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合集下载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幼小衔接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幼小衔接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幼小衔接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幼小衔接的内容,主要强调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建立一个平稳过渡的阶段,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适应幼儿园与小学在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教室布局、学习方式、作息时间等。

因此,幼儿园应提前为幼儿适应小学环境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室布置上,可以设置一些小学风格的设施,让幼儿提前适应;在作息时间上,可以适当调整,逐渐与小学生活同步。

二、学习方式适应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

因此,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应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

例如,开展一些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逐步过渡到小学的课堂教学。

三、生活习惯适应小学生活相比幼儿园更为规律,对幼儿的生活习惯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应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如按时作息、自主整理书包、遵守课堂纪律等。

同时,开展一些生活技能训练,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为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四、社交能力适应进入小学后,幼儿将面临新的同学和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

因此,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如开展团队协作游戏、组织小型主题活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五、情感适应小学生活节奏较快,对幼儿的情感适应提出了挑战。

因此,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应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情感上的困扰。

同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情感教育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六、家长参与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适应情况。

例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讲座等,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家中协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

总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幼小衔接的内容,旨在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

小学幼小衔接工作制度

小学幼小衔接工作制度

小学幼小衔接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幼小衔接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因此,为了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小学幼小衔接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作原则1. 全面性原则:幼小衔接工作应涵盖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合作性原则:学校、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顺利过渡。

3. 个性化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幼小衔接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4. 持续性原则: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注重长期的、连续的教育引导。

三、工作内容1. 信息共享:学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交流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2. 环境适应:学校为新生设立过渡班,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减少学生的焦虑感。

3. 教学引导:学校制定适合新生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 师生互动:学校定期组织师生互动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5. 家长参与:学校注重家长的沟通与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小学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四、工作流程1. 开学前:学校与幼儿园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过渡班教学计划。

2. 开学初:学校组织新生适应性活动,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和教师。

3. 学期中:学校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4. 学期末:学校组织家长会议,总结幼小衔接工作的成果,反馈学生的表现。

五、工作要求1. 高度重视: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重点。

2. 落实责任:学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幼小衔接工作。

3. 持续学习:学校教师要不断学习幼小衔接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幼小衔接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案

幼小衔接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案

幼小衔接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案一、引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学是教育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在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幼小衔接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案的要点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1. 整体性原则幼儿园和小学处于教育连续性阶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保持整体性。

即小学教学内容要贯穿幼儿园的知识点,使幼儿能够有所铺垫和延伸,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

2. 渐进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渐进性原则,逐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和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从简单的数数、数量概念开始,逐渐引入加减法运算等内容,以促进幼儿学习的连贯性和逐步深入。

3. 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实用性,与幼儿园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相结合。

通过引入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点,能够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实践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考虑个体差异原则在幼小衔接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孩子个体的差异。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水平,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三、教案组织的要点与方法1. 教学目标的明确在编写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结合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要求,确保幼儿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并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教育环境。

2. 教学内容的有机组织教案的编写应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组织。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将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和组织,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幼小衔接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故事、配图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

4. 教学评价的及时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这有助于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并及时解决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以学习为主的教育方式,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幼儿自身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

学龄前和学龄期幼儿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教育目标、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更有着本质的区别。

加强幼小衔接,帮助学龄前幼儿顺利的过渡到学龄期是幼儿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小刚的妈妈意识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怕小刚上学以后跟不上,为了让他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小刚的妈妈在他上幼儿园中班起就给他报了珠心算班、认字阅读班和书法班的学习。

平时,她也会买书辅导孩子,孩子的识字量已超过2000多,看一般的幼儿读物都没问题,珠心算水平也不错。

可是小学第二个学期的家长会上,老师却反映小刚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也只有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水平。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超前学习完全没有必要。

部分家长到了幼儿大班后便开始“加码”,使幼儿的大班时期成了“集训期”、“超负荷期”,导致幼儿对所学习的知识“消化不良”。

幼儿的成长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整个学前期都应该为孩子入学打基础,到幼儿园大班时只是适当“强化”而已。

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教育。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幼小衔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家长不应逼迫孩子过早接触小学教育。

那么幼小衔接课程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原则一: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是指小学和幼儿园相互衔接,园领导和老师要设法与小学沟通,既要保持幼儿园的独立性、特殊性,又努力使其与小学保持连续性。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幼小衔接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连接了幼儿园和小学,为孩子们提供了平稳过渡的机会。

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和亲身体验来学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是自然而然的。

而进入小学后,学习内容和方式都会有所改变,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注重巩固和扩展孩子们的基础知识。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主要学习一些基础的语言、数学和科学知识。

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学习。

因此,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巩固已有的知识,并逐步引导他们学习更加复杂和抽象的概念。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需要逐渐适应更加规范和独立的学习环境。

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组合作和独立探究的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样,他们就能够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将面临更多的社交环境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组合作和团队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巩固和扩展他们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为他们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教规范〔2019〕6号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教规范〔2019〕6号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教规范〔2019〕6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精神,按照中省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推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平稳过渡,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规范“幼小衔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和小学“零起点”教学,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学段教育的平稳过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保教理念,把握基础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对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具有重要作用。

(一)幼儿园和小学要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双向衔接。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和衔接活动,准确把握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学段的教育要求和教学特点,建立对儿童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二)幼儿园和小学要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和小学要主动与家长沟通,采取政策宣传、专题报告、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消除家长“跟不上”的担忧,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幼儿园小学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二、坚持学前科学保教(三)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科学制定执行教学计划,不得超前教学。

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地制宜创设良好游戏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小衔接内容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小衔接内容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小衔接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小衔接内容1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

(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幼小衔接是教育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涉及到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过渡,为孩子们在学业上的顺利发展打下基础。

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很多方面,以确保孩子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关于幼小衔接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化教学。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有些孩子可能在幼儿园时学习基础知识较好,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当的帮助和关心。

教师需要注重跨学科教学。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是一个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

通过跨学科教学,孩子们可以在不同学科中建立联系,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教学和参与式教学,以确保孩子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幼小衔接教学,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真正做到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2000字】第二篇示例: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非常关键。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是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发展。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环境,孩子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分离焦虑等问题,所以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

幼小衔接员工管理制度

幼小衔接员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幼小衔接教育质量,确保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参与幼小衔接工作的教职工。

第三条幼小衔接工作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四条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小衔接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幼小衔接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六条教师负责幼儿的日常教学、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协助家长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

第七条家园合作负责人负责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八条办公室负责幼小衔接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九条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入学兴趣。

第十条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生活,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第十一条加强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第十二条定期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指导家长做好家庭衔接工作。

第十三条建立家园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工作要求第十四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第十五条教师应积极参加幼小衔接培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六条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第十七条教师应严格执行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幼儿安全。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第十八条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影响幼小衔接工作正常进行的个人和集体,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幼儿园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幼儿教育之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

幼儿教育之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

幼儿教育之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
幼儿教育中的幼小衔接主要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

目前幼小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要求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学内容的不连贯、教学方法的不匹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强沟通,共同制定衔接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同时,教师应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材资源。

2. 进行课程整合:幼儿园和小学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保幼儿园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

可以通过制定共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保证两者之间的教学内容连贯性。

3. 统一教学方法: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保持一致,确保幼儿在幼儿园已经习得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能够在小学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4. 提供支持和辅导: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可以设立专门的辅导班,对幼儿进行学习和适应小学生活的指导和辅导。

同时,学校可以安排小学生表演、参观、交流等活动,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

5.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参与者,学校应与家长积极沟通,提供有关幼小衔接的信息和指导,共同协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

总之,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教育机构、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确保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顺利过渡和全面发展。

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原则一、为什么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小衔接就是指由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低年级在教育中的连接。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结构,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不同的教育阶段。

而连续性规律又决定了衔接存在的意义。

1.教育的性质、内容不同。

幼儿园是一个保教并重非义务教育机构。

幼儿以游戏为主,教师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没有考试制度。

而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阶段,主导活动是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大纲规定的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氛围严肃。

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和必要的考试制度。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的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

而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

3.环境设置不同幼儿园环境的设置生动活泼,色彩亮丽,有许多的活动区域,在其中有丰富的活动玩具和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摆弄。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同伴进行交往。

小学的教室的环境布置相对严肃,成套的课桌椅排列固定。

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4.师生关系不同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

师幼关系融洽和谐。

幼儿的安全感和被爱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小学师生接触局限在课堂之内,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小。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成人对小学生的要求相对严格具体,期望值高,这给儿童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6.教学知识结构不同幼儿园学习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以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概括、想象、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能力等为主。

小学的教育内容是系统的学科知识,是以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幼小课程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课程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它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包括儿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教育评估理论等。

首先,儿童发展理论为幼小课程衔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儿童形成基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能力的关键时期。

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应该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为儿童提供平滑的过渡环境和过程。

其次,学习理论是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之一。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和目标的重要性。

在幼小课程衔接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儿童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激发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信心。

再次,教育评估理论也为幼小课程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评估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价,它对幼小课程衔接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小课程衔接过程中,教育评估可以对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准确评估,为幼小课程衔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同时,教育评估还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学习问题和困难,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帮助措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理论基础,幼小课程衔接还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学理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和需求等。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环境等。

幼小课程衔接要与社会文化因素和家庭因素相结合,使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更加顺利。

综上所述,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包括儿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教育评估理论等。

幼教知识-幼小衔接要怎么衔接

幼教知识-幼小衔接要怎么衔接

幼小衔接要怎么衔接幼小衔接主要是着力培养幼儿入学后所需要的能力,探索这些能力的构成因素;着力培养构成这些能力的萌芽,提高其综合素质。

因此,在谈论怎么接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明确: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入学,而是培养萌芽,强调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在入学时达到小学的起跑线,切不可揠苗助长。

1、做好心理疏导,保护好孩子的入学兴趣和信心。

大量的研究表明,孩子是在家长和老师的不断认可中、不断鼓励中获得动力的。

因此我们尽量从正面入手给孩子讲讲学校吸引人的地、学习的乐趣,帮助孩子提前建立对新学校、新师、新同学的熟悉感。

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园附近转一转,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看小学的大门、教室、操场、操场上的玩具,欣赏欣赏宣传栏里小学生的绘画、书法作品等等,让孩子对学校产生向往之情。

还可以找一个同在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和他成为好朋友,解除孩子的不安情绪。

在带孩子报名、报道的时候多和老师交流,给孩子一个感觉,原来妈妈和老师很熟悉。

这样,孩子就会产生一定的安全感。

当然,除了这些还不够,现在的孩子都很娇惯,都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还必须教孩子学会宽容和谦让,建立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学会与小朋友有礼貌,友好相处,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尊敬老师并主动接近他们。

如果他能够成为一个深受别人欢迎的人,他就能够很快融入新的集体。

2、增强规则意识,重视习惯培养。

所谓习惯,就是一种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好的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良好的习惯是入小学必备的素质,所以在确定学前班的教育目标中。

明确规定要养成幼儿各种良好的习惯。

如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听讲习惯、认真、细心、有序的习惯等。

规则意识,即理解学校各种规则,如:不迟到,上课注意听讲,不乱动等。

能认识到老师让做的事情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如:认真完成作业、预习和复习。

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爱惜和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独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学习自我管理,例如穿衣,洗漱,增减衣服,整理书包和文具等。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摘要: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幼儿园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则有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和要求。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为了幼儿能在入学后尽快地适应好小学生活,实现两个学段之间的平稳过渡,在幼儿园阶段应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学习习惯;适应能力一、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的衔接,也就是儿童不在以游戏形式作为主导的活动,而是以学习知识为主导活动。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智力、体力的发展上没有较大差别,但是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活动形式和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这意味着幼儿不能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

这对大多数幼儿来讲并非易事。

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呢?我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科学的“幼小衔接”。

二、“幼小衔接”教师应持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一)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幼小衔接”工作它既不是单纯的开展幼儿活动,又不是盲目进行小学课程教育,其过渡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之上。

儿童教育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每个教育阶段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发展任务,但阶段与阶段之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儿童身心发展量变的积累从而达到质的变化。

这要求参与“幼小衔接”课程的教师加强个人理论知识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展开。

(二)教师优化“幼小衔接”观念幼儿的入学准备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

如在幼儿园大班将集中教育活动时间适当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或是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小学生活。

幼儿园幼小衔接制度(精选)

幼儿园幼小衔接制度(精选)

幼儿园幼小衔接制度一、引言1.1背景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小衔接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确保学生顺利过渡,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幼儿园幼小衔接制度。

二、目标与原则2.1目标确保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平稳过渡,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实现无缝衔接。

2.2原则2.2.1个性发展原则: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使其在小学中展现个性和优势。

2.2.2渐进性原则:设立渐进性的学习任务,通过逐步提高难度,引导幼儿适应小学学科要求。

2.2.3家校合作原则:强化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合作,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步骤3.1幼儿园教育阶段3.1.1个性评估在幼儿园教育阶段,通过多元评估手段,全面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学科兴趣和发展需求。

3.1.2习惯养成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包括自理能力、协作精神、团队合作等。

3.1.3学科素养培养开展富有趣味性的学科活动,引导幼儿在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建立初步认知基础。

3.2小学过渡准备3.2.1个性化发展方案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科发展方案,明确每位幼儿在小学阶段的发展目标。

3.2.2礼仪与行为规范培养注重培养幼儿在小学环境中的礼仪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其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

3.2.3家庭支持计划与家长积极沟通,提供关于小学生活和学习的信息,协助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实施机制4.1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与小学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双方教育教学经验和资源的交流。

4.2信息畅通建立幼小衔接信息平台,实现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共享学生的学科发展情况和个性特点。

4.3教师培训定期进行幼小衔接培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沟通能力和教育理念一致性。

五、监测与评估5.1监测机制建立定期监测机制,跟踪幼儿在小学过渡过程中的学科发展情况、适应性和心理状态。

5.2评估体系设计科学的评估体系,包括学科评估、心理健康评估和社会适应评估,为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不同特点和教学要求。

幼儿园注重游戏、体验和情感交流,小学注重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

教师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好衔接。

2.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教师应与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习惯,及时调整课程和教学方法。

同时,要向小学老师介绍幼儿的基本情况,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诊断和教育。

幼儿与小学生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开展个性化教育。

4.加强幼小衔接的环节设计。

幼儿园和小学存在巨大学习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前瞻性规划,设计适合幼儿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为幼小衔接打下良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家长提供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信息和帮助,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 1 -。

幼小衔接规章制度模板范文

幼小衔接规章制度模板范文

幼小衔接规章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文之目的和达成内容为了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保障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开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幼小衔接的定义幼小衔接是指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工作,旨在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前教育和顺利进入小学阶段。

第三条幼小衔接的原则(一)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的个别性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幼小衔接方案。

(二)连续性原则。

保障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续性,确保学生顺利过渡。

(三)激励性原则。

通过奖励或认可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幼小衔接活动。

第四条幼小衔接的主体(一)学前教育机构。

负责落实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工作。

(二)小学。

负责接收学前教育毕业生,确保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第二章幼小衔接方案第五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制定幼小衔接方案,明确衔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特色课程设置;(二)学生个性化发展规划;(三)教师培训计划;(四)家庭参与方案。

第六条小学应当建立幼小衔接工作组,制定具体的幼小衔接方案,确保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平稳过渡。

第三章幼小衔接活动第七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组织各类幼小衔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家长交流会、幼小生活体验、小学校园参观等。

第八条小学应当积极参与幼小衔接活动,支持学前教育毕业生顺利过渡,建立师生之间的亲和关系。

第九条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应当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长,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第四章幼小衔接监督第十条学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定期评估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

第十一条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应当建立幼小衔接工作档案,存档有关资料,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十二条对于不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的学生,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应当制定个性化的补救方案,保障他们的学习进程。

第十三条拒不配合幼小衔接工作或有其他违反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将受到行政处罚或停止资助等处罚。

城区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

城区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

城区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实学前教育深化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深化教育教学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结合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推进我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现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1.坚持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2.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促进儿童顺利过渡;3.坚持系统推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合力;4.坚持规范管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纠正和扭转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

三、实验对象:1.市实验小学、市幼儿园;2.市实验幼儿园、区XXX。

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

五、目标任务:1.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2.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3.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六、实施举措和内容:一)做好幼儿入学准备教育。

幼儿园应该贯彻《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此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研究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同时,需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为了做好儿童入学适应教育,小学应该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任务。

在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中,应该适度调整班级环境、作息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学科评价、班级规则等,解决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过陡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制度

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制度

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制度1. 引言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制度是指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之间建立的一种教育衔接体系,旨在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工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2. 制度目的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制度的目的是:-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减少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期,降低入学焦虑;-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小学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增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3. 制度内容3.1 教育内容衔接- 幼儿园阶段: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社交能力、基本素质的培养;- 小学阶段:注重学科知识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教育。

3.2 教育方法衔接- 幼儿园阶段:采用游戏化、情境化、体验式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

3.3 教育环境衔接- 幼儿园阶段:营造温馨、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 小学阶段:营造规范、严谨、和谐的教育环境。

3.4 师资培训衔接- 加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培训交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开展针对性培训,使教师掌握幼儿教育和小学生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5 家校合作衔接-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方法;-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配合学校做好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工作。

4.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为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5. 实施成效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小学教育质量,降低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同时,此项工作还有助于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6. 总结幼儿教育小学衔接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方案

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方案

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方案引言幼儿园教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小衔接教育是指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教育,旨在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学习的环境和要求。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教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并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幼儿园教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承担以下职责和任务:1. 提供引导和支持幼儿园教师要为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指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2. 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幼儿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这包括采用游戏、实践、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和机会。

3. 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幼儿园教师要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小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实验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4. 掌握小学入学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全面了解小学入学要求,包括学科知识、技能和评价标准等方面。

只有深入了解小学入学要求,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评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

5. 与小学教师沟通合作幼儿园教师要与小学教师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及时了解幼儿在小学学习中的情况和问题,并为小学教师提供有关幼儿的相关信息和意见。

这有助于促进幼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平稳过渡。

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幼小衔接教育,幼儿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1. 环境调整和适应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小学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帮助幼儿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去小学参观、观摩活动,并与小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让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的学习氛围。

2. 学习内容的渗透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适当渗透小学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启蒙数学教学中引入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或在启蒙英语教学中引入小学英语的基础词汇和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其实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识性判断却在现实中常常搁浅,幼小衔接中仍存在着诸如单向性、片面性、盲目性等问题。

做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家庭与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特别是教师,更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自觉提升专业使命感。

一、幼小衔接要循序渐进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层级相关性,即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构建的基础,而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

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顺利开展前阅读、前书写、前计算所需要的能力也是整个幼儿期长期积淀的结果。

这种发展特点也说明了幼小衔接要循序渐进,并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

因此,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到了大班才开始进行的强化训练,而是要将此项工作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之中,根据幼小衔接的内容以及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与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有关情感、态度、意识、习惯、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些教育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循序渐进还体现在小学阶段对待游戏的认识。

众所周知,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不断引领儿童成
1 / 7
长的动力源泉,但游戏的重要作用并不仅在于幼儿园,在小学入学初期,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失去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其实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识性判断却在现实中常常搁浅,幼小衔接中仍存在着诸如单向性、片面性、盲目性等问题。

做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家庭与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特别是教师,更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自觉提升专业使命感。

一、幼小衔接要循序渐进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层级相关性,即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构建的基础,而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

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顺利开展前阅读、前书写、前计算所需要的能力也是整个幼儿期长期积淀的结果。

这种发展特点也说明了幼小衔接要循序渐进,并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

因此,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到了大班才开始进行的强化训练,而是要将此项工作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之中,根据幼小衔接的内容以及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与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有关情感、态度、意识、习惯、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些教育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循序渐进还体现在小学阶段对待游戏的认识。

众所周知,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不断引领儿童成长的动力源泉,但游戏的重要作用并不仅在于幼儿园,在小学入学初
---------------------------------------------------------------最新资料推荐------------------------------------------------------ 期,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失去儿童的特点,其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他们幼小两阶段的特点是并存的。

为此,如何通过游戏调节和缓冲儿童的心理压力,在作息时间、集体教学、儿童评价等方面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即不能片面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是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这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儿童立场的践行。

二、幼小衔接要秉持合理的价值取向幼小衔接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幼小衔接的两大主体:
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无疑是我们思考的前提。

对一个教师来说,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法国 18 世纪教育家卢梭的这句话在当下仍富有现实意义。

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育人一直被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学龄前儿童无论是身体、智商,还是情商都处于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情商(包括孩子的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兴趣爱好、社交能力及体质体能等)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错失良机,儿童在长大后就很难弥补。

因此,幼小衔接不要为了衔接而衔接:
为了适应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灌输,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片面追求学科上与知识上的增加。

3 / 7
实际上,幼小衔接的重点正是儿童身体、心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准备,即使儿童在进入小学初期后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但只要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有意识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相信他们会较快地融入到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之中的。

儿童的特点,其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他们幼小两阶段的特点是并存的。

为此,如何通过游戏调节和缓冲儿童的心理压力,在作息时间、集体教学、儿童评价等方面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即不能片面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是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这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儿童立场的践行。

二、幼小衔接要秉持合理的价值取向幼小衔接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幼小衔接的两大主体:
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无疑是我们思考的前提。

对一个教师来说,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法国 18 世纪教育家卢梭的这句话在当下仍富有现实意义。

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育人一直被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学龄前儿童无论是身体、智商,还是情商都处于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情商(包括孩子的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兴趣爱好、社交能力及体质体能等)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新资料推荐------------------------------------------------------ 如果错失良机,儿童在长大后就很难弥补。

因此,幼小衔接不要为了衔接而衔接:
为了适应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灌输,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片面追求学科上与知识上的增加。

实际上,幼小衔接的重点正是儿童身体、心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准备,即使儿童在进入小学初期后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但只要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有意识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相信他们会较快地融入到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之中的。

三、幼小衔接要关注具体个人保尔朗格朗曾指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社会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

把儿童抽象、一般化,这是教育实践中对人。

认识的偏差在儿童观上把儿童当做具体个人去看待,其实就是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如果离开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幼小衔接的内容是全面的,其侧重点对于每一个孩子也是不同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是学习习惯、生活经验的问题?针对每个儿童发展的差异,有所选择、有所取舍,这无疑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实际上,从教育规律的实现形式来看,也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一个区间,教育主体对教育规律的实现形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如对
5 / 7
教育目标、教育价值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选择等。

这种教育规律的选择性也说明了幼小衔接并非跟风,更不要用成人的人生理想去预设和规训孩子,读懂儿童,有所选择,这应该成为教师与家长的必修课。

总之,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需要形成多元主体的联合互动,特别要创造幼儿园、小学与家长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渠道,尽快取得思想与观念上的一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

三、幼小衔接要关注具体个人保尔朗格朗曾指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社会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

把儿童抽象、一般化,这是教育实践中对人。

认识的偏差在儿童观上把儿童当做具体个人去看待,其实就是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如果离开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幼小衔接的内容是全面的,其侧重点对于每一个孩子也是不同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是学习习惯、生活经验的问题?针对每个儿童发展的差异,有所选择、有所取舍,这无疑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实际上,从教育规律的实现形式来看,也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一个区间,教育主体对教育规律的实现形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如对教育目标、教育价值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选择等。

---------------------------------------------------------------最新资料推荐------------------------------------------------------ 这种教育规律的选择性也说明了幼小衔接并非跟风,更不要用成人的人生理想去预设和规训孩子,读懂儿童,有所选择,这应该成为教师与家长的必修课。

总之,幼小衔接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需要形成多元主体的联合互动,特别要创造幼儿园、小学与家长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渠道,尽快取得思想与观念上的一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

7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