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问题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分析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下文中笔者将就如何提高环境的检测和治理技术,更好的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其能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发展;问题;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推行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工业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这些工业企业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物等被大量的排入空气、河流、土壤中,严重污染了城市的自然环境,也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整体环境水平迅速下降,由于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也逐年攀升,所以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作为能够给城市提供准确环境信息的环境检测和治理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下文中笔者将主要就这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和提高预防和治理污染的技术,从现阶段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环境监测与质量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1 现阶段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1.1 监测结果难以对环境质量做出全面的反映要想对环境污染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措施,首先要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环境的实际情况,而这一切都要靠环境监测技术来实现,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来看,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环境状况反馈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对于待测对象的污染指标的监测不够准确。
同时,由于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监测过程中的我频次较低,所以无法得到较为详实的待测区的具体环境情况,更加无法监测出企业的排污状况。
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各种单项污染指标的检测,对于全方位的环境状况描述还有待提高。
1.2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手段落后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水平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我国对于不同的污染物的检测要通过不同的采样分析才能完成,而且整个环境监测和治理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制度性,一些器具和检测系统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而也就无法同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国家相提并论,无论是检测结果还是检测过程都相对落后。
浅析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城市环境治理是指各级政府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环境法律、环境政策和标准,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活动行为的总称。
党的十八大把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视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保持城市环境质量的稳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防治污染的能力,使祖国的山是绿莹莹的山,水是清澈碧绿的水,天是晴朗朗的天,让人民群众生活在青山、绿水、蓝天之中。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城市的政府机关及社会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认识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高度。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问题;解决对策1当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1.1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还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国情: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很大;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量十分贫乏,土地、水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狭小;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全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一些城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主要工业物排放达标率还很低等等。
1.2城市环境治理政策不完善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企业则是环境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渠道少。
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保证行动的正确性,要首先落实法律。
环保法律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授予很大的权力,对社会各界却分配很少权力,尤其缺乏利益激励。
这样的不平衡状态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更直接减少了本该得到的效果。
环境政策中强制性政策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具有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应用则很有限。
另外,受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环境政策的某些环保机构缺乏决策与管理能力,执法监督不力不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内。
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技术
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技术近年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不断出现,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健康和未来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技术便应运而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定义、发展、应用及未来展望,希望能够为读者展示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1、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是一种用于获取环境状况数据的方法,主要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公共科学原理和方法,对环境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以研究和评价环境的状况、变化趋势和危害程度。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了解环境的质量、方向和趋势,及时调整和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
(1)发展历程环境监测技术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出现的,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发展。
当时,战后兴建的大气污染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标准、规划、政策等各方面也逐渐完善,环境监测技术得以不断更新和提升。
(2)应用领域目前,环境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空气、水、土壤、噪声、辐射和生物等不同领域。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手段,评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为环保决策提供支持。
2、污染治理技术污染治理是指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减少和消除的方法,其主要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治理或防治。
目的是保护环境、人民健康和生态系统,保障可持续发展。
(1)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为了解决污染问题,污染治理技术逐渐得到关注。
从1980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了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治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并逐渐成熟。
(2)应用领域污染治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大气、水、农业、建设、工业等。
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环保、促进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3、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提升。
稳定、可靠、自动化、高效率、低成本成为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
论当前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
3 4・
科 技论坛
论 当前城 市环境监测 与治理
姜 浩
( 五 大连 池 市 环境 监 测 站 。 黑龙 江 五 大连 池 1 6 4 1 0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 速发展 , 我国城 市化的步伐越 来越快 , 且水平也越 来越 高 , 同时,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 了显著 的提 高, 这 样 一来, 人们也就相应 的对生活环境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由于城市化 的过快发展 , 城 市建设不可避免的造成的许 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 所 以 必须 要 对 其进 行 必要 的控 制 手 段 , 本 文 对 城 市 环境 监 测 和 控 制做 了简要 分 析 , 并 且 针 对 其 问题 提 出 了相 应 的 解 决措 施 。 关键词 : 主要 问题 ; 主要 对 策 ; 环 境 质 量 改革 开放 以来 ,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 , 促进 了城市化和工业化 定 。产业化的一系列配套政策 , 如税收优惠 、 特许 经营、 收费手段等 的发展 , 同时也 使城市环境遭 到了严重 的破坏 , 废水 、 废气 、 废渣 的 都没有在法律 、 法规中得到确认 、 规范与保障 。 大量 排放 , 噪音 、 辐射 、 光污染 的不 能控 制 , 已经严 重的影响 了人们 2 城 市 环 境 监 测 与治 理 问题 的 主 要对 策 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 所以必须引起相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 , 并及时 的 通过分析 , 我们总结 出了我 国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 工作 中的主 进行 维护 和治理措施。但 目前 , 相关部 门虽然对城市环境监测与治 要 问题 , 要想促进城市环境监 测治理工作的发展 , 就要从解 决主要 理很重视 , 但 由于经验不足等 因素还是不能很好的进行 , 所 以, 城市 问题 人手 , 借鉴经验 , 吸取教训 , 结合我 国城市环境 的实际状况 , 逐 环境 的保护与治理还存在 的很大的问题。 渐改进城市环境监测治理工作 。 1城 市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2 . 1确定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标准 1 . 1监测结果不全面 由于我 国环境监测和治理缺乏一定 的系统性标准 , 所以对于一 只重发展 , 不重环境 的错误理念 , 导致发展 的同时, 环境不断的 些环境问题的定性 、 治理与惩处 工作缺乏规范性 。环境监测人员要 被恶 化 ,而相关 的城市环境 监测和治理技术 而没 有得 到相应 的发 重视环境监测 的作用 , 环境监测作为一种预警性工作可 以有效防治 展, 导致技术 落后 , 达不 到应有 的监测效果 , 也就不能真实的反应 环 环境 问题 的发生 , 可 以将 问题 扼杀在萌芽之 中, 所以有效 的监测也 境情况 , 对环境治理 的参考性也大大降低 了。 由于我国的环境监 测 是做好城市环保工作 的前提和基础 , 但是 目前我 国环境监测标准 的 工作刚刚起步 , 在许多方面还 与国际水 平相差甚远 , 而且在环境 质 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监测工作 的完成。 量和环境 的污染情况监测 的实 际工作 中, 也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 . 2确保监测 的科学合理 和准确性 , 同时人力 、 技术、 基金 、 设备等相关方 面也没有达到相关 要想反 映真实 的环境质 量信息 ,就必 须确保环 境监测 的科学 要求, 这就 导致 城市企业排污情况不 清晰 , 也就无 法制定相应 的解 性 , 只有 掌握 了真实准确的信息 , 才能保证治理方法的正确有效 , 才 决措施 , 导致环境 恶化 。此外 , 环境监测还存在着一定 的局 限性 , 对 能保证措施的行之有效 , 才 能做到对症下药。 大范围的整体环境质量做不 到很好 的把握。 首先 , 要设置科学 的监测 因子 。根据污染 物的浓度 对污染物进 1 . 2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水平低 行评鉴 , 把危害大 、 易产生的污染物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 我国环境监 由于污染物种类性质繁 多 , 对于不 同类别 的污染物要用相应 的 测指标多为综 合性 的, 缺乏针对性 和特征性 , 要想实现监测的合理 、 方法去治理 ,而我 国在 目前情况下技术方面还没 有达到这样 的要 科学与真实 , 就要确定特征性指标 。 第二 , 改变监测形式 。我国主要 求, 对 于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措施单一 , 对 于一些 另类的污染还缺 乏 的监测形 式是 固定化监测 , 就是设 置 固定 的监测装 置 , 之后就只是 相应 的技术性支持。对 于这种情况 , 我国必须从技 术前 沿性 的角度 定时去检查并 记录数据 , 这种 形式缺乏灵活性和连续性 , 使 得监测 出发 , 对新型的污染物及时制定出行之有效 的治理解决方案 。 数据发生异常时却无法及时发现 , 导致环境 问题处理措施滞后 。建 1 . 3缺乏环境治理应急措施 立灵 活连续的监测形式可 以保证监测人员及 时科学地获得 环境 问 环境监测和治理常常会 遇到突发状况 , 而对于环境突发状况的 题 的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 。第三 , 对 污染 物的生物学和毒学原理进 应急措施 , 我们 的环境监测与治理还不能很好 的使 用 , 而且 , 环境监 行监测。 研究污染物质 的毒理和生物学原理可 以帮助监测人员掌握 测和分析成本高 , 资金不足和设备不健全都让应急措施 无法 真正打 有毒有 害物质的客观特性 ,并掌握有害物 质对人体和环境 的危害 发挥作用 。 性 。第 四, 有效监测和评价监测数据 。城市环境监测数据复杂而繁 1 . 4政策 、 体 系 不 完 善 琐, 而且监测环境经常变化 , 使得监测数据有很多都没有参考价值 。 ( 1 )产业化的规范性政策不完善 以城市水环境管理为例。水污染环境 问题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是 首先 , 地方关于产业化 的方向性政策不够 明确 , 仍 有大部分省 个长期 的工作 , 要对城市用水 主要流域的水资源进行 管理 , 并把 市政 府至今未制定下达相关 文件 , 明确城 市污水处理产业化 、 市场 水 的管理与行政管理结合起来 , 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统一管理 。城市 化方 向的第一步工作仍未完全到位。 各地的产业化推进缺乏结合 实 水环境监测部 门要建立城市流域水 环境监测 系统 , 做到监测工作 的 际的系统性规划 , 具体实施 过程 中存在盲从 、 混乱的现象 。其次 , 行 动态 、 连续 。 由于水资源分布 的行政划分界 限并不明确 , 且各个 区域 业缺 乏特许经营规范性条例标 准化合同文本 , 目前只有北京 、 河北 的水资源相互影 响 , 所 以各个行政 区域要 制定联动联 防机 制 , 增强 和深圳市 出台 了特许经 营管理办法 , 国家还没有出台有关特许经 营 合作 。 的规 范性条例 , 没有对特许经营过程 中各方 的责权利作 、 明确 的定 结 束 语 位, 而且业 内还 没有完整 的可作为依据 的标 准化合 同文本 , 所 以在 城市化 的发展给城市带来 了大量 的人 口压力 , 也造 成了不少环 特许经 营协议达成和具体实施过 程中 , 各方 责权 利混乱 , 存 在相互 境问题 ,对城市环境进 行监测和治理是城市可 持续 发展 的必然 要 推诿 、 扯皮及争权 的现象 , 以 及 因 为 一 些 外 部 原 因 而造 成 违 约 的现 求 , 对于市 民的健康生活和 国家 的长治久安有重要作用 。城市管理 象( 如政策改变等 ) , 这些都加大了政 府、 以及公众所承担的风险 , 加 者要不断完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 , 实现城市环境的优质环保 。 大了交易成本 。 参考文献 ( 2 )激励机制不落实 ,优惠政策不 明确 激励机制是推动产业 [ 1 】 汪水 生. 突发 性环境 污染事故 的监 测与 治理[ J ] . 科 技致 富 向导 , 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 在一定意义上也表现为政府对 污水处理行业 的 2 01 0 . 政策性补贴。 但在中央制定相关政策中没有涉及污水处理行业转制 【 2 ] 周 继. 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前景分析f J ] . 山西建筑 , 2 0 1 0 , 2 1 : 2 — 3 . 后 的营业税或所得税优 惠问题 , 改制后的城市污水 处理企业税负压 [ 3 ] 刘琼 玉. 我 国环境检测 与治理技 术有 关问题探讨【 J ] . 江汉 大学 学 力较大 报, 2 0 0 9 , 4 : 3 4 — 3 5 . ( 3 )缺乏有力 的法律 、法规保 障分企 业能源消耗 费用 比重较 [ 4 】 刘 坚, 李维. 项 目管理理念在城 市环境监测 管理 系统 中的应 用研 大 。现有关于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 的文件多为指导性意见 , 法律效 究f J 1 .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 0 1 0 , 2 4 . 力较低 , 缺乏从法律 层次上对产业化 、 市场化方 向的明确肯定与规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研究
法律效 力 。同时 , 还能对方 法进 行验证 , 对工作人员进行 考核 , 对 参 考 文 献 【 1 ] 胡冠 九. 浅谈 我 国环境监 测技术 发展趋 势l J l _ 环境科学 与管 理, 污染治理工程进行验 收和监测 。为相关部门提供 服务性监测 。
2 0 0 5 ( 0 5 ) . 1 . 3环 境 监 测 的 意 义 【 2 ] 刘琼玉. 我 国环境 检测 与治理技术有关问题探讨 【 J j _ 江汉大学学 具体是指通过对环境质量 凶素造成影 响的代表值 的测定 , 以 报 , 2 0 0 9 . 确定环境 的变化趋势 , 进行全 面、 及 时和准确的反映县能监测 ” 的 目标 , 表示将 大幅度提高 监 测网络的覆盖率和环境监测设备 。同时 , 在工作 日程上也提 出
在最近 的几 年 内, 随着逐渐增 多 的新 生污染物 质 , 以及逐渐 了对监测方法进行完善 、 提 高监测能力 、 对监 测对 象进 行扩展 , 并 蔓延的环境污染趋势 , 开始有了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污染 问题 。 目 进 一步确定监测范 围。
和质量 , 为环境规划 、 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提供 科学 的依据 。收集 材料 、 现场调查 、 接受任务是环境监测 的过程 , 同时还包括综合评 价、 处理数据 、 测试样 品 、 预处理样 品 、 保存和运输样 品 、 采集样 品 及优化布点 、 设计监测计划 、 资料搜集 、 现场调查和接受任务等 。
量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任务 。同时 , 还能为环境管理活动 , 包括环境 括 水质 在线 监测 和烟气 在线 监测 系统 。目前 , 我 国已经指 定 了
状况调查 和评 价提供监 测数据 。对污染源 的变化进行及 时 的跟 4 1 0项各类 国家环境 标准 , 覆盖 了多个 领 域 , 包 括农 药 、 固体废 踪, 环境变化趋势 和质量状况进 行全面 的反映 , 以及准 确预警各 物 、 辐射 、 噪声 、 土壤 、 水 质 和 大气 等 , 并 开展 了污染 物 总量 控 类环境突发性事件 , 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支撑 。环境监测对象涵盖 制 监 测 、 污 染事 故 应 急监 测 、 污 染 源监 测 等 , 有大 约 百 余种 需
对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只 要 放 射 性 氡 、 游 离 甲醛 、 总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 氨 、 苯 等 5 项 指 标 达 到 要 求 , 就 可 判 定 该 建 筑 工 程 室 内 环 境 污 染 物 浓 度 合 格 , 这 是 G 5 3 5 2 01的 规 定 。而 除 温 度 、相 对 湿 度 、 空 气 流 速 外 的 1 B0 2 . 0 6项
建 筑 论 坛
Ji an Zhu LunTan
建 筑 与 发 展
Jan Z i hUY a Zh U F an ・1 7 ・ 2
对室 内环境监测与治理有关 问题的探讨
李彩霞 宁夏 中宁县建设 工程质量监督站 宁夏 中卫
【 摘
宜人 类健 康 生 活 的 居住 环 境 。
污 染 而 引起 越 来 越 多 的人 口健 康 问题 己 经 引起 世 界 各 国 的 广 泛 关 注 。 人 的一 生约 五 分 之 四的 时间是 在 室 内度 过 的 ,尤 其 是对 于老 、
修 ,无 不体 现 了现代 人精 益求 精 的价值 理念 ,并促 使 了房产 、家 具
和 装 潢 市 场 的 飞 速 发 展 , 但 同 时 也 带 来 了严 重 的 室 内 环 境 污 染 问题 。
指标全部合 格,方可判定其 空气质量 合格,这是 G B/T 8 3 0 2 1 8 .2 0 8 的 规 定 。两 个 标 准 对 甲醛 、放射 性 氡 、 氨 、总 挥 发 性有 机 物 、苯
7 50 5 10
要 】 本 文分析 了目 前我 国室内环境 污染 的现状 ,阐述 了室 内 环境 监测的有关 内容 ,并对室内环境 治理 的有 关问题做 了 讨,以期营造适 探 室内环境监测 室内环境 治理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对人类安全和生态平衡产生严重的影响。
环境监测与治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则是实现环境监测和治理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测试和分析,以评估环境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监测技术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是指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臭氧等。
其主要监测手段有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颗粒物浓度监测、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监测站的遥感监测等。
(二)水环境监测技术水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如重金属、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有机碳等。
常用的监测手段有物理学监测、化学分析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如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等。
监测手段包括采用传统的野外取样、标准化监测方法等。
(四)声环境监测技术声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环境中产生的声音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明确产生噪声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常用的监测手段有临时性监测和定点长期性监测。
二、环境治理技术环境治理技术是指对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的技术,包括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噪声污染等。
(一)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减排技术和控制技术。
减排技术主要是通过优化工业生产过程和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技术则是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捕捉和处理,如烟气脱硫、脱氮等技术。
(二)水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三个方向。
物理治理主要是利用过滤、吸附、沉淀等方法去除污染物;化学治理是利用化学方法去除污染物,如草酸铁等化学药剂;生物治理则是利用微生物菌群去除污染物,如生物脱氮、脱磷等技术。
(三)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手段去除土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作用。经过近些年 的快速发展 , 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较 快的发展。具体 而言 ,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
包 括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2 . 1监 测 手 段 方 面
我 国的环境 监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已经从早先简单地 近年来 , 随着经 济社会 的不 断发展 , 资源 与环境也 面临越来 对环境发展状况进行 监测 和分析外 ,逐渐发展为包 含物理监测 、 卫 星监测 、 遥感监测 、 生态监 测等 多元 的监测手段 。同 越大 的压力。因此 , 为 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环 生物监测 、 对 收集 到的环境监测数据 , 在处理上也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 , 境监测就成为 了我同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 环境监测 时 , 目前 , 各级 环保行政 主管部 门和环境研究机构大都 已经采用计算 机和 因特网代替原先的人工操作 ,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获取 、 处 展, 我 国 环境 监 测 技 术 也 取 得 了较 大 的进 步 , 为 我 国 开展 环境 保 护 理和传输 , 而且监测 的频次也从以往的间断性监测逐渐发展为如 与治 理 、 改善 生 态 环 境 奠 定 了 良好 的基 础 。 今 的 自动连续监测 , 从而缩 短了环境监测 的时问 , 提高 了环境监 1环 境 监 测 与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概 述 测 的效率 , 更有助于对环境进行 长时间甚至不 间断地监测 , 并能 是环境管理 的基础 和技术支持 , 并且 随着 我国环境保护 工作 的开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 的基础性工作 , 是 我们 掌握环境质量状 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环境质量 的动态变化 , 因此也就能够为各级环 况和变化发展趋势 的重要手段 , 能够为我们更好地 实施 环境管理 保部门及时制定环境治理和保护应对措施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 提供支持 和技术服务 , 同时也能为环境保 护行政 主管部 门追踪 寻 2 . 2监 测 仪 器 方 面 找污染源 、 提供污染变化趋势 , 实现监督管理 、 控制 污染 源产 生以 在实验室对收集来 的相关样本进行分析监测的方法 , 是我 国 及提 高资源 、 能源利用率等方 面提供决策依据 , 从 而达到保护人 环境监测 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 也是 目前 在我 国应用相对 比较 类生命健康 、 保护生态环境 、 合理利用开发 自然资源的 目的。 成 熟 的 一种 监 测 方 法 。而且 过 去 采 用 的 环境 监 测 分 析 技术 主要 是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土壤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土壤的质量,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了解目前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1.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目前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着覆盖面不足、监测点分布不均等问题。
一些地区存在盲区,无法有效监测土壤的环境质量,导致了环境污染难以发现和治理。
2.监测手段和技术不足目前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手段和技术仍然存在落后的情况。
传统的土壤监测手段存在着准确性不高、监测周期长等问题,无法满足快速城市化进程的需求。
而现代化的土壤监测技术又受到成本高昂、专业人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监测手段和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
3.监测数据不透明目前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数据还存在着不够透明的问题。
一些监测结果未能及时公开,使得社会公众难以了解土壤环境的真实情况,也影响了土壤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4.监测标准缺乏目前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标准还不够完善,各地存在着不统一的监测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了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不足,也给土壤环境治理带来了困难。
5.监测与治理脱节一些地方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的却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监测数据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了土壤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改善。
二、对策建议1.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应当加大对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投入,完善监测网络覆盖面,提高监测点的分布密度,确保尽可能多的地区都能够受到有效的监测。
还可以借助新技术手段,比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来拓展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2.加大监测技术研发和应用应当加大对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监测手段和技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成本效益。
加强对现代化监测技术的引进和培训,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与治理策略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与治理策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们致力于探索创新的技术和治理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治理策略,旨在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环境的污染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也不断创新。
例如,气象雷达和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源和环境问题,提供数据支持;环境生物监测技术可以通过调查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指标,评估环境质量。
这些创新的监测技术为制定科学的治理策略和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修复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任务。
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可以加速环境的自然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健康。
例如,湿地恢复技术可以修复被污染或开发破坏的湿地,提供鸟类、水生植物等生物的栖息地;土地再生技术可以修复受土地污染的土地,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这些创新的生态修复技术为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农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存在大量的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土地的过度开发等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
例如,有机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通过自然的生态调控,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质量;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技术可以合理安排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压力。
这些创新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为实现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
四、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和补偿,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化工厂、矿山、农药、重金属等因素对土壤造成污染,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当前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对策。
一、现状问题1.监测体系不完善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监测网络、监测点位分布不平衡,存在监测盲区和薄弱环节。
部分地区监测设施条件较差,设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数据报告不及时、透明度低部分监测机构的数据采集、报告发布不及时,导致相关部门和公众对土壤环境状况缺乏实时了解和掌握。
一些监测机构的数据报告不够客观、透明度不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不准确的问题。
3.监测质量不高一些监测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存在疑虑,监测结果难以得到认可。
监测方法标准、操作流程、数据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和不完善。
4.监测成本高土壤环境监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相对较高。
这就对监测机构和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限制了土壤环境监测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5.政策法规不健全我国的土壤保护法规制度尚不够完善,对土壤环境监测的要求不够明确,监测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规范有待加强。
监测数据的利用和应用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
6.监测与治理脱钩土壤环境监测和治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钩现象,监测机构和治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不足,监测数据的应用和治理实际工作之间缺乏衔接和配合。
二、对策建议2.提高监测数据的透明度监测机构应当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监测数据,接受监督和检查。
加强对监测数据的解读和说明,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土壤环境状况。
3.加强监测人员培训加大对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加强对监测方法的标准化,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是当今社会中,关乎人类命运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了解和监测环境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环境问题,成为了人类面临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重要性、现有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它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方面的监测。
通过对环境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了解环境的质量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环境问题的发生。
同时,环境监测技术还可以提供数据支持,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目前,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大气污染监测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气象观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站等设备,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和变化趋势。
水体监测方面,我们可以使用水质监测设备和水样分析方法,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评估水质的良好程度。
土壤监测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土壤采样技术和土壤分析方法,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这些监测技术为环境问题的控制和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了监测技术,环境治理技术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环境治理技术包括了污染物处理和减排措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方面。
通过对污染物的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减少其排放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如废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这些治理技术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手段。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首先,可以通过使用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其次,可以加大传感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再次,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环境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共享,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浅析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建议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重新构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升高。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环保系统的环境检测力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环境监测的需求,于是具有监测范围比较广、费用相对较低、并且服务质量优良等优点的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应运而生,实现了环境检测的市场化。
标签: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监督制度;准入机制;品牌意识环境检测是有效治理和预防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产生有效缓解了环保系统环境检测的压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睐。
充分分析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有利于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更好、更长久的发展。
1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1.1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缺乏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日常监测情况的后续监管机制。
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一般由技术监督局授权发证,以及相关考核等,环保部门是从行政、业务上进行管理,质监部门则是从认证认可上进行管理。
相比于其他部门,环保部门多年来并没有建立针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认可办法和体系。
[1]其次,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属于私人营利性企业,很多时候会将业务转包分包的其他机构,但是对其运行程序、标准等缺乏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最后,缺少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约束机制。
目前没有明确的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处罚的法律法规,在源头上就缺乏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监管的机制和法律基础,从而会出现企业自费“邀请”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进行废气和废水等检测,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为了盈利而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情况。
1.2专业水平不高。
一方面,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民营企业,为了多接业务需要大量员工,而对员工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很多员工非专业人士,从而导致检测的质量不高。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展望
第二 、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在 手段 和设 备上的落后 。环境监 而为下一 阶段工作展开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 。 测与治理技术 是否能取 得 良好效果 , 一 定程 度上依赖监测治理手 2 . 3要 形 成 突 发性 环 境 事 故 的 应 急 预 备 案 段和相应配套设备上的先进 。目前 , 我 国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中 , 环境监测 与治理技 术的能力的评价因素 , 有很 重要 的一部分 对于污染物 的采样 和分析缺乏严密 的程序 , 也缺乏严格的分类化 在于其对 于突发性 环境事故的处理是否得力 。同时 , 在该 事故 出 管理 , 更 缺乏统一 的监测标准 , 导致实 际监测 中各地做法 不一 , 结 来后 , 对于 同来环境 突发事故 的 日后 发生 , 应急预备案是否有效 。
一
1环 境 监测 与治 理技 术 的现状
工作周期还是 技术水平 的提 升上 , 都要稳 步 、 连续 、 积极 , 不能被 动和时断时续 , 而要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坚持下来 。 所谓 的科学性 ,
现 阶段 , 环境监测 与治理 技术 在我 国的发展还处于初 中级 阶 则首先要 制定合理 的监测 因子 , 根据地 区不 同污染物产生的有害 段, 主要表现为 : 状况、 浓度 , 选取危害较大 、 适合监测以及有必要监测 的种类纳入 第一 、 环境监测 与治理技 术还不能与现有环境实际状况完全 到监测范 围内 , 力求 以特征性 指标代替综 合性指标 , 使 监测指标 匹配 , 整体上未形成完整框 架。相对 于环境保护需要而言 , 环境监 更 为细致合理 ,从而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 研 测 的污染 指标滞后 , 监 测技术针对 性不强 , 不 能覆盖 主要 种类 的 究 , 使监测结果更具科 学性 ; 其次 , 对于检测对象 中的各种污染物 污染物 监测需要 。 此外 , 受资金 和人力 的限制 , 我国环境监 测与治 的变 化情 况要随时加以掌握 , 形成动态监测 , 准确 、 及时反映城市 理的频次较低 , 仅对于大气 、 水等有例行污染监测 , 却不能全方位 内的环境质量 ; 再次 , 在监测 得到结果 后 , 对于环境 污染的治理 , 涵盖一定 区域 内的主要污染物 , 这导致相关部 门无法全面 了解该 要 注意重 视毒源 、 毒理 , 在治理上要及 时从源头解决 , 这就要求治 地 区的环境质 量情 况。最为重要 的一点 , 表现在环境监测与治理 理技 术上要 重视毒理生物学 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 , 将之结合到 上 的被 动 , 这种被动表 现在针对 企业排污行 为上 , 总是不 能及 时 实 际工作 中 , 从而使治理技术更 富实效 ; 最后 , 对于检测数据和治 发现制止 , 而依赖 于通过社会渠道获取信息 , 导致一定滞后性 。 理技 术 , 要及时总结相关 数据 , 进行理论 研究 , 综合分 析评价 , 从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进展与挑战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进展与挑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进展,并介绍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环境监测技术的进展环境监测技术是保障环境质量、推动环境治理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传感器技术是环境监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环境数据。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型传感器被研发出来,用于监测大气污染物、水质指标、土壤污染等。
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低成本、小型化等特点,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环境监测领域,采集到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分析。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环境监测数据得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可以实现环境污染源的溯源、污染物浓度预测等,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二、环境治理技术的进展环境治理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它涉及到污染物处理、恢复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环境治理技术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1. 污染物处理技术的改进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高效的处理技术。
例如,光催化技术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反应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等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具有较高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2.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元素的复杂组合,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多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和退化。
近年来,关于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湿地的生态修复、城市绿地的建设等,这些工作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面临的挑战虽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1. 多污染源协同治理环境污染通常是由多个污染源造成的,单一的治理手段往往难以解决问题。
环保行业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创新
环保行业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创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行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创新成为推动环保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重要性、创新方向以及发展前景。
一、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其创新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几个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方向:1.传感器技术创新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实时感知和采集环境数据。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传感器越来越小型化、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能够准确监测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为环境治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2.遥感技术创新遥感技术结合航空、航天和地面观测手段,可以全方位地监测和分析环境信息。
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使得环境变化的监测更加精确、全面、高效,为环境管控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通过对大量环境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可以建立环境监测模型,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发现环境问题的潜在规律,并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环境治理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
创新的环境治理技术可以高效、经济地处理污染物,降低环境风险,并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个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方向:1.污染防治技术创新随着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的不断增加,污染防治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例如,新型过滤材料的研发、废气处理技术的改进、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等,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转化率,减少对环境的威胁。
2.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生态修复技术是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例如,湿地修复、土壤重金属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加速生态环境的恢复过程。
3.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浅析环境检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环境检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环境检测是对环境进行管理的基础工作,检测结果是环保措施决策的数据支撑。
因此,环境检测数据必须具有精准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客观特点,能够切实展现出环境污染排放信息以及实际环境质量信息。
当前社会中各级的环境检测机构中对环境检测出的数据结果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数据中也能反映出较多的问题现象。
鉴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在环保工作中,环境检测的重要性,针对环境检测数据中的问题现象进行分析,探寻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环境检测数据;问题;对策;前言:环境检测工作在环保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质量以及变化趋势都能够通过数据形式直观的显示出来,为环境监督工作以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环境检测数据在对污染源的检查管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制定相关决策或法规的数据支撑。
鉴于此,环境检测数据必须确保其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便于环保工作的顺利展开。
检测数据必须能够在尽量真实、准确的情况下,完整且客观的对空气质量以及污染排放情况显示出来。
1.环境检测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性1.1推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水平共同发展如今,国内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大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却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同时重视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发展。
生态环境遭破坏将会导致人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因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经济发展具有相同的地位。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环境的检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检测工作,能够及时获取环境中的污染情况,结合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环境治理[1]。
为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需要防止出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推动生态环境与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共同发展。
1.2降低环境污染情况在各行业发展迅速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这些能源资源在消耗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污染,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问题
发表时间:2018-07-16T15:34:00.5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付毓玮[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东阿县环境保护局山东聊城 252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下文中笔者将就如何提高环境的检测和治理技术,更好的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其能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发展;问题;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推行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工业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这些工业企业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物等被大量的排入空气、河流、土壤中,严重污染了城市的自然环境,也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整体环境水平迅速下降,
由于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也逐年攀升,所以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作为能够给城市提供准确环境信息的环境检测和治理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下文中笔者将主要就这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和提高预防和治理污染的技术,从现阶段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环境监测与质量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1 现阶段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结果难以对环境质量做出全面的反映
要想对环境污染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措施,首先要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环境的实际情况,而这一切都要靠环境监测技术来实现,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来看,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环境状况反馈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对于待测对象的污染指标的监测不够准确。
同时,由于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监测过程中的我频次较低,所以无法得到较为详实的待测区的具体环境情况,更加无法监测出企业的排污状况。
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各种单项污染指标的检测,对于全方位的环境状况描述还有待提高。
1.2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手段落后
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水平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我国对于不同的污染物的检测要通过不同的采样分析才能完成,而且整个环境监测和治理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制度性,一些器具和检测系统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而也就无法同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国家相提并论,无论是检测结果还是检测过程都相对落后。
1.3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缺乏应急措施
所谓应急措施,就是指在环境监测和治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突发污染状况的处理措施。
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来看,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形的应急预案。
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在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现场动态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应,给突发污染的治理带来了不便。
同时,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跨度较大,自然环境多变,应急措施的不完善也会给环境监测的采样工作增加难度。
2 环境监测与质量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
上文中笔者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存在的不足,下文中笔者将在此基础上谈谈如何加强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实现环境监测好治理的更好更快发展,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
所谓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就是要在环境状况监测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计划,采用科学的手段,以使得所测结果更加的趋近于待测区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依据。
首先,要认真分析待测区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确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选择该区内的出现频度高、危害大的污染进行重点监测,以准确描述待测区的污染特点;其次,要制定一个周期性、综合性强监测模式,以便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能全面掌握测区的受污染状况,对污染动态进行掌握有利于制定更加符合待测区的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案;再次,从人体危害的角度,对污染物质和污染源进行分析,正确描述该污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对有毒物质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理;最后,对所得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据监测数据背景进行相关性研究,做出有预见性、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并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比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要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训,决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要知道实现真正的统筹规划,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
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
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
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
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
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
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2.2 明确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标准化
要想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规范化中的支柱作用,首先应充分的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
随着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关注化学污染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辐射等物理因素造成的危害。
这种危害的监测需要环境监测工作来实现,从而为环保工作规范化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
通过对现代环境监测、环境治理、采样制样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取其精华,对于存在缺陷的地方,积极进行改进。
国家投入相应资金,完善环境监测与治理设备,缩小同发达国家间在环境监测、治理领域的差距,引用发达国家相应标准,作为标准的技术参照。
2.3 加强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
首先,明确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重点,快速确定突发环境事故的动态变化及具体处理措施。
待处理结束之后,查明原因,总结相应事故处置经验并分类建档,构建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并经常开展应急演练。
其次,采用多种预警和应急手段,使用应急检测车等仪器,采用标准的采样与分析方法,配备经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从而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环境事故处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预见性。
最后,加强对自动化、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指导行动,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出路。
3 总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使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但是基于其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其环境保护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最终实现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长足发展。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原来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对自然过度索取,对环境过度破坏,也造成了诸多令人痛心的环境污染事件,给了我们深深的教训。
当前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在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环境检测和保护工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针对我国当前情况,政府和人民应该同心协力,人民响应政府号召,政府切实保障人民利益,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多管齐下,做好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可以减少我们应对环境问题的盲目性,对环境保护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继.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前景分析〔J〕.山西建筑.2010,21:2-3.
[2]刘琼玉.我国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有关问题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2009,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