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武汉纺织大学马原考试复习资料
华工马原考试复习资料大纲解答背诵版
说明:本提纲的所有解答均符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要求,可能部分答案与先本科使用的“绿皮书”有所不同,但是答案都基本是正确的,至于你选择背诵哪个版本,自己决定。
有部分答案只有简短的概括,这是为了方便给为背诵,解释性的文字就删去了。
有部分答案非常冗长,这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题干中的名称,在背诵过程中,顺便把选择题秒杀,回答大题的时候,可以写,可以不写这些解释名词性的文字,但是写了更好。
马哲背诵讲究是逻辑性,可以画逻辑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
由于时间仓促,纰漏在所难免,希望这份资料能助你轻松考好马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3解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继承了哪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P8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4-19解答:这个自己补充好了……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具体阐述。
P28解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P28-29解答:(1)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友情补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回答哲学基本问题中何为第一性的问题,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方法论,是回答世界事物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是联系的还是静止的。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马原》复习资料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鲜明特征:(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
(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3、物质观(物质的含义、意识的含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运动观(运动的含义、运动与静止、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时空观(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空间的含义及其特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答:(一)物质观物质的含义: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觉得意识。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导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马原知识,有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性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马原考试的准备,以下是马原考试题库,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 列宁主义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4.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简要解释其内涵。
3.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请你对此做简要阐述。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4.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1.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土地问题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是实践中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总结】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考试各章复习要点
马原期末考试各章复习要点各章复习要点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和三大直接理论来源4、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客观和主观条件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一章:唯物辩证法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哲学,二者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对两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不同派别。
3、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的不同派别4、关于世界的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的不同观点5、哲学史上对物质的认识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其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6、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概念、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的认识7、如何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否认这种不可分割性会导致哪些错误观点。
8、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什么9、物质的两种存在形态是如何区分和统一的10、意识的本质是什么1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12、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14、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是什么15、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及其方法论意义16、如何理解发展的实质和过程性及其方法论意义17、事物发展的三大根本规律及其分别揭示的内容18、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
19、质量互变规律: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生活中如何坚持和运用好适度原则;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0、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1、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着重需要增强哪些方面的思维能力第二章:认识论1、实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5、认识的发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具体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分别会导致哪些错误。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马原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我们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我们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来掌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马原,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是指认识论和宇宙观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辩证法是指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矛盾的学说,它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
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毛泽东则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之二。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之一,它强调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阶级矛盾。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最后,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但其思想和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来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核心思想和当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复习资料和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武大马原历年真题
武大马原历年真题2005一、辨析题(7*5)1.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规律。
3.W—G—W与G—W—G'在本质上是两个相同的公式。
4.当前,在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那种包含在农产品价值之内的绝对地租也就消失了。
5.列宁说:“唯心主义是ʻ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6. 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但又是统一的。
7.哲学的功能首先在于反思。
二、简答题(5*13)1.如何理解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3.如何理解意识的结构和功能?4.如何理解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统一性?5.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三、论述题(2*25)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及其现实意义。
2006一、辨析题(6*5)1.有一种观点认为:“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2.黑格尔把哲学比作“猫头鹰”,马克思则把哲学比作“高卢雄鸡”。
这两个不同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3.人的对象意识是客观的,而自我意识则是主观的。
4.辨析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三个概念。
5.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这种说法对吗?6.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说明利润的多少只与资本量有关。
二、简答题(6*10)1.马克思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这说明了主体和客体的什么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哲学家对社会的本质的理解的误区是什么?3.马克思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产生的全部关系描述一番”。
这一论断体现的什么原理?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5.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内涵、形式和作用。
(完整)马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超详细版),文档
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重点汇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睁开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 年初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睁开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供应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睁开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一致。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睁开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的根本问题1、世界观与哲学的根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见解。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依照的根本方法。
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要根本问题,是思想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想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依照。
3、哲学又能够划分为可知论和不能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能够认识的,包括唯心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能知论:主张世界是不能够够认识的,只有少许唯心论是不能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睁开的见解对待世界,认为事物是宽泛联系和睁开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见解对待世界,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睁开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根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宽泛联系和永远睁开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自己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主观辩证法:亦称“思想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根本门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1、辩证唯心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列宁的物质见解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经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响。
马原复习的部分知识要点(附参考答案)
马原主观题部分复习的知识要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创造者、继承者: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内容: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3.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和有无同一性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表现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和根源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7.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三大规律是什么?它们分别揭示了什么?对立统一规律: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和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趋势和完整发展的周期,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复杂过程8.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变化为质变作准备实现事物的质变。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复习资料.docx
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生活、人类发展、自然界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及其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间断性。
扬弃: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房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真理的相对性: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险级土争L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之上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有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 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人类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实践「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2.物质与意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反映物质的存在和运动的精神现象,物质是本质,意识是现象。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1.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物质是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世界是运动着的。
2.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引起的。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2.辩证法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还包括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强调捕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转折。
3.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还包括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历史是要以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去看待和研究它。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阶级的存在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私有制和剥削。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学说指出,意识形态的来源在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哲学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认为,政治是阶级斗争在国家机器中的反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认为,民主必须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民主在社会制度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学思想1.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认为,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问题,和生产方式的选择和社会制度的选择密切相关。
马原考试复习自拟资料.doc
马原考试复习自拟资料一、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别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间接理论来源:三大工人运动3、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它强调物质第一、是根本存在,精神其次,物质不存在那精神也不存在。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4、二元论:与一元论根本对立。
它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
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5、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6、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即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7、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理论,即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自天赋的观念,不是来自头脑本身,而是后天形成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
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亦称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
9、可知论:指世界上一切客观体都可以接受科学研究,都可以被人认识的世界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6月武汉纺织大学马原考试复习资料题型:第一部分:单选题10个每个1分10分第二部分:多选题10个每个2分20分第三部分:辨析题4个每个5分20分第四部分:简答题5个5选4 每个7分28分第五部分:论述题2个2选1 每个10分10分第六部分:材料题1个每个10分12分绪论部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意识能动性实践的含义与基本形式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真理与有用性问题真理与谬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影响经济学部分: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价值规律的表现与作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工资问题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经济危机金融寡头科社部分: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近五年的考研试题中马原部分!马克思基本原理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1)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5)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在什么意义上说哲学基本问题:①是哲学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②是人类认识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是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③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其一,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时物质,不仅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答:错误。
客观实在性和根本属性是揭示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存在方式的两个不同术语,具有不同的意义。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就物质和意识相比较而言,意识是主观的,物质是客观的,这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是就物质的存在方式而言。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坚持唯物论;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就是坚持辩证法。
因此,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混同为物质的根本属性。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表现在: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事物矛盾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两种属性。
首先,它们是相互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矛盾的共性,无条件的、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矛盾的个性,有条件的、相对性,二者是不能混淆的。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有机统一。
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纯粹特殊性,也没有脱离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
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也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量变与质变规律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且二者可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6.否定之否定定律(1)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指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指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辨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实质),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趋势。
7.意识能动性定义:意识的能动性集中表现在可以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8.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特点: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实践。
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
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科学实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通过实际地作用于对象,使人的认识不断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首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知事物的现象。
其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人的认识,从它的产生、发展、检验标准到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正确的认识。
9. 真理与有用:真理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因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真理论,因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观需要的东西看成真理的内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无关,把真理主观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
10. 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
相符合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2.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因素。
(1分)科学技术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2分)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其他要素的渗透力度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分)(2)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
①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同生产力发展日益构成倍数或指数关系,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式发展。
②它日益成为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
③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这一命题是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①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