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教学大纲《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部分一、适用专业2013级会计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通用基础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进入各自的专业领域的必要知识储备。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部分。
通过这三大板块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清楚地解释价格形成的机理,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并能够解释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市场运作的原理,理解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含义及其条件,了解并说明价格机制作用的局限性;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机制与过程,客观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帮助学生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对策。
三、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时间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包括4学时期末复习。
五、使用教材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主编:张建伟、李祥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01日第1版。
六、参考教材1、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主编:高洪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3月第4版。
2、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主编:梁小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01月第2版。
3、教材名称:《经济学原理》;主编:曼昆;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4月第5版。
4、教材名称:《经济学》;主编:萨缪尔森;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第18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三个问题,主要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懂得辨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现象,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份指南,它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一、引言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引言部分,可以介绍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以及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同时,可以提及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指标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同时,可以解释这些概念的计算方法和意义,以及它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和指标,学生可以建立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三、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长期经济发展的问题。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如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
同时,可以分析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如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人力资源等。
通过学习经济增长理论,学生可以了解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四、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经济波动和景气与衰退的交替。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如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等。
同时,可以分析经济周期的特征和原因,如需求冲击、供给冲击等。
通过学习经济周期理论,学生可以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影响。
五、宏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政府如何通过调控经济运行来实现经济目标。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类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同时,可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和效果,如利率调控、税收政策等。
通过学习宏观经济政策,学生可以了解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影响。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支撑 分值
目标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5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5 目标3
目标1 5
目标2
目标1 5
目标3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听讲,做好
思政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
目标1
三、需求
笔记
4 效用价值论
目标2
理论
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运用讲
目标3
巩固重点
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以提高学
和难点问
生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题
重点: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佳生产 课前:预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
二、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入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及其改善途径。研究内容包括供求与价格、 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 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够 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进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目 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的能力
力
标 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教学大纲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教学大纲四川师范大学实验教学大纲模板:数字经济实验室(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实验教学大纲学时:课程总学分:(此2项如果实验是独立设课可不写)实验学时:32 实验个数:6 实验学分:2课程性质:必做适用专业:经济学教材及参考书:《西方经济学》大纲执笔人:高峻峰大纲审定人: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经济类或金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西方经济学(代码035002和035003)》的同步实验课。
该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宏观和微观经济经营过程,营造真实的经济环境,让学员体会现实生活中的厂商、政府、消费者之间经济行为,本课程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角色实践的方法让学员体验微观经济的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让每个学员都有针对性的收获。
厂商团队的主要任务带领厂商高效稳健地经营,规避经营风险与陷阱。
汽车和家电厂商向钢铁厂商采购原材料,并受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影响。
政府根据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价格涨幅得出CPI、PPI数据,同时依据GDP等数据判断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收集货币市场的M1和M2数据,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
当汽车和家电行业受调控影响时,将同时影响钢铁行业的景气度。
二、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数字经济实验室(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实训,是借鉴欧美先进教学方法,并针对经济学专业教学特点而设计,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现实的教学实践模拟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争取更大的就业机会。
由于经济类专业具有理论模型众多、涉及面广、高度抽象的特点,学生要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应用经济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困难。
通过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流程、并能有意识地搜集和分析各项经济运行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经济模型和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核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1)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的核心指标;(2)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
重点及难点:1、GDP的五点含义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由于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已在第一章“绪论”中讲授,因此,本章从第二节开始。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本节主要知识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熟练掌握)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掌握)GNP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指本国居民在国内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GDP以国境为统计标准,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本节主要知识点:一、支出法的含义(掌握)支出法是指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净出口这几方面的总和。
二、收入法的含义(掌握)收入法是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
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本节主要知识点: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五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三、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四、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五、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本节主要知识点: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与储蓄-投资恒等式(掌握)从支出看:Y=C+I从收入看:Y=C+S储蓄-投资恒等式:I≡S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与储蓄-投资恒等式(掌握)从支出看:Y=C+I+G从收入看:Y=C+S+T储蓄-投资恒等式:I+G≡S+T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本节主要知识点:一、名义GDP的概念(理解)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地体现在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等方面。
宏观经济理论正是要通过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分析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宏观经济政策正是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总之,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将为后续课程提供分析框架及分析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经济思想及经济学的方法来看待和解释客观经济现象。
2、本课程的教学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
3、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就各宏观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根据我国的国情,积极探索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具体应用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想学生说明如何把这些结论运用到他们生活的世界中。
因此,在教学中应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总量分析的能力。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用方法的结合,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练习题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等章节。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0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课程性质: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如下教学目的: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不同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长期经济增长模型,能够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理解不同宏观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具备运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状况的能力。
掌握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能够运用宏观经济指标考察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
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理解不同政策运用的背景以及如何运用政策工具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6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名义GDP和实际GDP教学要求: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并与微观经济学进行比较2.理解GDP及相关指标的含义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4.应用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5.理解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重点难点: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2.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其它教学环节:课后查阅当前全球GDP排名,熟悉前20的国家和地区;登录我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历年《统计年鉴》,熟悉GDP核算的两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使用。
(二)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9课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5.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6.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7.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教学要求:1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2.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3.掌握不同经济部门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4.理解各种乘数的概念重点难点:1均衡产出的含义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3.乘数原理其他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
宏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整体的经济运作作为考察对象的经济学。
主要讲授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AD-AS模型、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特点,具有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规定某一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课程目标1: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1.1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1.2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1.3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1.4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1.5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1.6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
1.7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研究目标1.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2. 掌握宏观经济变量的度量和分析方法。
3. 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原因及其对经济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4. 理解货币与银行体系的作用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
5.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能够评估其效果和影响。
教学内容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变量的度量和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模型的概念和构建方法2.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 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周期性- 经济波动对经济产出和就业的影响3. 货币与银行体系- 货币的定义和功用- 银行体系及其角色-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决定4.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货币政策的执行和影响- 货币政策的限制和挑战5.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原理和实践- 是否采取主动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评估和影响分析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分析案例,渗透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2. 讨论: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和评价宏观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和模拟情景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4. 小组项目:让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研究,加强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和讨论:占总成绩的20%。
2. 作业和小组项目:占总成绩的30%。
3. 中期考试:占总成绩的20%。
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参考教材1.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八版),著者:尼.格里高利.曼昆,译者:陈向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著者:费尔南多.索瑞亚诺,译者:杨洁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开课院部二、教学对象经济学科各专业本科生。
三、教学目的一是为初涉宏观经济学的学生较为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使其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为学好其它专业课例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政与税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为学生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分析框架;三是使学生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以及政府与市场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为今后在经济工作中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四、教学要求首先要较为系统地介绍基本知识,教师必须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有很高的西方经济理论修养;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国情不同,即便在西方经济理论中被证明是有用的东西,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以便决定它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不能完全照搬;再次,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管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对宏观经济学不能盲目崇拜,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以至批评。
但这种批评与过去的批判完全不同,它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分析,一种学习和探讨的过程。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1.总学时:68课时;2.授课:62课时;3.机动:6课时。
六、考核1.考核形式:期末考试;2.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15个,每个2分,共30分;名词解释4个,每个3分,共12分;简答题2个,每个7分,共14分;论述题2个,每个12分,共24分;计算题2个,每个10分,共20分。
3.考试时间:2小时。
七、教材八、主要参考书目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9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刘涤源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3.周家来等.宏观经济学[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6.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九、讲授内容提纲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4课时)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二、学分:3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等四、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网络教育考试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性较强。
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课程的任务,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掌握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框架,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以及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等问题,为后续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先导知识,要了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理论特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代表人物、理论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等。
二、课程内容1、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宏观经济学由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而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过程。
重点介绍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产出水平、失业率、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宏观经济政策等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3)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从日常生活、周围环境、社会经济、政府行为等方面简单介绍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教学要求:(1)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2)重点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3)考试时本章不作为重点,一般只出名词解释、填空或选择题。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二章国民经济核算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弄清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含义及其计算、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消费储蓄与投资、乘数与加速数、收入-支出分析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概念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实训大纲
宏观经济学实训大纲宏观经济学实训大纲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产出决定模型- 失业率和就业模型- 通货膨胀和物价决定模型- 储蓄和投资模型2. 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 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3. 国际经济和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模型- 汇率决定模型- 汇率制度和政策- 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4. 经济增长和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 发展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发展政策和措施5. 政府和经济运行- 政府预算和财政政策- 税收和公共支出- 政府债务和赤字问题6. 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 经济周期理论和模型-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 经济政策的效应和评价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述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解释相关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实际经济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理解经济现象和政策效果。
5.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经济环境和政策实施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四、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和讨论: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和报告:布置宏观经济学相关作业和报告,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能力。
3.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项目,评价学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4. 考试:组织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参考教材1. 弗朗西斯·沃尔先生等,宏观经济学导论,第十版。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纲《宏观经济学》教学⼤纲【前⾔】宏观经济学就是⼀门理论经济学,它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得研究,揭⽰宏观经济运⾏过程中得⽭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得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得影响。
宏观经济学得主要内容可分为宏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这就是由其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决定得。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民收⼊核算理论,收⼊⽀出分析理论、IS—LM模型理论,总供求分析理论、通货膨胀与就业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收⽀与国内经济得理论等。
宏观经济政策部分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得⽬标、政策⼿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政策等.在分析政府得经济政策时,重点放在企业如何预期与适应政府政策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环境得影响等⽅⾯。
宏观经济学⾃成为⼀门独⽴得学科以来,内容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对宏观经济运⾏过程中得各种⽭盾得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宏观经济运⾏得规律得探索越来越具体深⼊。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学⽣应对宏观经济运⾏机制有全⾯系统得了解,能⽤宏观经济学得基本理论与⽅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理解宏观经济环境得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得影响,懂得如何预期与适应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得变化,提⾼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得能⼒。
第⼀章导论(⼀)⽬得与要求1、了解宏观经济学得特点;2、掌握国民收⼊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得概念以及相互之间得换算关系;3、会⽤两种⽅法计算国民⽣产总值;4、了解什么就是实际国民⽣产总值与名义国民⽣产总值;5、了解什么就是国民⽣产总值与国内⽣产总值;6、掌握两、三、四部门经济中得收⼊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教学内容第⼀节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与⽅法1.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与⽅法.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什么就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得研究⽅法。
3.问题与应⽤(能⼒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内容与所利⽤得研究⼿段。
第⼆节宏观经济学得基本概念1.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得基本概念.2。
宏观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1
宏观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课程编号:E21102实验学时:6 学时学分: 0.5 学分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一、实验课程说明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涉及许多复杂的宏观经济变量,且各变量主要呈现出随机状态分布的特征,这对于完整而客观的理解宏观经济问题带来困难,实验和模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
基于这一认识,宏观经济学实验紧紧围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对于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基本变量通过理论逻辑关系,建立经济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经验数据加以推证和检验,以体现和说明理论的正误,提高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宏观经济学实验是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实验,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识经济类、管理各专业的本科生开设。
通过模拟实验和相关的计量检验:1、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教学内容置于可控操作环境中。
通过学生的模拟和实验,强化理论理解,提高认识经济规律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对经济分析和运行的感性认识。
3、熟悉现代宏观经济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具体运用。
4、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三、实验的基本要求1、了解实验的软件环境和操作平台的运用,学会用现代的分析手段和技术模拟和实验经济参数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完整而清楚的陈述实验操作过程,要求理论逻辑和实验逻辑关系相一致,基本结论明确,分析说服有力。
3、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体现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基本结论及相关变量关系的详细分析。
四、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实验课成绩考核与评定标准1、学生在完成课堂上指定题目的实验后,必须自行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作为评定实验成绩的依据。
2、实验成绩占宏观经济学课程的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
教学大纲
四川师范大学
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数字经济实验室(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课程总学分:(此2项如果实验是独立设课可不写)
实验学时:32 实验个数:6 实验学分:2
课程性质:必做适用专业:经济学
教材及参考书:《西方经济学》
大纲执笔人:高峻峰大纲审定人: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经济类或金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西方经济学(代码035002和035003)》的同步实验课。
该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宏观和微观经济经营过程,营造真实的经济环境,让学员体会现实生活中的厂商、政府、消费者之间经济行为,本课程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角色实践的方法让学员体验微观经济的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让每个学员都有针对性的收获。
厂商团队的主要任务带领厂商高效稳健地经营,规避经营风险与陷阱。
汽车和家电厂商向钢铁厂商采购原材料,并受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影响。
政府根据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价格涨幅得出CPI、PPI数据,同时依据GDP等数据判断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收集货币市场的M1和M2数据,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
当汽车和家电行业受调控影响时,将同时影响钢铁行业的景气度。
二、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数字经济实验室(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实训,是借鉴欧美先进教学方法,并针对经济学专业教学特点而设计,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现实的教学实践模拟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争取更大的就业机会。
由于经济类专业具有理论模型众多、涉及面广、高度抽象的特点,学生要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应用经济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困难。
通过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流程、并能有意识地搜集和分析各项经济运行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经济模型和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最终,学生在分组对抗竞争环境下体会经济学的魅力。
2.实验要求
理解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组成要素,掌握经济循环框架图;掌握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组成与特征;
掌握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行为和最优经营决策;
掌握博弈策略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理解各项经济指标与经济增长周期
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厂商经营的影响;
理解政府的各项经济监管政策;
掌握以上核心经济理论与相关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微观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要素理论实验
(综合性实验6学时)
1、目的要求
(1)能对影响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分析;
(2)能进行土地要素和产品市场弹性的分析(以家电或汽车为例);
(3)能对土地要素和产品市场均衡价格的静态和动态分析(用蛛网模型)。
2、实验内容
(1)建立8支厂商团队(每队均由4-6人组成),分别为汽车公司、钢铁公司、家电公司;(2)政府与消费者团队分设央行行长、产品市场监管局长、统计局局长、消费者代表、原料市场监管局长;
(3)规则介绍、破冰起航;
(4)各汽车公司和家电公司进行土地与生产线投资、资金借贷、生产经营;
(5)各公司盘点业绩。
实验二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结构与厂商理论实验
(综合性实验6学时)
1、目的要求
(1)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经济特征;
(2)能在不同市场结构下模拟厂商行为最优决策。
2、实验内容
(1)每一年度分别在家电、汽车、钢铁行业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
(2)厂商在不同竞争和垄断市场结构下投标经营;
(3)厂商每一年度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收益和成本;
(4)分析市场结构对投资和经营决策的影响;
(5)总结不同市场环境中的厂商决策行为。
实验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与福利经济学
(综合性实验4学时)
1、目的要求
(1)能结合现实分析经济中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对策;
(2)能结合现实说明不同竞争情况下的博弈策略。
2、实验内容
(1)政府宣布需要各厂商提交的年度资料(如各厂商的产品价格、现金和银行存款总量、贷款总量、市场占有率等);
(2)成立公平市场交易监管局,监管各厂商的市场交易行为是否违规;
(3)每年度各汽车和家电厂商在要素市场中竞争博弈;
(4)每年度钢铁厂商与其他厂商在产品市场中竞争博弈;
(5)政府组根据监管情况判断市场是否出现失灵,并给出意见。
实验四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理论实验
(综合性实验4学时)
1、目的要求
(1)能计算GDP、CPI、失业率、通货膨胀等指标并理解各指标含义;
(2)能够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当前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2、实验内容
(1)竞选政府,每一年统计并计算沙盘运行中的GDP、CPI、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
(2)政府制定以上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规则;
(3)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4)分析这些指标的影响因素;
(5)分析利率市场波动的原因。
实验五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实验
(综合性实验6学时)
1、目的要求
(1)能够根据实验四的指标判断经济周期;
(2)能够分析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
(3)能够运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解释经济周期。
2、实验内容
(1)根据上一实验结果判断每一年处于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
(2)政府每一年控制土地、货币等要素资源的供给;
(3)每一年汽车和家电市场总需求随价格和调控变化;
(4)各组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化对现实经济的影响。
实验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实验
(综合性实验6学时)
1、目的要求
(1)能够理解财政政策在现实经济中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2)能够理解货币政策在现实经济中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3)能够预先判断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分析目前盘面的宏观经济态势
(2)判断盘面上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
(3)制定宏观调控的目标
(4)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实施调控工具
(6)每一年运营结束后审查政策调控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五、培训进度控制表(针对学生)
注:如果针对学生实训,此课程的建议排课时间为2-4天连续上课。
针对老师的交付培训方式:主要侧重于经营决策注意点、知识分享点,操作步骤,运行2年,需要1天培训时间。
六、实验报告
(本部份请各学院按此格式,学生统一使用,实验完毕后,根据预习和实验中的现象及数据记录等,及时而认真地写出实验报告,教师批改下发学生,实验考试完毕后实验室收回存档)
●题目:经济学沙盘实验报告(统一名称)
——如果可以重来……
●格式:WORD+图片或录像
●内容:
➢宏观:本组执政时的经济政策得失总结(包括:上年经济指标,本年的经济环境,本届政府的目标,本届政府的经济措施,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措施?年度
结束时是否达到目标?未达到的原因?对下一年度的政策建议);
➢微观:各决策步骤(市场竞标、资金竞标、土地竞标、劳动力竞标、原料价格谈判、最优产量计算、产成品定价、技改时机)需要用到哪些经济学知识点?
尽量用图表说明。
●注意事项:请不要粘贴学员手册规则、操作表格、报表,粘贴篇幅超过10%视为
抄袭。
请不要按每一年为标题记录决策过程,请以知识点为标题。
●实验报告评分:
➢以下每个维度占10分,每组只给其他七个组打分,不能给自己组打分。
➢每个维度采取强制排名,分成4个等级,每个等级至少相差一分。
➢学生评分平均后,占50%,老师评分占50%。
维度一:分享生动性:由老师随机临时指定各组一名同学,在全班代表全组分享本组的实验报告,越大方、生动有趣,得分越高。
维度二:专业深度:该生分享的实验报告中,应用经济学知识点越多、数据分析越深入、越能解释各步骤的决策问题,得分越高。
维度三:实验报告文档美观大方:不规定文档统一格式,但要求商务、专业、简洁、形式丰富而不花哨。
七、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本次实习考核包括对团队考核和对学生个人考核两部分。
(1)团队得分
利润(所有者权益)
课堂参与
经济学知识点分享+ 实验报告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实现
(2)学生个人成绩
学生个人业绩评分=团队得分+ 团队意识内部评价+ 出勤率
出勤率:病事假扣2分/次,缺席5分/半天
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或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个别特殊课程无法按上述两种记分制评分的课程,可采用“合格”、“不合格”两级分制评定。
学生考核、考试成绩60分以上或合格、及格取得该实验课程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