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论文(共2篇)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论文]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47e1090740be1e650e9a57.png)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初探【摘要】数字图书馆有迥异于传统图书馆的模式,其建设是在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载体技术的变化中发展的,图书馆的基本使命是提供不加限制的信息通路,其为了履行该使命所提倡的服务是运用现有的和未来的科技技术收集、组织、存储、归档、保存信息,提供各种信息访问通路和服务,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应用及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数字化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191-01数字图书馆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是数字图书馆起步阶段,90年代末至今是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阶段。
数字图书馆在进入21世纪后即开始风靡全世界,完成了从研究型到使用型的转变,工作和服务方针具体明确化,资源分享合作专业化,探索和创建了更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构架。
一、何谓“数字图书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个公认的、精确的定义。
早期数字图书馆的实践者更多地从技术角度看待数字图书馆概念。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的专题讨论会上认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信息管理工具的收藏的等价词,数字图书馆更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
数字图书馆概念,是一个比我们习惯上所界定的图书馆更为宽泛的概念。
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管理系统学校的peter lyman将数字图书馆分为4种类型:(一)数字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各种媒体的数字化馆藏。
数字化馆藏是由职业图书馆员和图书馆组织来管理的。
馆藏由传统的印刷型馆藏发展为对书和期刊的数字化版本的收藏,这是图书馆的一种组织性的延续。
(二)新生的纯数字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从一开始便以数字形式创造的各种文献类型的聚类。
(三)数据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大量不同的由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管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来自气象卫星、信息卡和其他经济贸易、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数据。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论文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e9dc0abed5b9f3f90f1cf8.png)
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摘要:文章根据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主体方向,人力资源和硬件建设,以及组织创新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馆藏资源【中图分类号】g250.7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
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馆际合作,技术协调,公益性是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源,网络信息资源和读者源的保障。
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
如何加快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从而跨入数字化时代,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网络的畅通为现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传统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现代的数字图书馆。
(杨宁,2006)数字图书馆是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才能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也应进行全方位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二、人力资源是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
建设数字图书馆,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
而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工作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人机结合”,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获取和提供信息服务。
(冉从敬,2006)特别是在数字环境下,如果没有有效的公共利益的例外,那么现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富有者和信息缺乏者之间两极分化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数字图书馆建设文论文
![数字图书馆建设文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a8fe3b43323968011c926d.png)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摘要:由于目前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系统建设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现有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并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从而越来越要求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以便能够为满足用户教育科研和学习生活的不同信息需求而提供匹配式主动服务。
数字图书馆也凭借主动性、层次性、专业性和特色性四大优势特征逐步成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自1999年国家科技部在“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项目中提出建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起,国内对如何建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脚步一直未曾停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仍呈现出“偏重理论研究,建设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
以高校数字图书馆为例,目前我国仅有中南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少数高校的图书馆成功开发并运用个性化服务系统,与我国庞大的高校基数相比仅仅是冰山一隅,突显出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偏重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不足的不良现状。
二、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仍存在如下两大问题,导致目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不完善。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问题1.系统开发落后,系统间缺乏联系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较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开放方面较为落后,而且现有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普遍存在集成度低的问题,系统与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即便有些数字图书馆系统之间有所联系,也仅仅局限于查询和检索,未能做到资源共享。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与讨论论文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与讨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13fc0376c66137ee0619e9.png)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研究与讨论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趋势,许多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简要叙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和特点,并针对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与探讨【中图分类号】g710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
伴随着科技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图书馆在各个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大批的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
目前,数字化图书馆凭借其明显的优势,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与特点数字化图书馆的名称来源于英文,是由翻译得来的。
数字化图书馆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智能分析和检索,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的图书馆进行数字化的过程。
在数字化图书馆体系中,采用了新进的数字信息系统,对文本中较为关键的词语、图像等媒体信息就行收集和数字化处理、存储、传输。
换句话说,采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形式,可以将原来的纸质化信息转变为数字化信息,供网络上的使用者随时随地的使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信息存储数字化其操作全部通过计算机进行。
数字化图书馆中,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其他材料,都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号,形成电子化资料,改变了原有的纸质载体,实现了技术上的巨大突破。
储存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化图书馆最本质的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不仅如此,通过计算机的统一管理,数字化图书馆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工作质量上,相对于传统图书馆都具有重大优势。
2、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数字图书馆信息丰富,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浏览和共享,其信息的传递对于网络有极大的依赖性。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6905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c.png)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献资源和阅读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已成为图书馆事业转型的必然趋势。
作为国家级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来也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就。
本文将围绕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从战略的提出、内容的方向、实施的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略的提出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是在2011年正式提出的,其主要目标是将中国国家图书馆建设成为信息资源服务与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型图书馆。
战略的提出是对数字时代图书馆事业需求的一种响应和主动研究,也是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积极与各行业、各地图书馆合作,与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面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化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推广。
二、内容的方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图书馆建设。
这是数字化发展的核心之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把实体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的重要手段。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是将文献资源数字化、数字内容的存储和加工以及数字内容传播和利用等方面。
2、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们积极响应新经济时代的主要措施之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因其开放式、公共性特点,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这些优质的数字资源,中国国家图书馆在推广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发新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3、数字人文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人文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
作为一座文化宝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在数字人文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许多的成就。
它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献资源的保存、保护、研究和传播,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战略管理研究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战略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7a5917c281e53a5802ff33.png)
6 ・ 7
医学 信 息 学杂 志
21 第 3 卷第 8 00年 1
J OUR NALOFM E IA NF MA IS 2 1 V 13 . o. DC LI OR TC 00. o. 1 N 8
发展 。19 9 7年 , “ 中国试 验 型数 字 图书 馆项 目” 启
跨行 业 的大 系统 工程 ,所 以应 该 由政 府 出面 ,统 一 规划 、组 织 和协调 。数 字 图书 馆要 实 现 利 用 因特 网 为用 户提 供全 方位 的信 息 服务 这 一 宏伟 目标 ,就 必
动标 志着 我 国数字 图书馆 建 设 的 开始 ,迄 今 数 字 图
[ 关键 词 ] 高校 图书馆 ;数 字图 书馆 ;战略 管理
Srtg a a e n ee rho ii l irr o sr c o ol e n ies i Z E a , i ayoD ng a taeyM n gmet sa c nD g a b ayC ntu t ni C l gsa dUnvrie R t L i n e t s H NGMio Lb r og un r f
Poye h c, Do 2 08, Ch n ia
[ btat A s c] r
T epp r r f t d cs h ent n tss n a r fh r eym ngm n, eci si dtl tem a。 h ae i l i r ue edf io ,ak df t e o es a g aae et d sr e e i en b eyn o t i i a e u s t tt b n ash
郑 淼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东莞 530 ) 2 88
[ 摘要 ] 简要 介 绍战略 管理 的 定义 、任 务 与特 点 ,具 体 阐述 高校 数 字 图书馆 建 设过 程 中战略 管理 的含 义、
论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论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e6b0aa0de87101f69e3195fa.png)
图书馆 比较类似 ; 商业型 数字图 书馆 主要是 以赢利为主要
数字 图书馆所存在 以上 的问题 , 重制约着 数字 图书 目的, 严 因而众多服务都是 有偿服务 。我国现阶段 的数字 图
馆 的 发展 。然 而 , 根 本 上 来 说 , 些 问题 归 根 结 底 就 是 没 书馆正朝着 同一化的趋势 发展 , 种属性之 间的界 限越 来 从 这 各 有实 行 以用 户 为 中心 的 发展 战 略 。数 字 图 书 馆 实 行 以 用 户 越模糊 , 比如有很多 由政府投资的数字图书馆, 也融人了部
维普资讯
第 2期
20 0 8年 4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 u a fHu a n t u e o ma i e ,S in e a d T c n lg o r l n n I si t fHu n t s ce c n e h oo y n o t i
设盲 目的追求数字化 , 陷人 了“ 数字化 陷阱” 。例如数 字图 投资兴办。从 建馆 目的上可分 为公 益型数 字 图书馆 和
书馆 的资源重复和缺损 、 资源合法性问题 、 资源引进的趋同 商业型数字图书馆。公益 型数字 图书馆主要为社会大众提 化、 资源经 费 的 投 人 大 、 源 的 管理 情 况 复 杂 等 许 多 问 供公益知识 , 资 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公益 型数字 图书馆与传 统
No 2 .
Ap .2 0 r 08
论 数 字 图 书馆 以用 户 为 中心 的发 展 战 略
杨 倩
( 湖南人文科 技学 院图书馆 , 湖南 娄底 4 7 0 ) 10 0
[ 摘 要] 字图书馆十 多年来在我 国得到 了飞速的发展 , 数 取得 了显著的成就。但 是 由于缺乏 战略 决策上的考虑 , 致 使很 多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 中出现 了不少问题 。通过对数字 图书馆的发展 战略层 面上的分析 , 出了数字图书馆 以用 提 户为 中心的发展战略 , 包括数 字图书馆 自身定位、 用户需求定位 、 发展战略定位三个步骤 。并得 出了公益型数 字图书馆和 商业 型 数 字 图 书馆 发 展 道 路 。 [ 关键词 ] 字图书馆 ; 数 用户; 发展战略 [ 中图分类号 ] P 1 [ T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3— 7 2 2 0 )2— 0 0— 3 17 0 1 (0 8 0 0 8 0 然 而, 我国很 多数字 图书馆项 目的建设并 不是 以用 户 为中心 的, 多项 目是 为 了完成上 级制定 的任 务提高政绩 许
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99e5a0bde80d4d8d15a4fdd.png)
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张祥梅(贵阳学院图书馆,贵州贵阳550003)【}裔要]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碾方向,加快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尤为重要。
分析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p龟髓阗]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日益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延伸到办公室、学生宿舍和家庭。
现在,读者可以不去图书馆,而在办公室或家里就可进入图书馆网站,浏览已经上网的文献,全文下载所需要的资料。
为了满足读者对信息不断增长的需要,图书馆数字化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情报中心,是高校知识资源的宝库,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
因此,加快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尤为重要。
一、数字图书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图书馆目前,国际社会对数字图书馆还没有准确的定义,絮女宇图书馆”~词是由英文D i gi t a l L i br ar y翻译而来,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
确切地讲,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涵盖各个行业的信息资源库。
国家863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组长、原文化部部长徐文伯在佚于数字图书馆的几点认t蹲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库。
数字图书馆方便、高效地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资源,它是理想的现代化图书馆模型。
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应用计算机管理各种载体文献的加工与服务,并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组织用户访问数字化的文献信息,如电子期刊、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等。
同时,数字图书馆还通过广域网、局域网与办公室、宿舍和家庭等相连接,使读者方便、快捷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
因此,数字图书馆是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一次革命。
㈡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从以上定义可以得出数字图书馆具有如下特征:1.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在许多构成要素方面都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所规定的物理边界,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摘要/目录、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书籍、电子信箱、网络数据库、网络检索工具等不同形式存在的多种信息资源。
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1f842e119e8b8f67c1cb98c.png)
月 2 正式推 出的图书馆个性 化服务系统 的第 三部分 ,是 向用户 推送 7日 期刊 目次的一种个性化信息服 务,它采用过滤技术解决 了信息过载 、 信
息垃圾等 问题 , 进而提高 了推荐质最 1 支持远程文献传递的数字图书馆 _ 3 远程文献传递是罔书馆文献资 源共享 的一种新模式 。 主要分为 手工 模式和 自 动化模式两种文献传递方式 。
要手段 , 目人员在编 目过程中 , 自己存在 的错误有时很难发现 , 编 对 如题名 的错字、 索书号 、 号及馆藏字段有误等 。 条码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图书流通及
理 的申请超过 30 8 万件 , 其巾 , 自国外的就有 10 来 0 万件 。 凭借着数字图
文字水平 , 定的计算机 知识和为读 者服务 的意识和事 业心 , 一 这是 编 目
文获取服务 。N D 』泛收集馆藏资源、 S L 第三方资源以及从 We 上采集到 b 的专题资源( , F M N )到 20 年 中期已建立一个包括 10万条记 如 I O IE , 05 N 0 录 的元数据系统, 提供免费的元数据检索服务以及原文链接服务。
1 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 . 2
20 年 06
第 1卷 6
第 2 期 4
收稿 日 :06 1- 9 期 20 — 10
论 高校 数字图书馆 的建设 与发展
杨 玛 萍
(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山西太原,304 0 02 )
摘 要: 阐述 了国外数 字 图书馆的发展状 况 , 出 了当前 国内数 字图书馆建设存在 的 指
员做好本职工作 的前提和 基础 , 也是提 高编 目员 素质的 首要途径 , 目 编 员要刻苦钻研业 务 , 不断更新 、 补充知 识 , 蓐视实 践 , 把理论 和实践 紧密
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论文
![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2b6cdc195f312b3169a547.png)
浅议中学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与发展摘要:时代已步入21世纪,信息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广泛应用,传统图书馆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中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现状;数字化建设;信息化服务一、领导层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教育部在2003年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了:“图书馆(室)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我县部分中学的图书馆在今后几年内要完成书目的数字化,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仅此而已,没有新的进展。
有不少地方政府及学校领导仍以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课堂上老师教得好不好,而忽略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把图书馆摆放到应有的位置。
究其原因,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一个只消耗不创收的部门,没法看到直接的效益,也不像实验室、电教室那样有机会直接参与教学;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与“学”都围绕着“应试教育”转,片面地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根本不需要图书馆的帮助,学生也没有课外阅读时间。
仍有不少图书馆管理人员还以传统的手工机械式方式进行日常的图书加工、整理、借还工作及分发报刊书信工作,使得图书馆工作效率低,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教学辅助作用。
虽然国家教委曾指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必须包括: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图书资料配备的标准。
保证正常教学和增添图书所需要的经费。
”(这一条例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高中阶段更不会低于这个要求。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旧观念影响,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对图书馆建筑设施和设备环境的投资现状不容乐观。
仍有为数不少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馆舍,利用废弃的旧教室,甚至仅仅是腾出一个存放室而已,简陋不堪;有的是与其他部门合在一起,相互干扰等。
图书馆建设2篇
![图书馆建设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36e4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c.png)
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知识传播场所,在当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对图书馆建设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首先,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在建设图书馆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例如儿童、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等。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资料等。
其次,图书馆建设还需要注重实际需求的分析和研究。
在建设图书馆时,我们需要了解人们对图书馆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服务。
例如,我们可以提供舒适的阅读座椅、安静的阅读区域、充足的自习室等,以满足人们对于学习和阅读的需求。
此外,图书馆建设还需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图书馆转变为数字图书馆。
在图书馆建设中,我们可以引入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化资源和网络服务,以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图书馆服务。
最后,图书馆建设还需要注重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一个成功的图书馆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
因此,在图书馆建设中,我们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图书馆文化。
综上所述,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利益、进行实际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出一个独具特色且满足人们需求的优质图书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希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图书馆能够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人们的文化和知识的追求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图书馆建设(第二篇)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与知识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当今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026213f67ec102de2bd8981.png)
科 黑
论数 字 图书馆 的建设
姜 波
( 木 斯 市 图书馆 , 龙 江 佳 木 斯 1 6 0 ) 佳 黑 53 0
摘 要: 建设 中国数字 图书馆 有着急迫的社会需要 和市场 需求, 更是在网上弘扬中华文化 的基础。 智能计算机 系统主题 已经积 累了大量关键技 术, 为我 国数 字 图 书馆 的建 设 打 下 了 良好 的技 术 基 础 。 关键词 : 数字图书馆 ; 计算机; 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 , 图书情报事业 已进人 以宽带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标 志的数字 图书馆时代 ,数字图书馆 的出现对于正在不 断 产生的浩瀚的信 息资源 的整理 、 管理 、 取和服 提 务,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 , 数字图书馆作 为图书馆 的主要 方向,它 的研究与建设 水平将 直接关 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 的地位 和作用 。 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 , 认 真研究在新世纪数字图书建设这一重要 课题 。 l数字图书馆 的概念 有关 数字 图书馆 的定 义在 不 同的书上有 不 同的表述方式 , 将这些定义概括起来 , 可这样 定 义: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 术、 数字化技术形成 的跨地 区、 跨国家的信息空 间、 息系统 , 以数字化方式将信 息资 源存储 信 并 在具有海量存储 能力 的存储系统中 ,通 过计算 机和网络将信 息资源传递给不 同地 域的用户 , 从而做到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的信 息资源共享 。 简单地 说 , 就是超 大规模 的、 布式 的 、 以跨 分 可 库检索 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数字 图书馆 是 一种使信 息资源真正实现共享 的图书馆 , 它 超 出了“ 的概念 , 馆” 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 书 藏 建 筑” 信息服务和社会教育 机构” “ ,而是一个 “ 系统 ” “ 的物理边 界已被突破 , 。馆” 现有的图书 馆馆藏主要是书籍 、 杂志 、 报刊、 技术报告等 , 数 字 图书馆将馆藏数 字化 ,从而能充分高效地利 用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 同时人们希望利用 因 特 网把所有 的数字化的资源站点连 接起来 , 例 如: 博物馆 、 展览馆 、 学术组织以及其他 We b站 点上千差万别的信息 。 因此 , 数字图书馆所研究 的范围已远远超过传统的图书馆 , 它是一种 内 容丰富的数 字化 的信息资源库 。 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可 以看出 , 数字图书 馆是图书馆 自动化发展的高级 阶段 ,是利用现 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提 高图书馆 的服务 水平 , 使图书馆资 源共享达到越 来越高 的程度 。数字 图书馆实质是把 图书馆办成利用现代信息传播 技术 , 使用计算机进行 大范围、 多方位存 储 、 检 索、 筛选、 评价 以及查询 、 阅、 借 下载等一切利于 读者的场所 。 2数 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21 .技术问题 数 字图书馆涉及 的技术领域很 宽广 , 需要 大量的技术突破作为支撑 , 例如基于 内容的多 媒体检索技术和智能化 、 个性化 、 自动化服务技 术, 这样 ,数字图书馆 的真正潜力才能发挥出 来。 2 法律问题 , 2 数 字图书馆 的法律 问题实质 上是版 权和 知识 产权在网络时代 的运用问题 ,这个问题在 数字 图书馆的建设 中已 日 渐突 出。王蒙等著名 作家状告网站侵权 ,中华文化信息网在建设中 均碰 到了版权的问题 。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 产权 , 同时又让各类文化 、 科技的文明成果纳人 数字图书馆 , 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 , 创造 出更 大的价值 , 是一个急迫的任务。随着 中国加人 W O 我们要抓 住机遇 , 动参 与网上 法律规 T , 主 范的建设 。 23 -人才问题 数 字 图书馆是一项 高科 技与文 化结合 的 重大工程 , 在推进 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 要 不断发现和培养既懂技术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的复合 型信息化人才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 还应 进一步解放思想 , 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 , 以利于 人才的脱颖而 出,促进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 展。 2 运营模式问题 . 4 信 息化是 当代世 界经 济和社会 发展 的大 趋势 , 党的十五届五 中全会指出 , 要加强信息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 , 要用“ 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文 。 化信息资源 的开发利用是数字 图书馆的核心 , 要实现文化与科技 的结合 , 强强联合 , 用市场化 操作 的方式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2 管理问题 . 5 实 施 中国数字 图书馆 工程 的成 败不在技 术, 而在于管理 , 可谓“ 三分技术 , 七分管理! 由 ’ ' 于参与数字 图书 馆建设 的单位 和部门较多 , 因 此, 在统一认识 的基础上 , 必须统 一步骤 , 同心 同德 , 齐心协力 , 共同把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推 向成功 。 3数字 图书馆的基本模 块建设 数 字图书 馆是一个 开放式 的硬 件和软 件 的集成平 台, 通过对技术和产品的集成, 把大量 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 ,将它们 组织起来在 网 上服务 。它 由五大模块组成 : 各种载体数字化 , 数据储存和管理 , 组成有效的访问和查询 , 数字 化资料 的传递和接收 ,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 。 31 . 各种载体的数字 化 将 书刊 、 古籍 、 善本等 各种 文字 、 图像 ( 包 括地 图 ) ,缩微制 品包 括缩微胶 卷和缩微平 片 等 ,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设 备 , 这些资 料数字 将 化。 关于录音 、 录像 、 电影胶 卷 、 唱片等可采用 各个公司提供的产品 , 频 、 将音 视频信 息资料数 字化 ,各公司往往提供 压缩技 术的先 进工具来 处理 。 3 数据的存 储和管 理 . 2 数字 图书馆大 多数采用 客户机假 务器 的 模式 。 客户 、 图书馆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构成信 息传递 的核心结构。图书馆服务器主要 管理数 据 的目录、 索引和查询 , 而对象服务器用 于管理 数字化 的对象 ( 即各种类 型载体 的原文献 ) 当 , 对象数据直接到达客户的时候 ,就实现 了图书 馆对象数据的传送。它存 储和管理的数据量是 巨大的 。 3 组织有效 的访 问和查询 . 3 文 本类型 的文 件检索 , 实现在 网上 的快速 全文检索软件 : 如何为多媒体信 息建立索 引, 让 用户进行有效 的查询 ,也是 当前研 究的热点之 一。直接针对 图像建立索引 , 可以按照颜 色, 图 案来 索引纺织品 的图案 ;用边缘轮廓 结合其 它 图像处理技术索 引人脸照片等 ; 用同样 的方法 , 对数字化 的视频 和音频信息 内容进行查找 , 这 是访问 D 的关键技术 。 L 3 数字化资料的传递 . 4 综合业 务数字网( D ) 目前 已成为多媒 I N, S 体通讯 的基 本传输网络。ID S N分为 窄带 ( 一 N IF ) D N 和宽带 ( —S N , B I )前者美 国 、 D 欧洲 、 日本 已投入使 用 , 可以传输声音等连续媒体 和低 它 质量的视频信号 。有线 电视( A V) C T 广播网络 , 可以说是 D 最有 前途的传输环境 。美国一些 L 专家称 之为“ 信息高速公路 的最后一公里” 。我 国只要对 目前的有线 电视 网络作适 当改 造 , 使 其具有正反向传输功 能之后 ,就可 以用它实现 高品质的计算 机联 网、信息终端和交互式电视 等功能 , 可以作为 D 就 L的传 输环境 。 3 权 限管理 和版权保护 . 5 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显得很重要 , 它要 有 一般计算 机网络 系统 的管理功能 ,要重视各种 类型用户的权 限管理 ; 更重要 的是 , 必须用适当 的技术确保 版权人 的资源不被滥用 。 4 数字 图书馆 的发展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 程 自从 19 年 8 98 月提 出至今 , 已经引起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 , 而且在 推进 实施方 面也 已取得重大进展 。国务院批准 成立 的中国 数字 图书馆 有限 责任公 司 已经 挂 牌, 作为 数字 图书馆工程顶层设计 的中华文化 信 息网 , 以弘扬 中华文化为 目的, 经过一年的开 发建设 , 已经先于数字 图书馆创 出了品牌 , 被评 为中国优 秀网站 和全球 10名最受欢迎的 中文 0 网站之 一,为今后数字 图书馆 的数字化资源库 提供了一个很好 的对外运行发布 的窗 口。 国家 “ 6 ”计 划中国数字 图书馆发展战略组就此工 83 程涉及的技术 、 管理 、 营 、 运 法律等 问题展 开 的 研究及示 范工程效果显 著。 建 设 中国数字 图书馆有 着 急迫 的社 会需 要和市场需求 , 更是在 网上弘扬 中华文化 的基 础。 国家“ 6 ” 8 3 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专家组 设立了数字图书馆重点项 目—— 中国数字 图书 馆�
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论文]
![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296add3186bceb19e8bbfd.png)
浅谈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摘要:在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发展的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环境的特点,对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建设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一、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1.信息资源数字化。
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
所谓数字,即二进制的“0”和“l”。
数字化技术就是将所有信号都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0”和“1”。
所以数字图书馆存贮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磁盘、磁带、光盘等,具有存贮容量大,占用空间少,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所以数字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数字而存在,离开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数字化存贮技术为压缩存贮空间、改进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检索速度、方便用户远程检索奠定了基础。
2.信息传递网络化。
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通过以太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
目前,数字图书馆正通过由宽带网组成的因特网和万维网以高速、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台计算机联为一体,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intemet是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信息互联网络,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教育与科研网”( eemet)与“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is)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网络。
3.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
由于有了信息资源数字化与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坚实基础,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利用共享化特点体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无限与服务无限的特征,体现出了跨国界的资源共建的协作化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
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料一旦被某一读者借阅,其他读者便无法使用,而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可同时提供、多个用户就同一信息进行查询和服务。
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众多图书馆能够借助网络获取各类数字信息,以满足读者用户对知识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联盟的信息共建共享模式将会日益发展,原先的信息壁垒和围墙将会逐渐被拆除,信息资源利用形成了广泛的共享。
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a9cec9d5bbfd0a7956737c.png)
Diia b a y De eo me t l ta e y a d Co n e me s r gtl Li r r v l p n a r tg n u t r a u e S
b i i ,o rcl l n e r e a t t tge r x e s e irr e s f o p rt n a dc odn t n whc r em jr su ul n c ret i e dg y mp me t h e v n r e i f tn i b aya a o eai n r i i , i a et o se t l sa so e vl r oc o o a o h h a i
Re e r h i Chi a s a c n n
W ANG Yu
( ol e f nomai n i ei , n u Unvri f iac n cnmi , eg u2 3 4 ,hn ) C lg fr t nE gn r g A h i iesyo n ne dE o o c B n b 3 0 1 C ia e oI o e n t F a s
t a e pes o l e o sysu y. i h udp i rl eb sdo ee a ta dt et e r d pa t eo ii ll rre ,l rr e e— h tp o l h udsr u l td Thss o l rmai b ae nrlv n h h o ya rci f gt i a is i ayd v l i y n n c d a b b o r e to h a s fs cf i aini ia u ha uligac nrl e iia l ayrsarh. t n r e h ii l irr o — pn n ftecu eo p icst t Chn .s c Sb i n e tai d dgtli r ee c St e i u o n d z br ma a i dtedgt b ayc n z al c p ,a d cri nt ec n r t t b rdto lirr e t n a re o h ta ht ta i n b ay,b if rest edgtll rr o et dfrind v lp e tpe n i s o s wi e ia l re yb f h ii b ayd m si a o eg e eo m n rs t t l i a i cn e s— t to . r r m in p o ̄ l ii irr n tu t ne it h u to ttep e n nChia p i so t h o ep n ig cu tn a ue oe gt l ay c srci xssteq e ina h rs ti n , ont u ec r s dn o n e ne sr F r— d a b l o o s e t o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379e16a300a6c30c229f6f.png)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摘要]: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呈现出信息化特征,曾经的图书馆主要是书籍的聚集地,学生和教师通过浏览纸质书籍来找寻资料,现代的图书馆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文字资料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书目,而是以数字或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网络环境中,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三网融合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为我国的情报信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关注程度;然后,结合实际例子探究了“三网融合”技术在运用的最初阶段,我国各个地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最后,分析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建设。
[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我国整个情报信息建设领域拥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为他为我国的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资料获取与知识搜索的空间,尤其是在“三网融合”技术背景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在便利的网络数据中搜索资料,获取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术研究人员已经大范围使用数字图书来获取信息资源。
但是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利用“三网融合”技术来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建设已经成为各大图书馆关注的问题。
1、我国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学术关注度从数字图书馆诞生之日起,我国的学术界就已经对其进行广泛的关注和探究,数字图书馆为我国学术探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比较流行的数据信息检索库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研数据库等等,广大学者通过在数据库的入口页面输入所要搜索或者查询的关键词或者题名进行数据检索,然后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所查询的资料加以分析,进行科学地去留,再结合自身的观点,创新出新的科学研究项目或者论文,为数据库不断供应新的数据信息资源。
下面通过对数字图书馆方面的论文发表数量来分析对数字图书馆的学术关注度:从上面的调查表格中可以看出:从99年到02年人们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关注程度不断加强,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从10篇上升到180篇,02年以后论文发表数量没有太大变化,表明人们的关注度持稳走平,学者们主要将目光放在数字图书资源建设,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经过调查分析表明:我国的数字图书资源存在重复现象,而且服务方法有待改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依然有待提高。
规划好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
![规划好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https://img.taocdn.com/s3/m/d98d770476c66137ee06198c.png)
[ y o d ] D gtl irr De eo me t tae y Ke w r s ii b ay al v lp n srtg
自从 19 6年 开 始 进 行 探 索 究 和 试 验 来 , 国 的数 9 研 我
字 图 书 馆 建设 到 目前 已 有 相 当 规 模 的 发 展 ; 中 国数 字 图 书馆 工 程 已经 启 动 ; 国 家 图 书 馆 牵 头 的 中 国 数 字 图 书 馆 联 盟 已 由 有 包 括 公 共 图 书 馆 校 图 书 馆 技 图 书 馆 党 校 图 书馆 等 高 科
表 几篇 专 家论 谈 . 进 读 者 望 能 对 您 当前 的 l 作 予 以启 迪 呈 希 T
& 0
规划好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
袁名 敦
( 京师 范大学 北 北京 107 ) _ 8 5 0
【 要 】 简要 沌述了规划 发展 略对建世我 嘟数字图书馆 的 曼意义 和应 当考虑的若干重罂问题 摘 【 键 词 】 数字图 格 美 馆 发展战略 【 类 号 】 G 5 6 分 2 u 7
档
%
一
%
% %
专家论坛
曩
§ 《 《 0 《 & g S
馆” 、 于 内容 的 信 息技 术 ” 是 世 界 范 围 内 的新 课 题 为 r 动 2 世 纪 字 基 更 推 1 数 图 书 馆 ” 术 的发 展 与 研 究 . 技 促进 网 络 信 息 资 源 的 共 建 共 享 快 科 技 信 息 服 务 加 面 向 市场 , 向市 场 。 刊拟 定 从 20 走 本 0 2年 第 二 期 起 没立 “ 々家 芘 坛 ” 日 栏 每 期 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如何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做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其中包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有能力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数字资源的网络传播,主动介入社会,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信息服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获取工作生活所急需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既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宗旨的要求。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能够在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有能力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数字资源的网络传播,主动介入社会,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信息服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获取工作生活所急需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既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宗旨的要求。
(一)城镇化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需求在我们所做一份调查中,有%选择的是互联网查询和使用数据库下载;在所喜欢的信息资源一项中有%的受调查者选择互联网资源或者数据库数字资源作为其喜欢的信息类型。
这一结果符合当今网络通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特色,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需求动力,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智力支持和资源技术保障。
(二)高校图书馆多元的数字文献资源是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完善纸质文献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数字文献的收集、储藏和利用,遵循购买和自建数据库、共建数据库相结合的原则,收录各种数据库,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将现有文献数字化。
以邯郸学院为例,作为本区域内地方高校的代表,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13个已购数据库和近20个其他在用数字资源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在购买数据库的同时,有目的地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大量收集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做好信息资源的高利用率配置,构筑虚拟馆藏文献。
如网络报刊、在线图书馆、在线电子图书等,使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其他类型资源建设相互补充,构成较为完备的馆藏体系,这种多元化的文献资源能满足新生代市民对信息文献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链接奠定了丰厚的信息基础。
(三)数字图书馆为资源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
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是现代高新技术和文献知识信息完美结合的体现。
远程访问技术的应用,使新生代市民可以不必亲临图书馆,不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见面。
随着互联网、地域网和局域网的普及,对一所高校图书馆来说,馆藏文献中的数字资源建设以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传递迅速、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高校数字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提随着高校图书馆中数字资源所占比重的增加和不断增加的服务需求,经过在人才数量、质量、层次以及专业类别等方面重新选择和配置,高校图书馆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和图书情报人才方面的优势越发明显,拥有了一批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迅技术等复合型人才队伍。
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不仅有扎实的图书馆基础服务知识,还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获取、分析、整理、传递信息,为图书馆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为适应城镇化建设而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一)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现状无法满足城镇化的需要目前全国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项目主要有: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由文化部和财政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NDCN、由中科院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以及各省建立的省级数字图书馆联盟等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组织机构。
但是这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组织(机构)的服务对象层次较高,多是直接为科研、教学等服务的,并且费用高昂。
而城镇化进程中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普通大众,这些新市民的知识层次相对较低,获取知识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活、工作、学习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同时期关于如何使高校数字资源在共建共享中为社会城镇化服务的研究鲜有涉及。
(二)高校数字化系统建设不够规范,缺少统一规划、观念比较落后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影响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缺乏共建共享意识,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以藏或占有资源为主导。
在这种情况下,数字资源建设通常是低水平的、大量重复的建设。
(三)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数字资源设施建设滞后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大多仅限在校园网内使用,而且校园网的范围比较狭隘,仅仅是校园内的主要教学建筑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对使用设备终端包含范围还比较小,还不能做到随时随地的利用资源。
第2篇:基于大数据环境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随着信息数字化技术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已经正式进入了大数据发展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数据量呈现出极速增长的模式,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知识服务体系将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条件,并且会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进行研究,以便数字图书馆建设能够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
1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打数据环境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着以下的挑战和考验。
首先,图书情报工作水平亟需提升,传统发展背景下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重要是从事各种知识、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流通工作,与知识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的载体能够有效的分离开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从管理知识载体朝着管理知识本身发展,这使得图书馆情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其次,传统的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架构是通过用户终端的服务器发送请求的,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由于各种资源都是在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服务器上存储的,用户信息和数据的获得是通过各个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网络架构服务无法满足大数据环境发展的要求,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另外,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碎片化、多样化以及原始化成为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数据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应当更加符合相关的要求,另外,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极速增长对计算机存储空间、存储技术以及存储结构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注重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展科学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
2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一)制定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战略方案大数据环境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无限发展机遇,图书馆建设管理人员不仅要考虑到数字图书馆宏观方面的建设,还要对数字图书馆的局部建设进行设计。
在宏观层面上要注重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主题定位和角色设定。
在局部设计方面要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的学科以及建设的特点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建设设计。
(二)提高数字图书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功和运营的成败。
大数据环境对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不再是对图书馆的知识载体进行处理和管理,而是要对知识本身进行分析和加工,并且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类别、服务种类和服务途径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噶变,这些都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用途,从意识上强化认识,积极做出相应的改变。
其次,图书馆人员要注重自身相关能力的提高,主动学习相关技术,提高服务能力。
(三)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平台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要从多个方面构建相应的知识服务体系。
首先,要在图书馆管理方面、图书馆环境构建、图书馆安全和战略合作方面等建设相应的服务体系和平台,注重数字图书馆与科研机构、高校、研究所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在科研领域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建立数据发掘和分析研究机构,大数据环境时代,数据和信息极速增长,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需要对这些海量的资源进行梳理和整理,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电子商务化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专业化、细致化发展,提高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能力。
另外,在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将过去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架构进行扩展发展,完善相应的合作服务和信息安全管理架构,增强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性。
(四)开展关联发析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研究结构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形成的完整数据、综合数据和全面数据等多种数据体系,面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体系,数字图书馆应当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计算的方法对这些数据体系进行统计、关联和综合分析,探索这些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挖掘数据关联之后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含义,进而对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发生这件事情的概率进行分析,为某些研究和探索提供一定的依据。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传统的文献统计分析和文献计量学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发展,并且通过关联分析和预测,能够拓展文献统计分析研究和文献计量研究的范围,从过去简单的定量分析朝着定性分析、预测研究分析等方向不断发展,同时,这也成为大数据环境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创新性项目之一。
3结束语大数据环境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数据的级数增长,图书馆作为数据和信息存储的中心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人们的需求。
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战略和方案,然后从组织建构、人员素质和创新发展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为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用户等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服务,提升和拓展数字图书馆在新时代的发展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