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模板】

合集下载

【精品编辑参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构想

【精品编辑参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构想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构想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 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以编辑修改。

从2018年到2020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 我国旅游业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各级政府和旅游业界要把握大众旅游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 以更大力度的改革、更大勇气的创新、更大规模的发展, 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常态化发展, 打造中国旅游经济升级版, 初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

一、对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背景的基本认识我国正以理性和从容的步伐迈向中国梦的实现。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启动新一轮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

自2018年起, 我国已经连续三年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7.5%, 在强调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比以往更加理性和从容。

从国际上看, 复杂局势中蕴含新机遇。

虽然存在不确定性, 但全球经济整体将逐步走出金融危机。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可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的重要力量。

政治局势方面, 局部冲突难以停止,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但在较长时期内和平和发展是国际社会的主流, 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世界旅游业稳定增长。

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但全球旅游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4%~5%的增速将在今后几年中得到巩固。

从地区格局来看, 亚太旅游业蓬勃发展, 全球旅游发展重心将继续东移。

国际消费结构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变化, 近程市场进入以休闲为主的时代, 但远程市场仍将以观光旅游和商务旅行为主。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的关键时期。

市场需求面的两个常态化进一步显化:旅游消费进入老百姓的常态化消费需求,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进入老百姓的常态化生活空间, 旅游者的异地生活和市民的本地生活日益融为一体, 休闲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旅游动机。

XX景区十二五发展成就及十三五规划思路 精品

XX景区十二五发展成就及十三五规划思路 精品

【推荐范文】XX景区十二五发展成就及十三五规划思路一、“十二五”景区发展成就“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兴耀”战略,以建设现代化的“生态XXX、健康XXX、文明XXX、幸福XXX”为目标,将旅游业作为XXX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高速度推进”的要求,加大了照金-香山景区投资开发建设力度。

截止2013年底景区共完成建设项目18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接待游客276万人次,门票收入1338.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8.6亿元。

预计到2015年景区年接待游客达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

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二五”期间(2011-2013)景区建成了水、电、路、讯、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43个;完成步行道、观景台、广场、景区绿化、《观世音本迹图》浮雕、薛家寨景观桥、索道、景区山门、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景点旅游服务设施项目87个;完成薛家寨1-4号寨子维修、电视插转台改造、李妙斋烈士墓整修、陈家坡会议旧址修复和陈家坡新村建设、水毁修复等维护修复项目22个;完成照金镇环境综合整治、矿区环境整治、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农家乐改造提升、景区办公设施采购等项目35个。

通过不断完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基本完善,景区的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强为全面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景区编制了《XXX 区照金—香山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方案》,设计制作了视觉形象标志、标识系统、编制了招商指南及宣传资料。

重点打造“红色照金”和“千手观音”系列旅游产品,不断完善产品体系结构,扩大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结合XXX特色,注册“照金—香山”商标十八大类,景区完成了旅游产品外包装研发6大类23项。

同时完成了景区名信片、旅游地图、门票、旅游手册等旅游纪念品,提升了景区形象。

对外宣传强势推进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加强媒体宣传。

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

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

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1. 交通网络建设:- 高速公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连接更多旅游景点,并加快对农村旅游公路的改善和建设。

- 铁路旅游线路将增加,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 机场和航班数量将增加,提高航空旅游的便利性。

2. 景区设施升级:- 重点景区将进行设施升级,包括景区内的交通、停车、餐饮、住宿等设施的改善,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注重景区环境保护,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景区的卫生、安全等公共服务水平。

3. 旅游信息服务:- 注重建设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提供游客查询、导航、订票等服务,提高旅游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 加强对旅游业务人员的培训和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 旅游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对旅游景点的安全监控和巡查,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业安全保障的能力。

5. 旅游市场监管:- 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查和打击不合法、不规范的旅游经营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 完善旅游价格管理制度,防止价格欺诈和不合理涨价现象。

6. 旅游服务品质提升:- 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 提供更优质、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综上所述,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旨在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交通网络建设、景区设施升级、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等举措,致力于打造一个便捷、安全、优质的旅游环境。

继续写:7. 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起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 鼓励高校开设旅游专业课程,并与实际旅游行业相结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十三五规划

旅游十三五规划

旅游十三五规划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三五是中国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旅游业也是其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下面是关于旅游十三五规划的文章,总字数700字。

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几十年的迅速发展中,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旅游业制定了旅游十三五规划,以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旅游十三五规划是指从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计划。

规划旨在实现“培育大众旅游、促进特色旅游、发展高端旅游、拓展出境旅游”四大目标。

其中,培育大众旅游是指推动旅游向更广大人群普及,提高旅游的参与度和享受度。

促进特色旅游则是通过挖掘和保护地域文化、历史遗迹等独特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

发展高端旅游则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满足高端游客对于旅游品质的需求。

拓展出境旅游是推动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增加经济外汇收入和文化交流。

旅游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中,重点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是保障旅游市场需求的重要保障。

规划中要求加大对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另外,加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利用,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精细化发展,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在实施旅游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如何提高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旅游品质的提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产业的整合。

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

12月涉旅舆情生态景区监管“史上最严”动态管理颇受好评(2016年12月1日——12月31日)2017年1月目录一、12月涉旅舆情生态综述 (1)二、12月全国涉旅舆情分析 (2)(一)19个地区无热点涉旅舆情 (2)(二)监测期间出现5个高峰 (3)(三)行业监管舆情最多,聚焦市场乱象治理 (4)(四)省市级舆情仍占主流,区县级舆情数量有所减少 (6)(五)舆情关涉10个职能部门 (7)三、热点舆情解析 (7)(一)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7)(二)5A级景区大明湖将免费开放 (8)(三)国家旅游局掀史上最严景区“整肃风”:全国367家4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受查处 (9)四、涉旅投诉分析 (9)(一)投诉处理率基本稳定,危机处理意识有所增强 (9)(二)热点旅游区域、高份额平台投诉量居高不下 (10)(三)OTA处理反馈积极性远高于地方旅游部门 (11)一、12月涉旅舆情生态综述2016年下半年,在国家旅游局督促和指导下,各地旅游部门启动了对4A级及以下景区的复核检查,掀起了一次最严厉的景区整治。

1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整治情况,全国367家4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受查处,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

国家旅游局明确表示,对未采取整治行动的省份,将收回其4A级景区评定管理权限,停止受理其5A级景区申报。

事件引发舆论持续关注和广泛讨论,业内人士认为,旅游部门对景区的整治已经告别了“一阵风”,全国景区监管进一步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整治已进入“深水区”,有望真正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监测周期内,“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热度最高,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发布解读文章,舆论认为,《规划》对推进精准扶贫、实现全域旅游、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5A 级景区大明湖将免费开放”备受关注,舆论在点赞支持之外,讨论取消门票后景区如何面对客流成倍增长带来的管理压力、保持品质不降低等问题。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县旅游经济稳健发展,每年旅游接待总人数、总收入保持10%-30%的增长幅度,2014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9亿元。

(一)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有序推进。

编制了《龙冈(君埠)总体规划暨控制性详规》;重建龙冈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并投入500多万元完善配套设施、重新布展。

君埠万寿宫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黄竹岭红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两个红色遗址正在抓紧制定陈展方案。

争取省水利项目资金2200万元对孤江漂流河道进行整治;进一步挖掘畲族特色文化,完成了建设,精心打造龙凤广场、畲族风情一条街、石榴寨民俗文化新村。

在抓好景区建设的同时,积极跟踪争取国家红色旅游二期项目资金。

龙冈第一次反围剿纪念碑和万功山战斗遗址两个项目已列入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二期建设计划,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立项。

(二)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异军突起。

各乡镇发挥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为数众多的家庭农场的资源优势,做好农旅结合文章,重点打造罗铺乡村旅游点、辋川千亩杨梅采摘园、鹿冈灵华山白茶基地、农民画家村、藤田万亩葡萄园等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田园风光优美的乡村旅游点。

2014年引进山东寿光客商投资1.2亿元,打造惠丰现代农业科技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力争2015年创省AAAA级乡村旅游点。

(三)文化旅游景点建设正在破题。

投入上千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省保文物单位——恩江古桥和欧阳修纪念馆、沙溪西阳宫进行全面维修。

为深入挖掘名人文化,打响“欧阳修故里”品牌,聘请高水平专家队伍编制《沙溪西阳宫景区总体规划暨修建性详规》,景区定位“千年文宗故里,中华修德之园(欧公故里,修德之源)”,通过对欧阳修所代表的中华道德文化的挖掘,开发仕德文化体验园、文德滨水景观园、士德休闲园、师德教育园、孝德纪念园,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业态和文化价值品牌。

同时,对西阳宫景区重新进行陈列布展,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整体申报“国家文保单位”。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吉林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6月目录前言 ............................................................................................................... - 3 -第一章“十二五”期间发展回顾................................................................. - 2 -一、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 2 -二、“十二五”期间景区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 .................................................- 4 -第二章“十三五”发展环境与形式分析 ..................................................... - 6 -一、重大机遇.....................................................................................................- 6 -二、多重挑战.................................................................................................. - 10 -第三章“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与目标....................................................... - 13 -一、指导思想.................................................................................................. - 13 -二、总体定位.................................................................................................. - 13 -三、发展目标.................................................................................................. - 14 -四、发展战略.................................................................................................. - 15 -第四章“十三五”发展主要任务 .................................................................. - 17 -一、加快四化建设,提升保护管理.............................................................. - 17 -二、推进三大转变,丰富产品体系.............................................................. - 18 -三、打造四大板块,发展新型业态.............................................................. - 20 -四、优化空间布局,双带联动发展.............................................................. - 23 -五、建设智慧景区,建设精品景区.............................................................. - 24 -六、创新市场营销,传播品牌形象.............................................................. - 25 -七、强化项目带动,增强发展活力.............................................................. - 27 -八、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 29 -九、创新培养模式,建设人才队伍.............................................................. - 30 -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持续发展.............................................................. - 31 -第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33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 33 -二、资源保护,科技强旅.............................................................................. - 33 -三、规划引领,科学发展.............................................................................. - 33 -四、制度建设,优化环境.............................................................................. - 34 -前言“十二五”时期,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式组建,按照吉林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边理顺职能边开展工作,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景区既定的工作任务。

十三五文化旅游工程方案

十三五文化旅游工程方案

十三五文化旅游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工程,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背景分析1.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断增加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艺术表演等各类资源。

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设施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 文化旅游产业的不足之处然而,我国文化旅游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投资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

三、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我国文化旅游工程的发展目标包括:1. 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持续增长,达到一定的规模;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文化旅游产品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3. 以文化旅游为纽带,提升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水平;4. 加强文化旅游标识建设,树立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品牌;5. 文化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发展策略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1. 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

通过加强对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修缮和保护,推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文化旅游产品。

2.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结合各地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

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大力投入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水平。

4. 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文化旅游管理制度,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准。

《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11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形势 (2)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2)二、机遇与挑战 (6)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第三章主要任务 (11)一、完善制度机制 (11)二、优化体系布局 (13)三、强化规划建设管控 (14)四、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 (16)五、推动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17)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18)七、加大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8)八、加强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 (19)第四章保障措施 (20)一、加强部门协作 (20)二、强化技术支撑 (20)三、加大保护投入 (21)四、有序组织实施 (21)前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补齐的短板。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风景名胜区事业是一项为全民服务的公益事业,因此,风景名胜区事业“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大局、补齐短板的定位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科学制定,统筹部署。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形象的代表,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相对应,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

1982年,我国正式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立风景名胜区962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7处,风景名胜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2%,包含了30处世界遗产地,为国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三五”重点项目-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三五”重点项目-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关联报告: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议书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申请报告风景名胜区管理资金申请报告风景名胜区管理节能评估报告风景名胜区管理市场研究报告风景名胜区管理商业计划书风景名胜区管理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风景名胜区管理投资风险分析报告风景名胜区管理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总论第一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概况1.1.1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名称1.1.2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设单位1.1.3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拟建设地点1.1.4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1.5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性质1.1.6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1.7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设期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1.2.1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编辑依据1.2.2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编制原则1.3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第二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一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背景2.1.1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产品背景2.1.2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提出理由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必要性2.2.1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2.2.2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2.2.3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第三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第一节产品市场现状第二节市场形势分析预测第三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第四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第一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设规模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产品方案第三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第五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第一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选址5.1.1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设地点5.1.2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5.1.3土地现状5.1.4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选址意见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设条件分析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5.2.2政策及用工条件5.2.3施工条件5.2.4公用设施条件第三节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5.3.1原材料5.3.2燃动力供应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第一节项目技术方案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6.1.2生产工艺第二节设备方案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6.2.2主要生产设备6.2.3设备配置方案6.2.4设备采购方式第三节工程方案6.3.1工程设计原则6.3.2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6.3.3建筑功能布局6.3.4建筑结构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第一节总图布置7.1.1总平面布置原则7.1.2总平面布置7.1.3竖向布置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第二节给排水系统7.2.1给水情况7.2.2排水情况第三节供电系统第四节空调采暖第五节通风采光系统第六节总图运输第八章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第一节资源利用分析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8.1.2水资源利用分析8.1.3电能源利用分析第二节能耗指标及分析第三节节能措施分析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8.3.2水资源节约措施8.3.3电能源节约措施第九章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第一节项目自然环境9.1.1基本概况9.1.2气候特点9.1.3矿产资源第二节社会环境现状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9.2.2经济建设第三节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9.3.1施工期9.3.2使用期第四节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9.4.3技术规范第五节环境保护措施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第六节环境影响结论第十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第一节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0.1.1安全防护10.1.2劳动保护10.1.3安全卫生第二节消防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10.2.4消防电气第三节地震安全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第一节组织机构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11.1.3组织机构图第二节人员配置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11.2.2生产班制11.2.3劳动定员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第三节人员来源与培训第十二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第十三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实施进度方案第一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工程总进度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实施进度表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总投资估算表14-1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三节建设投资估算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第四节基础建设投资估算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五节设备投资估算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第六节流动资金估算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七节资金筹措第八节资产形成第十五章财务分析第一节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第二节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三节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第四节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第五节现金流量预测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第六节赢利能力分析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第七节盈亏平衡分析第八节财务评价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第十六章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风险分析第一节风险影响因素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第二节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16.2.2风险规避措施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第一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结论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管理项目建议。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6.11.10
•【文号】建城[2016]247号
•【施行日期】2016.11.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
五”规划的通知
建城[2016]247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
现将《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推动风景名胜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11月10日附件: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旅游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

旅游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

旅游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旅游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一. “十二五”总体目标完成情况:1、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近年来,旅游业虽然受到宏观经济形势、H7N9禽流感、严控公款消费及精简各种会议等规定的影响,但我市旅游创新手段,促使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大宣传力度,借节造势,不断放大节庆效应,全市旅游各项主要指标呈现较好态势,2013年接待游客118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分别完成“十二五”目标的74.36%和82.67%,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重点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

三年多来,按照“十二五”发展意见,加快打造**“全域一体”旅游集聚区步伐,有序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共完成旅游投入62.73亿元,完成目标的62.73%。

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 加快推进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旅游资源开发进程。

完成了以**等“****”都市农业开发、城东湿地项目为节点的《**市******地区旅游发展概念性总体规划》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区与城郊的旅游空间布局。

9月中旬,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

(2)加快推进**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进程。

为进一步加快“全域一体”建设步伐,我市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北部山区的开发进程。

一是启动了《**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报市政府批准实施;**汽车运动城已完成规划编制,准备完善报批。

**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区域,已完成用地性质调整、征地拆迁等工作,为加快推进**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是推进**村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现代国防教育园项目已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和立项工作,100亩土地指标已落实,等待挂牌。

铁军东进体验园的可行性报告已经完成,一批旧址修缮项目基本完成;三是加快推进重要节点建设,**通往新四军纪念馆的旅游通道已完成路基建设,**军警文化园、**禅寺、**农庄等重要节点也在逐步建设完善。

(3)加快推进**和**区域资源开发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11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形势 (2)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2)二、机遇与挑战 (6)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第三章主要任务 (11)一、完善制度机制 (11)二、优化体系布局 (13)三、强化规划建设管控 (14)四、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 (16)五、推动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17)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18)七、加大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8)八、加强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 (19)第四章保障措施 (20)一、加强部门协作 (20)二、强化技术支撑 (20)三、加大保护投入 (21)四、有序组织实施 (21)1 前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补齐的短板。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风景名胜区事业是一项为全民服务的公益事业,因此,风景名胜区事业“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大局、补齐短板的定位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科学制定,统筹部署。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形象的代表,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相对应,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

1982年,我国正式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立风景名胜区962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7处,风景名胜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2%,包含了30处世界遗产地,为国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实施,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三五”时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推进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2 第一章发展形势2.1.1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事业快速发展,在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拉动旅游经济、促进区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申报,将一批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纳入到国家法定保护体系。

2012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第八批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澄江古生物化石地、新疆天山3处项目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浙江杭州西湖、广西桂林漓江、贵州舞阳河、重庆金佛山、新疆天山天池、甘肃麦积山、江苏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湖南猛洞河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云南元阳观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作为杭州西湖、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新疆天山、丝绸之路、大运河、土司遗址、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世界遗产48项。

现有48项世界遗产中,有30处分布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中,共包含自然遗产10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4项,是30年来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加强保护投入,实施了一大批资源保护项目。

“十二五”时期,中央和地方持续加大风景名胜区保护投入,进一步提升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能力,其中,中央直接投入约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完成景点保护项目1029项,环境整治项目676项,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动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项目1036项,生态治理、环境监测项目410项,有力推进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完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推进行业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一是出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6号)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和监督检查办法》《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和编制要求》,完善了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制度。

二是出台《风景名胜区游览解说系统标准》《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修订和《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制定工作,启动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管理技术要求》《风景名胜区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及行业标准《风景名胜区术语标准》的制定。

(三)严格风景名胜区规划管控和监测监督,推动落实“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方针。

一是加快规划编制审批,完成58处总体规划编制报批、80余处详细规划审批、13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方案核准。

二是强化规划执行,指导各地依据规划开展保护、利用与管理工作,规范建设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三是加强规划实施监管,依托遥感技术手段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实现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状况监测全覆盖,增强主动监管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建设和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

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自2012年起连续4年开展保护管理执法检查,实现了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执法检查全覆盖,严肃查处和曝光一批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强化了依法行政。

(四)积极发挥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旅游服务功能,带动地方精准扶贫和社会经济发展。

据统计,“十二五”时期,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完成车行游览路建设376项、游步道建设421项,完成水、电、通讯等基础工程建设688项,完成游客中心建设399个、解说教育设施建设318项、公共游览设施建设557项。

通过上述措施,改善了风景名胜区游览条件和形象,提高了公共游览服务能力,较好地发挥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游憩双重功能。

五年来,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36亿余人次,约占全国游客总量的2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和公众旅游休闲的主要目的地。

很多地方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增加了就业机会,拉动了相关产业,带动了居民脱贫致富,为调结构、稳增长、扩内需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以39处涉及世界遗产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仅2015年就接待游客1.8亿人次,提供就业岗位9万余个,推动了所在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

风景名胜区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设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07个,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86个。

(五)积极加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公众宣传与国际合作,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住房城乡建设部分别于2012年、2015年发布《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1982—2012)》《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发展公报(1985—2015)》,向社会广泛宣传和展示30年来我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事业的发展成就。

面向社会编制发行大型图册《风景名胜区》,提高公众对风景名胜区性质、价值和作用的认识。

各地普遍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主题宣传,不断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知名度和认知度。

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世界遗产中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机构或组织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专业培训、研究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黄山、五大连池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其良好的保护管理实践,于2014成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向世界展示了风景名胜区的良好管理模式和保护成就。

继续深化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长期战略合作,按照合作谅解备忘录要求,双方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签订了行动计划,建立2对友好公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研讨等方面合作。

双方的合作还纳入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合作框架。

2.1.2二、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既面临众多挑战,又是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理念还有待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还将持续存在。

一些地方对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属性缺乏正确认识,将其作为一般的经济资源和“摇钱树”,重开发、轻保护,热衷于攫取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期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些地方片面强调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门票价格偏高,经营管理不规范,严重影响风景名胜区的公共属性。

一些地方不顾风景名胜资源的脆弱性、珍贵性和特殊性,过度开发,超容量接待游客,导致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受到破坏。

一些地方不严格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忽视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和保护能力建设,管理职能不到位,保护资金不落实,规划编制滞后,管理水平低下。

一些地方不合理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随意侵占穿越风景名胜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遗产价值。

一些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建设、村镇发展的关系没有妥善处理,侵占景区用地、破坏景观风貌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此外,一些风景名胜区过于注重旅游营销,忽视公益科普宣传,导致全社会对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作用缺乏全面客观认识,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对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任务,并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出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三五”时期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风景名胜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与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