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2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word教案 (7)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22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word教案 (7)
4、学唱京剧,了解国粹的发展历史,传承古代文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只重视知识忽略情感体验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华。
二、艺术成就
1、书法
2、绘画
明清时期书法和绘画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教师讲授
展示明清的书法绘画作品,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特点。
看图片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特点。
二、戏剧:《牡丹亭》、京剧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三、书法:董其昌
四、绘画:徐渭、扬州八
教学
反思
1、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小说及人物、故事情节。
2、 看四大名著的片段,感受古代小说的高峰。
粹的发展历史,传承古代文化。
5、列表总结文学成就。
1、学生比较历史与历史小说的不同
2、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小说及人物、故事情节。
3、看四大名著 的片段,感受古代小 说的高峰。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课题
第2 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导学目标
1、知道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2、了解这一时期的戏剧、书法及绘画成就。
3、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抽测学困生。
独 立思考。组 内互助。结对互考,落实知识。
关注学困生的复习情况。
研习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二、戏剧
1、汤显祖《牡丹亭》
2、京剧的 形成
1、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成 就是什么?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简单介绍它们。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I)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指导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重、难点1、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2、难点: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一、预习导入:利用《水浒传》导入二、课前预习(要求:一、先通看课文,包括大小字;二、再根据以下问题用笔在教材上做好勾画,并写上旁批;三、有不会的做好记录,以便求助)(一)概况: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时代特点:小说的内容大多反映,表达了人民、三、小组讨论1、组长主持,组内统一答案,并用红笔修改。

2、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有未解决的问题,组长举手示意。

组内互查记忆课前预习内容。

四、课堂检测1.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A.散文B.杂剧C.诗词D.古典小说2.下列哪部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4.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板书设计:课后反思:v 21811 5533 唳#33613 834D 荍25298 62D2 拒20025 4E39 丹<39502 9A4E 驎37800 93A8 鎨G35845 8C05 谅d34952 8888 袈37354 91EA 釪。

【学优练】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名师教案2 新人教版

【学优练】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名师教案2 新人教版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四大古典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启示作用?(明朝科技成就既虽仍位居世界前列,但只是总结传统的古典科技,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今天的学生既应该自尊自信,也应该反对故步自封。

)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明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学生阅读课文以及插图、“文献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1、哪些同学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由学生简介)2、请大家根据下表内容讨论并互相考一考。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作表,学生填写具体内容)3、根据上表,你说说喜欢这些人物的理由?(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回答:1、明朝后期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哪一部?(《牡丹亭》)2、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时的基础是什么?(徽剧、汉调)思考回答:1、兼有“颜骨赵姿”的明朝书法家是谁?(董其昌)2、用“泼墨”技法作《墨葡萄图》的明朝画家是睡?(徐渭)3、“扬州八怪”中,作《兰竹图》的是谁?(郑板桥)巩固小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这时的戏剧表演成为了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了著名的戏剧家和不朽的作品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京剧更成为中国的国粹;此时的书法比以前更加普及,明代有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其书法素有“颜骨赵姿”之美;明代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著名画家有徐渭,善用泼墨,清代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手法,流传下许多不朽的作品。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选择题●四大文学名著及作者七下P127—128 识记1.(2012·湖南岳阳)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答案】D2.(2012·山东济宁)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

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①苏轼②汤显祖③辛弃疾④屈原⑤李清照⑥曹雪芹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B3.(2012·甘肃兰州)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B.《西厢记》C.《牡丹亭》D.《桃花扇》【答案】A4.(2012·湖南邵阳)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

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B.大闹天宫——《西游记》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D.黛玉葬花——《红楼梦》【答案】C5.(2012·重庆)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答案】B6.(2012·广东)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

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D7.(2012·四川泸州)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答案】B8.(2012·黑龙江鸡西)“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答案】A9.(2012·江苏宿迁)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陈设,不可能存在的场景是()A.桌上摆着曹雪芹的《红楼梦》B.墙上挂着隶书撰写的书法作品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答案】A10.(2012·广东湛江)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及思想艺术特色。

2.能列举明清时代书法、绘画成就。

3.列表归纳本课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知识归类的方法。

4.分析、比较明清小说、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反映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由于明清小说初中学生都有些了解,所以采用让学生自己介绍(可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着重介绍一部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弄清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

2.推荐学生借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学生读本),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

3.用交换历史信息、讲故事、唱京剧、访问身边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等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当时形成的京剧,成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明清古典小说、戏剧。

2、难点:(1)明清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2)《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3)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时期的文化特点。

三、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生自主学习与分组协作学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1.图片资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京剧人物的图片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名著(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借阅老师推荐书目。

(2)课前分小组演绎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形式不限六、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复习导入:师:1、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生:思考回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师:2、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启示作用?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明朝科技成就既虽仍位居世界前列,但只是总结传统的古典科技,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①指导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④明清文化是明清政治、经济的反映,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进一步了解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2)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

(3)通过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绘制脸谱、学唱京剧选段,使学生对初次学习的新剧种产生兴趣,增加了解。

(4)通过自主阅读,列举明清时期书法、绘画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骄傲。

它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和文化素质,我们应努力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二、板书设计三、教学思路1.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①通过让学生制表归纳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解决重点;②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与反封建的关系等问题的细致分析,突破重点;③通过“罗贯中是否犯了歪曲历史的根本性错误?”、擂台赛:谁知好汉多、《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提高认识、延伸重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新人教版

第22 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下历史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七下历史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教具:多媒体一、教材内容分析:这节课主要介绍了明清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文学作品正是对一个时代的折射,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都成书于明清时期,仔细分析其题材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能更好的理解这个时代。

二、课程标准: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辨别历史与历史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得出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

难点:明清文化反映的时代特征。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文化艺术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教师:唐朝最辉煌的文学成就是什么?学生:诗歌教师:宋朝最有名的文学成就是什么?学生:宋词教师:元朝空前发达的是哪种文学形式?学生:元曲教师:你知道明清时期最受瞩目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吗?学生:……教师:明清作为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段,它曾经给我们留下哪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又反应了怎样的时代特点?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去了解一下吧。

(展示标题: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耀眼奇葩永恒经典教师:有一部电视剧,它曾经陪伴你们度过美好的童年,给儿时留下最美的回忆,请问:是什么?学生:《西游记》教师: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吴承恩的同名小说《西游记》改编的,它和其它三部小说一起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它们就像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四朵最耀眼的奇葩,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课型新授执笔人审核人讲学时间 1课时教师寄语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英] 史蒂芬·斯宾得重点及难点﹙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明清书画的成就。

2、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成就;分析世俗文学兴起的原因。

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预习检测】阅读相应的历史课本内容做相应的题目生活在_______时期,称谓:_________。

李白诗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_______时期,称谓:________。

唐诗杜甫它的诗被称为“_________”。

诗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__________。

白居易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等.光彩夺诗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时宋词: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兴起于_______。

________时,词的创作达到顶代文学峰。

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派。

宋词杰出苏轼:_______时词人。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李清照:________之际的女词人。

辛弃疾:_______时词人,他的作品多以_____为主题,代表作__________。

__________时,_______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

《西游记》 根据民间流传的___________传说创作的。

是清朝_________创作的。

《红楼梦》 代表着_____________的最高成就,是______和________高度统一的文学杰作,也是一部世界性的文学著作。

作者是生活在_________时的_________.。

请你阅读课文后,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1、书画成就: ⑴ ⑵ ⑶2、戏曲的繁荣 ⑴ ⑵ ⑶1、你如果能把本课的课后“每课一得”稍微理解一些,你就很厉害了。

【七年级】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七年级】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具有22世纪特色的明清设计(二)【目标】1.知识和能力:⑴以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例,了解中国古代学的成就。

能列举明清时代戏剧、书法、绘画成就。

⑵ 通过列表总结知识点,使学生掌握知识分类的方法。

⑶分析、比较明清小说、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及反映的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从对明清书法、绘画的介绍、分析,培养学生的作品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利用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分析、讨论总结问题等形式,使学生从认知历史到理解历史,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学史和世界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对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艺作品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重点和难点]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学名著的学成就。

难点:如何理解明清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教学媒体】利用相关影视资料制作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播放视频《三国演义》的噱头。

(问生: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们知道与《三国演义》成书于同时期的小说还有哪些?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明清时期的学、艺术殿堂,去欣赏那些流传千古的奇葩。

从而导入新)新探索: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学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不同时期突出的学成就,如:战国时期的楚辞,后的唐诗、宋词等,明清时期的学成就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吗?(从而导入小说)。

一、古典小说的巅峰:环节一: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一个名著的学习任务,找出作品的成书时间、作者、特点和地位,并能就其中知道的故事或重要人物进行交流。

每组选派两名代表在班内交流。

(一名介绍历史著作的概况,另一名介绍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并说出你了解的这人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3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3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P116——120,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超过以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在此基础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化也日趋成熟和繁荣。

这种成熟和繁荣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长篇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我国的国粹京剧诞生了,书画的成就辉煌,著名的艺术家有董其昌、徐渭、扬州八怪等。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读过四大文学名著,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

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二:初一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读过四大文学名著;使学生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教学过程:。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word教案(14)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word教案(14)

免费下载网址 解压密码联系qq 1119139686 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 九折优惠!3.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分析、比较明清小说、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反映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分析和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从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四大文学名著的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法、列表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在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超过以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在此基础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化也日趋成熟和繁荣。

这种成熟和繁荣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长篇白话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四大名著是这一时期小说最高成就的体现。

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试从小说的名称、时代、作者、题材、塑造人物和共同特点等方面列表归纳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2.说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3.京剧是如何形成的?4.说说明清书画的特点,以及出现了哪些著名书画家?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古代四大名著:作品名称 时代 作者 题材 塑造人物 共同特点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曹操、刘备、 诸葛亮等 ①艺术水平都较高;②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西游记》 明朝中期 吴承恩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唐僧、孙悟空、 猪八戒等《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宋江、李逵、武松等《红楼梦》 清朝 曹雪芹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2.古代四大名著的主要内容:(1)《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_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_5

《中国古代科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解,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线索更为清晰。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分析比较16世纪前后中国古代科技的不同发展情况,分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的原因和明清后科技衰落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科技发展的原因。

难点:分析衰落的原因、三、教学过程: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从历史进程看: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明清时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

2、从科学思想看: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理论概括和抽象。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4、政策: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民族交往和对外交往: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

7、个人: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1、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专制的阻碍。

3.传统: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4.思想:明清时期文化专制(八股、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5、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培养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出示四大名著的图片并简介导入。

【自主学习】一、古典小说的高峰1、特点:__________的成熟阶段。

2、内容:反映当时的__________,表达人民__________的意愿。

3、代表作:(1)《三国演义》:作者__________,是最早的__________.(2)《水浒传》:作者__________,是第一部__________。

(3)《西游记》:作者__________,是充满__________。

(4)《红楼梦》:作者__________,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的高峰。

二、戏剧的繁荣1、汤显祖:代表作__________。

2、京剧:__________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础。

三、书画的成就1、明朝的书法以________、______见长,书法家________,兼有“_________”之美。

2、绘画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____居统治地位。

代表:明末的__________,清初的“__________”。

【合作探究】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明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不同所在。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分析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明清时期的历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明清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点。
接着,我会深入讲解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包括科举考试的流程、内容以及它对士人阶层的影响。同时,我会介绍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演变,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兴起及其对明清文化的影响。
此外,我还会重点讲解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成就。通过分析《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以及介绍郑和下西洋、徐霞客游记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繁荣。同时,我会提到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如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设定一系列问题,如“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科举制度对文化发展有哪些影响?”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分析评价: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如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清朝的康熙乾隆盛世等,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成就及其时代特点。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此外,我会强调明清文化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7.反思总结,提升素养: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代表性人物和作品。

(2)掌握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了解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如建筑、绘画、戏曲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明清时期文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2)运用比较法,分析明清时期文化在各个领域的特点。

(3)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明清时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文化、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代表性人物和作品。

(2)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如建筑、绘画、戏曲等。

2. 教学难点:(1)明清时期文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

(2)引发学生思考:明清时期的文化有何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明清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和作品。

3. 课堂讲解:(1)讲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分析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介绍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如建筑、绘画、戏曲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明清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2)以实例阐述明清时期文化在各个领域的特点。

5.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设计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例,充分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

要求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2、教学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引导学生阅读导读框,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5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课本要求完成长江学案P53自主学习部分.)(一)古典小说的高峰1、特点:古典小说的成熟阶段。

2、内容: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意愿。

3、代表作:(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最早的长篇小说。

(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二)戏剧的繁荣:1、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

2、京剧:19 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以徽调和汉调为基础。

(三)书法的成就:明朝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书法家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四)绘画的成就:1、特点:以山水画、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2、代表:明末的徐渭,清初的“扬州八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课型新授执笔人审核人讲学时间 1课时教师寄语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英] 史蒂芬·斯宾得重点及难点﹙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明清书画的成就。

2、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成就;分析世俗文学兴起的原因。

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预习检测】阅读相应的历史课本内容做相应的题目生活在_______时期,称谓:_________。

李白诗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_______时期,称谓:________。

唐诗杜甫它的诗被称为“_________”。

诗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__________。

白居易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等.光彩夺诗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时宋词: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兴起于_______。

________时,词的创作达到顶代文学峰。

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派。

宋词杰出苏轼:_______时词人。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李清照:________之际的女词人。

辛弃疾:_______时词人,他的作品多以_____为主题,代表作__________。

__________时,_______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

《西游记》根据民间流传的___________传说创作的。

是清朝_________创作的。

《红楼梦》代表着_____________的最高成就,是______和________高度统一的文学杰作,也是一部世界性的文学著作。

作者是生活在_________时的_________.。

请你阅读课文后,自主完成下面问题1、书画成就:⑴⑵⑶2、戏曲的繁荣⑴⑵⑶简评世俗文学作品作者①概况:②出现原因:1、你如果能把本课的课后“每课一得”稍微理解一些,你就很厉害了。

试试吧!2、四大小说的时代特色:【归纳整理】古典小说的高峰1.表现:成熟、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2.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

3.代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拓展练习】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牡丹亭》 B《水浒传》 C《西游记》 D 《三国演义》2、与《三国演义》同时成书的,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 《西游记》 B《水浒传》 C 《红楼梦》 D 《牡丹亭》3、明朝中期创作的,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演义》4、在我国文学史上,下列艺术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⑴诗歌⑵词⑶曲⑷小说()A ⑴⑵⑶⑷B ⑴⑶⑵⑷C ⑵⑴⑷⑶D ⑶⑴⑷⑵5、我国古典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西游记》6、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7、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A汤显祖 B关汉卿 C曹雪芹 D 罗贯中8、京剧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它初步形成于()A 18世纪B 19世纪初C 19世纪中期D 20世纪初9、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A董其昌 B 徐渭 C汪士慎 D 郑板桥10、下列人物中,善于泼墨画的是()A徐渭 B 郑板桥 C 董其昌 D 欧阳询1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

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12、(2010山东威海,10)下列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与《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与《水经注》O.《天工开物》与《水经注》13、(2010四川重庆,4)右图是我国改造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

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A.发明指南针B.发明活字印刷术C.编著《本草纲目》D.编著《天工开物》14、(2010 湖南衡阳,6)“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15、(2010浙江湖州,1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B①夏→商②秦→汉③元→宋④隋→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10江苏无锡,5)有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

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17、(2010重庆江津区,4)右图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18、(2010年辽宁沈阳)材料解析:“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绎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

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时隔体制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流传至今的宋词有两万多首。

明清时期文学是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是通俗文学著作。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材料二:朝代人物成就地位东汉张衡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早于欧洲1700多年南北朝祖冲之圆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比欧洲人早了近1000年隋朝李春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早700多年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材料三: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础已经形成。

儒家是这一时期的文化高峰之一。

汉武帝即位后,“摆出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家体系——程朱理学形成。

它在吸引佛教和道教学是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唐代、宋代、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3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古代科技在当时世界处于怎样的地位?(1分)(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1分)(1)唐代:诗歌宋代:词明清时期:小说(2)领先(3)儒家思想五、拓展延伸:材料1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2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官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材料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朝代?(2)《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部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3)材料二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它是一部有着什么特点的小说?(4)材料三出自哪部小说?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古典小说的高峰〈三国演义〉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西游记〉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古典小说的高峰二、戏剧的繁荣汤显祖〈牡丹亭〉京剧三、书画的成就董其昌徐渭扬州八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