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浮力练习题及答案超级经典(1)
初三物理浮力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浮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密度B. 液体的密度C.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D. 物体的形状答案:D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如果一个物体的体积是1000cm³,浸没在水里,水的密度是1g/cm³,那么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A. 1NB. 10NC. 100ND. 1000N答案:A二、填空题1.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__。
答案: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2.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________。
答案:空气的密度远小于物体的密度三、简答题1. 为什么船可以浮在水面上?答案:船可以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形状使得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它受到的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或等于船的重力时,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
2. 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答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铁块会下沉。
四、计算题1. 一个木块的体积是0.05m³,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000kg/m³,g取10N/kg)答案:首先计算木块排开的水的体积,即木块的体积,为0.05m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F浮= ρ水 * V排 * g = 1000kg/m³ *0.05m³ * 10N/kg = 500N。
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水、量筒。
实验步骤:a.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的重力G。
b. 将木块浸没在量筒中,记录排开的水的体积V。
c. 根据水的密度ρ水,计算排开的水的重量,即浮力F浮。
d. 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计算出的浮力,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初三物理浮力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浮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放入水中,如果它漂浮在水面上,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A. 等于物体的重力B. 大于物体的重力C. 小于物体的重力D. 无法确定答案:A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A.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B.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C. 物体的体积D. 物体的重力答案:B3. 一个物体在水和酒精中都漂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B. 物体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不相等C. 物体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D. 物体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答案:C二、填空题4.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
答案: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5.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_。
答案:物体的体积三、简答题6. 解释为什么船能够在水面上漂浮。
答案:船能够在水面上漂浮是因为船体设计使得其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船体排开水的重力,当这个浮力大于或等于船的重力时,船就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四、计算题7. 一个木块的体积是0.05立方米,密度是0.6×10^3 kg/m^3。
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10^3kg/m^3,重力加速度g=9.8 m/s^2)答案:首先计算木块的质量m = ρV = 0.6×10^3 kg/m^3 × 0.05 m^3 = 30 kg。
然后计算木块的重力G = mg = 30 kg × 9.8 m/s^2 = 294 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 ρ水Vg = 1×10^3 kg/m^3 × 0.05 m^3 × 9.8 m/s^2 = 490 N。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的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初中浮力计算题经典例题含答案

初中浮力计算题经典例题1.体积1×10﹣3m3,重6N的木块,用线系在底面积为S=400cm2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浸没,求:(g=10N/kg)(1)木块受的浮力?(2)剪断系线后A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3)木块A露出水面后,器底受水的压强减少多少帕?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
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液面的变化(g取10N/kg),求:(1)物体浸没时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3.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
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
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
求:(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物块的密度。
4.一铜球重44.5N,把它浸没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时,其排开水的重力为10N,求:(已知ρ铜=8.9×103kg/m3)(1)钢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铜球的总体积是多少?(3)该铜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 深的水,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
用细线吊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求:(1)A受到的浮力;(2)没有放入A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3)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6.在探究浮力规律时,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绳通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将木块拉至液面下。
已知木块的重力为1.8N,体积为3×10﹣4m3,且不吸收液体。
图中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5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液体的密度;(3)剪断细绳,木块再次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初三物理浮力练习题含解析

初三物理浮力练习题含解析1. 题目描述:一个密度为850kg/m³的木块,其体积为0.05m³,求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解析:根据浮力的公式F = ρ * g * V,其中 F 为浮力,ρ 为水的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V 为物体的体积。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F = 850kg/m³ * 9.8m/s² * 0.05m³ = 411.5N2. 题目描述:一个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00N,木块的体积为0.02m³,求水的密度。
解析:根据浮力的公式F = ρ * g * V,整理得到ρ = F / (g * V),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ρ = 200N / (9.8m/s² * 0.02m³) = 1020.41kg/m³3. 题目描述: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其受到的浮力为300N,物体的体积为0.03m³,求物体的密度。
解析:根据浮力的公式F = ρ * g * V,整理得到ρ = F / (g * V),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ρ = 300N / (9.8m/s² * 0.03m³) = 343.14kg/m³4. 题目描述: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浸没深度为10cm,已知水的密度为1000kg/m³,求物体的密度。
解析: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浸没的深度与物体密度有关。
设物体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₀,浸没深度为 h,根据 Archimedes 定律可得:ρ₀ = ρ * (h₀ / h),其中 h₀为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深度。
代入已知数据得到:1000kg/m³ = ρ * (10cm / h),注意单位要保持一致,转换后为:1000kg/m³ = ρ * (0.1m / h),移项并整理得到:ρ = 1000kg/m³ * h / 0.1m以上是初三物理浮力练习题的解析,通过应用浮力公式和浮力原理,可以解决各种与物体浮力相关的问题。
初中物理《浮力》竞赛训练题及解答(1)

《浮力》竞赛训练题及解答(1)1.测定血液的密度不用密度计(因为这样做需要的血液量太大),而采用巧妙的办法:先在几个玻璃管内分别装入浓度不同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哪一个管中血滴悬在中间,就能判断血液的密度.其根据是( )A.帕斯卡定律 B.液体内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C.物体的浮沉条件 D.血滴上部所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等于下部所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2.儿童练习游泳时穿的一种“救生衣”实质是将泡沫塑料包缝在背心上.使用时,穿上这种“救生衣”,泡沫塑料位于人的胸部.为确保人的安全,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儿童的体重约为300N,人的密度约为l.06×103kg/m3,人的头部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泡沫塑料的密度约为10kg/m3,则此儿童使用的“救生衣”的最小体积为_____________.3.我们发现:在抗洪抢险中,大堤上的许多人都身穿厚厚的“背心”,这种“背心”的主要作用是( )A.能阻碍热传递,从而可以抵御风寒B.跌倒或碰撞时减小其他物体对人体的作用力,起保护作用C.不同的背心反射不同颜色的光,便于识别D.以上说法都不对4.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质量为60kg的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__________N.5. 1978年夏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工作者曾乘坐容积为3.3万m3的充氦气球升入高空.如果气球本身所受的重力(不包括里面的氦气)是它在低空所受浮力的1/4,气球在低空飞行时可吊起最重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kg.(常温时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氦气的密度是0.18kg/m3)6.节日里氢气球飘向高空,越来越小,逐渐看不见了.设想,气球最后可能会怎样.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预言,并说明理由.7.某地质勘探队将设备装在木筏上渡河,若不载货物,人和木筏共重为G,木筏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木筏总体积的1/3,则此要筏的载货重到多为____________.8.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密度计.将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5 cm,再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 14.5 cm.如果所用铅丝的体积很小,可以忽略,小明测得的盐水密度是多少?9.如图所示,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半径为rm、质量为mkg的半球,半球的底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kg/m3,高度为H m,大气压强为p0Pa,已知球体的体积公式是V=4πr3/3,球面积公式是S球=4πr2,圆面积公式是S圆=πr2.则液体对半球的压力为________.若要把半球从水中拉起,则至少要用________的竖直向上的拉力.1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蜡烛长l0,它底部粘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现将它直立于水中,它的上端距水面h.如果将蜡烛点燃,假定蜡烛燃烧时油不流下来,且每分钟烧去蜡烛的长为Δl,则从点燃蜡烛时开始计时,经时间蜡烛熄灭(设蜡烛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1,铁的密度为ρ2).参考答案1.若血滴所悬浮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则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此时血滴所受浮力应刚好等于它排开的硫酸铜溶液的重量,血滴排开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就与其自身体积相等,可见血滴所受浮力大小就等于与其自身等体积的硫酸铜溶液的重量,由于血滴处于悬浮状态,其所受浮力大小应与其自身重力大小相等.所以血滴的重力就和与它等体积的硫酸铜溶液的重力相等,故得此时两者的密度相等.由上可见,血滴在哪个管中能悬浮,则血滴的密度就和该管中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相等.以上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而得出结论的.答案:C2.设此儿童体积为V1,密度为ρ1,水的密度为ρ,所需泡沫塑料的最小体积为V2,密度为ρ2.则此儿童使用由这一最小体积的泡沫塑料构成的救生衣游泳时,可以漂浮于水面上使其头部刚好露出水面,此时应有此儿童和泡沫塑料块的总重力与儿童和泡沫塑料块所受到的总浮力相等,即由阿基米德原理有即而该儿童的体积为故得泡沫塑料块的最小体积为答案:4.6×10-3m33.抗洪救灾中,大堤上许多人都穿着厚厚的“背心”,这些背心的主要作用不是题述的几条,而是为了起保障安全的作用,即万一人落水而遇到危险时,这些背心可使人浮在水面而不至沉入水中.这些背心内部都充有密度很小的物质(如泡沫塑料等),由此它们掉入水中时,能提供足够的浮力以使与之相连的物体不至沉没入水中.答案:D4.人在空气中,人体外表各部分都与空气接触而受到空气的压力,类似于在液体中,这些压力也会总合地对人形成一个向上的浮力.由于形成机制的类似,所以也可以借助于阿基本德原理来求这一浮力的大小.答案:人的体积的大小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人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即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在空气中时受到空气的浮力大小约为0.76N.5.由阿基米德原理,气球在低空所受浮力的大小为则气球本身重力为设气球在低空飞行时可吊起最重物体的质量是m,则由此时气球的受力平衡应该有即答案:2.6×1046.此问题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离地面高度越高,则该处大气压强越小,气球体积将会膨胀;另一方面是离地面越高,则该处大气密度越小,对于同样体积来论,则大气对气球的浮力会逐渐变小.答案:气球的最后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由于高空的气体逐渐稀薄,压强降低,气球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就不断膨胀,最后气球就会“爆炸”破裂.另一种可能是因为高空空气稀薄,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其体积无明显变化,则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将逐渐减小,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气球上升的速度值达到最大,然后,气球继续上升,则浮力小于重力,气球开始向上做减速运动.当气球的速度减为零时,又会加速下落,浮力逐渐变大,当气球通过浮力等于重力的位置后,浮力又大于重力,气球开始向下做减速运动.在气球的速度减为零之后,又开始加速上升.如此反复,气球将在浮力等于重力这一特殊位置附近上下往复运动.7.:以V表示木筏的体积,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不载货物时:木筏在载货时,至多是使木筏刚好全部浸入水中,即此时木筏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木筏自身的体积,以G货表示此时的货重,则有:解得8.小明自制的密度计在水中和盐水中都是竖直漂浮.则两情况下此密度计所受浮力大小相等(都等于此密度计的重力).而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以建立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据此建立方程,则可求得盐水的密度.答案:以ρ表示盐水密度,ρ0表示水的密度,设密度计漂浮于液面上时,浸入盐水中的深度为h,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 o.并以S表示木杆的横截面积.由于不考虑铅丝的体积,则由阿基米德原理知,密度计在盐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密度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由于两情况下浮力大小都与密度计本身重力相等,即故有故得盐水的密度为9.假设图中半球下表面处全部为液体,则半球将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F浮,F浮的方向竖直向上,F浮的大小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为,这一浮力是由半球表面各处所受液体对它的压力的总合结果.半球表面各处所受液体压力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半球下表面的受液体压力F下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 F下=p下S圆=πr2p o+ρg H),以F上表示液体对半球的球面部分的压力,由于对称,F上的方向应为竖直向下,显然,F上与F下的差值就是半球所受的浮力.即F浮=F下-F上在本题给出的条件中,半球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即半球的下表面处并不与液体接触),但这并不改变半球上表面受液体压力作用的情况,则液体对半球的压力仍为以上解得的F上.此时,若要把半球从水中拉起,则刚要拉起时,容器底板对半球的下表面已无向上的支持力,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至少要等于上述的F上与半球本身的重力之和,即答案:10.蜡烛燃烧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其重力也就随之减小,由此蜡烛将自水中不断上浮.当蜡烛燃烧到其上端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时,蜡烛将会熄灭.以S表示蜡烛的截面积,以F1表示铁块所受到的水的浮力,则在最初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蜡烛的受力平衡条件可列出方程为mg+ρl0Sg=ρ1(l0-h)Sg+F1设蜡烛被烧去的长度为x时,蜡烛刚好熄灭,此时蜡烛刚好悬浮于水面,仍由其受力平衡条件应有mg+ρ(l0-x)S g=ρ1(l0-h)S g+F1由上两式相减得ρx Sg=ρ1(x-h)Sg此时蜡烛的燃烧时间为: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浮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1)

(物理)初中物理浮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1)一、浮力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 =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 甲:F 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 ( )A .23ρ水B .54ρ水C .56ρ水D .45ρ水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m 甲=m 乙,ρ甲:ρ乙=3:2,由ρ=m/V 知道, V 甲:V 乙=2:3;当两球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有下面几种情况:(1)甲乙都下沉:则排开水的体积之比等于V 甲:V 乙=2:3,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之比,应是2:3,故不符合题意;(2)甲乙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重,而两球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受浮力相等,而F 甲:F 乙=4:5,故不符合题意;(3)甲漂浮、乙下沉:因为甲漂浮,所以F 甲=G 甲=mg ;乙下沉,F 乙<G 乙=mg ,即F 甲 >F 乙 ,而F 甲:F 乙=4:5,故不符合题意;(4)甲下沉、乙漂浮:甲下沉,F 甲<G 甲=mg ;乙漂浮,F 乙=G 乙=mg ,所以F 甲<F 乙,而F 甲:F 乙=4:5,故符合题意;甲下沉乙漂浮时,甲受到的浮力F 甲=ρ水V 甲g ,乙受到的浮力F 乙=m 乙g =ρ乙V 乙 g ;因为F 甲:F 乙=4:5,即ρ水V 甲g :ρ乙V 乙 g =4:5,ρ乙=5ρ水V 甲 /4V 乙=5ρ水×2 /4×3=5/6ρ水,故选C 。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F 3、F 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F 浮=F 2–F 1B .F 浮=F 4–F 3C .F 浮=F 2–F 3D .F 浮=F 2–F 4【答案】C【解析】 如图所示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F 2为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重; F 3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23F F F 浮-=,故C 正确;图中,F 4为排出的水加上空桶的重,F 1为空桶的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所以41F F F =浮-,故ABD 都不正确.选C .3.小明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制成简易密度计.现使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测量出液面到吸管下端的深度为h,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表示吸管所受的浮力大小F、液体的密度ρ与深度h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不变,据此判断浮力F与浸没液体中深度h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Sh,浮力和密度计的横截面积一定时,判断出液体密度与浸没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详解】同一只密度计,重力G不变,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由漂浮条件F浮=G可知,浮力不变,与浸没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AB错误;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g是定值,ρh的乘积为定值,所以ρ、h的关系呈现反比例函数图象,故C错误,D正确.4.如图所示物体A由大小两个圆柱体组成悬浮于水中,已知V A=1dm3,大圆柱体上表面受水向下压力5N,小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压力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浮力3NB.物体A受浮力13NC.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7ND.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10N【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可知,物体A由大、小两个圆柱体组成悬浮于水中,已知V A=1dm3,则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V排=V A=1dm3=1×10﹣3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A所受的浮力:,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得:F浮=F向上小+F向上大﹣F向下,所以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的压力:F向上大=F浮﹣F向上小+F向下=10N﹣8N+5N=7N。
初三物理浮力经典练习题带答案

浮力经典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4.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 ( )A.3∶5B.3∶10C.1∶2D.2∶16.(05河北课改区)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
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浮力 B.乙受到的浮力大C.丙受到的浮力大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7.(05广东)如图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 1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 2,则F 1与F 2的关系是( ) A.F 1>F 2 B.F 1<F 2 C.F 1=F 2 D .无法确定8.(05莆田市)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9.潜水员从水下15m 的地方上浮到距水面lm 的地方,则潜水员所受的浮力和压强 ( )A.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大 C.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小B.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10.(05苏州市)一个边长为a 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 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 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11.(04临沂)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ρ铁=7.8g /cm 3、ρ铝=2.7g/cm 3、ρ木=0.4g/cm 3) ( ) A.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小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D.铁块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12.(05临沂市)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初三物理 浮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浮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N(g取10N/kg,空气的密度取1.29kg/m3)【答案】3.87×104【解析】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1.29kg/m3×10N/kg×3000m3=3.87×104;故热气球所受到的浮力为3.87×104N。
【考点】浮力2.(2分)某同学为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2)根据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目的是间接测量。
【答案】(1)1.2,(2)木块排开水所受重力【解析】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所受重力大小,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当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由图甲可得物体重力为1.2N,故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1.2N。
图乙是测量空烧杯的重力,戊图是测量木块排开水和烧杯的总重力,故两次测量只差就是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目的是间接测量木块排开水所受重力。
【考点】阿基米德实验3.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计每小格示数为0.5N)(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下图所示;(2)DABC或ADBC (3)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解析】(1)图A中物体还没有接触水面,此时受到两个力,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如上图所示;(2)合理的顺序应是在小桶接触水之前测出小桶的重力,故应为DABC或ADBC,否则所测溢出水的重力将会变小;(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1)
一、填空题
1.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型油轮受到向上的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2.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13-24所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________灯笼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
3.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浮力的作用(填“受到”、“不受到”),若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N。
由此可知,此石块排开的液体重 N。
4.把一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形状不同的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先后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填“圆柱体大”、“球体大”、“长方体大”或“一样大”)。
再将同一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二、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下沉时不受浮力作用
B.轮船无论是在海面上航行还是在码头处静止,都受到水的浮力
C.热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球升空时不受浮力作用
D.潜水艇在150m的深海中潜行时所受到浮力在不断变小
6.如图13-25所示,球从水面下上浮至漂浮在水面上的过程中,判断正确的是()
A.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增大;露出水面后,浮力继续增大
B.露出水面前,浮力保持不变
C.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减小
D.露出水面前,浮力保持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开始逐渐增大
7. 用一根细线将一个石块系住,分别浸没在盛有盐水和水的容器中(石块未触及容器的底
及侧壁,且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于细线拉力的作用,石块静止在液体中,此时线上拉力分别为F1、F2,则两次拉力大小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
8.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投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甲漂浮,乙悬浮,并沉底,如图13-24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分别是F甲、F乙、F丙,则其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
>F乙=F丙
9.将物体投入液体中,受力情况如图13-27所示,四个物体中将会
下沉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甲、乙、丙、丁四个形状体积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它们在水中静止的情况如图13-28所示,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三、作图题
11. 如图13-29所示,一个质量为3kg的小球,悬浮在斜面上盛水的杯中。
试用力的示
意图画出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图13-25
图
13-26
图13-27
图13-28
四、实验题
12.某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3-31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甲、乙、丙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对比分析甲、丙、丁三次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
对比分析甲、丁、戊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3. 将一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
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 水,如图13-30所示。
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计算时取g=10N/kg)
14.日照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有“蓝天、碧海、金沙滩”;每年夏天有很多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玩,如图是可供游客在海上游玩时的一种旅游观光艇,此观光艇的质量为900kg,在海上航行的最大速度为36km/h,最多可载的游客数量为20人,如果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10N/kg,求
(1)观光艇以最大航速行驶2小时的路程是多少米?
(2)该观光艇在水面下50cm深处有一个面积为20cm2的小零件,求小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压力是多少?(3)假设每位乘客的平均质量为60kg,观光艇满载乘客时,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
15.20.如图所示,质量为500g,密度为4×103kg/m3的合金体.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合金体,浸在原来装有h=10cm深的水,底面积为25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合金体有51体积露出水面.g=10N/kg,求:(1)
合金体所受的重力.
(2)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多少?(3)将细线剪断,合金体浸没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容器中的水未溢出)?
图13-31
图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