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过滤常数 -P=0.2MPa

合集下载

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

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

式③可改写为
d������
������
d������ = 2(������ + ������������)

2∆������ ������ = ������������������
○4a

2∆������ 1−S ������ = ������0 ������������
○4b
○4b 式④中的 K,qe 都称为过滤常数。
装配过滤器 实验用的过滤器依装配顺序由支撑底座、底板、滤布、板框、预分布板和盖板组成。 (1)滤布在放至底板之前要先用水浸湿。 (2)将过滤器各部件按顺序装好后,用螺丝将上盖拧紧,应注意要按对角顺序紧固螺丝。 过滤实验操作 (1)记录滤液桶初始重量,若实验开始前滤液桶存液过多,应先排放掉一部分。 (2)开启供料阀向过滤器送料。与此同时,打开过滤器盖板上方的排气阀, 排除滤框 内空气后再将其关闭。 (3)利用供料阀调节过滤压力,对于本实验物系,过滤操作压力在 0.02〜0.08MPa 为宜。 (4)注意实验初始阶段并非恒压操作,而是接近恒速操作。因此,可采用 2 只秒表交 替记时,当确定并记录下恒压开始时间 τ1 和相应的滤液量 V1(q1)后, 随即记录恒压操作 下一系列的∆τ 和 V。建议当滤液桶中出现第一滴滤液时,即开始记时。 (5)当滤液量很少,确定滤饼已充满滤框后,可结束实验。
在低雷诺数下,过滤速率可用康采尼(Kozeny)公式表示
d������ 1
������2
������
������ = d������ = ������′ (1 − ε)2������2 = ������������

式②中 ������′ — 与滤饼孔隙率、颗粒形状、排列方式等有关的常数,当������������′ < 2 时,������′ = 5;

化工原理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化工原理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设备编号:2#
化工原理实验1: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过滤面积:A=0.00423m2 系统存液量:V, =183.8ml
△P1=0.02MPa θ 0:00:00 0:03:21 0:07:05 0:11:03 0:15:20 0:19:58 0:24:47 0:29:58 0:35:22 △θ (s) △θ /△q θ 0 201 224 238 257 278 289 311 324 8502.18 9475.06 10067.26 10870.94 11759.23 12224.53 13155.11 13705.00 0:00:00 0:01:19 0:02:48 0:04:23 0:06:07 0:07:57 0:09:52 0:11:57 0:14:11 △P2=0.04MPa △θ (s) △θ /△q θ 0 79 89 95 104 110 115 125 134 3341.65 3764.65 4018.44 4399.14 4652.93 4864.43 5287.42 5668.12
滤液量/ml qn/(m3/m2) q平均(m3/m2) Δ q(m3/m2)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
0.000000 0.023641 0.047281 0.070922 0.094563 0.118203 0.141844 0.165485 0.189125
其中q =V /A=183.8/0.00423=0.0435 计算实例:以△P1=0.02MPa数据为例: ①当滤液量达到100ml时,V=0ml,△V=0ml,q1=0,△q=△V/A=0 q平均=(0+0.023641)/2=0.011820 当滤液增加到200ml时,V=100ml,q2=V/A=100/0.00423=0.023641,△q=△V/A=0.023641,q平均=(0.023641+0.047281)/2=0.035461 当滤液增加到300ml时,V=200ml,q3=V/A=200/0.00423=0.047281,△q=△V/A=0.023641,q平均=(0.047281+0.070922)/2=0.059102 ②当滤液量从100ml增加到200ml,用时201s,△θ /△q=201/0.023641=8502.18

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 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 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原理; (3) 测定过滤常数K 、qe 、θ; (4) 了解过滤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如图一所示,滤浆槽内配有一定浓度的轻质碳酸钙悬浮液(浓度在2-4%左右),用电动搅拌器进行均匀搅拌(浆液不出现旋涡为好)。

启动旋涡泵,调节阀门3使压力表5指示在规定值。

滤液在计量桶内计量。

过滤、洗涤管路如图二示图一 恒压过滤实验流程示意图1─调速器;2─电动搅拌器;3、4、6、11、14─阀门; 5、7─压力表8─板框过滤机; 9─压紧装置;10─滤浆槽;12─旋涡泵;13-计量桶 。

三.主要仪器设备(1)旋涡泵: 型号:(2)搅拌器: 型号: KDZ-1 ; 功率: 160w 转速: 3200转/分(3)过滤板: 规格: 160*180*11(mm)(4)滤布:型号工业用;过滤面积0.0475m2(5)计量桶:第一套长275 mm、宽325mm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系统接上电源,打开搅拌器电源开关,启动电动搅拌器2。

将滤液槽10内浆液搅拌均匀。

(2)板框过滤机板、框排列顺序为:固定头-非洗涤板-框-洗涤板-框-非洗涤板-可动头。

用压紧装置压紧后待用。

(3)使阀门3处于全开、阀4、6、11处于全关状态。

启动旋涡泵12,调节阀门3使压力表5达到规定值。

(4)待压力表5稳定后,打开过滤入口阀6过滤开始。

当计量桶13内见到第一滴液体时按表计时。

记录滤液每增加高度20mm时所用的时间。

当计量桶13读数为160 mm 时停止计时,并立即关闭入口阀6。

(5)打开阀门3使压力表5指示值下降。

开启压紧装置卸下过滤框内的滤饼并放回滤浆槽内,将滤布清洗干净。

放出计量桶内的滤液并倒回槽内,以保证滤浆浓度恒定。

(6)改变压力,从(2)开始重复上述实验。

(7)每组实验结束后应用洗水管路对滤饼进行洗涤,测定洗涤时间和洗水量。

恒压过滤实验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实验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恒压过滤常数K 、通过单位过滤面积当量滤液量e q 、当量过滤时间e θ的测定方法;加深K 、e q 、e θ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学习dqd θ——q 一类关系的实验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定实验条件下的过滤常数K 、e q三、实验原理1.恒压过滤常数K 、e q 、e θ的测定方法。

在过滤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不断地被截留在介质表面上,滤饼厚度增加,液体流过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道加长,而使流体阻力增加,故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逐渐下降。

随着过滤的进行,若得到相同的滤液量,则过滤时间增加。

恒压过滤方程)()(2e e K q q θθ+=+(1)式中q —单位过滤面积获得的滤液体积,23/m m ;e q —单位过滤面积上的当量滤液体积,23/m m ;e θ—当量过滤时间,s ;θ—实际过滤时间,s ;K —过滤常数,m 2/s 。

将式(1)进行微分可得:e q Kq K dq d 22+=θ (2)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式,于普通坐标上标绘q dqd -θ的关系,可得直线。

其斜率为K 2,截距为e q K2,从而求出K 、e q 。

至于e θ可由下式求出: e e K q θ=2 (3)当各数据点的时间间隔不大时,dq d θ可用增量之比q∆∆θ来代替. 在本实验装置中,若在计量瓶中手机的滤液量达到100ml 时作为恒压过滤时间的零点,再次之前从真空吸滤器出口到计量瓶之间的管线中已有的滤液在加上计量瓶忠100ml 滤液,这两部分滤液课视为常量(用'q 表示),这些滤液对应的滤饼视为过滤介质意外的另一层过滤介质。

在整理数据是,应考虑进去,则方程式变为q ∆∆θ=K2q+K 2(e q +q ´) (4)以q ∆∆θ与相应区间的平均值q 作图。

在普通坐标纸上以q∆∆θ为纵坐标,q 为横坐标标绘q∆∆θ~q 关系,其直线的斜率为:K 2;直线的截距为:K 2(e q +q ´)。

实验报告一: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

实验报告一: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

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前言1.过滤介质过滤是在推动力的作用下,位于一侧的悬浮液(或含尘气)中的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孔道向另一侧流动。

颗粒则被截留,从而实现流体与颗粒的分离操作过程。

被过滤的悬浮液又称为滤浆,过滤时截留下的颗粒层称为滤饼,过滤的清液称为滤液。

过滤介质即为使流体通过而颗粒被截留的多孔介质。

无论采用何种过滤方式,过滤介质总是必须的,因此过程介质是过滤操作的要素之一。

多ZJ系列真空净油机过滤介质的共性要求是多空、理化性质稳定、耐用和可反复利用等。

可用作过滤介质的材料很多,主要可以分为:(1)织物介质织物是非常常用的过滤介质。

工业上称为滤布(网),由天然纤维、玻璃纤维、合成纤维或者金属丝组织而成。

可截留的最小颗粒视网孔大小而定,一般在几到几十微米的范围。

(2)多孔材料制成片、板或管的各种多孔性固体材料,如素瓷、烧结金属和玻璃、多孔性塑料以及过滤和压紧的毡与棉等。

此滤油机类介质较厚,孔道细,能截留1~3μm 的微小颗粒。

(3)固体颗粒床层由沙、木炭之类的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床层,称为率床。

用做过滤介质使含少量悬浮物的液体澄清。

(4)多孔膜过滤是使水通过滤料时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

滤池通常设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

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

水经过滤后,残留的细菌、病毒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从而为过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

所以,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净化中,有时可省去沉淀或澄清,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

由特殊工艺合成的聚合物薄膜,最常见的是醋酸纤维膜与聚酰胺膜。

膜过滤属精密过滤(ultrafiltration),可分离5nm的微粒。

2.滤饼过滤与深层过滤根据过滤过程的机理有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之分。

滤饼过滤又称为表面过滤。

使用织物、多孔材料或膜等作为过滤介质。

过滤介质的孔径不一定要小于最小颗粒的粒径。

过滤开始时,部分小颗粒可以进入甚至穿过介质的小孔。

但很快由颗粒的架桥作用使介质的孔径缩小形成有效的阻挡。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之水城攒孽创作1实验目的1.1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纵方法。

1.2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理论。

K、qe、τe及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

1.4了解过滤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2基来源根基理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操纵过程,即在外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固体颗粒层(即滤渣层)及多孔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形成滤渣层,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因此,过滤操纵实质上是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层的流动,而这个固体颗粒层(滤渣层)的厚度随着过滤的进行而不竭增加,故在恒压过滤操纵中,过滤速度不竭降低。

过滤速度 u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内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

影响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除过滤推动力(压强差)p,滤饼厚度 L外,还有滤饼和悬浮液的性质,悬浮液温度,过滤介质的阻力等。

过滤时滤液流过滤渣和过滤介质的流动过程基本上处在层流流动范围内,因此,可利用流体通过固定床压降的简化模型,寻求滤液量与时间的关系,可得过滤速度计算式:式中:u—过滤速度,m/s;V—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m3;A—过滤面积,m2;τ—过滤时间,s;q—通过单位面积过滤介质的滤液量,m3/m2;p—过滤压力(表压)pa;s—滤渣压缩性系数;μ—滤液的粘度,;r—滤渣比阻,1/m2;C—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体积,m3/m3;Ve—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m3;r‘—滤渣比阻,m/kg;C—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质量,kg/m3。

对于一定的悬浮液,在恒温和恒压下过滤时,μ、r、C 和△p都恒定,为此令:于是式(1)可改写为:式中:K—过滤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差所决定, m2 / s。

将式(3)分离变量积分,整理得:即将式(4)的积分极限改为从 0到Ve和从 0到τe积分,则:将式(5)和式(6)相加,可得:式中:τ e—虚拟过滤时间,相当于滤出滤液量Ve所需时间,s。

再将式(7)微分,得:将式(8)写成差分形式,则式中:△q—每次测定的单位过滤面积滤液体积(在实验中一般等量分配),m3/ m2;q—相邻二个q值的平均值,m3/ m2。

过滤实验数据处理

过滤实验数据处理

1. 真空过滤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根据恒压过滤方程:(q +q e )2=K(θ+θe ) (1)式中: q ─单位过滤面积获得的滤液体积 m 3/m 2;q e ─单位过滤面积的虚拟滤液体积 m 3/m 2;θ─实际过滤时间 S;θe ─虚拟过滤时间 S;K ─过滤常数 m 2/S 。

将(1)式微分得: e q kq k dq d 22+=θ (2) 此为直线方程,于普通坐标系上标绘dq d θ对 q 的关系,所得直线斜率为: k2,截距为e q k 2,从而求出,K ,q e 。

θe 由下式得:q 2e =K θe (3)当各数据点的时间间隔不大时,dqd θ可以用增量之比来代替。

即:q∆θ∆ 与 q 作图 在实验中,当计量瓶中的滤液达到100 ml 刻度时开始按表计时,做为恒压过滤时间的零点。

但是,在此之前吸滤早以开始,即计时之前系统内已有滤液存在,这部分滤液量可视为常量以q '表示,•这些滤液对应的滤饼视为过滤介质以外的另一层过滤介质,在整理数据时应考虑进去,则方程应改写为: ()q q kk q e '++=22∆θ∆ (4) AV q '=' 2. 计算举例(以0.02 MPa 为例)过滤漏斗的过滤面积: A =0.0692×(π/4)=0.003737 m 2滤浆浓度: 8%管内存液量: V1=0.0692×(π/4)×0.01+0.0152×(π/4)×0.55=0.000135 m 3=135ml当计量瓶中的滤液达到100 ml 刻度时开始按表计时V2=100ml所以 V '=235ml过滤常数: K ,q e ,θe 的计算举例 从q∆θ∆~q 关系图上0.02MPa 直线得斜率:K2=26902 K =0.743×10-4 m 3/m 2截距: ⎪⎭⎫ ⎝⎛'+e e q q K 2=1944.4 0629.0003737.0102356=⨯='-e q (m 3/m 2) q e =0.009334(m 3/m 2)17.110743.0009334.0θ4-22=⨯==K q e e (秒) 按以上方法依次计算q ∆θ∆~q 关系图上2,3直线的过滤常数,见表一 以△P ─K 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做图压缩性指数 s 及物性常数 k 的计算。

化工原理课后作业(非均相物系分离)

化工原理课后作业(非均相物系分离)

3.非均相物系分离一、单选题1.在滞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正比于()。

D(A)(ρs-ρ)的1/2次方 (B)μ的零次方(C)粒子直径的0.5次方 (D)粒子直径的平方2.自由沉降的意思是()。

D(A)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到的流体阻力可忽略不计(B)颗粒开始的降落速度为零,没有附加一个初始速度(C)颗粒在降落的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没有离心力等的作用(D)颗粒间不发生碰撞或接触的情况下的沉降过程3.颗粒的沉降速度不是指()。

B(A)等速运动段的颗粒降落的速度(B)加速运动段任一时刻颗粒的降落速度(C)加速运动段结束时颗粒的降落速度(D)净重力(重力减去浮力)与流体阻力平衡时颗粒的降落速度4.对于恒压过滤()。

D(A)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为原来的倍(B)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2倍(C)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4倍(D)当介质阻力不计时,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倍5.回转真空过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之比为()。

A(A) l (B)1/2 (C) 1/4 (D)1/36.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B(A)过滤速率与S(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S2成正比(C)过滤速率与滤液体积成正比(D)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7.叶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比值为()。

D(A) 1/2 (B)1/4 (C) 1/3 (D) l8.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进行恒速过滤,如滤液量增大一倍,则()。

C(A)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倍 (B)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4倍(C)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2倍 (D)操作压差保持不变9.恒压过滤,如介质阻力不计,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量()。

C(A)增大至原来的2倍 (B)增大至原来的4倍(C)增大至原来的倍 (D)增大至原来的1.5倍10.以下过滤机是连续式过滤机()。

C(A)箱式叶滤机 (B)真空叶滤机(C)回转真空过滤机 (D)板框压滤机11.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化工原理实验1: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化工原理实验1: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②当滤液量从100ml增加到200ml,用时201s,△θ/△q=201/0.023641=8502.18
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θ/△q-----q平均关系曲线并回归公式,如下图
(△θ/△q)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0.00
(△θ/△q)---q平均关系图
0 0
k-△P关系图
y = 0.0009x0.6057
系列1 乘幂(系列1)
0.02
0.04 △P
0.06
0.08
K
根据K=2kΔP1-s 可知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回归直线方程的斜率为1-s,所以根据y=0.0047-3.4E-5可知压缩性指数s=1-0.0047=0.9953,物料特性常数k=0.4999
化工原理实验1: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设备编号:2# 过滤面积:A=0.00423m2 系统存液量:V, =183.8ml q,=0.0435
滤液量/ml
qn/(m3/m2)
q平均(m3/m2)
Δq(m3/m2)
θ
△P1=0.02MPa △θ(s) △θ/△q θ
△P2=0.04MPa △θ(s) △θ/△q θ
500
0.094563 0.106383
0.023641 0:15:20 257 ######## 0:06:07 104 ####### 0:04:10
600
0.118203 0.130024
0.023641 0:19:58 278 ######## 0:07:57 110 ####### 0:05:25
表2:恒压过滤常数汇总表
曲线序号
1#(ΔP1)
2#(ΔP2)

化工原理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真验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真验脚段1. 认识板框压滤机的构制战支配要领.2. 通过恒压过滤真验,考证过滤基础表里.3. 教会测定过滤常数K 、q e 、τe 及压缩性指数s 的要领.4. 相识过滤压力对付过滤速率的效率. 二、基根源基本理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量为介量去处理悬浮液以达到固、液分散的一种支配历程,即正在中力的效率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固体颗粒层(即滤渣层)及多孔介量的孔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住去产死滤渣层,进而真止固、液分散.果此,过滤支配真量上是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层的震动,而那个固体颗粒层(滤渣层)的薄度随着过滤的举止而不竭减少,故正在恒压过滤支配中,过滤速度不竭落矮.过滤速度u 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里积内通过过滤介量的滤液量.效率过滤速度的主要果素除过滤推能源(压强好)△p ,滤饼薄度L 中,另有滤饼战悬浮液的本量,悬浮液温度,过滤介量的阻力等.过滤时滤液流过滤渣战过滤介量的震动历程基础上处正在层流震动范畴内,果此,可利用流体通过牢固床压落的简化模型,觅供滤液量与时间的关系,可得过滤速度估计式:(1)式中:u —过滤速度,m/s;V —通过过滤介量的滤液量,m3;A —过滤里积,m2;τ —过滤时间,s;q —通过单位里积过滤介量的滤液量,m3/m2;△p —过滤压力(表压)pa ;s —滤渣压缩性系数;μ—滤液的粘度,;r —滤渣比阻,1/m2;C —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体积,m3/m3;Ve —过滤介量的当量滤液体积,m3;r′ —滤渣比阻,m/kg;C —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品量,kg/m3.对付于一定的悬浮液,正在恒温战恒压下过滤时,μ、r、C战△p皆恒定,为此令:(2)于是式(1)可改写为:(3)式中:K—过滤常数,由物料个性及过滤压好所决断,m2/s将式(3)分散变量积分,整治得:(4)即 V2+2VV e=KA2τ (5)战从0到积分,则:将式(4)的积分极限改为从0到VeV e2=KA2τ (6)将式(5)战式(6)相加,可得:2(V+V e)dv= KA2(τ+τe) (7)所需时间,s.式中:—假制过滤时间,相称于滤出滤液量Veτe再将式(7)微分,得:2(V+V e)dv= KA2dτ (8)将式(8)写成好分形式,则(9)式中:Δq—屡屡测定的单位过滤里积滤液体积(正在真验中普遍等量调配),m3/ m2;Δτ—屡屡测定的滤液体积所对付应的时间,s;—相邻二个q值的仄衡值,m3/ m2.以Δτ/Δq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将式(9)标画成背去线,可得该直线的斜率战截距,斜率:S=截距:I= q e则, K=,m2/s改变过滤压好△P,可测得分歧的K值,由K的定义式(2)二边与对付数得:(10)正在真验压好范畴内,若B为常数,则lgK~lg(△p)的关系正在直角坐标上应是一条直线,斜率为(1-s),可得滤饼压缩性指数s.三、真验拆置与过程本真验拆置由空压机、配料槽、压力料槽、板框过滤机等组成,其过程示意如图1.图1 板框压滤机过滤过程1-气氛压缩机;2-压力灌;3-仄安阀;4,5-压力表;6-浑火罐;7-滤框;8-滤板;9-脚轮;10-通孔切换阀;11-调压阀;12-量筒;13-配料罐;14-天沟的悬浮液正在配料桶内配制一定浓度后,利用压好支进压力MgCO3不致重落,共时利用压缩气氛料槽中,用压缩气氛加以搅拌使MgCO3的压力将滤浆支进板框压滤机过滤,滤液流进量筒计量,压缩气氛从压力料槽上排空管中排出.板框压滤机的结构尺寸:框薄度20mm,每个框过滤里积2,框数2个.气氛压缩机规格型号:风量3/min,最大气压.四、真验步调1.真验准备(1)配料:正在配料罐内配制含MgCO10%~30%(wt. %)的火3悬浮液,(2)搅拌:开开空压机,将压缩气氛通进配料罐(空压机的出心小球阀脆持半开,加进配料罐的二个阀门脆持适合开度),使悬浮液搅拌匀称.搅拌时,应将配料罐的顶盖合上.MgCO3(3)设定压力:分别挨开进压力灌的三路阀门,空压机过去的压缩气氛经各定值安排阀分别设定为、战(出厂已设定,真验时不需要再调压.若欲做以上压力过滤,需安排压力罐仄安阀).设定定值安排阀时,压力灌鼓压阀可略开.(4)拆板框:精确拆佳滤板、滤框及滤布.滤布使用前用火浸干,滤布要绷紧,不克不迭起皱.滤布紧揭滤板,稀启垫揭紧滤布.(注意:用螺旋压紧时,千万不要把脚指压伤,先缓缓转化脚轮使板框合上,而后再压紧).(5)灌浑火:背浑火罐通进自去火,液里达视镜2/3下度安排.灌浑火时,应将仄安阀处的鼓压阀挨开.(6)灌料:正在压力罐鼓压阀挨开的情况下,挨开配料罐战压力罐间的进料阀门,使料浆自动由配料桶流进压力罐至其视镜1/2~2/3处,关关进料阀门.2.过滤历程(1)饱泡:通压缩气氛至压力罐,使容器内料浆不竭搅拌.压力料槽的排气阀应不竭排气,但是又不克不迭喷浆.(2)过滤:将中间单里板下通孔切换阀开到通孔通路状态.挨开进板框前料液进心的二个阀门,挨开出板框后浑液出心球阀.此时,压力表指示过滤压力,浑液出心流出滤液.(3)屡屡真验应正在滤液从搜集管刚刚流出的时间动做开初时刻,屡屡△V与800ml安排.记录相映的过滤时间△τ.每个压力下,丈量8~10个读数即可停止真验.若欲得到搞而薄的滤饼,则应每个压力下搞到不浑液流出为止.量筒接换接滤液时不要流逝滤液,等量筒内滤液停止后读出△V值.(注意:△V约800ml时替换量筒,那时量筒内滤液量并不是正佳800ml.要预先认识量筒刻度,不要挨碎量筒),别的,要流利单秒表轮流读数的要领.(4)一个压力下的真验完毕后,先挨开鼓压阀使压力罐鼓压.脱掉滤框、滤板、滤布举止荡涤,荡涤时滤布不要合.屡屡滤液及滤饼均支集正在小桶内,滤饼弄细后重新倒进料浆桶内搅拌配料,加进下一个压力真验.注意若浑火罐火缺累,可补充一定火源,补火时仍应挨开该罐的鼓压阀.3.荡涤历程(1)关关板框过滤的出进阀门.将中间单里板下通孔切换阀开到通孔关关状态(阀门脚柄与滤板仄止为过滤状态,笔直为荡涤状态).(2)挨开荡涤液加进板框的出进阀门(板框前二个进心阀,板框后一个出心阀).此时,压力表指示荡涤压力,浑液出心流出荡涤液.荡涤液速度比共压力下过滤速度小很多.(3)荡涤液震动约1min,可瞅察浑浊变更推断中断.普遍物料可不举止荡涤历程.中断荡涤历程,也是关关荡涤液出进板框的阀门,关关定值安排阀后进气阀门.4.真验中断(1)先关关空压机出心球阀,关关空压机电源.(2)挨开仄安阀处鼓压阀,使压力罐战浑火罐鼓压.(3)脱掉滤框、滤板、滤布举止荡涤,荡涤时滤布不要合.(4)将压力罐内物料反压到配料罐内备下次使用,或者将该二罐物料间接排空后用浑火浑洗.五、数据处理过滤里积A=22.二种压好下的△τ/△q ~关系直线图2 △τ/△q ~关系直线(P=0.1GPa ) 图3 △τ/△q ~关系直线(P=0.2GPa )表3 二种压好下的K 、q e 、τe 值3. 滤饼压缩性指数S 的供与图4 △τ/△q ~q 直线(P=0.1GPa ) 图5 lgK~lg △P直线由图4斜率为75718.7346,则K 3×10-5可知,MgCO 3滤饼压缩性指数S 非常小,该滤饼不可压缩. 六、分解计划从真验数据去瞅咱们的真验不是很很乐成,真验缺点比较大.特天是0.1GPa 下的真验数据,存留很大的缺点,直线拟合相关系数较小,截止中q e 战τe 的值皆偏偏小.制成真验缺点的主要本果有:(1)真验支配时流量出统制佳,阀门开太大了(2)板框不很佳的对接,引导有洪量的火不通过滤布便间接流下去被动做滤液(3)正在用火桶接火,称量的历程中火有溅出,正在接下一桶火之前火桶的火并已倒搞洁(4)计时爆收的随机缺点(5)MgCO3混同不匀称(6)仪器自己存留缺点.。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恒压板框压滤机的结构,学会恒压过滤的操作方法,验证过滤基本原理。

2.掌握测定恒压过滤常数K、滤布阻力当量滤液量q e、当量过滤时间τe、及滤饼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

3 了解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4 了解压力定值调节阀和滤液量自动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5 掌握化工原理实验软件库的使用二、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及实验流程简述由配料槽○1配好的碳酸钙水悬浮液由压缩空气输送至压力槽○2,用压力定值调节阀○7调节压力槽○2内的压力至实验所需的压力,打开进料阀,碳酸钙水悬浮液依次进入板框压滤机○3的每一个滤框进行过滤,碳酸钙则被截留在滤框内并形成滤饼,滤液被排出板框压滤机外由带刻度的量筒收集。

三、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 开启电源。

开启控制面板上的总电源开关,打开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24V (DC )电源开关和仪表电源开关;2. 配料、下料。

依次打开阀○3、○2和阀○4,用空气将碳酸钙与水搅拌混合均匀,注意阀○4不要开太大,以免碳酸钙悬浮液从配料槽○9中喷出。

打开阀○6,将混合好的碳酸钙悬浮液输送至压力料槽○2,使液位处于视镜的二分之一处,然后关闭阀○6、○4。

3. 组装板框压滤机。

将滤布用水浸湿,正确安装好滤板、滤布和滤框,然后用螺杆压紧。

注意,板、布、框的表面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能带有滤饼,布不能起绉,否则过滤时会渗漏严重。

4. 调节压力。

打开阀○5,打开控制面板上的压力定值调节阀开关○1,再打开阀○7和阀○10,调节第一个恒压过滤的压力,当控制面板上的测量仪显示压力稳定后,便可开始做过滤实验。

5. 测定不同压力下,得到一定滤液容量所需时间。

(1)准备好量筒和秒表,打开悬浮液进料阀,滤液从汇集管流出开始计时。

当量筒内的滤液量每次约为≈∆V 800mL 时,开始切换量筒和秒表,记录下8个V ∆和相应的8个过滤时间τ∆,滤液倒入塑料桶,再倒回配料槽○1。

实验四 恒压过滤实验

实验四 恒压过滤实验

实验四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滤的基本方法;2、让学生熟悉恒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流程;3、掌握在恒压下过滤常数K 、当量滤液体积q e 的求取;4、通过自动压力改变,体现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5、观察过滤终了速率与洗涤速率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测定不同压力下恒压过滤的过滤常数K 、q e 、τe 。

三、实验原理1、概述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单元操作过程。

过滤的方式很多,有重力过滤、离心过滤、真空过滤、板框过滤等。

恒压过滤是板框过滤的一种形式,是在一定的压强差作用下迫使悬浮液通过一多孔介质,从而将固体颗粒截留,同时让液体通过介质。

实际上过滤也是一种使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方式。

因为过滤装置简单,投资小,操作简便,常用于液固悬浮液的分离操作,在化工、冶金、制药、精细化工行业广泛被采用。

2、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恒压过滤方程和恒速过滤方程解决计算或进行工业设计时,必须先要测知方程中的过滤常数K ,e θ,e q 。

过滤常数的测定是用操作中所需处理的悬浮液在装置中进行。

板框压滤机是具有较长历史的间歇过滤设备,板和框一般制成正方形,板和框都在其对角线上开着四个圆孔,组装压紧后即构成供滤液、滤浆和洗涤液的流动通道。

过滤时悬浮液在一定的压差下经滤浆通道由滤框角端的暗孔进入框内;滤液分别穿过两侧的滤布,再经相邻滤板的凹槽汇集至滤液出口排走,固相则被截留于框内形成滤饼,待框内充满了滤饼,过滤即可停止。

若滤饼需要洗涤,要先关闭洗涤板下部的滤液出口则将洗涤液压入洗涤通道后,经洗涤板角端的侧孔进入两侧板面,洗涤液在压差作用下穿过一层滤布和整个滤框厚的滤饼层,然后再横穿一层滤布,由过滤板上的凹槽汇集至下部的滤液出口排出。

恒压条件下:K q K q q e 2+=θ此式表明恒压过滤情况下,q θ与q 之间为直线关系,直线斜率为1/K ,截距为K q e 2。

测出在一系列过滤时间θ内单位过滤面积上所获得的累积滤液量体积,并由此算出一系列q 值,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q θ值。

)典型习题解答2

)典型习题解答2

上册一、选择题1、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假定管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1)层流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A.4倍B.8倍C.16倍D.32倍(2)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2.A.4倍B.8倍C.16倍D.32倍水由高位槽流入贮水池,若水管总长(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缩短25%,而高位槽水面与贮水池水面的位差保持不变,假定流体完全湍流流动(即流动在阻力平方区)不变,则水的流量变为原来的()。

A.1.155倍B.1.165倍C.1.175倍D.1.185倍3.两颗直径不同的玻璃球分别在水中和空气中以相同的速度自由沉降。

已知玻璃球的密度为2500kg/m3,水的密度为998.2kg/m3,水的粘度为1.005⨯10-3Pa⋅s,空气的密度为1.205kg/m3,空气的粘度为1.81⨯10-5Pa⋅s。

(1)若在层流区重力沉降,则水中颗粒直径与空气中颗粒直径之比为。

A.8.612 B.9.612 C.10.612 D.11.612(2)若在层流区离心沉降,已知旋风分离因数与旋液分离因数之比为2,则水中颗粒直径与空气中颗粒直径之比为。

A.10.593 B.11.593 C.12.593 D.13.5934. 某一球形颗粒在空气中自由重力沉降。

已知该颗粒的密度为5000kg/m3,空气的密度为1.205kg/m3,空气的粘度为1.81⨯10-5Pa⋅s。

则(1)在层流区沉降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5m。

A.3.639 B.4.639 C.5.639 D.6.639(2)在湍流区沉降的最小颗粒直径为⨯10-3m。

A.1.024 B.1.124 C.1.224 D.1.3245. 对不可压缩滤饼先进行恒速过滤后进行恒压过滤。

(1)恒速过滤时,已知过滤时间为100s时,过滤压力差为3⨯104Pa;过滤时间为500s时,过滤压力差为9⨯104Pa。

河科大化工原理-实验4 过滤常数的测定

河科大化工原理-实验4 过滤常数的测定

实验4 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⒈ 了解板框压滤机的构造、过滤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⒉ 掌握恒压过滤常数K 、e q 、e θ的测定方法,加深对K 、e q 、e θ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⒊ 学习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 和物料常数k 的测定方法。

⒋ 学习~q dqd θ一类关系的实验确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测定不同压力下恒压过滤的过滤常数K 、e q 、e θ。

三、实验原理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进行液—固系统的分离过程,过滤介质通常采用带有许多毛细孔的物质如帆布、毛毯、多孔陶瓷等。

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液体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表面上,从而使液固两相分离。

在过滤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不断地被截留在介质表面上,滤饼厚度增加,液体流过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道加长,而使流体流动阻力增加。

故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逐渐下降。

随着过滤进行,若得到相同的滤液量,则过滤时间增加。

恒压过滤方程)()(2e e K q q θθ+=+ (4-1) 式中:q —单位过滤面积获得的滤液体积,m 3 / m 2; e q —单位过滤面积上的虚拟滤液体积,m 3 / m 2; θ—实际过滤时间,s ; e θ—虚拟过滤时间,s ; K —过滤常数,m 2/s 。

将式(4-1)进行微分可得:e q Kq K dq d 22+=θ (4-2)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式,于普通坐标上标绘q dq d -θ的关系,可得直线。

其斜率为K2,截距为e q K2,从而求出K 、e q 。

至于e θ可由下式求出: e e K q θ=2 (4-3) 当各数据点的时间间隔不大时,dq d θ可用增量之比q∆∆θ来代替。

过滤常数的定义式: s p k K -∆=12 (4-4) 两边取对数)2lg(lg )1(lg k p s K +∆-= (4-5) 因常数='=νμr k 1,故K 与p ∆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标绘时应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s -1,由此可得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 ,然后代入式(4-4)求物料特性常数k 。

化工原理白皮书答案4

化工原理白皮书答案4

查20℃时常压空气的物性为:
1.20kg / m3 , 1.8 10 5 Pa s (1) A (n 1)A 底 9 1) 10 100m 2 (
qm 1200 qv 1000m 3 / h 1.20
q v 1000 ut A 100
(1) 过滤面积为:
A 2 0.635 0.635 0.8065m2
V饼 0.635 0.635 0.025 0.0101m 3
0.0101 V V饼 / 0.075 0.1347m 3 0.075
Ve qe A 0.02 0.8065 0.0161m 3
Vw 0.1 w 0.1h dV 4 0.25 ( )w d
5.流化床操作中,流体在床层中的真实速率为U1,颗粒沉 降速度为Ut, 流体通过床层的表观速度为U,三者数值大 ut u1 u 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沉降速度是流体与颗粒的综合特性
ut
u 1与
1 w , w , Aw A 4
dV dV ( )w 4( )终 d d
Ve 0 V 2 KA 2
dV KA 2 0.25 ( )终 0.25m 3 / h d 2V 2 0.5
V 2 0.52 KA 2 0.25 1
K 1.414K 1.414 1 10 5 1.414 10 5 m2 / s
V 2 2VVe 0.13472 2 0.1347 0.0161 2 KA 1.414 10 5 (0.8065)2
2.437 103 (s) 0.677(h)
10m / h 2.778 10 3 m / s

化工原理实验——恒压过滤

化工原理实验——恒压过滤

实验四 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一、实验装置:见图4-1、图4-2设备流程如图4-1所示,滤浆槽内放有已配制有一定浓度的碳酸钙~水悬浮液。

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滤浆浓度均匀(但不要使流体旋涡太大,使空气被混入液体的现象),用真空泵使系统产生真空,作为过滤推动力。

滤液在计量瓶内计量。

设备参数表二、实验内容测定不同压力下恒压过滤的过滤常数K 、e q 、e 。

图4-1 恒压过滤实验流程示意图1─滤浆槽; 2─过滤漏斗; 3─搅拌电机; 4─真空旋塞. 5─积液瓶; 6─真空压力表; 7─针型放空阀; 8─缓冲罐.9─真空泵; 10─放液阀; 11─真空胶皮管.三、实验原理恒压过滤方程)()(2e e K q q θθ+=+ (4-1)式中:q —单位过滤面积获得的滤液体积,m 3/m 2; e q —单位过滤面积上的虚拟滤液体积,m 3/m 2; θ—实际过滤时间,s ; e θ—虚拟过滤时间,s ; K —过滤常数,m 2/s 。

将式(4-1)进行微分可得:e q Kq K dq d 22+=θ (4-2)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式,于普通坐标上标绘q dq d -θ的关系,可得直线。

其斜率为K2,截距为e q K2,从而求出K 、e q 。

至于e θ可由下式求出:e e K q θ=2 (4-3) 当各数据点的时间间隔不大时,dqd θ可用增量之比q∆∆θ来代替.在实验中,当计量瓶中的滤液达到100ml 刻度时开始按表计时,作为横压过滤时间的零点。

但是,在此之前吸率早已开始,这部分系统存液量可视为常量,以V '表示(V '=360ml ),则对单位过滤面积上来说这部分滤液为q ´,(q ´=AV ,),这些滤液对应的滤饼视为过滤介质以外的另一层过滤介质,在整理数据时应考虑进去,则方程应改为:q∆∆θ=K 2q+K2(e q +q ´) (4-4) 以q∆∆θ与相应区间的平均值q 作图。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1 实验目的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理论。

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q、τ及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

了解过滤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2 基本原理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操作过程,即在外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固体颗粒层(即滤渣层)及多孔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形成滤渣层,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因此,过滤操作本质上是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层的流动,而这个固体颗粒层(滤渣层)的厚度随着过滤的进行而不断增加,故在恒压过滤操作中,过滤速度不断降低。

过滤速度 u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内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

影响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除过滤推动力(压强差)p,滤饼厚度 L 外,还有滤饼和悬浮液的性质,悬浮液温度,过滤介质的阻力等。

过滤时滤液流过滤渣和过滤介质的流动过程基本上处在层流流动范围内,因此,可利用流体通过固定床压降的简化模型,寻求滤液量与时间的关系,可得过滤速度计算式:式中:u—过滤速度,m/s;V—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m;A—过滤面积,m;τ—过滤时间,s;q—通过单位面积过滤介质的滤液量,m/m;p—过滤压力(表压)pa ;s—滤渣压缩性系数;μ—滤液的粘度,;r—滤渣比阻,1/m;C—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体积,m/m;Ve—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m;r‘—滤渣比阻,m/kg;C—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质量,kg/m。

对于一定的悬浮液,在恒温和恒压下过滤时,μ、r、C和△p都恒定,为此令:于是式(1)可改写为:式中:K—过滤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差所决定, m2 / s。

将式(3)分离变量积分,整理得:即将式(4)的积分极限改为从 0 到V和从 0 到τ积分,则:将式(5)和式(6)相加,可得:式中:τ—虚拟过滤时间,相当于滤出滤液量V所需时间,s。

再将式(7)微分,得:将式(8)写成差分形式,则式中:△q—每次测定的单位过滤面积滤液体积(在实验中一般等量分配),m/ m;q—相邻二个q值的平均值,m/ m。

化工原理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 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理论;3. 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qe 、τe及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4. 了解过滤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二、基本原理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操作过程,即在外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固体颗粒层即滤渣层及多孔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形成滤渣层,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因此,过滤操作本质上是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层的流动,而这个固体颗粒层滤渣层的厚度随着过滤的进行而不断增加,故在恒压过滤操作中,过滤速度不断降低;过滤速度u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内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影响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除过滤推动力压强差△p,滤饼厚度L外,还有滤饼和悬浮液的性质,悬浮液温度,过滤介质的阻力等;过滤时滤液流过滤渣和过滤介质的流动过程基本上处在层流流动范围内,因此,可利用流体通过固定床压降的简化模型,寻求滤液量与时间的关系,可得过滤速度计算式:1式中:u —过滤速度,m/s;V —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m3;A —过滤面积,m2;τ —过滤时间,s;q —通过单位面积过滤介质的滤液量,m3/m2;△p —过滤压力表压pa ;s —滤渣压缩性系数;μ—滤液的粘度,;r —滤渣比阻,1/m2;C —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体积,m3/m3;Ve —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m3;r′ —滤渣比阻,m/kg;C —单位滤液体积的滤渣质量,kg/m3;对于一定的悬浮液,在恒温和恒压下过滤时,μ、r、C和△p都恒定,为此令:2于是式1可改写为:3式中:K—过滤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差所决定,m2/s将式3分离变量积分,整理得:4即 V2+2VV e=KA2τ5和从0到积分,则:将式4的积分极限改为从0到VeV e2=KA2τ6将式5和式6相加,可得:2V+V e dv= KA2τ+τe7所需时间,s;式中:—虚拟过滤时间,相当于滤出滤液量Veτe再将式7微分,得:2V+V e dv= KA2dτ8将式8写成差分形式,则9式中:Δq—每次测定的单位过滤面积滤液体积在实验中一般等量分配,m3/ m2;Δτ—每次测定的滤液体积所对应的时间,s;q̅—相邻二个q值的平均值,m3/ m2;以Δτ/Δq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将式9标绘成一直线,可得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斜率: S = 2k截距: I = 2kq e 则, K= 2S ,m 2/s改变过滤压差△P,可测得不同的K 值,由K 的定义式2两边取对数得:10在实验压差范围内,若B 为常数,则lgK ~lg△p的关系在直角坐标上应是一条直线,斜率为1-s,可得滤饼压缩性指数s;三、实验装置与流程本实验装置由空压机、配料槽、压力料槽、板框过滤机等组成,其流程示意如图1;图1 板框压滤机过滤流程1-空气压缩机;2-压力灌;3-安全阀;4,5-压力表;6-清水罐;7-滤框; 8-滤板;9-手轮;10-通孔切换阀;11-调压阀;12-量筒;13-配料罐;14-地沟 MgCO 3的悬浮液在配料桶内配制一定浓度后,利用压差送入压力料槽中,用压缩空气加以搅拌使MgCO 3不致沉降,同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将滤浆送入板框压滤机过滤,滤液流入量筒计量,压缩空气从压力料槽上排空管中排出;板框压滤机的结构尺寸:框厚度20mm,每个框过滤面积 ,框数2个; 空气压缩机规格型号:风量min,最大气压;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配料:在配料罐内配制含MgCO 310%~30%wt. %的水悬浮液,2搅拌:开启空压机,将压缩空气通入配料罐空压机的出口小球阀保持半开,进入配料罐的两个阀门保持适当开度,使MgCO 3悬浮液搅拌均匀;搅拌时,应将配料罐的顶盖合上;3设定压力:分别打开进压力灌的三路阀门,空压机过来的压缩空气经各定值调节阀分别设定为、和出厂已设定,实验时不需要再调压;若欲作以上压力过滤,需调节压力罐安全阀;设定定值调节阀时,压力灌泄压阀可略开;4 装板框:正确装好滤板、滤框及滤布;滤布使用前用水浸湿,滤布要绷紧,不能起皱;滤布紧贴滤板,密封垫贴紧滤布;注意:用螺旋压紧时,千万不要把手指压伤,先慢慢转动手轮使板框合上,然后再压紧;5灌清水:向清水罐通入自来水,液面达视镜2/3高度左右;灌清水时,应将安全阀处的泄压阀打开; 6灌料:在压力罐泄压阀打开的情况下,打开配料罐和压力罐间的进料阀门,使料浆自动由配料桶流入压力罐至其视镜1/2~2/3处,关闭进料阀门;2.过滤过程1鼓泡:通压缩空气至压力罐,使容器内料浆不断搅拌;压力料槽的排气阀应不断排气,但又不能喷浆;2过滤:将中间双面板下通孔切换阀开到通孔通路状态;打开进板框前料液进口的两个阀门,打开出板框后清液出口球阀;此时,压力表指示过滤压力,清液出口流出滤液;3每次实验应在滤液从汇集管刚流出的时候作为开始时刻,每次△V取800ml左右;记录相应的过滤时间△τ;每个压力下,测量8~10个读数即可停止实验;若欲得到干而厚的滤饼,则应每个压力下做到没有清液流出为止;量筒交换接滤液时不要流失滤液,等量筒内滤液静止后读出△V 值;注意:△V约800ml时替换量筒,这时量筒内滤液量并非正好800ml;要事先熟悉量筒刻度,不要打碎量筒,此外,要熟练双秒表轮流读数的方法;4一个压力下的实验完成后,先打开泄压阀使压力罐泄压;卸下滤框、滤板、滤布进行清洗,清洗时滤布不要折;每次滤液及滤饼均收集在小桶内,滤饼弄细后重新倒入料浆桶内搅拌配料,进入下一个压力实验;注意若清水罐水不足,可补充一定水源,补水时仍应打开该罐的泄压阀; 3.清洗过程1关闭板框过滤的进出阀门;将中间双面板下通孔切换阀开到通孔关闭状态阀门手柄与滤板平行为过滤状态,垂直为清洗状态;2打开清洗液进入板框的进出阀门板框前两个进口阀,板框后一个出口阀;此时,压力表指示清洗压力,清液出口流出清洗液;清洗液速度比同压力下过滤速度小很多;3清洗液流动约1min,可观察混浊变化判断结束;一般物料可不进行清洗过程;结束清洗过程,也是关闭清洗液进出板框的阀门,关闭定值调节阀后进气阀门;4.实验结束1 先关闭空压机出口球阀,关闭空压机电源;2 打开安全阀处泄压阀,使压力罐和清水罐泄压;3 卸下滤框、滤板、滤布进行清洗,清洗时滤布不要折;4 将压力罐内物料反压到配料罐内备下次使用,或将该二罐物料直接排空后用清水冲洗;五、数据处理1.实验记录过滤面积A=×2=表1压差为下的过滤数据图2 △τ/△q ~q ̅关系曲线P= 图3 △τ/△q ~q ̅关系曲线P=表3 两种压差下的K 、q e 、τe 值3. 图4 △τ/△q ~q 曲线P= 图5 lgK~lg △P 曲线 由图4斜率为,则K 3为×10-5;由图5拟合直线斜率为,则S== 可知,MgCO 3滤饼压缩性指数S 非常小,该滤饼不可压缩;六、分析讨论从实验数据来看我们的实验不是很很成功,实验误差比较大;特别是下的实验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直线拟合相关系数较小,结果中q e和τe的值都偏小;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实验操作时流量没控制好,阀门开太大了(2)板框没有很好的连接,导致有大量的水没有经过滤布就直接流下来被作为滤液(3)在用水桶接水,称量的过程中水有溅出,在接下一桶水之前水桶的水并未倒干净(4)计时产生的随机误差(5)MgCO混合不均匀3(6)仪器本身存在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