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广东语文高考试题分析2008年-2011年

合集下载

语文高考试卷分析(2008年)

语文高考试卷分析(2008年)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特点分析研究姓名:潘云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2008年高考语文19套试卷的分析对比,结合近五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了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的整体特点和突出特点,以反映2008年语文高考的形态状况,及其与新课改的联系。

通过分析比较各套试卷的特点,出现的新题型,同时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未来的高考命题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2008高考语文试卷特点第一章全国试卷综述2008年全国高考共19套试卷,考查内容及形式也各有不同。

自2007年国家教育部新颁布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之后,各地高考卷在内容和命卷形式上均有一定变化,下面将用表格分板块呈现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整体特点,根据07年颁布的考纲,将试卷分为以下几个板块:一、语言文字应用(一)突出应用在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新的学生观、新的知识观、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下,语文课程应“淡化语文知识、反对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①,而“关于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重点是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②,因此加强语文实践是新课改下语文教育的一突出特点。

高考作为一种检测手段,理应与新课程精神相结合,在语言文字部分突出对语言应用的考查。

全国19套语文高考试卷,除上海卷没有单独的语用题外,其他18套试卷均在基础部分对语言的表达运用进行了考查。

另外,这一部分注重对字音、词语使用、修改病句和语言表达进行考查,也显示了注重语文的实际应用性,而对字形、标点符号、仿用变换句式的考查较少则体现了新课程“淡化语文知识”的特点。

(二)各部分的考查特点各地区对这部分内容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考查内容试题分布合计字音广东、江苏、山东、江西、浙江、湖南、重庆、湖北、四16套①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页川、四川延考、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安徽、天津、辽宁、北京字形山东、江西、浙江、湖南、湖北、重庆、天津7套标点符号山东、江西、湖北、天津4套词语使用广东、海南、江苏、福建、山东、江西、浙江、重庆、湖南、湖北、四川、四川延考、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安徽、天津、辽宁、北京18套病句广东、海南、江苏、山东、江西、浙江、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四川延考、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安徽、天津、辽宁16套扩张压缩语段广东、江苏、江西、浙江、四川、全国卷Ⅰ、安徽、北京8套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海南、重庆、四川3套修辞手法广东、山东、江西、湖北、重庆、四川、四川延考、全国卷Ⅱ、安徽、天津、辽宁11套语言表达广东、海南、江苏、福建、山东、浙江、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四川延考、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安徽、天津、辽宁、北京17套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08年各地高考试卷在语言文字应用部分对字音、词语的使用、病句、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等的内容考查的较多。

高考语文试题(广东卷)答案详解

高考语文试题(广东卷)答案详解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广东卷)答案详解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解析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字音,这是基础,(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tī/tímǒ/mā;D项pàn/bàn òu/shūsè/s ài)【高考考点】对新课标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易错提醒】A项和B 项考生容易判错!!【试题解析】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高考考点】成语是基础!【易错提醒】对成语也是不能理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B)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D(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tī/tímǒ/mā;D项pàn/bàn îu/shūsâ/sài)2.D(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3.B(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4.B(按总分结构排序。

)5.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6.A(A于是、就;趁机。

B跟、同。

介词。

C来、用来。

连词。

D到。

介词。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C(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

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

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访练兵简卒/ 欲宣力中原/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 皆为致死/ 闻敦有不臣之心/ 访恒切齿/ 敦虽怀逆谋/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0和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研究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相比2010年的语文卷难度整体有所下降,平均分比去年有所提高。

2011年广东省的语文试题,考点指向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字音辨析、词语选用、病句辨析、语段连贯、文言词语释义、文中关键信息的筛选提取、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名句名篇的识记、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语言的表达等历年高考常考的内容;作文仍然是标题作文。

2011年语文试卷,从题型、结构和考点看,与往年保持一致,较为稳定。

从整个试卷的情况看,是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

考点都是在考试大纲以内,题型比较稳定,没有偏题、怪题。

一、总体分析总体感觉2011年的高考试题朴实中显睿智,试题看似简单,却十分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检阅,着眼于考查学生积累是否丰富,阅读面是否宽广,能不能结合语境理解文意,有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

如今年的高考作文,从审题看,标题为比喻型动宾短语。

“回到”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任意发挥,能够写出有思想性、真情实感的东西,将人生积极向上的东西辩证地、有效地提炼出来。

题目之前还有一段导语,对“原点”作了解释说明,考生一般不致离题,可写空间大,角度多。

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

可侧重写为什么要回到原点,也可侧重写怎么样回到原点。

很明显,命题者是要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自身,思考生活。

可以说,这篇文章貌似好写实则不易,学生对生活认知的深浅是能否拉开得分距离的关键。

总的来说,此次作文命题不易套作,格局开阔,给考生较大的思维空间。

如何构思立意,选择什么来写,反映何种社会现实或人生观,体现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感悟。

高考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语文题不难,这与评卷组的感知一致。

二、试题的特点1、注重基础,设题难易适中。

纵观全卷,没有偏题、怪题、难题,如前四道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不设高门槛,有利于考生克服紧张情绪。

不少试题勾连教材,考生均能凭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熟练掌握而准确解答出来。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章阅读)(汇编)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章阅读)(汇编)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章阅读】【2008年高考】诗与直觉品茗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这里“见”字最紧要。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

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

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

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

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

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

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

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

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

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

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

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

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

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紧扣《考试大纲》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同时力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试卷结构固定,题型稳定。

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降低、选材贴近生活、文本可读性强以及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是这套试卷的基本特点。

一、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点(一)试卷难度降低难度比往年有所降低。

这是广东卷的第一个特点。

具体来说,前面四道题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词义的理解、语义的连贯和句子的运用。

对于一个稍微有点语文素养的学生来讲,这四道题不会形成答题的障碍。

在这四道题中,唯一有些难度的是判断语病这一题,学生对于B项中缺少相应的介词和D项中的多重定语的语序问题,容易出现疏忽。

而文言文阅读所考察的对几个实词、虚词的理解,基本上没有难度,因为这几个词都是最常见的词语。

而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分析判断,由于文本本身阅读的难度不大,其解题的难度也相应降低。

要求翻译的两个句子中,“洵”比较冷僻,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只要熟悉粤教版选文《诗经·静女》中的“洵美且异”就不存在问题了。

名句默写的难度偏低。

至于诗歌鉴赏和现代散文、实用文和一般论述类现代文的阅读,试题难度一般,基本上是紧扣文本的内容进行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

探究题通常这样命题:试题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研究的结果。

一般来说,探究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探究事物的逻辑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二是探究事物的规律或特征。

这类题大多要求从几段材料中归纳事物的共性或个性,所以探究题一般是语文试卷上比较难的题目。

但是今年广东卷一般论述类现代文阅读的探究题难度也不大。

题目是这样设计的:‚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

几个小时后,他们迷路了。

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

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想象做简要分析。

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广东卷)试卷评价

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广东卷)试卷评价

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广东卷)试卷评价2008年是广东省语文学科高考自行命题的第五年,也是新课标背景下广东新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二年。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给中学教学带来生机的同时,也给高考命题带来了机遇。

在2007年命题的基础上,如何通过高考命题的实施来更好地深化高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有效促进教学和考试的良性发展和循环,是我们2008年命题关注的重点。

今年我省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是,在去年的命题基础上,根据我省的教学实际,继续稳步推进,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力求全面反映新课标的语文能力要求,继续发挥高考试题的反拔作用和杠杆作用,探究语文教学和考试的基本规律,深化语文新课程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命题思路1.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有效引导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高考除选拔功能外,还承担了部分对中学教学管理的作用。

同时,高考语文的纸笔考试形式,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够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也不能完全准确地测评学生的语文水平。

围绕语文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查形式和内容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考查效度的提高,以便更好地完成选拔功能,并进一步发挥高考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加深人们对语文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理解。

因此,全面、准确把握高考语文的性质、内容和特点,研究高考语文的内容和题型的考查效度和功能,关注中学教学现状,了解考试与教学的有机联系,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试题的考查过程和结果;并通过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完善,有效协调考试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在完成高考选拔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对中学教学的有效引导,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

鉴于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所起的杠杆作用与反拨作用,我们通过试题考查形式和考查功能的不断改进,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体现教学与考试的有机联系。

如我们通过试题来强调语文积累的“过程与方法”,在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对汉字书写的考查结合写作进行,改变了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回归到语文文字应用的本身。

这有利于中学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学生日常书写汉字的规范意识,改变过去通过做题来达到语文积累。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分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分析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高三中心组2008年是广东语文自主命题的第5年,也是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二年的高考,今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在能力考查、素质考查等方面的设计上,都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广东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面貌,凸现了语文学科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反映了命题者锐意改革、不断探索的精神。

2008年语文试题全卷6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

试卷的板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安排、能力考查及表述风格等基本与2007年保持一致,个别调题目的分值、取材方向、评分标准作了调整。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分值作了些微的调整,选择题减少了1分,由33分改为32分,非选择题增加了1分,由117分改为118分。

选择题约占全卷分值的21%,非选择题约占全卷分值的79%,与《考试说明》题型比例中规定的选择题约20%、非选择题约80%大体一致。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所调整了的1分,表现在具体的题目为:①现代文阅读(必考)共减少2分,由去年的18分减为今年的16分,其中多项选择题由6分减为5分,所减少的这1分使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比例发生了变化;另外,简答题第15题由5分减为4分。

②古诗文阅读增加了2分,由去年的33分增加为今年的35分,其中文言断句增加了1分,由9分增为10分;古诗鉴赏增加了1分,由6分增为7分。

因此,今年的试卷六大题的赋分为:第一题语言知识与运用4小题12分(没改变),第二题古诗文阅读7小题35分(改变),第三题现代文阅读(必考)4小题16分(改变),第四题现代文(选考)3小题15分(没改变),第五题语言表达2小题12分(没改变),第六题作文1小题60分(没改变)。

由此我们发现,1分的微调带来了试卷结构的两处改变,从两处的改变中我们又发现,今年的试卷在内容结构上是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古诗文阅读(35分)比重大于现代文阅读(31分);现代文阅读中的论述类(16分)、文学类(15分)、实用类(15分)比例趋向相同。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点评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点评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点评2008年广东省的语文试题,继续坚持“保持稳定,不断创新”的主导思想,在保持试卷结构、赋分比例等基本稳定的同时,本着“不停步,迈小步”的原则,在内容上诚去了近义词语的辨析增添了句子排序(考查句群)的题目,在语音、成语等的考查方式上作了微调,诗歌鉴赏改为两首诗的比较阅读,作文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

标点符号、文学常识等轮考知识点继续轮空。

总体感觉难度适中,梯度合理,信度和效度比较高。

一、全卷体现了六大变化:1、第1题语音,在考查形式上属创新题,改变以前给出注音或几个形近词的读音比较,每个题干的三组分别为音近词、形近词、多音多义词,逻辑分类清,题目涵盖广,考查内容全。

2、第2题成语使用,改变了以前的成语独立创设语境的考法,而是将几个成语融入一个语境,拉近了与生活的距离,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是一个新的尝试。

3、增添了句序的排列,强化了对句群的考查,所选的几个句子排列难度不大,可以从时序、总分关系、代词等方面入手。

4、诗歌鉴赏由前几年的一首诗改为两首诗的比较鉴赏,第一题比较相同点,考查木芙蓉的属性及诗的修辞手法,第二题比较不同点,考查诗歌意象的不同特征。

5、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广东三篇阅读文两篇选自国外,一篇为巴西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一篇为美国刘易斯?托马斯的《绝妙的错误》。

6、作文由沿用多年的话题作文改成了命题作文。

二、全卷体现了三大趋势:1、向新课程改革平稳过渡。

在设题上,关注基础,关注能力,关注学生语文素养,更注重实际综合运用,力避猜题押宝,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如第2题成语运用,把四个成语放在同一个语境中,更突出实际运用;再如语言运用题,连续两年都呈现出综合性强,时代特点鲜明的特征;作文虽然回到传统的命题作文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回避了两个期望:第一是话题作文,第二是人们押宝较多的新材料作文。

更加注重学生审题、选材、语言等基本功的考查。

2、“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素养要求更高。

广东省高考八年(2004-2011)的诗歌鉴赏题

广东省高考八年(2004-2011)的诗歌鉴赏题

200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
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 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 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2006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 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1)阻隔,隔断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 阻隔而难以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 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了对江东的留恋之情。 (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 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 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 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 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情感阻隔。
(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
“流莺”、“生”与“语”)。 (2)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 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 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 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 情。
(3)答案: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 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 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 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 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 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 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1.【解析】D。

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 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òu/shū sè/sài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文言文阅读试题评析

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文言文阅读试题评析

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文言文阅读试题评析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严格遵循和贯彻高考大纲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设题覆盖了文言文阅读的ABCD四个能力层级。

试题基本反映了广东省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改革趋势,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对今后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具有明确而积极的“指挥棒”作用。

下面就试题试作一些评析并对2012年高三文言文阅读备考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试题评析]今年文言文阅读设题延续广东课改后的出题路线,相比去年,题型和内容都没大的变化,稳中少变,整体偏易。

具体情况如下:一、命题选材与设题总评第一,试题平易平稳。

这次命题选材方面,依然保持广东自己的独立和保守路线,没跟随这几年文言文题材多变的大流,考查的还是人物故事。

不过不是循规蹈矩地出自正史的人物传记,而是从野史类杂书中选出《清代名人轶事》一书的“罗提督”事迹。

从整体风格上看,仍旧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这种文本在历年高考中常见,各校在高三平时备考中也大量训练过,基本吻合教学实际,学生不会觉得陌生。

第二,试题稳中少变。

这次试题从阅读量看,总体适中,较去年稍有减小,选文篇幅略有缩减。

2010年文言文阅读正文篇幅为569字,包括注释共计599字。

2011的正文篇幅为562字,包括注释共计585字。

从设题看,本次试题基本上和2010年保持稳定,试题数量均为5题,分值22分,测试内容稳定。

总之,今年广东卷的文言文阅读平易平稳、稳中少变,能力与基础兼顾,既能彰显广东出题特色,又体现了一定水平,对平时基础扎实的考生有益,但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从2007年以来基本上是人物史传类散文“一统天下”,极其容易造成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模式化和单一化,难以发挥古典作品的审美熏陶和感染作用,也难以落实新课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精神。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2008年高考】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

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

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

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

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

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元——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

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大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

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 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

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

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品茗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

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

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

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写作部分)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写作部分)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写作部分】【2008年高考】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2009年高考】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

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2010年高考】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2011年高考】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和标点符号)。

【2012年高考】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他外甥女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刚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的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前,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08-2012)广东高考试题(语用诗歌)答案

(2008-2012)广东高考试题(语用诗歌)答案

2008-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语用题参考答案【2008年】22.第一方面: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

第二方面: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

(或具有很强猎奇心理,对历史缺乏兴趣。

)第三方面: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

(或阅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

)23.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妇女(或妈妈)的角度,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鲜明生动即可得满分。

【2009年】22.【参考答案】A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B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C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抓住图表中的主要信息,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概括表述。

要把握住每个图表的主体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如图表一主体是不同学历的人,趋势是“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图表二的主体是不同职业的人,特点是“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23.【参考答案】尊敬的华南大学的各位代表: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粤中学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华南大学为我校无私捐赠了一批图书和电脑.。

再次向华南大学表达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致谢词的表达能力,要注意内容的前后连贯,语气诚恳,达到致谢的目的。

致谢词属于应用文体,目的是表达感谢,要符合这一特点。

【2010年】22、这个活动中心随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转移到了英国,它的标志是牛顿对微积分的研究及牛顿学派的学术成就。

其后,受18世纪大革命的影响,加上蒙日对微分几何的贡献和蒙日学派的研究成果,法国成为数学活动中心。

23、感谢高一2班的精彩表演。

是啊,我们知道,封建传统礼教的一统天下无疑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出现斗争的一出作品。

有请高二5班为我们带来《雷雨》!【2011年】22.【答案】(1)①尽管②既然③因而(2)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近五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简析

近五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简析

近五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简析一、试卷结构2009--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保持了2007年(广东新课改后高考第一年)以来的试卷结构,全卷6道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与选考题,试卷模式稳定。

各类题的具体内容、题量、分值、题型见板块分析。

二、整体难度相对其他省市,整体来看,近五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难度适中,基础板块的考点与日常生活较为贴近。

文言文通常选取浅显的人物传记类记叙性的本文阅读,尽管出现了创新题型(如2013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断句,并将一个翻译的小题改为3分的简答题),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

古诗鉴赏题偏好宋代诗词,2012年考查的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位元代诗人的非常陌生的诗歌,第一问映衬、列锦的表现手法以及第二问从意象上进行分析解答,都是学生比较畏惧的,故而2012年诗歌鉴赏题广东省的均分只有2.61分,难度系数0.37,分数偏低,难度偏大,2013年在文本选取、题目设置上有所调整,有意降低了难度。

名句默写自2012年8月起各校已获知变更之后的考查范围,且篇数减少,绝大部分为高中教材中需要背诵的篇目,近五年命题所选语句多为名篇中的名句,难度不大。

现代文阅读所选文本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

作文前三年为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不设审题难度,近两年采取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2013年材料紧扣现实生活,且材料本身观点明确,考生在审题立意上难度也不算大。

当然,全卷的整体难度常有大小年之分,上一年出得不太好的题目会在下一年适当调整。

三、近两年试题特点1、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保持基本稳定,试题稳中求新。

试卷稳定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同时,试题稳中求新,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利于成绩的区分。

另外,试题形式的适当变化也是提醒和鼓励中学教学和备考不拘泥于固定的考查模式,而是要真正培养考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备考建议:高中篇目重点关注《阿房宫 赋》《师说》《逍遥游》《虞美人》 《永遇乐》《琵琶行》《离骚》《念奴 娇》,初中篇目可选择背诵所有诗词或 所有文言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
• 12题 .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 力,涉及概念的把握、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其实就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把握。这类题 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照抄原文的, 而是采用转换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 此在解题时,不可机械地看原文是否有这 样的文字表述 。
6、文言虚词
08年 09年 10年 “因”、 “其”、 “之”、 “与”、 “之”、 “为”、 “以”、“于” “以”、“乃” “所”、“于” 考查方式:连续三年从选文中摘取语句来考

查,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两两比较,考 察其异同,考查对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 析能力,所考用法均为该词常见基本用法。 备考建议:重点关注“乎”、“何”、 “焉”、“若”、“为”、“则”、“也”、 “者”、“且”9个虚词 。注意审题!
5、文言实词
二、古诗文阅读
08年 09年 10年 “振”、 “奇”、 “语”、 “收”、 “起”、 “委”、 “识”、“恙” “造”、“悦 “诛”、“驰” 考查方式: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实词,三年 服” 都是要求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所涉及的考 点大多在中学教材中有出现。 备考建议: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归纳,注意 回归教材,尤其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意现 象,在具体的考题中结合语境上下联系辨别
• 4、语言连贯 • 考查方式: 08年是句序排列,09、10年是 句序排列与语句复位相结合,09、10年考 查文艺理论方面的材料,具有较强的理性 特点,必须认真分析,理性判断。 • 备考建议:把握语段的话题和中心,理清 语段空间、时间、逻辑顺序,抓住一些表 衔接的标志性词语,结合选项进行排除。
语言表达
名句默写
08年 《劝学》 《锦瑟》 《破阵子》 《赤壁赋》 09年 《氓》 《出师表》 《蜀道难》 《山坡羊》 10年 《鱼我所欲也》 《登高》 《渔家傲》 《赤壁赋》
四小题都出自初、高中课内必背的篇目,初 高中教材内容各半,全是考生们耳熟能详的 句子,其中三题是给出前句写后句,一题是 给出后句写前句。
7、文言句式/信息筛选
08年 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09年 信息筛选 10年 信息筛选
备考建议:掌握6种特殊文言句式:判 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省略句。 信息筛选题注意结合文章巧用排除法。
8、分析概括
• 考查方式:拟设四项对相关文意的概 括,从阅读材料着眼要求考生能够读 懂全文,不要在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 上出错。 • 解题方法:从全文着眼,寻找与选项 内容相一致的信息。在阅读文言文时 不能采取浏览跳读的阅读方式,而要 做到字字落实,真正理解.
2、正确使用词语:
08年 扣人心弦 怨声载道 义无反顾 怒形于色 09年 莘莘学子 运筹帷幄 首当其冲 栋梁之材 10年 殊途同归 斗转星移 甚嚣尘上 销声匿迹
• 考查方式:以成语为主,在同一语言材料 及中考察四个成语的使用,08年选择“使 用恰当的”09、10年选择“使用不恰当的” • 备考建议 :注重积累成语的用法(对象搞 错、语义过重、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 贬失当);从考查实际来说,生活中用得 最多的,误用最多的成语才是高考精神所 指的方向,要仔细观察生活,用心搜集 。
• • • • • •
3、辨析语病 考查方式:考查“没有语病的一项” 08年:不合逻辑、成份残缺、句式杂糅 09年: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10年:结构混乱、歧义、搭配不当 所选材料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在“大 语文”环境中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 备考建议:关注成分赘余、不合逻辑、指 代不明和搭配不当几种语病。 • 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 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 合逻辑
• 备考建议: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点主要是 四个方面,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手 法)、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情感) • (参考《复习讲义》) • 也可从题材的角度去把握诗歌内容:山水 田园、羁旅怀乡、咏史怀古、咏物感怀、 边塞战争、闲情逸致 (参考《新课程报》) 复习时注意积累和归纳不同题型的答题步 骤和方法。
9、断句和翻译(10分)
08年 09年 10年 “妻”“鲜不 “向”“殆” “授予”“麾” 自称”考查名 “过”“诏” “河”考查古 词活用为动词、 “壮”考查古 今异义、省略 宾语前置。 今异议、名词 句。 活用为动词、 意动用法 解题方法:翻译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其中的 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要善于找到句 中的采分点,要准确地解释重点实词,不可用 意译的方法蒙混过关。
08年 09年 10年
表文转换+连贯 串联词 压缩语段 表文转换+连贯 图文转换+修辞 致谢词+得体
考查方式:考查的是较高的语言表达和实际 运用能力。近三年都考了图文转换题,22题 都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连贯、准确、 简明),理性特点较强;23题感性特点较强, 09年的感谢辞,10年的串联辞都注重语言的 实用性,考查组织语言能力(生动、得体、 鲜明);10年选用教材经典篇目作为语料, 引导学生重温经典作品和回归教材知识
2008--2010 广东语文高考题对照分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 1、字音: • 考查方式 :考查拼音,却不出现拼音;每 一个选项都分为3组词,每组2个词,即分 别考查音近字、形近字和多音字。近三年 都选出“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 考查难度 :难度都比较低,低于平时训练 的高难度试题。没有生僻冷僻词语,没有 文言生涩词语。 • 广东特色 :能体现专门考查操粤语为母语 的学生的特色,例如“b、p” “n、l” “h、f” “z、j”有无后鼻音、平翘舌等
诗歌鉴赏
08年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手法(修辞) (2分) 形象(5分) 09年 《月》 感情(3分) 炼字(4分) 10年 望江东 炼字(3分) 手法(虚实) (4分)
试题考查对古代诗歌最基本的阅读积累和阅 读体验。答此题时不能把题目给出的字词孤 立起来理解,一定要回归原诗,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