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社科文的阅读要点及应试技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社科文的阅读要点及应试技巧

一、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要求

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二、历年社科文阅读题目的特点及2002年题目预测

一般认为,“过去尤其是近几年的试题就是今年最好的模拟题”,总结自1990年至2001年的高考社科文题,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内容广泛,难度适中。1992—2001年所选的社科文涉及文艺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种领域,文艺学方面涉及到诗歌、音乐等;教育学方面涉及文言文学习、创造性思维等。由此看出,社科文的取材比较广泛,考题多是这些领域的学术性文章的节选,长度一般在千字左右,选文也比较浅显,不像科技文那样会出现许多专业语和陌生概念,它的内容一般容易把握,可读性水较强。

2.题材多样,趋于单选。1999年以前的社科文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多项选择题,且以简答为多。而2001年全部设置为单项选择题。

3.目的明确,考查全面。充分考虑到了层级的分布。以2001年考题为例,共设置了4道题,包含了4个知识点,教师很容易对照《考试说明》分析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能力层级。如第17题,考语句理解,B级;第18题,考信息筛选,

c级;第19题,考内容分析,c级;第20题,考内容推毋f,C级。《考试说明》中的7个知识点考查了4个。

根据十年来特别是2001年的考题以及最近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对2002年的考题可以作如下预测:

1.社科文阅读与自然科学文阅读将交互出题。其原因有二:

首先,从语言学科的发展状况来看,应该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最近几年,展开了对语文各个方面的讨论,最后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加大文学作品阅读量。但是,1992—2000年的考题,对社科文重视不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01年的考题,在I卷中以社科文取代了科技文。基于此,2002年乃至以后几年,现代文阅读第1卷应该是社科文和自然科学文章交互出题,其中的第11卷可能是文学类考题一统天下,年年出题。

其次,从解题的思维方式上看,社科文和自然科学应该归为一类。有关专家在对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高考阅读的方向。阅读题因目的的不同而对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其中,社科文和自然科学文的阅读以学习知识为主,目的是获取知识,提取信息。考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偏重于抽象。因此,考题在形式上,二者应该是一致的,将社科文阅读置于第1卷,设置为单项选择题是恰如其分的。

2.题型、题量不会有多大变化。社科文阅读题型设置为单项选择题的同时,题量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3.“推断和想象”的题目,由于设置不久,可能不会加大难度,但有可能给考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三、社科文阅读应掌握的要点及应试技巧

对社科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在《考试说明》中已有规定,但是比较概括,需要进一步明确它的测试要求,弄清它的阅读要点。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主要是:

1.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第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例如1994年高考的第27题。第二,理解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例如1997年高考第2斗题。

2.准确把握指代性词语的含义。例如1996年考题第26、27题。

(二)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主要是:结构比较复杂,对文章有影响的句子;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三)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点;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例如2001年考题第18题。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主要是: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探究段落的安排有什么道理,后一段接前一段有什么道理;研究句序安排有什么道理,后一句接前一句有什么道理。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主要是:对具体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出内容的要点;弄清概括要点与归纳段落大意的区别;分析、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例如2001年考题第19题。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是:找出或归纳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各种关系。

(七)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读书,储备知识,并进行一些由此及彼的相关练习。例如2001年考题第20题。

明白了社科文具体的阅读要求,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高考。下面就谈谈几种主要的应试技巧。

(一)从原文中找答案。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一部分考生习惯于离开文段自己寻找答案的情况而提出的。“从原文中找答案”体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原理和方法,作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对于解答筛选性、选择性的理解分析题,是非常恰当的。

例如1994年的考题第27题:

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

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等待时机,破除习惯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分析:孤立地看,似乎都无不可,但是根据上下文的条件,这里的“相机”不是主动把握时机,而是由于传统的改变而不得不顺应形势;“破例’,就是打破“当然和必然”,即改变常规。应该选B,如果离开了原文凭空想像,很难做出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