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有什么特点?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其特点是: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等产量曲线,越远离原点的曲线代表的产量越高;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2、为什么在垄断下没有市场供给曲线?

市场供给曲线即价格和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垄断性的市场条件下,垄断者的产量不仅取决于边际成本,而且也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状。因此,需求的变动可以导致价格改变但产量并不变,也可以导致产量改变而价格并不变,也可以使两者都改变。所以,垄断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有这样的结论: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量,从而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

3、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SMC曲线上大于与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完全竞争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在不同的价格水平选择相应的最优产量,这一系列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组合的轨迹,构成了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由于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得到,所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4、简述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方向。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商品本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一般而言,商品本身价格越高、

替代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收入越高、消费者偏越好该商品、消费者预期该商品未来的价格要上涨,那么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越多,如果互补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越少。

5、请说明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分类及各种要素的定义。

(1)劳动: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

(2)土地: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如森林、湖泊等。

(3)资本: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如厂房、机器等,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

(4)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6、结合图形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这是由于农产品获得丰收,进而农产品供给增多,会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但是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因此价格下降会减少收益。如图所示,图中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示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价格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TR2。也就是说,对于像农产品这种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的下降反而会导致销售收入减少。

7、简述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每个人都是市场的价格接收者。

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

8、结合图形阐述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对销售收入的影响。

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即TR=P·Q。若令厂商的销售量等于需求量,则厂商的销售收入又可以改写为TR=P·Q d。如图所示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 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价格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TR2。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9、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Ⅱ阶段生产?

在第Ⅰ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在第Ⅲ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这时

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供给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Ⅱ阶段。

由此可见,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Ⅲ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Ⅱ阶段进行。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于第Ⅰ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Ⅲ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第Ⅱ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在第Ⅱ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最高点。在第Ⅱ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

10、试分析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在时间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减少,反之亦然,两者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一单位时间的闲暇,就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入,于是可以将工资看成是闲暇的价格,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以通过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前上斜来进行。闲暇价格的变动会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对闲暇的需求产生影响。

假定闲暇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转向其他替代商品,因此由于替代效应,闲暇的需求量与闲暇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再从收入效应来看,闲暇价格即工资上升,意味着现在享受相同数量的闲暇,消费者的收入却增加了,此时消费者会增加对闲暇商品的购买,因此由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与闲暇的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时候,工资上涨,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随着工资上涨闲暇的需求量会减少,而当工资上涨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工资继续上涨,闲暇的需求量会增加,因此劳动的供给减少。

11、结合图形说明最低限价的含义及经济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