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版)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最新(最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订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收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
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
有关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增进健康这一主题进行陈述的。
二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课程标准》并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这给各个学校、教师和学生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只要各个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特色,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
三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本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的发展趋势,拓展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辩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辩析摘要]课标基本理念是我们把握课标精神,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它反映了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教学的导向和前瞻性,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观念和行为的规范。
我们应从本学科特点来解读,明析理念-教育理念-教学理念的关系与含意,从而把握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地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理念课标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是我们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的重要基础,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讲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认识课标基本理念的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课程的价值目标。
然而在实践中,对课标基本理念及其内容存在着一些片面和模糊的认识,这些认识会直接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实践。
本文就“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与实践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初步把握其实质。
一、理念与教育教学理念为何“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标中只提出了原则性的内容,对“理念”的内涵没有作出定义和解释,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认识上往往的模糊的,它的指导价值很容易被忽视,因此,解读其含义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理念”一词,有很多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云南师大的孙亚玲教授提出的:“理念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
在很多情况下,理念和观念都是可以互用的”;韩延明教授在《大学理念探析》中把“理念”概括为四个含义:“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
这两种说法都提出了对事物的认识与观念,前者比较通俗,后者更理论化。
由此我们就可以把理念理解为:是一种对理性的认识,理想的追求和观念形成的思想,是“价值取向的反映,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是无可非议的。
而教育理念则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同时也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它反映了教育的价值取向。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模块的设置与模块的教学管理
球类项目
(校本必学)
篮球: 基本技战术 与 规则
续:表二:必修必选学时分配
系列名称 田径类项目 (必修必选) 健康教育 专题 (必修必选) 模块名称
快速跑、中长跑 跳远及立定跳远、发展投掷能力 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 促进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健康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奥林匹克运动 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拓展教材(现代生活与养身)
教师
高一全 体教师
。
理解并获得有关健康的基础知识,并在自 高一全 身的学习、锻炼和生活中自觉运用,加深 体教师 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提高生存与发 展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 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获得和正确运用篮球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高一全 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与体育实践能力,体教师 培养运动兴趣,初步形成运动爱好,全面 发展体能,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 德。
3、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 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
为了与义务教育的学习水平相衔接,在高中阶段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 为了与义务教育的学习水平相衔接,在高中阶段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 水平五、 即:水平五、水平六 按教材差异划分的不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按教材差异划分的不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运动技能系列部分 (1)、运动技能系列部分 )、健康教育专题系列部分 (2)、健康教育专题系列部分 构成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系列。 高中《 构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系列。 七个系列, 即:七个系列,每个系列包含若干模块 七个系列为:六个运动技能系列; 七个系列为: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 运动技能系列包括: 运动技能系列包括: 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 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 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 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 学分 高中学段每位学生需修满11个必修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11个必修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高中学段每位学生需修满11个必修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其中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 其中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海洋大学体育系2016年12月(修订稿)课程教学计划(从2014级本科生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的目标就是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使学生在校时体魄强健,离校后具备终生健康的知识和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学会某些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掌握一到两项自己感兴趣的休闲运动技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具备终生自我身体教育和运动参与的坚实基础。
三、学分分配四、课程设置注:运动技术基础教育层面共开设33门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海洋大学拓展训练课程大纲课程英文名称(Outward bound)【开课单位】体育系【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32 【学分数】 2一、课程描述(一)课程介绍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兴的体验式教育方式,它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游戏活动为组织形式,以挖掘潜能、熔炼团队为目标,进而完善人格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目前广泛用于现代企业的人事培训、管理培训。
它的体验式教育理念与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通过课堂讲授、活动体验、小组讨论分享及教师引导、总结等方式,培养同学们积极的个人行为、高效的人际行为和规范的团队行为等综合素质,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二)先修课程:无二、目的与任务(一)了解拓展训练的起源、发展及特点,了解拓展训练的培训形式、目的和作用。
(二)挖掘个人潜能,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会以主动调整自我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进而学会融入社会,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熔炼团队,培养合作意识,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挑战成功的喜悦,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了解个人和团队的关系,学会正确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利益,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新完整版2016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男生女生向前冲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生体育锻炼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的个性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二、教材分析游戏是体育课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是提高快速跑技术、发展快速跑能力和身体灵敏等素质,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进取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男生女生向前冲》第二课时。
学生以前玩过很多种游戏,已经建立了游戏的概念。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多种游戏一起玩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跑、爬、跳、投,发展快速跑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竞争进取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的集体意识。
游戏对孩子身体、心理、智力、品质及美感的发展都有显著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水平二五年级的学生,该学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爱表现自己,有较强的表现欲,对游戏比较喜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
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的持久性还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
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目标、任务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锻炼上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想像力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修改]
二、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 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 1、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 什么是性质?性质是一种事物 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体育 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是 什么呢?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 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 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 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性质定位至少说明几层意思:
(1)体育课程是一门以体育活动为主的实践 性课程。 (2)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加健康教育的综 合性课程。而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4)“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健 康教育课应分散在有关的课程中讲授,本课程只 讲与体育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山东青岛:探索评价内容多元化,各学校为学生 建立的“成长记录”包括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最 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 教师、同伴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和考 试、测验成绩等多方面内容。如有的学校在“学 生成长记录”中设立了象征学生成长的“芽、苗、 蕊、花”的每月评价表(平时表现)、闯关游乐 场(单元学习质量测试)、丰硕果实收藏夹(自 己最满意的作业、图画、手工制作等)和家校信 息快递港(家长和教师交流学生课内外的表现平 台)等多项分类,内容涉及对学生思想品质、学 习能力与愿望、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及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
2)划分学习领域有利于更好地贯 彻三维健康观和拓宽体育课程的学 习内容。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 体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 宁状态。”即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健 康观。 身体健康 健康的三维观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对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已势在必得,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系以“现代健康观”为指导,以社会化目标为导向,从更新体育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要有效的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标签:体育教学体育健康课程体系中圖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2-01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追求综合教学效果的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后,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生活体育和主体性体育的教学模式正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来。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渗透相关的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才能有效的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新理念,是终身体育落到实处。
一、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因此,健康体与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在体育和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健康教育是为不可缺的一种教育。
是为提高人的生活生存质量的重要方面。
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改变以往的重技术,轻理论,重竞技轻健身的教育思想,把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环节紧密的衔接起来,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真正达到健身、启智、调心、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已开始想强身与人的思想转变。
最新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PPT课件
一、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
■ 2003年3月,教育部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状况组织了大规 模调查研究,征集修改意见,涉及到38个国家首批实验区,覆盖全国29 个省(市、区)。《标准》组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 一稿。
■ 2004年,为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组织各学科的《标准》组 对《标准》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二稿。
❖ 《标准》是大家的《标准》,需要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因此, 修订时主要根据实验十年来一线教师、教研员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在充 分吸收各方面的正确建议基础上,深入地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进一 步完善《标准》的有关内容。
二、《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及变化
1.《标准》名称的变化
■ 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稿名称为《义务 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 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
❖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目标(即体育与健康课 程特有的教学目标,如发展体能、学习和掌握运动 技能和健康知识等)与相关目标(即体育与健康课 程和其他课程兼有的教学目标,如心理健康和社会 适应等)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 发展体能和掌握技能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
4.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
■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将《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改为“课程 内容”。为了增强对一线体育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 条目标要求之后,修订稿中都会列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 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 例”。这样既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 习目标,又有助于教师清楚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帮助教 师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目标与内容”。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新的课程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
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它既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到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力求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体系,以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
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对整体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
随着我国加入WT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念。
目标。
内容。
方法、组织、评价等亟需改革。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1.新课程目标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新课程的目标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
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具体目标
内容标淮
2、具体目标从以下五方面体现:
2、 具 体 目 标
运 动 参 与
运 动 技 能 身 体 健 康 心 理 健 康
社 会 适 应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 性具体目标按水平划分:
小学
水平1 1~2年级 水平2 3~4年级 水平3 5~6年级
初中 水平4 1~3年级
2、具体目标
(三)建立了体育课程标准的评 价体系 1、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 的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 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 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 予以确定。”
一
2、 课 程 的 基 本 理 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 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 提高为目标; 2)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 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3)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 实施的全过程。
社会适应
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 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把体育活动 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的能力迁移到日常 的学习生活中去。在1~6年级,着重帮助 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 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在 7~9年级,注重学生对运动角色和体育道 德行为的识别,对媒体中的体育与健康信 息作出简单评价的能力。
(完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推进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学习领域目标(一)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二)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三)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四)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五)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道德五、教学效果和教学时数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3、获得运动基础知识4、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5、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6、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7、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8、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9、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0、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11、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12、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13、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1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15、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16、每周2课时,四个学期总计144课时。
体育与健康心得体会(优秀3篇)
体育与健康心得体会(优秀3篇)根据课改的要求,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教师和学生逐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方法,对新课程有了一些具体的感性认识。
下面谈谈自己在学校一个学期课改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
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2、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3、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课程是经验。
课程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产生的经验。
课程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得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交往中建构生成的。
二、实践过程。
1、了解学生。
初一新生入学后,从介绍教师希望达到的目标入手,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常规,然后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对照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标准,确定学年、学期教学目标。
例如:球类教学,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学生的兴趣等因素,篮球、排球教学计划在初二第一个学期就完成基本技术教学,达到水平四的要求: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的技战术。
以后的教学以巩固提高为主。
3、初步确定评价方案。
根据课改要求,考虑可操作性,初步确定的体育与健康评价方案。
例如体育理论考察:学生自己命题,写好答案,填上自评分,教师进行评分。
三、对新课程实践后的一点体会。
(1)“课堂”的观念变了。
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在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的课堂行为类比成舞台表演艺术,把课堂当作教师表演的舞台,认为教师只要表演到位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表演可以是无互动、无交往的,而教学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05:29教育部近日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哪些内容?未来,体育与健康课应该怎么上怎么教?教育小新给您一一解读,快来看看吧。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课程理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坚持“健康第一”;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三、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让学生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四、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
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其中,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
五、课程实施这里,教育小新给老师们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第一,编制课程实施计划,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贴士1:在编制教学计划时,老师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在一、二年级,重点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在三至六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每学期指导学生学练2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在重点发展学生各种体能的基础上发展多项运动技能;在七、八年级,一个学期指导学生学练1个运动项目,在继续发展学生体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专项运动技能;在九年级,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个运动项目进行1年的学习,保证学生初中毕业时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康健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康健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康健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康健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康健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康健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亏,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善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康健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康健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美满都至关严重,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康健的严重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康健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兴旺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康健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康健(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崇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英勇顽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康健、调和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康健水平发挥严重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康健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康健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严重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严重途径。
小学生体育课设计理念
小学生体育课设计理念
体育课是小学生们最期待的课程之一,它不仅能让他们锻炼身体,还能培养他
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因此,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体育课对小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首先,体育课的设计应该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
小学生们天生对游戏和竞赛充
满了好奇和热情,因此在体育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让学生们在玩耍中学习。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沟通和互助。
其次,体育课的设计应该注重教育性和培养性。
体育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跑跑跳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
因此,老师可以在体育课上加入一些健康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锻炼,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同时,也可以教导学生们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比如跑步、跳远、投球等,让他们在体育课上不仅仅是玩耍,更是学习和成长。
最后,体育课的设计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
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都
不尽相同,因此在体育课设计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体育课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发挥空间。
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多样性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让学生们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
总之,小学生体育课设计理念应该注重趣味性、教育性、个性化和多样性,让
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希望每一堂体育课都能成为学生们美好回忆的一部分,让他们在体育课上收获快乐和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与贯彻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
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全球健康的发展趋势
非传染慢性疾病正在替代传染性疾病成为 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非传染慢性疾病不 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有疾病,已开始向 发展中国家蔓延。 以治病为主的传统保健方法将不能有效地 应对非传染慢性疾病所带来的健康危机。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推广预防+治病+康复
三、全球健康的发展趋势
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特点
久坐不动 – 坐立生活方式 营养失衡 – 饮食不合理 “三超” –身心紧张过度 “三少” –健康关注不够 代谢症、体姿变态 肌肉和关节功能障碍 营养不良: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粗粮等 营养过剩:肉类、海鲜、蛋类、大米、糖、盐等 工作压力超载、生活节奏超速、身心负担超重
肺活量:20岁开始下降
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緩慢下降,
到了40岁,一些人就出現气喘 吁吁的狀況。 部分原因是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胸腔
变得将僵硬起來,使得肺的运转更
困难,同时还意味着呼气之后一些 空气会殘留在肺里,导致气喘吁吁。
四、健康研究新进展
肌肉的衰退
30 岁开始衰退
30岁开始肌肉力量每年以1%的速度减退, 40岁后每年以1 –2%的速度减弱,肌肉萎缩。
研究是完成任务之道 实践是解决问题之本
体育课程理念与健康促进
陈海波
2014年5月30日
内容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形势与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全球健康的发展趋势 健康研究新进 展 现代健身理念和 方法 有效体育教 学
一、形势与背重进行了分析 ●人类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使得人们
小学生体育课设计理念
小学生体育课设计理念
体育课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课,孩子们不仅可以
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因此,体育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
首先,体育课的设计应该注重多样化的运动项目。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体育课上,老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比如,篮球、足球、跑步、跳绳等等,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其次,体育课的设计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课上,老师
可以设计一些团队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比如,进行接力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等,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学会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勇气。
最后,体育课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体育课上,老师可以讲
解一些关于健康的知识,比如运动的好处、正确的锻炼方法、饮食健康等等,让学生们了解到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总之,体育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让他们能够在体育课上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理念(2017年4月)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努力设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课程日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能、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学习的同时,融合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注重学生健康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获得全面发展。
2.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和需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师生和谐互动、形式灵活多样、气氛热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理解运动的价值,促使学生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喜爱体育学习,乐于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关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重视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武术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教学,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点以及把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割裂开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与健康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把单纯追求知识和技能获得的过程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优良品格。
4.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强调学生系统学习1-3个运动项目。
积极参与日常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形成锻炼习惯和学科核心素养。
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应遵循体育教育教学规律,特别关注学生的运动基础、体育文化认知、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全而提高所学项目的运动水平,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感,树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为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5.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促进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评价的激励、反馈.和发展功能,构建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主体方面,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倡导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中特别要关注那些运动基础相对较差但学习态度很好的学生,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增强他们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多元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注重与学业质最标准紧密联系,使得学业质量标准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