木香C.重楼D.茯苓E .草果正确答案:A,B,C,D,E12、单选枸杞子的主产地是()A 宁夏B.浙江C .河南D.福建E.安徽正确答案:A13、单选松萝的适宜采收期为OA.花蕾期 C B f A, 幕连子麻膝草率黄附天牛甘确单选杜仲加工需()B.落果期C.霜降期D.7月12日至30日E.全年均可正确答案:E14、单选下列药材中不产于河南的是()A.地黄B.牛膝C.当归D.菊花E.山药正确答案:C15、多选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有OA.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B.使药用部位尽快灭活,干燥或保鲜,防腐,保证药材质量C.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D.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E.有利于药材包装、运输与贮藏正确答案:A,B,C,D,E16、单选红花的采收时间是()A.秋末茎叶枯萎时B.夏季果熟期C.枝叶茂盛期D∙花由黄变红时E.幼果期正确答案:D17、多选《中国药典》对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有OA.晒干或低温干燥B.阴干或晾干C.曝晒D.干燥E.远红外干燥正确答案:A,B,C,D18、单选丁香主产于OA.西班牙、意大利B.山东、河南C.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D.印度、越南、泰国等国E.河南正确答案:C19、单选大青叶的采收时间是OA.秋末茎叶枯萎时B.夏季果熟期C.枝叶茂盛期D.花由黄变红时E.幼果期正确答案:C20、单选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练习题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练习题【最佳选择题】下列药物不是主产于河南的是A.牛膝B.菊花C.延胡索D.地黄E.山药『正确答案』C以下药材,主产于东北的道地药材是A.五味子B.玄参C.郁金D.阿胶E.薄荷『正确答案』A以下药材不属于广药的是A.砂仁B.广金钱草C.广藿香D.陈皮E.瓜蒌『正确答案』E云南的道地药材中没有的是A.三七B.木香C.重楼D.天麻E.茯苓『正确答案』D甘草的最佳采收期是A.生长初期B.开花前期C.开花盛期D.生长末期E.结果期『正确答案』B以3年生为最佳采收期的是A.牡丹皮B.白芍C.人参D.麦冬E.厚朴『正确答案』A一般花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枝繁叶茂时期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果实成熟期E.种子成熟期『正确答案』B皮类植物药采收一般原则为A.春初发芽或刚露苗时B.秋冬两季,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时C.春末夏初时D.秋末冬初E.盛夏时期『正确答案』C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常A.切片B.干燥C.蒸、煮、烫D.发汗E.熏硫『正确答案』C下列药物在产地加工时候不需要发汗的是A.厚朴B.续断C.茯苓D.地黄E.杜仲『正确答案』D已不收载在《中国药典》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发汗B.搓揉C.熏硫D.蒸煮E.切片『正确答案』C【配伍选择题】A.附子B.砂仁C.龙胆D.当归E.南沙参产于四川的道地药材是『正确答案』A产于东北的道地药材是『正确答案』CA.甘肃B.河南C.浙江D.云南E.吉林木香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D地黄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B延胡索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C人参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EA.吉林B.浙江C.山东D.广西E.四川蛤蚧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D花椒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E鹿茸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AA.秋冬B.春末夏初C.夏末秋初D.深冬E.秋冬或初春茎木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是『正确答案』A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一般采收时间是『正确答案』EA.秋冬季茎叶枯萎时B.果实成熟前C.春末夏初D.霜降期E.全年朱砂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E厚朴中药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C枳壳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BA.秋冬季茎叶枯萎时B.夏季果实成熟期C.春末夏初D.花由黄变红时E.果实未成熟时期杜仲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C红花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D乌梅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E【综合分析选择题】槐花散的组成为槐花(炒)、侧柏叶、荆芥穗、枳壳(麸炒)各等分。
中药专业知识一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产地采收加工产地A:云南的道地药材中没有的是A.三七B.木香C.重楼D.黄连E.茯苓『正确答案』DA.附子B.砂仁C.龙胆D.当归E.南沙参1.产于四川的道地药材是『正确答案』A2.产于东北的道地药材是『正确答案』CA.甘肃B.河南C.浙江D.云南E.吉林1.木香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D2.地黄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B3.延胡索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C4.人参的主产地是『正确答案』EX:下列中药主产于浙江的是A.延胡索B.玄参C.白术D.麦冬E.牛膝『正确答案』ABCD重点回顾:中药材的产地采收A:莪术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是A.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后B.春末夏初时节C.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D.花完全盛开时E.花冠由黄变红时植物药采收原则『正确答案』AQIAN秋冬春芽采根茎春末夏初来剥皮不等果熟把叶摘花类不宜全盛开果实种子要成熟全草茂盛或花开A.秋冬B.春末夏初C.夏末秋初D.深冬E.秋冬或初春1.茎木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是『正确答案』A2.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是『正确答案』B3.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一般采收时间是『正确答案』EA.秋冬季茎叶枯萎时B.果实成熟前C.春末夏初D.霜降期E.全年1.矿物类中药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E2.皮类中药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C3.枳壳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BA.秋冬季茎叶枯萎时B.夏季果实成熟期C.春末夏初D.花由黄变红时E.果实近成熟时期1.杜仲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C2.红花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D3.乌梅的采收时期是『正确答案』EX:下列药物在未成熟时采收的是A.金樱子B.青皮C.乌梅D.枳实E.枳壳『正确答案』BCDE加工A: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常A.切片B.干燥C.蒸、煮、烫D.发汗E.熏硫『正确答案』CX:以下药材在采收时需要发汗的是A.续断B.大黄C.杜仲D.厚朴E.地黄『正确答案』ACDA: 延胡索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晒干B.发汗后晒干C.蒸透后晒干D.去皮后晒干E.煮至恰无白心时晒干『正确答案』E。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闫教授讲授)第01讲中药材的品种、栽培、产地、采收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有的来源于同属不同种,有的甚至为不同属或不同科。
来源为同科不同属的中药如葶苈子;不同科的中药如青黛、珍珠等。
有些不同基原的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例如《中国药典》收载的柴胡。
由此可见,品种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讲义编号NODE702064000201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二、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中药材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野生和栽培(养殖)。
我国目前许多药材的栽培主要靠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质不佳,种质特性退化的情况较为严重。
另外,在栽培过程中滥施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偏高,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材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药材质量和保证药材质量稳定的基础与关键。
[讲义编号NODE702064000201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一、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产地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土地辽阔,同种药材会因产地不同(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的各异)引起药材质量上的差异。
这直接影响中药质量的可控性,也会导致临床疗效的差异,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化种植中药材,在建立种植基地时一定要选择该药材生长最适宜的地域。
[讲义编号NODE70206400020100000103:针对本讲义提问]二、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中药材栽培与品质鉴定应用的探究
中药材栽培与品质鉴定应用的探究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医药治疗和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而中药材的质量又与其栽培和品质鉴定密切相关。
关于中药材栽培与品质鉴定的应用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质量,还可以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推广中医药文化。
一、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应用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传统栽培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在中药材栽培中,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宜的施肥方式、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合理的田间管理等因素都对中药材的品质产生着直接影响。
1. 种植密度:不同的中药材对种植密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草本中药材的种植密度应该适当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也有利于竞争性的生长,对中药材的品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2. 施肥方式:中药材对养分的要求比一般农作物要高,在施肥方面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点和养分需要进行选择。
有机、无机肥料的合理搭配,可以满足中药材的生长需求,提高中药材的品质。
3. 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是栽培中的重要环节。
选择无公害技术,采用生物防治和植物保护技术,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4. 田间管理:中药材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松土、灌溉、通风等,这些都是影响中药材品质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保证中药材的生长环境良好,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中药材的影响。
以上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是中药材栽培方面的重要探究内容。
中药材的品质鉴定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步骤。
传统的品质鉴定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中药材品质鉴定的要求。
现代生物技术、化学分析技术等的应用,为中药材品质鉴定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
1. 形态学鉴定:中药材的形态学鉴定是传统的鉴定方法。
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初步判断中药材的品质。
中药行业的中药饮片生产与质量控制
中药行业的中药饮片生产与质量控制中药行业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宝贵遗产,中药饮片作为中药行业中的重要产品,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然而,随着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药饮片生产与质量控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中药饮片生产与质量控制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药饮片生产环节的重要性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因此,在中药饮片的生产环节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中药饮片生产的基本流程1. 中药材选择:中药饮片的生产首先要选择优质的中药材作为原料,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
2. 中药材加工:中药材经过研磨、过筛等工艺加工后,变成适合饮片生产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物质。
3. 饮片制备:将经过加工的中药材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并采用适当的制备工艺,制成中药饮片。
4. 饮片包装:对制成的中药饮片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以防止饮片受潮、虫蛀等情况的发生。
5. 饮片贮存:包装好的中药饮片需要妥善保存,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中。
三、中药饮片生产存在的问题1. 中药材来源不明确: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选择中药材时,未能做到明确的来源追溯,给饮片质量的可控性带来困难。
2. 加工工艺不规范:一些企业对中药材的加工工艺掌握不到位,导致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流失,影响了饮片的药效。
3. 包装材料不合格:饮片包装材料中存在一些不合格的情况,如塑化剂超标等,这对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带来了潜在风险。
4. 质量管理不完善: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饮片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地保障。
四、中药饮片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建议1. 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监控,确保其来源可追溯、无污染。
2. 规范加工工艺:制定科学、规范的中药材加工工艺,确保加工过程中药材有效成分的保持和提取。
3. 严格使用合格的包装材料:制定包装材料的标准要求,选择合格的包装材料,确保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材生产目标
中药材生产目标:
中药材生产目标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中药材生产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中药材供应: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中药材的供应是中药材生产的
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种植、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临床、制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市场需求。
2.提高中药材质量:中药材质量是中药材产业的生命线,提高中药材质量是中药材生产的核心目标。
通过加强种植养殖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行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加强质量检测与监管等措施,保障中药材的安全、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提升中药材的质量水平。
3.促进中药材产业升级:中药材产业是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骨干企业、推进品牌建设等措施,促进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推动中药材国际贸易:中药材国际贸易是中药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药材国际贸易有利
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中药材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措施,推动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有的来源于同属不同种,有的甚至为不同属或不同科。
来源为同科不同属的中药如葶苈子;不同科的中药如青黛、珍珠等。
有些不同基原的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例如《中国药典》收载的柴胡。
由此可见,品种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中药材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野生和栽培(养殖)。
我国目前许多药材的栽培主要靠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质不佳,种质特性退化的情况较为严重。
另外,在栽培过程中滥施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偏高,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材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药材质量和保证药材质量稳定的基础与关键。
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一、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产地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土地辽阔,同种药材会因产地不同(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的各异)引起药材质量上的差异。
这直接影响中药质量的可控性,也会导致临床疗效的差异,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化种植中药材,在建立种植基地时一定要选择该药材生长最适宜的地域。
二、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芎、秦艽、辽五味、关防风、怀地黄等。
例外的情况是有少数药材,药名前所冠的地名不是指产地,而系指进口或集散地而言,如广木香,并非广州所产,而是从广东进口,藏红花亦非西藏所产,而是从西藏进口。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
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
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
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
如著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主产地浙江。
如著名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
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赣、皖、闽等)。
如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
10.西北药主产地“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古西部)。
如大黄、当归、秦艽、秦皮、羌活、枸杞子、银柴胡、党参、紫草、阿魏等。
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
如“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
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除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高可达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
所以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对保证药材优质高产,保护和扩大药源,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①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许多根及根茎类中药,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后和春初植物发芽前或刚露苗时,既是有效成分高峰期,又是产量高峰期,这个时期就是它们最适宜采收期。
如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等。
②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③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为最适宜采收期。
④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如人参,对吉林抚松栽培的不同年龄人参的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皂苷的积累是随人参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4年生含量达到最高(4.8%),以后两年增加较慢或略有下降,6年生者在秋季药材产量和人参皂苷总含量均较高,故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
对多年生药用植物适宜采收期生长年限的选择,应根据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兼顾产量高峰期,经综合分析来确定。
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集为宜。
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利用传统的采药经验,根据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是十分必要的。
(一)植物药类不同的药用部分,采收时间也不同。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
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
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在春天采集较好。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
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等。
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川楝皮、肉桂等。
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
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即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离地面15~20cm处向上至分枝处的树皮全部环剥下来,剥皮处用塑料薄膜包裹,不久便长出新皮,一般3年左右可恢复。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
少数药材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等。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几近衰败的花朵,不仅药材的颜色和气味不佳,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
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
有些中药如蒲黄、松花粉等不宜迟收,过期则花粉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栀子、山楂等;有的在成熟经霜后采摘为佳,如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青皮等。
若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采,过早肉薄产量低,过迟肉松泡,影响质量,如木瓜等。
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芥子等。
7.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
全草类中药采收时大多割取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取全株药用,如金钱草、蒲公英等。
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6~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
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8.藻、菌、地衣类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
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
(二)动物类药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
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如龟甲、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
昆虫类药材,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应在3月中旬前收集,过时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
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等。
有翅昆虫,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以防逃飞,如红娘子、青娘子、斑蝥等。
两栖动物类、爬行动物类宜在春秋两季捕捉采收,如蟾酥、各种蛇类药材;亦有霜降期捕捉采收的,如哈蟆油。
脊椎动物类全年均可采收,如龟甲、牛黄等;但鹿茸需在清明后45~ 60天(5月中旬至7月下旬)锯取,过时则骨化为角。
(三)矿物类药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
矿物药大多结合开矿采掘,如石膏、滑石、雄黄、自然铜等。
四、采收的注意事项1.采收的机具采收机械、器具应保持清洁、无污染,存放在无虫鼠害和禽畜的干燥场所。
同时,应根据药材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机具进行采收。
2.综合利用不少中药材除传统的药用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含有相同的成分,有的含量还比较高,为充分利用资源,应开展综合利用。
3.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物种一旦灭绝,就不能再生;要坚持①按需采药:防止过量采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不少中药材,久贮易失效,应防止因积压造成的浪费。
采收时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只用地上部分的要注意留根,以利资源的再生。
②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为保护中药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在中药材资源的天然生长地,因地制宜地实行野生抚育、轮采、采育结合,封山育苗,以利生物的繁衍,保持物种种源与资源更新,中药材野生抚育将野生药材采集与家种药材栽培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