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汇总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中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依然是制约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全面落实《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实施枢纽战略,满足综合交通一体化需求。
加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机场的功能互补,促进多机场体系的形成。
到2015年,全国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 30个以上,覆盖全国94%的经济总量、83%的人口和81%的县级行政单元。
北方机场群:将北京首都机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新建北京新机场。
加快发展区域枢纽机场,发挥哈尔滨、沈阳、大连、天津机场分别在东北振兴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培育哈尔滨机场面向远东地区、东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
发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长春等机场的骨干作用。
发展漠河、大庆、二连浩特等支线机场,新增抚远等支线机场。
华东机场群:培育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
加快发展上海虹桥、杭州、南京、厦门、青岛等区域枢纽机场,满足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海西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
培育青岛机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功能。
发挥济南、福州、南昌、合肥等机场的骨干作用。
发展淮安等支线机场,新增九华山等支线机场。
中南机场群:培育广州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
完善深圳、武汉、郑州、长沙、南宁、海口等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满足珠三角地区、中部崛起、北部湾地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区域合作战略需要。
增强三亚、桂林等旅游机场功能。
发展百色等支线机场,新增衡阳等支线机场。
西南机场群:强化成都、重庆、昆明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加快培育昆明机场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服务于云南桥头堡发展需要。
提升拉萨、贵阳等机场的骨干功能,满足国家加快发展藏区和偏远地区发展需要。
发展腾冲等支线机场,新增稻城等支线机场。
西北机场群:强化西安、乌鲁木齐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满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新疆地区快速发展需要。
培育乌鲁木齐机场面向西亚、中亚地区的门户功能。
提升兰州、银川、西宁等机场的骨干功能。
民航发展实施方案
民航发展实施方案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航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出行需求,需要制定一项全面的民航发展实施方案。
二、提高服务质量1.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提升机场、航空公司和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完善设施建设:加大对航站楼、跑道、停机坪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扩建投资,提高各个环节的容量和效能。
3. 强化安全保障:加强航空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飞行安全、地面安全和网络安全水平。
三、加强国际合作1. 推动国际航线网络的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空中交通权协议,积极开展航空运输合作,增加航线数量和频次,提高服务覆盖范围。
2. 深化航空产业合作:与国际航空制造商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提高国内航空产业的竞争力。
3. 加强国际安全合作:与国际民航组织和其他国家民航管理机构加强交流,共同应对恐怖袭击、飞行事故等安全威胁。
四、促进航空产业发展1. 增加民航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在航空器制造、航空维修、航空运输等领域投资建设,提高航空产业的综合实力。
2. 支持科研与创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培育航空科技企业,推动航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3.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航空人才培养,设立航空专业学院和研究机构,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和科研平台。
五、提升飞行体验1. 提高航班准点率:加强航班管理,改善航班准点率,提高旅客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安检流程,提高办理登机手续的效率,提供更便捷的旅客服务。
3.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机上服务培训,提高乘务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提供更舒适的机上服务。
六、加强环境保护1. 推动绿色航空发展:鼓励航空公司使用低碳环保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航空运输。
2. 强化噪声控制:加强对机场周边噪声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目录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1)(一)取得的成绩 (1)(二)存在的问题 (3)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5)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发展原则 (7)(三)发展目标 (7)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8)(一)加强法律规章标准建设 (9)(二)加快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10)(三)积极推进市场管理改革 (11)(四)促进扩大低空空域开放 (11)五、夯实基础保障能力 (13)(一)推进通用机场建设 (13)(二)提升飞行服务能力 (16)(三)提升油料保障能力 (17)(四)着力培养人力资源 (18)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9)(一)加快发展公益性服务 (19)(二)积极培育消费型服务 (21)(三)巩固发展工农林航空 (22)(四)着力发展飞行培训 (23)(五)大力培育低空经济 (23)七、保障措施 (24)(一)加强组织协调 (24)(二)加大资金支持 (24)(三)推动科研创新 (25)(四)推广航空文化 (25)(五)加强实施保障 (25)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为指导,围绕民航强国战略目标,阐明发展思路,明确主要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引导市场主体,指导政府行为,是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促进我国通用航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时期,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通用航空发展环境为重点,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通用航空规模、完善规章标准,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发展,我国通用航空保障能力逐步夯实、管理能力较快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快速增强,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取得的成绩1.发展规模较快增长“十二五”以来,我国通用航空作业总量、在册航空器、通航企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8%、17.2%、17.9%,2015年分别达到77.9万小时、2235架和281家,通用航空从业人员达到12970人。
天津市民用航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当前,天津航空产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中欧 航空产业战略合作,落实国家赋予天津航空产业发展的战略定 位,努力构建我国重要的民用飞机制造基地,加快建成我国北方 航空物流枢纽中心,为我市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天津要立足自身优 势和发展要求,按照产业集群聚集思路,着力加强规划顶层设计, 理顺航空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以航空研发制造、航空维修、金融 租赁、航空物流、培训会展等重要业态全面发展,具有更高水平、 更大规模、更加完善的航空产业体系,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力的航空产业城。
我国民航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与对策研究.pptx
中航集团
南航集团
26.5%
26.0%
25.5%Leabharlann 25.0%24.5%
24.0%
23.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3.0% 2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东航集团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其他航空公司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五年来,全行业飞行小时复合增长 率达7.6%。其中,民营航空公司的 复合增长率达13.5 %,取得较快发 展。
6
二、发展概况——飞行小时
25.5% 25.0% 24.5% 24.0% 23.5% 23.0% 22.5% 22.0% 21.5%
21.5% 21.0% 20.5% 20.0% 19.5% 19.0% 18.5%
8
二、发展概况——运营效率及经营效益
单位:亿元
12000
700
10000
600
2019年,全行业实现营业
8000
500
收入10624.9亿元,利润总
400
额达到541.3亿元;其中航
6000
空公司营业收入为6487.2
300
亿元,利润总额为261.1亿
4000
元;保障类企业*营业收入
200
2930.6亿元,利润总额
7
二、发展概况——人员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45523
主要技术人员情况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民航发展应重视由量到质的转变
(发展战略)十二五民航发展应重视由量到质的转变“十二五”民航发展应重视由量到质的转变2011-06-22民航资源网邹建军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发布。
根据这个规划,未来五年,中国民航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航空持续安全水平、增强运输机场保障能力、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促进民航发展方式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要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运输航空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低于0.20;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之上,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空域不足的瓶颈有所缓解,空管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保障起降架次达到1040万架次;运输总周转量达到990亿吨km,旅客运输量4.5亿人,货邮运输量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航班正常率高于80%;通用航空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作业量和飞机数量翻番等。
同时,规划中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本文试就规划的内容,谈谈个人浅显的理解和见法。
壹、“十二五”民航依然会保持相对快速增长如果单从量的角度上见,“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仍然会保持相对的快速增长,甚至其平均增长速度均有可能突破规划的目标。
之所以有如下的判断,主要基于如下几点:1、国民经济的平衡增长。
如果说前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那么,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经济于总量达到了壹定水平之后(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已经达到25000元之上),国民经济将难以再次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于整体环境平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
考察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自1990至2010年近20年的历程,中国民航的发展大体能够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1990-1998年(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大约是821美元),航空运输整体增长速度最低;1999-2003年(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大约是1275美元),航空运输增长速度开始加速,但速度且不明显);2004-2008年(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大约是3456美元),加速度较为明显;2009年以后(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开始超过4000美元),增长速度更是快于前三个阶段。
民航十年工作计划范文
民航十年工作计划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业在我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未来民航发展的趋势,我国民航十年工作计划被提出。
本文将就民航十年工作计划的制定背景、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详细阐述。
二、背景分析我国民航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之一,航空业体量不断扩大,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安全水平逐年提高。
但与此同时,民航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例如航空器储备及环境友好型飞机等方面仍有短板,这些不足之处制约了民航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张,民航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和把握这些挑战,制定民航十年工作计划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
三、目标设定民航十年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推动我国民航业发展全面进入新时代,为构建经济强国和交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具体来说,未来十年,我国民航业的主要目标包括:1. 总体发展目标。
在十年之内,使我国民航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服务能力,逐步实现航空业全要素全要素发展。
2. 服务质量目标。
未来十年,我国民航业要努力提升航空服务水平,缩短飞行舱等候时间,提高航班准点率和延误处理能力等方面。
3. 安全保障目标。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升飞行安全和空中交通管制水平,降低民航事故率和损失率。
4. 行业管理目标。
加大对民航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法规体系,规范民航市场竞争秩序,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5. 环境保护目标。
推动氢燃料飞机等环保技术的应用,降低航空碳排放,推动民航业可持续发展。
四、重点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未来十年,我国民航业的重点工作包括:1. 加强飞行安全管理。
制定更加严格的飞行安全标准、实施更严密的飞行安全监督,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2. 提升服务品质。
在服务项目和服务技术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提高办理手续和航班信息等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时性,提升航空公司的服务品质。
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
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目录序言第一章概述一、通用航空产业的现在和未来二、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条件和前景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思路第三章构建符合世界城市要求的通用航空产业一、技术研发二、整机和关键系统制造三、通用航空运营四、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业五、发展步骤第四章产业空间布局一、通用航空技术研发集聚区二、通用航空整机及关键系统制造承载区三、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基地四、通用航空现代服务集聚区第五章保障措施序言通用航空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对经济GDP贡献率已经达到1%,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美国运输部、商务部、联邦航空安全局共同组织地方政府、大学、国家实验室和工业部门提出了“小飞机运输系统”(SATS)计划、通用航空动力(GAP)计划等重要国家发展计划(2020)引导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未来,通用航空产业将引领继动力交通后人类交通运输的“第四次革命”。
我国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已具备了发展通用航空的环境条件。
2010年底,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推进低空空域改革。
至2015年,我国将开放大部分空域,2020年低空空域全面开放。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前的孕育期,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必将形成。
为配合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首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北京必须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结合自身优势,占据产业高端,成为国内通用航空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人才培训、金融会展、运动休闲的领导者,世界通用航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区和世界通用航空产业亚太地区的中心。
为指导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为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规划专项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2020年。
第一章概述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入进行,通用航空在中国即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结合首都优势和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北京在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要融入航空元素,着力重点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提升北京整体城市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20.01.03
•【文号】民航发〔2020〕1号
•【施行日期】2020.01.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航
正文
关于印发《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
年)》的通知
民航发〔2020〕1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各机场公司,各服务保障公司,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月25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关于四型机场建设的指示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民航局组织制定了《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向全行业印发。
“纲要”是指导全国民航推进四型机场建设的主导性文件。
请各单位以“纲要”为指引,统一认识、凝聚共识,明确各自职责和本单位四型机场建设的目标、路径,全力推进落实,为四型机场建设,为推进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为世界民航机场建设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分享中国方案。
民航局
2020年1月3日
附件: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
2013年国内外航空航天十件大事
2013年国内外航空航天十件大事作者:来源:《航空世界》2014年第02期中航工业掀重组浪潮根据中航工业贯彻“五化”战略中“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的要求,要实现集团公司专业化资本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1月6日,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阎良正式揭牌,国内首家飞机业务板块重组上市完美收官。
进入12月,中航工业迎来加快资本重组的新一轮“冲击波”,旗下各板块动作频频。
中航工业成立五年来,对所属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整合,组建了19家专业化的子公司。
旗下上市公司从22家增加到27家,资产证券化率从15%上升到近52%。
运20成功首飞1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运20大型运输机在西安阎良成功首飞。
运20是我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运20大型运输机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首支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组建5月1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又增添一支新型主战力量,标志着航母部队战斗力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舰载航空兵部队作为航母战斗力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海军新型作战力量的代表和海军战略转型的先锋,在发展航母事业、建设强大海军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部队由舰载机飞行部队、机务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有歼15战斗机和教练机以及多种型号的多用途直升机。
工信部发布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立了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目标,并对我国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通用航空、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及系统、航空工业布局、航空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和任务做了明确部署。
确立了至2020年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三大目标:基本完善现代航空工业体系;掌握当代先进民用航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综合保障技术;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民航发展应重视由量到质的转变
(发展战略)十二五民航发展应重视由量到质的转变“十二五”民航发展应重视由量到质的转变2011-06-22民航资源网邹建军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发布。
根据这个规划,未来五年,中国民航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航空持续安全水平、增强运输机场保障能力、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促进民航发展方式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要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运输航空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低于0.20;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之上,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空域不足的瓶颈有所缓解,空管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保障起降架次达到1040万架次;运输总周转量达到990亿吨km,旅客运输量4.5亿人,货邮运输量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航班正常率高于80%;通用航空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作业量和飞机数量翻番等。
同时,规划中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本文试就规划的内容,谈谈个人浅显的理解和见法。
壹、“十二五”民航依然会保持相对快速增长如果单从量的角度上见,“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仍然会保持相对的快速增长,甚至其平均增长速度均有可能突破规划的目标。
之所以有如下的判断,主要基于如下几点:1、国民经济的平衡增长。
如果说前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那么,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经济于总量达到了壹定水平之后(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已经达到25000元之上),国民经济将难以再次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于整体环境平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
考察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自1990至2010年近20年的历程,中国民航的发展大体能够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1990-1998年(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大约是821美元),航空运输整体增长速度最低;1999-2003年(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大约是1275美元),航空运输增长速度开始加速,但速度且不明显);2004-2008年(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大约是3456美元),加速度较为明显;2009年以后(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美元开始超过4000美元),增长速度更是快于前三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一是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家已将航空装备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正在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将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
二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步伐的加快,为通用飞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三是工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将为加快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和工业基础。
另一方面,世界航空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已形成了高度垄断。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航空科学技术前进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重大专项实施和重点型号研制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发展民用飞机产业,全面优化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航空工业大国和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方针坚持军民结合。
统筹军、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的科研生产体系,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军民融合式航空工业发展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克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制约发展的基础瓶颈,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坚持开放发展。
立足大航空理念,充分利用全国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本投资和发展民用航空工业。
同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
按照航空工业发展总体战略和部署,构建各领域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逐步实现民机与军机、飞机与发动机、主机与配套、航空制造业与航空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
坚持质量至上。
以满足民用航空市场需求为宗旨,建立健全航空产品质量技术体系,大力推行先进标准,发展先进测试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创建精品工程,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三)发展目标紧密衔接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部署,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2013年至2020年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基本完善。
建立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核心能力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体制机制完善、军民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型航空工业体系,拓展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发展国际知名的大型骨干企业,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掌握当代先进民用航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综合保障技术,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条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系统、设备和器件”三层次配套体系,以及长期、稳固、高质量和可信赖的原材料、元器件配套体系,建立完善的适航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配套能力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
C919大型客机完成研制、生产和交付。
ARJ21涡扇支线飞机、新舟涡桨支线飞机实现产业化。
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高端公务机、中等功率级涡轴发动机等重点产品完成研制并投放市场。
大型客机发动机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到2020年,国产干线飞机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达到5%以上,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民用飞机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三、重点领域和任务(一)加快民用客机产业化进程按照“支线飞机—单通道干线飞机—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的发展路线,稳步推进民用客机发展。
1.涡扇支线飞机。
以满足国内外中短程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形成产业化能力,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
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适时启动改进改型研制,实现系列化。
2.涡桨支线飞机。
以满足国内外短程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50座级新舟60系列的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启动70座级新舟700涡桨支线飞机研制,形成产业化能力。
3.单通道干线飞机。
以满足国内中心城市点对点、点对枢纽机场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50座级C919大型客机,形成产业化能力。
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适时启动改进改型研制,实现系列化。
4.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
以满足国际间枢纽机场和洲际飞行为目标,适时发展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
(二)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按照“轻重缓急”和“抓大放小”的思路,坚持开放发展原则,优先发展社会效益好、市场需求大和经济价值高的通用飞机和直升机,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1.通用飞机。
大力发展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加快研制生产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
根据市场需要,加快发展多用途飞机和特种飞行器。
2.直升机。
提升现有直升机产品质量,加快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
坚持改进改型,不断完善现有直升机系列。
3.公务机。
采用“改型+研制”的模式,推进公务机稳步发展。
一是根据客户需要对现有干支线飞机进行适应性加装或改进;二是针对高端商务或私人客户需求,鼓励国际合作研制具备洲际飞行能力的高端公务机。
4.大力拓展通用飞机产业链。
坚持发展通用飞机与发展通用航空相结合,鼓励航空工业企业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合作,拓展通用飞机产业链。
(三)推动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坚持军民结合、远近结合,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扭转航空发动机落后的被动局面。
1.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
优化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体系,加快建设和完善航空发动机基础技术支撑、研发生产、考核验证、科研保障和产品配套等相关体系。
遵循航空发动机发展规律,按照“核心机、验证机、原型机、批量生产和改进改型”的发展路径,提高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能力。
2.加快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
加快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2015年建成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并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
集中力量发展大型客机发动机,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研制。
3.坚持现有发动机改进改型。
针对现有发动机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快新产品成熟,树立品牌和市场信誉,积累工程经验。
根据民用航空市场急需,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航空发动机进行改进改型,力争在2015年前提供若干成熟的发动机机型。
4.推进小型发动机市场化发展。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市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轻小型飞机适用的小型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和其他类型发动机,发展发动机专项技术和相关配套件。
(四)加快发展航空设备、系统及相关产业抓住航空工业快速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航空机载、任务、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加快建设飞机和发动机大部件专业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
1.加快培育和发展机载系统供应商。
按照“系统、设备和器件”三个层次建立产业配套体系,大力发展低成本通用飞机的系统和设备。
以现有能力为核心,发展机载系统供应商。
2.扩展航空设备和系统发展领域。
大力发展先进的空管系统装备、通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和设备,飞行培训、客户服务、快速检测、保养维修和机场保障设备,以及通用航空特种任务系统和设备。
3.改进质量,提高可靠性和经济性。
加强新技术研究,支持航空设备适航取证,大力发展货架产品。
发展高可靠性、长寿命、环境适应性强、标准化、低成本的航空设备和系统,促进航空设备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
加强航空电子设备及软件的技术寿命管理。
4.实现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自主化。
加强航空材料研制,完善国产航空材料体系。
重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铝锂合金以及高强高韧钢等关键材料,强化材料研制与应用考核的紧密衔接。
提高国产元器件的性能、质量、寿命和可靠性,实现标准件、紧固件自主化。
5.加快机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发展。
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机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自主保障能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优化航空工业布局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资源,在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发展重大战略产品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积极进入民用航空工业领域,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行业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民用航空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1.民用运输机。
以上海、陕西及天津为基地,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发展民用干支线飞机。
2.通用飞机及直升机。
重点依托哈尔滨、石家庄、珠海、成都和荆门等优势地区发展大中型通用飞机、公务机和特种飞行器,依托景德镇、哈尔滨和天津等优势地区发展大中型直升机;鼓励发展6座(含)以下轻小型通用飞机、3吨(含)以下直升机和轻小型特种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