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共54页文档
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修订)
XXXX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修订)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二)课程任务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课程目标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
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三、课程内容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试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上海职校文化课课程标准
附件: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试用稿)附件一: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一、导言1、课程定位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
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2、课程理念(1)开发语言潜能,关注内心需求语文课程要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本,充分相信学生具有的语言潜能,充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及所存在的差异;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探索适合不同基础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
(2)注重语言积累,打好语文基础语文课程要全面顾及社会发展、学生个体的成长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适量而必需的语言积累与训练,促使学生规范用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语文基础。
(3)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语文课程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要通过中外优秀作品的阅读与教学,体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尊重世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高尚的人格,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之成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劳动者。
(4)拓宽学习渠道,强化语文实践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不仅要重视“学得”,更要注重“习得”。
要将课堂内外学习有机结合,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利用当代社会所提供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加强历练,体验学语用文的快乐,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3、设计思路(1)本课程分为“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和“选学内容和较高要求”两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教职成〔2010〕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我部2001年发布《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我部对《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对不达标的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加强建设、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等措施,限期达标,切实改变部分地方中等职业学校散、小、差的状况,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附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一○年七月六日附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第一条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促进学校建设,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置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第三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符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达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法人登记。
第五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学校章程。
学校章程包括: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产和财务管理、学校章程的修订等内容。
第六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基本的办学规模。
其中,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1200人以上。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职教师队伍,并有适当比例的兼职教师。
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
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
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
高等职业教育教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2004年4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是高职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检验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第一门接触计算机使用的课程,也是第一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
目的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使用、中西文稿件处理软件word 及电子表格简单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电子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主要服务功能的使用。
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也为后续其他课程使用计算机奠定基础。
同时还是走上社会后专业技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进入21世纪,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二是通过规定的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4、基本掌握电子表格(Excel)的使用。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2004年4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是高职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检验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第一门接触计算机使用的课程,也是第一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
目的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使用、中西文稿件处理软件word 及电子表格简单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电子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主要服务功能的使用。
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也为后续其他课程使用计算机奠定基础。
同时还是走上社会后专业技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进入21世纪,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二是通过规定的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4、基本掌握电子表格(Excel)的使用。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职业能力的构成
职业能力 方法能力
学会学习 学会工作
专业能力
掌握技能 掌握知识
社会能力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
基本发展能力
基本生存能力
基本发展能力
关键能力 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 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 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定位能力
1 交往与合 作能力 2 塑造自我 形象的能 力 3 自我控制 能力
社会能力训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发达国家已十分重视
第二节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体系构成
一、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现 实状况 国外:专门研究,不断修订完善 国内:比较薄弱
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两级架构 (一)政府层面的课程标准 国家标准:专业目录、专业设置标准 省级标准 (二)学校层面的课程标准 培养方案、专业大类课程标准和课程管 理文件
中国、前苏联、前东欧和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里中央集权比较多 的国家如意大利和法国。
企业模式
关注“三性”:技能性、针对性、实践性。 企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课程和教学强烈指向 企业的需求。 问题 企业培训的功利性倾向很明显,学生在一个 企业接受培训参加工作后再想转到另外一个 企业就非常困难, 企业模式显然制约了个人生涯的发展
10 谈判能力
调动合作 者 积 极 性,按计 划分步推 进实施过 程的能力 巧妙展示 自 己 技 能、特长 和文化底 蕴的能力 谈判时分 析对方心 理的能力
及时应对 工作任务 实施过程 中遇到变 化或困难 的能力 扬长避短 多渠道推 地推销自 销自己的 己的能力 能力
在工作和 生活中及 时使用信 息并将其 转化为实 践的能力 完成任务 后的总结 提高能力
中职、高职课程标准
中职、高职课程标准中职、高职课程标准制作规范一、总体制作标准中职生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中级工标准制作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标准。
高职生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的高级工标准制作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标准。
二、培养时间中职生:(2.5+0.5)年,2.5年的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后0.5年是去企业实践锻炼(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二手车评估机构、汽车保险行业、汽车销售行业、驾校相关工作)最终培养成为具有通过中级考工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标准的人才。
课程编排过程可以参照中职生每年举行的技能大赛要求,添加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程。
高职生:(3.5+0.5)年3.5年的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后0.5年是去企业实践锻炼(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二手车评估机构、汽车保险行业、汽车销售行业、驾校相关工作)最终培养成为具有通过高级考工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标准的人才。
课程编排过程可以参照高职生每年举行的技能大赛要求,添加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程。
技工生(教育部没有确认):(4.5+0.5)年4.5年的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后0.5年是去企业实践锻炼(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二手车评估机构、汽车保险行业、汽车销售行业、驾校相关工作)最终培养成为具有通过高级考工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标准的人才。
课程编排过程可以参照高职生每年举行的技能大赛要求,添加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程。
文化课的培养标准从简到难的阶梯式教学,根据中、高、技工,的层级标准设立相应的课程、学时。
根据有简到难的标准总结出的排课规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电器基础、液压基础、汽车文化、等相关课程。
目的是为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夯实基础。
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的方法。
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控、汽车底盘、汽车自动(手动)变速箱、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钣金喷漆、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保险与理赔等相关专业课程。
目的是具备中级考工、高级考工、预备技工、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知识水准。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
《XXXX 》课程标准课程承担单位: 课程实训学时: 学制: 制定日期: 年 月合作人:审核日期: 年 月 一、果程定位1 .课程对应的岗位及其任务{对闵位、岗位任务和职业标准进行描述}2 .课程性质:指专业基础潺或专业技能课。
3 .课程地位和作用{用简块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具体指出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前导课程和后绘课程等。
)在课程体系中,该课程前导课程有XXXX 课程,后犊课程有XXXX 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珞要求:{按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即岗位生产技术和工作过程)、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按照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XXXXX o②熟悉XXXXXo③掌握XXXXX 。
4 .能力目标{具体描述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①能熟练使用XXXX 及XXXX 仪器设备。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适用专业:制定人:合作单位:审核人:②能熟炼应用XXXX等软件。
③能熟练运用XXXX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则。
④会熟炼编制XXXX文件。
⑤能熟练运用XXXX做XXXXX。
5 .素质目标{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四、课程内容和要求指时某一个具体课程模块的实施设计。
根据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按学习领域(或任务任务/项目/学习情境》:五、实施要求及无议1.师资要求{对教师职教能力要求进行描述}6 .实训设施配备要求《对开展课程教学所需的基本实训条件进行描述}7 .考核评价{各主要教学项目的试题类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总评成飨的组成及评定标准,运用多个评价主体蛛合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考核内容应与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上岗条件相结合,与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8 .教材端写或选用建议{教材编写或选用的思路、原则与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等J9 .教学建议{按教学内容和项目顺序描述教学方法选择、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邈、教学组织等内容,要体现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要强调工学结合。
高职 课程标准模板
高职××××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是×××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技术标准、规则等有关知识和×××××、×××××、×××××等技能。
本课程是×××、××等课程的前修课程。
三、参考学时60学时。
四、学分4学分。
五、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成为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人才,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能熟练使用×××××及××××设备。
能熟练应用××××等软件(仪器)。
能熟练运用××××××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则。
会熟练编制××××文件。
六、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人类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数学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有作极其广泛运用;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在训练学生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使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能做到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性质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具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实用性——帮助个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公民性——使公民能够明智地参加公民事务;职业性——为学生就业、学业务作准备;文化性——传递人类文化的主要要素)。
二、基本理念1、构建共同基础,关注不同需求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使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为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各门数学理论课程,学习相邻学科和参加实际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是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最基本的知识。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必修课程是由现代生活及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所组成,便于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有关专业和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2、注重多维衔接,整合教学内容注重与初中数学课程的衔接,按照“加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增强弹性、适度更新,兼顾体系”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
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依据专业课学习的需求,职业岗位的需求及学生发展的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高职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课程标准模板《××××××》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2.课程设计课程能力层次的设计,知识能力层次的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等。
3.课程任务例: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岗位标准1.课程对应(或服务或面向)的岗位技术员或其他干部岗位,工人岗位的工种等级(中、高级工等)。
3.课程能力标准分解按照职业岗位标准进行能力归类、整合,确定课程能力,建立课程能力分析注:课程能力由若干个核心能力模块组成(或称一级能力),每项核心能力可分解为若干个单项能力,每个单项能力具备若干项技能(应会)和知识(应知)。
从而构成整个课程的能力分析图表。
四、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综合能力综述。
(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基本知识,情感态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促进综合能力的形成。
)2.课程具体目标按照能力分解。
每个单项能力模块(或项目),通过什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五、课程内容与要求××××××(用文字描述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结构和要求)。
表1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要还可细分为子模块(单元/任务/项目/学习情境);(2)“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栏目应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分别描述;(3)课程内容若涉及理论与实践的,“参考学时”栏目应分理论和实践学时填写: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六、教学实施建议1.组织实施建议2.课程考核评价建议3.教学团队建议4.教学条件建议5.教材编写或选用建议七、附录主要包括课程标准中的术语解释、案例说明等。
即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重要术语及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或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使师生能更好地理解与实施。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课件
企业模式
➢ 关注“三性”:技能性、针对性、实践性。 ➢ 企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课程和教学强烈指向
企业的需求。 ➢ 问题
✓ 企业培训的功利性倾向很明显,学生在一个 企业接受培训参加工作后再想转到另外一个 企业就非常困难,
✓ 企业模式显然制约了个人生涯的发展
以日本为代表
17
学校加企业的模式:
能 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 审 美 和 创 造 美 的 能 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竞争
1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节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概述
一、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涵义 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框架
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特点 四、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能力 标准的关系 第二节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体系构成 一、当前国内外只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现 院校层面的三种典型课程标准
原因:
1、二者的形成过程不同 教学大纲往往是依据教材≠ 编写的;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2、二者的功能不同 教学大纲是为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服务的; 课程标准除此之外还要规定出版商、教育行政部
门等的行为,其内容更为宏观。
9
(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特定职业教育
领域内一定学段的课程目标,以学生职 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为教 与学提供详细指导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一、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三个阶段) 1、机会的技术(史前人类和原始部落人的技术) 2、工匠的技术(经验技术)----学徒制
获得经验性技艺
3、工程科学技术(理论技术)-----学校教育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14
二、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念之争
1、以经济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 人力资本理论与批判理论取向
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08-12-0317:02:39|分类:默认分类阅读155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
数学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一、课程的任务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具体来说,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数学课程的任务是: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
3.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自身发展,转换职业岗位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课程内容设置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与学生实际相适应课程内容要与学生数学基础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建立数学知识基本平台,平台的标准比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适当降低,以代数、三角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注重与生活实际和专业课程学习的联系,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降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降低推理和证明的难度,强调低起点、可接受、重应用的原则,使学生愿意学,学得懂,学了会用,让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提高,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高职高专课程标准模板.docx
《》课程标准程 []程承担位 []制定 []制定日期 []核 []核日期 []批准 []批准日期 []一、适用象高中或同等学力者二、适用XXXXX三、程定位(1)程性本程是⋯⋯⋯的⋯⋯⋯(填写是基是核心;是必修是修等)程。
(2)程任主要⋯⋯⋯⋯等位开,主要任是:培养学生在⋯⋯⋯工作位的⋯⋯⋯⋯能力 ,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例:通本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片机系的硬件路成,学会片机系的件方法,体会真、完整的片机开工作程(硬件路接、路、件程、程序下等)。
从而使学生能任小型智能化子品的与开位,就打下基。
(3)程接在程置上,前程有⋯⋯⋯程,后程有⋯⋯⋯程。
四、学目指学生通本程的学,所要达到的知和能力水平。
从宏上描述学生掌握哪些知、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特突出能力目。
学目的描述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价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文字表述分两段:第一段:体描述。
即通本程学,学生在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期果。
第二段:具体明学生达到的学目,用具体、可的言明学生能达到的学果。
例:通本程学,理解片机用系的成,能根据控制系要求,合理地片机并其硬件、件(行);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良好的道德、的量意和新精神。
1.好地理解 AT89S52片机的性能并了解片机系的用;2.能正确用元器件、路,完成片机系的安装与;3.熟掌握 AT89S52片机的程指令、程方法,能行用程序的与;4.熟使用常用器表,能片机系故障并修复;5.掌握片机用系的方法;6.具有敏的网信息意,善于整合源、于作;7.具有良好的道德与敬精神五、程建采取如下格式描述:本程以⋯⋯⋯目(任、位、品、活、案例⋯⋯⋯)体,与企合作(、取)×个典型的⋯⋯⋯作学情境;根据位(群)工作任要求,确定学目及学任内容;本程采取行向(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主体,以⋯⋯⋯向教学及考核。
例:本课程以单片机应用系统真实应用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7个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
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标准是指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专业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教育目标、
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等。
2.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范围: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包括课程
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等。
3.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
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
4.专业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
教材名称、出版单位、适用范围等。
通过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可以保证专业课程的质量和一致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