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印】肖秀荣 2021年考研政治终极预测4套卷 (参考答案)
2021年考研政 治真题及答案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2021 年的考研政治已经落下帷幕,对于众多考生来说,真题及答案是他们评估自己考试表现、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依据。
以下将为您呈现 2021 年考研政治的真题以及对应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神圣家族》C 《哲学的贫困》D 《共产党宣言》答案:A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2、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A 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B 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C 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D 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答案:B解析: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3、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属于()A 社会意识B 社会存在C 物质生产方式D 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意识。
4、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上述论断表明()A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B 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C 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D 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答案:C解析:马克思的论断表明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5、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A 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 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 商品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答案:B解析: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肖秀荣四套题(考研政治)
肖一34.(1) 结合材料1、2、3,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运用唯物史观说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答案要点】(1)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蕋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菡础具有反作用,为自己的经济菡础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现行文化体制中存在着的一些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仍相当突出,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
《肖秀荣四套题》主观分析题归纳总结版(便于记忆)精选
肖秀荣2015考硏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参考答案三、分析题34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发展中。
我国对于食盐中碘含量的规定标准的数次调整正是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
全面强制加碘是为了消除广泛的碘缺乏症问题,随着条件的变化,在某些地区又出现了碘摄入过量的问题,说明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适度原则。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等不同,虽然食盐中加碘依然是普遍做法,但在实际执行时应结合各地特殊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标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追求全国“一刀切”的统一标准。
2.解决“城中看海”的问题,就是要创造条件,促成矛盾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对“海绵体”的保护和建设,努力将汛期大雨带来的短时间多余降水保存下来,等到干旱少雨的时候再加以利用,从而达到一举两得、化包袱为财富的目的。
3.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城市建设理念的彻底转变,就是人们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体现。
35【答案要点】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一套题大题及答案)
34题(1)指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还要奇怪!”所涉及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及方法论意义。
①答案:涉及的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封神榜》中的一些最奇怪的事情,当时只是抽象的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把握这一对范畴,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②答案: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和绝对性。
但是,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爱迪生生活的时代,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制约,不可能有手机以及关于手机的知识,所以,“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35题(1)结合材料1、2和35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最主要的成果以及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答案:3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2020肖秀荣当代四套卷精编
肖4分析题精缩和助记框架——当代部分原答:所谓今⽇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就是指中国已经⾛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泛、深切、聚焦。
中国不仅加强了主场外交的⼒度,通过⾃主平台(如“⼀带⼀路”建设)进⾏价值和理念倡议,构建全球治理和区域发展中的中国理念;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特别重要的是,中国所提倡的制度体系,开始成为近些年中国特⾊⼤国外交的核⼼发⼒点。
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
"⽊易的题外话:当代⼤题有⼀个⾮常明确的命题规律,就是不管材料怎么出,问题怎么问,答案主要是两个⻆度: 1)褒中国; 2)贬⻄⽅。
这⾥的答案明显属于“褒中国”的分类,所以要重点背诵记忆哦,是当代⼤题适⽤性极强的答题话术。
问题2:如何理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为此提供怎样的应对⽅案?原答:百年未有之⼤変局的最⼤変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量对⽐。
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
国际社会正⾯临治理⾚字、信任⾚字、和平⾚字、精缩的答案(背⿊体): 所谓今⽇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就是指: 影响(空): 中国已经⾛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深刻; 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泛、深切。
(三个词变两个词,放⼼不会扣分) 做了啥(实): 中国不仅加强了主场外交的⼒度, 通过⾃主平台(如“⼀带⼀路”建设),构建全球治理和区域发展中的中国理念; 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三点,删除的点⽆法直接体现对世界的贡献,其他每⼀点再可根据材料展开论述) 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
对于精缩答案的说明,教你理解⼀遍: 先是非常空泛地说:中国的国际影响 分两⽅面: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全面、深刻; 2、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泛、深切。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及答案
34.材料1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2010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风雨见证伟大的精神材料2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有人尼﹒丹尼尔逊的复信材料3与希腊民族一样,中华民族也屡经曲折磨难,但多难兴邦,我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所征服,而是愈挫愈奋,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苏格拉底说过:“逆境是磨练人的高等学府。
”中国也有句古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各种坎坷和磨难,没有能够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而是铸就了两个民族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品格。
——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的演讲材料4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
——胡锦涛2009年9月23日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请回答:(1)指出材料1、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2)从哲学角度阐述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和包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它在方法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34.【答案要点】(1)材料1、2、3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的思想,蕴含着历史的辩证法。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2)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打印版
201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角度看,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就是正确处理A.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知识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概念的辩证法”是指A.主观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D.概念的自我发展4.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5.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要求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7.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原则是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B.提高资源利用率C.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D.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8.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答案
肖秀荣四套卷第一套34、(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也可以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死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5、(1)结合材料1,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所以,我国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结合材料2、3、4,说明改革开放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2021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4)
2021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4)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____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2.《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这说明____A: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没有共性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3.“盲人摸象”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告诉我们的哲理是____A:坚持适度原则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4.把一事物与它事物区分来开的依据是____A:事物的度B:事物的量C:事物的质D:事物的内在规定性5.恩格斯说“化学可以称为研讨物体由于量的组成的变革而发生的量变的科学”。
这说明____A:事物数量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B: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D:事物的组成身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革也能引起量变6.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____A:量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量变是量变的必然前提D:质变是量变的基础7.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开展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总特征是____A:物质和运动的观点B:实践和认识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和统一的观点8.斯大林在《论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一书中说道“一切以前提、地址和工夫为转移”。
肖秀荣2021考研《政治》终极预测题四套
肖秀荣2021考研《政治》终极预测题四套202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角度看,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就是正确处理A.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知识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概念的辩证法”是指A.主观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D.概念的自我发展 4.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5.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要求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 7.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原则是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B.提高资源利用率C.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D.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 8.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09肖秀容终极预测完全版
政治理论终极预测四套(一)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2.“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
"这里所说的“概念的辩证法”是指A.主观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D.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4.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这句话说明A.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B.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C’.人的本质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D.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为了保证农民权益,提高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讲,就是要保证农民获得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IC.级差地租HD.垄断地租6.产业资本循环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其中商品资本形式执行的职能是A.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B.实现剩余价值C.生产剩余价值D.生产并实现剩余价值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结果形成A.商品的生产价格B.商品的个别价值C.商品的社会价值D.商品的垄断价格8.货币在充当流通手段时A.必须是足值的货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只需要观念的货币D.必须是纸币9.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文章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0.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C.批评与自我批评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A.根本方法和途径B.前提和基础C.核心和实质D.验证条件和目的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4.2008年8月28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A.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保证国际信息安全行动计划》B.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合作纲要》C.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条例》D.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5.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题是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B.有特色、高水平C.更快、更高、更强D.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16.2008年4月7日,第一个与我国正式签署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是A.新西兰B.澳大利C.加拿大D.英国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分析题和答案打印版.doc
第一套34(1)指出材料1、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2)从哲学角度阐述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和包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它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35(1)如何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事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3)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什么?(4)为什么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36(1)结合材料1,指出中国抗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说明中国人民八年间的“死亡流徒,苦难艰辛”为什么能够“获得了报酬”?(3)结合材料2,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37(1)如何理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八个字寄托着总理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之情?(2)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38(1)如何理解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2)西方有些人认为,中国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对外态度“强硬”,散步所谓“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请结合材料2,说明应如何认识所谓的“中国强硬论”?(3)说明和谐世界的内涵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关系。
(4)说明中国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的不懈努力。
第二套34(1)结合材料1,说明为什么“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2)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说明,解决气候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结合材料4说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4)结合材料2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35(1)为什么说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2)如何理解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3)为什么既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4)当前应该如何把“蛋糕”分好?36(1)结合材料1阐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肖大大答疑
肖秀荣《4套卷》已定稿,常见问题统一答疑《4套卷》已经定稿,预计12月上旬出版,在这之前请同学们用好《8套卷》、《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重点是吃透题目。
彻底弄懂一道题目比盲目重复做题要有效得多。
比如之前我发的8套卷测试题11万多人参与投票只有26%的正确率,这种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只要彻底弄懂,整个知识点再怎么出题都不会再错,这才是最有效的提高。
问:《8套卷》的分析题完全没有思路怎么办?要不要背?答:马原分析题一定要自己做、自己练,尤其是隐藏式提问,是必须有一定训练量才能找到感觉的。
我的《8套卷》同学们可以看到,选用的材料都非常新,都是今年的《人民日报》这类报纸里的文章节选,和真题是同源同宗的,命题风格高度一致,所以千万不要浪费,一定要自己做,学习找原理。
马原以外的分析题,没有思路也是正常的,毕竟你们没有经过训练,看一下材料大概想一下就可以直接看答案了。
有精力完全可以背,时间不够也应该熟读,对后面背诵《4套卷》是有帮助的。
而且最后一个月就是要进入状态,反复在这种话语体系里阅读背诵,考试的时候才有话可说。
问:做《8套卷》感觉时政完全没有把握,现在在看《形势与政策》,应该如何快速掌握?答:我的《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实际上篇幅很小,32开只有150页,而且所有内容都做了高度条文化处理,重点非常明确。
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建议把书里面的144道选择题直接做了,等于带着过一下时政可以命题的点,然后集中看国内部分的前五个事件以及国际部分的前两个事件。
此外,全书的“拓展与点拨”一定要过一下,对做题有很大好处,相当于把时政相关的很多选择题命题角度都给出来了。
这本书的配套视频是我讲的四中全会专题解读课,可以按照图书封面右下角的说明去观看。
问:为什么感觉《8套卷》里有些题目比较陌生,是时政内容吗?答:既有时政内容,也有基于大纲和教材的扩展内容,这就是近年来真题的一个明显的命题风格。
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要有一些“知识储备”来提前熟悉和补充一些和今年有关的扩展知识点。
2021考研政治哲学选择题21-40题目答案解析完整版
21.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我国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经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
这说明A.自然规律的变化取决于人的观察结果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答案】B【简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错误。
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正确。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并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决定客观规律性,C错误。
真理是一元的。
也就是说,在同-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D错误。
【点拨】关于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见《肖秀荣2021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15页“拓展与点拔”。
22.安慰剂是指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片、丸、针剂等,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因患者对医生信任、患者进行自我暗示以及对某种药物疗效的期望等,安慰剂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安慰剂效应说明A.物质世界存在着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B.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C.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D.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答案】C【简析】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错误。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