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的定义
物理教学中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探究
![物理教学中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307cedcc7931b764ce1540.png)
物理教学中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探究物理量是指有确定数量的物理概念,常用数值与单位两部分构成。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涉及了许多物理量,如:长度、速度、密度、温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
掌握这些物理量是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
并且,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物理量需要我们去测量,以便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测量这些物理量的方法就显的十分重要。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接读数法直接读数法就是应用一些仪器、仪表直接去测量,进而读出相应的数据即可。
例如:我们用弹簧秤、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等可以分别测量力、温度、电压、电流强度等物理量。
这些仪器、仪表的原理又分为几种情况。
一种是根据物理量本身的一些性质或者它们产生的一些效应制造的。
例如:力可以使弹簧发生形变,而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是与所加的外力成正比的。
根据这个道理就可以制成弹簧秤、握力计等,用来测定力的大小。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可以制作成各种液体温度计、以便于测量某些物体的温度。
第二种情况是:根据与测定的物理量有关的定律、定理而制成的的一些仪器。
例如,根据阿基米原理与物体的浮沉条件,它们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因此制成液体密度计,把它插入液体中即可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矩的作用而发生偏转的道理,制成电流表、电压表。
把电流表、电压表接到电路中,就可以直接读出电流强度及电压的大小,十分方便,不必再去计算。
天平、压强计、电度表等也是类似的。
直接测量法在我们初中教学中是测量物理量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内容。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有多种。
下面,通过实践总结间接测量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没有仪器能直接测出这个物理量,可以根据物理量的定义先测出定义式的各个量,然后通过计算即可。
常见的有:速度v=,密度ρ=,浮力F=ρgV、电阻R=等等,只要用仪表测出相应的s、t、m、V、U、I等(这些量都可用仪表量具测出),即可间接测出有关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c1255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1.png)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高中物理基本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包括力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基本概念:一、力学基本概念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2.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4.功: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的乘积,单位为焦耳。
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单位为焦耳。
6.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例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7.角速度:描述物体转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8.周期:描述物体振动一次所需时间的物理量。
9.频率: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赫兹。
二、电学基本概念1.电荷:带电粒子或粒子团。
2.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会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作用力。
3.电势差:两个点之间电势的差值,单位为伏特。
4.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单位为安培。
5.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为欧姆。
6.电源:提供电能并将其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装置。
7.电压: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为伏特。
8.电容: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法拉。
9.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可以引起电场的现象。
三、光学基本概念1.光波:电磁波的一种,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2.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米/秒。
3.光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4.光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5.光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6.透镜:使光线汇聚或发散的光学元件。
7.凸透镜与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8.像距与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而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
四、原子物理基本概念1.原子核:原子的中心部分,包含质子和中子。
谈谈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方法和物理意义
![谈谈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方法和物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a0099f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8.png)
谈谈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方法和物理意义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概念在近十年内几乎涵盖了很多初高中物理教材的部分篇章。
作为一种定义物理量概念的方法,它的使用频率颇受关注。
所谓的比值定义物理量,就是用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形成比例关系,得到的结果具有一种特定的物理意义,于是就用这个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
这种比值定义物理量概念的方法由于其方式的简单和形式的统一性等特点被广泛的使用,尤其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涵盖了较多的物理概念。
物理量概念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属性,它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科学分析比较现象与本质,然后把这些物理现象及过程的共同特征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是物理事实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理概念的建立是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的结晶,而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概念也同样要经过一系列的数值进行比值概括,然后通过比值概括出能反应某物质一种特性的普遍特征,最后进行确认为某一个物理量的定义。
这种统一的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形式比较确定,方向比较明确,探究结果也比较适合需要。
但是,单一的比值定义物理量概念的使用,甚至涵盖了较多的物理量概念,这种较多的使用频率也可能会暴露出它的一点点局限性。
1、概念的形式比较单一化一个物理量的诞生总有它的确立的过程和结果的反馈。
由于不同物理量的意义不同,它产生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同。
由于不同的过程经历和不同的物理意义的展现,导致每一个物理量的诞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规律。
现在,用形式单一的比值定义物理量来定义较多的物理概念,这种比值定义物理量的形式比较单一化,虽然让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它抹掉了原本建立物理量概念的初衷,没有向学生展示科学发展的原始过程,而是用一种单一化模式将这些概念给限定框框,用统一框框去套一个物理量的框框。
2、概念形式大于内涵每一个物理量的概念都反映一定物质的一种特性和本质规律。
对于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形式由于是固定的框框模式,也就限制了物理量概念的建立多元化。
物理量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的基本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a5ff481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3.png)
物理量的基本单位物理量是科学家们研究物理过程所使用的量度。
它们是万有引力、时间、力、能量、加速度、温度、光等等。
物理量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但要精确表述,必须有一组标准化的基本单位。
标准单位是定义在国际协调系统(SI)中,用于表达物理量的一套系统,它由7种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构成:米、千克、秒、伏特、摄氏度、质量当量和光。
一、米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它是根据光的传播速度的变化确定的,一米的长度等于光在真空中一秒钟行进的距离。
米是一个国际标准单位,使用起来便于比较和计算,而且更高精度,更简单,也更精确。
二、千克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即物体的重量。
它是定义在国际协调系统中的,把一个公斤(1000克)定义为1千克的基本单位。
三、秒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它定义在国际协调系统中,把一秒钟(60秒)定义为1秒的基本单位。
秒的量度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和科学领域中。
四、伏特伏特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基本单位。
它是根据电子流在绝缘体中时所产生的压力确定的,一伏特等于一安培的电压,把一安培的电压定义为1伏特的基本单位。
五、摄氏度摄氏度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基本单位。
它是根据水的凝固温度确定的,把水的凝固温度定义为0摄氏度,把水的沸点定义为100摄氏度的基本单位。
六、质量当量质量当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物质总量的基本单位。
它是根据物质的质量确定的,把一克的质量定义为1质量当量的基本单位。
七、光光是国际单位制中光强度的基本单位。
它是用来表示光强度的基本单位,它是定义在国际协调系统中,把一坎德拉的光强度定义为1光,1坎德拉等于一兆瓦特的光强度的基本单位。
以上就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种基本单位,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确定各种物理量的大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这7种基本单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对于理解物理知识和发展科学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7df909964bcf84b9d57b44.png)
量改为质量。如果没有单位,指重量和质量都可以时,不需
要将重量改为质量,如“物体的重量没有改变”“超重现 象”,“失重状态”中不需要将重量改为质量。
(3)表示量值公差时,应写成(80±2)mm或80 mm±2 mm,不能写成
80± 2 mm。 (4)物理量的运算方式有两种: ①“带着单位”进行运算,
如s=vt=2.5 m/s ×2 s=5.0 m;
②也可将计算最终得到的单位写在数值运算式末尾,如s=vt=2.5 ×2 m=5.0 m 注意:数学运算不同于物理量的运算,数学运算一般是纯数计算,计算结果后
(四)单位中文符号的书写和使用中注意点:
1.组合单位中2种符号不能并用。例如:速度单位不应写作“km/时”, 而应作“km/h ”或“千米/时”;流量单位不应写作“m3/分”,而应作 “m3/min”或“米3/分”;用药量单位不应写作“mg/(kg • 天)”,而 应作“mg/(kg • d)”或“毫克/(千克 • 天)”。
(一)正体外文字母的使用情况
计量单位:V(伏特)A(安培)km(千米)词头:M(兆)k(千)
1.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如:
2.所有表示化学元素﹑粒子及射线符号。 如 O(氧)H(氢),n(中子) ,e(电子),X射线 3.某些数学符号: (1)有固定定义的函数。如:sin cos tan log (2)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符号。如:e(自然对数的底),∏(圆周率) (3)运算符号。如:∑(加和)lim(极限)
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量定义方式的思考
![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量定义方式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4d1447a1ed9ad51f11df201.png)
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量定义方式的思考作者:杜明玲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5年第11期物理量是建立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石,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物理量的概念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思考的问题。
2013年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对于某些物理量概念的引入利用了比值的方式,这种定义有利于学生通过计算掌握,但感觉上对于其本质的含义却忽略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显思考。
一、物理教材中常见物理量的分类关于初中常见的物理量主要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只要明确其定义,能通过定义来认识生活中的现象,基本上能对概念有较好的认识。
如几种物态变化,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杠杆的定义,这些定义是不需要计算的,只有物理量的定义,没有大小的定量关系;第二类,不仅有一定的含义,而且还要强调定量的数值关系。
认识时不仅要知道它的物理含义,还要知道量的大小关系。
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等。
对于这类物理量,学习时要通过较多的计算来认识,也是物理计算中经常出现的内容;第三类,介于两者之间,定义时从物理含义上定义,它和其他物理量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来认识。
如,电流,电压,电阻,浮力等。
教材中,对于开始的定义只是纯定义型,学习了几个物理量之后,才开始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这些物理量,要想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当然要从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理性化的总结与归纳,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的物理概念。
这反映物理学是一种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科学。
当然生活中的现象并不是都能反映物理规律的,这要求老师积极地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形成科学地认识。
对于生活现象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分析,从而辨清事物的真伪,形成良好地分析与思维习惯。
二、物理量的定义要注重其本质含义对于不同的物理量都有着其特定的含义,对于它的含义我们要给以科学而规范的定义,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偏离物理量的本质含义,从而形成一些不规范的定义,这对于更深入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总结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物理量
![总结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物理量](https://img.taocdn.com/s3/m/d5ca1d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7.png)
总结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物理量一、参考系,质点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比如车辆的行驶、机器的运转、树叶的摇摆等等都是机械运动。
2.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按维度分可分为一维、二维、三维)。
4.质点在某些情况下,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成对质点运动的描述。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3)看作质点的常见三种情况:①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作质点。
②当问题所涉及的物体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作质点。
③转动的物体一般不可看作质点,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4)注意:①同一物体做不同运动时,是否可等效为质点,必须依实际运动场景来确定。
②同一物体做同一运动时,是否可等效为质点,必须根据研究对象来确定。
二、时间,时刻1.时刻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2.时间则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3.时刻和时间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表示的是时间。
三、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移:表示物体初末位置的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
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3)位移的变化量: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初位置为x₁,末位置为x₂,则物体的位移应该是由x₁指向x₂的有线线段。
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https://img.taocdn.com/s3/m/c42d86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1.png)
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或现象特征的量化概念。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法进行定义的。
比值法是一种基于两个物理量之间的比值关系来定义其他物理量的方法。
一、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在比值法中,速度可以被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位移是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量,时间是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因此,速度可以表示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比值法的定义使得速度成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二、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化表示。
在比值法中,加速度可以被定义为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变化量是物体速度从初速度到末速度的变化,时间是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因此,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 = Δv / 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通过比值法定义的加速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或减速情况。
三、密度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在比值法中,密度可以被定义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总质量,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因此,密度可以表示为ρ = m / 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通过比值法定义的密度是研究物体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
四、功率功率是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在比值法中,功率可以被定义为做功与时间的比值。
做功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或自身所做的能量转化,时间是做功所经历的时间。
因此,功率可以表示为P = W / 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t表示时间。
通过比值法定义的功率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物体能量转化的效率和速率。
五、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物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比值法中,电阻可以被定义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电压是电流驱动下电子流动所具有的电势差,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
因此,电阻可以表示为R = V / 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物理量、概念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物理量、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432bf2cee06eff9aff8070a.png)
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基本概念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 (h为深度)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功的定义式:W=Fs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10、斜面公式:FL=Gh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Q放=qm)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19、电功的计算:W=UIt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速度υ=S / t 1m / s = 3.6 Km / h声速υ=340m / s光速C=3×108 m /s密度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合力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压强p = F / S p =ρg h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1.01×105 Pa = 10.3 m水柱浮力①F浮 = G – F②漂浮、悬浮:F浮 = G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③F浮< G(ρ液<ρ物)下沉杠杆平衡条件:F1 L1 = F2 L 2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功:W = F S = P t1J = 1N•m = 1W•s功率:P = W / t = Fυ1KW = 103 W,1MW = 103KW有用功:W有用=G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 =ηW总额外功:W额 = W总–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总功: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机械效率η= W有用 / W总η=G /(n F) = G物 /(G物 + G动)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440985079563c1ec4da7150.png)
---------------------------------------------------------------最新资料推荐------------------------------------------------------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长度:米(m)1. 1790 年 5 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 2. 1960 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 原子的 2P10 和 5d1 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 1650763.73 倍”。
3. 1983 年 10 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米是1/299792458 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质量:千克(kg)1000 立方厘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时间:秒(s)1967 年的第 13 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采纳以下定义代替秒的天文定义:一秒为铯-133 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9,192,631,770 周所持续的时间。
国际原子时是根据以上秒的定义的一种国际参照时标,属国际单位制(SI)。
电流:安培(A)安培是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 1 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 牛顿。
该定义在 1948 年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得到批准,1960 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安培被正式采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安培是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 A.-M.安培而命名的。
1/ 10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开尔文英文是 Kelvin 简称开,国际代号 K,热力学温度的单位。
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SI)中 7 个基本单位之一,以绝对零度(0K)为最低温度,规定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为 273.16K,1K 等于水三相点温度的 1/273.16。
物理八大基本物理量
![物理八大基本物理量](https://img.taocdn.com/s3/m/e2e832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8.png)
物理八大基本物理量
物理只有七大物理量,简称SI制。
七个基本单位分别是: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Kelvin温度)K,电流单位A,光强度单位cd(坎德拉),物质量mol。
SI七个基本单位的定义:
米: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过路径的长度。
千克: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秒: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 m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10-7 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 A。
开尔文: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0.012 kg 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d13275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b.png)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1. 引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在物理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描述和量化各种现象,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基本物理量。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物理量、导出物理量和单位等方面的内容。
2. 基本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抽象的量,它们是用来描述各种物理现象的。
国际单位制(SI)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光强度。
2.1 长度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大小或距离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厘米(cm)、毫米(mm)等。
2.2 质量质量是用来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其他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g)、毫克(mg)、吨(t)等。
2.3 时间时间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期间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分钟(min)、小时(h)、天(d)等。
2.4 电流电流是用来描述电荷流动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A)。
其他常用的电流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等。
2.5 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力学温度的基本单位是开尔文(K)。
摄氏度(°C)也是一种常用的温度单位。
2.6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含粒子数量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摩尔(mol)。
其他常用的物质的量单位有毫摩尔(mmol)、微摩尔(μmol)等。
2.7 光强度光强度是用来描述光线强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光强度的基本单位是坎德拉(cd)。
3. 导出物理量导出物理量是基于基本物理量通过运算得到的物理量。
例如,速度、加速度、力、能量等都是导出物理量。
导出物理量的单位通常是由基本单位导出的,例如米/秒(m/s)、牛顿(N)等。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2f6ccd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f.png)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定义是什么长度:米(m)1. 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2.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3.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质量:千克(kg)1000立方厘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时间:秒(s)1967年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采纳以下定义代替秒的天文定义:一秒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
国际原子时是根据以上秒的定义的一种国际参照时标,属国际单位制(SI)。
电流:安培(A)安培是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牛顿。
该定义在1948年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得到批准,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安培被正式采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安培是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A.-M.安培而命名的。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开尔文英文是Kelvin 简称开,国际代号K,热力学温度的单位。
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以绝对零度(0K)为最低温度,规定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为273.16K,1K等于水三相点温度的1/273.16。
热力学温度T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因为水的冰点温度近似等于273.15K,并规定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K)与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完全相同。
开尔文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Lord Kelvin而命名的。
发光强度:坎德拉(cd)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赫兹的单色辐射,而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瓦特每球面度.定义中的540×1012赫兹辐射波长约为555nm,它是人眼感觉最灵敏的波长./forum/thread/view/175_21054971_.html物质的量——表示组成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可分割和省略)摩尔——是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m ol)根据科学测定,12克12C所含的C原子数为6.0220943×1023 用符号NA表示,称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NA )近似值 6.02×1023定义:凡是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约6.02×1023)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为1摩。
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比值法定义物理量](https://img.taocdn.com/s3/m/f0f4ca4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0.png)
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比值法定义物理量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你说这物理世界啊,就像一个奇妙的大舞台,各种物理量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
而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呢,就像是给这些主角穿上了特别的戏服,让它们一下子就变得与众不同啦!比如说速度吧,那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呀。
你想想看,这就好比你去跑步,跑了一段路用了一定时间,那用跑的路程除以花的时间,不就得出你的速度啦!这多形象呀!就像你买东西,花的钱和买的东西数量的比值就是单价,是不是一下子就好理解啦?再看看密度,那可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哟!就好像一堆东西,有多重,占多大地方,一除,嘿,密度就出来啦!这就跟一群人站一块儿,看看总人数和占的地儿大小的关系一样。
还有压强呢!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就是压强啦。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站在地上,你的体重就是压力,脚的大小就是受力面积,那压强不就体现了你对地面的“影响力”嘛!这种比值法定义物理量,不就像是给物理世界画了一幅特别的画像嘛!让那些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变得具体、生动起来。
咱平时生活中不也经常用到这种类似的概念嘛。
比如说你找工作,工资和工作时间的比值,那不就是你每小时的“价值”嘛!或者说你做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成果的比值,这也能体现你的效率呀!反问一句,是不是突然觉得物理也没那么高深莫测啦?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呢!通过这些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这个世界。
所以呀,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真的是太重要啦,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通往物理奥秘的大门。
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物理世界的精彩和奇妙。
它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呀!我们要好好利用它,去探索更多的未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坎德拉描述的物理量
![坎德拉描述的物理量](https://img.taocdn.com/s3/m/1ca5bfc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8.png)
坎德拉描述的物理量新物理学家坎德拉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曾经提出和定义了一系列有关物理世界的基本量,它们对我们的理解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坎德拉描述的一些关键物理量,它们都是我们理解物理学的基础。
第一个物理量是时间。
时间将物理世界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一个物理系统的状态将在不同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其状态的改变是基于它的发展历史的,因此时间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个物理量是空间。
空间是物理系统中物体和运动的存在地,它们在同一空间中受到时间的影响。
坎德拉定义了三维空间,并将其限制为一个无穷大的空间,它可以用某种方式描述一个物理系统中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第三个物理量是“力”,也称为作用力。
坎德拉定义力是一种物理量,指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推动力量。
因此,力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物理系统中的变化,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四个物理量是能量,它是指一个物理系统中物体的动能和热能的总和。
能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物理系统中状态的改变,它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间能量的转化。
第五个物理量是质量。
它是一种量子力学中的概念,指一个物体或系统的物质数量。
坎德拉认为,物体与空间的变化有关,这种变化可以通过质量的增加或减少来描述。
最后一个物理量是动量,它是物体的运动量,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它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速度。
因此,动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系统中的变化,以及物体和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以上就是坎德拉描述的几个关键物理量,它们是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基础。
物理量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来研究和解释物理系统中物体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此外,物理量还可用于描述物体和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对物理学有重要的贡献。
因此,坎德拉提出的物理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我们的理解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https://img.taocdn.com/s3/m/181f5b5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e.png)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那可不少呢。
简单来说,就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
比如说速度吧,大家都知道速度就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呀。
咱就拿小明跑步来举例,小明在 10 秒内跑了 50 米,那他的速度就是 50 米除以 10 秒,等于 5 米每秒。
这样就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了速度这个物理量。
速度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
再说说密度。
密度就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就像一块铁,它的质量是10 千克,体积是 1 立方分米,那它的密度就是 10 千克除以 1 立方分米,等于 10 千克每立方分米。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这就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各种物质。
还有压强呢。
压强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想象一下,一个很重的箱子放在地上,如果受力面积小,那地面受到的压强就大,可能会把地面压坏;但要是把箱子放在一个很大的板子上,受力面积大了,压强就会变小,地面就不容易被压坏啦。
电阻也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哦。
电阻就是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在一个电路中,通过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我们就能算出电阻的数值。
像这样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很多呢,它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些比值,我们可以更方便地理解和研究各种物理现象。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速度来计算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过密度可以判断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通过压强可以设计更合理的建筑结构;通过电阻可以更好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总之啊,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准确。
同学们以后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可要好好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量哦。
量 物理学概念
![量 物理学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94c20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1.png)
量物理学概念
物理量,是指物理学中所描述的现象,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物理量的知识点。
1物理量
是指物理学中所描述的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简称为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物理量具有明确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可用各种方法对它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用数值和物理量单位来表示。
2单位运算
物理量之间可进行数学运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只要都属于可相互比较的同类量,则可相加或相减;物理量之间可按代数法则相乘或相除,包括平方、立方或开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量的定义、定义式和决定式
物理量指的是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很多物理量又是基本物理概念,是建立物理规律的基础,所以理解好物理量的定义,掌握其定义式和决定式,对学好物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基本物理量的定义
基本物理量由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在不同时期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所不同,从1971年选定的基本物理量已有七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和发光强度。
基本物理量(包括单位)是依据选定的一个标准(国际公认)来定义的,不是用其它物理量定义的,所以基本物理量没有定义式和决定式。
二、导出物理量的定义和定义式
现在基本物理量只有七个,其余的物理量都是导出物理量,导出物理量是借助其它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它需要用一定的公式来表达。
导出物理量一般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要阐明其物理属性;其二是其量度方法,要说明量度方法,就要给出定义式。
导出物理量的定义式,可分为两类:
1.用其它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
例如功率是导出物理量,其定义为: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来表示(物理属性),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功率(量度方法),其定义式为p=w/t。
用比值来定义的导出物理量很多,如密度、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容、磁感应强度等,根据其定义给出的定义式分别为ρ=m/v、v=s/t、a=(v t-v0)/t、E=F/q、C=Q/U、B=F/IL(B⊥I)
2.用其它物理量的乘积来定义
例如动能是导出物理量,其定义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是一种量度机械运动的物理量(物理属性),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m与速度v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量度方法),其定义式为E k=mv2/2。
用乘积来定义的导出物理量还有功、重力势能、动量等,其定义式分别为W=Fscosα、E p=mgh、p=mv等。
三、导出物理量的决定式
决定式是表征某一导出物理量受其它物理量的制约或决定的公式,当决定式中的其它物理量一定时,该导出物理量也一定;当决定式中的其它物理量变化时,该导出物理量也随之变化,总而言之,导出物理量由决定式中的其它物理量来决定。
1.用比值来定义的导出物理量,其定义式说明的只是量度方法,并不是决
定式。
如电阻的定义式为R=U/I,而决定式为R=ρl/s;电容的定义式为C=Q/U,而决定式为C=εs/(4πkd);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而决定式为E=kQ/r2(点电荷)和E=U/d(匀强电场)等。
①定义式中的导出物理量跟其它物理量之间没有成正比或成反比的比例关系,而决定式则存在成正比或成反比的比例关系,例如不能根据电阻的定义式R=U/I说,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因为对给定的一段导体,在温度一定时,其电阻也一定,电阻并不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而根据决定式R=ρl/s,在ρ一定(材料和温度不变)时,电阻R跟导体的长度成l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②定义式普遍适用,应用范围广泛,而决定式一般是在特定条件下得出的,其适用范围往往有一定的限制,例如电容的定义式C=Q/U,对任何电容器都成立,而决定式C=εs/(4πkd)只对平行板电容器成立。
③物理量的定义式只有一个,而决定式可以有多个。
例如电场强度定义式为E=F/q,而决定式为E=kQ/r2和E=U/d,前者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而后者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2、用乘积定义的导出物理量,其定义式不仅说明了其量度方法,也表征了其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用乘积定义的导出物理量,其定义式也是决定式。
例如功的定义式W=Fscosα,表明功可用力F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scosα的乘积来量度,也可以说,功由做功二要素F和scosα决定,即W跟F和scos α乘积成正比,F和scosα不变,W也不变;F和scosα变化,W也随之变化。
在学习物理时,如能理解好物理概念,准确把握导出物理量的定义式和决定式,这就抓住了根本,必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