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编码:0301013 学分:4 总学时:80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一、前言1.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三年制高职高专学校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训结合的课程。
本门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得第二学期开设,为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是《综合英语》。
后续课程为《国际市场营销》、《商务单证制作》、《国际商法》和《外贸跟单。
2.基本理念本课程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遵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本着满足对外贸易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运用为基本原则,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法律知识、国际贸易惯例知识,培养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分析处理外贸业务问题的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外经贸业务,成为适应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群需要的、既能熟练掌握外语又能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实务、国际金融理论、政策及实务、英语、报关理论与实务、报检理论与实务、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运输理论与实务、保险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合同法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等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3.设计思路《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以学生完整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技能并以此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为总原则;以满足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群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为目标;在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上,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参考,同时要考虑在学学生现实素质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应用基础知识和实务模拟操作技能两大部分,以培养学生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群职业能力为重点,在进行基础知识必须的学习同时,进行模拟操作练习,并利用网络进行介入性实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学时学分】64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在市场营销、物流概论、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能运用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技能。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3.课程衔接
本门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是在市场营销、物流概论、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后续课程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化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2、掌握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等合同条款。
3、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方式、组织及运输单据的制作。
4、掌握国际货运保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5、掌握商品及格条款的内容。
6、掌握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及流程。
三、课程设计
四、课程考核
1、过程考核与最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2、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单元测试根据学生提交的纸质版材料给学生打分,做为平时成绩,占40分。
3、期末综合考核,满分60分。
五、学习资源
多媒体教室上课。
六、其它
1.本课程标准由物流教研室编写
2.执笔:崔大巍
3.审核:
4.时间:2015年12月1日。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报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整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国际贸易实务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外贸行业相关职业岗位高等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国际市场调研、贸易磋商、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职业技能。
本课程是报关、报检、外贸跟单、运输、国际商务单证制作等岗位操作课程的前续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标准》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岗位职业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外贸业务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S)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国际贸易交易准备、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能力为基本目标,围绕岗位工作任务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在工作任务中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课程项目及模块选取的基本依据是外贸岗位业务流程,强调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内在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非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校项目的内容总量及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课程总学时为108节,学分6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
•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会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业务流程、理会与国际贸易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惯例、掌握国际贸易活动各环节各基本工作要求、内容及方法等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根据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所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介绍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及其所涉及到的具体环节、技能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合同的磋商、签订、履行三个阶段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强、系统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着眼于如何完成进出口业务操作,其前设课程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经济学基础,为本门课程提供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经济学基础知识,其后设课程为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外贸单证业务、国际商法等。
1.2设计理念1.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根据外贸业务流程设置教学项目。
2.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模式组织教学。
3.能力本位的课程质量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建设终极目标。
1.3设计思路该课程基于外贸业务的工作过程确定内容体系。
通过对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咨询、调查、研讨,明确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人员的职业能力,确定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开发课程内容体系,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序化教学内容,通过仿真操作、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业发布和点评等任务载体来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到课程要求符合专业要求,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理念。
课时设计:课堂教学,108学时集中实践:综合实训2周2、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报价核算能力、外贸函电处理能力、拟订合同的能力、信用证业务处理能力、跟单能力、单据处理能力,能进行各项业务的熟练操作,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2024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概述与目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概述与目标课程背景与意义01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02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提高其在国际经贸领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0102 03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政策和实务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国际贸易观念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与要求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等。
国际贸易实务包括贸易术语、合同订立、运输与保险、货款结算等。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包括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的管理与防范。
国际贸易概述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
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等。
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包括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发展趋势,以及技术贸易的方式、知识产权保护等。
010203040506课程内容与结构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强调各国在生产特定产品时具有绝对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可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发展,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通过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化。
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相似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现象,强调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消费者偏好对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实务(国贸)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本的国际贸易操作流程和贸易术语,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2.课程设计课程能力层次的设计为(1)学生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2)具备独立分析和团队协作解决外贸业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3)能利用所学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外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4)熟练操作外贸业务流程,具备从事外贸业务的一般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知识能力层次的设计为(1)具有从事外贸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2)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理解国际贸易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为把专业基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3.课程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国际贸易操作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报价核算能力、交易磋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从事国际贸易类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岗位标准1.课程对应(或服务或面向)的岗位:外贸业务员、外销员。
2.岗位标准(或工作内容、职责),技术等级标准。
备3.课程能力标准分解按照职业岗位标准进行能力归类、整合,确定课程能力,建立课程能力分析图表。
参考表之一如下:注:课程能力由若干个核心能力模块组成(或称一级能力),每项核心能力可分解为若干个单项能力,每个单项能力具备若干项技能(应会)和知识(应知)。
从而构成整个课程的能力分析图表。
四、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宏观的国际贸易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磋商能力、报价能力、运输及保险的协调统筹能力等基本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信心,便于今后开展具体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精品文档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基本学时: 60课程归属:市场营销批准日期:经济管理系二○一一年十一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一)课程定位《国际贸易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基于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介绍了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业务善后五个环节的实际操作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培养从事进出口贸易实际操作的职业能力,能为学生取得跟单员、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等相关的资格证书、走向相关的外贸岗位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商务英语》、《综合英语》,后续课程有《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1、课程类型:职业技术课2、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二、课程设计(一)设计理念1.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
在课程开发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1. 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真实业务,由教师担任进出口公司经理,学生担任进出口公司的外贸业务员角色,来完成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2. 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任务,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课程学时/学期/学分:72/2/4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商贸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外贸基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开拓国外客户的方法、熟悉价格构成、与客户联系及磋商合同条款、订立合同及履行合同。
同时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外贸函电》《外贸单证》《报关实务》打下业务基础。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目标(1)了解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进出口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发展趋势。
(3)掌握贸易术语的含义、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和风险划分。
(4)了解并掌握订立品名、品质、数量、包装条款应注意的事项。
(5)了解运输、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并掌握提单的应用。
(6)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含义,业务流程,并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风险和风险防范措施。
(7)了解有关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的基本概念。
(8)了解磋商的过程和履约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1)能利用网络平台开拓国外客户。
(2)能根据不同的贸易术语核算价格并灵活报价。
(3)能根据具体的业务制定包装条款并计算毛重,体积。
(4)能根据商品的具体情况正确确定货柜类型和数量,熟练计算运费及保险金额,保险费。
(5)能根据具体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及盈亏核算。
(6)能结合业务的自身特点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种支付方式或优化组合支付方式。
(7)能根据磋商的结果订立一份正式的合同或确认书。
3. 素质目标(1)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
(3)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4)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以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切入点,从合作企业获取真实的业务资源,从教学角度出发,重新设计仿真出口业务项目,以磋商和履行合同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及专业群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能力核心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汇兑与结算、国际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性学科。
《国际贸易实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它以国际货物买卖的进出口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为主要的授课内容,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
此外,它又为广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学生对于后续等专业课程如《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单证》《外贸跟单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掌握交易磋商、合同条款拟定方法和技巧,具备与外商谈判和签约的能力;了解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具备进出口合同履行的基本能力,从而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成为外贸战线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依据外贸业务的工作过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交易磋商为起点,以一票完整的外贸业务为主线,以贸易合同为中心,系统介绍了国际贸易业务的主要内容和一般业务程序,并将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融合到各个项目模块的学习中。
《国际贸易实务》-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本课程采用理实结合教学模式)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是综合培养电商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与进出口贸易的合同条款及基本业务流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并了解各种国际贸易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进出口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贸易谈判能力、价格核算能力和规范缮制各种结汇、付汇单证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并解决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一般问题等基本能力。
(一)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趋势,以及当今国际形势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2.理解国际贸易术语的内涵和具体规定3.掌握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换算4.理解商品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5.掌握进出口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的程序及步骤6.了解报关报检流程7.掌握国际贸易结算方式8.了解国际贸易中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二)能力目标1.能制作国际市场调研报告2.能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出口3.能核算商品价格进行报价4.能拟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5.掌握办理国际货物海洋运输保险程序(三)素质教育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技能实践,使学生具有: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2.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吃苦耐劳和良好的抗压心理素质;4.养成踏实严谨的作风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国际贸易发展历史(了解)第二章合同的标的(掌握)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掌握)第四章货物的支付(掌握)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掌握)第六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掌握)第七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履行(了解)四、学时分配与建议五、说明教材主要围绕“够用适度”的原则,具有入门性质,内容编排完全体现职业性,运用大量案例配合理论进行教学,为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050104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授课单位:管理学院学分: 3分学时: 5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邓志新,2020年2月20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外经贸从业人员进修提高所必需的课程,是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全国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单据和流程、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惯例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与外贸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与其他课程关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后,才能开展对后续专业课程《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学习。
1.2课程设计理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2.1“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准确分解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1.2.2“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业务的“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具体化为教学情境,使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反映。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熟悉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包括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相关政策法规;3.具备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谈判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国际贸易业务;4.了解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管理和国际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的定义、特点、优势和限制等内容;2.国际贸易操作流程,包括国际贸易的主体、方式、程序和文件等;3.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谈判技巧,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价格策略和谈判技巧等;4.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和纠纷解决,包括风险防范、信用证操作和纠纷解决机制等。
三、教学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1.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实务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2.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能够独立完成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3.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4.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意识。
四、评价方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1.平时成绩占比较大,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期中期末考试占一定比例,主要考察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务案例分析和报告占一定比例,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4.实习报告和答辩占一定比例,考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二)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三)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四)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电算化专业二、课程定位《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营运环节的操作、具备对外贸易交易磋商、签订合同的能力,对贸易往来过程中的贸易纠纷的处理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外贸方法解决进出口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技能基础。
以《国际贸易概论》、《商务英语》、《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为后续课程《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制单》等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胜任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准确理解进出口业务中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进出口业务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具有对外商务谈判、签订合同的能力,具有正确操作进出口业务的能力,具有解决进出口业务纠纷的能力,能够利用国际贸易基本知识,解决进出口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贸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今后从事外经贸一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贸易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表1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四、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在知识结构体系上将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进出口业务应用融为一体。
在具体内容上按照必要、实用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原则进行取舍,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9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员、跟单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岗位的报价、成本核算、跟单等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商务礼仪,后续课程有商务单证实训,pocib创业课。
2.学习目标(1)总目标本课程通过授课、实训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分目标①、道德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及我国对外贸易各项方针政策,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②、知识目标具有从事国际贸易专业必需的贸易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国际贸易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
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具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一般认识能力;具有贸易谈判、价格及佣金的计算并根据合同缮制发票、箱单、汇票等相关单证具体操作能力,并能取得制单员、货运代理等相关的资格证书。
④、素质目的具有从事对外贸易专业所必需的贸易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所涉及的如贸易的洽谈、合同、发票、箱单及汇票等相关单证的缮制;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CB050029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属性:专业课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学分:3 学时:48课程负责人:刘冬冬参编人员:刘冬冬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与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践业务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专业课程。
(二)课程作用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术语;掌握进出口谈判技巧、各项法律环节和规则;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掌握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各项条款中的写作技巧;并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业务流程模拟工作和填单制单工作,以便为学生在岗实习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中打下坚实基础。
(三)前导、后续课程前导课程: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统计学基础、电子商务实务等;后续课程:网站设计与管理、微商运营、电商物流、互联网金融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主要通过完成每章节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更易理解更为有趣,且更富有实践性。
从建立公司到产品发售,到买卖双方的磋商,最后到合同的签订,通过完成这个简单的贸易流程,结合每个步骤需要填写的单据来讲解相关的知识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贸易,提高其积极性。
主要方式如下:1.理论讲述结合案例分析。
2.进行课堂任务,通过小组完成每个流程来检验学习效果。
3.课堂讨论与老师点评相结合,融合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效率。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对产品进行不同贸易术语的报价与计算2.能进行投保工作3.能够进行租船订舱的船务业务;4.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业务流程模拟国贸工作和填单制单工作;5.能进行贸易磋商与合同订立的业务;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催证、审证与改证;7.能处理基本的国际贸易争议与纠纷。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501047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授课单位:管理学院学分:3分学时: 5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邓志新,2020年2月20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外经贸从业人员进修提高所必需的课程,是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全国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单据和流程、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惯例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与外贸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与其他课程关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后,才能开展对后续专业课程《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学习。
1.2课程设计理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一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2.1“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准确分解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1.2.2“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业务的“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具体化为教学情境,使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蓓李蕾
一、课程描述
《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是为培养商务应用型人才所设置的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在理解贸易术语和货物、贷款的前提下,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履行与管理方法。
本课程主要讲述贸易术语和出口价格核算,国际货物运输,货物的保险和贷款的结算、检验与索赔,掌握对进出口合同的管理工作,以便应用于实际工作。
二、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从事贸易活动人群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具备运用相关的贸易、运输、保险、金融方面的知识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工作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以满足对外贸易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高职人才规格的发展要求。
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应用理论和实务模拟应用技能两大部分,既要突出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操作应用,又要有对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基本指导。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既要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操作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养成,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熟悉产品,掌握选择产品的技巧;
(2)能够了解市场,确定调研目标,制定调研计划并撰写调研报告;
(3)能够采用有效途径寻找客户,掌握寻找客户的方法,确定目标客户;
(4)能够选择潜在的客户,制订进出口货物经营方案。
(5)能够进行交易商品的成本核算并合理报价;
(6)掌握交易磋商的内容以及程序,具有商务谈判和函电处理的能力;
(7)能够运用交易磋商的技巧与客户进行询盘、发盘、还盘、直至接受;
(8)能够根据双方意图制定合同各个条款,签订合法有效的贸易合同;
(9)熟悉国际贸易惯例与法规,并应用于贸易的实际操作。
(10)掌握进出口合同的基本履行程序;
(11)能够协调好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
(12)掌握并领会进出口单证的处理技术;
(13)熟悉国际贸易惯例与法规,并应用于贸易的实际操作。
(14)熟悉外汇核销和出口退税流程;
(15)能够书写业务善后函;
(16)能够进行出口收汇核销与进口付汇核销;
(17)能够确定有关责任方进行索赔,解决贸易纠纷;
(18)能够掌握分寸,做好业务善后处理,应对结汇风险。
(19)熟悉进出口业务全部流程;
(20)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全部过程操作;
(21)熟悉国际贸易惯例与法规,并应用于贸易的实际操作。
2.方法能力目标
(1)英语的灵活应用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
(2)自主学习,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的能力;
(4)灵活分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5)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3)具有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4)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5)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能力。
(6)按规范办事、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经济学应用》、《电子商务实务》、《商务交流》等课程。
2. 后续课程为《专业综合实训》。
四、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学习内容
本课程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以能力培养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将来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和涉外企业生产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主要包含内容如下:
(1)概论
(a)国际贸易研究的对象,特点与方法
(b)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c)国际贸易的分类
(d)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2)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
(a)国际分工
(b)国际市场
(3)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
(a)国际经济一体化
(b)跨国公司
(4)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
(a)国际服务贸易
(b)国际技术贸易
(5)国际贸易措施
(a)关税措施
(b)非关税限制进口措施
(c)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
(6)国际贸易合同的一般流程
(a)交易的磋商
(b)合同签订
(7)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a)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b)国际贸易惯例
(c)常用国际贸易术语
(d)其他国际贸易术语
(e)国际贸易术语的实际应用
(8)国际贸易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a)国际贸易商品的品名
(b)国际贸易商品的品质
(c)国际贸易商品的数量
(d)国际贸易商品的包装
(9)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
(a)运输方式及特点
(b)运输单据
(c)国际贸易买卖合同装运条款
(10)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保险
(a)保险承保范围
(b)保险险别
(d)保险索赔
(11)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形成和货款的支付
(a)国际贸易价格的形成
(b)支付工具
(c)支付方式
(12)国际贸易商品的检验和索赔
(a)商品的检验
(b)索赔
(c)进口索赔
(13)不可抗力和仲裁
(a)不可抗力
(b)仲裁
(14)合同的履行
(15)国际贸易方式
(a)一般贸易方式
(b)对销贸易
(c)加工贸易
(二)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课时为48学时,其中一体化教学课时为16学时,实践课时为32学时。
教学学时分配如下: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与期末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分的40%, 平时成绩占总分的10%,期末试卷成绩占总分的50%,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60分以上(包括60分)算合格。
六、教学与实践环境要求
1.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每班将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总结工作。
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小组成绩,占30%,另一部分是自己的成绩,占70%。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如下:
2. 日常考核评分标准
日常考核占10分,考核内容及标准如下:
3. 期末试卷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期末试卷包括选择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三大项。
具体要求如下:
七、课程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2.教学建议
(1)课程实施要突出高职办学的特点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要围绕就业这个导向,面向实际,应对具体的对外贸易岗位群,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兼顾培养学生随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能力。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的基础相对较差,与在职国际贸易人员相比,在校生又缺乏对国际贸易程序以及相关业务处理的深刻体会认识,因此,教学实施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按照移情原理,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或理解自己所接触和经历过的事情,对于高职生,应尽可能地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实训的基础上去讲解理论。
(2)准确把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操作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第一,实践性强。
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到贸易术语的运用,贸易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违约的处理等各环节,如租船、投保、报关、报验等等。
因此,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直接指导对外贸易业务的工作。
同时,从事外贸业务人员的经验,对规则的理解等主观因素也会对实际工作产生影响。
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和掌握。
第二,与国际惯例密切相关。
在洽商交易和履约过程中,涉及许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比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NO . 5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等,这些国际惯例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接纳、使用。
这就使得这门课程中的每个环节与这些惯例紧密相联。
是否能准确掌握好这些国际惯例关系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问题。
因此,这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三,具有涉外特点。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所介绍的都是跨国贸易,其做法与国内贸有很多的差异。
因此,从事外贸业务的人员应该具有国际或全球理念,熟悉国际上的通行规则和做法。
(3)教学设计要符合高职生的认知能力
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课程的特点,按需施教,学了就做,做了就会,会了能用,有实感,见实效,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教学上可以这样安排:开始要少讲,使学生容易接受。
安排简单练习,增加问题印象。
重点地讲,根据突破难点、加强重点的需要,认真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设计好引言、课堂提问和板书提纲,锤炼教学语言。
通过讨论或练习,进行验证性巩固。
加强辅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综合训练,教师多点拨,学生多尝试。
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或规律认识。
教师要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引导的强烈意识,讲授、辅导、讨论、训练和归纳总结紧密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