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设计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设计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中,毕业论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是整个论文工作的起点,也是决定论文主题与研究方向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给出一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设计的建议,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1. 基于环境生态学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本论文可以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可以探讨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绿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绿地规划与设计策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2. 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研究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可以关注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影响大气污染的各种因素,如气象条件、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等,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和措施,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
3. 基于水资源管理的生态流域规划与保护策略研究本论文可以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生态流域规划与保护策略。
可以选取某一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流域内不同水资源利用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流域规划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4. 基于环境生物技术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本论文可以着重研究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环境微生物或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于不同类型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机制。
通过对不同修复技术的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于不同污染土壤的修复策略和措施,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5. 基于环境经济学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本论文可以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提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技术和管理措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策略。
环境工程专科论文(5篇)

环境工程专科论文(5篇)环境工程专科论文(5篇)环境工程专科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进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
经过20多年的进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环境工程学科不仅讨论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讨论自然资源的爱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
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进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育方案注意于对同学工程思维和设计力量的培育。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预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育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高校,肯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支配在第七学期末开头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同学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终一道防线。
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同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学问,培育提高同学综合应用所学学问、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讨论的力量;2.培育同学树立正确的设计和讨论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同学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试验讨论、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育的特别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支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盼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供应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环境监测毕业论文

环境监测毕业论文环境监测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环境监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的意义、方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环境监测的意义不言而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环境监测还可以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其次,环境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和遥感监测等。
现场监测是指直接采集样品或使用便携式仪器仪表进行监测,如空气采样器、水质分析仪等。
实验室分析是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
遥感监测则是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感仪器获取地表信息,如植被覆盖、水体质量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然而,环境监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监测仪器和方法不断涌现,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然而,这也要求环境监测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
其次是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大量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这需要环境监测人员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此外,环境监测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环境监测领域,还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和研究方向。
例如,大气污染监测和治理是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开展大气污染监测和研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浅析环境中水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附录2:新疆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11 级题专业环监11-25学生姓名学号2011231056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新疆工程学院教务处印制新疆工程学院化工系毕业设计任务书新疆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报告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浅析环境中水污染的危害与治理2011231056 黄黎霞(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乌鲁木齐830091)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也迅速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仅造成城市及水环境的污染,更加危害百姓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速度。
文章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城市排污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水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了,不得不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
关键词:污水处理;问题;措施目录1 简介 (1)2 分类 (1)3 我国的水污染 (1)3.1 危害 (2)3.1.1 危害人的健康 (1)3.1.2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2)3.1.3 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 (2)4 措施与建议 (2)4.1 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3)4.2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3)4.3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3)参考文献 (4)致谢 (5)1 简介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2分类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环境监测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00个)

环境监测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00个)如何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而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 是生态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精选了100个“环境监测毕业论文题目”,助大家顺利的完成论文选题。
环境监测论文题目一:1、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2、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析3、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作用研究4、基于区块链的环境监测数据安全传输方案5、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6、大气环境监测中大数据解析技术的运用7、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素及对策分析8、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9、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10、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11、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影响与发展走向12、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13、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分析14、环境监测中荧光碳点的应用探究15、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案例分析16、基于的环境监测流程与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设计17、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与处理措施分析18、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19、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作用分析网络首发20、紫外吸收法COD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1、浅谈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作用22、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和对策23、初探环境监测水质样品采集注意事项24、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25、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发展管理策略探析26、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探讨27、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其质量控制方法28、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29、环境监测及环境监理的关系探讨浦凤; 修珩低碳世界--30、加强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管理研究31、电化学检测在环境监测及分析中的运用32、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33、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34、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结果的确认35、水质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36、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用的研究37、试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8、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39、浅析浙江省内河水域通航期环境监测40、环保视角下的辐射环境监测发展问题与措施的研究41、环境监测实践环节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42、北京市环境“大监测”体系研究4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44、分析化学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45、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监测问题与对策46、浅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47、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措施研究48、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探讨49、刍议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50、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关键分析环境监测论文题目二:51、环境微生物监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52、基于Arduino平台的果园基地环境监测系统研究53、基于WIFI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54、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55、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探讨56、环境监测大气的布点方法及意义57、环境监测中心站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分析58、试论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和对策59、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分析60、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监测和预防措施61、强化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监测水平62、浅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63、灰色动态预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析64、城市废水环境监测处理措施及对策65、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66、浅谈环境监测仪器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67、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及治理68、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质量监管新思路探讨69、我国水处理中环境监测技术及污染防治探析70、对我国环境监测系统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措施71、浅析水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林月华72、浅析石化企业环境监测治理措施73、浅析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74、关于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75、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76、基于NB-IoT的危化品仓储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77、基于树莓派的移动环境监测系统78、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79、环境监测专题产品自动生产系统设计80、重庆市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现状与建议81、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及应用82、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用述评83、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水平的策略分析84、环境监测中固定污染源废气氟化物的测定方法85、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探析及对策86、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研究探讨87、如何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检测水平88、核电厂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9、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90、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91、基于嵌入式的井下环境监测系统设计92、试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耦合关系93、影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质量因素及应对策略94、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作用探讨95、大气环境监测中大数据解析技术应用96、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97、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管理及其应用中的问题分析98、关于崇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99、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100、关于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1 废气的来源和危害性
在电镀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含尘气体,如磨光、抛光、喷砂等工序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这些灰尘的颗粒都比较大,通常会较快地落在地面上,若不收集处理此类含尘气体,这些灰尘将会飘散在一定范围内,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人体吸入后会导致哮喘、支气管炎、矽肺病等病症;另一类是含有有毒物质的气体,如氮氧化物气体、氢氰酸、二氧化硫、硫化氢、铬雾等。酸碱废气电镀预处理的脱脂、浸蚀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气,这对人的呼吸系统有严重的刺激性;氮氧化物废气铜、铝等工件在采用硝酸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废气。其中一氧化氮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不活泼的氧化氮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二氧化氮刺激肺和气管而引起咳嗽、血压下降、神经系统麻痹与慢性气管炎,甚至会因为血液变质而引起死亡;含氰废气在氰化物镀铜、氰化物镀银等工序中都会产生含氰废气(氢氰酸),它有苦杏仁气味,电镀车间中氢氰酸以蒸汽状存在,可以被多种物质,如木材、砖墙、水泥等)吸收。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只需50g便能致人死亡;铬酸废气在镀铬过程中,将产生大量铬酸废气,它能引起人的上呼吸道感染、铬疮、皮炎等病。与其长期接触后,使鼻中隔受到酸蚀,引起糜烂、溃疡而造成鼻中隔穿孔;含苯废气通常是在使用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脱脂过程中会产生含苯废气。苯类废气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也可由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内。
2.2 废水的来源及危害性
电镀工艺中的预处理废水、镀层漂洗废水、后处理废水、电镀废液及设备冲洗废水统称为电镀废水。
预处理废水预处理工序中的碱洗脱脂、酸洗除锈和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碱废水约占电镀废水总量的一半,脱脂过程中有时需先用煤油、汽油、丙酮和甲苯等有机溶剂脱脂,然后再进行化学碱性脱脂。脱脂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化合物和油类及其他有机化合物。酸洗除锈通常用盐酸和硫酸,活化过程常用质量分数为10%左右的酸溶液,所以酸洗除锈和活化过程产生的废水酸度都比较高;漂洗废水由于电镀溶液的主要组成是金属盐与络合剂,所以工件漂洗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另外,在电镀过程中为改善镀层的性质,还会在电镀溶液中加入一些有机化合物作为整平剂和光亮剂等,因此,工件漂洗废水中还会含有少量的有机物;后处理废水镀层后处理工序中的钝化以及不良镀层的退镀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水,钝化漂洗水常为含正六价Cr的酸性废水,不良镀层的退镀过程产生的电镀废水由于退镀的方法与退镀溶液不同,种类比较多样,一般与酸、碱废水或混合废水一并处理。电镀废液及设备冲洗废水电镀、活化、钝化及退镀等电镀工序中使用的电镀溶液经长期使用或放置后需要更新,以满足工艺的需求,这些废弃的电镀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也比较高。冲洗车间地面、刷洗极板的各种溶液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
建环专业论文(5篇)

建环专业论文(5篇)建环专业论文(5篇)建环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群由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技术、装饰艺术设计四个专业组成,其中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专业群核心专业。
四个专业每年为长三角地区培育数百名室内设计、环艺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的人才。
在与学校合作的某毕业生数据调查讨论公司的讨论显示,由于现有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培育出来的一些毕业生学问面过窄,学习力量和适应力量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也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群建设,有利于专业间形成合力,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力量;有利于增加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力量,解决同学持续进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
'笔者认为,专业群建设要增加同学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力量,最基本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扎实推动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环节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是一种以平台为基础,以模块为拓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界限的弱化。
二、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过程(1)专业群"一平台+四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在专业群建设与进展的统筹规划下进行从平台与平台,平台与模块,基础与专业,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学问、技能与态度等多维度进行整合调整,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实现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专业群培育目标。
充分体现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协作。
(2)专业群的平台功能是"结构承重'室内设计等四个专业的核心力量、专业力量和基础培育要求打算了公共平台建立的厚度、宽度和强度,即能满意专业群同学在设计领域的审美素养、思维方法、职业精神、基础技能等的要求。
平台的层次则应相对简约,能够支撑各专业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育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大连市某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倒置AAO工艺。
设计主要任务是根据该市污水性质、排污规模的要求完成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和单项处理构筑物设计。
其中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一张及污水处理厂污水与污泥高程图一张;单项处理构筑物设计中,主要是完成主体处理构筑物平面图及剖面图及部分大图样。
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为7万吨/日。
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由市政排水管网经格栅由泵房提升进入到涡流沉砂池,进入倒置AAO反应池,进入辐流式二沉池,进入接触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二次沉淀池池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回流污泥泵房,再由污水泵送入浓缩池,再进入储泥池,由浓缩污泥泵房提升送入污泥脱水间,最后泥饼外运处置。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
所选择的倒置AAO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关键词:倒置AAO工艺,脱氮除磷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e design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the development area of economy and techonology in Da lian City. The technics of the plant is the inverted AAO process. The main task is the primary design of the plant and the shop drawing of the oxidation ditch pond.The task of the primary design is that a design book、a plan of the plant、the high drawing of the treatment of sludge and sewage; In the single disposal build design, the harvest is that the section plane drawing、the plan and some part magnifying drawings of the inverted AAO process.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lant is 70000 ton per day.The process of the sewage in the plant is that: The sewage runs from pump house to sand sinking pond, enters the pond of sedimentation tank, enters disinfection pond, then enters calculation trough, at last lets out. The process of the sludge is that: Surplus sludge from the sedimentation tank enters concentration pond, enters digestion pong, then it is dehydrated, at last it is carried out of the plant.The outlet water of the plant meets the level two of the National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 (GB8978-1996).There is an inverted AAO process prevents sludge from eapending, promots releasing phosphorus ,and strengthens anti-nitration.Key words:The inverted AAO process, Taking off the nitrogen and the phosphoru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XXX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XXX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仅影响人类健康,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环境污染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
因此,研究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深入探讨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 三、研究进展与展望### 1. 研究进展在对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现状:- 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不断创新,但仍面临挑战-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距离目标仍有差距### 2. 研究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探索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加强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形成合力- 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四、结论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污染治理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将逐步实现。
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发生变化,全球变暖现象日益显著。
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等。
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环境污染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因此,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水体净化技术、土壤修复方法等都是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农业生产等过程中,如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许多生态系统正面临威胁。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评估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毕业论文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毕业论文————————————————————————————————作者:————————————————————————————————日期: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毕业论文院系:生化工程系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烟气脱硫工艺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我国的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其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70%左右,这种局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火电厂以煤作为主要燃料进行发电,煤直接燃烧释放出大量SO2,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且随着装机容量的递增,SO2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所以,加大火电厂SO2的控制力度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SO2的控制途径有三个: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烟气脱硫主要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
本文在众多烟气脱硫方法中,选择了常用的湿式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并对烟气脱硫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原理进行介绍。
根据湿式石灰石烟气脱硫工艺及方案,文中给出以参与采集数据与过程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为现场控制级,通过以太网技术搭建集散式控制系统。
其中,针对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过程具有的大惯性、时滞,非线性等特点,利用PLC的PID算法实现烟气脱硫中的吸收塔ph控制与流量控制。
关键词: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 PID控制目录摘要1绪论1.1硫控制的意义1.2烟气脱硫技术的概述与选择1.3烟气脱硫的前景1.4烟气脱硫的发展状况2系统分析2.1工作原理2.1.1工艺流程2.2系统方案的比较2.3系统组成2.3.1湿式烟气脱硫主要系统功能及设备2.4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介绍2.5集散控制系统(DCS)简述2.6本设计主要任务3系统控制设计3.1控制原理3.1.1控制原理概述3.1.2控制原理的分析与选择4系统硬件设计4.1集散系统设计4.1.1系统功能总设计4.2集散控制系统构成4.3 PLC设备的选型4.3.1 PLC机的选择4.3.2 PLC机的设置4.4 ph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的选择5软件设计5.1软件设计5.1.1软件总体功能5.1.2控制功能的完成5.2软件的采集控制部分5.2.1 PLC的PID算法5.3 PLC程序输入输出表5.4 MCGS系统组态软件5.4.1 MCGS简介5.4.2 工程建立5.4.3 MCGS与PLC的通信6结论6.1本文的结论6.2本文的说明6.3本课题的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谢辞1 绪论1.1烟气脱硫控制的意义硫污染问题最早是发达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环境科学是一个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环境监测、污染控制、资源管理等。
在完成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时,正确选择合适的选题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帮助您在这个重要的学术任务上取得成功。
一、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1.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探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气候变化事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农产品质量和粮食产量的潜在影响,并探索相应的适应措施。
3. 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研究:研究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活的影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
二、环境污染与治理1. 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探究先进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废水处理、饮用水安全等方面,以改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大气污染的监测与治理:研究大气污染来源、传播路径以及减排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公众健康。
3. 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探索土壤污染的成因、影响和修复技术,以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三、可持续资源管理与循环经济1. 循环经济模式与实践研究:分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案例,探讨其对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2. 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研究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利用技术和应用前景,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资源管理与生态系统保护:探索资源管理策略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四、环境政策与法律1. 环保政策与法规研究:分析国内外环保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过程、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2.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指标,评估不同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 环境治理与社会参与:探讨环境治理与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研究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模式和机制。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环境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本文将对环境科学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涉及环境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环境污染治理1.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针对水污染治理的研究涉及污水处理技术、水体监测与评价等方面。
文献综述显示,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处理效果不佳、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 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大气污染治理成为学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重点。
文献综述显示,大气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涉及到了废气治理、车辆尾气排放控制等技术。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文献综述显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资源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增长等领域。
1. 资源利用与节约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文献综述显示,在能源利用方面,研究者通过开发新型能源技术、制定能源政策等方式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研究者关注节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文献综述显示,研究者通过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手段来推动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旨在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文献综述显示,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评价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 毕业论文题目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题目环境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可持续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环境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致力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本篇论文将探讨可持续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城市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城市化进程与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如何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城市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与包容、经济可持续增长。
三、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了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固体废物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环境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可以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通过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环境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障人们的健康。
四、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在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其次,环境工程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以适应城市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共同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五、案例分析:某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在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该城市加大了对环境工程技术的投入,建设了一批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因此,环境工程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环境工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大气污染是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之一。
如何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方法。
例如,采用多级净化系统、化学吸收剂、以及气溶胶技术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大气中的PM2.5和有害气体浓度。
二、水污染治理与废水处理技术水污染是另一个紧迫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和修复受污染的水体,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废水处理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里,生物降解、膜分离、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技术等多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过程中。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去除各类污染物,还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废水处理的经济可行性。
三、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技术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土壤采样和分析,发现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技术。
例如,利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实现土壤的修复与治理。
四、噪声污染控制与隔音技术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降低噪声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噪声控制和隔音技术。
近年来,隔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优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改善噪音的传播路径,可以显著降低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五、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环境管理和政策导向的方法,以确保环境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一 、 重 视 毕 业 论 文选 题
赴 准 备 考 研 ,在 第 八 学 期 的 3~4月 份 又 是 考 研 复 试 的 主 要 时 间 ,很 多上 线
选 题 是 毕 业 论 文 工 作 的 龙 头 ,选 题 质 量 是 毕 业 论 文 质 量 的 起 点 和 关 的 学 生 又 把主 要 的精 力 放 在 准 备 面 试 上 ,等 到 面 试 结 束 ,真 正 开 始 进 行 毕
平 的 一 次 综 合 性 全 面考 核 。 通 过 毕 业 论 文 的 训 练 能 够 有 效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考 取 学 校 在 导 师的 指 导 下 从 事 毕 业 论 文 T 作 ,既可 以 提 高 毕 业 论 文 质 量 ,
运 用 大 学 四 年所 学 的所 有 理 论 知 识 与 实 验 技 能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为 以 又 可 以为 今 后 的 研 究 生 学 习打 下 基 础 。 另一 方 面 ,学 院 为 找 工 作 的 学 生 联
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的学生 主要在 环境管 理与咨询 、环保 公司 、化 工企业 、 博 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作 为毕业论 文指导教 师,使环境 工程专业 的毕
疾控中心 等单位从事污染 控制工程设计 、环境监 测与评价及技 术研 发等工 业 论 文 在 选 题 范 围 、指 导 教 师职 称 、学 历 及 论 文 质 量 上 都 有 了较 大 的提 高 。
个毕业生 ,由于指导教师的精 力有 限,部 分教师缺乏科研 工作经历 。造成 多 期 开始 让 学 生 选 题 ,并 开 始 毕 业 论 文 的部 分 工 作 ,如 :文 献 检 索 ,撰 写 综 述
个 学 生 做 同一 个 题 目 ,不 同 学 生 之 间 仅 在 实 验 地 点 、实 验 材 料 或 监 测 项 目 等 。在 这 方面 也 主 要 得 益 于 开 放 实验 项 目的 开 展 ,如 一 部 分 在 第 五 学 期 参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精选题目研究价值
题目一
某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该研究可 揭示该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题目二
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该研究可分析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 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 议,推动城市垃圾治理水平的提升。
04
提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的措施和建 议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境保护中应用
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其 意义
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 用案例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 关系
提出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境保护中应用 的建议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探讨
01 分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及其对人类生 存的影响
分别介绍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监测 仪器等。
环境监测面临的挑战
分析当前环境监测面临的挑战,如监测精度、监测效率、监测成本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解决思路。
新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应用推广
01
新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介绍
介绍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其原理、特点、优势等
企业环保责任落实及监管机制
企业环保责任内涵及重 要性阐述
政府监管机制在推动企 业环保责任落实中的作 用
01
02
03
04
企业环保责任落实现状 及问题分析
完善企业环保责任落实 及监管机制的建议
公众参与在环境管理中作用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理论基 础及意义
国内外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 成功案例及启示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现状及 问题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题目环境工程毕业论文题目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研究和探索特定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的题目选择以及相关的研究方向。
一、题目选择的重要性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对于环境工程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题目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能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二是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突破性,能够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是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论证。
四是符合个人的兴趣和专业背景,能够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
二、研究方向的选择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 水质治理与水资源管理:研究水污染及其治理技术,探索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方法,为保护水环境和提高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2. 大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评价: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传输规律,探索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评估大气环境质量,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决策支持。
3.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技术,探索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促进废物减量化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4. 环境风险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环境风险的评估方法和模型,探索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为环境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环境监测与环境数据分析:研究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探索环境数据分析的模型和算法,为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支持。
三、案例分析以水质治理与水资源管理为例,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是“城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与保护策略研究”。
通过对某一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主要污染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以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在这个研究中,学生可以运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建立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和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届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和维护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班级环境 09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岗位综合实训开题报告论文类姓名学号毕业届别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毕业设计题目污水站运行管理和维护指导教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本课题是结合自己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次的研究内容主要五项1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全面的综述电镀废水处理现状2了解超群机电污水站电镀废水来源情况3分析超群机电电镀废水处理选择该工艺选择的依据4分析影响超群机电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影响因素5分析超群项目现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结合在超群机电的工作总结运行管理经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强省正在大力进行生态省的建设作为故乡及以后事业发展所在地对浙江省污水处理厂站的运行管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有关科技工作者及部门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次研究选取环保处理相对薄弱的电镀行业对超群电废水处理更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也将会对其它综合电镀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选择及调试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其预期目的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以文献索引法和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手段采用观察亲身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预期目标通过对超群机电电镀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其方法和原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分析其出水水质影响因素的并提出相对措施系统化的形成污水站运行管理应用型论文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课题进度计划周次工作内容备注第7周布置设计任务熟悉资料确定研究对象第8周查阅文献制定毕业论文方案完成开题报告查各类专业期刊第9周分析污水处理厂站基本情况分析本厂站选择该工艺的依据第10周第11周分析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管理中要注意的因素分析意外对出水的影响及解决措施第12周总结污水处理的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第13周撰写论文查阅资料文献综述我国电镀废水处理现状及展望姓名学号班级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电镀废水的危害处理的常见工艺及处理方法并总结了当前电镀污水处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电镀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方法问题展望 1(前言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后也伴随着大量的工业污染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电镀废水的治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11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历程综观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刚刚起步主要着眼于废水的化学法处理技术处理的主要对象为氰化物和六价铬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电镀三废污染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人们开始注意酸碱废水和其它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治理并研究了各种处理方法但仍处于单纯的防害排放阶段3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多数镀种的废水都已有了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电渗析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薄膜蒸发浓缩法等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使用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也进入了工业化使用阶段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和水的重复利用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4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以防为主源头治理各种多元组合技术已逐步取代单元处理技术电镀废水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5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镀工业迅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已经进入了综合防治与总量控制阶段多元化组合处理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12电镀废水来源电镀废水的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是1电镀件清洗水2废镀液排放浓度高污染大要求集中回收处理3工艺操作设备以及工艺流程的安排等原因造成废液4刷洗极板冲洗车间地面设备等所产生的部分废水[2]废镀液排放镍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而误食氯化锌会引起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铬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浓度过高时会有毒性其毒性与化学价态和用量有关铬中毒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核酸和核蛋白沉淀以及酶系统受到干扰镍进入人体后可产生急性胃肠道刺激现象发生呕吐腹泻镍皮炎一般认为铜本身毒性很小在冶炼铜时所发生的铜中毒主要是由于与铜同时存在的砷铅等引起的皮肤接触铜化合物可发生皮炎和湿疹在接触高浓度铜化合物时可发生皮肤坏死含氰废水是电镀生产中毒性最大的废水废水中的氰化物那怕是呈络合状态当 pH 值呈酸性时也会成为氰化氢气体逸出氢氰酸和氰化物能通过皮肤肺胃特别是从黏膜吸入体内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极短时间的刺激就可能迅速使之麻痹 Cr6的形式存在在酸性的条件下投加还原剂将 Cr6还原成 Cr3然后调节pH 至碱性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去除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4] 图1 含铬废水流程图212含氰处理工艺氰废液一般都回收处理只有清洗废水中含有少量氰 CN 常用碱性氯化法破氰络合氰Pb-Sn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硼酸根Pb和 Sn 其中 Pb和 Sn 通过投加碱液调节 pH 值生成沉淀物去除氟硼酸根形成氟化物沉淀去除[5]COD 含量很高甚至达到 1020gL显影和脱膜废水呈碱性pH?13一般呈现蓝色该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采用酸析法处理pH调至弱碱性加入混凝剂经沉淀进一步降低废水的 COD 值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是一种历史悠久和应用广泛的方法该法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易掌握等特点[1]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交换离子同电镀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进行交换而将其除去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电解在阳阴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成无害物质的方法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膜萃取等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有效方法224生物法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生物有机物或其代谢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主要的根据生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不同生物法可分为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及植物修复法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植物处理法是指利用高等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降低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植物处理法是利用生态工程治理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生物技术处理企业废水的一种延伸[8]生物法治理电镀污水是其中的一个趋势前景是广阔的但是采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在生化处理设施和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微生物菌种的驯化培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不能确定处理后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的微生物菌体是否会对环境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以及沉淀污泥如何处置等问题所以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还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9]3日本电镀废水处理现状为了减少废水的处理量日本的许多电镀学者至力于改进清洗方法和工艺利用循环设备离子交换器薄膜蒸发器反渗透等以达到回收的目的通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为连续式氧化还原处理然后在排放之前进行化学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清液经砂滤器过滤后澄清调节pH值后即可排放下层的淤泥用脱水装置压干压干后的淤渣送到地区政府指定的场所掩埋目前约有2030的处理系统在砂滤后增设了活性炭处理设备[10] 1闭路循环系统闭路循环是一种不向环境排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的新工艺由于这种工艺是以资源及能源循环回收利用为中心所以是十分经济实用的闭路循环包括企业内系统共同回收系统制造厂还原系统自然界还原系统及其子系统组成分子系统将某种废水利用某种能量来进行回收或再利用日本在1971年将闭路循环系统引入电镀工业其中回收利用的基本方是对镀件清洗工艺的改进2资源化中心系统资源化中心系统是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使清洗水循环利用以及回收有价仇金成的集中再生资源系统王进制作所株的资源中心系统自1976年建成后现每天再生24万吨水用户将饱和的离子交换柱送回中心每月需再生500个离子交换柱3建立电镀工业中心日本自1960年就开始研究将许多中小型电镀厂集中起来以方便废水共同处理等问题但由于资金及厂地等原因产生了很多困难1970年在国家政府的指导和援助下用公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建立了电镀工业中心目前日本用于废物处理的费用占电镀制品总销售额的56今后还将继续增加4电镀废水处理的问题与展望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很多由于电镀行业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的差异产生的废水水质差异较大仅使用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往往有其局限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综合处理技术实现多种处理技术集成才能达到理想效果[2]其次行业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处理方法会产生二次污染废水分类不合理处理成本高废水回收利用率低废水中有机物处理不理想排放标准日益严格pH值难以严格控制等众多问题[11]在未来电镀废水处理发展过程中工艺应采用各种污染最小化技术以清洁生产工艺为目标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毒或无毒物质同时工艺中应尽量减少废水处理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及减少污泥的产生量还可以通过降低镀液和处理液的浓度来减轻电镀废水的污染以及二次污染尽量实现闭路循环使水可以循环回用减少排放量强化管理增强意识节约用水废水处理应实现从人工操作转向自动化转变从单元处理技术像多元组合处理技术转变[12]做好工艺改进清洁生产同步的条件下还需加强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合理规划使电镀厂点变分散为集中实现集中电镀集中供电供水供热可以节能降耗减污可科学组织生产调度使生产各环节协调进行修改不合理的操作规程降低排污量[1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电镀废水的治理还是相对薄弱的加之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完善管理制度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参考文献[1]黄其祥胡衍华徐凑友黄建辉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2010437128-130[2]胡翔陈建峰李春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新技术新工艺2008125-10[3]蔡玉婷电镀废水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集中处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 增刊 205-2084]汪大翚工业废水中专项污染物处理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郭建文浅析电镀废水及其处理工艺[J]天津化工201072451-53[6]汤荣年康思琦尹庚明田宜灵电镀废水综合治理新工艺研究[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439-437]谢芳浅谈目前电镀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11 103-104[8]沈晴解庆林王郭球三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生物方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52122-126[9]邹森林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J]20108142-14410]李庆伦日本电镀废水处理现状[J]工业水处理199067-811]廖志明朱小红梁圣云电镀废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环境保护 200810471-72[12]陈惠国论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动态[J]电镀与环保20015332-35[13]朱亦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第三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8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章年月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4 111研究内容 4112研究目的 412研究现状 413研究方法 5第二章国内外电镀废水处理现状 621前言 6211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历程 6 212电镀废水来源 7213电镀废水的特点 7 214电镀废水的危害 7 22电镀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8 221含铬处理工艺 8222含氰处理工艺 8223含氟处理工艺 9224高浓度有机废水 9 23我国电镀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9 231化学法 10 232物理法 10233物理化学法 10234生物法 1024日本电镀废水处理现状 11 25电镀废水处理的问题与展望 12第三章超群机电电镀废水运行维护和管理 1331污水站基本概况 13 311污水来源 13312处理工艺 14313各设备功能 1532选择该工艺的依据 17 321进水水质 17322 处理效果 18323运行成本 18324处理级数 18325占地面积 18326处理水量及连续性 19 33污水出水影响因素 19 331进水水质因素 19 332水量因素 20333水力停留时间因素 20 334设备完好率因素 20 335化学药品因素 20 337吸附因素 2234设备运行管理 22341设备管理概述 22342部分设备操作规程 27 35异常情况及处理 30 351离心泵一般故障及排除方法 30353 其他 3136运行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第四章污水管理运行经验总结 32 41制度管理32411制度的建设 32412制度的实施 3342人员管理 33421人员培训 33422人员安全生产教育 33 43注重细节 3544科学合理控制运行成本 36 参考文献 37致谢 38摘要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而其中只有不到50的废水在排放前得到有效治理目前随着电镀企业规模的日趋扩大由此产生的废水成分也愈加复杂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废水污染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电镀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成分非常复杂络合物浓度较高的综合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电镀废水的危害处理的常见工艺及处理方法和一日本为例的国外先进经验并总结了当前电镀污水处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合工作实际对超群机电含锌含铬废水进行了分析及讨论总结了污水运营管理的经验关键词电镀现状处理方法处理工艺超群机电运行管理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111研究内容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全面的综述电镀废水处理现状了解超群机电污水站电镀废水来源情况分析超群机电电镀废水处理选择该工艺选择的依据分析影响超群机电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超群项目现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合在超群机电的工作总结运行管理经验突发事件的处理112研究目的本课题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电镀行业的废水排放特点与发展趋势并结合超群机电电镀废水处理工程而确定的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当前电镀废水对环保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行对其分析研究非常必要本课题是结合超群运营实际情况展开的通过对超群机电电镀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其方法和原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分析其出水水质影响因素的并提出相对措施系统化的形成污水站运行管理应用型论文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对以后电镀企业工艺选择及调试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约有电镀厂点15000个职工总人数约为50万人但本行业中大型企业很少绝大部分电镀厂点都是中小企业或车间工段尤其以乡镇企业为多目前全国电镀厂点7080程度不同地备用三废治理设施主要是废水与灰尘处理设施电镀废气的治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由于企业效益差加上三废治理费用高更重要地是环保意识薄弱致使三废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低主要工业城市的电镀废水有效治理率为50左右乡镇电镀厂点的有效治理率则只有20左右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电镀行业的发展电镀企业的规模日趋扩大镀种也随着市场的需要变动频繁由此产生的废水成分也日趋复杂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电镀行业的污染治理形势相当严峻尤其是电镀废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电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13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索引法和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手段采用观察亲身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第二章国内外电镀废水处理现状21前言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后也伴随着大量的工业污染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电镀废水的治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211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历程综观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刚刚起步主要着眼于废水的化学法处理技术处理的主要对象为氰化物和六价铬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电镀三废污染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人们开始注意酸碱废水和其它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治理并研究了各种处理方法但仍处于单纯的防害排放阶段3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多数镀种的废水都已有了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电渗析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薄膜蒸发浓缩法等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使用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也进入了工业化使用阶段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和水的重复利用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4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以防为主源头治理各种多元组合技术已逐步取代单元处理技术电镀废水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5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镀工业迅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已经进入了综合防治与总量控制阶段多元化组合处理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212电镀废水来源电镀废水的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是1电镀件清洗水2废镀液排放浓度高污染大要求集中回收处理3工艺操作设备以及工艺流程的安排等原因造成废液4刷洗极板冲洗车间地面设备等所产生的部分废水废镀液排放镍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而误食氯化锌会引起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铬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浓度过高时会有毒性其毒性与化学价态和用量有关铬中毒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核酸和核蛋白沉淀以及酶系统受到干扰镍进入人体后可产生急性胃肠道刺激现象发生呕吐腹泻镍皮炎一般认为铜本身毒性很小在冶炼铜时所发生的铜中毒主要是由于与铜同时存在的砷铅等引起的皮肤接触铜化合物可发生皮炎和湿疹在接触高浓度铜化合物时可发生皮肤坏死含氰废水是电镀生产中毒性最大的废水废水中的氰化物那怕是呈络合状态当pH 值呈酸性时也会成为氰化氢气体逸出氢氰酸和氰化物能通过皮肤肺胃特别是从黏膜吸入体内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极短时间的刺激就可能迅速使之麻痹Cr6的形式存在在酸性的条件下投加还原剂将 Cr6还原成 Cr3然后调节pH至碱性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去除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 CN 常用碱性氯化法破氰络合氰Pb-Sn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硼酸根Pb和 Sn其中 Pb和 Sn 通过投加碱液调节 pH 值生成沉淀物去除氟硼酸根形成氟化物沉淀去除[5]COD含量很高甚至达到 1020gL显影和脱膜废水呈碱性pH?13一般呈现蓝色该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采用酸析法处理pH调至弱碱性加入混凝剂经沉淀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值4[5]图4 有机废水处理流程23我国电镀废水主要处理方法。