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让绝症父亲平静地离去

合集下载

安享余生【医学博士尊重父亲的选择放弃治疗安享余生】

安享余生【医学博士尊重父亲的选择放弃治疗安享余生】

安享余生【医学博士尊重父亲的选择放弃治疗安享余生】“我知道死亡有一万多道门,让人们各自退场离去。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

他是浙医一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根据父亲的要求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还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如果可能,就适当作镇静催眠让父亲安详地离开人世。

这是一个医生对自己父亲临终治疗方案的抉择。

医生对父亲临终治疗做出抉择——“最后一定让你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地走”陈作兵和医学打交道已经23年了。

1989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1994年进入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工作直至现在。

他知道,在医疗技术日趋发展的今天,死成为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即使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往往也能在各种治疗手段下生存一年多。

78岁的父亲陈有强2022年4月发现腹膜恶性间皮瘤时已经属于后期了。

在浙江医科大学一附院住院时,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的病人瘦骨嶙峋,痛苦不堪,陈有强找到医生说:“我实在不愿意再看着儿女为照顾我奔波劳累,也不愿意自己变成别人那个样子,你们让我安乐死吧,如果你们不能这样,我自己想跳楼。

”陈作兵在了解父亲的病情和想法后,对父亲说:“爸爸你放心,活着的时候你要坚强,但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你那么痛苦。

最后一定让你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地走。

”父亲听到这句话,几天后,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又翻出了喜欢的老子和庄子的书,慢慢看。

陈家也为老父亲的病情召开了家庭会议,最后商议由父亲自己决定。

父亲问,化疗、放疗后可以延长多少时间?陈作兵说,不一定,效果好也许几个月。

父亲又问,多少钱,对人体有什么不好?陈作兵答,全部公费的,副作用是脱发、无力、胃口不好等等。

父亲说,让我想想,我明天上午告诉你。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母亲打电话给陈作兵,说父亲已经决定了,要他来病房。

父亲说:“我想和你母亲回老家去。

”开车把父母送回农村老家——“让父亲安静从容地过一段舒心的日子就好了”2022年7月,家人把老父亲和母亲送回老家,位于诸暨市西部山区的上和村。

优逝,让生命更有尊严

优逝,让生命更有尊严

龙源期刊网 优逝,让生命更有尊严作者:王梓莱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2年第08期生命就像一道彩虹,起点和终点同样美丽炫目。

最近,“医学博士拒绝医治临终父亲,要让老人安静离世”的消息引人关注。

陈作兵78岁的老父亲被查出腹膜恶性间皮瘤晚期,全身转移。

老父亲住院时,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病人瘦骨嶙峋、痛苦不堪,几经考虑,决定放弃治疗回老家。

陈作兵是毒理专家,曾在医院的急诊中心工作多年,目睹无数生命被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也看到了医学的局限性和病人的痛苦。

他尊重父亲的选择,并说:“爸爸你活着的时候要坚强,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你那么痛苦。

”在老家,父亲不再吃药打针,只吃些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幼年时的玩伴说说话,度过了一生中最后一段安详快乐的时光。

去世前的一个周末,父亲还对陈作兵说:如果你母亲得了重病,也不要让她太痛苦。

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尚存一口气,家属一般都会倾尽所有治疗。

这是国人面对疾病时惯有的逻辑思维。

尴尬的选择:生命长度与生活质量对陈作兵父子的选择,人们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儿女就应尽力救治老人,否则就是不孝。

有人认为,有尊严地生死是人活着的意义,让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地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肯·莫瑞博士的经历和陈作兵相似。

多年前,其表哥查出肺癌并已扩散至脑部,如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

最终,表哥决定回家休养,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

他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

莫瑞博士陪着表哥一起做了许多小时候曾经做的事,表哥坚持了8个月,没有经受剧烈的疼痛,甚至还长胖了几斤,走的时候很安详。

莫瑞博士说,有尊严地死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

他已经向自己的医生说明了意愿:如果生命垂危,愿意放弃抢救。

他的很多同事也做出了同样选择。

陈作兵博士说,可医的给他医治,不可医的放弃治疗,让病人死得有尊严,这样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五大目标

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五大目标

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五大目标介绍在医疗领域中,临终护理是对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进行全面关怀和支持的一项重要工作。

桑德斯博士是临终护理领域的先驱,并提出了五大目标,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进行临终护理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五大目标展开探讨,旨在提供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内容。

一、尊重和保留患者的尊严尊重和保留患者的尊严是桑德斯博士临终护理的首要目标。

在患者临终的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实现该目标的几个关键步骤:1.1 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遵循其个人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切,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1.2 促进患者自主决策•向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让其了解自身疾病状态和治疗选项。

•尊重患者的决策,无论其选择是继续治疗还是选择放弃。

•支持患者制定个人化的治疗计划,以满足其身心需求。

二、减轻身体痛苦和不适桑德斯博士明确指出,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和不适是临终护理的重要目标。

以下是实现该目标的几个具体措施:2.1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方法。

•定期监测疼痛的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

•鼓励患者主动报告疼痛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2 症状控制•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症状控制计划。

•提供有效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吸氧、按摩等。

2.3 护理环境的优化•为患者创造舒适和安静的护理环境,避免过度刺激。

•提供适当的床位、床垫、枕头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协调医疗团队的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连续的护理。

2.4 预防并缓解并发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

三、满足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除了身体上的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也是桑德斯博士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

让生命有尊严的离去亲人在临终前我们该怎样做才不会留下遗憾

让生命有尊严的离去亲人在临终前我们该怎样做才不会留下遗憾

文/莫小米这篇文章从医学的角度告诉大家临终的过程,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帮助家人和自己坦然面对。

人们关于临终的认识普遍有很多误区,应该好好普及,不要给亲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一个遭遇车祸的22岁男性被送进了监护室,此时的他生命垂危,几乎不能说话。

然后,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医院不允许家人进入病房看望这个随时会告别人生的亲人,在随后的时间里,也只允许一个亲人每隔2小时进去看望5分钟。

在漫长的等待中,沮丧的女友只好回家了,父母也抵不住身心疲惫睡着了,直到护士通知他们病人已身亡时才惊醒过来。

由于痛惜没能在最后时刻与亲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告别的话,家属的悲痛骤然升温……那么,生命在最后的几周、几天、几小时里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体内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给生命以舒适、宁静甚至美丽的终结?临终期一般为10-14天(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

在这一阶段,医生的工作应该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

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

你不要以为病人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

相反,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觉得无法忍受。

呼吸衰竭使临终病人喘气困难,给予氧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他们已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此时给他们供氧无法减轻这种“呼吸饥饿”。

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

另外,使用吗啡或其他有类似鸦片制剂的合成麻醉剂是减轻病人喘气困难和焦虑的最好办法。

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

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病人有一种异常欢欣感。

这时即使给病人灌输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这种异常的欣快感。

而且,此时给病人喂食还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使病人无法安静地走向死亡。

女儿别怕,医学博士的爸爸与你平静相依_初三作文

女儿别怕,医学博士的爸爸与你平静相依_初三作文

女儿别怕,医学博士的爸爸与你平静相依他是即将赴美留学的医学博士,然而,上天却将不治之症安排给了他5岁的女儿。

为人医者的他也深信能为女儿找到生的希望。

可当所有最先进的治疗在女儿身上都宣布无效,当年幼的女儿被没有尽头的治疗之路折磨得痛不欲生时,他能做的,还剩下什么?他做出了一个冒险之举——拔掉女儿身上所有的监督仪器,为女儿办理了出院手续。

他像一只候鸟,带着女儿从北到南“迁徙”,让女儿坦然接受生命的生死轮回,用手中的画笔留下对这个世界的记忆。

近6年来,“候鸟爸爸”背着女儿走遍中国的22个城市,整理出800万字的护理笔记。

对生命的释然也让12岁的女儿打破了活不过10岁的医学预言。

2012年4月2日,候鸟爸爸汪永忠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翻开书稿的最后一页含泪诵读:“不知道哪一天是告别,但我知道,这告别将不再悲恸欲绝。

那些肝肠寸断的过往,曾经那么慌张,而今却像蝴蝶被惊扰的翅膀,翩跹而过。

生命理应如此沉着,爱你的父亲在浅笑目送……”绝壁上的稚嫩花蕊,博士爸爸不忍放弃的希望2006年2月4日,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天。

正在上班的我接到了美国贝勒医学院发来的邮件,我的博士申请已经获批!我欣喜若狂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可还将来得及开口,电话那头却传来妻子沉重的声音说:“你先回家一趟吧,女儿的身体可能出了点问习题。

”我一愣,喜悦的心情悬在了半空,一种不祥的预感让我顾不上多问,立即赶回了家。

原来,女儿在学校摔了一跌,随即出现神志不清,意识含糊。

医院做了简略的CT检查,并无发现异常。

看着女儿虚弱地躺在床上,我的心遽然一紧!难道我曾经的狐疑真的将变成现实?其实,一个多月前,我送女儿上学时就发现了她的异常,她频繁跌倒,尽管从表象上看可能是腿抽筋,可我还是狐疑女儿神经系统方面出了问习题,为此特意查阅了一些共济失调方面的资料。

这并不是我多疑。

我1979年出生于湖南株洲,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读本科时,和同班同学也就是现在的妻子何妍相恋。

2000年本科毕业后,我和何妍结婚,之后她分配到昆明市疾控中心工作,我则考入昆明医学院攻读公共卫生学硕士。

医学博士拒给绝症父亲医治让父亲更有尊严

医学博士拒给绝症父亲医治让父亲更有尊严

医学博士拒给绝症父亲医治让父亲更有尊严核心内容:陈作兵:我说可以试试看,但是据目前的资料讲不敏感,他说你先回去,我商量一下,我妈妈在病房陪他的,两个人估计商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我过去了,他对我说他说今天我陪你妈到西湖边去走走,在杭州嘛,我说一次次叫他他不想来,他觉得机会多的是,这次他说了,他说到西湖边我去走走,跟你妈走走,然后两个人也不挂盐水了,一早到西湖边晚上回来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我们明天回家了,明天回老家了。

凤凰卫视3月26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当疾病无法治愈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全力抗争还是听从天命,生命的最后一刻谁来安排,医生、亲人,还是自己。

《冷暖人生》探寻“尊严死”,我的死亡谁做主。

2011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陈作兵拿到了一张会诊报告,作为医生他经手了数不清的诊断书,但眼前的这一张无疑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这是对自己父亲的最终诊断。

陈作兵:我也是“假公济私”,把所有的医院的医生都调集起来,内科专家、外科专家、放疗专家、肿瘤专家全召集起来会诊,会诊的那个意见还是一致的,化疗不敏感,放疗不敏感,手术无法治愈。

解说:陈作兵的父亲陈有强时年78岁,这张腹膜恶性间皮瘤晚期,已全身转移无法治愈的诊断,让陈作兵陷入痛苦。

在当时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以往都是我给别人挑选方案,现在轮到给自己的父亲决定治疗方案,我束手无策。

陈作兵和哥哥姐姐召开了家庭会议,最终决定将实情告诉父亲,父亲的反应出奇的平静,陈作兵的日记中记述着,父亲问化放疗可以延长多少时间?我说不一定,效果好也许几个月。

父亲问多少钱?对人体有什么不好?我说全部公费的,副作用是脱发武力、胃口不好等等。

陈作兵:我说可以试试看,但是据目前的资料讲不敏感,他说你先回去,我商量一下,我妈妈在病房陪他的,两个人估计商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我过去了,他对我说他说今天我陪你妈到西湖边去走走,在杭州嘛,我说一次次叫他他不想来,他觉得机会多的是,这次他说了,他说到西湖边我去走走,跟你妈走走,然后两个人也不挂盐水了,一早到西湖边晚上回来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我们明天回家了,明天回老家了。

80岁成博士,一个绝症老人的救赎之路

80岁成博士,一个绝症老人的救赎之路

他叫王炳霖,一个81岁的中国台湾老人,因为不肯像众多退休人员那样逍遥悠闲地度过余生,退休后自学中医,考取了中医师;71岁那年,他到祖国大陆读医科大学,一读就是9年,先后拿到了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这期间,他的妻子得了视神经萎缩等绝症,到处求医不见成效,他就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好了妻子的绝症。

之后,他得了肝癌,医生宣布他只有3个月的存活期,可是,他硬是自己开方抓药,将自己的肝癌也治好了……他治好了妻子的绝症2016年1月30日一大早,81岁的王炳霖来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做例行身体检查,在做了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告诉他,他的各项指数基本正常,肝门静脉血管也很通畅。

王炳霖舒心地笑了。

2008年,他得肝癌时,医生说他只有3个月的存活期,可是,他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好了自己的癌症,现在,他已多活了8年。

1935年,王炳霖出生在台湾省彰化市,高中毕业后,考入台中逢甲大学学企业管理,大学毕业后,王炳霖又到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学国际营销。

两年后,王炳霖回到台湾,在台北实践大学教授经济学。

在教学生涯的第18个年头,他考入台湾“经济部”做公务员,任台湾“经济部”第三科科长,主管国际贸易。

1999年,王炳霖退休了。

王炳霖的妻子叫陈清珠,比王炳霖小5岁,在台北国税局当公务员,两人的儿子在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班当教授。

在台湾,像王炳霖这样的家庭,老人退休后,多数人都是到处旅游,安安逸逸地享受晚年。

可是,王炳霖觉得那样的生活没意思,他想让自己的晚年过得丰富多彩、有作为些。

王炳霖的祖父是中药房的药剂师,儿子是大学教授,王炳霖的父亲、叔叔、大舅等人都死于癌症,妻子陈清珠也体弱多病。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王炳霖在选定退休后干些啥时选择了自学中医。

退休最初那5年,王炳霖苦读中医书,在台湾拿到了中医师检定。

这期间,他妻子得了几次病。

第一次得的是心血管堵塞。

当时,病情来势凶猛,一发病就紧急住院了。

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检查发现他妻子的心血管已堵了十分之四了,坚持一定要给他妻子心脏安装支架。

12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人卫4版医学伦理学)

12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人卫4版医学伦理学)

1.安乐死体现更高层次的人性关怀
2.安乐死对病人家属及社会有利
3.安乐死不会与救死扶伤的职责相悖离
(二)反对安乐死的主要伦理依据
1.安乐死是一种消极对待人生的态度
2.安乐死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溃败
3.安乐死会为医务人员摆脱职责提供借口
(三)安乐死之争的伦理分析
四、安乐死的现实选择
将理论讨论与临床实施严格区分开来
恪守相关伦理要求: 1. 必须严格掌握要求放弃抢救或治疗的病人的 适应症 2. 必须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 3. 必须充分尊重病人自主。
第三节 临终关怀伦理
一、临终关怀概述
(一)概念
临终关怀(hospice),原意是
“招待所”、“济贫院”、“小旅馆 ”之意。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是指 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它是 由多学科、多方面人员组成的团队,
(一)死亡现象的复杂性 (二)死亡标准的多元性 (三)不同主体认知的差异性 (四)死亡判断的条件性
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
第二节 安乐死伦理
一、安乐死概述
(一)概念
安乐死(euthanasia),原义为
善终即无痛苦、快乐地死亡或尊严地
死亡。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是指,在
病人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已处于不 可逆的濒临死亡且备受剧烈病痛折磨 的状态之中,为消除其肉体和精神痛 苦,应其要求,应用医学手段使其无
医学伦理学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
贺 苗 制作
本章内容
1
死亡的认识与控制 安乐死伦理
临终关怀伦理
2
3
案 例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学博士陈某,在得知父亲身患 恶性肿瘤晚期后,并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把父亲送回了 老家,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2012年3月,陈某父亲陷入深 度昏迷后,没有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平静离去。陈某说,如

活得更有质量,尤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专访阿图葛文德

活得更有质量,尤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专访阿图葛文德

活得更有质量,尤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专访阿图·葛文德在阿图的社会里,死前活得更好,所需要的更多是公众的接受,而在中国,也许问题更加复杂——专访《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

阿图·葛文德(Atua Gawande):外科医生,1965年出生于美国,牛津大学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硕士,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曾任美国卫生部高级顾问。

阿图是美国医生中“白天是医生,晚上是作家”的典型,他的写作不仅吸引了大量读者,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医改政策。

2010年,他发表在《纽约客》的调查报道《成本难题》引起了奥巴马的高度关注。

著有《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最好的告别》等,其中《最好的告别》被《经济学人》评为年度好书,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五十万册■告别采访阿图·葛文德的那个下午,风和日丽,就如他在《纽约客》一个论坛的那句开场白,“今天阳光这么灿烂,让我们来谈谈死亡吧。

”在畅销书《最好的告别》中,这位出身医学世家的“阿图医生”采访了超过两百位致病疾病患者,理性又详尽地讲述了他那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生命最后几年的故事,他们遇到的或“好”或“不够好”的医生,他们做出的正确或不那么正确的决定,语气平静,带着点温柔。

2006年,七十多岁的老葛文德医生被诊断为罕见的脊髓肿瘤,良性恶性尚未可知,是否尽快冒着可能导致瘫痪的危险打开脊椎、切除肿瘤,成了这个医生世家也难以决定的事情——“在这个家里,父亲母亲和儿子,一家三口加起来总共120年的行医经验,可是,我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一个罕见的“解释型”医生,他了解了阿图父亲最为看重的东西,决定推迟手术。

那是一位能够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的医生,他与这个家庭一起决定,在病人更担心手术失败的后果而非肿瘤的后果时,主要以病人的感觉而非影像检查所显示的征象作为决策依据。

4年后,患者“对肿瘤后果的担心超过了对手术后果的担心”,手术“如期”进行。

2023父亲的病读后感

2023父亲的病读后感

2023父亲的病读后感2023父亲的病读后感1今天又复习了《朝花夕拾》中的__《父亲的病》。

这篇__让我重新认识了以前社会的病,就是钱比别人的命重要。

过去,人们很穷。

除了少数能请到名医的大家族,几乎没有人有钱请名医给亲人治病。

这篇__写鲁迅的父亲有水肿,但一直没有治好。

直到陈莲和的庸医,鲁迅的父亲才止不住疼痛而死。

原因是庸医陈联和只是推卸责任,说:不是他不伟大,是前辈做错了。

我觉得陈莲和博士就算不会也不应该说谎,更不应该对别人的前辈说谎,太离谱了。

但是当时社会上的人因为太迷信而觉得理直气壮,让我觉得充满了虚伪。

而作者鲁迅小时候并不相信陈联和先生,但他还有一点救父亲的希望,于是听了陈联和先生的话去找药,但他不知道陈联和先生想拖延时间,撒谎说前辈做错了,于是叫他让他去找药。

我觉得鲁迅先生在问陌生人的时候一定很焦虑,怕浪费时间,把父亲的生命置于危险期。

我也知道陈连和的错误是只知道钱,不知道人只活一次;衍太太的错误在于迷信。

他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在父亲弥留之际叫他父亲,父亲会害怕失去儿子。

鲁迅听信衍太太的话,打电话给他父亲是不对的,这使他父亲很害怕。

记住,社会疾病危害所有人的疾病。

如果我们不让悲剧发生,我们就能摆脱社会上最糟糕、最致命的疾病。

2023父亲的病读后感2大约在十多年前罢,绍兴城中以前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一次是一元四角,急诊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次,一家城外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因为他其实已经阔的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好依他,到他家以后,只是草草了事,随便看看,开了药方,就拿着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他,只见主人笑脸相迎,,道,昨晚吃了先生的药好多了,所以请你来复诊一下。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看冷冰冰的手,于是医生点了点头,我明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银元一百元,正下方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起来不轻呀!用药还得重一点罢。

临终讲述:到了最后,还会恐惧

临终讲述:到了最后,还会恐惧

临终讲述:到了最后,还会恐惧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09期“他现在是云淡风轻、视死如归的样子,但往往到了最后,还是会恐惧,求生欲会很强烈地爆发出来。

”记录那些临终患者的讲述,让医生林晓骥收获了比数据指标、职称和收入更深远的生命触动。

从关注病情到关注情感2013年,口述历史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队成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林晓骥成为第一批在浙江省推广这项事业的人之一。

之后五年里,最初规模仅百人的队伍扩大成由一千五百多名志愿者和固定的医生、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服务团队,为三百多名癌症晚期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2017年,林晓骥被提名温州市十大感动人物。

医院拨款新建了一间单人病房,专门用于临终患者的口述史访谈。

在这儿他陪很多患者度过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他熟悉他们的家庭、职业、年轻时的经历、老伴的身体状况、子女的生活状态,最担心什么、最挂念什么,甚至连患者当知青时种植的作物和用途他都记得。

好像对他而言,这些数字背后的人生經历是最有意思、最值得讲述和记录的。

这和他2009年刚做医生那会儿有很大不同。

那时,这些数字仅仅是数字,对应的是不同的病情、检验指标和解决方案,他鲜少关注患者作为一个“人”的情感。

直到2013年,林晓骥的父亲因结肠癌去世。

临走前,六十多岁的人带病跪在九十多岁的母亲面前,颤巍巍地给母亲洗脚,悔恨地骂自己不孝。

他对父亲的痛苦几乎感同身受,却无能为力。

那是他第一次被临终关怀这个概念触动——不仅仅是他父亲,他接诊的素不相识的癌症晚期患者也需要。

“有想过死亡这件事吗”2013年12月,林晓骥开始带队记录患者和家属的个人口述史。

他和温州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杨祥银一起列访谈提纲,第一部分是患者的人生回顾,第二部分是让患者聊聊疾病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的一些思考。

林晓骥找访谈对象也是有选择的,要足够信任,愿意敞开来跟他聊,也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过去有整理和思考的能力。

他需要一直关注采访对象:当天情绪状态如何,有没有做手术,前一天晚上有没有睡好觉;在他们的叙述里,哪些地方可以敲一敲、深挖一点,哪些地方可以轻轻拨一下、将访谈自然地引到他想了解的地方。

医学博士放弃治疗重病父亲也是一种临终关怀

医学博士放弃治疗重病父亲也是一种临终关怀

医学博士放弃治疗重病父亲也是一种临终关怀“我知道死亡有一万多道门,让人们各自退场离去。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

他是浙医一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还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如果可能,就适当作镇静催眠让父亲安详地离开人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生死是不可以选择的。

面对生,我们似乎只是被迫接受;而面对死,我们又往往尽量挽留。

对于病者,哪怕他还有一口气在,亲人都会想办法,让这口气延续。

就此而言,陈作兵的做法,很难让人真正理解。

毕竟,按照普通人的正常思维来说,放疗化疗,能让父亲多活一天是一天。

但有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是,生命与人生,的确存在着一个“生不如死”的感受。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是否的确可以看破生死,特别是真的已经能够做到坦然面对死亡。

正如陈作兵自己的感悟:“活的是质量,而不是几天行尸走肉的生命。

死也是有尊严的。

”当一个生命面对电击、切开气管、插管、心脏挤压起博、脱发、无力、无法进食等种种痛苦,而同时又把这种痛苦带给深爱他的亲人时,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是否可以让“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他,走得少一些痛苦?很显然,这个问题,无论是作为子女,亲人还是医生,都是没有权力来选择与作答的。

能选择与作答者,唯有病人自己。

比如陈作兵的父亲,“放弃治疗”,“回老家养着”等,事实上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作为儿子,陈作兵只是尊重了父亲的这个意愿。

换一种方式说,如果换做是他人,陈作兵显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或者,如果陈作兵的父亲,愿意接受放疗化疗,我想,陈作兵就算思想与中国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就算他接受过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也是会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的。

建立在病人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的“放弃治疗”、“放弃抢救”,未必不是一种充满爱的临终关怀!。

《他》读后感

《他》读后感

《他》读后感《他》读后感1这应该算是韩寒讲的最完整的一个故事了。

初中时候同时把这本书和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当时的爆款吧也算是)送给一个同学。

同学说后一本书看的哭惨了,他的国把她看的睡着了,那个时候便认定,可能除了作业也就没什么别的聊得来的了。

我从来不聊作业所以慢慢就再不联系了。

这是本关于小镇和小镇青年的书。

韩寒用着惯用的魔幻现实和讽刺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讲了几段感情,讲了一部爆缸的摩托车和他的主人,讲了一个荒废的雕塑园,讲了一个没有成型的合唱团和一次没有成行的远行。

家乡的北方小县城没有经历过书里夸张的污染和动物变大的疯狂。

可是关于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所展现出丑陋的功利却能以不同的样子与形式有所展现。

看起来中二、执拗、肤浅的左小龙,很多地方看到他可笑的幼稚却是心头一凉的刺痛。

因为在他身上有与官员们为了政绩去大跨步扯着蛋的打造亭林镇不同的热爱,他喜欢亭林镇因为这里就是他的世界,他期望他的世界是不会变的,而他的国就建立在这片土地上。

他的自豪他的热爱他熟悉的安全感,都是这片土地滋养着。

这样的小镇青年可能不够能力让他的家乡变得更好,但是没有他们存在的小镇即便变得再好也只是一个就像3D打印出来的全国各地一个模样的空壳罢了。

相比前作,这本书里少有那么尖利、对抗性的批判和煽动。

就连主人公,一个对家乡很多乱象处处看不过眼的左小龙也不过是在大会上喊了次口号,砸工厂玻璃掰违停车辆后视镜来发泄。

可能就像刘必芒说的你只是这个时代的看客。

就算再怎么叛逆不羁,也无法撼动这个时代的动向。

在大雾里开车。

无法预知下一秒的命运。

在变革的时代里前行,不也是一个样子么。

《他》读后感2今天,我在《读者》上看了一篇__,深受感动。

__的名字是《让他安静地离开》,这篇__主要写的是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尊重了父亲的决定,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他是浙江一所医院的医学博士,他没有选择放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还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抢救措施,别打扰他,让他安静地离开。

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简介及其先进事迹

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简介及其先进事迹

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简介及其先进事迹作为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身患绝症的张定宇同志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今天小编整理了张定宇抗疫事迹素材_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简介及其先进事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简介张定宇,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河南确山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

2020年8月11日,授予张定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现任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人物履历1981.09-1986.07 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学习1986.07-2001.08 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其间:1997.11-1999.11中国援助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麻醉医师)2001.08-2003.07 武汉市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副主任医师2003.07-2007.08 武汉市普爱医院院长助理、2006.11任主任医师(其间:2002.09-2005.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2007.08-2012.09 武汉市普爱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2012.09-2013.12 武汉市血液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2013.12-2016.12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市医疗救治中心)院长、党委副书记2016.12-2020.04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20.04-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获得荣誉2008年原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1月31日,湖北省委发出《关于授予张定宇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2020年2月4日,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为表彰张定宇同志的先进事迹,经研究决定,给予张定宇同志记功奖励。

2015年,北大学霸将癌晚期父亲骗出国,88天后归来,结局催人泪下

2015年,北大学霸将癌晚期父亲骗出国,88天后归来,结局催人泪下

2015年,北大学霸将癌晚期父亲骗出国,88天后归来,结局催人泪下2013年3月,重庆附属第二医院的大厅里,顾颐正匆匆忙忙地往医生办公室走去。

原来,过完年后,顾颐父亲顾全平的胃就变得不舒服起来。

刚开始,他只说自己是胃疼,吃点药就好了,可就在一周前,顾全平晕倒在了家里。

那时,顾颐还在公司里上班,一收到消息他便急忙赶到医院,可看到病床上戴着氧气罩的父亲时,他感觉自己还是来晚了一步。

“你父亲只是睡着了,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

”看着母亲憔悴的脸庞,顾颐更伤心了。

他祈求着父亲不要出事,他祈求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不要发生在他身上。

经过近一周的等待,顾颐父亲的检查报告终于出来了。

想到这一周里父亲已经醒了过来,面色也还好,只是身体比之前虚弱一些,顾颐心存着希望。

“父亲会没事的。

”他一边安慰着母亲,一边起身去取父亲的检查报告。

可当他看到报告单上面赫然写着的“胃癌晚期”字样时,顾颐瞬间泪如雨下。

癌症晚期意味着什么?顾颐心痛如绞,请求医院尽最大的努力救自己的父亲,可一次大手术后,已近70岁的顾全平几乎丢了大半条命,而后面的几次化疗,更是让顾全平痛苦不堪。

但即使已经遭受了这么多痛苦,医生还是告知顾颐,顾全平可能没几个月的光景了。

看着父亲每次化疗时痛苦的表情,顾颐最终决定,与其在医院受罪苦熬,不如让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开心一点。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顾颐把父亲接回了家。

医院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很多家庭在知道自己的亲人得了癌症,尤其是在癌症晚期后,大多数都会放弃治疗。

可几年之后,医生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口中原本只能活几个月的顾全平不仅还在活在世上,而且身体还越来越好,甚至还在儿子的陪同下能从4千多米的高空一跃而下。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医院都已经下了“死亡通知书”的癌症晚期老人不但躲过了死神的魔爪,反而越活越精彩?这一切都要从2015年的那场“骗局”说起。

1,欺骗因为癌细胞的扩散,在医院时顾全平就被切掉了80%的胃,后面近一年多的化疗折磨更是让顾全平的体重从140斤直接掉到了70多斤。

博士照顾“痴呆”父亲情绪崩溃,养老压力下我们该如何面对

博士照顾“痴呆”父亲情绪崩溃,养老压力下我们该如何面对

博士照顾“痴呆”父亲情绪崩溃,养老压力下我们该如何面对尊敬就是看到你真实的样子,知道你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存在的一种能力。

——弗洛姆博士照顾“痴呆”父亲情绪崩溃,养老压力下我们该如何面对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母亲患病住院,丈夫要卖家里的房子为母亲治病,妻子不同意,家庭关系闹得紧张兮兮。

对于父母生病,要不要卖房子为父母治病这件事,大家争论不休,各有观点和理由。

对于这样的事情,日本心理学家岸见一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岸见一郎以自己亲身经历为范本,通过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父母年老时如何更好地照顾父母,应该做怎样的心理建设。

岸见一郎想要在事业上多投入精力之际,父亲突然查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需要人照顾,他不得不放弃外出工作的机会,在家陪伴与照顾父亲。

陪伴患有“痴呆症”的父亲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父子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这给岸见一郎压力。

既然无法回避,他便决定勇敢面对。

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他结合个人研究专长,总结出照护年迈父母的心理方法,集中在《请你迷失在我身旁》这本书里。

岸见一郎,1956年生于京都,心理学家,哲学家。

现致力于研究希腊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著作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多部畅销作品。

让我们一起看看岸见一郎照顾年迈父母的观念,希望能够给我们一些心理建设,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将来的生活。

博士照顾“痴呆”父亲情绪崩溃,养老压力下我们该如何面对01 你做好父母逐渐老去的思想准备了吗?说实话,在读《请你迷失在我身旁》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思绪万千,因为里面充斥着我不敢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父母的逐渐老去。

事实上,一年又一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在逐渐变老,可是我们不愿意面对,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父母真的老去。

在我的脑海中,父亲的年龄停留在高中那年,父亲带着中秋月饼来学校看我,我们一起在教学楼门前的合影里。

现实中,父亲已两鬓白发,年近花甲之年。

看着岸见一郎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父亲,我的脑海中极力阻止出现父母老去的时刻,我不敢想象,因为我永远不希望有那一天的出现。

让绝症不再绝望

让绝症不再绝望

让绝症不再绝望作者:穆婕来源:《科学之谜》2019年第06期戴着眼镜、一头卷发、胡须凌乱的詹姆斯·艾利森看上去睿智而随和。

他是癌症免疫疗法的推进者之一,也是打破传统的科学家,他成功为癌症患者开辟了一条治癌新路。

这条新路的开端,是艾利森那浓烈的好奇心。

好奇是科学的开端1948年,艾利森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的一个小镇上。

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而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他和他的两个哥哥一同长大。

小时候的艾利森就表现得非常与众不同,他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为了解青蛙的内部构造,他花了很多时间解剖青蛙;他还制造小型炸药,然后在树林里引爆(请勿模仿);他还喜欢摆弄化学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起初,艾利森打算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医生,但在13岁的时候,他浓烈的好奇心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他们鼓励艾利森学习科学,并培养他对科学的认知和兴趣。

1965年,艾利森从高中提前毕业,并前往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深造。

在艾利森还是大学生的时候,艾利森就对免疫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研究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当中。

在艾利森的研究生时期,他做了一次特别的实验,加深了他对免疫系統工作机理的好奇。

艾利森注意到,把癌细胞注射进小鼠体内,待小鼠长出肿瘤后,如果把天门冬酰胺酶注射到患癌小鼠体内的话,小鼠体内的癌细胞就会被破坏,肿瘤会渐渐坏死直至彻底消失。

而第二次注射癌细胞后,什么都没有发生,小鼠没有长出肿瘤。

“第二次注射癌细胞的时候,我甚至给它们注射了10倍的癌细胞剂量,它们都没有再次患癌,简直是太神奇了!”艾利森说。

他相信,这一定和免疫系统有着密切联系。

基于此次实验,他认为免疫系统一定有一套对付癌症的独特机制。

换个角度去思考其实,艾利森对癌症并不陌生。

在他11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淋巴瘤去世;15岁时,他的一个叔叔死于前列腺癌,另一个死于黑色素瘤。

他亲眼目睹母亲和叔叔们为了对抗癌症,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当时有三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切、烧、毒。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禽流感猎人”管轶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禽流感猎人”管轶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禽流感猎人"管轶: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管轶,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副教授、医学哲学双博士。

非典时期,他是世界上第-个成功分离SAILS病毒和在非典病毒溯源上有突出贡献的病毒专家.2005年9月,禽流感爆发,他带领他的团队不负重望,成功从样本中排出了250多个H5NI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基本掌握了我国禽流感的发生、起源、变化。

2005年11月,被人们称之为“禽流感猎人”的管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医疗英雄"。

近日,笔者走进管轶的家乡—-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走访了他的亲人,揭开了一个成功医学专家的奋斗历程。

自强不息,小小少年苦读书1962年8月16日,管轶出生在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家中有两兄三姐,他排行老六。

一家九口就靠父亲管永彬每月三十余元的工资糊口,生活异常拮据。

管轶成长在“文革”期间,三岁时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聪慧。

那时,兄姐们经常带他玩耍,并教他识字、算数.—次,父亲不经意间指了指粉刷在墙上的标语和语录,管轶居然准确地读了出来。

尽管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内心深处却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与崇敬,他看出管轶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决心砸锅卖铁也要给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管轶从小立志,父亲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成才奋斗的故事。

在父亲的熏陶下,管轶的眼界开阔起来。

1968年,管轶上了小学.他身上那股子聪明好学、不服输的犟劲逐渐地表现出来。

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都是班长,门门功课名列第一,他写的作文还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诵或在黑板上张贴。

小学三年级时,一次期中考试,他的总分数排在全班第二名.成绩公布后,他回到家里一声不吭进了卧室,还将门反锁上了.吃晚饭时,父亲才发现管轶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

他凑到窗户前问:“怎么了,是不是谁欺负你了?”问了老半天,管轶才哭着告诉父亲:“我才考了个第二名。

”父亲一听就乐了,对管轶说:“就是考最后一名也不能不吃饭呀!”好说歹说,管轶才哭着开门,出来吃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医学博士:让绝症父亲平静地离去
作者:马金瑜
来源:《百姓生活》2012年第09期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

他是浙医一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
78岁的陈有强是腹膜恶性间皮瘤,2011年4月发现的时候,已全身转移。

陈有强在浙江医科大学一附院住院时,陈作兵的哥哥姐姐、嫂子妹夫全都汇集到医院来,三家人轮流送饭、守夜,伺候老父亲。

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的病人瘦骨嶙峋,痛苦不堪,陈有强找到医生说:“我实在不愿意再看着儿女这样奔波劳累,也不愿意自己变成别人那个样子,你们让我安乐死吧,如果你们不能这样,我自己想跳楼。


得知父亲的想法后,陈作兵说:“爸爸你放心,活着的时候你要坚强,但走的时候,我一定让你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地走。

”如果按照陈作兵所见到的那些病人家属的做法,父亲有公费医疗,儿女的经济条件都还不错,放疗化疗,是可以多活些日子的。

陈作兵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由父亲自己决定。

父亲说:“我想和你母亲回老家去。


从杭州出发,沿着富春江,开车回到老家平时要走两个多小时。

2011年7月,把老父亲
和母亲送回村子,陈作兵开了近5个小时。

他和父亲母亲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走这条路。

上和村在诸暨市西部山区,村子坐落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平素不过三四百人,四周群山环绕,山上常年郁郁葱葱,一条小溪从村子穿过,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父亲回到村子后不再吃药,不再打针,只吃些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严格说都是中医禁忌的东西,猪肉,鱼肉,牛肉,鸡肉……爸爸喜欢吃肉,就让他吃好了。

”陈作兵给母亲交代,母亲便每天换着花样给父亲做,“爸爸吃得很开心,一直到去世,他也没有像晚期肿瘤病人那样变得很瘦。


整个冬季,陈有强总是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每个路过的人总是要和他说几句话的。

这些孩童时就曾和父亲在一起的人,父亲在最后的半年里,几乎都见到了。

母亲告诉陈作兵,父亲在石凳上坐累了,就回家给老朋友打几个电话。

父亲先是自己去种菜,慢慢地,要拄着拐棍去,坐在地头看母亲干了。

陈作兵回家的时候,父亲在菜地里说:“现在种下去的菜,我怕是吃不到了,但是拉拉(孙女)还是可以吃到的。

”那时候还是2011年的夏天。

再后来,父亲虚弱地躺在床上了,母亲就每天打电话告诉陈作兵,父亲说了哪些话,吃了什么东西。

2012年的春节,是陈家最为热闹的一个春节,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全都汇聚到诸暨市陈作
兵的哥哥家里,吃了年夜饭,拍了许多张全家福,父亲在拍照的时候,始终笑着。

过完除夕,大年初一,父亲就因病重住进了诸暨市人民医院。

按照父亲的意愿和陈作兵的建议,治疗拒绝一切化疗放疗,只是普通的补液,对症治疗,缓解疼痛。

此时的父亲已经是昏迷的前夕,疼痛越来越难以忍受,腹水增多,肚子已经隆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