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干支纪年与公历换算
干支纪年与公历换算干支纪年与公历换算一、由公元推干支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表一:六十干支表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
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
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
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
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
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此外,由于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而成,十天干按顺序循环使用。
也就是说,在干支纪年中,同一天干每十年出现一次,而公元纪年年数采用十进位制。
由此推知,某天干必然和公元年份某一固定的尾数(个位数)相对应,于是得出十天干与公元纪年的个位数对照表如下(表二):表二:十天干与公元纪年个位数对照表数是3,则对应天干是癸,余类推;凡公元前某年个位数为7,其对应的天干必为甲,若个位数是3,则对应天干是戊,余类推。
公元年换算天干地支
公元年换算天干地支公元年换算天干地支。
口诀1:公元年数减以三,除十余数是天干,年数减三除十二,余数便是地支年。
口诀2:年数个位减以三,余数就是年天干,九九加一二零五,和除十二是地支。
(注;九九加一二零五,和除十二是地支。
意思是;公元1999年前年个十两位数加1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公元2000年后年个十两位数加5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公元年换算天干,公元年数减以三,除十余数是天干,或公元年个位数减3,余数即为天干。
举例1,1968年,1968减3除以10,余数是5,5对应的天干戊。
或1968年,个位数8减3除,余数是5,5对应的天干也是戊。
举例2,2017年,2017减3除以10,余数是4,4对应的天干丁。
或2017年,个位数7减3除,余数是4,4对应的天干也是丁。
公元年换算地支,年数减三除十二,余数便是地支年。
或公元1999年前年个十两位数加1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公元2000年后年个十两位数加5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举例1,1968年,1968减3除以12,余数是9,对应的地支应是申。
或1968年是公元1999年前年个十两位数加1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68加1除12,余数是9,对应的地支也是申。
举例2,2017年是公元2000年后年个十两位数加5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17加5除12,余数是10,对应的地支也是酉。
1、天干地支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如下图:余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如:公元2014年的干支为何?2014年减3除以10等1,1即为甲,年天干为甲。
2014减3除12等于167余7,7即为午,年地支为午。
故2014年为甲午年。
依次类推。
(特别注意的是除尽,没余数,它对应10癸和12亥)。
2017高考历史复习考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经济属于典型的农耕经济。
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地、适宜的⽓候、纵横的河流,为农业⽣产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56年),随着铁器、⽜耕的使⽤,⼩农经济形成,以家庭为⽣产、⽣活单位,“男耕⼥织”,农业与家庭⼿⼯业相结合,这种⽣产经营模式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直到近代才逐步解体。
与⼩农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古代⼟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地兼并伴随其整个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业长期处于世界地位,特别是在⾦属冶炼、纺织、陶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营⽅式主要有家庭⼿⼯业、官营⼿⼯业和私营⼿⼯业三种形态。
商业领域,尽管统治者实⾏重农抑商政策,但由于经济规律的作⽤,我国古代商业依然得到很⼤发展。
古代⼿⼯业和商业毕竟从属于农业,其发展⽔平明显受到农业的制约,只是作为农业的补充⽽存在,⽆法独⽴发展。
明清时期,在⾃然经济的母体中开始孕育资本主义⽣产关系的萌芽,但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其发展,也阻碍了中国向近代⼯业⽂明的演进,最终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主题有两条重要线索:⼀是从古代经济的基本类型来看,农业、⼿⼯业和商业构成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三个经济部门;⼆是从经济的性质来看,原始社会、奴⾪社会、封建社会都是以⾃然经济为主导的,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产关系的萌芽。
①中国农业独⽴发展、⾃成体系。
铁犁⽜耕的出现、封建⼟地所有制的确⽴,促进了⼩农经济的形成。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②古代中国⼿⼯业脱胎于古代农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业三种形态。
中国古代⼿⼯业具有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技术⾼超、⼯艺精湛、质地优良和长期处于世界地位的特点。
③中国古代农业、⼿⼯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兴起和繁荣。
从春秋战国时期⼤商⼈的崛起到明清地域商⼈群体的兴起,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由官府垄断到地域范围不断发展扩⼤、城镇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的特点。
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
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根据网上资料综合编写)(一)、利用天干、地支序数推算公元年份的干支纪年1、天干序数表2、地支序数表3、推算公式(1)、(公元纪年-3)/10 其余数R1 为天干序数(2)、(公元纪年-3)/12 其余数R2 为地支序数(3)、(公元纪年-3)/60 余R ,R/10余x 为天干序数R/12余y 为地支序数(这里的余数为正整数,下同)4、举例:推算辛亥革命1911年的干支纪年按公式(1)、(2):(1911-3)/10 R1=8 天干为辛(1911-3)/12 R2=0 地支为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按公式(3):(1911-3)/60 R=48 48/10=8 天干为辛48/12=0 地支为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注】当公元纪年小于10、12、60时,公式(1)改为(公元纪年+60-3)/10(2)改为(公元纪年+60-3)/12(3)改为(公元纪年+60-3)/60(二)、利用60花甲序数推算公元年份的干支纪年1、60花甲顺序表2、推算公式:公元后的公式(1)、公元纪年/60 余R ,(R-3)为花甲序号的干支。
(2)、(公元纪年-3)/60余数 R 即为花甲序号的干支。
公元前的公式(3)、(公元纪年+3)/60 余R,(60-R)为花甲序数干支。
3、举例:(1)、推算公元1911年的干支纪年按公式(1)有 1911/60 R=51 51-3=48 查表48为辛亥年。
(2)有(1911-3)/60 R=48 查表48为辛亥年。
(2)、推算公元前246年(秦始皇执政)的干支纪年按公式(3)有(246+3)/60 R=9, 61-9=52 查表52为乙卯年。
(三)、利用公元纪年的余数推算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1、天干余数表2、地支余数表(2)公元纪年/12的余数为对应地支的余数4、推算方法:以1911年为例。
1911/10 余数=1(天干)对应余数1为辛1911/12 余数=3 (地支)对应余数3为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
干支纪年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把干支顺序相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
1.公元后的年代:
如1911年:尾数1→辛;1911除以12余数3→亥;所以1911年为辛亥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0位“申”。
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0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2.公元前的年代: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0 11 10 如公元前155年,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转换方法简单计算方法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互推转换及证明——兼答江湖××道友文□一都平皇一、小引90年代(大概是99年),余在中学时,曾在一份高中语文试题中,遇到过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转换问题,依稀记得是与鲁迅先生有关,当时手头没有时宪之类的历书,只好依据相近的特殊年份慢慢推导,得出结果亦不难。
事后,老放不下,一直在想:倘若没有相近的特殊年份作为参考原点,是否还可以推?有没有一种便捷的办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推转换?于是以最近的年份(以其干支名易于从日历上查得)为契入点,试着寻找规律:1994年(甲戌) 1995年(乙亥) 1996年(丙子) 1997年(丁丑) 1998年(戊寅)1999年(己卯) 2000年(庚辰) 2001年(辛巳) 2002年(壬午) 2003年(癸未)2004年(甲申) 2005年(乙酉) 2006年(丙戌) 2007年(丁亥)不难发现:公元纪年年号尾数是 4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甲;公元纪年年号尾数为 5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乙;公元纪年年号尾数是 6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丙;公元纪年年号尾数为 7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丁;公元纪年年号尾数是 8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戊;公元纪年年号尾数为 9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己;公元纪年年号尾数是 0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庚;公元纪年年号尾数为 1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辛;公元纪年年号尾数是 2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壬;公元纪年年号尾数为 3 的,其干支名的天干对应为癸。
其对应关系似乎可以整理为:同理亦不难发现: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2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戌;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3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亥;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4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子;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5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丑;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6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寅;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7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卯;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8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辰;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9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巳;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10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午;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11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未;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0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申;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 1 的,其干支名的地支对应为酉;其对应关系似乎亦可以整理为:试以几个特殊年份验之:1.公元1894年其公元纪年年号尾数为4,检表一,得天干:甲;公元纪年年号数被12整除后,余数为10,检表二,得地支:午。
公元纪年、黄帝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黄帝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湖北君兆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最近,笔者闲着没事儿,又苦于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对应关系过于复杂而繁琐,于是乎琢磨起它们之间的数学换算关系,以期有所收获,聊解心中不快。
经过文献考证,并比较时下众多专家学者运算模式之优劣后,自感收获与众不同,倒也乐在其中,故而弄斧至班门,以与大家共勉。
历史上几个主要纪年法简介客观而言,世界历史上较有影响之纪年法,主要有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王朝帝号纪年法、伊期兰历(又称“回历”)和佛历等等。
据文字记载,我国距今约五千年前之黄帝大一统时期,就创立并开始使用了“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只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大约自二十世纪初叶开始,就不再使用黄帝纪年法了。
这里只是简要地介绍一下公元纪年法、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一、公元纪年法大凡了解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公元纪年乃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假借基督耶稣生日的名义而于1582年创立的一种纪年方法,又称“基督历”、“格列高利历”、“公历”、“阳历”。
在此之前,欧洲许多国家适用的,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儒略·恺撒于公元前46年颁布施行的“儒略历”。
公元纪年采用数字累积纪年法,自公元元年始,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周期更为接近,因而作为比较科学的纪年方法而为国际上所通用。
在我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法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
这要感谢我们伟大的民族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
此前,我国历代王朝采用的则是王朝帝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从1912年起,中华民国时期(包括现今台湾地区)一直采用的是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
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1949年起,大陆地区则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从1912年起,尤其是从1949年起,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体系开始了浩翰而复杂的编纂整理工程,郭沫若等老一辈史学家和大量的文献、历法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前无古人的心血与汗水。
二、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我国在传统意义上,一直沿袭着自己独创的纪年法——“夏历”(亦称“黄历”、“农历”、“古历”、“阴历”)和干支纪年法。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关系及推算方法此方法只适用于公元后的纪年一、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准备表一、干支顺序:十天干:十二地支:表二、十二地支与十二属相的对应关系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表三、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对应数位表表四、干支搭配顺序表1. 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表五、朝代年代简表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东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周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东汉公元25年三国(魏、蜀、吴)公元220年—265年西晋公元265年—316年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隋公元581年—618年唐公元618年—907年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元公元1271年—1368年明公元1368年—1644年清公元1644年—1911年近代(1840--1919年)二、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1.公元推干支方法一:分除余数法公式:公元年÷10的余数减3,所得数字为天干数(遇0或负数则加10)公元年÷12的余数减3,所得数字为地支数(遇0或负数则加12)例1:1956年的干支纪年为?1956÷10的余数为6,6-3=3,第三位的天干为“丙”1956÷12的余数为0,0-3=-3,-3+12=9,第九位的地支为“申”答:1956年的干支纪年为“丙申”例2:1982年的干支纪年为?1982÷10的余数为2,2-3=—1,—1+10=9,第九位的天干为“壬”1982÷12的余数为2,2-3=-1,-1+12=11,第十一位的地支为“戌”答:1982年的干支纪年为“壬戌”方法二:差数定位法先记下以下数字:60的倍数+33 63 123 183 243 303 363 423 483 543 603 663 723 783 843 903 963 1023 1083 1143 1203 1263 1323 1383 1443 1503 1563 1623 1683 1743 1803 1863 1923 1983 2043 2103 2163……(这组数字不用死记的,用的时候脑子算一下就可以了)公式:公元年减去小于并最接近它的那个数,结果套用表四(干支搭配顺序表)例:1956—1923=33,1923是小于并最接近1956的数,33对应的干支搭配为“丙申”1914—1863=51,1863是小于并最接近1914的数,51对应的干支搭配为“甲寅”2.干支推公元这个有些难度,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年代知识,参考表三“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对应数位表”及表五计算方法:a、天干数为公元年尾数b、地支数60×n+地支数位,尾数不足天干数则加12×n,直到尾数一致;如超过,则减12×nc、n不确定,只能由大致的历史知识推断例:戊戌变法:戊对应数位是8,则年代尾数为8;戊戌变法为清末,则60×n=1860,戌对应数位是2,相加得1862;1862尾数不足8,则加12×n,最后得1898 辛亥革命:辛对应数位是1,则年代尾数为1;辛亥革命为清末,则60×n=1920,亥对应数位是3,相加得1923;1923尾数超1,则减12×n,最后得1911 我出生年份为壬戌年:壬对应数位为2,则年代尾数为2;戌对应数位为2,60×n+2=1982,尾数一致,则我的出生年份为1982年。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转换关系
天 干 地: 支:
jia yi
甲乙
子丑
zi chou
干支纪年中,天干十年一轮,地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六十年之后又是新的一轮。人们习惯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转换
常规算法:公元4年正好是甲子年,因 是农历哪一年。例如(2003-3)/6
简化的算法:公元年分减3后除以10的 。例如(2003-3)/10=200余0(可看 /12=166余8,对应地支第八“未”,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转换关系
bing din wu ji geng xin ren gui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yin mao chen si wu wei shen you xu hai
支纪年中,天干十年一轮,地支十二年一轮,搭配起来有六十种,依次分别 为: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法:公元年分减3后除以10的余数对应天干,除以12的余数对应地支,合并后亦可得 (2003-3)/10=200余0(可看作余 10),对应天干中最后一个“癸”;(2003-3) 余8,对应地支第八“未”,2003年是癸未年。这不过是数学上的一种化简而已了。
后又是新的一轮。人们习惯称六十年为一甲子,六十岁叫“花甲”,都是由此而来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转换关系: 得出结果 农历年癸未年是公元2003年
:公元4年正好是甲子年,因此公元年份减3之003-3)/60=33余20,对应上表中的癸未,2003年即为癸未年。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推算方法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计算方法牙克石第五中学刘亚萍我国主要采纳公元纪年,干支纪年仍在使用,历史教课中,经常会接触到干支纪年,学生经常迷惑。
关于文科教师和学生而言,认识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关系和互相计算方法,有必定用途。
一、由公元纪年计算干支纪年1、运用公元余数与六十甲子对应法直接计算干支纪年法中的干支就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天干共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因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必定次序组合成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循环往复。
因此,任何一个公元年份除以 60 此后,只需所得余数同样,其对应的干支也必定同样。
依据这个推理,笔者将公元年份除以 60 所得余数按次序加以编号与六十甲子表对应制成表一。
该表有两大长处:第一,它成立在以公元4 年为甲子年这个已知条件上;第二能够同时检索公元前、后的全部干支。
使用方法是①当公元年数小于 60 时,能够直接从表一中找到对应的干支,公元后的与干支左边的编号对应,公元前的与干支右侧括号内的编号对应。
如公元 4 年和公元前 57 年都是甲子年,公元 1 年和公元前 60 年都是辛酉年。
②当公元年数大于 60 时,将公元年数除以 60,所得余数对应表一中的干支就是该公元纪年的干支。
如 1894 年除以 60 得余数为 34,对应表一可知 1894 年的干支是甲午年,而公元前 1894 年则是丁亥年。
表一六十甲子与公元余数对应表04 甲子14 甲戌24 甲申34 甲午44 甲辰54 甲寅(57)(47)(37)(27)(17)(07)05 乙丑15 乙亥25 乙酉35 乙未45 乙巳55 乙卯(56)(46)(36)(26)(16)(06)06 丙寅16 丙子26 丙戌36 丙申46 丙午56 丙辰(55)(45)(35)(25)(15)(05)07 丁卯17 丁丑27 丁亥37 丁酉47 丁未57 丁巳(54)(44)(34)(24)(14)(04)08 戊辰18 戊寅28 戊子38 戊戌48 戊申58 戊午(53)(43)(33)(23)(13)(03)09 己巳19 己卯29 己丑39 己亥49 己酉59 己申(52)(42)(32)(22)(12)(02)10 庚午20 庚辰30 庚寅40 庚子50 庚戌00 庚申(51)(41)(31)(21)(11)(01)11 辛未21 辛巳31 辛卯41 辛丑51 辛亥01 辛酉(50)(40)(30)(20)(10)(00)12 壬申22 壬午32 壬辰42 壬寅52 壬子02 壬戌(49)(39)(29)(19)(09)(59)13 癸酉23 癸未33 癸巳43 癸卯53 癸丑03 癸亥(48)(38)(28)(18)(08)(58)2、尾数余数对应法因为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挨次搭配而成,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都是按次序循环使用。
干支纪年与公历换算
干支纪年与公历换算一、干支转公历方法一:六十干支表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给余数加上60再减4,差数与表中比对即知。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给57加60再减余数。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小结:两种方法都是除以60,公元后用余数减4,公元前用57减余数,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都要加60,都用结果定序数。
方法二:十天干与公元纪年个位数对照表根据表二,凡公元某年个位数为7,其对应的天干必为丁,若个位数是3,则对应天干是癸,余类推;凡公元前某年个位数为7,其对应的天干必为甲,若个位数是3,则对应天干是戊,余类推。
反推一样。
十二地支与余数对应表也就是说,公元后任意一年,如果除以12后余数为3,则该年地支必是亥;若是公元前某年除以12的余数为3,其对应的地支则是午。
若某年能被12整除,则对应的公元前、公元后的地支分别是酉、申。
其余类推。
小结:公元前后都是用公元年尾数定天干;年数除以12的余数定地支。
公元前后的天干地支序数不同。
二、由干支推公元六十干支(表一)尽管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但只要有一定的时间范围作为参照,由干支推公元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现假设这一参照系为C,代表公元任意一个世纪。
如果是求公元二十世纪的某干支年,则C=20,余类推。
设100(C-1)÷60的余数为N,则N=mod[100(C-1),60]若所求干支在表一中对应的序数为P则求公元某世纪C的某干支年(对应于表一中的序数为P)的公式可表述为:100(C-1)+{P-[N-4]}+30{1-sgn[P-(N-4)]}试举例说明:例1,若求公元二十世纪的己亥年,则C=20,P=35(查表一知己亥对应序数为35)。
公元年与干支纪年转换的方法
公元年与干支纪年转换的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公元年和干支纪年转换的那些事儿。
你说这纪年法啊,就像是时间的密码,掌握了它,就仿佛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由穿梭呢!咱先说说公元年转干支纪年。
这就好比是一场有趣的解码游戏。
首先呢,得把公元年减去 3,为啥要减 3 呢?这就跟干支纪年的规律有关系啦,咱先不细究。
然后把得到的数除以 10,取余数,这个余数对应的天干就出来啦。
就像找宝藏一样,一步一步来。
接着呢,把刚才的数再除以 12,取余数,这余数对应的地支也就找到喽!比如说,2023 年,减 3 就是 2020,除以 10 余数是 0,对应的天干就是“癸”;除以 12 余数是 4,对应的地支就是“卯”,那 2023 年就是癸卯年呀,是不是挺有意思的?那反过来,干支纪年转公元年呢,这可就有点像走迷宫啦!得有点小技巧。
先根据干支找到对应的序号,然后利用一个公式来计算。
哎呀,这可别嫌麻烦,就跟解一道难题似的,解开了那成就感爆棚啊!你想想看,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智慧,多牛啊!通过这简单的几个步骤,就能把不同的纪年法给联系起来,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历史的脉络。
就好像是给时间搭上了一座桥,让我们能轻松地跨越古今。
咱再打个比方,这干支纪年就像是时间的密码锁,而我们就是那开锁的人,用这些方法去解开历史的秘密。
这多好玩呀,是不是?每次成功转换一个纪年,都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个小宝藏似的。
而且啊,了解这些方法,还能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呢。
咱中国的文化那可是博大精深,这小小的纪年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闪闪发光。
所以说呀,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公元年与干支纪年转换的方法。
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我们与历史连接的纽带。
让我们一起好好去探索、去发现吧!就这么简单的方法,咱还能学不会?那可不行,咱得把这时间的密码掌握得牢牢的!。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用上述公式求得的余数即为所求年干支的代数,用此代数查六十甲子表即得所求的年干支,或者用掌上法推算更为方便(见图4)。例如:求1980年的干支,按公式:(1980-3)÷60=32……余数为57。“7”是庚和午的代数,5×2=10地支退十位。从庚午开始,天干不变,地支后退十位是申,所以1980年的年干支便是庚申(见图5)。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求出公元3年后任何一年的年干支。
Z =8C+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例如:已知干支代数为35,欲求此代数的干支。方法是:先把甲定于子位上(甲子的代数为1),从子位开始(包括子),按顺时针方向在手掌地支图上顺次点数至5,5为戊辰的代数;然后根据代数十位数数字的倍数找地支,3×2=6,天干戊不变,地支从辰位开始退六位,即得代数为35的干支——戊戌(见图4)。
(三)年干支推算法
甲年、己年——一月为丙寅
乙年、庚年——一月为戊寅
图7甲年和己年月干支图(“甲己起丙寅”)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
一、公元纪年的推算方法:公元纪年是以公元1年作为起点,按照历史上的年份顺序进行计算的一种纪年方式。
它是以罗马帝国所使用的历法为基础,从1年开始递增。
推算公元纪年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步:1.确定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份:首先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份,比如汉朝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崛起等。
2.确认历法变更:不同历史时期采用的历法不同,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确认历法变更的时间和方法。
例如,从儒略历到格里高利历的转变是在公元1582年进行的。
3.考虑历法变更对纪年的影响:历法变更会导致年份的间隔发生改变,例如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的差异。
在纪年推算时,需要考虑历法变更对年份的影响。
4.计算年份:根据上述确认的历史事件年份和历法变更的情况,可以进行计算。
计算时需要注意修正历法变更造成的影响,确保推算的准确性。
二、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干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式,采用了“天干”和“地支”的组合。
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两个序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形成了干支纪年。
推算干支纪年的方法如下:1.确定起始年份:可以根据历史文献或相关记录确认起始年份,例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干支纪年是“甲子年”。
2.计算干支年份:以起始年份为基准,按照天干和地支的顺序进行推算。
天干是以甲子循环60年一周期,地支是以子丑寅卯循环12年一周期。
根据这个循环规律,可以计算出任意年份对应的干支纪年。
3.考虑历法变更的影响:干支纪年与历法变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需要在推算时考虑历法变更对年份的影响。
例如,辛亥年在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中的对应年份是不同的。
4.校对干支纪年:干支纪年的推算也需要校对和核对,比如通过古代历书或其他历史文献进行对照,确保推算结果准确无误。
总结来说,公元纪年的推算方法主要涉及历史事件的年份确认、历法变更的考虑和计算年份的过程;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则是根据天干地支的循环规律进行计算,同时考虑历法变更对纪年的影响。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纪年方法有很多,如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法。
其中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是我国现行并用的两种纪年法。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叫公元元年,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公元纪年是近代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新纪年法。
咱中国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中国正式与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接轨。
干支纪年法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法,传说出自黄帝时代。
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一直延续到现在仍然在使用,也是目前公务员考试的热点,还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所必备的知识。
干支纪年法即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按一定顺序配合组成。
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常用它来表示,如‚辛酉政变‛‚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
那么如何推算公元某年是干支纪年哪一年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指由十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作为年的序号。
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原始意义解释干支纪年据说出自黄帝时代,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关于干支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周考 王 十 四 年
(
即 公元前 4 2
7年
) 创 制 并 已施 行 的
。
( 即 保存 在 史 迁
“
《 史 记》 中的 《 历 术 甲子 篇 》
) 通篇 纪 年 ( 从 太 初 元 年 至 7 年 )
,
全 是 用 的 干 支别 名
,
天正
笼
甲寅 元
”
,
“
人正 乙卯 元
”
,
这 些 都 是战 国 时期 的 人 们 的 说法
甲 寅
乙 亥
乙 酉
乙 未
乙 巳
乙
51
卯
乙 丑 丙 寅
1
{ 丙 戌 丙 申
4
5
丙 子
丙 午
4
丙 辰
…
丁 卯
4
丁 丑
l 4
{
一
丁 亥
4
丁 酉
4
丁 未
44
…
一
丁 巳
5 4
:
戊 辰
戊 寅
戊 子
戊 戌 戊
戊 午
申
45 5 5 5
{
5
l 5
5
5
己 巳
6
己 卯
16
己 丑
6
己 亥
6
己 酉
4 6
己 未
56
庚 午
庚 辰
“
,
。
“
子正
”
。
甲子
’
的 数次是
o
”
,
乙 丑 的 数 次 自然是
,
“
1
“
”
了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
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二、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
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文/孙海文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天干、地
支按照一定规则(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天干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
举例:2011年
计算天干:(2011-3)/10的余数是8,对应天干是字:辛
即为这一年的干。
计算地支:(2011-3)/12的余数是4,对应地支是字:卯
即为这一年的支。
所以2011年是 辛卯年
例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庚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