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研究报告
科技成果转化调研报告
科技成果转化调研报告一、引言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技术或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二、调研结果1.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背景下,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创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等。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也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支持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2.存在的问题(1)一个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成果仍然主要来自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而产业需求的反哺性较弱。
缺乏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使得部分科技成果难以找到市场。
(2)另一个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缓慢。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从实验室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推进,中间还需要经历市场调研、技术验证、商业化应用等过程。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投入。
(3)还有一个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较大。
科技成果转化要面临市场不确定性、技术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这给投资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建议与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政府部门应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创新创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支持,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鼓励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4.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机制,围绕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商业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参考依据,减少风险。
五、结论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支持以及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机制等措施,有望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年终报告
一、前言202X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和科技创新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202X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202X年,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了科技成果转化环境。
例如,山西省科技厅发布了《关于在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通知》,旨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厅、佛山市政府深度联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为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的源头活水。
2.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202X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格局。
例如,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通过实地调研和挖掘需求,形成了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五年间共培育科技型企业81家,市场估值超过30亿元。
3. 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202X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3年,我国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达2054.4亿元,当年到账金额达1352.7亿元。
其中,总合同项数达到2023年的64万项。
4.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202X年,我国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数量达到19574家。
这些机构和平台不断吸纳聚合各方资源,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1.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尽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转化效率仍有待提高。
部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环节过多、手续繁琐、资金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转化进程。
2.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尚存在不足,尤其是具备跨学科背景、熟悉市场运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人才较为匮乏。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监测报告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监测报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为了深入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趋势,我们对相关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情况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
从转化的领域来看,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成果转化较为活跃。
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然而,与科技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需求相比,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仍有待提高。
部分科技成果在实验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1、产学研合作模式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开展合作。
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企业负责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和市场推广。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2、技术转让模式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转让给企业,企业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技术,并进行后续的开发和应用。
3、自主研发模式企业依靠自身的研发团队和资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这种模式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要求较高,但能够更好地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主动权。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资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中试、产业化等环节。
然而,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一些有潜力的科技成果无法顺利转化。
2、技术与市场脱节部分科研成果在研发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导致在转化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定位,从而影响了转化的效果。
3、人才短缺既懂技术又懂市场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4、政策支持不够完善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协同性不足等问题。
调研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报告
调研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报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技研究取得的成果在市场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研成果实用化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分析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可以总结如下:1. 科技成果产出较多:我国在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等领域。
科技成果的产出量逐年增加,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转化水平较低:尽管科技成果产出较多,但是相对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还相对较低。
许多科技成果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很难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3. 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科研经费、技术研发资金和市场推广费用等。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这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缺乏合作与交流: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包括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各方。
但是目前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不够密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速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5. 法规制度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但是目前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性和可行性还有待提高。
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政府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投入,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
2.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利用平台资源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和整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速度。
3. 完善法规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4. 加强科技成果宣传: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使其从科学研究阶段变成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个领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通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速度与效果不够理想。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保障不够,缺乏相关政策和法规。
其次,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深入,研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顺畅的合作机制。
另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也存在瓶颈,阻碍了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
二、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市场机会。
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将其纳入国家战略中。
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愈发强烈。
三、竞争市场分析实现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多种资源的支持,如资金、人才和技术等。
因此,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多个领域和企业,市场竞争不可避免。
目前,大型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强,而中小企业的能力较弱。
另外,各行业领域之间也存在竞争,一些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技术更新较快,竞争更为激烈。
四、市场前景分析尽管我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还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方面,政府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抱有积极的态度,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企业愈发重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因此,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前景可期。
总体来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转化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科技成果转化融资路径与支持政策
不同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在专利授权数量、技术转移和
创新创业规模上领先,而二线城市如广东、浙江、江苏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来说,各地区的
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参差不齐,地区间差距较大。这需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
的支持政策。
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业特点
机会和行业增长。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增进了全社会的幸福感
。
科技成果转化的伦理问题
隐私保护
公平公正
伦理审查
可持续发展
科技成果在使用过
科技成果转化所带
对于涉及生命、健
科技成果转化应当
程中可能涉及用户
来的利益分配应该
康等敏感领域的科
与环境保护、资源
隐私信息的收集和
基于公平公正的原
技成果,应该接受的
推广产品品牌形象,开拓销售渠道,完成产业化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分析
小米手机
基因编辑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
无人机技术
小米公司凭借雷的技
北大燕京生物技术公
中国远景能源公司将
大疆创新公司将航空
术洞察和商业头脑,
司掌握的基因编辑技
风力发电核心技术高
摄影、机器视觉等尖
快速将手机硬件技术
术,成功应用于多个
效转化为产业应用,
果转化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转化效
,科技成果转化的国际合作和开放创新将不
率。
断深化。
1
2
跨界融合创新
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将进一步融合,催生出
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跨界
转化。
3
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影响
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也深深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 统计数据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统计数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科技成果转化率指的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是衡量科技创新成果实际应用和价值的重要指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基于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总体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了30,比201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这说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在逐年提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有较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各地区比较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具体来说,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而西藏、青海、宁夏等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这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需要在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
三、企业贡献从企业角度看,我国的大型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500强企业中有70以上的企业参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中小企业只占30左右。
鼓励中小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了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科技成果评价奖励、税收优惠政策等,以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国家还设立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为科技成果转化赋能。
五、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加入了多项国际科技合作组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加速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与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项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六、未来展望面对当前的形势,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继续加大力度。
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情况
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情况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涌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情况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前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情况,并对其中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
一、科技研发的现状科技研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不仅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研发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主要由于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研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科研机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
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单一、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不完善等方面。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的。
三、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挑战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科技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但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还不足。
其次,科技研发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但我国的科研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科研人员相对不足。
再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良好的转化机制和环境,但目前我国的转化机制和环境还不完善。
此外,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还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明确、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
四、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机遇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也面临着许多机遇。
首先,我国正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我国正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为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再次,我国正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6—2020 年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6—2020 年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0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核心的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体系,技术市场也被推向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在技术市场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全方位发展的背景下,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屡创新高。
“十三五”期间,在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2016 年首破万亿大关,为11 407 亿元,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72.8%,2020 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至28 251.51 亿元,已超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5.6%。
与此同时,浙江省相继出台了《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浙江省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实施方案(2017—2020 年)》等系列政策,技术交易市场也迎来高速稳定增长,2020 年,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25 970 项,成交金额首破千亿大关,共计1 478.24 亿元,居全国第8 位。
本报告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技术市场交易数据进行多重维度分析,研究当前浙江省技术交易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技术交易现状和主要特点1.1 技术交易规模逐年增长“十三五”以来,我省技术交易日趋活跃,技术要素的市场配置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合同登记项数、登记成交额、吸纳技术成交额、输出技术成交额等几大指标快速增长,在全国的排名也在不断上升。
如表1所示。
技术合同登记项数从2016 年的14 826 项增长至2020 年的25 970 项,增幅为75.17%。
吸纳技术成交额从2016 年的288.31 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1 568.61 亿元,增幅达444.07%。
输出技术成交额从2016年的198.37 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1 403.32 亿元,增幅达607.43%。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简称科技转化)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之一。
科技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既包括技术转移,也包括成果转化。
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也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科技转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科技转化现状目前,我国科技转化工作已从“粗放型增长”向“精细型发展”转变。
2019年,我国通过技术转移的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03万亿元。
同时,2019年全国新获批科技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一数据显示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持续发展态势。
除此之外,科技成果转化在各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国内多家企业已成功研发出抗癌新药,涵盖了肺癌、乳腺癌等常见癌症。
同时,人工智能应用在各大领域也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
二、科技转化存在问题科技转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速度慢。
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虽然取得了突破,但是由于转化周期短、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应用推广存在滞后。
例如,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普及推广。
第二,科技转化的产业投入不足。
目前,一部分科技成果虽然具有市场价值,但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无法快速推广。
因此,加强技术转移基金、产业引导资金等的投入十分必要。
第三,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高端科技人才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许多人选择到国外发展。
这不仅造成了技术人才的流失,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因此,杜绝科技人才流失成为了当前科技转化中的一个难点。
三、科技转化发展趋势回顾科技转化发展历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直是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科技转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全方位的。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科技转化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第一,科技转化的深度贯穿各个领域。
美国公布长达35页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美国公布长达35页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来源:DeepTech深科技(ID:mit-tr)美国公布了一份长达35页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该报告是在美国过去五年内由政府机构、咨询机构、智囊团、科研机构等发表的32份科技趋势相关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
通过对近700项科技趋势的综合比对分析,最终明确了20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
该报告的发布一是为了帮助美国相关部门对未来30年可能影响国家力量的核心科技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其二是为国家及社会资本指明科技投资方向,以确保美国在未来世界中的战略优势。
1. 物联网在2045年,最保守的预测也认为将会有超过1千亿的设备连接在互联网上。
这些设备包括了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工业探测器、监控摄像头、汽车,以及服装等。
它们所创造并分享的数据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场新的信息革命。
人们将可以利用来自物联网的信息来加深对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了解,并且做出更加合适的决定。
在此同时,联网设备也将把目前许多工作,比如监视,管理,以及维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动化。
物联网、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这三大技术之间的合作将会在世界上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智能机器网络,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况下实现巨量的商业交易。
但是,虽然物联网会提高经济效率、公共安全,以及个人生活,它也会加重对于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担忧。
恐怖分子,犯罪集团以及敌对势力将会利用物联网作为新的攻击手段。
而物联网中所包含的大量数据也会诱惑政府去实施针对人民的监控,从而进一步的引发隐私和安全之间的对抗。
代表性技术:实际应用:2. 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在2045年的地球上,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将无处不在。
自动驾驶汽车会使交通更加安全与高效,或许还会给共享经济带来新的动力。
机器人则会负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务,比如照顾老人与买菜,以及工业中的职责,比如收获农作物,维护公共设施等等。
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中国报告网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相关概念、分类、应用、经营模式,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现状,产业政策生产工艺技术等,接着统计了行业部分企业盈利、负债、成长能力等详细数据,对行业现有竞争格局与态势做了深度剖析;结合产业上下游市场、营销渠道及中国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对行业未来投资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第一章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概述第一节信息技术基础阐述一、信息技术范围界界定二、信息技术分类三、信息技术社会功能四、信息技术主要特征第二节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一、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四、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五、信息技术代表之人工智能第三节信息技术就业一、人才需求二、工作需求三、加入WTO刺激了培训市场的需求四、兴趣爱好五、高校教育机制存在着不足•【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第二章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第二节2014-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环境分析一、信息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三、相关行业政策第三节2014-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技术环境分析第四节2014-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社会环境分析第三章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总况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产业二、中国息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三、中国特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探析四、中国力推新信息技术产业第二节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热点聚焦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二、TD-LTE-Advanced入选4G国际标准三、五城市率先开展云计算试点示范工作四、上海世博会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五、我国超级计算机位列全球500强前茅第四章近几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同比分析第一节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一、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与增长二、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分析三、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特点第二节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一、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二、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三、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运行特点第三节2015年1-9月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一、2015年1-9月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二、2015年1-9月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主要特点三、2015年1-9月信息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第五章2015中国主要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透析第一节珠三角区域一、深圳二、广州三、东莞四、佛山五、珠海第二节长三角区域一、上海二、江苏三、浙江第三节环渤海区域一、北京二、天津三、河北四、山东第四节中西部地区一、武汉二、长沙三、江西四、重庆五、四川第六章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集成电路相关概述一、集成电路特点二、集成电路分类三、集成电路发展四、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第二节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综述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回顾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所处发展阶段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模式转型五、中国低碳经济成为集成电路产业新引擎六、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业发展第三节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运营分析一、近三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分析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产品结构三、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规模四、中国集成电路产品及应用结构五、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情况分析六、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第四节未来五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二、2016-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预测三、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模预测四、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方向第七章2015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新形态分析第一节软件产业相关概述一、软件类型划分二、软件使作许可三、软件开发四、软件产品分类五、软件产业产品价值六、软件收入第二节2015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总况一、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中国软件产业结构发展逐渐优化三、中国软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四、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发展状况五、中国软件产业多核并行化开发情况六、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战略七、两化融合对软件产业调整升级影响第三节2015年中国软件市场运营态势分析一、中国软件市场规模分析二、中国软件市场产销分析三、中国软件进出口贸易分析第四节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软肋二、中国软件产业做大做强的建议三、推动中国软件厂商发展的措施第五节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一、十三五时期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二、中国软件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三、十三五期间中国软件产业需求预测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八章2015年中国新型元器件产业发展热点聚焦第一节中国新型元器件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二、中国新型元器件发展环境向好三、中国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趋势第二节LED一、LED产业的发展优势二、2015年中国LED产业发展现状三、中国LED产业良好发展的建议四、十三五期间LED产业发展预测第三节触摸屏一、触摸屏的基本介绍二、触摸屏市场发展格局三、中国中大尺寸触摸屏发展情况四、中国触摸屏市场畅销品牌排名五、中国触摸屏市场竞争的建议第四节光电显示薄膜器件一、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发展概况二、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行业特点三、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发展影响因素四、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产业发展预测第九章2015年中国电子新材料产业运营态势分析第一节2015年中国电子新材料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电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环境二、中国电子信息新材料行业渐趋高端化三、中国电子信息材料新技术研发成果丰硕四、中国电子信息新材料市场前景看好第二节半导体材料一、半导体材料发展简史二、利好政策助推中国半导体材料业发展三、半导体材料制约中国IC业竞争力四、半导体材料市场扩张面临技术挑战五、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业发展需政策扶持第三节平板显示材料一、中国平板显示行业总体发展状况二、中国平板显示用材料及设备产业化情况三、国内平板显示材料市场细分领域的发展四、液晶显示材料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五、发展中国平板显示材料行业的思路第四节光纤光缆材料一、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构成及发展概况二、中国光纤光缆材料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三、中国通信塑料光纤研制获突破四、中国光纤预制棒行业有待进一步壮大第五节电子信息新材料发展趋势一、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用材料发展方向二、光电子材料发展方向三、新型电子元器件用材料发展方向第十章2015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产业部析第一节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产业的发展一、中国电子专用设备新形势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特点三、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经济运行第二节半导体专用设备一、中国半导体专用设备发展概况二、中国半导体设备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三、中国半导体专用设备的发展对策第三节太阳能光伏设备一、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区域分布二、中国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发展情况三、中国太阳能产业关键设备国产化获突破四、中国光伏设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五、中国光伏设备厂应发展高端技术第四节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发展预测一、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发展规划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主要产品发展预测第十一章2015年中国其他重点技术的发展透析第一节计算机技术一、计算机技术相关概述二、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成就三、中国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关注焦点第二节通信与网络技术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介绍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推动运营商转型三、视频通信技术发展呈现的五大趋势第三节数字音视频技术一、中国数字高清晰电视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二、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三、中国数字电视终端技术获新突破四、数字音视频产业各领域的关键技术第四节信息安全技术一、信息安全的界定二、信息安全产品的分类三、中国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历程四、2014年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第十二章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节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利因素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重二、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三、电子产品市场逐步转向国内转移四、平板电脑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来利好第二节中国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第十三章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策及前景预测第一节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二、发展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对策三、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加快转变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建议第二节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预测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思路及方向三、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地位四、十三五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图表目录:(部分)图表:2007-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图表:2007-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图表: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图表:2007-2015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图表:2007-2015年财政收入图表:2007-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图表:2015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图表: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图表:2015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与增长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与增长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规模(一)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增长(一)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结构(一)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规模(二)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增长(二)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结构(二)图表:201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全国工业增加值月增速对比图表:2014年各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利润完成情况对比图表:2014年电子信息产品月度出口额情况图表: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月情况图表: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图表:2009-2014年部分行业完成投资增速对比情况图表:2014年1-12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完成情况(500万元以上项目)图表:2014年1-12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省市完成情况(500万元以上项目)图表: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行业增速对比图表:2015年信息技术产业内外资企业发展速度图表:2015年信息技术产业内、外销市场发展速度特别说明:观研天下所出具的报告会随时间,市场变化调整更新,帮助用户掌握最新市场行情。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一
1 我 国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现 状 1 . 1科技成 发展 。 1 . 4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各部 门缺乏协调性
科技成果转 化为科技产 品是 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 的部 门繁多 。 不仅 需要资金 的支持 , 还需要政 府科技政策 、 经济政 策 的扶持 与帮 助 。但 目前政策体 系与社会信用体 系制度还不够完善 , 没有发挥其 应有 的促进作用不 能成 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有力 的保障体系。由 中央 和地方 出台 了一系列有关 的政策法规也 仍存在着 一些亟待解 决 的问题 , 部分现有 政策法规有待修 订 、 完善 , 同时 , 需 要 出台新 的 政策法规 , 如政府采 购 、 风险投资机制等 。
科技 论 坛
・ 5 9・
我 国科技成 果转化现状
谢 丹 丹 ( 江 西 省科 技 发 展 研 究 中心 。 江西 南昌 3 3 0 0 4 6 )
摘 要: 随着我 国科研 事业的发展成熟的科技成果越来越 多, 但是转化率确不慎理想。我 国科技成果转化 中主要存在缺乏资金 支持 , 科技成果不符合 市场 需求 , 各部 门4 1 " 7 . 缺乏协调性 的问题 。为提 高科技 成果的转化率必须改 变这种现状形成企业 引导科技创新 , 科技促 进 市 场 发展 的 良好循 环 。 关键词 : 科技成果 ; 科技 成果转化 ; 制约 因素 2 . 2促进产学结合提高科技创新 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在科技转化 中该项科技成果是不是 能适应现 代市场满足市场 、 般来 说科技成 果转化 阶段 投人资金 约为可研 阶段 1 0倍 , 科 企业 发展 、 消费需求极 为重要 。 此 时政府必须发挥调控与导向作用 , 技产业化发展需要投入 的资金 约为转 化阶段的 l O倍 。可见科 技成 加强产学结合建立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 向的技术创新工程 。 果转化为产 品的过程 中需要大量 的资金支持 。 但是我 国目前的科 技 在高校及科研机构 内推行科学合理的激励体制和评价机制 , 将原有 投资 中大部分的资金均流 向研发 阶段 , 而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严重不 的“ 教 学 +科技 创新 ” 的模 式转变 为教学 “ 创新 、 科技创新 、 成果转 足 。相关数据表 明, 在科 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由于资金 问题导致项 目 化” 齐头并进 的模式 。 同时加强企业技术综合能力 的提升 , 促进产学 暂停 、终 止 的约为 5 6 . 4 1 %,这一数 值在 私 营企业 中更 突 出达 到 结合刺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 7 9 %, 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存 在相同问题 约为 4 5 %。 2 . 3优化科技研发 、 转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1 . 2科技成果超 出企业 承受力脱 离市场 在 国家 科技计划 资源配置 中 , 合 理分配基础研究 、 应用技术 研 在科技成果 转化需要技术 提供方 即高校或科 研机构 与企业合 发 、 科技成果转化 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等方面的资金投人 , 大 幅度增 作完成 。但 是企业 的科技底 子远不如高校和科研机构 , 对于一些新 加对科技成果转 化环节 的投人力度 。创新投人方式 , 综合运用无偿 科研成果需 要很 长时间才能吸收。 一件成 熟的科技产 品的产生离不 资助 、 贷款贴息 、 偿还性 资助 、 创业投 资等多种方式 , 引导和带 动金 开能满 足生产需求 的生产设备 , 企业 自身创新 能力不足在设备的改 融与其他社会 资本 , 带 动企业和科研机构利益 机制转变 , 提高科 技 造生产上存 在很 大困难 , 这严重影 响了最终科技 产品的生产 。从外 成果产出的质量 与效率 。会 同财政部设立 “ 国家科 技成果转 化引导 部引进设备则需要大量资金且 资金 回笼速度慢 , 这对 于一些私营企 基金” , 支持 由财政资金投人所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 业来说也是极大 的一项负担 。高校 、 科研机构 与生产 企业间这种巨 结 束 语 大 的科技落差 , 使输出的科技超 出了企业可 承受 范围。高校和科研 我 国的科技 在飞速发展科 技成果众多 , 但是科技成果真正能转 机构一直处 于输 出状态 , 与企业缺乏有效 的沟通交 流不能及时掌握 化为科技产 品投入 市场 的却相对较少 。这不仅是对科 技成果 的浪 市场信息对市场需求不 了解 , 造成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 匹配度低 的 费 , 也是对人 力 、 物力 、 财力 的浪 费。 目 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虽然 问题 。 存 在诸 多问题 , 但 总体形式上还是积极向上的。 1 . 3 中间服务机构能力不足 参考文献 科技成 果在产 品化 的过程 中需 要 中间服务 机构促成 促进科技 【 1 ] 郭 强, 夏向 阳, 赵 莉. 高校科技 成果转化影响 因素及 对策研 究『 J 】 . 科 提供方 与企 业 的合作 , 但是 我 国链接 高校 、 科研 院所与企 业技术创 技进 步与对策。 2 0 1 2 ( 6 ) . 新活动的 中间组织和平台尚未充分发挥功能 , 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 [ 2 ] 柴 国荣, 许 崇关, 闵宗陶. 科技成 果转化评 价指标体 系设 计及应 用 方难以对接 。现有的 中间机构服务能力不尽如人意 , 对于企业需要 研 究[ J ] . 软 科 学, 2 0 1 4 ( 2 ) . 的风险评估 、 技术评估 、 技术定价等服务 的质量 良莠不齐 , 这就使企 [ 3 】 原 长弘, 杨鹏, 惠龙, 陆震 宇. 高等 学校 科技成 果转化 研 究新进展 : 9 9 4 — 2 0 0 2 [ J 1 研 究 与发 展 管 理 , 2 0 1 3 ( 6 ) . 业难 以进行正确的判断。这不仅影响 了科技成果 的产 品化 , 也影响 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说到科技成果转化,咱们国家这几年可真是打了不少“翻身仗”。
以前总说我们有一大堆高大上的科技成果,什么芯片呀、人工智能呀、先进制造技术啥的,可它们都像是被关在“象牙塔”里,离老百姓的生活老远。
科技人员在实验室里研究得热火朝天,大家也都觉得这些技术一推出,整个世界都得变天。
结果呢,过了好久好久,大家依然只能在电视上看科幻电影,感觉科技离生活还是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味道。
不过,近年来的变化可不小。
咱们国家不再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是把科技成果转化的脚步越走越快。
你看那些高铁、共享单车、无人驾驶、5G通信,哎呀,走在大街上,随便抬头看看,满眼都是科技成果转化后的“身影”。
不得不说,这些技术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纸老虎”,而是一步步地进入了千家万户,改善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那感觉就像是吃了大餐,终于等到甜点的时刻,甜蜜又满足。
咱们也不能光夸,得说说问题。
转化这条路,还是有点“崎岖不平”的。
科技成果转化可不是你随便拿个试管扔到市场上就能成事的。
就拿一些创新产品来说吧,它们一开始的市场反应往往是冷热不均,可能会遇到消费者的不理解或者企业的抵触。
大家都知道,科技很牛逼,但要想让它变成市场上的“硬通货”,这其中可需要经过一番“千辛万苦”啊。
科技成果转化的背后,还得有一个良好的“土壤”。
这土壤包括相关部门的支持、投资机构的热情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
如果这几个因素一时半会儿都不具备,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成果,也未必能开花结果。
就像种田,光有种子可不行,还得有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现在,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科技公司不仅要靠技术创新,还得懂得如何“套路”市场。
打个比方,就像你有一个非常酷的发明,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包装自己,如何宣传,那这个发明可能会被市场“无情遗弃”。
就算技术再好,最后能不能吸引投资、能不能让消费者买单,最终还得看能不能“做营销”啊。
所以,有些高科技公司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技术研发,他们开始大力发展品牌、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把科技成果转化做成了一个“闭环”式的生意。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报告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报告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新的科技成果的问世,比如新型材料、智能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等。
然而,这些技术创新成果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进行转化,变成实际的生产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本报告将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一、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目前,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转化。
一方面,部分技术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困难和阻碍,比如市场认可的问题、资金支持的问题以及产业链的匹配问题等。
另一方面,一些技术创新成果虽然被成功转化,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进程。
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技术创新成果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和试验,因此转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其次,由于技术创新成果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对其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一定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的工作。
此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这也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2. 机遇虽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面临挑战,但也有一些机遇可供抓住。
首先,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已经具备领先地位,这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随着社会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和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也会加大,这将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带来更多的机遇。
三、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建议为了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1. 完善转化机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包括资金支持、技术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
2024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前景分析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商业化运作。
本文将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知识产权可以为科研团队和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再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3.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目前,我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包括科技成果转移率低、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等。
因此,加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前景的分析4.1 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市场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兴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
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2 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政府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提供技术转移和创新券等扶持措施,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4.3 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社会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创新创业平台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发展。
4.4 产业联盟和合作的兴起产业联盟和合作已成为推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
不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合作共享科技成果和资源,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减少企业间重复研发,推动市场的发展。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热点与演变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热点与演变王海军;张芳菲;金姝彤【期刊名称】《经济论坛》【年(卷),期】2024()4【摘要】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需求导向下,通过政策调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为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把握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规律,文章以2002—2022年我国颁布的131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研究对象,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发文量、发文类型和发文机构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 CM6.0软件对政策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和演变分析。
得出结论:(1)阶段性政策数量波动与我国五年规划的起始时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受到关键政策发布的影响较大,根据五年时间线划分四个阶段,分别为起步期、发展期、蓬勃期和深化期;(2)政策的演变体现在以政府为主体至以企业为主体,从资源分散至资源集中,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从单一的“成果产出-成果转化”演变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系统;(3)从政策端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总页数】14页(P22-35)【作者】王海军;张芳菲;金姝彤【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19.6【相关文献】1.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二十三)\r——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式与评价政策导读2.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二十四)——上海\"科改意见25条\"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导读3.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二十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合同政策导读及案例解析4.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二十九)——如何学习适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法规5.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三十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导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成果转化报告
科技成果转化报告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科技研究的深厚实力,还需要商业运作的敏锐眼光和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现代社会,科技成果转化日益成为了推动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和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报告。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和意义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是科研成果实现“产出转化”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然而,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不足,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沟通,运作机制不完善。
2.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仍存在一定差距,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
3.国际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我国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我们需要与国际科研机构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推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过程。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为了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们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推进法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具体如下:1.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例如税收优惠、科技基金等等。
2.推进法制建设。
在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科技成果的转让和交易等法律制度建设,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良好的法律保障和环境。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宣传。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宣传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推进社会各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研究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出版日期】2016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编号】R433405【报告链接】/research/201607/433405.html报告目录: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足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到5%。
与发达国家40%的水平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明显过低。
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科技成果存在着“含金低”,满足不了市场与企业要求。
这样使得我国的科技资源形成了极大的浪费,从而使得科技进步速度降低,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因此我国必须有效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顶层体制仍不合理。
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仍然受着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有着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
这种体制性的障碍成为了科技发展的“瓶颈”,例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
科技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够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
为了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制度能够更加的规范化,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和办法,例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
这些办法和规定的出台都是为了能够提高我国的科技管理水平,为科研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而提供更好的土壤。
2013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59649项,较2012年的51723项同期增长15.3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21648.5亿元,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1963.6亿元左右,较2012年的10298.4亿元同期增长16.17%,总体看来成果可观。
2000年《科技成果登记办法》颁布以来,全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
全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自2010年以来,全国年度科技成果登记数量稳步提高,从2010年的42108项增长到2015年的55284项,增长31.29%。
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编纂的《2015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总量小幅增长。
2015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55284项,比上年增长4.03%。
预测到2018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将达到110580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将实现188264.4亿元规模;而中国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约在24275.4亿元左右,发展潜力大。
目前,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智造业大国转型,可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未来前景广阔。
2010-2015年中国登记的科技成果总量变化趋势2015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55284项,其中,地方登记45837项,增长6.08%;国务院有关部门登记9447项,下降4.88%。
地方登记成果和部门登记成果分别占成果总数的82.91%和17.09%。
2015年全国科技成果来源构成2015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成果48363项,基础理论成果5115项,软科学成果1806项。
2015年中国科技成果登记类别结构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
首先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
您若想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部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环境透视第一章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综述1第一节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的界定 1一、科技成果的相关概念11、科技成果的界定12、科技成果的分类1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和性质2三、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和分类 31、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32、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分类4第二节中国科技成果的发展状况6一、中国科技成果总量 6二、中国科技成果基本特征7第三节中外科技成果评价比较及启示8一、总体论述8二、国外科技成果评价现状8三、国内科技成果评价现状11四、启示13第二章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16第一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16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16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20三、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标准22四、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策略251、制约因素252、政策建议28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34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34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391、中国GDP总量39过去10 年各季度中国GDP 增长速度可以明显看出,目前中国在“调结构、促转型”的经济软着陆情况下,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 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明显趋缓,而GDP 增速与钢材需求存在相关性,增速下降意味着市场对钢材需求强度可能减弱,这也将会影响到作为基础工业原材料生产环节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
过去10 年中国GDP 增速情况(%)2、农业生产再获丰收413、工业生产增势平稳414、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43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增长10.0%。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23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中部地区投资143118亿元,增长15.2%;西部地区投资140416亿元,增长8.7%;东北地区投资40806亿元,下降11.1%。
2011-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单位:亿元)5、市场销售平稳增长476、进出口增长有所回升487、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488、居民收入继续增加509、货币信贷平稳增长5210、人口就业总体平稳5311、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前景预测55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57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社会环境57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59三、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0第四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60一、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分析60二、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62第三章国外(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借鉴65第一节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65第二节日本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66第三节英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67第四节韩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67第五节其他国外(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借鉴69第二部分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深度分析第四章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运行现状分析73第一节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总体规模分析73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73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74三、行业销售收入分析74四、行业登记总量75五、行业科技经费投入76六、国家主要科技计划中央财政拨款统计80七、中国科学院历年院地合作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情况84 第二节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状况分析84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阶段84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总体概况85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特点分析86第三节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状况88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分析88二、正确认识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88三、中国构建知识产品采购体系促进技术转移发展91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92五、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931、在主体功能定位明确的基础上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932、改善政府科技计划组织方式953、推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计划974、总体建议99第四节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因素100一、总体分析100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100第五节科技成果转化的案例103一、美国“硅谷模式” 103二、剑桥大学创立了“剑桥企业” 104三、中国科学院做法104第五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05第一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05一、航空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05二、卫星及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08三、轨道交通装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09四、海洋工程装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10第二节节能环保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16一、产业技术发展现状116二、建筑节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17三、污水处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18第三节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21一、物联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21二、云计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24三、三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0四、高端软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1第四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2一、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2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4第五节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5一、风力发电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5二、太阳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6三、核电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138第三部分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全景调研第六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140第一节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140一、中国高校科技研发现状140二、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142三、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意义142第二节科学决策大学科技园建设与运作模式分析143一、总体概况143二、大学科技园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143三、大学科技园的运作模式145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人文环境146五、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147第三节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147一、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147二、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149第七章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154第一节中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可行性分析154一、中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因分析154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因素分析154第二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分析155一、自主研发模式分析155二、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156三、风险投资模式分析156第八章中国重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59第一节环渤海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59一、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59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159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现状1593、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前景160二、天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61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161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现状1633、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前景165第二节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66一、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66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166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现状1663、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前景167二、江苏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68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168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现状1683、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前景168第三节珠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69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169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现状169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前景170第四节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前景分析170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170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现状171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前景172第四部分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九章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174第一节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174一、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741、现有企业间竞争1742、潜在进入者分析1763、替代品威胁分析1794、供应商议价能力1815、客户议价能力184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185二、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189三、科技成果转化行业集中度分析190四、科技成果转化行业SWOT分析192第二节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格局综述196一、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概况196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力分析197三、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力优势分析198四、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200第三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03一、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竞争分析203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竞争分析205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集中度分析206四、国内主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动向208第四节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竞争策略分析209第十章科技中介机构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模式及经营形势分析213第一节国外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213一、美国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213二、英国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214三、德国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216四、日本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217第二节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现状和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模式分析218一、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现状2181、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模2182、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2194、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情况2225、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与收益2236、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绩224二、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模式分析225第三节分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案例分析227一、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2271、企业发展概况2272、企业核心业务2283、企业运营模式228二、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2291、企业发展概况2292、企业核心业务2303、企业运营模式2314、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33三、中建材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2341、企业发展概况2342、企业核心业务2343、企业运营模式235四、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2351、企业发展概况2352、企业核心业务2363、企业运营模式2364、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38五、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2381、企业发展概况2382、企业核心业务2393、企业运营模式2394、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40六、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2401、企业发展概况2402、企业核心业务2413、企业运营模式2414、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42七、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2421、企业发展概况2422、企业核心业务2433、企业运营模式244八、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2451、企业发展概况2452、企业核心业务2453、企业运营模式2454、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46第五部分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第十一章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248第一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特性分析248一、科技成果转化行业进入壁垒分析248二、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盈利因素分析251第二节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51第三节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发展趋势预测256一、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科技经费投入预测256二、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登记总量预测257三、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销售收入预测258四、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人员规模状况预测259五、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机构数量预测260六、2016-2022年中国科技成果行业登记总量预测261第十二章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263第一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融资情况263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263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264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265四、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现状分析265第二节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机会266一、产业链投资机会266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268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269四、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机遇270第三节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276一、政策风险及防范276二、技术风险及防范278三、供求风险及防范279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281五、其他风险及防范285第六部分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第十三章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287第一节2014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面临的困境287第二节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288一、重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288二、中小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290三、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出路分析291第三节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92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存在的问题292二、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的建议对策294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2971、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2972、合理确立重点客户2983、重点客户战略管理2994、重点客户管理功能302第四节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303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303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发展对策分析304第十四章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战略研究305第一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战略研究305一、战略综合规划305二、技术开发战略307三、业务组合战略308四、区域战略规划308五、产业战略规划308六、营销品牌战略309七、竞争战略规划309第二节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品牌的战略思考310一、科技成果转化品牌的重要性310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311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品牌战略312四、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313第三节科技成果转化经营策略分析313一、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创新策略313二、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316三、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差异化战略317第四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战略研究318一、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战略318二、2016-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投资战略320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321(ZY ZM)第一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321第二节科技成果转化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322 第三节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发展建议322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322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323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323图表目录:图表:2015年我国应用技术成果应用状况7图表:2010-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35图表:2010-2015年世界商品贸易增长趋势38图表:2010-2015年全球直接投资主要指标38图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39图表:2010-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40图表: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41图表: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图表: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情况43图表:2015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跌幅情况43图表: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季度分布情况44图表:2010-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44图表:2015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45 图表: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46图表: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46图表:2010-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47图表:2010-201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8图表: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情况49图表:2010-2015年消费者信心指数趋势情况49图表:2010-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情况50图表:2010-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51图表:2012-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51 图表:2012-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52图表:201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53 图表:2015年我国汇率变化情况53图表:2015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54图表:2012-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5图表:2012-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比率55图表:2012-2015年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58 图表:2012-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9图表:美、德、英、日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比较66图表:韩国产学研合作基金会的运行模式69图表:2011-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研发机构情况73 图表:2011-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研发机构73图表:2011-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机构人员情况74 图表:2011-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机构人员74图表:2011-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75图表:2011-2015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75图表:2011-2015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及增长率76图表:2011-2015年中国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77图表:2011-2015年中国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及增长率77图表:2015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78图表:2015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79图表:2011-2015年国家863计划财政拨款情况80图表:2011-2015年国家863计划财政拨款80图表:2012-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拨款情况80图表:2012-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拨款81图表:2012-2015年国家973计划财政拨款情况81图表:2012-2015年国家973计划财政拨款81图表:2012-2015年国家重大科学计划财政拨款情况82图表:2012-2015年国家重大科学计划财政拨款82图表:2011-2015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财政拨款情况82图表:2011-2015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财政拨款83图表:2009-2015年国家主要科技计划中央财政拨款统计83图表:中国科学院历年院地合作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情况84图表:高等院校课题来源142图表:高校科技成果的类别142图表:高等院校应用技术评测表142图表:市场结构的分类192图表:2010-2015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变化情况219图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区分布情况219图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布220图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营模式237图表:2016-2022年中国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预测256图表:2016-2022年中国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柱状图257图表:2016-2022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预测257图表:2016-2022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柱状图258图表:2016-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预测258 图表:2016-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柱状图259图表:2016-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机构人员预测259 图表:2016-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机构人员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