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生应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
小学生应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1.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达到身体发育良好,视力达标,体态匀称,体质强健。
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有较强的身体活动及协调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对危险逃生自救的能力。
要热爱生活,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学会微笑、感谢与赞美,尊敬师长,友善乐群,乐于助人;要学会情绪管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拥有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2.成志于学“成志于学”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志存高远,通过学习成长、成人,努力成才,成就未来事业。
小学生应当学而不厌,拥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
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3.天下情怀“天下情怀”指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扎中华根,铸民族魂,做具有国际视野、天下情怀的现代中国人。
小学生应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拥有爱家人、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要有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公益精神;要有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平等交流,友善相处和交往。
4.审美雅趣“审美雅趣”指学生应该具备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生应向往与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在对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此基础上传播美、发展美、创造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质,进而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5.学会改变“学会改变”源于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
这里指学生主动适应、超越自我、勇于创新。
我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我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我国学生的教育素质一直备受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了六大方面,即思想道德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社会责任感、健康素养以及审美素养。
这六大核心素养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六大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思想道德素养是学生最基本的素养,也是其他素养的基础。
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想道德素养,学生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贡献。
学校应该通过德育课程、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素养是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我,使自己成为具备竞争力的人才。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
创新素养是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核心素养。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创新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该具备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养,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团结合作和为社会担当的责任感。
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健康素养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学生应该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实现自我发展和实现人生目标。
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敲定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热词,它不是一般的解题能力、答辩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小学阶段,是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启蒙期”。
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为“四能四会”。
一、能健学习能健体是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有较强的身体活动及协调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对危险逃生自救的能力。
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规则意识,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心态。
会学习,这里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应当学而不厌,拥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
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二、能友善会感恩能友善是指培育儿童美好的人性,“一毫之善,与人方便”“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对父母友善、对朋友友善、对动物友善、对社会友善、对自然友善。
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
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家、爱民族了。
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三、能独立会内省能独立是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独立意识薄弱,独立精神稀缺,独立能力差劲,心理脆弱,没有承受挫折的勇气,都与“独立”的缺失有关。
会内省是指要懂得反思,在反思中改变。
心态平和的接受一切改变,及时适应新情景新问题的出现,培育主动适应、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能力。
(完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
学生6大核心素养,你值得拥有!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已硕果累累。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经历教育后必须拥有怎样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成为怎样的人才。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一、自我管理能力1、主人翁意识:开发自主思维和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完善的生活规律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学会认知自我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学会自信自尊,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和避免自我放纵。
2、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和家庭、社会以及自己相处,通过语言表达和交往技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意识。
3、自律意志力:学会独立思考,把学习中的困难有效化解,既能将自我期望和目标融入行动,又能掌握西方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不懈地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能力1、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掌握礼仪习俗,学会关怀他人,提升公民道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中国思维”:学习熟悉中国思维模式,帮助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待问题,增强文化意识。
3、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精髓: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学习儒家等典籍,包括诗词文学、唐宋散文、古代著作的思想精髓,了解中华文明精髓,接受正确文明的引导,培养理想信念和高尚品德。
三、学习能力1、基础学习能力:学会基本学习技能,包括激发兴趣、调查研究、思考综合、总结分析、持续学习等,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获得丰富的学习经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成就感。
2、专业学习能力:深入学习本专业相关学科知识,具备攻克学科难题和实践应用能力,开拓思维,成为有能力的专业人士。
3、外语学习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口语、写作、音高学习等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外语资源,拓展国际视野,融合国际先进文化。
四、实践能力1、创新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创新思维的状态,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思维的实践,开拓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2、实践技能:结合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在实际的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技术技能,加强多元化能力,以实践技能求实现。
3、合作能力:学会团队合作,联手拓展自己的能力,学会攻克团队管理遇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生核心素养有哪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初步拟定了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
1.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源于原清华附小校董马约翰先生身体力行,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这里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清华附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达到身体发育良好,视力达标,体态匀称,体质强健。
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有较强的身体活动及协调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对危险逃生自救的能力。
要热爱生活,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学会微笑、感谢与赞美,尊敬师长,友善乐群,乐于助人;要学会情绪管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拥有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2.成志于学“成志于学”源于清华附小前身“成志学校”的校名,取义于清华附小“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
这里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志存高远,通过学习成长、成人,努力成才,成就未来事业。
清华附小学生应当学而不厌,拥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
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3.天下情怀“天下情怀”源于清华大学“厚德载物”“中西合璧”的办学思想及清华附小百年来一直坚持的公益情怀。
这里指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扎中华根,铸民族魂,做具有国际视野、天下情怀的现代中国人。
清华附小学生应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拥有爱家人、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要有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公益精神;要有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平等交流,友善相处和交往。
4.审美雅趣“审美雅趣”源于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学境界。
这里指学生应该具备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
清华附小学生应向往与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在对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标题:深度解析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导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体系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学生的多个方面,包括智能、品德、创新、实践、合作和健康六个方面。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的意义和培养方法。
一、智能素养智能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智能素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智能。
二、品德素养品德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伦理观念,能够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并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应当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和榜样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和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实践素养实践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五、合作素养合作素养是指学生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素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通过开展团队合作和项目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互支持和协调合作。
六、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习惯,能够自我保健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习惯,通过开设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小学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
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
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
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
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首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对世界和自身了解,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方法,在选择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科学意识和有效的科学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他们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处理社会问题,更加科学地分析发展问题,从而准确判断问题。
其次是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指帮助学生形成自身健全的公民观念,处理好国民之间的关系,使他们长期积极参与社会制度建设,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公民和国家的发展发挥作用。
公民素养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从而形成正确的公民观念,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支持。
第三是生活素养:生活素养是指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熟知正确的行为规范,养成独立自主精神,健康合理地做好日常健康管理。
要增强学生的生活素养,既可以在素质教育中补充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让他们逐渐养成守时记事、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以及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
第四是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劳动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劳动经验,传承和发展劳动文明,坚持奋斗、务实的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求发展的精神,热衷于劳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精神。
要实现这样的劳动素养,学校除了要开展有关知识学习外,还要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熟悉劳动环境,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参与到某种劳动中去。
第五是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使他们在艺术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艺术创作技巧,表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培养观赏、欣赏以及创造性参与艺术活动的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艺术知识,在学校中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参加艺术节,获得艺术熏陶,从而提高艺术素养。
最后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当代时代文化以及一些世界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熟悉自身文化背景的历史文化,理解和体验其独特的文化精神。
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可以加强文化课程的开设,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让他们运用文化素养来践行文化的价值和使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李倩【李倩班主任工作室 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重庆 400000】摘要: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论文探讨了一些关于一年级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一年级;核心素养;活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其内涵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期,因此,作为一年级班主任的我们必须倾尽全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那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一、狠抓常规教育,培养核心素养初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伙伴、新的作息时间、新的要求,许多方面都是刚刚接触,进入了一个跨越性阶段,会有诸多的不适应。
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一定要狠抓常规教育,并做到细致、落实,以此帮助他们起好步、开好头,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学常规,养习惯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
为此,对他们提出的常规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一定要细,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并且常规教育要有序列性、有阶段性,每周设立1-2个常规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训练,做到重点突出,有针对性。
因此,我们可以制作或下载常规教育的相关微视频,如《我们的学校》《我会整理书包》《我会打扫》《文明玩耍》《正确的书写姿势》《都是疯打惹的祸》等,利用晨会、班队课播放给孩子看,让他们通过观看、交流,明确有哪些常规,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引导学生边看边学;编一些简单易学的常规儿歌、口诀,比如“时间到,静悄悄”“铃声响,进课堂”“小眼睛,看黑板。
(完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
学生6大核心素养,你值得拥有!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已硕果累累。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经历教育后必须拥有怎样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成为怎样的人才。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后塔小学六大核心素养
后塔小学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开展的工作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
我校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比如,今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我们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加强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国小学生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中国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中国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
“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xx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
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那么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1)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学习心得体会--核心素养-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要培养小学生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
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
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
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
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
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
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小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家,在校,在社区
小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家,在校,在社区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是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一。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却出现“吃不饱”的现象,社会上也出现不少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的群体。
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接班人,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极为重要。
社会责任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个人的优秀品质。
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的内涵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那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做了以下尝试:一、关注课程,挖掘社会责任感《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自身、他人、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逐步培养稳定的做人做事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它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教育。
小学生因年纪较小,其思想观念与成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在遇到一些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及辨别能力,所以,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
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塑造学生的责任心,使其成为有社会担当的人。
这对其后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分组讨论了解公民身份的由来,让学生知道多重身份:在家是孩子;在学校是学生;在商场是顾客。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的身份都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在社会上,我们有共同的身份就是公民。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了解公民享有基本权利,提高自己的权利意识,但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坏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要履行基本义务,通过辩论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从而产生责任担当意识,知道自己是公民就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就应该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
“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
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那么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
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
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
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大素养18个要点具体的主要内涵和重点到底包括哪些呢?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
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扞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
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