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EPPS)_完整版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EPPS)_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90593348d7c1c709a1454f.png)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EPPS)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是由十五种需要量表和一个稳定性量表所组成,整个测验共有225对叙述组成的题目,其中有15个题目重复两次。
在十五个量表中,每个量表有九种叙述,这九种叙述轮流与其它需要叙述配对,每种叙述重复两、三次,令被试每题的叙述做强迫选择。
指导语:对于每道题的A、B应当根据你当前的喜欢、倾向与感觉来选择,而不是你认为应该喜欢什么或怎样感觉,而且只能选择其一,假如二个你都有,请选择强度最大,最能反映你特征的一个答案,假如二个都没有正确描述你的感觉,那你应当选你认为比较正确的。
这个量表包括许多成对的语句。
对它们所描述的特征,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其方式你可能曾感觉到,也可能没有感觉到。
例如:A我喜欢对别人谈我自己。
B我喜欢为我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
在这两个特征中,你应当选更能你自己特征的那一个。
假如你喜欢“对别人谈你自己”的程度高于你喜欢“为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则你应当选A而不是B。
假如你喜欢“为你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的程度高于你喜欢“对别人谈自己”,则你应当选B而不是A。
你可能同时喜欢A与B。
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比较喜欢的一个。
你既不喜欢A也不喜欢B,那么你也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讨厌程度较低的那一个。
这个量表上有些成对的特征与你的爱好有关,如上面提到的A与B。
其他的成对的语句则同你感觉如何有关。
例如:A当我失败时,我感到沮丧。
B当我在一群人面前演讲时,我感到紧张。
你应当从中选出更能表现你特征的那一个。
“当你失败时,你感到沮丧”比“当你在一群人面前演讲时,你感到紧张”更能表现你的特征,则你应该选A而不是B。
假如是B更能表现你的特征,则你该选B而不是A。
如果两句话都描述了你的感觉,那么你该选你认为你的特征表现得更好的那一个。
假如两句话都没有正确描述你的感觉,那你应当选你认为比较正确的那个。
总之,对于每道题的A、B必须而且只能选择其一。
(完整版)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手册
![(完整版)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edfe994a7302768e9939ab.png)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使用手册一.引言“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DWARDS’PERSONAL PREFRENCE SCHEDULE)是自陈人格量表,是爱德华以莫瑞(H.A.Murry)的十五种人类需要理论为基础编制的。
这十五种人类需要是:成就(Ach)、顺从(def)、秩序(ord)、表现(exh)、自主(aut)、亲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 、谦卑(aba)、慈善(rur)、变异(chg)、坚持(end)、异变性(het)、和攻击(agg)。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是由这十五种需要量表和一个稳定性量表所组成的,整个测验共有225对叙述组成的题目,其中有15个题目重复两次。
在十五个量表中,每个量表有九种叙述,这九种叙述轮流与其他需要叙述配对,每种叙述重复两、三次,令被试每题的叙述做强迫选择。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可用于大学生和正常成人,也可扩大应用到中学生。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在技术上较严密,题目列讲研,计分方便。
由答卷可以直接算得原始分数,然后可以根据常模转化为百分等级。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自编制起至今大约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咨询工作,根据该量表可较快地了解到人的一般性格特点与需要特点,该量表能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加以区分,它还可以对特定工作中的人员做出可能成功与失败的估价。
自从心理测验研究工作在我国恢复以来,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修订了一批智力量表,为科技研究、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目前为止人格量表还较少,已有的人格量表又大都是个性特点的量表,而没有关于需要倾向的量表,因而不能对人从事某项工作做预测和估价。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弥补了这点不足,它既省时省力,又可用于团体和个人,适用年龄范围较广。
但是它较长一段时间是在不具备常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在解释时会遇到种种困难,基于此我们对“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做了抽样修订。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https://img.taocdn.com/s3/m/1b14af50f01dc281e53af0cb.png)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EPPS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
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默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
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映的一致性,每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要求受测者按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圈选一句话。
EPPS的主要功能是经由个人对题目的选择而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求上的倾向,从而了解个人的人格特质。
这15种需求是:成就(ach)顺从(def)秩序(ord)表现(exh)自主(out)亲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谦逊(aba)慈善(nur)变异(chg)坚毅(end)性爱(het)攻击(agg)全量表的题目平均分配测量这15种需求,成为15个分量表,施测后每人得到15个分数。
根据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概括的了解。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范本这个量表包括许多成对的语句。
对它们所描述的特征,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其方式你可能曾感觉到,也可能没有感觉到。
例如:A我喜欢对别人谈我自己。
B我喜欢为我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
在这两个特征中,你应当选更能你自己特征的那一个。
假如你喜欢“对别人谈你自己”的程度高于你喜欢“为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则你应当选A而不是B。
假如你喜欢“为你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的程度高于你喜欢“对别人谈自己”,则你应当选B而不是A。
你可能同时喜欢A与B。
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比较喜欢的一个。
你既不喜欢A也不喜欢B,那么你也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讨厌程度较低的那一个。
这个量表上有些成对的特征与你的爱好有关,如上面提到的A与B。
其他的成对的语句则同你感觉如何有关。
例如:A当我失败时,我感到沮丧。
B当我在一群人面前演讲时,我感到紧张。
你应当从中选出更能表现你特征的那一个。
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
![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cf808a7af242336c1eb95eb7.png)
一,背景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量表(EPP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
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莫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
这15种人类需要是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逊慈善、变异、坚毅、性爱和攻击。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是由以上这十五种需要量表和一个稳定性量表(测验被测试者是否认真完成测试)所组成的,整个测验共有225对叙述组成的题目。
在十五个量表中,每个量表有九种叙述,这九种叙述轮流与其他需要叙述配对,每种叙述重复两、三次,强迫被试对每对叙述选择其一,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而提高测验的效度。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可用于大学生和正常成人,也可扩大应用到中学生。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在技术上较严密,记分方便,信度、效度较高。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自编制起至今大约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研究和咨询工作。
根据该量表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人的一般性格特点与需要特点,并能对个人从事某种工作的适合度做预测和评估,还可以对特定工作岗位的人员做出工作绩效的预测。
二,结果1,剖析图2 分数表:【作答可靠性】受测者对本量表的作答有较好的稳定性,态度比较认真,因此本次测查的结果比较可靠。
得分分数等级11 2【因子分】-------------------------------------------英文简称因子名称因子得分百分等级-------------------------------------------Ach 成就需要 15 69Def 顺从需要 17 94Ord 秩序需要 17 79Exh 表现需要 16 87Aut 自主需要 14 39Aff 亲和需要 14 60Int 省察需要 16 70Suc 求助需要 15 56Dom 支配需要 20 91Aba 谦卑需要 14 48Rur 慈善需要 10 7Chg 变化需要 18 83End 坚持需要 15 53Het 异性恋需要 0 0Agg 攻击需要 9 5-------------------------------------------分数等级说明:1 低,2 高。
个人心理测试结果分析
![个人心理测试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e5e847fc4ffe473368abe3.png)
个人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姓名:-------班级:-------------学号:------------------ 对自己的认识一直处表面状态,没有进行过深刻全面而统一的思考,以至于到现在对自己的性格特点还不是很了解。
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对一个人进行详细系统的人格心理测试,将增加对个人性格特点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而上周一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测试,来增加对自己性格特点的了解,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出一定的规划。
1、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爱德华个性偏好问卷(EPPS)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的。
它以莫瑞(H.A.Murray)于1938年提出的需要理论作为编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测量个体在15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反应倾向,测试结果数据图:测试性格分析:喜欢新事物,乐于经常从事新鲜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喜欢经历新奇与变化,经常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新的时尚,好赶时髦。
乐于与异性一同参加各种活动;喜欢与异性接近,并可能想与之恋爱;喜欢参与有关性问题的讨论,喜欢阅读有关性方面的书籍。
平时喜欢分析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是非;较善于观察别人,了解他人的感受,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经常依据别人的动机来判断别人,分析别人;他们的观察力较高,可以预示别人的行动。
做事时常常想突出自己,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讲话、做事有时仅仅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成就的重视,想成为注意的中心;希望别人迷恋、崇拜自己。
想成为所在团体的领导者,被人视为领袖;在团体中乐于指导或领导他人,并且想监督他人的行动;力图控制别人,让别人受自己的影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
2、瑞文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设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
自问世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对它进行了修订,现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有着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测验旨在测试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尤其可以测量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息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c5b2c65e77232f60ddcca1ee.png)
六岁儿童智力测试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EPPS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
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默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
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映的一致性,每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要求受测者按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圈选一句话。
EPPS的主要功能是经由个人对题目的选择而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求上的倾向,从而了解个人的人格特质。
这15种需求是:成就(ach)顺从(def)秩序(ord)表现(exh)自主(out)亲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谦逊(aba)慈善(nur)变异(chg)坚毅(end)性爱(het)攻击(agg)全量表的题目平均分配测量这15种需求,成为15个分量表,施测后每人得到15个分数。
根据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概括的了解。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范本这个量表包括许多成对的语句。
对它们所描述的特征,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其方式你可能曾感觉到,也可能没有感觉到。
例如:A我喜欢对别人谈我自己。
B我喜欢为我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
在这两个特征中,你应当选更能你自己特征的那一个。
假如你喜欢“对别人谈你自己”的程度高于你喜欢“为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则你应当选A而不是B。
假如你喜欢“为你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的程度高于你喜欢“对别人谈自己”,则你应当选B而不是A。
你可能同时喜欢A与B。
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比较喜欢的一个。
你既不喜欢A也不喜欢B,那么你也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讨厌程度较低的那一个。
这个量表上有些成对的特征与你的爱好有关,如上面提到的A与B。
其他的成对的语句则同你感觉如何有关。
例如:A当我失败时,我感到沮丧。
B当我在一群人面前演讲时,我感到紧张。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评分标准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b291a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c.png)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Inventory,EPI)是一种人格评估工具,用于测量个体在四个维度上的偏好:情感、自我、环境和社会。
以下是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评分标准的简要说明:1. 情感维度:评估个体对情感表达和接受的程度。
高分表示个体更愿意表达情感,愿意接受他人的情感,而低分则表示个体更倾向于隐藏或控制自己的情感。
2. 自我维度:评估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自我价值感。
高分表示个体对自己的正面评价较高,自我价值感较强,而低分则表示个体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较多,自我价值感较弱。
3. 环境维度:评估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偏好。
高分表示个体更愿意适应环境的变化,愿意接受新事物,而低分则表示个体更倾向于保持稳定的环境和习惯。
4. 社会维度:评估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态度。
高分表示个体更愿意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而低分则表示个体更倾向于保持独立和内向。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每个问题有四个选项,分别为“强烈同意”、“同意”、“不确定”和“不同意”。
* 每个问题对应的分数范围为1-4分。
* 对于每个维度,将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得到该维度的总分。
* 根据总分,可以将个体的偏好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类型。
例如,高情感偏好型、高自我价值型、高环境适应型等。
评分标准可能因版本和实施方式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
评估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评分标准对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个示例问题及评分标准:问题:我更倾向于与那些了解我感受的人交往。
(情感维度)评分标准:* 强烈同意:4分* 同意:3分* 不确定:2分* 不同意:1分评分后得分为X,那么可能的偏好类型是高情感偏好型。
这一问题的答案反映了个体对于情感表达和接受程度的偏好,高分表示个体更愿意与那些了解自己感受的人交往。
请注意,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是一种人格评估工具,其结果需要结合其他评估工具和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人格心理学实验报告
![人格心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06976a7e21af45b307a841.png)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实验报告赵晨旭2009300010080一、摘要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
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莫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
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应的一致性),每道题目的答案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这些陈述与被试的社会需求相匹配,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选择一项。
爱德华个人偏好问卷(EdwardPersonalPreferenceSchedule,简称EPPS)是美国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
它以莫瑞于1938年提出的需要理论作为编制的基础,主要测量个体在15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反应倾向,这15种人类需要是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逊慈善、变异、坚毅、性爱和攻击。
EPPS由这15种需要分量表和1个稳定性量表组成,共包括255个题目,平均分配到15个量表中,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应的一致性。
每个题目都由一对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句子组成,两个句子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需要分量表,与他们的社会需求相搭配,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二者选一,这样便可以测试被试不同的需要。
全部题目以平均分配来测试15种需求。
根据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诸多的人格测量表中,EPPS是第一个测量需要倾向而非个性特点的量表,弥补人格量表只有个性测验的不足。
由于采用强迫回答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通过让受试者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或最能接受的答案,并对其选择的频度进行统计,来了解个体的喜好和倾向,同时一致性分数可以反应被测者前后回答的一致性。
二、方法2.1 被试普通男性大二学生2.2 仪器与材料仪器:电脑材料:【中文名称】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英文名称】Edward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简称】EPPS【题目数量】225【答题时间】45【原创者】A.L.Edward【版本】1998修订版【常模人群】各类人员8300人【本版修订者】诺姆四达2.3 实验程序在电脑所给出的每一道题目答案所包含的两个陈述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描述。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EPPS)_完整版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EPPS)_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d5eb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9.png)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 (EPPS) 完整版介绍个性偏好测验 (EPPS) 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偏好。
本文将为你介绍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的完整版,以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包括八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包含一系列与个人偏好相关的问题。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主题及相关问题。
主题一:偏好选择和努力1.对于工作任务,你更倾向于:a.看到任务的最终结果b.喜欢了解任务的细节c.既关注任务的结果,也关注任务的细节2.当面对一项新任务时,你更倾向于:a.采取行动并试错b.仔细计划并准备c.同时采取行动和进行计划准备3.在解决问题时,你更倾向于:a.理论分析b.依赖实际经验和观察c.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主题二:偏好社会互动1.你更愿意参与哪种类型的社交活动:a.大型群体活动b.小型群体或朋友聚会c.一个人独处2.当需要和陌生人交流时,你更倾向于:a.友好和直接b.谨慎和保留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3.在处理冲突和争议时,你更倾向于:a.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b.寻求妥协和解决方案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主题三:偏好情感表达1.在表达情感时,你更倾向于:a.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b.将情感隐藏起来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2.当看到悲伤或令人难过的场景时,你更倾向于:a.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b.将情感隐藏起来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3.当与亲密的人发生冲突时,你更倾向于:a.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b.将情感隐藏起来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主题四:偏好思维方式1.在解决问题时,你更倾向于:a.逻辑思维b.创造性思维c.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2.当面对复杂的情况或困难时,你更倾向于:a.理性思考和分析b.直觉和灵感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3.在做决策时,你更倾向于:a.权衡利弊并做出理性决策b.依据直觉和感觉做出决策c.综合运用理性和直觉做出决策主题五:偏好价值观1.对于事业和成就,你更倾向于:a.重视个人的成就b.重视他人对你的认可c.平衡个人成就和他人认可2.在追求目标和理想时,你更倾向于:a.追求个人的目标和理想b.追求社会和集体的目标和理想c.平衡个人和社会的目标和理想3.在对待权力和控制时,你更倾向于:a.愿意拥有权力和控制b.不太在意权力和控制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主题六:偏好学习风格1.在学习新知识时,你更喜欢:a.独立学习b.与他人合作学习c.同时进行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2.在学习过程中,你更关注:a.理论和概念b.实践和应用c.同时关注理论和实践3.对于学习新技能,你更倾向于:a.着重掌握基本技能b.着重理解原则和概念c.平衡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解原则概念主题七:偏好情绪管理1.当感到压力和紧张时,你更倾向于:a.保持冷静和理智b.表达自己的情感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情绪管理方式2.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你更倾向于:a.积极寻找解决方案b.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3.在处理他人负面情绪时,你更倾向于:a.给予安慰和支持b.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主题八:偏好决策方式1.在做重要决策时,你更倾向于:a.思考和分析b.凭直觉和感觉c.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2.在面对多种选择时,你更倾向于:a.权衡利弊并做出决策b.依据直觉和感觉做出决策c.综合运用理性和直觉做出决策3.在做决策时,你更倾向于:a.快速做出决策b.慎重考虑后再决策c.根据决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结论完成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后,你可以根据问题的选择及自己的回答,对每个主题中的a、b、c,进行计分统计。
爱德华个人偏好实验报告
![爱德华个人偏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c8b71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6.png)
一、实验背景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简称EPP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廉·E.爱德华(Allen L. Edwards)于1954年开发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
该量表基于美国心理学家默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评估个体对不同情境和行为的喜好程度,揭示个人的价值观、动机和个性偏好。
本实验旨在通过EPPS量表对参与者的个性偏好进行测量,分析其人格特质,并探讨EPPS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效度和可靠性。
二、实验目的1. 了解EPPS量表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EPPS量表对参与者的个性偏好进行测量,分析其人格特质。
3. 探讨EPPS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效度和可靠性。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25名,女生25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工具: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3. 实验方法:(1)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实验对象独立填写EPPS量表,填写过程中不得互相讨论。
(3)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EPPS量表得分分析根据EPPS量表的结果,将参与者的个性偏好分为15个维度,分别为:(1)成就需要(Ach):个体办事成功感的高低。
(2)顺从需要(Def):个体受他人暗示的难易度。
(3)秩序需要(Ord):个体办事的有组织程度。
(4)表现需求(Exh):个体表现自己的需要。
(5)自主需要(Aut):个体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6)亲和需要(Aff):个体对朋友的态度。
(7)省察需要(Int):个体观察分析自我。
(8)求助需要(Suc):个体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的倾向。
(9)支配需要(Dom):个体对权力的追求。
(10)谦逊需要(Aba):个体谦逊的态度。
(11)慈善需要(Nur):个体关爱他人的倾向。
(完整版)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手册
![(完整版)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edfe994a7302768e9939ab.png)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使用手册一.引言“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DWARDS’PERSONAL PREFRENCE SCHEDULE)是自陈人格量表,是爱德华以莫瑞(H.A.Murry)的十五种人类需要理论为基础编制的。
这十五种人类需要是:成就(Ach)、顺从(def)、秩序(ord)、表现(exh)、自主(aut)、亲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 、谦卑(aba)、慈善(rur)、变异(chg)、坚持(end)、异变性(het)、和攻击(agg)。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是由这十五种需要量表和一个稳定性量表所组成的,整个测验共有225对叙述组成的题目,其中有15个题目重复两次。
在十五个量表中,每个量表有九种叙述,这九种叙述轮流与其他需要叙述配对,每种叙述重复两、三次,令被试每题的叙述做强迫选择。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可用于大学生和正常成人,也可扩大应用到中学生。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在技术上较严密,题目列讲研,计分方便。
由答卷可以直接算得原始分数,然后可以根据常模转化为百分等级。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自编制起至今大约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咨询工作,根据该量表可较快地了解到人的一般性格特点与需要特点,该量表能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加以区分,它还可以对特定工作中的人员做出可能成功与失败的估价。
自从心理测验研究工作在我国恢复以来,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修订了一批智力量表,为科技研究、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目前为止人格量表还较少,已有的人格量表又大都是个性特点的量表,而没有关于需要倾向的量表,因而不能对人从事某项工作做预测和估价。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弥补了这点不足,它既省时省力,又可用于团体和个人,适用年龄范围较广。
但是它较长一段时间是在不具备常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在解释时会遇到种种困难,基于此我们对“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做了抽样修订。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91143809bcd126fff7050bc3.png)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一译“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
自陈式人格问卷。
用于测量个体的需要和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A.L.爱德华1959年基于默里的人格理论而编制。
该量表共15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自责、成就、接近他人、攻击、自主、求变、关注他人、支配、执着、表现、异性恋、内省、养育、求秩序和帮助他人这15种需要和动机。
每个分量表15题,共225个题目。
每个题目包含两种自我描述性的陈述。
施测时要求被试从每题中选出一个最能描述自己的陈述。
通过被试对题目的选择,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要上的倾向,从而了解被试的人格特质。
施测后,每个被试得到15个分数,并可绘制出剖析图。
这种方法消除了社会期望对被试选择陈述的影响,但得到的分数是自我参照性的,即个体对自己的较强动机的选择,即使被试觉得两种陈述都不合适,也必须选择一个,故无法确切了解被试的需要或动机的强度,给解释分数和效度研究带来问题。
如两个被试的测验分数可能相同,但其需要和动机的绝对强度不同。
该量表适用于大学生和成人,广泛应用于人格研究和职业选择。
已有中译本(1967)在中国台湾使用,并于1983年对常模进行了修订。
1.定义: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
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默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
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映的一致性,每个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要求受测者按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圈选一句话。
EPPS的主要功能是经由个人对题目的选择而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求上的倾向,从而了解个人的人格特质。
这15种需求是:成就(ach)顺从(def)秩序(ord)表现(exh)自主(out)亲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谦逊(aba)慈善(nur)变异(chg)坚毅(end)性爱(het)攻击(agg)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是由这十五种需要量表和一个稳定性量表所组成,整个测验共有225对叙述组成的题目,其中有15个题目重复两次。
爱德华个人偏好(EPPS)解释
![爱德华个人偏好(EPPS)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125647bf46527d3240ce0dd.png)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CEDWARDS'PERSONAL PREFRENCE SCHEDULE)是爱德华以莫瑞 ( H.A.MURRY ) 的十 五种 人类需 要理论 为基础编 制的, 这十五 种人类需 要是: 成就 (Ach) 、顺从 (def)、秩序(ord)、表现(exh)、自主(aut)、亲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谦卑(aba)、 慈善(rur)、变异(chg)、坚持(end)、异性恋(het)、和攻击(agg)。
2. 崇拜欲(缩写:Def 全称:Deference) 高分者:较易受别人的暗示,乐于依从他人的指示和期望行事;对别人的观点较易附和。遵从他们赞扬 别人,乐于接受别人的领导;易于遵从世俗的要求。
3. 秩序性(缩写:Ord 全称:Order) 高分者:办事喜欢具有组织性,在进行工作之前要详细地计划,使得整个事情井然有序;他们喜欢依据 一定的系统或概式做事,定时定量进餐和进行其他的活动;小心谨慎。
第1页共2页
爱德华个人偏好(EPPS) 解释
8. 求助性(缩写:Suc 全称:Succorance) 高分者:每当自己陷入困难困扰之中时,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帮助、支持;他们希望别人能够时常地关 怀自己,经常从别人那里寻求鼓励;当自己遇到不幸时他们希望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同情、安慰。
9. 支配性(缩写:Dom 全称:Dominance) 高分者:想成为所在团体的领导者,被人视为领袖;在团体中乐于指导或领导他人,并且想监督他人的 行动;力图控制别人,让别人受他的影响,按他的要求去做。
该量表由于采用强迫回答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通过让受试者选择一个 最适合自己或最能接受的答案,并对其选择的频度进行统计,来了解个体的喜好及倾向,同时一致 性分数能反映被测者回答的前后一致性。测验结果包括原始分数和根据全国常模转化的百分等级。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addc2514227916888486d716.png)
概述: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
其依据是美国心理学家默里(H.A.Murray)于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理论。
EPPS的主要功能是经由个人对题目的选择而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求上的倾向,从而了解个人的人格特质。
题目类型:共包括255个题目,全部题目以平均分配来测量15种需求,成为15个量表。
成就(ach)顺从(def)秩序(ord)表现(exh)自主(aut)亲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谦逊(aba)慈善(nur)变化(chg)坚毅(end)性爱(het)攻击(agg)量表内十五种需要的含义成就需要(ach):办事成功感高,喜欢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希望成为本行业的权威。
乐于做有重大意义的事,在有竞争的情况下,总想取得优胜。
顺从需要(def):较易受别人的暗示,乐于依从他人的指示和期望行事,对别人的观点较易附和、尊从,喜欢赞扬别人,乐于接受别人的领导,易于遵从世俗的要求。
秩序需要(ord):办事喜欢具有有组织性,在进行工作之前要详细计划,使得整个事情井然有序,喜欢依据一定的系统或模式做事,定时定量进餐和进行其他的活动,小心谨慎。
表现需要(exh):做事时常常想突出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和重视,说话、做事有时仅仅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成就的重视,想成为注意的中心,希望别人迷恋、崇拜自己。
自主需要(aut):喜欢随心所欲,不受别人的影响,追求独立和自由,自已的事情自己决定办。
避免遵从他人的观点,他们不愿意隶属于某些人或组织之下,避开责任和任务。
亲和需要(aff):乐于结交朋友,为朋友做事情,对朋友忠诚不二,尊重朋友和他人,遇事乐于与朋友合作,不乐于单独去做,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喜欢与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
省察需要(int):平时喜欢分析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是非,较善于观察别人,了解别人的感受,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经常依据别人的动机来判断别人、分析别人,观察力较高,可以预示别人的行动。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https://img.taocdn.com/s3/m/f97a3417c5da50e2524d7f30.png)
B.我喜欢能随我的意志来去自如。
22.A.我喜欢称赞我所崇拜的人。
B.我喜欢很自如地做我所想做的事。
23.A.我喜欢将我的信、帐单和其他文件整齐地排列着并以某种系统存档。
B.我希望独立决定我所要做的事。
24.A.我喜欢提出的明知没有人能回答得出来的问题。
能没有感觉到,请你从中选出最能表现或接近你当前特征或感觉的那一个,
并将你的选择用“√”标记于答卷纸相应的位置处。如果两句话都没有正确
描述你的情况,那你应当选择你认为能比较正确反映你的情况的那一个。
总之,对于每道题的A、B两种选择你必须而且只能选择其一。
1.A.当我的朋友有麻烦时,我喜欢帮助他们。
B.我喜欢接受我所尊敬的人领导。
84.A.在郡众团体中,我喜欢被指定或选为领导者。
B.在团体中,我喜欢接受别人的领导来决定团体该怎么做。
85.A.假如我作错了事,我觉得应该受到处罚。
B.我喜欢遵从习俗,避免我所尊敬的我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86.A.我喜欢与朋友共享一切。
18.A.我喜欢我的生活安排得好,过得顺利,而不用对我的计划作太多的改
变。
B.我喜欢告诉别人我所经历的冒险与奇特的事情。
19.A.我喜欢阅读以性为主体的书与剧本。
B.我喜欢在团体中成为众目所瞩的对象。
20.A.我喜欢批评权威人士。
B.我喜欢用些别人不懂其义的字眼。
B.我喜欢追求。
58.A.在开始工作之前,我喜欢对它做好组织和计划。
B.我喜欢旅行和到处观光。
59.A.在公共场合,我喜欢人们注意和评价我的外表。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a269fb2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2.png)
维度名称得分说明对竞争成功的需要achievement 7做事喜欢尽力而为,事业上锐意进取,渴望成功;目标取向,脚踏实地,竞争意思强;喜欢完成一些需要运用技巧和付出努力的工作;努力达到和超越自己设立的高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期望成为公认的权威;更愿意从事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希望能完成一些困难的任务,喜欢解决复杂问题;在竞争中渴望获胜;对接受领导的需要deference 4喜欢从他人那里获得建议;期望知道他人对自己感兴趣问题的看法;乐于按照他人的指示和期望行事;容易符合他人、赞扬他人;愿意接受他人领导,喜欢让他人来做决定;遵从习俗,避免做有背习俗的事情;听从指示,遵守政策和制度;热切学习和效仿榜样和权威人物;喜欢与同事合作,特别是年长或有经验的;计划执行前,征求专家的意见;对计划规则的需要order 6喜欢做出准确和整洁的东西;日常事物中遵守固定的时间表,在解决复杂问题前制订详细计划;期望工作是井然有序的;在旅行前做事先的计划;喜欢制订长期计划,并为自己拟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步骤,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将工作上用到的东西编排得有次序,便于查找,并一直保持这种次序;定时定量进餐,生活有规律;对自我表现的需要8 喜欢在众人面前讲话,透过言语或非言语地行为表现自己的自信和重要性;喜欢谈一些表现自己机智幽默的话题,喜欢讲笑话和故事,喜欢谈论自己所经历得一些奇特和冒险的事情;希望他人能注意到自己的存白其意义的字眼,或提出明知没有人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对独立自主的需要autonomy 9喜欢能随自己意志来去自如,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希望不受他人影响,能独立决定自己的事;喜欢作别人认为不合常规的事,喜欢采用与周围人不同的做法;经常回避要按照例行方法办事的场合;有勇气向上司置疑或与权威争辩;避开责任和任务;喜欢独立做事或解决难题,不喜欢别人的督导和指引;喜欢那些乐于授权的上司;喜欢独立完成不需要合作的工作;对人际交往的需要affiliation 7喜欢对朋友忠实,参加各成员之间彼此温暖与友善的团体,喜欢帮助朋友做事;喜欢结交新朋友和广交朋友;喜欢与朋友共享一切,喜欢与朋友共事而不喜欢独自工作;喜欢与朋友有深厚的交情;经常给朋友打电话或写信;喜欢与同事和客户建立和维持一种情感关系;希望在工作中有关系密切的朋友;喜欢团队合作;团结的气氛;喜欢与他人共享信息;在工作中擅长交际;愿意参加小组或更多人的聚会;对人际省察的需要interaception 9喜欢分析别人的感情与动机,观察别人在某种情况下的感觉;喜欢了解同事和客户在不同问题上的看法和体会他们的情感;喜欢设身处地去替别人考虑问题,体察别人的行为和反映;对行为的动机比行为本身更有兴趣,以动机而不是最后结果来评价他人;喜欢研究分析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对获得帮助的需要succorance 7当遇到困难时,期望获得朋友的帮助;希望获得他人的鼓励;希望他人友好的对待自己;当有问题时,希望朋友能表示同情与理解,重视他人的意见;希望别人能时常关心自己,喜欢接近那些善于关心别人的人;当自己生病时,喜欢朋友们为此感伤;喜欢让别人替自己做事情;对支配管理的需要dominance 7喜欢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期望成为一个团体的领导,发布命令,指挥他人;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个领导,在一群人中喜欢首先发言;希望被提拔或指派担任一定的职务、承担一定的责任;喜欢替团体做决策;喜欢被拉去解决冲突和矛盾;期望影响他人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喜欢指导他人的工作,希望经常被请教;对温顺谦卑的需要abasement 5当作错事时容易感到内疚;认为没有做好事就应该受到指责;把错误和困难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认为个人应该忍受痛苦,而不是伤害他人;遇事不与人争执常常屈从,避免与人有公开的矛盾;在不适应的情形下表现出沮丧;在上司和有能力的同事面前表现得缺乏自信;在很多方面假定别人比自己强;很难坚持己见,在公众场合表现出从众行为;对表达关心的需要nurturance 6当朋友遇到麻烦时愿意伸出援手;易宽容和原谅别人;友好的对待他人;对不幸的人提供感情支持;喜欢替别人做点小事;聆听他人的困难,根据“利他”原则来决定行动的方案;喜欢协助同事和下属;对新奇变化的需要change 7追求新的和不同的事物;对新经验和事物采取欢迎得态度;喜欢旅行和认识不同的人;不喜欢做重复性的工作,希望在每天的工作中体验到新奇和变化;乐于尝试各种新的不同的工作,敢于承担风险,尝试新方法,思维具有创新性;随时都会摒弃那些不合用的做法和程序;能忍受上司和工作环境得频繁变化;追求新的时尚,好赶时髦;对持久忍耐的需要endurance 5办事喜欢从头到尾,从不半途而废;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对于指定的工作能全力以赴;尽管失败,仍追求目标;执着地去解决问题,乐于付出额外的努力,直到完成全部任务后才罢休;即使进展缓慢,也会坚持解决难题;在任务完成之前,不愿改变方向开始另一个任务;重耐力和恒心;能长时间不分心地工作,不受周围干扰;对进取攻击的需要Aggression 4对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告诉别人自己的看法;好开别人玩笑;当对某人不满时会直接说出来;在受辱后会进行报复;易发怒,当别人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会职责别人;说话时喜欢压住对方的势头,甚至是咄咄逼人;喜欢阅读报纸杂志上有关暴力的文章;。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如何计算分数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如何计算分数](https://img.taocdn.com/s3/m/c888f4d149649b6648d7470b.png)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如何计算分数计算IQ的公式是: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一、什么是心理测评心理测评是企业选拔安置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选拔合格人才,并做到人尽其才的重要保证。
所谓心理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测试个体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一种科学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最先提出心理测评这个词。
1904年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儿童智力测验量表,接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推孟教授,提出了心理商数的概念,简称为IQ。
计算IQ的公式是: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二次大战后,许多企业家看到了心理量表在招聘人员中的积极作用,由此,心理测评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我国的心理测评主要是在1978年以后开始广泛运用于实践。
在企业招聘中进行心理测评始于80年代的中后期。
随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的发展,心理测评技术在我国企业选拔与安置人才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
通过心理测评,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符合某一岗位的需要。
所谓人事安排,就是让适当的人担任适当的工作。
而通过心理测评可以较客观、真实地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与能力,将他安置到适当的岗位上去,以保证人尽其才。
二、心理测评的主要方法心理测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简称笔试,即要求被试根据项目的内容,把答案写在纸上,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纸笔测验的形式主要有七种:多种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简答题、小论文,纸笔测验在员工招聘中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员工招聘中,它能很快把员工的基本活动了解清楚,然后可以划分出一个基本符合需要的界限。
2.量表法量表(scale)是一种比纸笔测验更严格的测量工具,它们可以看作是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对被试的属性进行测量,一般的心理测验都由一个或几个量表组成,它们的建构程序更严格,客观化的程度更高,往往有常模可以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思维与社会行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个人兴趣与行为方式的女性化成分
(四)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 16种人格因素,共187题(中国版)
人格因素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情绪稳定性 E 恃强性 F 兴奋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L 怀疑性 M 幻想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Q1 激进性 Q2 独立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10个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 癔病(Hy)、精神病态(Pd)、男子气和女 子气(Mf)、妄想狂(Pa)、精神衰弱 (Pt)、精神分裂(So)、轻躁狂(Ma)、 社会内向(Si)。
2.用途:可鉴别强迫症、偏执狂、精神分裂症、 抑郁性精神病等。
3.题目举例
我相信有人反对我。 是 [ ] 不一定 [ ] 否 [ ]
知识点4 人格测验
本节内容 §自陈量表式测验 §投射测验 §情境测验 §自我概念测验
人格测验
自陈量表 投射测验 情境测验 自我概念测验
•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 罗夏克墨渍测验 • 主题统觉测验 • 性格教育测验 • 情境压力测验 • 形容词列表法 • Q分类法
一、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
卡特尔16PF结果剖面图(得分)
(五)人格自陈式测验的优缺点
1.优点: 能揭示被试的真实感受 施测方便,易于整理。 记分客观 对主试要求不高。 2.缺点: 被试容易作假, 对题目的理解不同会影响到测验结果。 测验的稳定性较差。
二、投射测验
(一)罗夏克墨迹测验
1.瑞士精神医学家罗夏克(H. Rorschach,18841922)于1921年设计。
第一类:自在性、优越性、自信心及人际适宜性
1 支配性(Do)
领导能力及社会主动性等
2 进取心(Cs)
积极争取达到某种社会地位的能力
3 社交性(Sy)
外向性、社交能力及社会参与等
4 5 6
自在性(Sp) 自我接受(Sa)
社会交往情境中的自在性、自尊性、自信心和社交风度 自我价值感、自我接纳以及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
高分者特征 乐群外向 聪慧、富有才识 情绪稳定 支配、攻击 轻松兴奋 有恒负责 冒险敢为 敏感、感情用事 怀疑刚愎 幻想、狂放不羁 精明能干、世故 忧虑抑郁、烦恼多端 自由、批评激进 自立、当机立断 知己知彼、自律严谨 紧张困扰
低分者特征 缄默孤独 迟钝、知识面窄 情绪激动 谦逊顺从 严肃审慎 权宜敷衍 畏怯退缩 理智、着重实际 信赖随和 现实、合乎常规 坦白直率、天真 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保守、服从传统 依赖、随群附众 矛盾冲突、不拘小节 心平气和
2.由30张具体但题意暧昧的图形构成。
3.回答四个问题:
图形中是什么情景? 图中情景发生是何原因? 演变下去是什么结果? 对情景你有何感想?
3.主题统觉测验优缺点:
优点: 弹性大,被试可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随意作出
反应。 便于对没有阅读能力的人进行测验。
缺点: 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解释。 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 由于个别施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2.对象:青年,尤其适用于大中学生。问卷共230道 题组成,每一道题作“是”或 “否”的回答。
3.题目举例:
(1)我通常感到人生很有价值。 是 [ ] 否
[]
(2)我常常厌恶自己。
是[ ] 否
[]
(3)小时候上学时,我常给老师添麻烦。
是[ ] 否
[]
青年性格问卷的测评内容
序号 分量表名称
评估内容
3.题目举例: (1)A我喜欢结交新朋友。
B当我有难时,我希望朋友能帮助我。 (2)A 在长辈和上级面前,我会感到胆怯。
B 我喜欢用别人不太懂其意义的字词。
题目形式:“强迫选择法”
(三) 青年性格问卷(CPI)
1.美国心理学家高夫 (Gough,H·G·)所编制的《加 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1956)修订而成。
定义:自陈量表测量的是人格特质,由一系列的问 题组成,每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由被试按照的自 己的真实情况来作答。
在人格理论上遵从特质论的。 一个人格量表,可以用来测量单一的人格特质,也
可以用来测量多个人格特质。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1.内容包括: 健康状态、情绪反应、 社会态度、心身性症状、 家庭婚姻问题等26类题目。 四个效度量表: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 校正分数(L)、疑问分数(Q)。
2.共包括10张墨渍卡片,其中5张为彩色,5张为 黑白图形。
3.属于个别施测。 4.记录被试的语言反映,情绪表现和伴随的动作。
罗夏克墨迹测验
测试时向受试者问: “你看这张图形像什么?”
(二)主题统觉测验
1.TAT是以看图说故事的形式 ,使被试不自觉地 把自己隐藏或压抑在内心的动机和欲望穿插在 故事中,进而把这些内在的东西“投射”出来 的一种方法。
第三类:成就潜能与智能效率
13 遵循成就(Ac) 在集体创造活动中起积极作用的兴趣与能力
14 独立成就(Ai) 15 智力效能(Ie)
在独立创造活动中起积极作用的兴趣与能力 智力效率程度和与智力有关的人格品质
第四类:智力与兴趣
16 心理性(Py)
对己、对人其内心体验的兴趣与敏感程度
17 灵活性(Fx) 18 女性化(Fe)
我相当缺乏自信。
是 [ ] 不一定 [ ] 否 [ ]
每隔几夜我就会做恶梦。 是 [ ] 不一定 [ ] 否 [ ]
(二)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
1.以人类15种需要为基础 (Munay,1938) ,由爱 德华 (Edwads,1953)编制的。
2.测验项目:共有225个题目,包括成就需要 (ach)、 顺从需要 (def)、秩序需要 (ord)、表现需要 (exh)、自主需要 (aut)等15个分量表。
幸福感(Wb)
烦恼程度、自我怀疑、幻想破灭的情绪干扰程度
第二类:社会化、成熟度、责任心及价值结构
7 责任心(Re)认真、负 Nhomakorabea、可靠等
8 社会化(So)
9 自制力(Sc)
10 宽容性(To)
11 12
好印象(Gi) 同众性(Cm)
社会成熟水平、自我整合程度 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摆脱冲动性和自我中心 宽容和接纳他人的程度 力求给人以好印象、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与评价 使个人反应与大家一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