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探讨

合集下载

副县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分析会上的讲话

副县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分析会上的讲话

副县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分析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食用菌产业发展分析会,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共同研究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以推动食用菌产业在我县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让我们对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及广大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涵盖了香菇、木耳、平菇、金针菇等多个品类。

同时,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了推广应用,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在销售方面,我们积极拓展市场渠道,不仅在本地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还成功打入了周边城市乃至省外的市场,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

此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如菌棒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产业规模化程度还不够高。

虽然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相对分散,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规模优势。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种植户仍然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缺乏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研发,影响了产业的整体效益。

三是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我们虽然有一些食用菌品牌,但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不够高,市场竞争力有限。

四是市场波动风险较大。

食用菌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价格波动频繁,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同时,要加强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业发展的保障能力。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1、我国食用菌种业缺乏创新。

我国既是食用菌资源大国,又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国。

但是,作为核心技术(产业“芯片”)的菌种,除木耳、玉木耳、银耳等品种外,目前大宗食用菌类品种几乎被国外垄断,如双孢菇菌种市场被美欧企业占据,白色金针菇菌种被日本千曲化成公司垄断。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虽快,但种业科技研发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技术支撑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食用菌菌种以作坊式而非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育繁推相互脱节、品种更新极慢、基础研究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等诸多方面。

2、食用菌市场混乱,阻碍产业良好发展。

菌种对于食用菌而言至关重要,好的菌种蕴含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然而,目前我国菌种市场呈现比较混乱的状态。

①菌种厂设立缺乏合理的规划。

食用菌产业利润丰厚,不少企业纷纷投资设立菌种厂。

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的匮乏,菌种质量低下,食用菌产量低下。

②菌种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菌种培育需要专业的知识,在经过严格的工序之后才能产出合格的菌种。

然而,在当前的育种人员中,有不少未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属于非专业人员,对于育种工作仅仅掌握皮毛。

③市场广告宣传混乱。

广告属于产品经营最重要的环节和范畴,借助媒介进行广告投放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影响力。

然而,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产品宣传效果,不少企业在广告投放时不免夸大其词,违背事实,宣传泛滥,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实现良好发展。

3、我国食用菌生产方式整体上仍然粗放。

目前食用菌生产仍然以传统农法栽培为主,并且普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属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生产技术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工艺和流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4、产品质量稳定性问题限制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食用菌在产品、质量以及包装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质量稳定性上依旧不足,让人担忧。

近年来,因产品质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各企业必须提高警惕,竭力保证食用菌的质量。

食用菌产销形势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销形势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销形势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1、面积、产量、产值、种类我市各种食用菌栽培面积合计168万m2,总产量19715吨,总产值5602万元。

栽培种类有双孢菇、平菇、鸡腿菇、香菇、小平菇、金针菇、木耳、白灵菇和杏孢菇等十余种,其中主栽品种是平菇和双孢菇,约占栽培面积的95%。

2、栽培分布及特点我市食用菌栽培分布十分广泛,全市均有栽培,共3731户。

面积在10~30万m2,产值100~400万元之间。

由于多数为农民自发引种、互相效仿,所以分布格局总的是大分散小集中。

有的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比较连片集中的乡、村。

3、栽培方式我市栽培食用菌之初,是在简易菇房进行夏秋季栽培;通过探索、改进,栽培方式逐渐以冬春季利用日光温室栽培为主。

温室栽培有的是菇菜立体种植,有的是食用菌单种。

4、销售情况我市所产食用菌大部分做为应市蔬菜在区内销售,生产集中且规模较大的除本地销售外,销往兰州、西安、西宁,乌海、上海、广州、深圳、福州、成都等地。

二、我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做法和经验(一)、积极引进,大力推广我市食用菌栽培最早进行过食用菌栽培研究,推广双孢菇、平菇、凤尾菇等的栽培技术,但栽培数量很少,维持时间也不长。

后引进栽培技术和技术人员,种植双孢菇,从此,开始了我市有组织、并且持续栽培食用菌的局面。

安排专人负责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和菌种制作,通过示范户带动、办学习班培训,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二)、政策鼓励,资金支持近几年来,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思想的指导下,对食用菌生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视并大力支持食用菌发展。

为了促进食用菌发展,出台扶持政策:连片建30个以上蘑菇棚的自然村,并且搭好菇架,计划连种3年蘑菇的,每一个棚补助2000元。

对菌种制作和技术指导工作也是给予大力支持,陆续购置高压灭菌锅、菌种瓶、菌种架、无菌接种台等。

对技术人员,带工资承包制作菌种工作,销售菌种的收益归自己。

通过以上措施,食用菌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并且带动周边县的发展,同时给新发展的县市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1xx年7月18日,州政协副主席xx带领州政协环资委部分委员分别到州环保局、州安监局进行调研。

旨在通过调研,了解我州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调研采取座谈的方式进行。

一、我州环保工作的开展及成效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我州环保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重视,宣传到位,促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每年“六五”世界环保日期间,州县(市)政府分管领导都要作重要的电视讲话,号召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全州环保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在学校、厂矿集中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号召学法用法,通过开展群众咨询服务、环保知识讲座、发送环保公益短信息和知识竞赛等,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面逐年得到扩大,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二是抓责任落实,促进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

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将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通过齐抓共管,成效明显,受到省主管部门表彰。

三是抓源头管理,促进环保工作制度落实。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职能部门配合,按照环保准入政策,提高准入门槛,认真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对重点企业采取连续跟踪检查,对铁合金、电石、水泥等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矿山开采企业进行检查,查处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切实做到环保审批“关口前移”,促进了“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四是抓环境执法,促进企业治理污染。

结合每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加大现场检查和执法力度,州县联动,重点整治督办企业185家,采取关闭落后产业、落后工艺企业,从城区、近郊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搬迁企业、恢复耕地和植被等措施保护环境和饮用水。

五是抓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

以兴义、安龙、兴仁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着力整治脏、乱、差,三个城市的环境空间质量连续监测向社会公布。

六是抓生态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构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切实推进“1113”(即:100万亩竹林、100万亩速生林、100万亩草场和30万亩金银花)工程建设。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食用菌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的逐渐认识,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首先,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食用菌产业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产量和销售额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投身于食用菌种植和加工业,食用菌产业链条逐渐完善,食用菌产品也由传统的鲜菇市场向加工和深加工产品转变。

其次,食用菌产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食用菌品种单一,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香菇、平菇和金针菇为主,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其次,食用菌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不够。

食用菌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在品种改良、节能减排和食用菌产品的创新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最后,食用菌产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

由于产业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效益低下。

然后,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也是显著的。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食用菌具有低脂肪、低糖分、低热量的特点,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

其次,食用菌产业在农村致富的带动作用明显。

食用菌产业以小资本、小面积、短周期等特点,适合农村创业者投资兴业。

最后,食用菌产业在加工和深度开发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食用菌虽然是传统的鲜菇市场,但随着人们对便利食品和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食用菌加工和深度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

最后,为了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重视食用菌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加强市场调节和管理,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力。

最后,加强食用菌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互补,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发展食用菌产业

发展食用菌产业
Leabharlann 发展野生菌食品产业第二课时

变废为宝,促进生 态良性循环
食用菌栽培不仅能使废料化害为利,兴菌成业,变废为宝,而且还能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生态农业 系统。食用菌对废料中难降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利用纤维素酶,在其协同作用下, 可顺利地把纤维索分解成葡萄糖,自然地起到降解作用。并能将氮源迅速地转化成蛋白质,碳源转 化为碳水化合物,使有机物进入食物链,加人生物循环系统。这些将对生态农业具有极大的实用经 济价值。我国每年可产1. 145x10t有机物。其中农业下脚料5.25x10*t,工业废物5.0x10't,畜、禽 粪便2.50x10*t。此外,还有废培养料中有9.16x10*t是“ 超级堆肥”,并可作为畜、禽的良好饲
料。若能循环应用,其综合经济效益是很高的,对节能和环保都有重要的意义。

开拓就业门路,增 加社会财富
食用菌生产是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既可以作为一种技术高超的工业 在城市中进行工厂化生产,又可以作为技术普及形式,因陋就简,在农村进行个
体生产,食用菌生产是安排城乡闲散劳动力、多余劳动力的好门路。
此外
食用菌生产投资少,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率高,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国内、
国外市场。食用菌可以高度立体化、工厂化方式进行生产,也适合农村个体或联营进行生 产,“要想富,快种菇”是许多菇农的经验总结,食用菌生产是菇农脱贫致富的途径, 是高效农业的支柱之--。其潜在产量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其他农作物,每年每亩可 产3 600kg直接食用的、高质量的蛋白质。种菇方法简单易学,且周期短、产量高,投 人虽然高,但产出也高(1 : 3~10),每亩收入一般1万~2万元,高至6万~7万元,“-亩 园十亩田,一亩菌十亩园”,是高效农业,也是高效的庭院经济。若进行综合循环利用, 经济效益会更大。目前,高效的园田化栽培(菜菇间作、轮作),农田化栽培( 稻菇轮作套 种),林地化栽培(竹木、桑树、果树中套菇),综合利用(利用桑枝、蚕粪、蚕室种菇), 多次利用(瓶栽-块栽一园栽等),循环利用(种菇还田,一亩废培养料至少可作两亩优质有 机肥),使菜菇、粮菇、林菇双丰收。食用菌业、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业相结合的模式 已先后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已被不少地区列为振兴经济的重要项目。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食用菌是一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蛋白质含量在13~46%,比普通果蔬高3~10倍,氨基酸多达18种,因其营养价值高,生产周期短,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在调整优化结构、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明确食用菌产业在我市的发展定位和方向,采取发放调查表、实地查看、现场交流、座谈研讨等形式,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一)总体形势1.总体形势。

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

2021年总产量4061.6万吨、总产值3466亿元,加工企业4.06万家,主栽品种80余种,商品化生产50多种,规模化栽培30多种,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产量居前6位,占总产量的80%,形成了大宗品种稳步发展、珍稀菇类较快发展、药用菌类异军突起的百菌争艳局面。

食用菌年产量达到200万吨的有河南、福建、山东、黑龙江、河北、吉林、江苏、四川8个省,产能占的68%;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县有500多个,亿元以上的县有100多个,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

形成了河南省西峡县、福建省古田县、黑龙江省东宁县等一批知名产地。

庆元香菇、古田银耳、通江银耳、五营黑木耳、泌阳花菇、姚庄蘑菇等获得地理标志认证,东宁黑木耳和房县黑木耳获得欧盟地理标志认证。

2019年发布的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有15个村镇;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中以食用菌为特色的有7个。

我国食用菌生产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品牌化转变。

适宜于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杏鲍菇、白玉菇等品种摆脱自然环境约束,向大城市周边聚集,产品无需预冷保鲜,可直接供应市场,物流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蘑菇的新鲜度、品质品相更好。

2.我市食用菌产业优势。

一是环境优势。

我市气温凉爽、气候适应,昼夜温差大,生产出的食用菌与南方产地相比具有肉厚、干物质高、品质优、营养价值高的优势,市场认可度高,吸引东南部客商来宁发展食用菌产业。

2024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总结汇报

2024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总结汇报

2024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总结汇报
2024年,食用菌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以下是对2024年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总结汇报:
一、产业规模扩大:
2024年,食用菌产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我国食用菌的年产量达到了 X 万吨,相比去年增长了 X%。

这主要得益于行业不断增加的投资和技术的进步。

二、品种丰富多样:
2024年,新品种的食用菌不断涌现。

在今年推出的新品种中,有X种是经过生物技术改良而成的,具有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种类的选择,提升了食用菌消费市场的活力。

三、产品质量提升:
2024年,食用菌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各个生产企业在加强质量管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

这不仅提高了食用菌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四、绿色生产模式:
2024年,食用菌产业进一步推广了绿色生产模式。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无土栽培等环保生产方式,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国际市场开拓:
2024年,我国食用菌产业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

通过参加国际食品展览会、举办海外推广活动等方式,我国食用菌产品逐渐
打开了更多的出口渠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也继续拓展进口市场,引进更多国外优质食用菌品种。

综上所述,2024年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食用菌产业发言稿范文

食用菌产业发言稿范文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食用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此,我代表食用菌产业界,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发表以下意见:一、明确发展目标,提升产业竞争力我们要紧紧围绕“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的发展目标,加快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使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科技创新是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三、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我们要推动食用菌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完善产业链条。

加强菌种繁育、栽培技术、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要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品牌是产业的灵魂。

我们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度的食用菌品牌。

通过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企业负担,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六、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加强食用菌产业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班、引进高层次人才等途径,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七、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食用菌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之,加快推进我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远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远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研究 成果 很 多并得 以应 用 和普 及 。如 宜 昌森 源食 用 菌 有
12 专 业大 户 不 断增 多 .
2 1 全 县 发展 食 用 菌 的 农 00年
限 责任公 司现 有“ 森源 ” 系列菌种 、森 源 ” 牌 “ 牌香 菇 和“ 金
户 已达 200多户 , 县农 业 总 户 数 的 5 . % , 袋 以 50 占全 45 万 上 的专 业大 户 已达 到 27 户 。 31 13 标 准化 生产 体 系不 断 完善 . 2 1 , 县 被纳 入 全 00年 该
楚森源” 牌香菇食品 3大主导产品就是科技进步的结 晶。 “ 森源” 牌香菇 和“ 金楚森源 ” 牌香菇酱除销往宜 昌、 武汉
等 国 内大 中城 市外 , 出 口到 泰 国 、 还 马来 西 亚 、 度 尼 西 印
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建设 , 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亚、 新加坡等 国家和香港地区。“ 森源” 商标连续两届 被
茵 产 业提 出 5项 措 施 。
关键词 : 食用茵产业 ; 经验 与思考 ; 远安县 中图分类号 ¥ 4 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1 1 0 7— 7 1 2 1 )5—15—0 2 2
为 了努力搞 好烟 草基 础设施 后续 利用 , 习 和借鉴 远 学
式、 层架脱袋化栽培模式 、 香菇脱袋栽培 、 脱袋层架种植模
式等 不断 推出 。
菌业有 限公 司等企业单位 。现将考察 情况 和体 会报告
如下 :
2 远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经验
2 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远安县食用菌产业 的迅猛崛起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
的推广 应用 , 动 了远安县 食用 菌产业 的发展 。 推 23 科技 进步 和普及 是食 用菌产 业发 展 的关键 . 远 安 县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2003年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2003年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2003年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2.27•【字号】楚政通[2003]17号•【施行日期】2003.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2003年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楚政通〔2003〕17号)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人工食用菌产业培育成为我州的重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结合我州实际,提出2003年发展人工食用菌产业的实施意见。

一、立足资源优势,做大食用菌产业食用菌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畅销国际市场,全世界年消费量约1500多万吨,人均消费量约2.5公斤。

在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品种日益丰富,并且正广泛应用于食品及药品加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年产食用菌400万吨。

其中:每年出口食用菌罐头和干品30万吨。

但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且国内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食用菌0.2公斤,仅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8%,食用菌市场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加入WTO,为我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2000年,全国十三家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的生产企业之一的吉邦食品(云南)有限公司在澄江县建成投产,年加工双孢菇罐头10000吨,需配套建设人工栽培双孢菇1600万平方米才能满足原料需要;楚雄州科富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研发的巴西蘑菇、鸡松茸等品种已试种成功,根据现在开拓的市场占有率,每年需种植30万平方米。

我州的立体生态气候资源为人工种植食用菌提供了全年生产条件,且具有成本低和反季生产的竞争优势。

2002年,我州依托吉邦食品(云南)有限公司、楚雄市强新工贸有限公司、楚雄州科富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福建闽侯永洋有限公司和武定春江珍稀菌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率先发展以双孢菇、巴西蘑菇、鸡松茸、鸡腿菇、杏孢菇、茶树菇等为主要品种的食用菌种植达5万平方米,为加快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和对农产品质量的高要求,食用菌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丰富营养的食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某县作为一个农业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具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条件。

为了推动某县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措施1. 拓宽食用菌产业链条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吸引农民和企业加大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投入。

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并通过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附加值。

2. 提升食用菌质量安全加强食用菌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确保食用菌产品合格率。

加强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推广绿色生产模式,严禁使用有害物质,并加强对食用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意识。

3. 建设食用菌品牌结合某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推动品牌建设。

通过品牌推广活动、参加展会和农产品博览会等形式,提升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产品包装设计和标识,形成某县食用菌的独特风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建立食用菌产业协会成立某县食用菌产业协会,集结各方资源力量,共同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该协会将充当信息发布平台和政策咨询机构的角色,定期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供行业内的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

5.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鼓励农业科技企业积极投入食用菌产业的研发和创新。

通过研究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益和品质。

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培养和资金扶持,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三、投资与资金保障1. 某县财政将每年拨付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资金主要用于科研与技术推广、品牌推广、设备购置等方面。

2. 鼓励通过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方式增加投入,建立食用菌产业发展基金,为科技创新和新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

3. 引入合作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与其共同投资食用菌产业,共享资源、优势互补。

实施方案的三个阶段安排:第一阶段: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并加强农民培训,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

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一次新的革命在食用菌产业中酝酿,这是一次关乎生态平衡,关乎人类食品营养健康,关乎脱贫攻坚、农民增收,关乎农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革命。

我国作为全球食用菌生产大国,其产业发展将唤醒巨大的商机和机遇,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全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目标1.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到2025年,通过现代化科学种植技术和设施,使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000万吨,产值达到2000亿元。

3.到2030年,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食用菌种植技术最强,品种最全,质量最佳,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二、产业布局1.高原山区:以香菇、竹荪等高原食用菌为主,高原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平原地区:以蘑菇、金针菇等高产菌种为主,平原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三、产业链建设1.种菌基地建设:发挥我国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全国范围内的食用菌种菌基地,保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2.技术研发与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开展食用菌生理生态、生物技术、加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提升行业技术研发能力,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

四、政策支持1.赋予食用菌专项研发资金:对特色蘑菇研究进一步增加投入,同时提高研发成功的政策奖励。

2.提供地方优惠政策:对食用菌产业给予必要的土地、电力等资源保障。

3.推动行业规范化:为规范食用菌产业发展,出台行业管理规定,推动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五、扶贫攻坚1.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食用菌种植业,使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

2.提高农民种植食用菌的培训力度,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协助农民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

六、生态环境保护在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确保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相协调,相得益彰。

总之,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安全控制、大力发展运营与服务体系,以及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对创新型企业的产业化发展给予支持。

2024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总结汇报

2024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总结汇报

2024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总结汇报一、产业整体发展情况2024年,食用菌产业在我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值超过XX亿元,同比增长XX%。

行业从业人员达到XX万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二、产业政策支持2024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

政策出台主要涉及市场准入、财税支持、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三、品种创新和技术进步2024年,食用菌品种创新和技术进步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新品种的培育和应用不断增加,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同时,技术创新在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优质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2024年,优质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各地在土壤净化、水质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了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

同时,优质食用菌生产基地在生产设施和技术支持方面也有所提升,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五、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2024年,食用菌产业在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各地积极开展产品宣传和推广,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产业通过电商渠道和线下市场的拓展,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2024年,食用菌产业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各地与国外食用菌产业相关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市场对接。

通过参加国际食用菌展览会和论坛等活动,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波动,由于消费者需求变化较快,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其次是质量安全问题,食用菌是一种易腐败的农产品,对质量安全的管理和保障要求较高。

另外,食用菌产业还面临着竞争激烈和品牌建设难度大等问题。

八、下一步发展方向及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培育和应用力度,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

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浅谈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前景●贾崇智食用菌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自然界有大型真菌3800—4000种,其中食用菌约2000种。

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已超过40多种。

食用菌对现代人的诱惑力,不仅仅在于它色香俱佳,老幼皆宜,更重要是它安全、优质、保健、无污染、高营养的天然绿色食品特性,已被国际公认为是绿色食品中的珍宝。

因此,在我市开发食用菌产业有很大潜力。

一、发展机遇良好我国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在国家实施“星火计划”、“扶贫计划”、“菜篮子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都把食用菌列为重点项目。

目前,市委提出“举特色旗,走致富路、建小康市”的总体目标和“一纲九目”的发展思路,给我市食用菌特色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市食用菌产业虽然没有形成规模化,缺乏宏观调控,种类单一,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呈无序状生产。

但是,市委、市政府对食用菌产业高度重视,安排县级分管领导牵头,积极争取食用菌开发项目,建立健全食用菌开发和科研机构,引导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高产、抗杂的优质品种,利用玉米芯、麦秸、稻草、木屑、豆秸等农林作物废弃的下脚料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木耳、香菇、猴头、银耳、金针菇、平菇、天麻、猪苓等食药用菌,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有效调节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真正做到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二、增收效果明显食用菌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投资省、见效快、低消耗、产出大、经济效益好。

我市地处甘肃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海拔在600—3600米,食用菌种类和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较多,适宜各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一、引言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之一。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食用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食用菌产业的调研及分析,全面了解该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食用菌市场概述1.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食用菌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年销售收入已超过数千亿元。

2. 消费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提高,食用菌作为营养丰富、健康无公害的食品,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接受,并成为中高收入群体的必备品。

3. 区域分布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山东、云南、福建、湖南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1. 产业链条食用菌产业涵盖了从菌种繁育、栽培、加工包装到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2. 品种种类食用菌品种丰富多样,包括香菇、金针菇、平菇等常见品种,以及松茸、牛肝菌等高端品种。

3. 生产技术现代化的食用菌生产离不开先进的栽培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控制、环境调控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四、食用菌产业面临的挑战1. 品质安全问题由于食用菌属于快速生长的真菌,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和病虫害的影响,品质安全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市场竞争激烈食用菌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有限,企业利益受到挤压。

3. 包装和物流不完善食用菌易腐烂,包装和物流环节不完善导致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

五、食用菌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 加强品质管理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强菌种繁育和栽培管理,提高食用菌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2. 拓宽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外,食用菌企业应积极开拓电商、线上线下整合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 加强产业合作通过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品种、新工艺,提高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六、结论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食用菌产业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问题。

本文将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困难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食用菌产业的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消费者偏好、季节性需求等,导致市场需求不稳定。

为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而稳定市场需求。

二、品牌和质量认证不足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着品牌和质量认证不足的问题,导致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较低。

应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获得相关的质量认证和标志,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三、技术创新不足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对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用菌产业中的技术创新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和技术,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四、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不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科研力量支持,但目前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不足。

应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体系,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五、供应链管理不完善食用菌产业的供应链管理环节较多,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但目前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损耗。

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市场准入门槛高食用菌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应加强政策支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和良性发展。

七、环境污染问题食用菌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和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优化废弃物和废水处理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市场信息不对称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着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企业难以获取到准确的市场信息。

姚安县产业规划实施方案

姚安县产业规划实施方案

姚安县农业特色产业规划编制说明为抓好姚安县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及时成立姚安县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工作小组。

分别从县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烟草公司抽调精干专业技术人员做好规划工作。

规划组分两个小组于2008年8月13日-8月16日深入全县9个乡镇同乡镇领导共同研究,乡镇认真填报《农业特色产业规划表》,按期完成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工作。

一、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突出实施强农稳县战略,着力建设和谐姚安、文化姚安、活力姚安、平安姚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因地制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创新工作方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围绕培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目标,着力培植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姚安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二、规划目标任务以全县土地详查面积28.8万亩为基础,全县规划农作物种植面积每年23.5万亩。

其中优质烟12万亩(轮作两年,每年6万亩)、优质稻5万亩、蚕桑4万亩、蔬菜5万亩、葡萄6万亩。

全县规划优质核桃面积25万亩、规划食用菌种植面积50万平方米。

三、规划原则(一)因地制宜,择优布局的原则以各乡镇土地详查面积为基础,在认真分析和研究乡镇、村组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配合乡镇认真分析,科学合理布局各个产业,切实处理好粮、烟、桑、葡萄种植争地矛盾,使各个产业布局合理,为优质烟、优质稻、蔬菜、蚕桑、葡萄产业良性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二)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根据各个产业发展的要求,规划发展原则上在确保葡萄种植面积基础上实行集中连片规划优质烟、优质稻、蔬菜、蚕桑种植地块,以利于规范管理,提高种植效益。

(三)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在种植管理上,突出良种良法相配套,栽管并重,以效益为核心,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具体内容通过认真规划,合理布局各个产业,全县规划水稻、烤烟、蚕桑、蔬菜、葡萄种植面积每年23.5万亩,其中: 规划优质烟种植面积12万亩(每年6万亩)、规划优质稻种植面积5万亩、规划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规划蚕桑种植面积4万亩、规划葡萄种植面积6万亩。

姚安县“粮改饲”实施情况与发展对策

姚安县“粮改饲”实施情况与发展对策

姚安县“粮改饲”实施情况与发展对策
苏云顺;王蕾;亐开兴;刘琴;顾茜;伍玮;杨亮宇;和凤平
【期刊名称】《草食家畜》
【年(卷),期】2022()4
【摘要】“粮改饲”试点工作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载体和推手,是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事关种、养、加一体化协调发展。

姚安县作为国家“粮改饲”试点县近四年,圆满完成下达的任务指标,促进了肉牛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粮改饲”政策持续性不确定、种植户对青贮玉米品种及种植技术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品比试验而品种选择难、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配备难。

通过宣传和组织培训,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同时强规划、促创新、求发展、压实责任、落实工作等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抓实规划布局和项目任务下达,完成了姚安县年度“粮改饲”任务,提高了肉牛存栏量,推动了肉牛产业发展;同时推动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人居环境,综合效益显著。

【总页数】5页(P62-66)
【作者】苏云顺;王蕾;亐开兴;刘琴;顾茜;伍玮;杨亮宇;和凤平
【作者单位】姚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楚雄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楚雄师范学院畜牧与动物科技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
【相关文献】
1.现状问题对策——姚安县“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2.利用福建山地“粮改饲”,藏粮于草,发展草食畜牧产业
3.广西粮改饲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4.鹿泉区粮改饲项目实施情况及措施
5.关岭自治县粮改饲实施情况及发展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安县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探讨作者:伍正兵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4期伍正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大都越来越关爱生活、爱护生命。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食用菌产业正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姚安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人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把人工食用菌产业作为高原特色产业来培植。

姚安县的食用菌产业,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得到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成为全县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发展现状(一)种植情况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姚安县人工食用菌产业已由初发展期的单一品种发展成为以香菇、金针菇、平菇、茶树菇、双孢菇、鸡油菌、黑木耳、金耳、白参等为主的十多个品种,由农户零星、分散种植发展成为大户种植和龙头企业带动下的相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的基地生产;工厂化周年生产从无到有,已初具规模;销售由本地市场发展成为以昆明、楚雄、大理、攀枝花等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内市场销售。

2. 农户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效益逐步凸显。

姚安县于2002 年引进双孢菇种植,种植户11 户,种植面积2000 m2,户均种植面积为200 m2。

到2016年,全县种植人工食用菌27.36 万m2,实现农业产值8347 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26 518 万元的6.6%,实现农民收入2552万元。

其中,种植双孢菇1 万m2,产值190 万元(包括菌棒收入10 万元);种植大球盖菇4900 m2,产值19.8 万元;种植茶树菇20.75 万m2(1552.79 万袋),产值6279.73 万元(包括菌棒收入1090.4 万元);种植香菇1 万m2(12万袋),产值104 万元(包括菌棒收入33 万元);种植平菇5800 m2(7 万袋),产值48.5 万元(包括菌棒收入17.5 万元);种植袋装黑木耳1.02 万m2(30.53 万袋),产值696.18 万元(包括菌棒收入85.5 万元);种植金耳2 万m2(16 万袋),产值904 万元(包括菌棒收入256 万元);种植白参4800 m2(8 万袋),产值48 万元。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共有种植大户20 户,种植企业 3 家。

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 种植效益已初步显现,人工食用菌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从事人工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情况从2002 年起,姚安县通过内引外联,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引进外地龙头企业到姚安发展人工食用菌,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到2016 年底,在姚安县从事人工食用菌种植、生产、营销的龙头企业有3 户,分别是姚安县农哈哈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姚安旭光实业有限公司和云南顶兴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姚安农哈哈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于2006 年成立,主要从事人工食用菌生产,该公司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工人技术培训和公司管理。

2006 年,公司种植优质大球盖菇20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拥有的“回颜”牌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公司已育出茶树菇新品种回颜1 号、2 号、3 号;公司研发的用松木屑代替阔叶林木屑种植食用菌的处理技术于2013 年4 月取得发明专利证书; “茶树菇工厂化环境自动控制及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经楚雄州科技局专家委员会评审,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6 年,姚安农哈哈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茶树菇802.29万袋,折合面积11.46 万m2,产量达2459 t,实现产值2950.51 万元。

姚安旭光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 年,公司目前拥有1000 级净化车间1116 m2,35 m3菌柜两个,日产3.38 万袋装袋生产线2 条,5300 m2168间自动化控温、控湿出菇房,已具备日产鲜品茶树菇16 t 的能力,茶树菇已实现工厂化种植。

2016年栽培茶树菇750.5 万袋,折合面积9.29 万m2,产量达1865 t,生产茶树菇菌棒436 万袋,总产值达3329 万元。

形成了集食用菌菌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企业。

云南顶兴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以发展香菇为主。

2014 年底该公司种植香菇50 万袋,发展带动种植8 万袋以上的农户12 户;2016 年种植香菇5 万袋,生产香菇菌棒11 万棒;种植平菇5 万棒,种植白参8 万袋,种植金耳6 万袋,总产量143 t,实现产值269 万元,是一个在人工食用菌种植方面技术较为全面的龙头企业。

二、存在问题(一)人工食用菌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姚安县近几年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也在不断壮大,但还存在常规品种多、种植季节性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与市场的需求多样化不相适应。

(二)产品质量与市场优质化需求不相适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生产过程中分散经营及种植方式不统一,导致食用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出现两极分化格局,低质低价的食用菌产品出现滞销,高档优质的食用菌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者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不能为市场提供优质的食用菌产品,对产业的提质增效和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三)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要有成熟的技术作保障,还要有必要的培训经费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经费。

由于姚安县财政十分困难,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对菇农无专业的技术指导,在推广过程中必要的培训和试验基地建设因缺少资金而无法正常开展,直接导致制种工艺简单、菌种混杂、盲目引种,给种植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现有较大规模的食用菌龙头企业3 家,这些企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广大菇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还存在辐射面不广,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带动能力弱,与菇农之间的利益衔接不够紧密,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现有的龙头企业与菇农仍然停留在一买一卖的较低层面合作关系上,没有形成稳固的、利益共享的关系。

食用菌产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加工、流通环节占有,生产环节的利润相对较薄,有的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使菇农的种植回报率相对偏低,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将损伤菇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五)缺乏实体性专业协会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进入,它的主体地位就显得十分脆弱,在市场中始终处于弱势,对获取市场信息、产品技术相对困难。

实体型专业协会对联结市场和农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姚安县正好缺乏实体性专业协会,食用菌产品依赖一两家龙头企业组织销售,价格波动大,菇农的利益难以保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姚安县人工食用菌产业十分不利。

(六)产业缺乏规模优势姚安县人工食用菌产业虽经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但仍存在种植分散,没能真正形成规模化、基地化、规范化的生产态势。

由于种植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及种植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病虫害防治认识不统一,直接导致产品产量及质量下降,投入产出比例低,比较效益不明显,影响了产业发展。

由于多数生产经营者分散,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强。

一方面菇农在产业链中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难以从流通和加工环节中分享更多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分散种植,龙头企业在对菇农进行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时会增加成本,不利于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产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对策(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全县要把发展人工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作为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建立目标考核奖励机制,并从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对人工食用菌的专项扶持及对完成情况较好的企业和农户进行考核奖励。

县级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在项目资金上向食用菌产业倾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人工食用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小额信贷支持农户发展人工食用菌生产,重点抓好抓出一批示范乡和示范村;要通过政策推动、规划牵动、效益促动、典型带动等办法,调动农民发展人工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

(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姚安县目前龙头企业存在少、小和销售渠道还不够宽的问题,只有在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形成规模的同时,通过强化市场营销力量,最大限度地畅通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半径,才能为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1.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

强化市场营销力量的最直接、最有效办法,是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特别是有规模、有水平、有驾驭市场能力的龙头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龙头企业决定着产业的发展,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水平,决定着整个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有开拓市场能力的商贸企业。

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引进和培育带动力强、幅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努力增强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后劲。

2. 加大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

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发展县内人工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积极推广和采用“农户零风险参与模式”,逐步实现人工食用菌的规模化、周年化和工厂化生产。

努力做好优良菌种繁育及供应、示范基地建设、产品收购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与种植户实行订单种植,给予种植户比较合理的菌种和产品收购价格,指导农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种植,逐步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促进人工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三)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规划,推进规模化发展。

各项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规划要统筹考虑,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人工食用菌发展区域要规划在交通沿线和适宜坡地上,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气候、能源、交通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品种,走规模发展的路子,形成“一乡一品”、名牌带动、各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1. 在前场、左门等山区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资源持续利用为目的,发展香菇、金耳、木耳的袋料栽培。

依靠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保护森林资源和栎类林的持续利用为目的,改革香菇、金耳、木耳等木生食用菌以段木栽培为主的方式,重点发展木屑袋料栽培香菇、金耳、木耳,以利节约木材资源,提高利用率及生物转化效率。

2. 在栋川、光禄等坝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草生菌类。

利用大量农作物秸秆,发展以双孢蘑菇、大球盖菇等国内外市场前景良好的草生菌,进行“菇—粮”间套作,发展“粮(粮食作物)→秆(秸秆)→菌(食用菌)→肥(菌类栽培下脚料)→粮(粮食作物)”农业生产循环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