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历史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2024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2024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2024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一、人类社会的进化和文明起源1.“人类”和“人”的区别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史3.古代文明的发源地4.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交流1.亚欧大陆的贸易往来2.古代航海活动的发展和影响3.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止点4.印度教的起源和特点5.佛教的起源和传播6.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和现代政治的关系三、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1.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2.夏、商、周三代的特点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4.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5.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四、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衰和交往1.罗马帝国的兴衰和贡献2.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贡献3.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文化4.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影响5.中世纪欧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6.汉字和印度梵文的交流五、世界上的科技革命和生活变迁1.近代科技的突破和发展2.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影响3.近代农业和农村生活的变化4.近代城市的兴起和特点5.近代科学和文化的革新六、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和发展1.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演化2.唐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变革3.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和文化传统4.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七、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1.近代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2.世界两次大战的原因和结果3.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和影响4.当代世界的多极化趋势5.21世纪的世界格局和主要挑战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历史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为未来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安徽蒙城汇贤中学2019届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导学案: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工业革命(无

安徽蒙城汇贤中学2019届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导学案: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工业革命(无

安徽蒙城汇贤中学自主学习型历史学道姓名班级日期月日编号课题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工业革命·互动15分钟+展示30分钟】一.【学习主题】: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工业革命60年代—19世纪40三 、【当堂反馈】“当堂反馈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30.“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但丁的文学作品B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C .牛顿的运动三定律D .梵高的绘画10.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进行讨论。

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卡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14.“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15.如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它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蒙娜丽莎的微笑总是那么神秘迷人。

这幅名画的作者是()A.达•芬奇B.但丁C.凡•高D.毕加索23.“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这位诗人的代表作是()A.《蒙娜丽莎》B.《哈姆雷特》C.《神曲》D.《向日葵》7.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

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

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A.人文主义B.保守主义C.封建主义D.专制主义15.“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文化运动是()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宪章运动10.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6.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聚居地与农耕文化一、聚居地的发展和特点1.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聚居地发展2.农耕文化在聚居地的影响3.聚居地的特点和作用二、华夏文明的发展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发展3.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三、周朝的兴亡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1.周室的衰落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3.乡遗制度的冲击和变革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古代中国人的宗法意识和亲亲劝让的道德观念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3.古代中国文学、美术、音乐等的特点和发展第二单元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北宋政治与经济的发展1.北宋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制度变革2.北宋经济的繁荣和发展3.宋代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影响二、南宋政治与经济的发展1.南宋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制度变革2.南宋经济的兴盛和发展3.南宋科技的进步和对社会的影响三、宋代文化的特点和典籍的整理1.宋代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发展2.文化人的生活与地位3.四库全书的编纂和意义四、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2.制瓷、造纸、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影响3.中国航海技术在宋代的发展第三单元蒙古帝国与元朝一、蒙古帝国的建立和特点1.成吉思汗的征服和帝国的建立2.蒙古帝国政治体制的特点3.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二、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1.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社会阶层2.元朝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3.元朝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三、元朝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1.元朝农业的发展和改革2.元朝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3.元朝与世界的贸易联系四、元朝科技与文化的传播1.元朝对科技的扶持和发展2.元朝科技的成就和影响3.嵌红、青花瓷器的发展和传播第四单元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改革1.朱元璋的农本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2.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改革成就3.明朝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的变革二、明朝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1.明朝农业的发展和农田水利工程2.明朝手工业的繁荣和改革3.明朝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经济的兴盛三、明代文化的特点和科举制度的变化1.明代文化的特点和思想观念的变迁2.明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影响3.明朝文学、绘画、建筑等的成就四、明朝与西方的交往与影响1.明朝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影响2.明朝与世界贸易的发展与变革3.中国海外航海技术的发展以上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包括古代中国的聚居地与农耕文化、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蒙古帝国与元朝、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四个单元,总结了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和知识要点。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基本要求: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感受先进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勇于实践的精神。

发展要求: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⑴传入条件: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⑵代表人物:①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

③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⑶宣传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

2、正式传播⑴主要原因: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②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

③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

⑵代表人物:李大钊①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五四运动前:歌颂十月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③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广泛传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⑴组织学会: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⑵通过论战:论战双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

(最主要途径)①目的: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②焦点:革命道路和方法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否认中国有工人阶级,反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者:资本主义道路行不可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行得通。

③意义:通过论战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考点释疑】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一阶段——器物阶段(抵抗派和洋务派)1、时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3、代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5、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
习资料整理
一、复要点
- 中国古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 纵横家和法家的思想和主要代表
- 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
- 秦朝法律制度和统治政策
- 秦朝的兴亡原因
二、重要历史事件
1. 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局势
- 各国之间的争霸和战争
-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
2. 秦始皇统一中国
- 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 实施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措施
- 推行法家思想和法律制度
三、纵横家和法家的思想
- 纵横家注重实用主义,提倡重实力、权谋和利益
- 法家注重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重视刑罚和奖赏
四、秦始皇时期的变革
-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促进贸易和交流
- 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加强统治力度
- 兴修大型工程,如修筑长城和修筑灵渠
五、秦朝的兴亡原因
- 实施过度集权的政策,剥夺了各国的封建贵族权力
- 高昂的赋税和苛刻的劳役制度,使人民不堪重负
- 农民起义和各地抵抗的爆发
- 内外交困,导致秦朝的崩溃和灭亡
以上是关于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的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9年广西中考历史备考方案

2019年广西中考历史备考方案

2019年中考九年级历史备考方案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复习内容较多,共涉及七八九年级六册教材内容,但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备考计划:一、复习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

内容:1----6册历史课本内容时间安排:3月4日---5月6日根据每一单元内容多少不同,预定一节课复习2-3个单元。

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对知识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时间安排:5月9日---6月3日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千丝万缕。

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

专题的设计要灵巧、细小。

切记不能设计过大的专题,进行大的专题知识梳理;要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角度、重点问题的角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一些轻巧灵便的小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归纳和习题训练两部分,知识结构归纳使学生对本专题涉及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训练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

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搞好热点问题的梳理,找准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切入点。

通过热点讲解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

时间安排:6月6日---6月15日将六册课本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时间 合计 自耕农 半佃农 佃农
1912 年 100
49
23
28
1931 年 100
46
23
31
1936 年 100
46
24
30
1947 年 100
42
25
33
A.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2.1854 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 归各省掌握。1894 年的关税比 1864 年增长了近 2 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 1/7 左右上升为 1/4 左 右。此举反映了
1992 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
1992 年 中 共 十 四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B.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9.1962 年同 1960 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 17 个百分点。重工业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 4.7 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 D.“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 20.下图是 1978 年 12 月、1997 年 8 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表中反映了我国工 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其活动①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活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②松赞干布:A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

B与唐朝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番关系。

③耶律阿保机:A统一契丹各部。

B提倡农业。

C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D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④元昊:建立大夏国: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

⑤阿骨打:A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和议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B实行猛安谋克制。

C1114年举兵抗辽,这是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事业,符合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愿望。

抗辽扫清了女真社会发展的障碍,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D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

⑥铁木真:A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B实行领户分封制、护卫军制度,建立法制、创制文字。

C发动对外战争,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达到印度河流域。

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建立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宣传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

⑦努尔哈赤:A他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经营30多年,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B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后金誓师攻打明朝,几年之后,明朝丧失70余城。

C1652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1653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被明将袁崇焕击败,负伤而逃,不久死去。

⑧康熙:政治上:设南书房,加强君主专制;经济上:“更名田”、重农抑商、闭关政策(一度开禁);文化上:大兴文字狱(重用传教士);维护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册封“五世班禅”、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⑨雍正:政治上:设军机处,加强皇权;经济上:摊丁入亩和地丁银;文化上:大兴文字狱(禁止传教);维护统一: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至三单元知识点

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至三单元知识点

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至三单元知识点
一、夏商周时期
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王朝,朝代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无法确定。

夏朝统治者是夏禹。

2.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统治者属于商姓。

商朝的政权被少数民族纣王推翻,结束于殷墟。

3. 商朝的象征性建筑是殷墟,是商朝的都城遗址,有大量的文化和历史遗存。

二、春秋战国时期
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分裂纷争时期,共有多个国家相互竞争。

这个时期有很多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2. 春秋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流派兴起,中国的文化进一步发展。

3. 战国时期,出现了陆续秦魏赵韩楚燕齐等七大国,其中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三、秦汉时期
1. 秦始皇是秦朝的创建者,统一了中国并成为了第一个皇帝。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2. 秦朝推行了以官方文字和货币的标准化,进行土地制度和军事改革等政策。

3.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时期的王朝,刘邦为其创立者。

汉朝经历了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

这些是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至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初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和时期,以及对中国文化和政治产生的影响。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选考点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第60练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选考点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第60练

1.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

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B.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达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D.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2.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启蒙主义的“理性王国”来说是一幅讽刺画。

充满希望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们忍受不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强烈的反差令他们失望。

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人预感到这种社会现实。

如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而同时文学领域出现了()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C.魔幻现实主义文学D.印象主义文学3.(海门2017年3月质检,35)在某一历史时期,欧洲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A.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B.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批判社会罪恶C.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D.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4.(溧阳2018届第一次质量检测,35)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B.《寂静的春天》C.《人间喜剧》D.《西风颂》5.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相似的是()A.《蓝色的多瑙河》B.《拾穗者》C.《向日葵》D.《等待戈多》6.“看似快速无序的笔触,贴近生活的选题,瞬间变化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让绘画彻底的从刻板的学院派式风格中解脱出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

K12课件
4
3.结果 (1)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_南__京__条__约__》(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__半__殖__民__地__ __半__封__建__社__会__。 (2)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马__关__条__约__》(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_辛__丑__条__约__》(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K12课件
22
[史论归纳] 1.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信奉“武器决定论”。 (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放弃和丧失制 海权。 (3)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4)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 充分。
K12课件
13
【史论链接】 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理解与认识 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 革命史观 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近(现)代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化史观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为客观事实),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 全球史观 系 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 文明史观 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加快了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 社会史观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
——摘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洋务运动】试题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洋务运动】试题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洋务运动】试题解析卷一、选择题1.[2017·福建莆田八中期中]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D.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中期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所以“钱贵银贱”,道光时期,虽然在正当贸易中中国仍是顺差,但鸦片走私使白银大量外流,中国由顺差变为逆差,所以“银贵钱贱”,故D项正确。

2.[2018·贵州遵义四中月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

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材料中李鸿章认为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在于重视工商业,说明其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所以选D项。

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明确指出“受人凌辱”指什么,故B项错误;C项中的“中体”材料没有体现。

3.[2018·辽宁六校联考]一般认为:洋务运动从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开始,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

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A.洋务人才依然受重用B.中国工业化的进程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指的是人才,故A项排除;“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反映了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步伐没有停止过,其着眼点在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故C项排除;洋务运动的核心是“中体西用”,与中国外交近代化无关,故D项排除。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1—— 步入近代(教案)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1—— 步入近代(教案)

课题:世界近代史(一)步入近代教学目标:1、识记:①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②探寻新航路;③早期殖民掠夺。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

3、运用: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认识到思想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文艺复兴、探寻新路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分别产生于何时?创立者是谁?”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52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13-16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52—53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西欧经济发展: ①表现:a.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等方式获得自由,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14世纪,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产生,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13至14世纪,手工业也不断发展,手工工场由分散到逐渐集中(工场主、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作用: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西欧社会发展: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层),商人巨贾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欧洲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3)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的时代,新航路开辟被称为“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14世纪的意大利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

其先驱者是但丁,代表作《神曲》;艺术大师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戏剧大师是英国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对对练(含2018年高考真题):专题1 3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对对练(含2018年高考真题):专题1 3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命题角度3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藩镇割据。

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从材料图表看,各地区的藩镇情况不尽相同,直接参与“安史之乱”的河朔地区地方势力明显强大,但在藩镇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中央对中原、边疆和东南地区的藩镇仍有较大控制力,对河朔藩镇形成制约,维护边疆安全,使唐朝政权得以延续,故D项正确;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下,材料中东南型藩镇要上供赋税,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边疆型和东南型藩镇的任务分别是守边疆、防盗贼,由此不能得出彼此攻伐不已的结论,故B项错误;藩镇割据整体上威胁了中央的权威,故C项错误。

2.(2018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武则天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从材料来看,武则天增加了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的数量,这实际上降低了原来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武则天,她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加强自身的统治,并非为官员提供晋升的机会,故B项错误;武则天增加宰相数量的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题干只反映出宰相数量的变化,或者说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反映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强化,故D项错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代中国的历史综述- 历史的概念和意义- 中华民族的起源-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历史事件第二章:秦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 秦朝的建立与辽东之战-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与法家思想- 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与遗产第三章:汉朝的建立与疆域的进一步扩展- 刘邦的与汉朝的建立- 刘邦的政治制度与汉朝的疆域扩展- 汉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匈奴的抵御第四章: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 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成就与北方民族的影响第五章:隋朝与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变迁- 隋朝的建立与两次统一- 唐太宗的政治制度和唐朝的疆域扩展- 唐朝的社会经济变迁与文化发展第六章: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的繁荣- 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宋朝的经济成就与文化繁荣- 南宋与金朝的斗争与经济特点第七章:元朝的建立与全球化时代的开启- 元朝的建立与北方的征服- 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变革- 丝绸之路与元朝对外开放第八章:明朝的建立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明朝的建立与朱元璋的开国运动- 明朝的政治体制与经济、文化变迁-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海外活动第九章:清朝的建立与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清朝的建立与南明政权的覆灭- 清朝的政治制度与疆域变动- 清朝的社会经济现象与政治改革第十章: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的探索-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变革第十一章:近代中国的政治风云与民主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袁世凯的- 四·一二政变与国共合作的产生- 北伐战争与北洋政府的覆灭第十二章:现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中国的建设- 政治制度与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第十三章:当代中国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球化- 高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世界的发展与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科技进步与世界变革- 社会制度与文化多样性-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的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课题:世界现代史(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识记:①罗斯福新政;②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扩张;③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④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主要战场;⑥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2、理解:罗斯福新政及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认识到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新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罗斯福新政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针对中国的条款内容有哪些?这两个条约有什么影响?”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65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13-15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65—66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其影响是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2)1933年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其目的和手段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手段)以消除经济危机(直接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

其特点:(新)国家干预经济,其中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3)1922 年墨索里尼建立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统治,对外领土扩张。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德国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

二战的主要战场还有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大平洋等。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2—— 资产阶级统治的初步确立(教案)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2—— 资产阶级统治的初步确立(教案)

课题:世界近代史(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教学目标:1、识记: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重要史实。

②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史实。

③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重大史实。

2、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1787年宪法。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认识到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

教学重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及其文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简述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核心思潮、方式、性质和作用。

”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54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17-19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54—56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君主立宪制的英国:①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②概况:领导人是克伦威尔(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大权独揽,被尊为“护国主”),革命达到高潮。

1660年开始复辟,查理二世恢复君主制,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反抗。

③政变:1688年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取威廉夫妇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④胜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2)美国的独立:①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

②概况:其导火线是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九年级历史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班级学号姓名 ___【课题】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考纲要求】1.通过孙中山早年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识记)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理解)3.知道北洋政府统治的建立和袁世凯复辟帝制。

(识记)4.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记)【考点要求】1.通过孙中山早年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识记)(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广州起义:1895年,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二)同盟会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2.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人物:孙中山③地点:日本④政治纲领:“ ,,,”⑤机关报:《》⑥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的、统一的政党。

⑦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 ”。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理解)(一)、武昌起义1.时间:年10月10日2.地点:武昌3.经过: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2.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远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知道北洋政府统治的建立和袁世凯复辟帝制。

(识记)(一)北洋政府统治的建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望连任,可以指定继承人。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 ”的大部分内容。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

4.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记)1).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口号:5).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6).主要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白话小说《》,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②提倡。

③文学革命,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7).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运动。

【直击中考】1.《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

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

”“大团体”是指A.强学会 B.兴中会C.同盟会 D.国民党2.图1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图1A.公元1912年B.公元1918年C.公元1919年D.公元1920年3.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4.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

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5.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中华民国 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6.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

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

上述材料说明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7.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8.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他领导了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对联中“废两千年帝制”的革命是A.辛亥革命 B.西安事变 C.南昌起义 D.洋务运动10.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A.北京B.南京C.武昌D.广州11.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A.《民报》 B.《中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12.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13.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

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14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15.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

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1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17.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

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

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

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

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考点要求】(一)1、兴中会(二)2、③东京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⑤《民报》⑥第一个全国规模资产阶级革命(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指导思想2. (一)1911(二)1、孙中山 2、南京(三)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民族民主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3.(二)总统制二十一条4.(2)《青年杂志》(4)民主科学(6)①鲁迅《狂人日记》②民主与科学③胡适(7)封建道德礼教思想宣传和铺垫思想解放【直击中考】1、C2、C3、B4、D5、C6、A7、A8、B9、A 10、B11、C 12、C 13、B 14、D 15、A 16、C17、(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朝的财政紧张状况。

(3)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企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