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料拉伸试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
板料冲压性能试验
▪ 板材的拉伸试验也叫做单向拉伸试验或 简单拉伸试验。应用拉伸试验方法,可以 得到许多评定板材冲压性能的试验值,所 以应用十分普遍。
▪ 由于试验目的不同,板材冲压性能评价 用的拉伸试验方法和所得到的试验值均与 为评定材料强度性能的拉伸试验有所不同。 简单介绍如下 :
1
拉伸实验试样
拉伸曲线
3
2、均匀延伸率u
▪ 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时的伸长率称总伸长率 或简称伸长率。
▪ 试样开始产生局部集中变形(缩颈时)的伸长 率称均匀伸长率u。
▪ u表示板料产生均匀的或稳定的塑性变形的能 力,它直接决定板料在伸长类变形中的冲压成形 性能,从实验中得到验证,大多数材料的翻孔变 形程度都与均匀伸长率成正比。可以得出结论: 即伸长率或均匀伸长率是影响翻孔或扩孔成形性 能的最主要参数。
越好。
10
四、胀形性能试验
▪ 即杯突试验,测得凸 包高度,越高则胀形 成形性能越好。
▪ 板料试样被压紧在 凹模和压边圈之间, 凸模向上运动把试样 胀成凸包,直到破裂 为止。以凸包高度记 作试验值IE,
11
五、拉深胀形复合成形性能试验
▪ 即锥杯试验,测量杯口 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 计算:
▪ CCV=(Dcmax+Dcmin)/2, 越大,其拉深胀形成形 性能越好。
4
3、硬化指数n
▪ 宏观上,材料受拉产生缩颈时,外载荷与名义 应力均出现最大值,见前拉伸曲线。而真实应力 则不同,在缩颈后,由于材料实际截面积减小, 真实应力会继续增加直到断裂。
Bn
5
▪ 实际板料拉伸时,整个变形过程是不均匀的。
一方面材料断面尺寸不断减小使承载能力降低, 另一方面由于加工硬化使变形抗力提高,又提高 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在变形的初始阶段,硬化的 作用是主要的,因此材料上某处的承载能力,在 变形中得到加强。板料的硬化是随变形程度的增 加而逐渐减弱,到一定时刻,最弱断面的承载能 力不再得到提高,于是变形开始集中在这一局部 地区地行,不能转移出去、发展成为缩颈,直至 拉断。
拉伸试验实验报告
拉伸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拉伸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研究不同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实验设备:拉伸试验机、标准试样、测力计、变形计、计算机等。
实验步骤:
1. 将标准试样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确保试样夹紧并位于试验机的中心线位置。
2. 将测力计与试样上的载荷柱连接,使其垂直于试样表面。
3. 连接变形计,将其固定在试样上,并与计算机连接。
4. 设置试验机的拉伸速度和加载速率。
5. 启动试验机,开始拉伸试验。
6. 当试验机加载试样时,测力计会测量试样上的拉伸力,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同时,变形计会测量试样的变形,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7. 根据试验机的拉伸速度和加载速率,计算机会实时记录试样的力学行为,如应力、应变、变形等数据。
8. 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试样的力学性能。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得到一些力学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断裂形态,分析试样断口的特征,判断材料的韧性和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实验结论: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如材料的强度、韧性、塑性等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材料的适用性,并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拉伸试验也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板料拉伸实验报告
实 验 ln σ 组号 45° (1)
6.088945 6.02299 5.965102 5.828221 6.089472 5.967889 5.960623 5.820341
0°(1)
50
1.60
12.60
11.44
240
280
0°(2)
50
1.58
12.66
11.44
250
285
45°(1) 50
1.36
12.36
11.34
200
350
45°(2) 50
1.34
12.40
11.53
195
355
90°(1) 50
1.26
12.40
11.41
300
360
90°(2) 50
实验组号 硬化指数 n 均值
0°(1) 0.2185
0°(2) 45°(1) 45°(2) 90.1860 0.2269 0.2287
0.2150
0.1961 1 ������ + ������45 + ������90 = 0.2130 3 0
6. 思考题
(1) 测量试件长度和宽度变化的标距对 r 值测定是否会有影响? 不会有影响,因为 r 是两个方向上应变的比值,应变与标距无关,是个无量 干的相对值,所以不会有什么影响。 (2) 拉伸速度对实验结果会有哪些影响? 拉伸速度一定程度的降低会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但是如果拉伸速度过慢, 有可能会出现应力卸载的现象,拉伸速度过快则会导致数据测量变化波动较大。 (3) r 值较大的材料对哪些成型有利?为什么? 对于材料的压缩比较有利。 因为 r 值越大, 代表厚度方向比宽度更容易变形, 所以对于材料沿厚度方向的压缩来说,更容易实现,而且宽度方向不会产生严重 的变形。 (4) n 值较大的材料对哪些成型有利?为什么? 对材料的拉伸有利。因为 n 值表征了塑性成形中材料硬化的程度,n 值大的 材料,同样变形程度下,真实应力会增加的更多。
拉伸压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材料力学中拉伸和压缩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观察材料的弹性、屈服、强化等力学行为。
3. 测定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4. 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1. 拉伸实验:将试样放置在万能试验机的夹具中,缓慢施加轴向拉伸载荷,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实时采集力与位移数据,绘制F-Δl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2. 压缩实验:将试样放置在万能试验机的夹具中,缓慢施加轴向压缩载荷,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实时采集力与位移数据,绘制F-Δl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设备1. 电子万能试验机2. 力传感器3. 位移传感器4. 游标卡尺5.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软件四、实验材料1. 低碳钢拉伸试样2. 铸铁压缩试样五、实验步骤1. 拉伸实验:1. 将低碳钢拉伸试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的夹具中。
2. 设置试验参数,如拉伸速率、最大载荷等。
3. 启动试验机,缓慢施加轴向拉伸载荷,实时采集力与位移数据。
4. 绘制F-Δl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2. 压缩实验:1. 将铸铁压缩试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的夹具中。
2. 设置试验参数,如压缩速率、最大载荷等。
3. 启动试验机,缓慢施加轴向压缩载荷,实时采集力与位移数据。
4. 绘制F-Δl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低碳钢拉伸实验:1. 通过F-Δl曲线,确定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2. 分析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弹性、屈服、强化等力学行为。
2. 铸铁压缩实验:1. 通过F-Δl曲线,确定材料的强度极限等力学性能指标。
2. 分析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破坏现象。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拉伸和压缩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了解了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
3. 实验结果表明,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塑性,而铸铁则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
材料拉伸与压缩试验报告
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实验目的】1.研究低碳钢、铸铁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图。
2.确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机械性能(比例极限R p 、下屈服强度R eL 、强度极限R m 、延伸率A 、断面收缩率Z 等等)。
3. 确定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机械性能。
4.研究和比较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在室温下单向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实验设备】1.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 游标卡尺。
3、记号笔4、低碳钢、铸铁试件【实验原理】 1、拉伸实验低碳钢试件拉伸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 转换和处理,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 曲线,即低碳钢拉伸曲线,见图1。
对于低碳钢材料,由图1曲线中发现OA 直线,说明F 正比于?l ,此阶段称为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B-C )常呈锯齿形,表示载荷基本不变,变形增加很快,材料失去抵抗变形能力,这时产生两个屈服点。
其中,B ?点为上屈服点,它受变形大小和试件等因素影响;B 点为下屈服点。
下屈服点比较稳定,所以工程上均以下屈服点对应的载荷作为屈服载荷。
测定屈服载荷Fs 时,必须缓慢而均匀地加载,并应用?s =F s / A 0(A 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计算屈服极限。
图1低碳钢拉伸曲线屈服阶段终了后,要使试件继续变形,就必须增加载荷,材料进入强化阶段。
当载荷达到强度载荷F b 后,在试件的某一局部发生显着变形,载荷逐渐减小,直至试件断裂。
应用公式?b =F b /A 0计算强度极限(A 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
根据拉伸前后试件的标距长度和横截面面积,计算出低碳钢的延伸率?和端面收缩率?,即%100001⨯-=l l l δ,%100010⨯-=A A A ψ 式中,l 0、l 1为试件拉伸前后的标距长度,A 1为颈缩处的横截面积。
2、压缩实验 铸铁试件压缩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 转换和处理,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曲线,即铸铁压缩曲线,见图2。
材料拉伸试验报告
材料拉伸试验报告1. 引言材料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试验方法,通过施加垂直于材料断面的拉力,研究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本报告将对进行的材料拉伸试验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2.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参数。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可塑性和应用范围。
3. 试验方法3.1 设备本次试验使用的设备包括拉伸试验机、夹具、测量工具等。
3.2 样品准备从材料供应商处获取的样品,样品选取尺寸、形状符合相关的试验标准要求。
在试验前需确保样品表面没有明显的损伤和缺陷。
3.3 试验步骤1.将样品夹入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
2.设置拉伸试验机的速度和加载方式。
3.开始试验,记录拉伸试验机的加载数据,包括载荷和位移。
4.当样品断裂时,停止试验。
5.清理试验现场和设备。
4.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试样编号最大载荷 (N) 断裂载荷 (N) 断裂伸长率 (%)1 1000 800 202 1500 1200 153 900 700 185. 结果分析5.1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其断裂前承受的最大拉力。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1的抗拉强度为1000N,试样2的抗拉强度为1500N,试样3的抗拉强度为900N。
5.2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由于本次试验未测得屈服点,请在后续试验中进行测定。
5.3 延伸率延伸率是材料在断裂前的拉伸过程中,其长度增加的百分比。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1的延伸率为20%,试样2的延伸率为15%,试样3的延伸率为18%。
6. 结论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试样的抗拉强度有所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材料的制备工艺、组成成分等因素影响。
2.试样的延伸率与其抗拉强度呈负相关,即抗拉强度越高,延伸率越低。
3.本次试验未测得屈服强度,需要在后续试验中进行测定。
7. 改进措施1.在后续试验中,应增加对屈服点的测定,以完善试验结果。
拉伸和冲压实验报告
拉伸和冲压实验报告1. 引言拉伸和冲压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常用的方法。
拉伸实验旨在测试金属的延展性和抗拉强度,而冲压实验主要用于评估金属板材的塑性变形和强度。
本实验将通过拉伸和冲压实验,探究不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
2. 实验目的1. 理解拉伸和冲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测试不同金属材料的延展性、抗拉强度、塑性变形和强度等性能。
3. 实验步骤3.1 拉伸实验1. 选择需要测试的金属材料,制备标准试样;2. 将试样夹在拉伸试验机上;3. 在一定速度下施加拉力,记录载荷-位移曲线;4. 根据曲线计算试样的抗拉强度、屈服点等力学性能。
3.2 冲压实验1. 制备金属板材试样;2. 将试样固定在冲压机中;3. 设置合适的冲孔模具和冲压载荷;4. 进行冲压操作,记录冲压过程中的载荷、位移和时间等数据;5. 根据数据分析试样的塑性变形和强度等性能。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拉伸实验结果经过拉伸实验得到不同金属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并计算力学性能指标。
以材料A为例,其载荷-位移曲线呈现出强度逐渐增加的趋势,直至发生断裂。
通过计算,得到材料A的抗拉强度为XXX,屈服点为XXX。
4.2 冲压实验结果通过冲压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形变和破裂情况。
以材料B为例,经过冲压操作后,试样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没有出现断裂现象。
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材料B的塑性变形程度为XXX,强度为XXX。
5. 结论通过本次拉伸和冲压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拉伸实验可以测试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2. 冲压实验可以评估金属板材的塑性变形和强度;3. 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特点,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拉伸和冲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评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力学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拉伸与压缩实验,探讨材料在受力下的力学性能,了解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变形特点,为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1. 拉伸实验原理:拉伸试验是通过对试样施加拉力,使其发生长度方向的拉伸变形,以研究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断裂特性。
在拉伸过程中,可以通过载荷和位移数据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从而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2. 压缩实验原理:压缩试验是通过对试样施加压力,使其产生长度方向的压缩变形,以研究材料在受压状态下的变形特性和抗压性能。
通过测量载荷和位移数据,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分析其力学性能。
三、实验装置及试样1. 实验装置:拉伸试验机、压缩试验机、数据采集系统等。
2. 试样:常用的拉伸试样为标准圆柱形试样,常用的压缩试样为标准方形试样。
四、实验步骤1. 拉伸实验:a. 准备好拉伸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
b. 设置合适的加载速率和采样频率,开始施加拉力。
c. 记录载荷和位移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d. 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各阶段特征。
2. 压缩实验:a. 准备好压缩试样,安装在压缩试验机上。
b. 设置合适的加载速率和采样频率,开始施加压力。
c. 记录载荷和位移数据,得到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d. 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记录压缩过程中的各阶段特征。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拉伸试验结果分析:根据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的屈服点、最大强度、断裂点等力学性能参数,并观察材料的断裂形态和变形特点。
2. 压缩试验结果分析:根据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分析材料在受压状态下的变形和抗压性能,并观察材料的压缩断裂形态。
六、实验结论通过拉伸与压缩实验,我们得到了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拉伸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而在受压状态下表现出良好的抗压性能。
这些结果为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拉伸试验报告
拉伸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拉伸试验,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探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为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通过施加轴向拉力,使试样产生拉伸变形,从而研究材料的拉伸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得到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特征值,可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三、实验设备与试样。
本次实验使用了万能试验机,试样选用了标准的拉伸试验试样。
试样的几何尺寸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四、实验步骤。
1. 将试样安装到万能试验机的夹具上,并调整好试样的初始长度。
2. 开始施加拉力,以一定的速度对试样进行拉伸,同时记录拉力和试样的变形情况。
3. 当试样发生破坏时,停止施加拉力,并记录破坏时的拉力和变形情况。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的拉力-变形曲线,可以得到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参数。
同时,还可以观察试样的破坏形态,分析材料的脆性或韧性特征。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和讨论。
同时,结合试样的破坏形态,可以对材料的断裂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
七、结论。
通过本次拉伸试验,得到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为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八、实验总结。
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实验,对材料的拉伸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工程应用中,将更加准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以上为本次拉伸试验的报告内容,希望对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有所帮助。
材料的拉伸试验实验报告
材料的拉伸试验实验报告本抵抗破坏的能力,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颈缩阶段:强化阶段后,应力应变曲线开始下降,试样出现局部颈缩,即试样的横截面积开始缩小。
最后,试样突然断裂,断口呈现出光滑的金属光泽。
试样断口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可以判断材料的性质和断裂模式。
实验步骤1)将试样夹入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试样的轴线与试验机的轴线一致。
2)调整试验机的速度,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验。
3)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数据。
4)试验结束后,计算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实验结果本次试验得到的低碳钢试样的屈服强度为XX MPa,抗拉强度为XX MPa,伸长率为XX%,断面收缩率为XX%。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选择,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材料的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试验,本实验旨在测定低碳钢材料在常温、静载条件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并掌握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试验中使用了低碳钢试样、游标卡尺和万能试验机。
根据国家标准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金属拉伸试样的形状随着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试验目的的不同而分为圆形截面试样、矩形截面试样、异形截面试样和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形状试样四种。
其中最常用的是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
试样的形状、尺寸和加工的技术要求参见国家标准GB6397—86.拉伸试验时,外力必须通过试样轴线,以确保材料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塑性,断裂前明显地分成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选择,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步骤包括将试样夹入试验机的夹具中,调整试验机的速度,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数据,计算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本次试验得到的低碳钢试样的屈服强度为XX MPa,抗拉强度为XX MPa,伸长率为XX%,断面收缩率为XX%。
板料拉伸试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
板料拉伸试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板料的冲压性能指标2) 掌握用电子拉伸机测定金属板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化支书、板厚方向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概述本实验为测定板料拉伸性能的间接性实验,本实验是通过板料的拉伸、压缩、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板料的各种冲压性能进行分析。
这些实验可以在一般的材料力学测试设备上进行,所反映的是材料的一般冲压性能。
实验测试的参数主要包括:1) δu:均匀延伸率,δu 是在拉伸试验中开始产生局部集中变形的延伸率。
一般情况下,冲压成型都是在板材的均匀变形范围内进行,所以这个参数可以反映板料的冲压性能。
2) 屈强比:屈服极限与强度极限的比值。
较小的屈强比几乎对所有的冲压成型都是有利的。
拉深时,如果板材的屈服强度低,则变形区的切向压应力较小,材料起皱的趋势也小,所以防止起皱所必须的压边力和摩擦损失都要相应地降低,结果对提高极限变形程度有利。
3) 硬化指数n :也称n 值,它表示塑性变形中的材料硬化的程度。
n 值大的材料,在同样的变形程度下,真实应力增加的要多。
n 值大时,在伸长变形过程中可以使变形均匀化,具有扩展变形区,减小毛坯的局部变薄和怎打击先变性参数等作用。
4) 板厚方向系数r :它是板料实验拉伸试验中宽度应变与厚度应变的比值。
5) 凸耳系数:板料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同(冶金和轧制过程中产生),用下面的这个公式090451()2r r r r ∆=+- 090451(2)4r r r r =++实验内容:1) 了解电子懒神试验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习电子拉伸试验机的简单操作,拉伸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软件的使用; 3) 对试件进行标距,进行拉伸试验,获取拉伸曲线; 4) 根据实验数据,评定各种冲压性能参数。
三、试验步骤1)按照国标GB/t228-2002,准备拉伸试样,为了测定板料平面方向性系数,应在金属薄板平面上与轧制方向成0°、45°、90°三个方向上选取试样,试样厚度应当均匀,在标距长度内厚度变化应不大于试件公称厚度的1%,利用引伸计测量标距内的长度变化。
实验拉伸实验报告
实验拉伸实验报告实验拉伸实验报告引言: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通过对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拉伸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装置以及实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拉伸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取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等。
通过实验可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拉伸实验是将试样置于拉伸机上,施加拉伸力使试样发生拉伸变形,通过测量试样的变形和力的变化,计算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拉伸实验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 应力-应变关系:拉伸试验中,测量试样的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反映材料的变形特性和力学性能。
2. 屈服强度: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试样会出现塑性变形,即试样开始产生屈服。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3. 抗拉强度: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当试样继续受力时,应力逐渐增大,最终达到最大值,即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反映了材料的抗拉能力。
4. 断裂延伸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当试样发生破坏时,测量试样的断裂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即可得到材料的断裂延伸率。
断裂延伸率可以评估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三、实验装置拉伸实验需要使用拉伸试验机和试样,其中拉伸试验机是实验的核心装置,用于施加力和测量试样的变形。
实验装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拉伸试验机:拉伸试验机是用于施加力和测量试样变形的设备。
它由主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组成。
主机通过驱动装置施加拉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试样的变形,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试验过程。
2. 试样:试样是进行拉伸实验的材料样品。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验要求而定,常见的试样形状有圆柱形、矩形等。
试样的制备要求严格,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板料拉伸实验报告
板料拉伸实验报告板料拉伸实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板料的冲压性能指标;(2) 掌握用电子拉伸机测定金属板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化指数、板厚方向系数的方法。
2. 实验内容(1) 了解电子拉伸实验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习电子拉伸实验机的简单操作,拉伸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的使用;(3) 对试件进行标距,进行拉伸实验,获取拉伸曲线;(4) 根据实验数据,评定各种冲压性能参数。
3. 实验原理通过拉伸实验可以获取板料冲压性能参数包括:(1) :均匀延伸率,是在拉伸实验中开始产生局部集中变形(细颈时)的延伸率。
一般情况下,冲压成形都在板材的均匀变形范围内进行,所以可以反映板料的冲压性能。
(2) /:屈强比,是材料的屈服极限与强度极限的比值。
较小的屈强比几乎对所有的冲压成形都是有利的。
在拉深时,如果板材的屈服点低,则变形区的切向压应力较小,材料起皱的趋势也校,所以防止起皱所必需的压边力和摩擦损失都要相应地降低,结果对提高极限变形程度有利。
(3) 硬化指数n:也称n值,它表示在塑性变形中材料硬化的强度。
n 值大的材料,在同样的变形程度下,真实应力增加的要多。
n值大时,在伸长类变形过程中可以使变形均匀化,具有扩展变形区,减少毛坯的局部变薄和增大极限变形参数等作用。
硬化指数n的数值,可以根据拉伸实验结果所得的硬化曲线,也可以利用具有不同宽度的阶梯型拉伸试样所做的拉伸试验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求得。
(4) 板厚方向性系数:也叫做r值,它是板料试样拉伸实验中宽度应变与厚度应变之比,即:r=的宽度与厚度。
(5) 板平面方向性系数:当在板料平面内不同方向上裁取拉伸试样时,拉伸实验=??????/ln??,式中??0、B、??0和t,分别是形变前后试样00中所测得的各种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等也不一样,这说明在板材平面内的机械性能与方向有关,所以称为板平面方向性,其程度可用差值?r表示:?r=1 ??+??90 45 0冲压生产所用的板材都是经过轧制的,其纵向和横向的性能不同,在不同方向的r值也不一样,为了统一试验方法,便于应用,通常计算平均值:r=??0+??90+2??45 4.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1) 将试样加紧在试验机的家头内,调整好测力刻度和载荷—伸长曲线记录装置。
拉伸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拉伸测试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拉伸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4.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
二、实验原理拉伸测试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用于测定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实验原理如下:1.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范围内,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即σ = Eε,其中σ为应力,E为弹性模量,ε为应变;2.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材料发生屈服,应力不再随应变线性增加;3.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当应力达到最大值时,材料发生断裂,应力降至零;4. 伸长率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长度增加的百分比,即ΔL/L×100%,其中ΔL为材料拉伸后的长度变化,L为材料原始长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施加拉伸力,测量应力;2. 拉伸试样:根据实验要求加工成不同规格的试样;3. 拉伸夹具:用于固定试样,保证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稳定性;4.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试样原始长度和拉伸后的长度;5. 计算器:用于计算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根据实验要求加工试样,确保试样表面平整、光滑;2. 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在拉伸夹具上,确保试样固定牢固;3. 设置试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试验机参数,如拉伸速度、最大载荷等;4. 进行拉伸测试:启动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拉伸测试;5. 记录实验数据:在拉伸过程中,记录试样断裂时的载荷、原始长度、拉伸后的长度等数据;6. 实验数据整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便于后续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材料力学性能指标:(1)弹性模量E = F / (Aε),其中F为拉伸力,A为试样横截面积,ε为应变;(2)屈服强度σs = F / A,其中F为屈服载荷;(3)抗拉强度σb = F / A,其中F为断裂载荷;(4)伸长率ΔL/L×100%,其中ΔL为材料拉伸后的长度变化,L为材料原始长度。
材料拉伸实验实验报告
材料拉伸实验实验报告【材料拉伸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加载,可以得到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重要力学性能参数,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实验主要通过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来研究材料的力学特性,提取材料相应的力学性能参数。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拉伸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了解拉伸实验中所涉及的概念和术语;3. 学习应用杨氏模量来表征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原理1. 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拉伸应力(σ)是指单位截面积上的拉力,即材料的拉伸力与横截面积的比值。
拉伸应变(ε)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单位长度的变化量,即实验前后的长度差与原始长度的比值。
2. 拉伸力和力学性能参数:拉伸力是指实验中施加在试样上的力,力学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弹性模量、塑性应变等。
3. 杨氏模量:杨氏模量(E)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参数,它表征了材料在一定应力范围内对应变的抵抗能力,计算公式为:E = σ / ε,其中σ为拉伸应力,ε为拉伸应变。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制作出试样。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的夹具中,并确保试样的位置合适。
3.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拉伸试验机的加载速度、采样频率等参数。
4. 进行拉伸实验:启动拉伸试验机,开始加载试样,记录下拉伸过程中的载荷和位移数据。
5. 绘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实验记录的载荷和位移数据,计算出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的数值,并绘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6. 计算力学性能参数:根据绘制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塑性应变等力学性能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拉伸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曲线的形状和数据的分析,得到试样的力学性能参数。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拉伸实验,得到了试样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了相应的力学性能参数。
实验拉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拉伸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拉伸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4.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基本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将材料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逐渐施加拉伸力,使材料产生拉伸变形,直至断裂。
通过测量拉伸过程中的力、变形等参数,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电子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夹具、引伸计等。
2. 实验材料:低碳钢试样、铸铁试样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根据实验要求,选取合适的试样,并按照国家标准制作成标准试样。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确保试样与夹具紧密接触。
3. 调整试验机:设置试验机的工作参数,如拉伸速度、加载方式等。
4. 进行拉伸实验:启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拉伸力,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力、变形等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拉伸曲线,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弹性模量:通过拉伸曲线,可以找到线性部分,根据胡克定律,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
2. 屈服强度:在拉伸曲线上,找到屈服点,计算屈服强度。
3. 抗拉强度:在拉伸曲线上,找到最大载荷点,计算抗拉强度。
4. 延伸率:在拉伸过程中,测量试样原始长度和断裂后长度,计算延伸率。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拉伸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低碳钢和铸铁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低碳钢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塑性,而铸铁则表现出较高的脆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拉伸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认识。
七、实验总结本次拉伸实验,我们了解了拉伸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拉伸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拉伸试验报告
拉伸试验报告目录1. 概述1.1 背景1.2 目的1.3 方法2. 实验步骤2.1 样品制备2.2 实验设备2.3 实验流程3. 结果分析3.1 数据处理3.2 结果讨论4. 结论概述背景拉伸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实验,用于测试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
通过施加拉力来观察材料的变形和破裂情况,从而评估材料的性能。
目的本文旨在对拉伸试验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方法拉伸试验通常通过一台拉伸试验机进行,样品在被夹住的两端施加拉力,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值,从而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实验步骤样品制备1. 选择适当的材料样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制备和加工。
2. 确保样品尺寸符合试验标准,避免出现尺寸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设备1. 拉伸试验机:用于施加拉力和记录拉力与伸长位移的关系。
2. 夹具:固定和夹住样品,保证拉伸试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流程1. 将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
2. 开始施加拉力,同时记录下拉力和位移的数值。
3. 在拉伸过程中定时记录数据,直至样品破坏为止。
4. 结束实验,拔出样品并清理实验设备。
结果分析数据处理1. 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的屈服点、最大应力点和断裂点。
2. 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参数。
结果讨论1.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2. 比较不同材料样品的拉伸性能,找出影响因素并进行讨论。
结论通过拉伸试验,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工程应用价值,为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板料拉伸实验及其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_200
4.板厚方向性系数 r
板厚方向性系数是板料试样拉伸实验中宽度应变 w 与厚度应变 t 之比,即
r
w t
ln b0 =b
ln Lb
L0 b0
上式中 B0,B,t0,t 分别是变性前后试样的宽度与厚度。
5.板平面方向性系数
当在板料平面内不同方向上裁取拉伸试样时,拉伸实验中所测得的各种机械
性能、物理性能等也不一样,这说明在板材平面内的机械性能与方向有关,所以
457.95MPa
2) 屈服极限 s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试样处于屈服极限时,负荷为 5.240kN,变形为 1.878mm, 则有 s :
s
F
S
FL L0S0
F L L
L0S0
5.240 103 50.00 1.878 103
50.00 103 17.17 106
316.71MPa
则屈强比 s 为 b
lnε
-1.959
-3.289
-2.923
-2.466
-2.157
对表 9 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有:
lne = 0.210lnd + 6.463
相关系数 R=0.992542,故硬化指数 n=0.210。
4) 板厚方向性系数
当引伸计变形为 7.5mm 时,此时试样的宽度为:
bDL= 7.5mm = 11.70mm
297.71MPa
则屈强比 s 为 b
s 297.70 0.707 b 420.85
3) 硬化指数
在试样屈服阶段近似等距地选取 5 点,如下表所示。 表 10.45°-2 号:负荷-变形
负荷/kN
5.383
5.912
6.110
6.1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料拉伸试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板的冲压性能指标,掌握测量金属板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化分支和厚度方向系数的方法
2。
实验概要
本实验是一个测量金属板拉伸性能的间接实验。
本实验通过对板材进行拉伸、压缩和硬度测试,分析了板材的各种冲压性能。
这些实验可以在通用材料力学测试设备上进行,反映了材料的一般冲压性能。
试验的参数主要包括:
1) δu:均匀伸长率,δu是拉伸试验中局部集中变形开始出现的伸长率。
一般来说,在
下,冲压是在板材的均匀变形范围内进行的,因此该参数可以反
映板材的冲压性能。
2)屈服比:屈服极限与强度极限之比几乎所有冲压成形的较小成品率为
利润。
在拉深过程中,如果板料的屈服强度较低,变形区的切向压应力较小,材料起皱的趋势也较小,因此防止起皱所需的压边力和摩擦损失应相应减小,这有利于提高极限变形程度。
3)硬化指数n:也称为n值,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硬化程度对于n值较大的材料,在
的相同变形程度下,真实应力增加更多。
当n值较大时,变形可以在伸长变形过程中均匀化,具有扩大变形面积、减少毛坯局部变薄以及如何达到预变形参数等功能。
4)厚度方向系数r:是金属板拉伸试验中宽度应变与厚度应变的比值5)凸耳系数:金属板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性能(在冶金和轧制过程中产生),使用以下
公式
11?r。
(r0?r90)?r45r?(r0?r90?2r45)24
实验内容:
1)了解电子懒骨头试验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学习电子拉伸试验机的简单操作、拉伸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软件的使用;3)对试件进行隔距规距,进行拉伸试验,得到拉伸曲线;
4)根据实验数据,评价各种冲压性能参数
3,试验步骤
1)根据国家标准GB/t228-2002,制备拉伸试样。
为了确定金属板的
平面方向性系数,应该在相对于金属板平面上的轧制方向为0、45和90°的三个方向上选择样本。
样品的厚度应均匀,在标准长度范围内的厚度变化不应超过样品标称厚度的1%,标准长度范围内的长度变化应使用伸长计测量
2)将样品夹在试验机的卡盘上,调整测力标尺和载荷-伸长曲线记录装置将实验条件
3)输入装有电子拉伸机的软件中,对得到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处理,得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屈强比、均匀伸长率和硬化指数。
4)根据轨距内的纵向和横向尺寸变化计算板材的应变。
并计算所有方向的r值
4,和实验数据
原始数据记录:
原始长度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变形L/mm加载力F/kN屈服比实验组数厚度宽度伸长率/mm L0/mm t0/mm B0/mm /Mpa/ MPa 9.311 8.012 6.776 6.756 6.698 6.551 6.272 6.731 6.693 6.561 6.375 6.111 6.547 6.428 6.283 5.710 5.432 5.108 5.522 5.664 5.7 5.703 6.464 6.309 6.168 5.5 168 280 375 8.593 11.419 14.168 13.782 6.260 90 50 1.43 12.52 13.782 285 365 4.742 3.439 2.277 13.396 9.346 90 50 1.40 12.54 13.396 285 370 7.113 4.8 22.82LL+动态链接库?100% e = ln = LN0l0l0l0ff(L0+DL)= MpA SL0S0 0?B0t0?u?
lnε-1.76743-1.90632-2.08077-2.37753-2.7722-1.67429-1.88139-2.16215 -2.4936-2.84075-1.65747-2.05252-2.35617-3.05522-3.2925-2.8995 17.486 28.336 90(1)17.9036 27.564 90(2)17.556 26.792 0.170772 0.148627 0.124834 0.09278 0.062524 0.187442 0.152378 0.115077
0.082612 0.05832 19945(试件
1):45(1)-0.7-2.9-2.7-2.5-2.3-2.1-1.9-1.7-0.789970714-0.75-0.8-0.847486 801-1.5lnε-0.815071573-0.85-0.9-0.901732034-0.9755
-0.8-3-2.8-2.6-2.4-2.2-2-1.8-1.6-1.4-1.2-0.87092657-0.85-0.9-0.95-1-1.05 -1.1-1.175176837y = 0.200 x-0.596 R2 = 0.999-1.15-1.2-0.9152388 计算板厚方向系数、板平面方向系数、板厚方向系数
实验组45 (1) 45 (2) 0 (1) 0 (2) 90 (1) 90 (2) B0?WLb宽度B0/mm bDL=7.5mm r??= lnb/LNlb t00rDR = 1(r0+r90)-r452r = r0+r90+2r 45412.65 12.50 12.54 12.49 12.52 12.54 11.93 11.88 11.82 11.73 11.77 11.78 0.722034 0.572309 0.733343 0.815488
r的计算公式是
B0 bbln0?b?Br?w = B =桶?tlnlnln?Lnt0L0B0B0L0ln
被测样品的长度和宽度变化的规距对r值的测定有影响,即当l增大时,r减小2)拉伸速度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将产生影响首先,过快的拉伸速度会导致试样不能完全屈服,甚至导致塑料零件的脆性断裂。
其次,拉伸速度过快,导致引伸计的拾取和拉伸不及时,R值计算不准确。
最后,拉伸速度过快会导致变形不足。
3)哪种成形方式有利于R值较高的材料?为什么?
厚各向异性系数r反映了材料变形时在平面方向上比在厚方向上更容易变形的程度。
R值越高,平面方向变形越容易,厚度方向变化越小。
该值分为三个值:0度、45度和90度对于深拉延,该值大于2,0、45、90度方向不变,使材料能更好的抵抗厚度减薄能力。
4)哪种成形方式有利于氮值较高的材料?为什么?。
加工硬化指数n,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能力的概念也就是说,该值越大,变形区元件可以与相邻元件一起变形,从而增加零件的变形阻力并使应力分布均匀。
因此,该值的增加有利于材料的拉伸性能,并且是验证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