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
小学学生科学教学论文4篇
小学学生科学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个关于磁铁的单元,其中第3课讲的是“磁铁的两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为此,教材安排了“研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大”的实验活动,通过在条形磁铁上取五个不同部位分别悬挂回形针,记录每个部位所能吸住回形针的最多个数,从而比较出磁铁上什么部位磁力最强,进而认识磁极这一概念。
然而,这种实验方法是存在问题的:第一,仅仅通过检测条形磁铁上五个部位的磁力大小就贸然得出磁铁上什么部位磁力最强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在学生还没有掌握磁铁磁性特点时,只有不间断地检测磁铁每一个部位的磁力大小,才能真正得出磁铁上什么部位磁力最强的结论。
第二,学生在条形磁铁上悬挂回形针时,条形磁铁靠中间部位的回形针容易被磁铁两极吸引,不能很好地稳定悬挂在检测部位,实验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操作。
第三,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小心地逐个增加回形针,耗时较长,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失败的概率较高,效率低下。
为了克服现有教材中实验方法的不严谨、操作难度大、耗时低效等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简易磁力计方案,用简易磁力计对条形磁铁各部位的磁力进行全面、快捷的检测,使“磁铁什么地方磁力大”的问题得到严谨、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解决。
那么,这个简易磁力计运用的是什么原理?怎样制作呢?下面,我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我们在平时很容易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把一个指南针放置在桌面上,指南针会慢慢静止下来,指针指向南北方向,不管怎么放置,指南针总是指南北方向不变,这是指南针的特点。
但当我们拿出一块磁铁去靠近这个指南针时,会发现这个指针发生了偏转,而且磁铁离得越近,指针偏转得越厉害。
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指南针指南北的特性,使指针发生了偏转呢?那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地球磁场以外其他磁场的干扰,也就是靠近它的那块磁铁的磁场的干扰。
又是什么原因使指针的偏转幅度不同呢?那是因为指南针受到磁场干扰的强度不同,磁铁离得越近,指南针受到磁场的影响越强,指针偏转角就度越大。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相关推荐小学生科学小论文(通用26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科学小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篇1今天,我去钓龙虾,我带着钓竿和钓饵(猪肉)去一条混浊的沟里钓。
没一会儿,我就钓到了10只龙虾,正当我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准备红烧时,发现小龙虾的壳上沾满了污泥,一开始我以为沟里的小龙虾脏一些,少一些,于是我又到一个清澈的塘里去钓龙虾。
结果一只也没钓到,于是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小龙虾喜欢在混浊的水里生活。
既然猜测了,我就要想尽办法来证明这一点。
我立马行动起来,我找来两只桶,一只桶装浑浊的水,一只装纯净水,并在桶里各放了5只龙虾,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浑浊的水里的龙虾仍然生龙活虎,而在清水里的小龙虾已奄奄一息,这证明了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仍然把一只桶里装浑浊的水,一只桶里装清水,各放进5只龙虾,但这次实验我并不求小龙虾喜欢浑浊的水还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龙虾吃什么,我不去管浑浊的水里的小龙虾,我天天喂食给清水里的小龙虾,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过了5天后,浑水里的小龙虾和清水里的小龙虾一样生龙活虎,这个实验证明了小龙虾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现在我终于知道小龙虾为什么喜欢浑水了,因为水里有极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这又是小龙虾的最爱,所以小龙虾就喜欢浑水了。
经过这次实验,我心里十分高兴,因为我又知道了一个科学知识,希望大家也常做这类科学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多了解科学知识,增长见识。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篇2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少儿频道的节目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
主持人竟然让一个熟鸡蛋钻进了酒瓶里。
小朋友,你相信吗?是不是主持人用的是奇特的材料或者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不然鸡蛋怎么会穿过比它的身体更细小的瓶口呢?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召集了几个小伙伴,打算按照主持人的做法试试看。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精选3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精选3篇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精选3篇【论文摘要】__主要研究“水压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提出“水压与水位的高度、水量多少是否有关”等问题,然后经过实验、调查和研究,得出“水压与水位的高低、水量的多少存在相关性”的结论,并且通过总结生活中的现象,查找和分析资料,拓展了解到“水压的定义”、“水压的计算公式”以及“水压相关的其他因素”。
__通过对水压的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知识,从而激发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正文】一、问题提出寒假里,我发现家里的自来水水流很小。
水流为什么会比平时小呢?我琢磨了半天,还是不知道原因,决定去请教爸爸,爸爸说这些现象都与水压有关。
他还告诉我,我有一次在海南三亚潜水,潜到水底耳朵很痛,潜完回到岸边,感觉特别累,这些也都与水压有关。
我很好奇,水压到底是什么呢?它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决定探究一下这其中的奥妙。
二、设计实验(1)研究水压与水位高低关系的实验:研究的问题:水压与水位高低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水压可能与水位高低有关系。
实验材料:一个纸杯、水、胶带纸、尺子、钉子和盘子不变量:杯子大小和水位高度变量:孔口的高度设计实验:用一个纸杯,分别用钉子在离杯底2厘米、4厘米和6厘米的地方打个小孔。
然后用胶带纸把三个小孔封住,将纸杯灌满水,再将盘子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然后将胶带纸撕开,观察水的喷射情况并记录。
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是离杯子底部2厘米流出的水喷射得最多最远,其次是离底部4厘米的水,喷得最少最近的是离底部6厘米喷出的水。
实验记录表1得出结论:水位不同,水的压力不同。
孔口越低,压力就越大;孔口越高,压力就越小。
所以离杯底2厘米的小孔射的最多最远,离杯底6厘米的小孔射得最少最近。
(2)研究水压与水量多少相关的实验:研究的问题:水压与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水压可能与水量多少有关。
实验材料:两个纸杯、水、胶带纸、尺子、钉子、盘子不变量:杯子的大小和孔口的高度变量:水量多少设计实验:用两个纸杯,分别用钉子在离杯底4厘米的地方打个小孔。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5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
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
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
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
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
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
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
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
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
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菁选(通用6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菁选(通用6篇)小学科学小论文篇一科学,是一个既新奇又深奥的的知识;科学是一个可以创造辉煌的事物。
读完这本书,书中的科学知识非常吸引我的眼球,还有一些科学小制作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最让我值得称赞的是他们发现探索科学的精神。
他们每个人对事物都能进行仔细地观察,从而发现科学的奥秘。
我也有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一天,我在家门口看见一团黑黑的东西和一个绿绿的、长长的东西,我手忙脚乱地跑回家里拿放大镜,我一看,傻了眼,原来,一只毛毛虫在向一群蚂蚁打架呢!我想:蚂蚁这么小,能斗赢它吗?过了一会儿,几只硕大的蚂蚁爬到了它的身上,一口咬住了它,它尽管奋力挣扎,但还是被蚂蚁咬死了。
因为蚂蚁齐心协力,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蚂蚁怎么召唤同伴?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仔细观察蚂蚁的全身。
发现它头上有一对小黑点,我想:这个是什么?我经过上网查看,才知道这对小黑点是蚂蚁的触角,它可以用来传递信息,蚂蚁就是这样传递信息的。
一次,我发现我家的狗在地上吐着舌头,我以为它饿了,便拿了一块肉骨头来喂它,可是我无论怎么催它,它就是不吃。
我想:既然不吃那它要干什么?我带着这个疑问,打开电脑一查,原来它吐出舌头是为了排汗。
科学给予了我不少乐趣,让我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从今以后,我要更加认真学习,更加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积累自己的科学知识,创造自己的科学制作。
小学科学小论文篇二今天,我爸爸带我去我叔叔家玩。
我特别高兴,因为每次我去我叔叔家,我都能玩我表弟的许多新玩具。
我的表弟比我大几岁。
他总能带来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让我们大开眼界。
当我到达我叔叔家时,我表弟不在那里。
我等了很久他才回来。
他一看到我,就神秘地对我说:“给你看一个魔术。
”表哥把我拉到厨房,拿出一瓶可乐,拧开盖子,把它放在水槽里。
然后他从口袋里拿出我们通常吃的薄荷糖,拿出一颗放在瓶口上。
他对我说,“站开点,小心喷到你身上。
”我心想:一瓶可乐有什么可怕的,但我还是向外走了。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通用3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通用3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一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
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为此,我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
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
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
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三、丰富资源,深化探究《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总结范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20篇
[总结范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20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一、采取各类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目前绝绝大多数小学课堂都开设的科学教学科目,并且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但是相对语文、数学等主科来说,仍属于边缘学科,而且校园以及社会并未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这也在某一程度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课前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关教学热情,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仍旧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
在这个大环境下,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热情,而科学研究却证明当人在处于竞争环境中,人们通常会渴望更好的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动力也会更加的强烈。
所以,本地的小学教学主管部门能够透过定期举报校园科学教学竞赛或是区域间的科学竞赛活动,让更多的教师能够直接参与进来,透过这样的竞争能够在某方面激励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在课堂上认真授课,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并且批阅,最终教师也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用心思考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
为了更好地完成科学竞赛活动,教师也需要阐明相关的教学方针和策略并且透过实践教学,让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并且有所学习,这样帮忙更多的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务必要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
所以教师也要带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来进行科学探索,使得学生树立起相应的科学观。
例如在学习“温度的测量”时,教师就能够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怎样认识实验用具,怎样操作实验用具,并且如何进行有效地实验数据记录等。
在教师演示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每一个步骤所选用的道具,以及操作的动作是怎样的。
当学生自己亲自进行演示时,必须会与教师的操作步骤和动作存在偏差,比如把温度计放到烧杯中时温度计的置放方式和置放位置都需要持续一个标准的状态,而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忽视这些细节,导致实验的结果也会和教师的结果有着必须的出入。
科学小论文怎么写(锦集15篇)
科学小论文怎么写〔锦集15篇〕篇1:科学小论文泰顺县育才小学三〔2〕班赖志款指导师:张一平一、提出问题这一学期最开场的时候,我们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了绿豆、蚕豆、花生、黄豆、玉米、凤仙花、向日葵等好几种植物的种子。
后来,我们还将每种植物的种子各捡出一粒,把它们浸泡在水中,进展观察和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班很多同学发现绿豆的种子很快就发芽了,而像蚕豆种子过了一天了,还没有发芽,这是为什么呢,绿豆种子怎么那么快就发芽了呢?而且,同样是绿豆种子,也有的发芽快,有的发芽慢,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我就跟同学讨论,然后在张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
二、研究问题为什么绿豆发芽有快有慢?三、猜测张教师问我:“都是绿豆种子,为什么有的发芽快有的发芽慢呢?你觉得这可能与什么有关?”我一边考虑一边记录,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猜测。
1.可能与种子的大小有关;2.可能与种皮的厚薄有关;3.可能与种皮的软硬有关;4.可能与种脐的大小有关;5.可能与教室的温度有关;6.可能与潮湿或枯燥有关;7.可能与水量有关;8.可能与空气有关;9.可能与种皮的颜色有关;10.可能与做实验的杯子大小有关;11.可能与绿豆的生长过程有关;12.可能与绿豆的硬度有关;13.可能与绿豆的轻重有关;14.可能与绿豆的新老有关;15.可能与装绿豆的盒子有关。
有了自己的猜测,张教师建议我选择其中一两个做实验,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准备了几个小盖子,拿出学具袋中所有的绿豆来做实验,后来绿豆不够了,还找张教师借了几颗绿豆做实验。
四、实验情况1.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一:准备一大一小两颗绿豆和两只同样大的小盖子。
把这两颗绿豆分别放入两个盖子中,滴同样多的水,把他们放在温暖的地方。
实验结果:第二天早上我就发现,大绿豆已经发芽了,它长出白白的长约1毫米的“芽”,而小绿豆还没有发芽,只是变大了一点。
〔2〕实验设计二:拿两个同样大的小盖子,分别放入一颗大小几乎一样的绿豆,一个盖子里多滴些水,另一个少滴,把他们放在同一个地方,过几个小时再来观察绿豆的变化情况。
科学小论文范文-10则(小学)
科学小论文范文-10则(小学)科学小论文范文 10则(小学)1静电的原理人可以在灯光的照耀下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小纸屑又能不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在塑料板上跳起舞来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首先我们准备一些小纸屑和一根塑料棒把小纸屑放在桌子上再把塑料棒在身上来回摩擦多次然后马上用摩擦过的塑料棒去吸小纸屑.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小纸屑穿着美丽的衣裳开始翩翩起舞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静电产生了作用静电是怎么来的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A 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这就是所谓摩擦起电了. 日常生活中干燥和多风的秋天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有些还对人体造成危害. 了解了静电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想方设法避免它对人们的伤害还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造机器设备来服务人们.2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
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
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
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
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
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5篇)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5篇)学校科学教育论文(5篇)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但是,我们也发觉“校本教育科研”领域中的“浮躁”、“跟从”、“虚空”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明显。
或许是由于受社会其它因素的影响吧,中学校教科研自身的价值及广阔老师教科研活动的价值趋向方面都消失了明显的“偏差”。
因而学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严厉与“安静”,表现出科研缺少针对性、制造性、操作性和广泛的群众参加性,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进展。
中学校校本教育科讨论竟该如何定位?如何使学校校本教育科研更趋“实在、管用、有效”,使之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进展发挥应有的、正确的引领和促进功效?这必需引起广阔实践工的正视和反思,也需要我们缜密思索并仔细解决。
一、在启动和组织“校本教育科研”的动机上,必需淡化“功利”学校启动和组织教育科研必需先端正并明确目的。
中学校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学校教育进展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代表性的三个特征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也就是说中学校的课题讨论必需从身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来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找“题”,从胜利的教育教学阅历中命“题”,从老师自身课堂实践的冲突冲突中定“题”。
只有这样,老师在科研实践中才能渐进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学艺术。
这才会使中学校教科研布满生气与活力,并在符合“科学性”与“方法论”的前提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日趋深厚。
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处于一个的确需要实践工讨论的阶段。
有好多实践性的问题应当说大家都了解,但却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
比如择校问题,同学早熟“交友”、盲目追随偶像、考试,还有同学进展性评价方面的问题等。
但中学校校又不同于特地的教科研部门,广阔老师更不同于专业教科研工作,不行能也不应当要求走专业化讨论的路子。
但是老师却有自己的“别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独具优势——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学校生活,富有共性的成百上千同学,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绚丽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风景,还有那年复一年常见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活动,以及由此积淀并内化的丰富而厚实的阅历体会和感受体验。
小学科学小论文400字(通用10篇)
小学科学小论文400字(通用10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小论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学小论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
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
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
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
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
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
本论文将探讨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
首先,探索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探索性实验案例,在课堂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研究积极性。
最后,本论文将提出一些教师在实施探索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对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本论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首先,通过开展实践性的小组活动和项目研究,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相关的科学实践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对科学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最后,本论文将提出一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篇: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策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
本论文将探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
首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合作研究和问题解决研究模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态度和创新能力。
最后,本论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虚拟实验室,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以上为《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的提纲,供参考。
小学生科技研究论文模板(10篇)
小学生科技研究论文模板(10篇)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
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其中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
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
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
”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
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
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
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
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
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
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
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
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
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
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
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目前,国内设有“冶金史”硕士点的高校有两所:北京科技大学与郑州大学;设有博士点的只有北京科技大学(以2023年全国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准)。
当然,从事冶金史研究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还有许多,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博物馆等以及著名的冶金史专家华觉明先生等等。
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史研究起步较早,它是目前国内从事冶金史研究的最早机构与权威机构之一,现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前身为原北京钢铁学院的冶金史组,它成立于1974年,1982年更名为冶金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先生担任顾问。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22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22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22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1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丰富的、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出现在老师眼前。
面对生成,该怎么办?笔者以为,“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以生成为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把师生的互动引向深入,让课堂上不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一、面对生成:准备好了吗面对生成,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合适的反应,长不过几分钟,短不足十几秒。
仔细审视现实的科学课堂,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教师面对课堂生成的情况,或手足无措,或茫然不知。
案例1:《空气中有什么》一课教学片断。
师出示两支蜡烛,点燃,再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玻璃瓶,问:如果在这两支蜡烛上分别罩上这样两个玻璃瓶,请大家猜一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玻璃瓶中的蜡烛会熄灭,小瓶中的蜡烛先熄灭,大瓶中的蜡烛后熄灭。
因为小瓶中的空气少,大瓶中的空气多。
师:到底会是怎样呢?让我们看实验吧!(教师做演示实验)师:实验结果很清楚,罩上小瓶子的那根蜡烛先熄灭,罩上大瓶子的那根蜡烛后熄灭。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生1:小瓶内空气少,所以先烧完,大瓶内空气多,所以后烧完。
生2:燃烧需要氧气,小瓶内氧气少,所以蜡烛先熄灭,大瓶内氧气多,所以蜡烛熄灭得晚一些。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都认为燃烧需要空气。
那么瓶中的空气是不是全部被烧掉了呢?瓶中到底还有没有空气呢?接下来,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个问题。
案例1 中,生1 和生2 两位同学的发言是有差异的,这反映了两位同学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水平。
小学生科学论文(精选14篇)
小学生科学论文(精选14篇)人体奥秘。
——探究人闭着眼睛走路为什么会转圈。
这一天早晨,我和伙伴们在公园玩闭着眼睛抓人的游戏,伙伴在抓人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伙伴走的路是圆形的,我十分不解,为什么人闭着眼睛走路时会转圈,于是,我和伙伴们开始了实验。
首先,我们选一个空旷的地方,我们再把一位比较高的伙伴的眼睛蒙住,尽量让他走直线,果然,他走的路是圆形的。
我们又让一位比较矮的伙伴的眼睛也蒙住,用同样的方法实验,他走的.路也是圆形的。
现在,我们不把眼睛蒙住,也尽量让他走直线,可现在他走出的路并不是圆形的。
我们猜测人闭着眼睛走路会转圈可能是因为,人睁开眼睛时有判断能力,所以人走出的路并不是圆形的。
可是猜测并不代表是对的,于是我们上网收集了一些资料。
后来我们知道了,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如果没有目标,任何生物的本能运动都是圆周。
为什么呢?因为生物的身体结构有细微的差别,人的两条腿的长短和力量有差别,这样迈出的步的距离会有差别,比如左腿迈的步子距离长,右腿迈的距离短,积累走下来,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圆圈,其他生物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为什么生物能保持直线运动呢,比如人为什么走出的是直线呢。
因为我们用眼睛在不断的修正方向,也就是我们大脑在做定位和修正。
不断的修正我们的差距,所以就走成了直线。
知道了原因可我还想试试是不是所有生物都是圆周运动呢?我又做了个实验。
首先,我们选同样的地方,拿一只小鸭,用布条把它的眼睛蒙住,然后让它走路,仔细观察,鸭子走的路也是圆形的,可以证实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
这次的科学实验让我们懂得了知识,也还让我们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鬼打墙现象、去坟场等,科学真的很奇妙。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的通知后来我想用实验来解开他。
我从家里的玉米仓中取出玉米,在仓底下发现了一个老鼠洞。
我想捉两只老鼠来做实验,先用筛子盖住前洞,然后提来一桶水,从后洞往里灌,果然,捉住了几只老鼠。
说也真巧,其中正有一公一母。
2023最新-小学生科学小论文优秀7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优秀7篇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对于小学生提高科技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篇一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神采飞扬地去上作文课!我刚走进教室,看见老师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塑料杯和一张小纸片,还有一壶黄色的水。
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要做什么呢?我心想:别想了,等老师一会儿来了就水落石出了!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脚步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老师终于来了!就在这时,上课了,老师说:“我们今天来做实验!”同学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老师首先把玻璃杯拿起来再把壶里的水倒进玻璃杯里,水渐渐升高,不一会儿就满了!然后,老师把纸片小心翼翼地放在玻璃杯上。
最后,老师按住纸片,一百八十度的旋转,最惊讶的时候来临了,老师把托着纸片的手松开了,纸片竟然还没有掉下去!我惊讶地张大了嘴,都可以装下一个鸡蛋了!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空气的作用。
通过这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小看科学,科学对社会、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篇二两个男生使出全身力量,却怎么也拉不开两本合在一起的书……这是发生作文课堂上的一件事。
今天,老师在课上举着两本书,皱着眉头对大家说:“我有两本普通的书,却怎么也拉不天,谁能帮我拉一下?”台下,同学们跃跃欲试,边举手边议论,怎么会拉不开呢?老师微微一笑,重新把手举起来。
突然,一个男生举起手,跑上了台,另一个男生也举手跟上了台。
一声令下,他们各自使出吃奶的力气,连拉带拽,小脸涨得通红,牙咬处紧紧的。
我紧张地看着,等待着……可是,当矮个的男生被高个的男生拖到墙边时,那夹在一起的两本书却固若金汤,纹丝未动。
那个同学像斗败的公难似的下了台,完全没了刚才的势气。
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真奇怪,怎么拉不开?”我也忍不住和刘源一起上了台,我用手紧紧拉住一本书,那边,刘源早已开始拉了。
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使劲想拉天那两本“固若金汤”的书,“呀……”我紧咬牙关,发出微微的叫声,“不!”刘源一松手,我身体急速向后仰,“呯!”我总算安然无恙,看看那两本书,我又气又恼,灰头土脸又无可奈何地回到座位上。
科学小论文范文-10则(小学)
科学小论文范文-10则(小学)1静电的原理人可以在灯光的照耀下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小纸屑又能不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在塑料板上跳起舞来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首先我们准备一些小纸屑和一根塑料棒把小纸屑放在桌子上再把塑料棒在身上来回摩擦多次然后马上用摩擦过的塑料棒去吸小纸屑.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小纸屑穿着美丽的衣裳开始翩翩起舞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静电产生了作用静电是怎么来的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A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这就是所谓摩擦起电了.日常生活中干燥和多风的秋天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有些还对人体造成危害.了解了静电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想方设法避免它对人们的伤害还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造机器设备来服务人们.2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
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
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
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
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
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
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
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论文[五篇范文]
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论文[五篇范文]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论文范文范文一:色彩变化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加入酸、碱和中性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探究物质的酸碱性质对其颜色的影响。
实验材料- 红、蓝、黄三种颜色的食用色素- 酸性溶液(例如柠檬汁)- 碱性溶液(例如苏打水)- 中性溶液(例如白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红、蓝、黄三种颜色的食用色素。
2. 向第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溶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3. 向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碱性溶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4. 向第三个试管中加入几滴中性溶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红色食用色素:加入酸性溶液后颜色变为橙色,加入碱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紫色,加入中性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
- 蓝色食用色素:加入酸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红色,加入碱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绿色,加入中性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
- 黄色食用色素:加入酸性溶液后颜色变为橙色,加入碱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绿色,加入中性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的颜色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会发生变化。
红色食用色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酸性颜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碱性颜色。
蓝色和黄色食用色素也有类似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酸碱性质会影响其颜色表现。
范文二:浮力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并了解浮力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 一个大水盆- 水- 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小球、长方体、圆柱体等)实验步骤1. 在大水盆中注满水,使水的深度足够让物体漂浮。
2. 将不同形状的物体一个一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力情况。
3. 记录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情况。
实验结果- 小球:小球在水中会漂浮起来,表现出浮力。
- 长方体:长方体在水中会沉入水底,没有浮力。
- 圆柱体:圆柱体在水中会部分浸没,表现出一定的浮力。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物体的形状对浮力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论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质疑撬出智慧,探究引发创新?
学贵疑,疑则进。
但质疑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人们在相同的东西里边找到不同,在没有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
同时在质疑中要想办法撬出学生的科技智慧。
所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可贵。
因为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技巧,而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则必须突破旧的东西,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从而,在不断地探究中引发创新的能力。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义地是问号”。
科学知识的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来源于建立在原有创造基础上的创新。
作为小学阶段向学生较为系统的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肩负者,必须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
新课改呼唤创新,课堂教学趋势创新,我们更应该启动所有的智慧,把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
旧式的自然课堂教学,以单纯传授科学知识为目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重死记结论、轻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科学知识,创新进入课堂,要求我们加大自然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适应于时代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的需要,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课堂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过去教师的科学课堂教学单边性、模式性活动较多,多边性、主动性较少,课堂活动总是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气氛沉闷、封闭、机械,随着新课程的呼唤,课堂不再教师主宰着学生的活动,而是创设兴趣的实验活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共同培养探究能力。
在平时,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主动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增强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领悟了学习科学的乐趣,能尽情地探究,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求知识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对科学的奥妙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情绪,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观察,积极探究和应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科学课里,我重视创设兴趣的实验观察,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渠道,又由于很多科学现象抽象、硬化、复杂多变,学生难以想象、理解,也不懂得怎样观察,更别谈探究了,因而在学生兴趣的实验观察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学会实验观察,更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科学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从而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
动”。
例如我在教学《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时,一开始我让全班同学猜个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
这种物质,是什么呢”这时学生一听是猜谜语,兴趣盎然,议论纷纷。
我又引导:说到这个空气,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疑虑这是学生各抒己见。
我继而引导学生“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到底怎样”这是我让全班学生做一个在平静时与跑步后每个人呼吸次数有什么不同的实验,而且作好记录,并提出不同情况下呼吸次数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出空气对我们很重要,没有空气我们就不能活下去。
这堂科学课使我深深感悟到让学生在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中探究知识,是多么重要呀!这堂师生融洽、师生互动的《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课,学生不仅在兴趣中谈、想、忆、探,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能动性,更挖掘了学生对科学的思维及探究潜力,。
同时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相结合能力得到很大发展和改造,在科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兴趣中乐于学习,乐于探求,充分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励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用“探究科学秘密”的金钥匙去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这样就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地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妙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
质疑问题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学生多问向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寻访小动物》一课,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列问题。
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质疑,如对《大树的观察》中,学生会说为什么树皮会裂开来,树里有什么东西,怎样来形容树的形状呢等许多问题。
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
三、创设有昨于创新思维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爱护他们,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
得到创新后愉快情感的体验。
1、倡导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作风创设情感交融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给学生参与表达创新的机会,不要把个人意见强加学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创新的兴趣,要给每个学生评价的权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无错原则”。
对学生落后的学生的发言以表扬和纠正为主,不要简单批评。
学习成绩不良学生发言时,不一定一次就能回答上来,教师要有耐心,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让他们想一想,给他们答对的机会或让成绩好的同学进行帮助,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教师禁止用“傻、笨、差”等挫伤学生自
尊心的语言。
多用信任,鼓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班级中创设同学平等互助的氛围,使他的潜能得到发挥。
让他们学会思考,尝试创新。
2、注重课堂师生的交往。
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在交往中提倡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
在科学课上,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有的可能教师自己都没有想到,或是自己也从未看到过,从这种角度来说,教师也是一个初学者,与学生是完全一样的。
再说,在科学世界中,无处不有,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所以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
四、参与过程、学会探索。
学生的科学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吸收过程,即使是学习的科学知识是前人的思维结果,学生也必须经过自己的思维,正如着名的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学习科学彻底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因此,显性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中是否具有创造性。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观察我们的身体》时,观察身体内部是本课一个难点。
因为在前面的学习活动中都是从外部观察,是比较直接的观察;而身体的内部是不能用眼睛直接看见
的,只能靠间接的感知。
这是学生第一次观察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
为了突破难点,首先用一个解暗箱的游戏引入。
我准备了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
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
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又被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有的说,用耳朵可以鼓起的肌肉;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还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索。
在科学课教学探究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智慧、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教师不要一味地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以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换一种全新的思维,来指导教学实践,去大胆地挖掘、探究。
把课堂作为论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潜能,竭尽全力为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人才而努力,勇敢地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局面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