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组顺序表稀疏矩阵课程设计报告(不完整)
稀疏矩阵(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理解稀疏矩阵的加法运算,掌握稀疏矩阵的存储方法,即顺序存储的方式,利用顺序存储的特点——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完成相关的操作。
二、内容与设计思想:1、设计思想1)主界面的设计定义两个矩阵a= 0 0 3 0 0 0 0 0 b= 0 2 0 0 0 0 0 00 0 0 0 0 0 5 0 0 0 0 4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 0 00 0 0 0 7 0 0 0 0 0 0 0 8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0 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定义两个数组A和B,用于存储矩阵a和矩阵b的值;定义一个数组C,用于存放数组A 和数组B相加后的结果。
2)实现方式稀疏矩阵的存储比较浪费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定义两个数组A、B,采用压缩存储的方式来对上面的两个矩阵进行存储。
具体的方法是,将非零元素的值和它所在的行号、列号作为一个结点存放在一起,这就唯一确定一个非零元素的三元组(i、j、v)。
将表示稀疏矩阵的非零元素的三元组按行优先的顺序排列,则得到一个其结点均为三元组的线性表。
即:以一维数组顺序存放非零元素的行号、列号和数值,行号-1作为结束标志。
例如,上面的矩阵a,利用数组A存储后内容为:A[0]=0,A[1]=2, A[2]=3, A[3]=1, A[4]=6, A[5]=5, A[6]=3, A[7]=4, A[8]=7, A[9]=5, A[10]=1, A[11]=9, A[12]=-1同理,用数组B存储矩阵b的值。
2、主要数据结构稀疏矩阵的转存算法:void CreateMatrix(int A[m][n],int B[50]){int i,j,k=0;for(i=0;i<m;i++)for(j=0;j<n;j++)if(A[i][j]!=0){B[k]=i;k++;B[k]=j;k++;B[k]=A[i][j];k++;}B[k]=-1;}稀疏矩阵的加法实现:3、主要算法结构分析:1)void CreateMatrix(int A[m][n],int B[50]),这是一个将稀疏矩阵转存的函数,类似于顺序存储三元组表。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稀疏矩阵运算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稀疏矩阵运算实验目的:1.学习并理解稀疏矩阵的概念、特点以及存储方式。
2.掌握稀疏矩阵加法、乘法运算的基本思想和算法。
3.实现稀疏矩阵加法、乘法的算法,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实验原理:稀疏矩阵是指矩阵中绝大多数元素为0的矩阵。
在实际问题中,有许多矩阵具有稀疏性,例如文本矩阵、图像矩阵等。
由于存储稀疏矩阵时,对于大量的零元素进行存储是一种浪费空间的行为,因此需要采用一种特殊的存储方式。
常见的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有三元组顺序表、十字链表、行逻辑链接表等。
其中,三元组顺序表是最简单直观的一种方式,它是将非零元素按行优先的顺序存储起来,每个元素由三个参数组成:行号、列号和元素值。
此外,还需要记录稀疏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个数。
稀疏矩阵加法的原理是将两个稀疏矩阵按照相同的行、列顺序进行遍历,对于相同位置的元素进行相加,得到结果矩阵。
稀疏矩阵乘法的原理是将两个稀疏矩阵按照乘法的定义进行计算,即行乘以列的和。
实验步骤:1.实现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方式,并完成稀疏矩阵的初始化、转置、打印等基本操作。
2.实现稀疏矩阵的加法运算,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3.实现稀疏矩阵的乘法运算,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4.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稀疏矩阵的加法和乘法算法都能正确运行,并且在处理稀疏矩阵时能够有效节省存储空间。
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稀疏矩阵加法、乘法的运行时间与非零元素个数有关,当非零元素个数较少时,运算速度较快;当非零元素个数较多时,运算速度较慢。
实验分析:稀疏矩阵的运算相对于普通矩阵的运算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运算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和运算算法都可以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采用行逻辑链接表的方式存储稀疏矩阵,进一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可以采用并行计算的策略加快稀疏矩阵的运算速度。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学习了稀疏矩阵的概念、特点和存储方式,掌握了稀疏矩阵加法、乘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并通过实验实现了稀疏矩阵的加法、乘法运算。
数据结构三元组表存储结构实现稀疏矩阵应用课程方案实验报告
高二《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说课稿高二《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说稿《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是北师大版普通高中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选修1-2第四第一节的内容,大纲时安排一时。
主要包括数系概念的发展简介,数系的扩充,复数相关概念、分类、相等条,代数表示和几何意义。
复数的引入是中学阶段数系的又一次扩充,引入复数以后,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
通过本节学习,要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复数的必要性,学习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人类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
在学习了这节以后,学生首先能知道数系是怎么扩充的,并且这种扩充是必要的,虚数单位公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说稿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而复数就是一个实数加上一个实数乘以公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说稿。
学生能清楚的知道一个复数什么时候是虚数,什么时候是纯虚数,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是什么。
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活动后,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变被动地“接受问题”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灵活性,深化学生对复数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为: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
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求根)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数系间的关系、和几何表示。
3.掌握复数的分类和复数相等的条。
4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为认识i的意义、复数的有关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条.教学难点为复数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复数的几何意义的理解复数的概念是整个复数内容的基础,复数的有关概念都是围绕复数的代数表示形式展开的。
虚数单位、实部、虚部的命名,复数想等的充要条,以及虚数、纯虚数等概念的理解,都应促进对复数实质的理解,即复数实际上是一有序实数对。
稀疏矩阵——三元组顺序表
稀疏矩阵——三元组顺序表⽬录稀疏矩阵假设m*n的矩阵中,有t的⾮零元,令s=t/m * n,当,s<=0.05时,称此矩阵为稀疏矩阵,简单理解就是⾮零元特别少的矩阵//⼀般矩阵a1 2 3a= 4 5 67 8 9//稀疏矩阵s0 0 0 0 00 2 0 0 5s= 0 0 3 0 00 0 0 0 4矩阵的转置⼀个m * n的矩阵转置后变为 n * m的矩阵//3*2的矩阵-转置前1 24 57 8//转置后变为2*31 4 72 5 8转置后的矩阵每个元素的下表与原来的下表刚好相反,例如上⾯4转置前的下标为(2,1),转置后变为(1,2);矩阵压缩存储-三元组顺序表之所以引⼊三元组顺序表,是因为,对于稀疏矩阵⽽⾔,⽤传统的存储⽅法会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0 12 9 0 0 0 00 0 0 0 0 0 0-3 0 0 0 0 14 0M= 0 0 24 0 0 0 00 18 0 0 0 0 015 0 0 -7 0 0 0//上⾯矩阵⽤三元组表⽰i j v1 2 121 3 93 1 -33 6 144 3 245 2 186 1 156 4 -7typedef struct{int i,j; //⾏坐标、列坐标ElemType e; //元素}Triple;typedef struct{Triple date[MAXSIZE+1]; //0不存储元素int mu,nu,tu; //⾏数、列数、⾮零元个数}TSMatrix;稀疏矩阵的转置传统⽅法的转置算法时遍历矩阵的每⼀项,交换其下标值即可for(col=1;col<=nu;col++){for(row=1;row<=mu;row++){T[col][row]=M[row][col]}}//时间复杂度 : O(nu*mu)利⽤三元组顺序表进⾏存储的稀疏矩阵要想实现转置显然不能⽤上⾯的算法,下⾯介绍两种⽅法:第⼀种:以列序为主序的转置//置换前存储位置i j v1 2 12 -> M.date[1]1 3 9 -> M.date[2]3 1 -3 -> M.date[3]3 6 14 -> M.date[4]4 3 24 -> M.date[5]5 2 18 -> M.date[6]6 1 15 -> M.date[7]6 4 -7 -> M.date[8]//置换后存储位置i j v1 3 -3 -> T.date[1]1 6 15 -> T.date[2]2 1 12 -> T.date[3]2 5 18 -> T.date[4]3 1 9 -> T.date[5]3 4 24 -> T.date[6]4 6 -7 -> T.date[7]6 3 14 -> T.date[8]void TransposeSMatrix(TSMatrix *T1,TSMatrix *T2){T2->mu=T1->nu;T2->nu=T1->mu;T2->tu=T1->tu;if(T1->tu){int q=1,col,p;for(col=1;col<=T1->nu;col++) //矩阵列循环{for(p=1;p<=T1->tu;p++) //遍历所有元素{if(T1->date[p].j==col) //当元素在col列时{T2->date[q].i=T1->date[p].j;T2->date[q].j=T1->date[p].i;T2->date[q].e=T1->date[p].e;q++;}}}}}//上述代码,当矩阵运算为满时,即tu=mu*nu,其时间复杂度为O(nu*nu*mu)//这种情况与经典算法相⽐,虽节省了存储空间,但是效率较低第⼆种:快速转置第⼀种算法是通过遍历所有元素的下标,从⽽确定其在转置后数组中的位置,快速转置的思想就是,预先确定每⼀列第⼀个⾮零元在对应转置后的数组date中的位置;因此需要两个辅助数组num[]:⽤来存放每⼀列的⾮零元个数cpot[]:存放第⼀个⾮零元在转置后数组date中的位置num[]数组的值很好求,只需要遍历⼀次所有元素即可for(t=1;t<=T1->tu;t++)++num[T1->date[t].j];对于cpot[],有⼀个规律col 1 2 3 4 5 6 7num[col] 2 2 2 1 0 1 0cpot[col] 1 3 5 7 8 8 9//规律copt[1]=1copt[col]=copt[col-1]+num[col-1]代码:void FastTransposeSMatrix(TSMatrix *T1,TSMatrix *T2){int num[T1->nu],cpot[T1->nu];int col,p,q,t;T2->mu=T1->nu;T2->nu=T1->mu;T2->tu=T1->tu;if(T1->tu){//初始化每列⾮零元个数为0for(col=1;col<=T1->nu;col++){num[col]=0;}//求每列⾮零元个数for(t=1;t<=T1->tu;t++){++num[T1->date[t].j];}//求每列第⼀个⾮零元转置后的位置cpot[1]=1;for(col=2;col<=T1->nu;col++){cpot[col]=num[col-1]+cpot[col-1];}//遍历所有元素for(p=1;p<=T1->tu;p++){col=T1->date[p].j; //获取列坐标q=cpot[col]; //获取新位置T2->date[q].i=T1->date[p].j;T2->date[q].j=T1->date[p].i;T2->date[q].e=T1->date[p].e;++cpot[col]; //之所以这个地⽅要++,因为每列⾮零元可能不⽌⼀个 }}}完整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MAXSIZE 12500 //⾮零元个数的最⼤值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int i,j;ElemType e;}Triple;typedef struct{Triple date[MAXSIZE+1];int mu,nu,tu;}TSMatrix;//输⼊元素void Insert(TSMatrix *T){printf("请依次输⼊⾏数i、列数j、⾮零元个数sum:\n");int sum ;scanf("%d%d%d",&T->mu,&T->nu,&sum);T->tu=sum;int x,y,num;printf("请依次输⼊矩阵⾮零元的⾏坐标i、列坐标j、元素值x:\n");printf("i j v\n");for(int i=1 ;i<=sum;i++){scanf("%d%d%d",&x,&y,&num);T->date[i].i=x;T->date[i].j=y;T->date[i].e=num;}}//第⼀种转置⽅法void TransposeSMatrix(TSMatrix *T1,TSMatrix *T2)T2->mu=T1->nu;T2->nu=T1->mu;T2->tu=T1->tu;if(T1->tu){int q=1,col,p;for(col=1;col<=T1->nu;col++){for(p=1;p<=T1->tu;p++){if(T1->date[p].j==col){T2->date[q].i=T1->date[p].j;T2->date[q].j=T1->date[p].i;T2->date[q].e=T1->date[p].e;q++;}}}}}//输出矩阵⾮零元void Show(TSMatrix *T){printf("转置后的矩阵:\n");printf("i j v\n");for(int i=1;i<=T->tu;i++){printf("%d %d %d\n",T->date[i].i,T->date[i].j,T->date[i].e); }}//快速转置void FastTransposeSMatrix(TSMatrix *T1,TSMatrix *T2){int num[T1->nu],cpot[T1->nu];int col,p,q,t;T2->mu=T1->nu;T2->nu=T1->mu;T2->tu=T1->tu;if(T1->tu){//初始化每列⾮零元个数为0for(col=1;col<=T1->nu;col++){num[col]=0;}//求每列⾮零元个数for(t=1;t<=T1->tu;t++){++num[T1->date[t].j];}cpot[1]=1;for(col=2;col<=T1->nu;col++){cpot[col]=num[col-1]+cpot[col-1];}for(p=1;p<=T1->tu;p++){col=T1->date[p].j;q=cpot[col];T2->date[q].i=T1->date[p].j;T2->date[q].j=T1->date[p].i;T2->date[q].e=T1->date[p].e;++cpot[col];}}}int main(){TSMatrix T,T1,*q,*p;p=&T;q=&T1;Insert(p);//测试第⼀种转置⽅法TransposeSMatrix(p, q);Show(q);//测试快速转置FastTransposeSMatrix(p, q);Show(q);}/* 测试请依次输⼊⾏数i、列数j、⾮零元个数sum:6 7 8请依次输⼊矩阵⾮零元的⾏坐标i、列坐标j、元素值x:1 2 121 3 93 1 -33 6 144 3 245 2 186 1 156 4 -7转置后的矩阵:i j v1 3 -31 6 152 1 122 5 183 1 93 4 244 6 -76 3 14转置后的矩阵:i j v1 3 -31 6 152 1 122 5 183 1 93 4 244 6 -76 3 14Program ended with exit code: 0*/我不⽣产代码,我只是代码的搬运⼯。
稀疏矩阵编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稀疏矩阵的概念及其存储方式。
2. 掌握稀疏矩阵的基本操作,包括转置、加法、减法和乘法。
3. 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编程语言:C语言2. 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93. 操作系统:Windows 10三、实验内容1.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及其实现2. 稀疏矩阵的转置3. 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和乘法四、实验步骤1.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及其实现(1)定义稀疏矩阵的三元组结构体:```ctypedef struct {int row; // 行号int col; // 列号double val; // 非零元素值} Triple;```(2)定义稀疏矩阵结构体:typedef struct {int rows; // 矩阵行数int cols; // 矩阵列数int nums; // 非零元素个数Triple data; // 非零元素的三元组数组} SparseMatrix;```(3)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创建:```cvoid createSparseMatrix(SparseMatrix sm, int rows, int cols, int nums) { sm->rows = rows;sm->cols = cols;sm->nums = nums;sm->data = (Triple )malloc(nums sizeof(Triple));}```(4)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销毁:```cvoid destroySparseMatrix(SparseMatrix sm) {free(sm->data);sm->data = NULL;}2. 稀疏矩阵的转置(1)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转置:```cvoid transposeSparseMatrix(SparseMatrix src, SparseMatrix dst) {dst->rows = src->cols;dst->cols = src->rows;dst->nums = src->nums;dst->data = (Triple )malloc(src->nums sizeof(Triple));for (int i = 0; i < src->nums; i++) {dst->data[i].row = src->data[i].col;dst->data[i].col = src->data[i].row;dst->data[i].val = src->data[i].val;}}```3. 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和乘法(1)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加法:```cvoid addSparseMatrix(SparseMatrix sm1, SparseMatrix sm2, SparseMatrix result) {result->rows = sm1->rows;result->cols = sm1->cols;result->nums = 0;for (int i = 0; i < sm1->nums; i++) {for (int j = 0; j < sm2->nums; j++) {if (sm1->data[i].row == sm2->data[j].row && sm1->data[i].col == sm2->data[j].col) {if (sm1->data[i].val + sm2->data[j].val != 0) {result->data[result->nums++] = sm1->data[i];result->data[result->nums - 1].val += sm2->data[j].val;}}}}}```(2)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减法:```cvoid subSparseMatrix(SparseMatrix sm1, SparseMatrix sm2, SparseMatrix result) {result->rows = sm1->rows;result->cols = sm1->cols;result->nums = 0;for (int i = 0; i < sm1->nums; i++) {for (int j = 0; j < sm2->nums; j++) {if (sm1->data[i].row == sm2->data[j].row && sm1->data[i].col == sm2->data[j].col) {if (sm1->data[i].val - sm2->data[j].val != 0) {result->data[result->nums++] = sm1->data[i];result->data[result->nums - 1].val -= sm2->data[j].val;}}}}}```(3)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乘法:```cvoid mulSparseMatrix(SparseMatrix sm1, SparseMatrix sm2, SparseMatrix result) {result->rows = sm1->rows;result->cols = sm2->cols;result->nums = 0;for (int i = 0; i < sm1->nums; i++) {for (int j = 0; j < sm2->nums; j++) {if (sm1->data[i].col == sm2->data[j].row) {double sum = 0;for (int k = 0; k < sm1->nums; k++) {if (sm1->data[k].col == sm2->data[j].row) {sum += sm1->data[k].val sm2->data[j].val;}}if (sum != 0) {result->data[result->nums++] = sm1->data[i];result->data[result->nums - 1].val = sum;}}}}}```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编程实现稀疏矩阵的基本操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稀疏矩阵三元组实现矩阵转置算法实验报告
稀疏矩阵三元组实现矩阵转置算法实验报告实验三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实现矩阵转置算法学院专业班学号姓名一.实习目的1.掌握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表示;2.掌握稀疏矩阵三元组表示的传统转置算法的实现;3.掌握稀疏矩阵三元组表示的快速转置算法的实现;二.实习内容1.稀疏矩阵的按三元组形式输入,即按行序输入非零元的行号、列号、值,实现传统转置算法,输出按通常的阵列形式输出。
2.稀疏矩阵的按三元组形式输入,即按行序输入非零元的行号、列号、值,实现快速转置算法,输出按通常的阵列形式输出。
三.实验步骤1.三元组的定义#define MAX_SIZE 100 // 非零元个数的最大值struct Triple{int i,j; // 行下标,列下标ElemType e; // 非零元素值};struct TSMatrix{struct Triple data[MAX_SIZE+1]; // 非零元三元组表,data[0]未用int mu,nu,tu; // 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个数};2.创建稀疏矩阵M (按三元组形式输入,即按行序输入非零元的行号、列号、值)3. 编写三元组传统转置函数。
4. 编写三元组快速转置函数。
4. .主函数(1)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MAX_SIZE 100 // 非零元个数的最大值typedef int ElemType;struct Triple{int i,j; // 行下标,列下标ElemType e; // 非零元素值};struct TSMatrix{struct Triple data[MAX_SIZE+1]; // 非零元三元组表,data[0]未用int mu,nu,tu; // 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个数};int CreateSMatrix(TSMatrix &M){ // 创建稀疏矩阵Mint i,m,n;ElemType e;int k;printf("请输入矩阵的行数,列数,非零元素数:");scanf("%d,%d,%d",&M.mu,&M.nu,&M.tu);if(M.tu>MAX_SIZE)return -1;M.data[0].i=0; // 为以下比较顺序做准备for(i=1;i<=M.tu;i++){do{printf("请按行序顺序输入第%d个非零元素所在的行(1~%d),列(1~%d),元素值:",i,M.mu,M.nu);scanf("%d,%d,%d",&m,&n,&e);//输入非零元的行号、列号、元素值k=0;if(m<1||m>M.mu||n<1||n>M.nu)// 行或列超出范围k=1;if(m<M.data[i-1].i||m==M.data[i-1].i&&n<=M.d ata[i-1].j) // 行或列的顺序有错k=1;}while(k);M.data[i].i =m; // 将m,n,e 填入MM.data[i].j =n;M.data[i].e =e;}return 1;}void PrintSMatrix(TSMatrix M){ // 按矩阵形式输出Mint i,j,k=1;Triple *p=M.data;p++; // p指向第1个非零元素for(i=1;i<=M.mu;i++){for(j=1;j<=M.nu;j++)if(k<=M.tu&&p->i==i&&p->j==j)// p指向非零元,且p所指元素为当前处理元素{printf("%3d",p->e); // 输出p所指元素的值p++; // p指向下一个元素k++; // 计数器+1}else // p所指元素不是当前处理元素printf("%3d",0); // 输出0printf("\n");}}void TransposeSMatrix(TSMatrix M,TSMatrix &T){ // 求稀疏矩阵M的转置矩阵T。
稀疏矩阵的操作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作效率随着高科技的加入有了质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现代生活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C是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通用程设语言,在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中以展现强大的生命力。
C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些特点;它既可用于编写系统软件又可用于编写应用软件。
本课程设计主要实现在三元组存储结构与十字链表存储结构下输入稀疏矩阵,并对稀疏矩阵进行转置,相加,相乘操作,最后输出运算后的结果。
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先用三元组实现稀疏矩阵的输入,输出,及其转置,相加,相乘操作的方法。
程序通过调试运行,结果与预期一样,初步实现了设计目标。
关键词:稀疏矩阵,三元组,链表I目录摘要 (I)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2 需求分析 (1)2.1需求概述 (1)2.2 需求环境 (2)3 系统功能设计及数据结构设计 (2)3.1模块设计 (2)3.2系统子程序及功能设计 (2)4 算法设计、数据流图及程序结构框图 (2)4.1 程序功能模块 (2)4.2 程序流程图 (4)5 程序原代码及其说明 (5)6 程序测试及运行结果说明 (10)7 总结 (14)主要参考资料 (14)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学到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以科学理论和工程上能力的技术,规范地开发大型、复杂、高质量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可以在程序设计方法、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2 需求分析2.1需求概述1. 问题描述设计程序用十字链表实现稀疏矩阵的加、乘、转置。
基本功能要求:(1) 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求两个具有相同行列数的稀疏矩阵A 和B的相加矩阵C ,并输出C 。
稀疏矩阵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
稀疏矩阵基本操作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稀疏矩阵的压缩储存结构,以及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表示方法下的转置、相加、相乘等算法二、实验目的1.熟悉数组、矩阵的定义和基本操作2.熟悉稀疏矩阵的储存方式和基本运算3.理解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类型定义,掌握稀疏矩阵的输入、输出和转置算法三、实验原理1.使用三元组储存矩阵中的非零元素(三元组分别储存非零元素的行下标,列下标和元素值)。
除了三元组表本身,储存一个稀疏矩阵还需要额外的三个变量,分别储存矩阵的非零元个数,矩阵的行数和矩阵的列数。
2.稀疏矩阵的创建算法:第一步:根据矩阵创建一个二维数组,表示原始矩阵第二步:取出二维数组中的元素(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取),判断取出元素是否为非零元素,如果为非零元素,把该非零元素的数值以及行下标和列下表储存到三元数组表里,否则取出下一个元素,重复该步骤。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知道二维数组中所有的元素已经取出。
3.稀疏矩阵倒置算法:第一步:判断进行倒置的矩阵是否为空矩阵,如果是,则直接返回错误信息。
第二步:计算要倒置的矩阵每列非零元素的数量,存入到num数组(其中num[i] 代表矩阵中第i列非零元素的个数)。
以及倒置后矩阵每行首非零元的位置,存入cpot 数组中(其中cpot表示倒置后矩阵每行非零元的位置,对应表示原矩阵每列中第一个非零元的位置)。
第三步:确定倒置后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第四步:取出表示要导致矩阵中三元组表元素{e, I, j}(第一次取出第一个,依次取出下一个元素),从第二步cpot数组中确定该元素倒置后存放的位置(cpot[j]),把该元素的行下标和列下标倒置以后放入新表的指定位置中。
cpot[j] 变量加一。
第五步:重复第四步,直到三元组表中所有的元素都完成倒置。
第六步:把完成倒置运算的三元组表输出。
4.稀疏矩阵加法算法:第一步:检查相加两个矩阵的行数和列数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进入第二步,否则输出错误信息。
第二步:定义变量i和j,用于控制三元组表的遍历。
稀疏矩阵实验报告(包括问题描述,源代码,实验结果等)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习报告题目:班级:学号:姓名:实习报告1.问题描述稀疏矩阵的操作基本功能要求:(1)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求两个具有相同行列数的稀疏矩阵A和B的相加矩阵C,并输出C。
(2)求出A的转置矩阵D,输出D。
2.设计1)设计思想矩阵中如果多数的元素没有数据,则会造成存储器空间的浪费,为此,必须设计稀疏矩阵的阵列储存方式,利用较少的存储器空间储存完整的矩阵数据。
但是这些存储空间的大部分存放的是0元素,从而造成大量的空间浪费.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可以只存储其中的非0元素. 对于矩阵Amn的每个元素aij,知道其行号i 和列号j就可以确定其位置.因此对于稀疏矩阵可以用一个结点来存储一个非0元素.该结点可以定义成: [i,j,aij]创建一个矩阵A和矩阵B,这两个稀疏矩阵具有相同行列数,然后矩阵A与矩阵B相加得到矩阵C,并输出C,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
并调用原矩阵A 转置得到矩阵D,输出D。
2) 设计表示法(1) 函数调用关系如图所示。
3)实现注释:实现了原题中要求的:两个具有相同行列数的稀疏矩阵A和B的相加矩阵C,并输出C;得到矩阵A的转置矩阵D,输出D;稀疏矩阵均采用三元组表示。
3.调试报告调试程序时,应注意矩阵的调用。
比如,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将程序调用,最后尽管实现了矩阵的转置和相加,但没有符合题意。
题目要求的是用创建好的矩阵A和矩阵B进行相加,并对矩阵A进行转置,所以要调用好矩阵。
4.程序清单#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define MAXSIZE 100typedef struct{int i,j;int e;}Triple;typedef struct{Triple data[MAXSIZE+1];int mu,nu,tu; //mu、nu为稀疏矩阵的行列数,tu为稀疏矩阵的非零元素个数}TSMatrix;TSMatrix M,T,S,B,C;void CreateMatrix(TSMatrix &M){int i,elem,col,row,mu,nu,tu;printf("请输入稀疏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的个数:\n");scanf("%d%d%d",&mu,&nu,&tu);M.mu=mu;M.nu=nu;M.tu=tu;for (i=1;i<=tu;i++){printf("请输入非零元素的行号、列号和值:\n");scanf("%d%d%d",&col,&row,&elem);if ( mu<=1 || col>M.mu ||nu<=1 || row>M.nu){printf("error!");exit(0);}else{M.data[i].i=col; //输出这个三元组M.data[i].j=row;M.data[i].e=elem;}}}void FastTransposeSMatrix(TSMatrix M) /*求转置矩阵*/ {int num[100];int cpot[100];int p,q,t,col=0;T.mu=M.nu; // 给T的行、列数与非零元素个数赋值T.nu=M.mu;T.tu=M.tu;if(T.tu){for(col=1;col<=M.nu;col++){num[col]=0;}for(t=1;t<=M.tu;t++){num[M.data[t].j]++;}cpot[1]=1;for(col=2;col<=M.nu;col++){cpot[col]=cpot[col-1]+num[col-1];}for(p=1;p<=M.tu;++p){col=M.data[p].j;q=cpot[col];T.data[q].i=M.data[p].j;T.data[q].j=M.data[p].i;T.data[q].e=M.data[p].e;cpot[col]++;}} TSMatrix(T);}void TSMatrix_add(TSMatrix M,TSMatrix T,TSMatrix &ADD) /*求矩阵的和*/ {int a=1,b=1,c=1,x;ADD.mu=M.mu;ADD.nu=M.nu;ADD.tu=0;for(x=1;x<=M.mu;x++){while(M.data[a].i==x&&T.data[b].i==x){if(M.data[a].j==T.data[b].j){ADD.data[c].i=M.data[a].i;ADD.data[c].j=M.data[a].j;ADD.data[c].e=M.data[a].e+T.data[b].e;c++;a++;b++;}else if(M.data[a].j<T.data[b].j){ADD.data[c].i=M.data[a].i;ADD.data[c].j=M.data[a].j;ADD.data[c].e=M.data[a].e;c++;a++;}else{ADD.data[c].i=T.data[b].i;ADD.data[c].j=T.data[b].j;ADD.data[c].e=T.data[b].e;c++;b++;}}while(M.data[a].i==x){ADD.data[c].i=M.data[a].i;ADD.data[c].j=M.data[a].j;ADD.data[c].e=M.data[a].e;c++;a++;while(T.data[b].i==x){ADD.data[c].i=T.data[b].i;ADD.data[c].j=T.data[b].j;ADD.data[c].e=T.data[b].e;c++;b++;}}ADD.tu=c-1;}void ShowMatrix(TSMatrix &M) /*打印出矩阵*/ {int i=1,j=1,dir=1;//printf("稀疏矩阵为:\n");for(i=1;i<=M.mu;i++){for(j=1;j<=M.nu;j++){if(M.data[dir].i==i && M.data[dir].j==j) {printf("%d ",M.data[dir].e);dir++;}elseprintf("0 ");}printf("\n");}void main(){while(1){int c;M.mu=0;M.nu=0;M.tu=0;printf("1.创建一个稀疏矩阵A:\n");printf("2.求转置矩阵A:\n");printf("3.创建一个稀疏矩阵B:\n");printf("4.求转置矩阵B:\n");printf("5.求A与B原矩阵的和:\n"); while (1){printf("请按键选择:");scanf("%d",&c);switch(c){case 1:CreateMatrix(M) ;break;case 2:FastTransposeSMatrix(M);printf("原矩阵A为:\n");ShowMatrix(M);printf("转置矩阵为:\n"); ShowMatrix(T);break;case 3:CreateMatrix(B) ;break;case 4:FastTransposeSMatrix(B);printf("原矩阵B为:\n");ShowMatrix(B);printf("转置矩阵为:\n");ShowMatrix(T);break;case 5:FastTransposeSMatrix(M);TSMatrix_add(M,B,S);printf("A与B原矩阵的和为:\n");ShowMatrix(S);break;return 0;}}}}5.结果分析(1)选择选项1,创建矩阵A;选择选项2,转置矩阵A。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稀疏矩阵应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一.题目:稀疏矩阵应用(限1 人完成)要求:实现三元组,十字链表下的稀疏矩阵的加、转、乘的实现。
(1)稀疏矩阵的存储(2)稀疏矩阵加法(3)矩阵乘法(4)矩阵转置二.算法思想描述:1.需求分析(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初始化值。
(2)设计函数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3)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加,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4)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的相乘,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5)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6)退出系统。
1.算法概述:首先用两个结构体来定义十字链表元素:typedef struct OLNode{int i,j;int e;struct OLNode *right,*down;}OLNode,*OLink;OLNode结构为链表结点,i,j,e分别表示稀疏矩阵中元素的行,列和值。
typedef struct {int mu,nu,tu; //行数mu,列数nu,非零元素的个数tuOLink *rhead,*chead;}CrossList;CrossList结构用于连接起各个结点,mu,nu,tu分别表示整个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的个数。
整个程序包含CreateSMatix_OL(用于创建十字链表),SMatrix_ADD(十字链表相加),ShowMAtrix(十字链表显示),MultSMatrix_OL(十字链表相乘),TurnSMatrix_OL(十字链表转置),DestroySMatrix_OL(十字链表销毁)六个函数。
CreateSMatix_OL的功能如下:首先输入稀疏矩阵的行数,列数,非零元素的个数,为*rhead和*chead分配内存空间,并将十字链表中节点初始化为NULL。
然后依次输入非零元素的行,列,值,以0 0 0为结尾结束链表的连接和while循环。
SMatrix_ADD 的功能如下:在初始化稀疏矩阵后选择十字链表相加会提示输入另一个稀疏矩阵,连接结束后SMatrix_ADD 函数以循环的方式比较非零元素是否为同一行列,如果是则两值相加,如果不是则把第二个元素加入链表中。
基于三元组表的存储结构实现稀疏矩阵的应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三元组表的存储结构实现稀疏矩阵的应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基于三元组表的存储结构实现稀疏矩阵的应用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信息工程学院信科系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本科)课题名称基于三元组表的存储结构实现稀疏矩阵的基本操作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成绩1、课题设计目的:(1)掌握稀疏矩阵三元组表的存储、创建、显示、转置。
(2)利用三元组表实现矩阵的相加、减。
(3)了解稀疏矩阵的相关应用。
2、课题设计意义:本次课题设计可以使我们更熟练的掌握有关三元组表及稀疏课题设计矩阵的相关知识,比一般存储方法节省了存储空间,基于三元组表目的与的存储结构实现了稀疏矩阵的基本操作。
设计意义本次课程设计是本组成员共同努力而完成的,第一次进行课程设计是我们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在摸索中前行,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一、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 ............................................11.1、课题设计目的 (1)1.2、课程设计意义 (1)二、需求分析 (1)2.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及初始化值和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1)2.2 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1)2.3 构造函数进行两稀疏矩阵相加、减及相乘并输出最终稀疏矩阵 (1)2.4 退出系统 (2)三、项目设计 (2)3.1结构设计 (2)3.2算法思想 (2)3.3模块图 (2)3.4流程图 (3)四、系统实现 (4)4.1主调函数 (4)4.2三元组表建立 (4)4.3矩阵建立 (4)4.4矩阵相加减及转置 (5)五、系统调试 (8)5.1主菜单输出 (8)5.2矩阵相加 (9)5.3矩阵转置 (9)5.4矩阵相减 (10)六、实验总结 (10)七、附录 (11)一、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1.1、课题设计目的(1)掌握稀疏矩阵三元组表的存储,创建,显示,转置等方法。
稀疏矩阵三元组实验报告
一、设计人员相关信息
1.设计者姓名、学号和班号:12地信李晓婧12012242983
2.设计日期:2014.
3.上机环境:VC++6.0
二、程序设计相关信息
1.实验题目:实验题6.4 假设n*n的稀疏矩阵A采用三元组表示,设计一个程序实现
如下功能:(1)生成稀疏矩阵三元组;(2)输出转置矩阵三元组。
| 1 0 3 1 |
| 0 1 0 0 |
| 0 0 1 0 |
| 0 0 1 1 |
2.实验项目组成:
(1)生成稀疏矩阵三元组;(2)输出转置矩阵三元组
3.实验项目的程序结构(程序中的函数调用关系图):
4.实验项目包含的各个文件中的函数的功能描述:
CreatMat:对一个二维稀疏矩阵创建其三元组表示,以行序方式扫描二维稀疏矩阵A,将其非零的元素插入到三元组t中。
DispMat:输出三元组。
从头到尾扫描三元组t,依次输出元素值。
TranMat:矩阵转置。
对一个m*n的矩阵A m*n,其转置矩阵是一个n*m的矩阵,设为
B n*m,满足a i,j=b i,j,其中0≤i≤m-1,0≤j≤n-1。
5.算法描述或流程图:
6.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
7.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主函数缺少一次输出,稀疏矩阵没有显示。
解决方案:主函数加一个输出稀疏矩阵disp(A)。
三、程序盘
提交的程序盘应包含全部的源程序清单和可执行文件。
稀疏矩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稀疏矩阵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方法。
3. 熟悉稀疏矩阵的基本运算,如转置、加法、减法等。
4. 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C++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内容1.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 设计稀疏矩阵的三元组存储结构。
- 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
2. 稀疏矩阵的基本运算- 实现稀疏矩阵的转置。
- 实现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
- 实现稀疏矩阵的乘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稀疏矩阵与普通矩阵运算的效率。
四、实验步骤1.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 定义稀疏矩阵的三元组存储结构,包括行号、列号和元素值。
- 编写函数实现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包括读取稀疏矩阵的三元组数据、构建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等。
2. 稀疏矩阵的基本运算- 实现稀疏矩阵的转置,包括交换行号和列号、重新排序等。
- 实现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包括遍历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计算对应元素的加法或减法结果。
- 实现稀疏矩阵的乘法,包括遍历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计算对应元素的乘法结果。
3. 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稀疏矩阵与普通矩阵运算的效率。
-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稀疏矩阵运算的优缺点。
五、实验结果1.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 读取稀疏矩阵的三元组数据,构建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
2. 稀疏矩阵的基本运算- 实现稀疏矩阵的转置,包括交换行号和列号、重新排序等。
- 实现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包括遍历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计算对应元素的加法或减法结果。
- 实现稀疏矩阵的乘法,包括遍历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计算对应元素的乘法结果。
3. 实验结果分析- 稀疏矩阵运算效率比普通矩阵运算高,尤其在稀疏程度较高的矩阵上。
- 稀疏矩阵运算的缺点是存储空间较大,且运算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数据交换。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二实验要求:(1)生成如下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a 和 b;(上机实验指导 P92 )(2)输出 a 转置矩阵的三元组;(3)输出a + b 的三元组;(4)输出 a * b 的三元组;三实验内容:3.1 稀疏矩阵的抽象数据类型:ADT SparseMatrix {数据对象:D={aij| i = 1,2,3,….,m; j =1,2,3,……,n;ai,j∈ElemSet,m 和n分别称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数据关系 : R={ Row , Col }Row ={<ai,j ,ai,j+1> | 1≤ i≤m , 1≤ j ≤ n-1}Col ={<a i,j , a i+1,j >| 1≤i≤m-1,1≤j ≤n}基本操作:CreateSMatrix(&M)操作结果:创建稀疏矩阵M PrintSMatrix(M)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操作结果:打印矩阵M DestroySMatrix(&M)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操作结果:销毁矩阵M CopySMatrix(M, &T)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操作结果:复制矩阵M到TAddSMatrix(M, N, &Q)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和Q=M+N SubSMatrix(M, N, &Q)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差Q=M-N TransposeSMatrix(M, & T)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操作结果:求矩阵M的转置T MultSMatrix(M, N, &Q)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操作结果:求矩阵的积Q=M*N }ADT SparseMatrix3.2存储结构的定义#define N 4typedef int ElemType;#define MaxSize 100 //矩阵中非零元素最多个数typedef struct{ int r; //行号int c; //列号ElemType d; //元素值} TupNode; //三元组定义typedef struct{ int rows; //行数值int cols; //列数值int nums; //非零元素个数TupNode data[MaxSize];} TSMatrix; //三元组顺序表定义3.3基本操作实现:void CreatMat(TSMatrix &t,ElemType A[N][N]){int i,j;t.rows=N;t.cols=N;t.nums=0;for (i=0;i<N;i++){for (j=0;j<N;j++)if (A[i][j]!=0){t.data[t.nums].r=i;t.data[t.nu ms].c=j;t.data[t.nums].d=A[i][j];t.nums++;}}}void DispMat(TSMatrix t){int i;if (t.nums<=0)return;printf("\t%d\t%d\t%d\n",t.rows ,t.cols,t.nums);printf("\t------------------\n ");for (i=0;i<t.nums;i++)printf("\t%d\t%d\t%d\n",t.data[i] .r,t.data[i].c,t.data[i].d);3.4解题思路:1.转置矩阵:只要判定原矩阵有值,那么只要遍历一遍原矩阵,把原来矩阵中非0元素行列变换一下赋值到新的矩阵中即可。
稀疏矩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1108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 年 3 月 10 日稀疏矩阵一、实验内容基本要求:1.以“带行逻辑链接信息”的三元组顺序表表示稀疏矩阵,实现两个矩阵相加、想减、相乘的运算。
2.稀疏矩阵的输入形式采用三元组表表示,而运算结果则以通常的阵列形式输出选作内容:1.按书中的描述方法,以十字链表表示稀疏矩阵2.增添矩阵求逆的运算,包括不可求逆的情况。
在求逆之前,先将稀疏矩阵的内容表示改为十字链表…二、数据结构设计三元组结构体定义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MAX 100typedef struct{int i,j;int e;}Triple;struct juzhen{Triple data[MAX+1];int first[MAX+1];int mv,nv,tv;};十字链表结构定义如下#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conio.h>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 CLNode{int row ;int col;ElemType fenzi;ElemType fenmu;CLNode * right;CLNode * down;}CLNode;typedef struct{CLNode ** rhead;CLNode ** chead;int ru;int lu;int tu;}CrossList;三、算法设计1.三元组表构建稀疏矩阵的定义如下:ADT Matrix{数据对象:D={a ij|i=1,2,…,m; j=1,2,…,n;a ij∈ElemSet, m和n分别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数据关系:R={Row,Col }Row={﹤a i,j, a i,j+1﹥| 1≤i≤m, 1≤j≤n-1}Col = {﹤a i,j, a i+1,j﹥| 1≤i≤m-1, 1≤j≤n}基本操作:ChuangJian (XiShu &M)操作结果:创建稀疏矩阵矩阵TMShuChu(XiShu Q)操作结果:通常形式输出稀疏矩阵AddMatrix(XiShu M,XiShu N,XiShu *Q)操作结果:稀疏矩阵的加法运算:void JianMatrix(XiShu M,XiShu N,XiShu *Q)操作结果:稀疏矩阵的减法运算void ChengMatrix(XiShu M,XiShu N,XiShu *Q)操作结果:稀疏矩阵的乘法运算}ADT Matrix;2 十字链表创建稀疏矩阵的定义如下:ADT SparseMatrix{数据对象 D={a ij|i=1,2,3……m,j=1,2,3……n;a ij属于ElemSet,m和n分别是稀疏矩阵的行数和列数}数据关系 R={ Row, Col }Row={<a ij,a ij+1>|1<=i<=m,1<=j<=n-1}Col={<a ij,a i+1j>|1<=i<=m-1,1<=j<=n}基本操作:void Input( CrossList &D )操作结果:十字链表创建稀疏矩阵int Determinant( const CrossList &D ,int row , int line )操作结果:求稀疏矩阵行列式的值void Reduction( int &fenzi, int &fenmu )操作结果:分子分母约分CrossList *InverseMatrix( const CrossList &D )操作结果:求稀疏矩阵的逆矩阵void Output( const CrossList *E )操作结果:十字邻接矩阵的输出}ADT SparseMatrix3.1 功能模块图本功能分为四个模块3.2 算法思路3.2.1实现方法列出系统中的所有函数并说明函数的功能void main() //三元组表法和十字链表的主函数int ChuangJian(XiShu *M) //三元组表法创建稀疏矩阵void ShuChu(XiShu Q) //三元组表法输出稀疏矩阵void AddMatrix(XiShu M,XiShu N,XiShu *Q)//三元组表法实现相加功能void JianMatrix(XiShu M,XiShu N,XiShu *Q)//三元组表法实现相减功能void ChengMatrix(XiShu M,XiShu N,XiShu *Q)//三元组表法实现相乘功能int Determinant(CrossList &D ,int row ,int line )//行列式求值void Reduction( int &fenzi, int &fenmu ) //分子分母约分void Input( CrossList &D ) //十字链表输入函数CrossList *InverseMatrix(CrossList &D)//求稀疏矩阵的逆矩阵void Output( const CrossList *E ) //十字链表输出函数3.2.2 设计思想稀疏矩阵加法运算思路:首先判断两个矩阵行数列数是否相等,比较两个矩阵中不为0的元素的行数i 及列数j,将i与j都相等的前后两个元素值e相加,保持i,j不变储存在新的三元组中,不等的则分别储存在此新三元组中稀疏矩阵减法运算思路:将后一个矩阵的每一个非零元都乘以-1,再调用加法运算的函数稀疏矩阵乘法运算思路:逐个定位两个矩阵的非零元的位置,从第一个矩阵的第一行开始,再从第二个矩阵的第一列开始,找到非零元相乘相加,并利用累加器逐列累加稀疏矩阵求逆运算的思路:矩阵的逆等于矩阵的伴随矩阵除以矩阵行列式的值(1)定义全局变量#define MAX 100#define TRUE 1#define FAULT 0typedef int ElemType;(2)主函数模块说明主函数主要结构void main( ){ 初始化;Switch(){Case :接受命令;选择处理命令}不满足退出}void main( ){初始化;接受命令;选择处理命令}(3)其他模块说明(用文字描述,不要代码)int CreateSMatrix(TSMatrix *M){初始化;输入行数、列数、非零元个数for(){for()按行为主序输入每一个非零元赋值}返回结果}void PrintSMatrix(TSMatrix Q){两层for循环输出每一个非零元}void AddRLSMatrix(TSMatrix M,TSMatrix N,TSMatrix *Q){判断行数、列数是否对应相等,若均相等则相加并赋值否则依次判断行数、列数的大小并再次判断将值放在另一个数组里}Void JianRLSMatrix(TSMatrix M,TSMatrix N,TSMatrix *Q){两层for循环将第二个矩阵的每一个非零元变为他的负数再调用相加函数}void MultSMatrix(TSMatrix M,TSMatrix N,TSMatrix *Q){初始化判断第一个矩阵的行数时候等于第二个矩阵的列数然后逐个定位两个矩阵的非零元的位置,从第一个矩阵的第一行开始,再从第二个矩阵的第一列开始,找到非零元相乘相加,并利用累加器逐列累加}四、测试数据及程序运行情况三元组表实现加法运算三元组表实现乘法运算十字链表实现求逆运算五、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问题:运行过程中发现加法减法能正常运行,而乘法却在计算时出现问题。
数据结构--稀疏矩阵课程设计
安徽理工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稀疏矩阵的运算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10-*班学号: 201030****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2011年 12 月 28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号201030****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计10-* 设计题目稀疏矩阵的运算设计技术参数系统平台:Windows XP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C++ 6.0设计要求(1)存储结构选择三元组存储方式;(2)实现一个稀疏矩阵的转置运算;(3)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加法运算;(4)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减法运算;(5)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乘法运算。
工作量课程设计报告要求不少于3000字。
源程序要求不少于300行工作计划11月9日-11月22日查找相关资料11月23日-11月26日 DOS菜单界面设计11月27日-12月5日设计算法12月6日-12月20日编写代码12月21日-12月28日撰写实验报告参考资料[1]秦锋.数据结构(C语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温秀梅,丁学均.Visual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何钦铭,颜晖.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2011年 11 月 8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 学号:201030**** 专业班级:计10-* 课程设计题目:稀疏矩阵的运算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 问题描述 (1)2 需求分析 (1)3 总体设计 (2)3.1 Matrix结构的定义 (2)3.2 系统流程图 (3)4 详细设计 (4)4.1 “菜单”界面 (4)4.2 建立矩阵 (4)4.3 显示矩阵 (6)4.4 矩阵的转置 (7)4.5 矩阵的加法运算 (8)4.6 矩阵的减法运算 (9)4.7 矩阵的乘法运算 (10)5 程序运行 (11)5.1 输入矩阵 (11)5.2 矩阵转置 (11)5.3 矩阵加法 (12)5.4 矩阵减法 (12)5.5 矩阵乘法 (13)5.6 退出及错误提示 (13)6 总结 (14)参考文献 (15)1 问题描述(1)题目内容:设计稀疏矩阵运算系统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以及转置操作。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稀疏矩阵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稀疏矩阵专业:计算机科技院系:计算机学院姓名:xxxxxxx学号:xxxxxxxx时间:2013年9月22日目录一需求分析---------------------------------------------------------------- 31.问题描述-------------------------------------------------------------------------------------- 32.基本要求-------------------------------------------------------------------------------------- 33 实现提示-------------------------------------------------------------------------------------- 3二概要设计----------------------------------------------------------------------3三详细设计----------------------------------------------------------------------4四调试分析-------------------------------------------------------------------- 10五用户手册---------------------------------------------------------------------11一需求分析1.【问题描述】稀疏矩阵是指那些多数元素为零的矩阵。
利用“稀疏”特点进行存储和计算可以大大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计算效率。
实现一个能进行稀疏矩阵基本运算的运算器。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表示
附录1: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设计题目: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表示二、基本要求能区分加法、减法、乘法和转置;能处理任意输入的典型数据和进行出错数据处理(例如乘法,当第一个矩阵的列数不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时);必须采用三元组作存储结构,不能采用数组等形式;输出要求用矩阵的形式输出(即习题集136页的形式),当第一个矩阵的行数不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时,注意如第三个乘法的形式输出三、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表示四、设计时间2010 年 12 月 19 日至 2011 年 12 月 25 日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附录2:郑州科技学院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_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表示___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所在系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1 年12 月 25 日目■■录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4)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4)1)【概要设计】1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明 (4)2详细设计 (5)3.主程序模块与各子程序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5)程序代码 (5)运行与测试 (13)总结与思考 (39)致谢 (39)参考文献 (39)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2.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5.设计的题目要求达到一定工作量(300行以上代码),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6. 编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不少于10页(代码不算)。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概要设计】1.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ADT SparseMatrix{数据对象:D = {aij|i=1,2,…,m;j=1,2,…n;aij∈ElemSet,m和n分别称为矩阵的行数于列数}数据关系:R={Row,Col}Row = {<aij,aij+1>|1<=i<=m,1<=j<=n-1}Col = {<aij,ai+1j>|1<=i<=m-1,1<=j<=n}基本操作:CreatSMatrix(&T)操作结果:创建稀疏矩阵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稀疏矩阵运算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针对本课程设计,完成以下课程设计任务:1、熟悉系统实现工具和上机环境。
2、根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相关资料。
3、针对所选课题完成以下工作:(1)需求分析(2)概要分析(3)详细设计(4)编写源程序(5)静态走查程序和上机调试程序4、书写上述文档和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课程设计报告目录4.正文(1)问题描述稀疏矩阵是指那些多数元素为零的矩阵。
利用“稀疏”特点进行存储和计算可以大大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计算频率。
实现一个能进行稀疏矩阵基本运算的运算器。
(2)需求分析本课程设计的稀疏矩阵运算器在visual studio 2013下运行调试成功,可以实现的功能有:1.矩阵运算方式选择2.根据提示输入相应数据3.显示最终结果使用的主要存储结构为三元组,并用三元组形式进行运算。
所有参与运算数据类型为整形,因此输入的数据应为整形数据。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使用三元组数据进行运算,可以通过多次扫描三元组数据来实现,即使用嵌套循环函数。
输出结果为通常的阵列形式,因此使用了右对齐,保证输出形式的整齐。
(3)概要分析本次课程设计中定义的结构体typedef struct {int i, j;//矩阵元素所在行列int v;//元素的值}triple;typedef struct {triple data[MAXSIZE];triple cop[MAXSIZE];//辅助数组int m, n, t;//矩阵的行列数}tripletable;Main函数调用子函数时输入1为调用int Push_juzhen(int m, int n, int count)函数,可以实现矩阵相加功能输入2为调用int Dec_juzhen(int m, int n, int count)函数,可实现矩阵相减功能输入3为调用int Mul_juzhen()函数,可以实现矩阵相乘功能(4)详细分析(流程图伪代码)加法函数int Push_juzhen(int m, int n, int count)//矩阵相加(行,列,矩阵数){// p行,q列,s非零元素个数,v元素值//ucount对数组下标计数的变量,与变量x实现多个矩阵相加for (int c = 0; c < count; c++){int x = 0;cout << "请输入第" << c + 1 << "个矩阵的非零元素个数" << endl;cin >> s;cout << "请依次输入非零元素所在行和列以及该非零元素的值并以空格隔开" << endl;for (; x< s; x++)//传递行列及元素值{cin >> p >> q >> v;a.cop[x].i = p;//将p赋值给data[x].ia.cop[x].j = q;//将q赋值给data[x].ja.cop[x].v = v;//将v赋值给data[x].v}//g行//h列for (int g = 1; g <= m;g++)for (int h = 1; h <= n; h++){int l;//存储下标for (l = 0; l < s; l++)//对辅助存储中的三元组进行行逻辑排序,将数据存入a.data{if (a.cop[l].i == g&&a.cop[l].j == h){a.data[u].i = a.cop[l].i;a.data[u].j = a.cop[l].j;a.data[u].v = a.cop[l].v;u++;}}}}//矩阵相加//k为行数//h为列数for (int k = 0; k < u; k++){for (int h = 0; h <= ucount; h++){if (a.data[k].i == b.data[h].i&&a.data[k].j == b.data[h].j)//判断行列是否相等b.data[h].v += a.data[k].v;else{b.data[ucount].i = a.data[k].i;b.data[ucount].j = a.data[k].j;b.data[ucount].v = a.data[k].v;ucount++;//存储空间增加计数}break;//增加一组数据时跳出循环,避免重复计算}}return 0;}相减函数int Dec_juzhen(int m, int n, int count){for (int c = 0; c < count; c++){int x = 0;cout << "请输入第" << c + 1 << "个矩阵的非零元素个数" << endl;cin >> s;cout << "请依次输入非零元素所在行和列以及该非零元素的值并以空格隔开" << endl;for (; x< s; x++)//传递行列及元素值{cin >> p >> q >> v;a.cop[x].i = p;//将p赋值给data[x].ia.cop[x].j = q;//将q赋值给data[x].ja.cop[x].v = v;//将v赋值给data[x].v}//g行//h列if (c != 0){for (int g = 1; g <= m; g++)for (int h = 1; h <= n; h++){int l;//存储下标for (l = 0; l < s; l++)//行逻辑排列{if (a.cop[l].i == g&&a.cop[l].j == h){ a.data[u].i = a.cop[l].i;a.data[u].j = a.cop[l].j;a.data[u].v =- a.cop[l].v;//c>0时为减数矩阵u++;}}}}else{for (int g = 1; g <= m; g++)for (int h = 1; h <= n; h++){int l;//存储下标for (l = 0; l < s; l++){if (a.cop[l].i == g&&a.cop[l].j == h){a.data[u].i = a.cop[l].i;a.data[u].j = a.cop[l].j;a.data[u].v = a.cop[l].v;u++;}}}}}//矩阵减法计算for (int k = 0; k < u; k++){for (int h = 0; h <= ucount; h++){if (a.data[k].i == b.data[h].i&&a.data[k].j == b.data[h].j)//判断行列相等b.data[h].v += a.data[k].v;else{b.data[ucount].i = a.data[k].i;b.data[ucount].j = a.data[k].j;b.data[ucount].v = a.data[k].v;ucount++;}break;}}return 0;}相乘函数int Mul_juzhen(){cout << "请输入第一个矩阵的行列数" << endl;cin >> m >> n;cout << "请输入第一个矩阵的非零元素个数" << endl;cin >> t1;a.m = m;a.n = n;a.t = t1;cout << "请输入第一个矩阵的非零元素所在的行、列、数值并以空格间隔" << endl;for (i=0; i < t1; i++){cin >> p >> q >> v;a.data[i].i = p;//将p赋值给data[x].ia.data[i].j = q;//将q赋值给data[x].ja.data[i].v = v;//将v赋值给data[x].v}cout << "则第二个矩阵的行数为" << a.n << "行" << endl<<endl;cout << "请输入第二个矩阵的列数" << endl;cin >> n;cout << "请输入第二个矩阵的非零元素个数" << endl;cin >> t2;b.m = a.n;b.n = n;b.t = t2;cout << "请输入第二个矩阵的非零元素所在的行、列、数值并以空格间隔" << endl;for (i = 0; i < t2; i++){cin >> p >> q >> v;b.data[i].i = p;//将p赋值给data[x].ib.data[i].j = q;//将q赋值给data[x].jb.data[i].v = v;//将v赋值给data[x].v}i = 0;//i为a、b数组标记,另设k为矩阵相乘元素扫描标记//n为检测相加元素扫描标记,z为存储标记while (i < a.t){int k;for (k = 0; k < b.t; k++){if (a.data[i].j == b.data[k].i)if (i>0){for (n = 0; n < z; n++){if (a.data[i].i == c.data[n].i&&b.data[k].j == c.data[n].j)//判断是否符合相加条件c.data[n].v += a.data[i].v*b.data[k].v;else{c.data[z].i = a.data[i].i;c.data[z].j = b.data[k].j;c.data[z].v = a.data[i].v*b.data[k].v;z++;}}}else{c.data[z].i = a.data[i].i;c.data[z].j= b.data[k].j;c.data[z].v = a.data[i].v*b.data[k].v;z++;}}i++;}return 0;}(5)调试分析(遇到的问题,修改,解决办法,时空复杂度)刚开始,程序仅使用三元组存储,计算过程使用了二维数组,但矩阵相乘会出现错误,矩阵乘法时间复杂度为矩阵一的行数乘以矩阵二的列数(m1*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