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中学校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张中学校志编撰委员会成员主任:邵长君

副主任:贾涛陈存志张德胜

成员:姜秀林穆海亭曹学臣周长运姚兴勤

郑重斌刘猛陈瑞柱吴鹏刘祥军

张忆秋

编撰组组长:张忆秋

成员:曹学臣刘猛苏海泓玄安玉姜秀林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学校沿革

第三章学校制度、方针

第四章学校管理

第五章教育教学工作

第六章学校建设

第七章附记

一、学校历任正负校长一览表

二、后记

第一章引言

任城区南张镇中学座落在大运河畔,济宁市区西北5公里,327国道北侧,济梁公路南首,南张镇驻地,学校始建于1969年。

学校最早为高中,学制二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为初中,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任城区南张中学。该校有着较长的历史,由建校初的1个班,6个教职工,发展到现在能容纳24个教学班,1200名在学生,学校服务区内辖53个自然村,总人口51000人。建校初,学校只有两排18间教室,现在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报告厅等建筑7100平方米。有当时的高中发展到现在的全日制寄宿制初中,无论在办学条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日趋完善,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等不断提高,为祖国建设培养、输送人才做出了贡献。真可谓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第二章学校沿革

1969年秋学校开始筹建,校址在南张大王村北。1970年开始招生,为高中教育,在全公社设有联中。

1979年,学校更名为济宁县九中,仍为高中,学制二年。

1984年,全市学校统一校名为济宁市第二十二中,开始招收初中学生,高中教育阶段结束。

1994年,学校更名为任城区南张中心中学,沿用至今。

第三章学校制度和方针

学校建校初,学校体制为高中,学制二年,施行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1984年,全县撤销公社高中,全县设立重点高中,学校改为初中,名为二十二中,学制三年,。完成“普九”工作后,学校实行“六三学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学校施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承担着初中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为高中选送基础知识扎实、智力较好、思想发达、能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合格人才。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实施纲要》、山东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济宁市教育局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意见》等,学校的课程管理走上正轨,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始终以“务实求真、内化发展、树德育人、人和校兴”作为办学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竞争意识,求实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全方位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勤学敬业,求实创新”的校园氛围。现在,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以“博学、诚信、求索、笃行”为校训,以“自主、创新、和谐、发展”为校风,以“爱生、敬业、求真、

奉献”为教风,以“勤奋、善思、合作、奋进”为学风,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着“学校有特色,学生有发展,教师有提高”的办学目标前进,为争创一流名校,把南张中心中学建设成为全区的示范性学校而努力奋斗。

第四章学校管理

1966年开始直到1977年,这十年,系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小组或委员会管理一切工作。各年级随之改为“连”,各教学班则改为“排”,各学习小组改称为“班”。班主任则称为辅导员,在乡下与贫下中农同劳动时,则兼任该生产队副队长,带领学生参加生产队劳动。少先队则改称为“红小兵”。在学校废除了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但仍施行教师、学生考勤制度、值日制度、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劳动制度、财务制度和评比制度,同时施行教师定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二年,学校恢复了正规,重新施行学校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教导主任负责教学工作,少先队、文娱、体育、卫生、劳动、财会均由专人兼职负责,施行考勤考核制度,值日制度、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升留级制度、财务制度、评比制度、奖惩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984年,学校改为济宁市郊区南张乡中心中学。与此

同时,郊区政府、乡政府成立教育委员会和教委办公室。中心中学在镇教办的领导下,全面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自成立以来,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规范,到2007年被评为区及规范化学校,学校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了多种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学校和教师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了学校行政管理,逐步健全“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管理,依法治校。学校班子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树立了五个意识,即:政策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重大事情须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设立校务公开栏,接受群众监督,公开的范围包括学校出台的各种方案举措及量化评比结果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办公制度、会议制度、安全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聘任制度、奖惩制度、安全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制订,必须有教职工代表参与起草,交职代会讨论通过。严格按照“一费制”收费标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不向学生乱收费,不要求学生定资料。全体教师实行分级聘任制,签定了岗位目标责任书,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感、使命感,启动了内部活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学校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

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成绩逐年提高。

第五章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成立之初,正值“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大搞串连,搞大批判斗争,甚至校长、老师也停职被揪斗,到处张贴大字报,经常有集中教师斗教师,学生斗教师的场面,甚至把教师押上街上进行游斗,戴高纸帽、涂黑手、污辱教师、殴打教师的局场面经常出现,致使教师无法上课。当时提出:批斗大会、生产基地就是最好的课堂,甚至把课本丢掉,学生只学些瓢、盆、锅、碗、筷等常用字,教师几乎不用上课,学生也几乎不用学习,天天讲斗争,时时讲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年年上班,到时毕业。因此,在这几年中断送了不少人才。

1978年,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重新施行“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学生,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大抓教学质量,教师不但用启发式进行教学,而且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素质也不断提高。

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大胆进行教育教学革新,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管大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加强。现在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