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河流的分选作用(含解析)
2020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后附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
包括蓝水、绿水和灰水足迹三种。
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发)的雨水资源量,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
读我国部分省(区、市)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A.黑龙江B.新疆C.海南D.内蒙古5.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②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③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6.在山西省,下列措施中使绿水足迹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打坝建库B.覆膜种植农作物C.植树造林D.修建梯田下图为我国云南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鱼苗出售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8.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A.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D.杜绝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 (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图3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山脉可能为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10.该山脉29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 B.水分 C.光照 D.热量11.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A.水热条件相似 B.人类活动相似 C.植被类型相似 D.地形地势相似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2020年5月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0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利用电力使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一般包括地铁、轻轨以及有轨电车。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功能也由单一的交通换乘地带转变为兼有购物、娱乐、集会等综合社会活动发生的场所(图1).据此完成1-2题。
1.现代轨道交通不仅能够有效疏散人流和产业流,还能对城市空间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会A.使城市空间结构紧凑B.导致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C.延缓职住分离的趋势D.加快郊区的商业中心形成2.图中商业中心服务范围不同,可以推断甲处A.大气环境质量最优 B.换乘线路数量最多C.常住人口密度最大 D.消费人群分布最广南美白对虾原产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在温度为23~30℃、盐度为10-20‰、pH 为7.5-8.5的弱碱水中生活较好。
甘肃景泰县由于靠近河流,常年大水漫灌,土地盐碱化严重,县内部分耕地因高度盐碱化弃耕。
近年来,景泰县因地制宜提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发展模式,在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同时,虾池附近的耕地也得到了恢复,实现了部分盐碱地“变害为宝、变废为宝”(图2).据此完成3-4题。
3.甘肃景泰“挖塘降水”,能够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决于A.劳动力丰富B.适宜的水质C.全年热量丰富D.市场需求量大4.“抬田造地”后,虾池附近的耕地发生了变化是因为A.蒸发量减少B.降水量增加C.地下水位下降D.土壤肥力增加湾区经济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
2019年2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正式落地成型,强化港澳地区的“超级联络人”地位,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将以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各城市在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的协调配合上各司其职,合作共赢(图3).东莞市是国内最重要的制造业集群集聚地,形成了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有“世界工厂”之称。
湖南省永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永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道工序,18遍火候,1000多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后仅几十分钟内,章丘生产的铁锅就被一抢而光,一时间章丘“无锅”。
一月之内,制锅点由原来的两家猛增到170多家,但制锅行业中能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锅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注定了章丘铁锅“短命网红”的命运。
走红仅仅两个月后,章丘铁锅便再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章丘“无锅”的主要原因是①主流媒体的传播②便捷的现代物流③网络购物的盛行④铁锅烹饪有益健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 章丘铁锅成为“短命网红”,主要是由于其A. 产量增加B. 需求减少C. 价格上涨D. 质量下降3. 章丘铁锅走出当前困境的合理对策是A. 控制铁锅生产规模B. 加强匠人综合培训C.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D.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答案』1. C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材料显示“播出后仅几十分钟内,章丘生产的铁锅就被一抢而光”,说明造成章丘“无锅”的主要原因一个是《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的播出,即主流媒体的传播,让大家知道并喜欢上这个产品;几十分钟内就被一抢而光,说明购买者都是在网络上购买的,所以①③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C。
『2题详解』材料提到“但制锅行业中能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锅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注定了章丘铁锅“短命网红”的命运”表明章丘铁锅成为“短命网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造,导致铁锅质量下降。
故D正确。
『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章丘铁锅制锅行业中能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锅的人却少之又少,表明问题在于劳动力素质,所以要走出当前困境,最合理的对策是加强对匠人的综合培训,故正确『答案』为B。
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原西部,东西长约15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中部最窄处仅50米。
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题型解读专项练(二)(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题型解读专项练(二)如图中a为纬线,Q是昏线与a的交点。
读图,完成1~2题。
1.若5月22日,Q点不存在,则a的纬度可能为( )A.20°N B.40°NC.60°N D.80°N2.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B.6月、4时30分D.4月、5时解析:第1题,Q是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若5月22日,Q点不存在,则a纬线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是15°N,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约是75°N,a的纬度应大于75°,纬度可能为80°N,D项正确。
第2题,Q是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当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时刻应是18时前后,C、D 两项错误。
9月份太阳直射点靠近赤道,低纬地区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时刻接近18时,不可能是17时,B项错误;可能的月份是12月,时刻是17时30分,A项正确。
答案:1.D 2.A阿克苏河流域位于天山中段西部南麓地区,塔里木盆地北缘。
下图示意阿克苏河流域冰川面积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阿克苏河流域冰川的分布特征是 ( )A.该地夏季0 ℃等温线分布高度约在4 500 m附近B.该地冰川面积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C.海拔5 000 m处的冰川面积约为海拔4 000 m处的2倍D.冰川面积最大处分布在海拔4 500 m左右4.阿克苏河流域径流量( )A.主要来源于季节性积雪融水B.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C.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的夏季D.随全球气候变暖将持续增加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的冰川最低海拔在3 000 m附近,说明夏季0 ℃等温线分布高度约在3 000 m附近,A项错误;该地冰川面积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B项错误;冰川面积最大处分布在海拔4 500 m左右,C项错误,D项正确。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垂直分异规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垂直分异规律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
完成下面1~2题。
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2.该山地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B.祁连山脉C.长白山脉D.台湾山脉解析:1.D 2.D 第1题,读图,枫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杉树叶属于针叶林,樟树叶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属于高山草地,所以草所处海拔最高。
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选D。
第2题,该山地山麓地带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是樟树,可能位于台湾山脉。
天山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脉的山麓地带植被是温带植被。
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3~4题。
3.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条件B.热量状况C.经度位置D.海陆位置4.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 )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以生长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解析:3.B 4.C 第3题,两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因而热量状况不同,导致同一自然带出现的海拔不同。
第4题,森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该山A坡在草原带与草甸带之间未出现森林,说明该位置降水较少,位于背风坡。
由于自身或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原始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替代的现象叫作演替。
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
由于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已经处于演替的后期阶段,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
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5.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 )A.红松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B.山地常绿阔叶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C.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冰雪D.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暗针叶林—高山冰雪6.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光照D.土壤7.近年的观测表明,某些地点的低等植物逐步被森林所替代,其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升高B.光照增强C.基岩出露D.蒸发加强解析:5.A 6.D 7.C [第5题,植被带自下而上分布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河流补给分析(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河流补给分析读“两种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2.下列活动中,有利于箭头b发生的是( )A.植树种草B.围湖造田C.大力发展城市建设D.大量开采地下水解析:1.C 2.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箭头a表示长江补给洞庭湖,说明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所以应该发生在6~7月份,C项正确。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箭头b表示洞庭湖补给长江,围湖造田、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量开采地下水都不利于湖水补给长江水,只有植树种草符合,A项正确。
3. 美国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图是“该湖泊湖水流入量、流出量的月份分配图”。
该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解析:3.A 湖泊从9月至次年3月,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位一直升高,3月后流出量增多,因此最高水位在3月。
故选A。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
读图回答下题。
4.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解析:4.C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甲河位于新疆,降水量少,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最大,输入L湖泥沙最多,A错。
甲河流量变化不受L湖影响,B错。
乙河流出湖泊,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C对。
乙河主要靠湖泊水补给,D错。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题。
5.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解析:5.A 通过图中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从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可以判断出该流域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小。
2020届地理高考二轮模拟汇编卷(一)Word版含答案
2020 届地理高考模拟汇编卷(一)1、基流也叫底水, 是河流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 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
读我国某地域河流基流系数与气平和地形关系图, 回答 1-2 题。
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 )A. 华南地域B. 华北地域C.东北地域D.西北地域2.假如该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对下游地域产生的突出生态问题是( )A. 水体污染严重B. 土地荒漠化加剧C.地下水位上涨D.水土流失加剧2、京张高铁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
该铁路建成通车后 , 从北京到河北省张家口由本来的 3 个多小时缩短到 1 小时之内。
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出 100 米的高铁地下车站。
以下图表示京张高铁沿线站点散布 , 据此达成下边小题。
1.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来源因是( )A. 人口密度大B. 工业密度大C.景点密度大D.建筑密度大2.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由是( )A. 保持温度恒定B. 节俭建设用地C.减少地面震动D.防止雨水渗漏3.京张高铁的修筑有益于( )A. 解决货运紧张问题B. 促使京津冀一体化C.劳动力向西部转移D. 加速沿线矿产开发3、 2018 年 1 月 3 日, 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侵袭了美国东部。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 , 此中心气压在 24 小时内降落超出 24 百帕。
该类气旋迸发强、发展快 , 会带来激烈的狂风雪和降温 , 威力好像炸弹 , 故被称作“炸弹气旋”。
以下图为美国东部 1 月 3 日降雪量散布图。
据此达成 1-3 题。
1.图中降雪量 ( )A. 最低值出此刻伊利湖东南岸C.最大值出此刻东北沿海2. “炸弹气旋”格雷森 ( )A. 生成于热带洋面C.中心流行下沉气流B.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双侧递减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B. 属于温带气旋D. 东南侧流行偏寒风3.美国东部海面冬天简单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流行由内地到沿海的严寒气流②气温较高致使空气的对流富强③内地的低压吸引大海暖湿气流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A. ①②B. ①④C.②③D.②④4、2015 年,我国某服饰公司在卢旺达成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饰20%在卢旺达销售,80% 出口欧美国家。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5-2 河流专题(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5-2 河流的专题知识系统考点精讲1.河流特征2.凌汛防治(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读三峡地区河流阶地结构与旧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C.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2.任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A.相对稳定B.持续下降C.持续上升D.反复升降【答案】1.D 2.A【解析】1.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课后巩固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这种因构造运动形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
而图中河流阶地为堆积阶地阶段,因此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有地壳抬升和流水沉积,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阶地底部地势平坦,说明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故选A。
(2019·靖远县第四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4.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下列关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B.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D.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答案】3.D 4.D【解析】3.读图,该河上游水量小,各月份水量变化相对平缓,7、8月气温高,径流量较大,随着温度变化,冰雪融水量变化,不是降水影响的结果,所以上游是高山冰川融水。
2020年5月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二附答案解析
2020年5月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二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积雪融水在伏尔加河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
伏尔加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伏尔加河上有很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另外也连通了很多运河。
读图完成1~2题。
1.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包括A.以水能资源的开发最为流域治理的核心B.采用高坝一次性开发方式发展水电站C.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轻工业保护生态D.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2.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有A.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B.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C.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D、下游流量明显减少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3~4题。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自东向西汇入密西西比河,是密西西比河的重要支流B.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地形起伏不大,河流流速和缓D.流域内人口稠密,一直是美国的经济发达地区4.在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可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是A.扩大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B.建我国规模最大的高能耗工业基地C.建水利工程,开发水能发展水运D.从防洪入手,减轻水旱灾害下图为某河流的水利开发设施示意图。
在原有河道上修筑拦水坝,在新辟的人工河道上修建发电站和航道,该设施在河流上密集分布。
在某些发达国家,这些河流上早期修建的拦水坝正在被逐渐拆除。
据此完成5~7题。
5.拦水坝对人工河道的影响是A.提高水流速度B.减轻泥沙淤积C.增加河道水量D.缩短结冰时间6.该水利开发设施的特点有A.人口迁移量小B.受气候影响小C.水坝高程高D.影响鱼类洄游7.一些发达国家拆除河流上的拦水坝的主要原因有①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②水坝设施年久失修③产业升级使耗能减少④恢复河流原始生态⑤水坝维护费用较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下图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济宁市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城差异,图1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图2为直拱桥,散肩大拱、桥面平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河谷宽度B. 河流水量C. 人口密度D. 交通方式2. 我国传统陡拱桥分布密集区最可能位于A. 四川盆地B. 华北平原C. 长江三角洲D. 珠江三角洲【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注意题中信息“我国传统”,意思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明显、改造自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南船北马(南方河网密布,水运方便,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陆运方便),陡拱桥为了适应内河航运,桥洞高,利于船只通行,桥面上大多数为步行通道;而直拱桥主要是为了沟通河流两岸,便于车马在桥面通行,D正确。
而河流宽度、河流水量、人口密度与拱桥形态关系较小,AB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陡拱桥以便于船只通行为主要目的,长江三角洲发展历史久远,历史时期经济发达,河网密布,内河航运繁忙,所以,陡拱桥分布较多,C正确。
四地中,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河网较稀疏,珠三角地区历史上人口较稀少、交通需求较低,ABD错误。
故选C。
区域重心是衡量某种属性在区域总体分布状况的一个指标,可表示分布的总趋势和中心区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劳动力重心也发生了明显移动,下图示意1978-2015年中国农业劳动力重心时空格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B. 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C.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D. 环境人口容量变化的地区差异4. 伴随着劳动力重心移动,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A. 农村老龄化加剧B. 土地撂荒现象增多C. 农业现代化趋缓D. 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答案】3. B 4. A【解析】【3题详解】北方机械化发展水平高于南方,A错误。
2020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答案解析:地理原理规律应用型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答案解析:地理原理规律应用型水闸是用来控制、调节河流流量和水位的,不同水闸承担的功能不同,通过对闸门的开关可发挥拦洪、泄洪、排涝、供水等不同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河流水系分布图”及“区域内不同功能的水闸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河道迂回曲折,其形成原因是( )A.河流落差大,侧蚀作用强B.平坦开阔地区长期凸岸堆积,凹岸侵蚀C.地表崎岖,地形对河流流向限制D.低洼地区长期右岸侵蚀、左岸淤积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本区为长江中游地区,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故A、C错误。
图中河道弯曲,在曲流发育处,受惯性影响,河岸的侵蚀与堆积主要考虑河岸的凹凸状况——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B正确。
答案 B2.形成A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局部断裂下陷B.河流的侵蚀改道C.风力侵蚀作用D.河流的堆积分隔解析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A湖附近河道弯曲,因此应为河流侵蚀改道后留下的,故B正确。
答案 B3.图中水闸的作用与利用方法是( )A.关闭甲水闸可大大减轻河流的洪水压力B.开启乙水闸引水前,先开启拦河闸效果较佳C.开启丙水闸排涝前,先关闭拦河闸效果较佳D.河流洪水压力大时,宜开启丙水闸排涝解析开启乙、丙水闸前,先关闭拦河闸,利于抬高拦河闸上游水位,江水易进入引水渠。
利于降低拦河闸下游水位,使渍水区水易排出。
故C正确,B错误。
甲水闸主要功能是分洪、滞洪,河流洪水压力大时,宜开启甲水闸分洪,从而减轻河流的洪水压力;开启丙水闸会导致渍水区的水大量流入河道,加剧洪涝灾害,因此应关闭,故A、D说法错误。
答案 C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态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冰雪覆盖区,冰雪融水在其径流量中占有重要比例。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流水侵蚀和沉积规律运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流水侵蚀与沉积规律运用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河流袭夺,最终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
下图中,图2是图1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回答1~2题。
1.河流袭夺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B.bC.cD.d2.分水岭迁移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C.解析:1.A 2.C 第1题,河流袭夺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题,流水侵蚀导2。
第c,因为其上游有一段支流汇入河流a河段是致分水岭迁移。
河曲,指河道弯曲,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
当河水行至拐弯处时,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
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所以堆积下来形成边滩。
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
据此回答3~5题。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曲处横向水流的是( )4.清朝熊起潘曾说:“凡到一乡之中,先看水域归哪一边,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
”(《堪舆泄秘》)所谓“水抱边”,指河流的内湾处(即凸岸),宜造住宅;所谓“水反边”,指河流外湾处(即凹岸),一般不宜造住宅。
凸岸宜造宅、凹岸不宜造宅的原因是( )A.凸岸受流水的侵蚀,河岸陡峭,宜建码头B.凹岸易受河流侵蚀,河岸易坍塌C.凹岸泥沙淤积,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利于人们生活D.凸岸泥沙淤积,易淹没农田5.“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
”结合下面河) ( 流剖面等流速线分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快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慢,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加快C.凸岸附近流速比凹岸附近流速快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快,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减慢解析:3.A 4.B 5.B 第3题,根据题干中“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等信息,判断A项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
河流(与人类关系密切)----------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象水资源:农业、工矿业、生活用水水能:能源开发航运:地域联系、经济发展洪涝灾害:防洪、抗旱三角洲、沿江平原、冲积平原:农业、聚居地河流的基本概况:河源、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湖泊)、流经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状况。
(描述角度)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
(分析角度)河流的水质状况,即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
(水资源)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即灌溉、航运、养殖、发电、防洪、旅游等方面的效益如何。
(联系人类活动的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①雨水补给---------影响因素-降水量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雪春融)---影响因素-积雪量③冰雪融水补给(夏)---影响因素-气温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④地下水(稳定、互补)⑤湖泊水(上游补给,中游调蓄)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有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改善土壤墒情:水分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的水系特征源地、流向、长度、归属(大洋水系)、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水系特征体现区域地形的基本框架:向心状、平行状、树枝状、羽毛状、扇状(天津海河)、网状等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及其季节变化(径)流量(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水能等凌汛: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者初春时期(黄河上游宁夏段、下游山东段境内)试对比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区域生态建设和流域综合开发(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区域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开发一、选择题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下图为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调查结果。
据此回答1~3题。
1.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B.生态环境较好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D.物种丰富2.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最低,原因是( )A.土壤水分差B.缺乏优势物种C.受干扰程度低D.植被稀疏3.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C.人为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答案 1.A 2.C 3.B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源是限制性因素。
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故选A。
第2题,物种丰富度是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数之一,它主要是测量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物种数目以表示生物的丰富程度。
据材料“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可知,恢复保护即隔离保护管理,因隔离所以受外界干扰较少,因此物种丰富度最低。
故选C。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恢复利用即利用与管理方式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都较高,因此应利用和管理湿地。
故选B。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A.地势第三级阶梯B.东部季风区C.内流区D.东部经济地带5.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D.六盘山区可实施生态移民答案 4.B 5.D解析第4题,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只有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两个主战场位于第三级阶梯,A错;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只有新疆南疆三地州、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三个主战场位于非季风区,B对;我国季风气候区主要是外流区,非季风气候区多为内流区,C错;我国东部经济带包括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图中扶贫攻坚主战场仅燕山-太行山区战场的部分地区属于河北,其他战场均为中部经济带或西部经济带,D错。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附答案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一)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参考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气候温暖时期,树木生长快,年轮间距宽;气候寒冷时期,树木生长慢,年轮间距窄。
第2题,M时期为寒冷时期,冰川广布,海平面下降。
A、B、C选项均为温暖时期的自然现象。
(二)[2019·安徽联考]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之差称为气温距平(或降水量距平)。
近50年来,西藏年平均气温为3.9 ℃,年降水量为448 mm,且变化明显。
读西藏年平均气温距平、年降水量距平图,完成1--2题。
1、西藏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候特点是()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2、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温带草原和草甸退化B.冰川和冻土融化加快C.一年一熟的北界南移D.旱灾加剧,粮食减产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信息理解气温距平和降水量距平的内涵,距平值大于0,表示变暖或变湿,距平值小于0,表示变冷或变干。
根据图中气温距平和降水量距平曲线分析,西藏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距平为正值,降水量距平也多为正值,说明年平均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气候具有暖湿特点。
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判断,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候趋向暖湿,主要影响高寒草原和草甸,并非温带草原和草甸,A错;气温升高,加速冰川和冻土的融化,B对;年平均气温升高,一年一熟的北界将北移,C错;降水增加,旱灾应减少,粮食可能增产,D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四)
专项训练(四)东梓关村位于杭州富阳西富春江畔,四周重峦叠嶂,是古徽杭水路重要关隘、货物集散地。
2014年,该村被纳入杭州市首批“新杭派民居示范点”改造计划,将百余幢古建筑保留下来,对部分农户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新建成组团式新杭派民居(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古代东梓关村兴起的主要因素是()①地形②水运③屯兵④商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东梓关村保留原有古建筑,重新规划建设新农村民居,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旅游业发展B.优化农业结构C.完善基础设施D.节省建设投资3.相比常见的新农村民居,组团式新杭派民居具有的特点是()A.占用耕地少B.利于获得光照C.方便居民出行D.庭院空间多样化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00mm,年蒸发量超过1 000mm。
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湖岸附近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约9米。
下图表示6月1日和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附近沙漠地区气温日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四条线中能代表6月1日和8月9日湖水表层水温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③和④C.③和①D.④和②5.车日格勒湖区陆风最强约出现在()A.6月1日0时前后B.8月9日7时前后C.6月1日12时前后D.8月9日17时前后6.与湖岸附近湖相沉积物堆积的时期相比,目前车日格勒湖()A.盐度增高B.蒸发量大C.湖水变深D.面积扩大河床的“驼峰”河段,指河流的河床因外力作用,导致某处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床,从而使水流和泥沙沉积发生改变。
如图为黄河下游典型年份四个观测点河流平滩流量曲线图(平滩流量:在水位与滩面齐平情况下河槽的过流能力,能综合反映黄河等冲击性河流主槽的形态和大小)。
水利专家设计了水利工程用以减少“驼峰”河段对河床淤积带来的影响。
据此完成7~9题。
7.黄河下游的“驼峰”河段最可能出现在()A.花园口附近B.高村附近C.艾山附近D.利津附近8.“驼峰”河段形成后,该河段()A.过流能力降低,泥沙沉积增强B.过流能力降低,泥沙沉积减弱C.过流能力提高,泥沙沉积增强D.过流能力提高,泥沙沉积减弱9.最能满足黄河下游“驼峰”河段河床淤积整治功能的水利工程是()八步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的沙丘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造成了巨大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河流的分选作用在河流中,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某校地理野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段进行野外实践活动考察,发现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鹅卵石,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细砂,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鹅卵石与细砂共存,并绘制了沿途河床的地形剖面图。
下图为所考查的河段及其沿途河床的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河床沉积物颗粒最大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2.乙地附近鹅卵石与细砂共存现象显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地势趋缓,搬运能力减弱B.位于凸岸,沉积作用显著C.流量变化大,流速变化大D.降水变化大,侵蚀物质数量多答案:1.C 2.C解析:第1题河流水量越大,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颗粒大的泥沙被冲的越远。
所以某地沉积颗粒最大的时期,也就是水量最大的时期,丙地处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量大,所以发现河床沉积物颗粒最大的地点是丙,所以C正确。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是河流凸岸处,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当河流流量大时,堆积物颗粒大,当河流流量小时,堆积物颗粒就小,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说明河流在此处流量变化大,流速变化大,有时流量大,有时流量小,出现颗粒大的鹅卵石与和颗粒小的细沙共存现象。
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下图为赣江中某地的江心洲沉积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江心洲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A.河流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河流遇海水顶托,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河流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D.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4.图中四地中水流速度最慢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3.C 4.D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其形成过程体现的是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与河流的流速、含沙量有关。
如果流速变快,河流的沉积作用会减弱;遇到地形阻挡,流速减慢,从而会使泥沙沉积;由材料中“赣江”这一信息可知其与海洋并不直接相通;河流出山口处沉积形成的是冲积扇。
故选C。
第4题据图可知,图中④地沉积物颗粒最小,说明其水流流速最慢。
故选D。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
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
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
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势由南向北倾斜B.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D.扇体边缘可能有大量地下水溢出6、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1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风力搬运、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C.冰川搬运、沉积作用D.地壳运动7.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A.东北流向西南B.西南流向东北C.东南流向西北D.西北流向东南答案:5.C 6.D 7.B解析:第5题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位于天山北麓地区,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冲积扇的地势南高北低,A正确;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冲积扇的泥沙颗粒由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可知冲积扇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B正确;冲积扇的形态南窄北宽,距离出山口越远沉积颗粒越细,土壤越肥沃,可知该地区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C错误;冲积扇边缘,由于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甚至可能出露地表,D正确。
故选C。
第6题由材料可知,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再结合F1至F4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可推断由于地壳活动,造成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发生F1至F4四期演变。
故选D。
第7题由图可知,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位于河流的东侧,受地势南高北低影响,修建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西南流向东北,这样河水可以自流,工程量小。
故选B。
辫状河三角洲是辫状河推进到水体中形成的一种粗碎屑三角洲,其上发育有分汉河道、河岸、席状滩等更小单元。
下图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岱海(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断层构造内陆湖)一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图。
据此完成8—10题。
8.岱海现阶段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有①风力侵蚀②风力堆积③流水侵蚀④流水堆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9.在图中①处,每一次洪水宣泄A.沉积物颗粒为砾石B.沉积物颗粒为砂质沉积物C.砂质沉积物比砾石先沉积D.砂质沉积物比砾石后沉积10.若该辫状三角洲近年来明显缩小,则造成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有A.岱海附近耕地面积迅速扩大B.岱海流域农业实施节水措施C.岱海周边植被破坏日趋严重D.岱海水严养殖业迅速发展答案:8.D 9.D 10.B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该地貌为堆积地貌,处于内陆地区,风力堆积作用强烈,图中的河流携带泥沙在该处沉积,故该地貌为风力、流水堆积作用而成,据此选D。
第9题流水沉积作用的机械沉积分异比较明显,先沉积大的颗粒,后沉积小颗粒,在图中①处,每一次洪水宣泄都会有大小沉积物分层沉积,其中砂质沉积物比砾石后沉积,据此选D。
第10题若该辫状三角洲近年来明显缩小,说明河流携带的泥沙减少,岱海附近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周边植被破坏日趋严重、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都会导致泥沙的增多,岱海流域农业实施节水措施会使得表土冲刷减弱,水土流失减弱,河流携带泥沙减少,选B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
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A.中间粗两端细B.上端粗下端细C.下端粗上端细D.两端粗中间细12.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11.C 12.B解析:第11题水进型三角洲是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形成,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C对。
第12题根据材料,水进型三角洲形成与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密切相关,面积增大显著时,说明水盆的水面上升速度快,注入水量大。
我国西北内陆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水面上升速度快,多发生在夏季,B对。
其他季节冰雪融水少。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
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下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干旱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A.干旱区人类活动少、开发少B.干旱区流水作用弱C.湿润区河流落差小D.湿润区冲积扇面积小14.干旱区绿洲易出现在A.冲积扇扇缘B.冲积扇扇中C.冲积扇扇顶D.山谷中答案:13、B 14、A解析:第13题干旱区冲积扇形态明显,主要原因是冲积扇形成后受到的流水侵蚀作用弱,沉积物主要留在了河流出山口,而不会被流水搬运更远。
而湿润区河流落差不一定小,如西南地区;湿润区河流流量更大,搬运能力更强,所以湿润区的冲积扇面积较大。
人类活动对冲积扇的形态影响不大。
故选B。
第14题主要从冲积扇的土壤结构和地下水状况考虑。
根据沉积分选作用可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冲积扇扇缘土壤颗粒小;冲积扇地形是出山口(扇顶)地势高,地下水会向扇缘部分流动,导致扇缘地下水较充足,因此,在干旱区,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冲积扇扇缘有利于形成绿洲。
故选 A。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15—17题。
15.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6、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7、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答案:15.C 16.B 17.B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地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且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贺兰山东麓泥沙堆积,冲积扇集中连片分布。
故选C。
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河流相对较长,根据图中低山和中高山图例,可以看出甲处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流域内地势起伏小,水流速度较缓,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所以在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故选B。
第17题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