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讲 绪论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讲座《论语》课件

国学经典讲座《论语》课件
的责任。
01
02
03
04
05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另一个核心 思想,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 问题时,应采取适中的原则,避免
过犹不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 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能够帮助人 们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做出正确的决
策。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平衡和调和,反 对极端和片面的观点或行为。
中庸之道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目 标时,应兼顾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 整体发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01
指出学习后要及时复习,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内心
的愉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02
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不懂装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03
鼓励人们要勤学好问,不要因为向别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04
《论语》的现实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提倡仁爱与和谐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仁爱与 和谐的重要性,这对现代社会中 解决冲突、促进和谐具有指导意
礼乐之治
01
礼乐之治是《论语》中关于社 会治理的主张,强调通过礼乐 教化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02
孔子认为,礼乐是社会文明和 道德的基石,通过礼乐的教化 作用,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
念和社会责任感。
03
礼乐之治主张以礼为规范,以 乐为手段,共同营造一个和谐
、有序的社会环境。
04
礼乐之治对于现代社会治理具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提醒政府 和社会各界在制定政策和开展 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公民的道
国学经典讲座《论语》课件
目录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实意义 • 《论语》的现代解读与研究

《论语》(1) 完整版课件PPT

《论语》(1) 完整版课件PPT

简介孔子和《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被后世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的 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 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 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 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 语》。
• 子曰:“吾十有(yòu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 ú )矩(j ǔ ) 。”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 ǎ ng),思而不学/则殆(d ài)。”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 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同“悦” 吾十有五:“有”通“又” 多音字: 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逝者如斯夫
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不逾矩:越过 法度 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 疑惑(在今天 是危险的意思) 一箪食: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 粗粮(今:疏散) 水:冷水 肱:胳膊
学以致用
1、孔子的“为学之道”“修身之法” 对于我们现代的中学生来
说,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意义。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经历
,说说哪一则论语对你有启发?
2、把《论语》中的句子放到语言环境当中,灵活运用:
⑴张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
他学习应该“
。”
⑵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

《论语》第一二章全解.docx

《论语》第一二章全解.docx

第一章论语学而篇Z 1 yu e XU e & Sh i X i Zh ι b U y ι yu e h U y (3u P <Bng Z 1 yu Qn f mg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l d b U y 1 l e h u Cn b U Zh i & b U y IJn b U y 1 j Un Z 1 h U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子:《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敬称。

时:时时,经常。

习:演习,复习。

说:同“悦”,高兴。

愠(y In):恼怒,怨恨。

【大意】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y CU Z 1 yu e q i w C r en y e Xi CO t 1 钱 h co f ∂n Sh Cng Zh e Xi Qn y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b U h CD f C Sh C g 钱 h CD ZU o lu C Zh e W e zh 1 y CU y e j O n Z 1 W U b e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b e l 1 C d CO Sh eng Xi C t 1 y e Zh e q i W C r en Zh 1 b e n y U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注释】有子:孑L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弟:同“悌(t 1),弟弟尊敬、善事兄长称为“悌”。

好(h C):喜欢。

犯:冒犯,抵触,违反。

鲜(Xi an):少。

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装形式。

古代语法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放在动词前。

与:同“欤”,表示疑问的助词。

《论语》中的“欤”都写作“与”。

【大意】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爱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

论语第一章全文

论语第一章全文

论语第一章全文论语是孔子的语录,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第一章是论语的开篇,内容丰富,主要介绍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语第一章进行阐述。

第一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的开篇之语,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与他人交流的乐趣。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

同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所学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这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拓宽自己的视野。

第二节:“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孔子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表现。

他认为每天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是否忠诚于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否信守与朋友之间的约定,是否传承和学习前人的智慧。

这一节强调了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第三节:“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孔子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原则的阐述。

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尊重礼仪,恪守信义,节约开支,关心民生。

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民众安居乐业。

这一节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四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是孔子对于家庭伦理和为人处世的要求。

他认为,作为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做事要谨慎可靠,对待他人要充满爱心,并且要亲近和追求仁爱的人。

这一节强调了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出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是孔子对于爱和忠诚的思考。

他认为,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不计得失的情感;忠诚是对于事业和人的坚定信仰和忠实奉献。

爱和忠诚是人类高尚情感的表现,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力量和动力。

通过对论语第一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乐趣;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强调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他提出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原则;他对于家庭伦理和为人处世的要求;他思考了爱和忠诚的意义。

第一章《论语》

第一章《论语》

第二节
孔子其人
孔子的生平: 少年时代 私学时代:授六艺(礼、乐、书、数、射、
御)
政治生涯
任中都宰 任鲁国大司寇 任代国相
周游列国时期
第三节 《论语》的仁礼思想
论语:论道经邦,挽回世道人心之语。 论道经邦,挽回世道人心之语。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较忠实地记述了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 子的思想,被奉为儒家学说经典。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492则,其中记录孔 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则,记孔门弟 子相互谈论之语48则,主要阐述了孔子的政 治思想核心“仁”、“礼”、“义”。
仁、礼、乐的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 “仁”是“礼”“乐”的 何?人而不仁,如 乐何?” 基础 以“礼”“乐”推 行“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第四节 欲“仁”必修己
1.三省吾身 2.人生定位 3.推己及人 4.为仁由己 5.仁者有乐
一、内省吾身,改之为贵 内省吾身, 内省吾身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 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 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 可与言诗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 而不仁,如乐何?”
以“礼”“乐”推行“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 也,宁戚。” 孔子行礼
第一讲 孔子的仁礼思想
第一节
理想:礼乐仁和
孔子的理想
礼为首位 仁为核心 乐即美与善的统一 和即调和
措施:周礼治国 结果:天下大同
பைடு நூலகம்
礼是什么?
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礼”,即现代 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的学说核心是“礼”与“仁”:

论语第一讲

论语第一讲

有个师父在脚踏车店里修脚踏车, 有人送来一部故障的脚踏车.师父 将车修好,还把车擦的像新的一样, 其他师父就笑他说你吃饱没事干, 多此一举,后来这位客人将车子领 回第二天这位师父就被挖走到另 外一家当总店长。 原来出人头地是很简单,吃点亏 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今 天你很漂亮。” 母亲回答:“为什么。” 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生 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 不生气就可以。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 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 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一生。 原来脱离沉重的负荷很简单, 放弃固执成见就可以。





有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 人一个烛台,叫他们要保持光亮。 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上帝都没来,所 有小孩都没在擦那烛台。 有一天上帝来访,每个人的烛台都蒙上 了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小孩大家都叫 他笨小孩,因为上帝没来,他也每天擦 拭,结果这笨小孩成了天使。 原来当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去做 就可以了。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 早上醒来,光彩在脸上, 充满笑容迎接新的一天。 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 挺直腰杆活在当下。 到了晚上,光彩在脚下, 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 原来人生也很简单,只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拥有 了生命的光彩。

孔子以身教和言教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 響力的儒家學派,影響中國人生活的方面, 直至今日。
孔子的一生立志就是: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初一上第一讲文档论语

初一上第一讲文档论语

初一上第一讲《论语及孔子《论语》的重新解读《论语》中的人物:子路曾子子贡第一讲文档论语及孔子1《论语》是一部什么书?——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共20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2《论语》的另两个“最”:还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又是出成语最密集的书。

有人统计过,《论语》全书只有11750字,却出成语174条。

下列成语就出自《论语》:温故知新见义勇为乐在其中既往不咎尽善尽美见贤思齐听其言,观其行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发愤忘食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后生可畏名正言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必信,行必果怨天尤人杀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血气方刚杀鸡焉用牛刀道听途说患得患失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3、《论语》作者是谁呢?——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4、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作为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内,是中国的正统思想。

作为教育家,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他创造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原则,现在仍在使用。

他是中国读书人的祖师。

他还是一位典籍整理编订家。

相传《诗经》《尚书》《春秋》等经典是他整理编定的。

课文解读第1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

”“学而时习之”是求学之根本、教学之根本、研究学问之根本。

这三句话中: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人不知而不愠——个人修养。

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进一步提高;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

第2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是多次反省。

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论语讲读PPT课件

论语讲读PPT课件
第30页/共34页
二、《论语》文本比较复杂,内藴深厚, 历代训解繁多,在文义及思想的解说都歧 见纷纭,课堂教学将以师生间的共同研读 为主,而避免单向讲授的方式。研读的内 容包括文字训诂、文义的理解以及孔子的 思想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不作限定,也不 以得出一致结论为目的,保持开放性与启 发性。文字训诂尽量避免过于苛细繁琐, 同时包括必要的名物制度的释义等。
第26页/共34页
扩展阅读: 《史记·孔子世家》《孝经》《孟子正义》 《荀子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雅明·史华兹著,程钢译,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4年)《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陈来著,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论语故事》(村下湖人著,孔繁叶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 《论语外编——孔子佚语汇编》(裴传 永汇释,济南出版社1995年)
讲解先进篇,背诵先进篇第一、三~十三、十 五~二十、二十二~二十六章。
第14页/共34页
第十一讲 颜渊篇第十二
讲解颜渊篇,背诵第一~五、七、八、十一、 十四~二十、二十二~二十四章。
第15页/共34页
第十二讲 子路篇第十三
讲解子路篇,背诵第三~五、十六、十九~二 十三、二十六~二十八章。
第16页/共34页
第27页/共34页
教学录象
第28页/共34页
主讲教师
查正贤,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发 表论文《试论王勃的易学时命观及对其文学创 作的影响》(《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等。
第29页/共34页
课程简介
基于本课程的性质和《论语》的特定情形,本课 程拟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论语》的自然顺序安排课程进度,而不 采用以若干主题重新组织《论语》的方式,避 免将一些“成体系”的“思想”和“知识”强 加给学生,以期使学生从整体上完整地接触经 典的原貌,并以课堂教学为契机主动理解原典 的精神意藴,庶几不违背本课程的设计目标。

论语第一课

论语第一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仁”即“爱 他把“ 人”。他把“仁”作为行 仁的规范和目的, 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 相互为用。 和“礼”相互为用。主张 统治者“道之以德, 统治者“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从而再现“礼乐 以礼” 从而再现“ 征伐自天子出” 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 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 大同”理想。 的“大同”理想。
韦编三绝
孔子因求仕得不 到重用, 到重用,乃集中精力 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 工作。一生培养弟子 工作。一生培养弟子 三千余人, 三千余人,身通六艺 (礼、乐、射、御、 七十二人。 书、数)者七十二人。
孔子终生热衷于 从事政治, 从事政治,有一腔报 国之热血, 国之热血,也有自己 的政治见解, 的政治见解,但最高 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 采取一种若即若离、 采取一种若即若离、 敬而远之的态度。 敬而远之的态度。他 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 只有四年多。 只有四年多。
青壮年时期
•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5岁时 孔子立志做学者。 岁时, •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 27岁时 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 岁时, 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 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
政治上的辉煌
孔子51岁时, 孔子51岁时, 51岁时 担任鲁国首都的市 中都宰” 长“中都宰”,政 绩卓著。 绩卓著。在孔子的 治理下,鲁国大治。 治理下,鲁国大治。
•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 , 头顶如反盂 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 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 四面高) 而且面部有 七露” 眼露筋、 面部有“ 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 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 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 均双露,称为七露。 均双露,称为七露。 • 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 看上去像个怪物。 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 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 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 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 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 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 并给他喂乳汁。 并给他喂乳汁。 • 这就是“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至今 这就是“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 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论语第一讲 大纲

论语第一讲 大纲

水易茶谈论语第一讲领导力与识人之术知识≠智慧,践行的意义一、领袖的艰辛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3·1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邹忌修讽齐王纳谏》: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7 子夏为莒[jǔ]父宰。

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招聘人才模式或类型:1、找和自己相同的人2、找急需(互补)的人 3、有意识的储备各色人才团队是指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一群人,以游戏为例:能抗的T,能攻的主攻手,奶妈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主管衡定下属,须兼听,不可偏信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论语 学而篇第一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是不会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别人不理解自己那是他的事 情、他的损失。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有一句话说得好“想改变别人那是神经病,改变自己的是神 人”。君子是要反求诸己的,凡事都会反问自己,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等有没有什么问题,需不需 要改进。如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集团初期,也是不被关羽张飞认同、理解的,在博望坡战役的部署中,关 羽、张飞当场给诸葛亮难堪,嘲笑诸葛亮不会战场厮杀,只知坐守县城。后火烧博望坡取胜归来,关羽、 张飞才真正见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真正服气诸葛亮,而诸葛亮自然也是不予计较,很好地团结了 两位核心将领。
备的人,后成为儒家的人格典型,泛指有理想、有原则,不断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在适当的时候验证练习,不是很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 吗?别人虽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吗?”
【拓展解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学”不单是知识和文学,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绝不能 理解为“学习后经常复习,不也很快乐”。学习的快乐是在适当的时候验证练习后的快乐。举个生活中 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学习驾驶汽车是很辛苦的一个过程,通过考试拿到驾照后,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开了 一段车,这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
1. 道:治理。 2. 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乘(shèng),古代以四匹马拉的兵车, 3. 敬事:指严肃的治事态度。 4. 时:这里指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千乘这样的大国,要严肃治事而诚信待人,节约财用而爱护百姓,使用民力要不违农 时。”
【拓展解析】
孔子认为为政的基本原则就是做人处事一定要尽心尽力,同时配合各种客观条件。这三项原则是由核 心向外扩展。先自我要求,敬事所以立信;再兼顾节用与爱人两方面,然后还必须多为百姓设想。

论语学而篇第一.正式版PPT文档

论语学而篇第一.正式版PPT文档
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
•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 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
“这也算,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子贡说:“《》上说,‘要像对待骨、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 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 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 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 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 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 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 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 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 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 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矣。”
•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 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 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 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 正。”
•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 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 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论语第1课 演示文稿

论语第1课 演示文稿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 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 就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学习后又时常去温 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 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 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 子吗?”
远 道 谈 学
思考: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孔子 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感 想或收获?
作业 1、背诵本课两句名言。 2、继续搜集并阅读孔子的名 言和故事。
校本教材《论语》第1课
合肥市星火小学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他是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还 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据孔子自述,他十五岁时就 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到三十岁时,所学已 颇有成就。曾周游列国,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 理想的地方,但终究未能如愿。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他创办私学, 开私人讲学之先河, 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 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是我国历 史上致力于教育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 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孔子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
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共 二十篇。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 《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 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
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 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 的是孔子的话。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 子对弟子的问题所作的回答。一种是叙 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 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论语选读(第一讲)

论语选读(第一讲)

•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颜渊》12.3)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12.22)
•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 弃也。”(《子路》13.19)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 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 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17.6)
• 祭祀中帮忙的都是四方诸侯,(主祭的)天子神情多庄 重。三家:鲁国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 《论语》纵横读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颜渊》12.1)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12.2)
• 本义作动词: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引申为 动词,尊敬、厚待;名词,敬重的态度、言行。
• 比如周天子祭祀上天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祭祀 时候应该用什么物品,穿什么衣服,站在什么方位;天 子隔多长时间到各地巡视,地方诸侯隔多长时间去朝见 天子,朝见的时候应该带上什么礼物;士大夫家里举行 宴会时,如何邀请客人,客人座次怎么安排,座席(当 时的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朝向,食物的摆放位 置·······这些都属于“礼”的范畴,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努力做一个仁者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仁爱,拿礼仪来干什么用呢? 作为一个人,却不仁爱,拿音乐来干什么用呢?
• 名家点拨
• 南宋·朱熹:“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 者发也。”
• 钱穆:“仁乃人与人间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 若人心中无此一番真情厚意,则礼乐无可用。如之何,犹今云拿 它怎办,言礼乐将不为之用也。”“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此 皆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 将失其意义。但无礼乐以为之表达,则吾心之仁亦无落实畅遂之 所。故仁与礼,一内一外,若相反而相成。”

《论语》课件1

《论语》课件1

第十章
分析文义

流逝 这
舍弃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课文探究
•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 比喻 •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
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第十一章
分析文义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第九章
分析文义
几个
在其中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顺承 跟从、学习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分析文义
•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 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 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 改掉自己的缺点。”
•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 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论lún语》
• 《论语》是儒家的经 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 撰而成。它以语录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
•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 篇。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 本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
分析文义
• 子曰:“学转而折不思/则迷罔惑,思转而折不学/则有殆害。”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 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本章谈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方法)。
第六章
分析文义
品质高尚

《论语》第一讲 绪论

《论语》第一讲 绪论


通过学习《论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了解中国
儒家思想,进而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利于丰富和提升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而且,学生通过学习,还可以
提高阅读古代文献和书面表达两方面的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对学生在人生、
社交、学习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大有裨益。

教学 (教和学的态度、方法、、、、)

处事等(人际交往、处事态度、原则与灵活结合、)

本学期学习内容 目录
• 第一讲 绪论
第五讲 处世篇
• 第二讲 孔子
第六讲 治国篇
• 第三讲 修身篇 • 第四讲 教学篇
第七讲 综述
课时安排
• 序号
教学内容
• 1 《论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2 孔子其人
• 3 论语----学习篇
• 《论语》注本3000多种 • 一.《论语集解》魏何晏撰。 • 二.《论语集注》宋朱熹撰 • 三.《论语正义 清刘宝楠撰 • 四.《论语集解》近人程树德撰 • 五.《论语疏证》近人杨树达撰 • 六.今人译注举例 • 杨伯峻《论语译注》 • 钱 穆《论语新解
关于论语的价值
• 北宋 宰相 赵普 “半部论语治天下” 的传说 体现《论语》内容的价值
• 不仅如此,论语中包含了人类普世的价值观
• 对现代有重要的意义。

李老师建议:
多读经典
• 何谓经典 1、权威性

2、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 经典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它具有的深度、广度与永恒性上。
• 深度指经典有认识社会人生、把握宇宙规律的深刻性;
• 广度指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在经 典中找到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